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9 (1700-1725).djvu/34

此頁尚未校對

笙歌。」

《家語》:「子路鼓琴,孔子聞之,謂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 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聲以為節,流入於南,不歸 於北。夫南者,生育之鄉;北者,殺伐之域。故君子之音, 溫柔居中,以養生育之氣;憂愁之感,不加於心;暴厲 之動,不在於體。夫然者,乃所謂治安之風也。小人之 音則不然,亢麗微末,以象殺伐之氣,中和之感,不載』」 於心,溫和之動,不存於體,夫然者,乃所以為亂亡之 風。昔者舜彈五絃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 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 之財兮。」唯修此化,故其興也勃焉,德如泉流,至於今 王公大人述而弗忘。殷紂好為北鄙之聲,其廢也忽 焉,至於今王公大人舉以為誡。夫舜起布衣,積德含 和,而終以帝;紂為天子,荒淫暴亂,而終以亡。非各所 修之致乎由今也,匹夫之徒,曾無意於先王之制,而 習亡國之聲,豈能保其六七尺之體哉!冉有以告子 路,子路懼而自悔,靜思不食,以至骨立。夫子曰:「過而 能改,其進矣乎!」

孔子遊於泰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 琴而歌。孔子問曰:「先生所以為樂者何也?」對曰:「吾樂 甚多,而至者三: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既為人,一樂 也;男尊女卑,吾既為男,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 免襁褓,吾行年九十五歲矣,三樂也;貧者士之常,死 者人之終,處常得終,又何憂乎?」孔子曰:「善。」

《莊子漁父篇》:孔子遊於淄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 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 而來,鬚眉交白,被髮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 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 客指孔子曰:「彼何為者也?」子路對曰:「魯之君子也。」客 問其族,子路對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 未應。子貢對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 選人倫,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天下。 此孔氏之所治也。」又問曰:「有土之君與?」子貢曰:「非也。」 「侯王之佐與?」子貢曰:「非也。」客乃笑而還,行言曰:「仁則 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勞形,以危其真。嗚呼遠哉!其 分於道也。」子貢還報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聖人 與!」

《大宗師篇》: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而子 桑戶死,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往待事焉,或編曲,或 鼓琴,相和而歌。子貢反,以告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 也。」

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裹 飯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父耶 母耶?天乎!人乎!」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

《呂氏春秋慎人篇》:孔子窮於陳、蔡之閒,七日不嘗食, 藜藿不糝,宰予憊矣。孔子絃歌於室,顏回擇菜於外, 子路與子貢相與而言曰:「夫子逐於魯,削跡於衛,伐 樹於宋,窮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不禁。夫 子絃歌鼓舞,未嘗絕音,蓋君子之無所醜也若此乎?」 顏回無以對,入以告孔子,孔子憱然推琴,喟然而嘆 曰:「由與賜,小人也。召,吾語之。」子路與子貢入,子貢曰: 「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達於道之 謂達,窮於道之謂窮。今丘也,拘仁義之道,以遭亂世 之患,其所也何窮之謂?故內省而不疚於道,臨難而 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 也。昔桓公得之苢,文公得之曹,越王」得之會稽。陳蔡 之阨,於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絃,子路抗然執 干而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 道者,窮亦樂,達亦樂,所樂非窮達也。道得於此,則窮 達一也,為寒暑風雨之序矣。故許由虞乎潁陽,而共 伯得乎共首。

《韓詩外傳》:昔者孔子鼓瑟,曾子子貢側門而聽。曲終, 曾子曰:「嗟乎,夫子瑟聲,殆有貪狼之志,邪僻之行,何 其不仁趨利之甚?」子貢以為然,不對而入。夫子望見 子貢有諫過之色,應難之狀,釋瑟而待之。子貢以曾 子之言告,子曰:「嗟夫參,天下賢人也,其習知音矣。鄉 者丘鼓瑟,有鼠出游,狸見於屋。循梁微行,造焉而避」; 厭目曲脊,求而不得。丘以瑟浮其音,參以丘為貪狼 邪僻,不亦宜乎?《詩》曰:「鼓鐘於宮,聲聞於外。」

孔子南游適楚,至於阿谷之隧,有處女珮璜而浣。孔 子曰:「彼婦人可與言矣。」抽琴去其軫,以授子貢曰:「善 為之辭,以觀其語。」子貢曰:「於此有琴而無軫,願借子 以調其音。」婦人對曰:「吾北鄙之人也,僻陋而無心,五 音不知,安能調琴?」子貢致其辭。孔子曰:「丘知之矣。」 子夏居蓬戶之中,彈琴以詠先王之風,有人亦樂,無 人「亦樂。」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 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 有閒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閒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 也』。有閒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