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8 (1700-1725).djvu/79

此页尚未校对

《晉書荀勖傳》:勖進位光祿大夫,既掌樂事,又修律呂, 並行於世。初,勖路逢趙賈人牛鐸,識其聲,及掌樂,音 韻未調,乃曰:「得趙之牛鐸則諧矣。」遂下郡國,悉送牛 鐸,果得諧者。

《郭璞傳》:元帝初鎮建鄴,令璞筮之,遇《咸》之井,璞曰:「東 北郡縣有武名者,當出鐸以著受命之符。西南郡縣 有陽名者,井當沸。」其後晉陵武進縣人於田中得銅 鐸五枚,歷陽縣中井沸,經日乃止。及帝為晉王,又使 璞筮,遇《豫》之《睽》,璞曰:「會稽當出鐘以告成功,上有勒 銘,應在人家井泥中得之。」繇辭所謂先王以作樂崇 德殷薦之上帝者也。及帝即位,太興初,會稽剡縣人 果於井中得一鐘,長七寸五分,口徑四寸半,上有古 文奇書十二字,云「會稽嶽命餘字。」時人莫之識。璞曰: 「蓋王者之作,必有靈符塞天人之心,與神物合契,然 後可以言受命矣。」觀五鐸啟號於晉陵,棧鐘告成於 會稽,瑞不失類,出皆以方,豈不偉哉!若夫「鐸發其響, 鐘徵其象,器以數臻,事以實應,天人之際,不可不察。」 帝甚重之。

《異苑》:「苻堅建中元年,長安樵人於城內見金鼎,走白 堅。堅遣載取到,化為銅鼎。入門又變成大鐸。」

《後趙錄》:石勒幼而力耕,每聞鞞鐸之聲,或在前後。歸 以告其母,母曰:「作勞耳鳴,非不祥也。」

《宋書符瑞志》:「晉愍帝建興二年十二月,晉陵武進縣 民陳龍在田中得銅鐸五枚。」

《梁書謝幾卿傳》:「幾卿坐軍敗免官,時左丞庾仲容亦 免官歸,二人意志相得,並肆情誕縱,或乘露車,歷遊 郊野,既醉則執鐸挽歌,不屑物議。」

《伽藍記》:「永寧寺,熙平元年靈太后胡氏所立也。中有 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高九十丈。有剎復高十丈, 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遙已見之。剎上有金寶 瓶,容二十五石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三十重,周匝皆 垂金鐸。復有鐵鎖四道,引剎向浮圖四角,鎖上亦有 金鐸。浮圖有九級,角角皆懸金鐸,合上下有一百二」 十鐸,至於高風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音,聞及十餘 里。

《周書長孫紹遠傳》:「紹遠為太常,廣召工人,創造樂器, 土木絲竹,各得其宜。為黃鐘不調,紹遠每以為意。嘗 因退朝,經韓使君佛寺前過,浮圖三層之上,有鳴鐸 焉。忽聞其音,雅合宮調,取而配奏,方始克諧。紹遠乃 啟世宗行之。」

《唐書禮樂志》:「祖孝孫定樂,更文舞曰《治康》,武舞曰《凱 安》。武舞左干右戚,執旌者二人,執鞀執鐸者二人。」 《李嗣真傳》:「嗣真擢太常丞,太常𡙇黃鐘,鑄不能成。嗣 真居崇業里,疑土中有之,弗得其所。道上逢一車,有 鐸聲甚厲,嗣真曰:『宮聲也』。市以歸,振於空地,若有應 者。掘之得鐘,眾樂遂和。」

《開元天寶遺事》:岐王宮中於竹林內懸碎玉片子,每 夜聞玉片子相觸聲,即知有風,號為「占風鐸。」

《碧雞漫志》:世傳明皇宿上亭,雨中聞牛鐸聲,悵然而 起,問黃幡綽作何語,曰:「謂陛下特郎當。」特郎當,俗稱 不整治也。明皇一笑,遂作《雨霖鈴曲》。

《羯鼓錄》:宋璟、孫沇,一日早于光宅佛寺待漏,聞塔上 風鐸聲,傾聽久之。朝回復止寺舍,問寺主僧曰:「上人 塔上鐸皆知所自乎?」曰:「不能知。」沇曰:「其閒有一是古 製,某請一言,登塔,循金索歷叩以辨之,可乎?」僧初難, 後許,乃叩而辨焉。寺眾即言:「往往無風自搖,洋洋有 聞,非此耶?」沇曰:「是耳。必因祠祭考本,懸鐘而應也。」固 求摘取而觀之,曰:「此姑洗之編鐘耳。請且獨綴於僧 庭。」歸太常,令樂工與僧同約,其時彼叩樂懸,此果應 之,遂購而獲焉。又曾送客出通化門,路逢度支運承, 駐馬俄頃,忽草草揖客別,隨乘至左藏,認一鈴,言亦 編鐘也。他人但覺鎔鑄獨工,不與眾者埒,莫知其餘。 及配懸鐘,音形皆合其度。

《楓窗小牘》:「太常音律官田琮家庭中嘗有光怪,掘地 得古鐸三枚,一黃鐘,一中呂,一土死無聲。又一玉管, 校長于古。玉管,蓋漢晉閒物也。其年遂遷職。」

《唐書南蠻傳》:「貞元中,王雍羌聞南詔歸唐,有內附心, 異牟尋遣使楊加明詣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請獻 裔中歌曲。於是皋作《奉聖樂》,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 鼓部,三胡部。其鉦棡鐃鐲皆覆以綵蓋,飾以花趺,上 陳錦綺,垂流蘇。」按《瑞圖》曰:「王者有道,則儀鳳在鼓。故 羽葆鼓棲以鳳凰,鉦棲孔雀,鐸集以翔鷺。」

《玉海》:「咸平五年九月乙未,辰州貢古銅鐸一,詔送上 清宮。」

《湖廣通志》:「元豐中,永慶莊耕者獲一銅鐸,以其完好, 輦致禮部祕書省。」

《夢華錄》:正旦大朝會,車駕坐大慶殿,諸國使人各執 方物入獻,于闐并妻男同來,乘駱駝氈兜銅鐸入貢。 《艾子雜說》:營丘士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難而不中 理。一日造艾子問曰:「凡大車之下,與橐駝之項,多綴 鈴鐸,其故何也?」艾子曰:「車駝之為物甚大,且多,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