徽外,角在十一徽,徵在九徽,羽在八徽,此五音之正 位也。不拘何絃,旋相為宮,以按絃配散絃調之餘音, 皆會於九徽,獨宮音不然,而乃應於八九徽閒餘音 皆會於十徽,獨角音不然,而乃應於十一徽,何也?蓋 九徽、十徽者,律呂相生之始終也。以琴通長計之,九 徽居其三分之二,林鐘之正位也;十徽居其四分之 三,仲呂之正位也。此二律者,皆與黃鐘相生,故為群 音會合之際。而獨宮角不居此際者,蓋音之始終也。 《律書》曰:「音始於宮,窮於角。」此之謂歟?是故察其何絃 散音,而與何絃按十一徽實音相應,則知散者其絃 為角,按者其絃為宮。又察何絃散音,而與何絃八九 徽閒實音相應,則知散者其絃為宮,按者其絃為角, 如是而辨之,宮角昭然矣。俗名《縵角調》者,古之黃鐘 角也。此調以夷則為宮,無射為商,夾鐘為徵,仲呂為 羽,故其宮音在第一絃之散聲。俗名《清商調》者,古之 黃鐘商也。此調以無射為宮,太蔟為角,仲呂為徵,林 鐘為羽,故其宮音在第二絃之散聲,俗名《正調》者,古 之黃鐘宮也。此調以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鐘為徵, 南呂為羽,故其宮音在第三絃之散聲,俗名《縵宮調》 者,古之黃鐘羽也。此調以夾鐘為宮,仲呂為商,林鐘 為角、無射為徵,故其宮音在第四絃之散聲,俗名《緊 羽調》者,古之黃鐘徵也。此調以仲呂為宮,林鐘為商, 南呂為角,太蔟「為羽,故其宮音在第五絃之散聲。」以 上五調,皆以第三絃黃鐘為主焉,是故平調為古黃 鐘調。此調緊五即古仲呂調,《復緊二七》即古無射調, 《復緊四》即古夾鐘調,《復緊一六》即古夷則調,《復緊三》 即古大呂調,卻從古大呂調。《緊五》即古蕤賓調,《復緊》 《二七》即古應鐘調。以上七調,先自平調漸次而緊者 「也,卻從平調。《縵三》即古林鐘調,《復縵》《一六》即古太蔟 調,復縵四即古南呂調,復縵《二七》即古姑洗調。以上 四調,先自平調漸次而縵者也。」總而言之,則黃鐘、大 呂二調之宮音皆在第三絃,太蔟、夾鐘二調之宮音 皆在第四絃,姑洗、仲呂、蕤賓三調之宮音皆在第五 絃,林鐘、夷則二調之宮音皆在第一絃,與第六絃;南 呂、無射、應鐘三調之宮音,皆在第二絃,與第七絃。旋 相為宮,此之謂也。夫律有定而宮無定,宮雖移而律 不移,是故黃鐘之音常居第三絃也。緊之則為大呂, 縵之則為應鐘。其十一調或緊或縵,惟黃鐘得其中, 所以名平調,又謂之正調。五音諸均之祖,律呂相生 之本也。先儒喜穿鑿者,惑於《漢志》之說,謂黃鐘至尊, 不復與他律為役,因是遂有半律、變律之法。後世就 簡陋者,泥於《國語》之文,謂「大不踰宮,細不過羽」,因是 遂指大絃居首者為宮。故聶崇義《三禮圖》謂「琴第一 絃為宮,次絃為商,又次為角、為徵、為羽、為少宮、為少 商。」宋時姜夔議樂,蓋仍其誤,遂謂黃鐘大呂並用縵 角調,「故於大絃十一徽應三絃散聲;太蔟、夾鐘並用 清商調,故於二絃十一徽應四絃散聲;姑洗、仲呂、蕤 賓並用宮調,故於三絃十一徽應五絃散聲;林鐘、夷 則並用縵宮調,故於四絃十一徽應六絃散聲;南呂、 無射、應鐘並用蕤賓調,故於五絃十一徽應七絃散 聲。」此說非是,而琴家舊謂緊羽為蕤賓調,清商為無 射調,其說最是。近代琴譜誤以清商為姑洗調,失之 遠矣。《語》曰:「吾猶及史之闕文」,此之謂歟。大抵樂家所 謂宮者,謂本均之主耳,非清濁之謂也。噫旋宮之法 廢,蓋由先儒泥於宮濁羽清之說,是故不可不辨。譬 如諺曰:「一歲主,百歲奴。」言其名分尊卑,不係年齒長 幼,宮雖至清,羽雖至濁,無「害其為宮、羽也。又譬如兄 弟五人,更不叩其年齒長幼,但指身長體胖者為兄, 謂大絃為宮者,亦猶是耳。非愚迷之甚乎?」或問:「經傳 言琴,惟言五絃,不言七絃,何也?」答曰:「琴皆七絃,無五 絃者。其所謂五絃,謂五音琴耳。五音,琴所獨也,故言 之也;七音,琴所同也,故不言也。」曰:「亦有考據乎?」曰:「有。 唐張守節」《史記》註曰:「琴本神農作,今云舜作者,非謂 舜始造也,改用五絃琴,特歌《南風》詩,始自舜也。此言 得之矣。」宋陳暘《樂書》謂琴五絃者正,七絃非正,此不 知其理而妄說也。大抵唐人明理,非宋人所及。故元 許衡曰:「宋文章近理者多,然得實理者亦少。世所謂 彌近理而大亂真,宋文章多有之,讀者直須明著眼 目。」臣讀陳暘《樂書》,益信衡之言然。
《操縵節奏和絃指法》
《操縵引》者,古曲名也。操之為言持也,縵之為言緩也。 操持歌聲,令極縵緩。《虞書》所謂「歌永言,聲依永」是也。 人心無所養,豈能永言哉!《樂記》所謂「和順積中,而英 華發外。」惟樂不可以為偽。以永言試驗,則所養可知, 真偽其能隱乎?養性情,致中和,其綱要在此也。人皆 知歌永言,而不知其節奏。苟無節奏,雖名為永,實非 永也。夫節奏者,俗呼板眼是也。先王雅樂,或以鐘磬 為節,或以盆缶為節,或以搏拊為節,或以舂牘為節。 鄉飲、鄉射八音之器,有其四焉:石音,磬也;絲音,瑟也; 匏音,笙也;革音,鼓也;瑟與笙者曲也;磬與鼓者節也。 《虞書》:「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商頌》:「既和且平,依我磬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