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9 (1700-1725).djvu/33

此页尚未校对

近不告而馳之,皆取胄於櫜而胄入壘,皆下搏人以 投,收禽挾囚,弗待而出。皆超乘抽弓而射。既免,復踞 轉而鼓琴,曰:「公孫同乘,兄弟也,胡再不謀?」對曰:「曩者 志入而已,今則怯也。」皆笑曰:「公孫之亟也。」

哀公十一年為郊戰故。公會吳子伐齊,五月,克博。壬 申,至於嬴。中軍從王。胥門巢將上軍,王子姑曹將下 軍,展如將右軍,齊國書將中軍,高無丕將上軍,宗樓 將下軍,陳僖子謂其弟書:「爾死,我必得志。」宗子陽與 閭丘明相厲也。桑掩胥御國子,公孫夏曰:「二子必死。」 將戰,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陳子行命其徒具《含玉》, 公孫揮命其徒曰:「人尋約,吳髮短。」《東郭書》曰:「三戰必 死於此三矣。」使問弦多以琴,曰:「吾不復見子矣。」 《列子湯問》篇: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鄭師文聞之,棄 家從師襄遊,柱指鉤絃,三年不成章。師襄曰:「子可以 歸矣。」師文舍其琴,歎曰:「文非絃之不能,鉤非章之不 能成文。所存者不在絃,所志者不在聲,內不得於心, 外不應於器,故不敢發手而動,絃且小,假之以觀其 後。」無幾何,復見師襄。師襄曰:「子之琴何如?」師文曰:「得 之矣,請嘗試之。」於是當春而叩商絃以召南呂,涼風 忽至,草木成實。及秋而叩角絃以激夾鐘,溫風徐迴, 草木發榮。當夏而叩羽絃以召黃鐘,霜雪交下,川池 暴沍。及冬而叩徵絃以激蕤賓,陽光熾烈,堅冰立散。 將終命宮,而總四絃,則景風翔,慶雲浮,甘露降,澧泉 湧。師襄乃撫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彈也,雖師曠之清 角,鄒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彼將挾琴執管,而從子之 後耳。」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 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 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 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 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 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 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樂府解題》: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三年而成。至於精 神寂寞,情之專一,尚未能也。成連云:「吾師方子春,今 在東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俱往,至蓬萊山留宿, 伯牙曰:「子居習之,吾將迎師。」刺船而去,旬時不返。伯 牙近望無人,但聞海水洞汨崩折之聲,山林窅冥,群 鳥悲號,愴然而嘆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 「終成,連回刺船,迎之而還,伯牙遂為天下妙矣。」 《韓子十過篇》:「昔者衛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上,稅車 而放馬,設舍以宿。夜分而聞鼓新聲者而說之,使人 問左右,盡報弗聞。乃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 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其狀似鬼神,子為聽而寫之』。 師涓曰:『諾』。因靜坐撫琴而寫之。師涓明日」報曰:「臣得 之矣,而未習也。請復一宿習之。」靈公曰:「諾。」因復留宿, 明日而習之,遂去之晉。晉平公觴之於施夷之臺,酒 酣,靈公起,公曰:「有新聲,願請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師 涓,令坐師曠之旁,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止之曰:「此 亡國之聲,不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師曠曰:「此師 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及武王伐紂,師延東 走,至於濮水而自投。故聞此聲者,必於濮水之上,先 聞此聲者,其國必削,不可遂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 也,子其使遂之。」師涓鼓究之,平公問師曠曰:「此所謂 何聲也?」師曠曰:「此所謂《清商》也。」公曰:「《清商》固最悲乎?」 師曠曰:「不如《清徵》。」公曰:「《清徵》可得而聞乎?」師曠曰:「不 可。古之聽《清徵》者,皆有德義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 足以聽。」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願試聽之。」師曠 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元鶴二八道。道從也南方 來集於郎門之垝。棟端也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頸而 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之聲,聲聞于天。平公大說,坐 者皆喜。平公提觴而起,為師曠壽,反坐而問曰:「音莫 悲於《清徵》乎?」師曠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 聞乎?」師曠曰:「不可。昔者皇帝合鬼神於泰山之上,駕 象車而六蛟龍畢方。」神名也並。蒲末切「蚩尤居前,風伯 進掃,雨師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螣蛇伏地,鳳凰 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聽之,聽 之將恐有敗。」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願遂聽 之。」師曠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而有元雲從西北方 起;再奏之,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 坐者散走。平公恐懼,伏於廊室之閒。晉國大旱,赤地 三年,平公之身遂瘙病。故曰:「不務聽治而好五音,不 已則窮身之事也。」

《汲冢周書》:太子晉解師曠見太子晉王子曰:「請入座。」 遂敷席注瑟。師曠歌《無射》曰:「國誠寧矣,遠人來觀。修 義經矣,好樂無荒。」乃注瑟於王子。王子歌嶠曰:「何自 南極,至於北極,絕境越國,勿愁道遠。」

《玉符瑞圖》:「晉平公鼓琴,有元鶴二八而下,銜明珠舞 於庭。一鶴失珠,覓得而走,師曠掩口而笑。」

《師曠鼓琴》,通於神明而「白鵠翔。」

《禮記·檀弓》:「孔子既祥,五日彈琴而不成聲,十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