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0 (1700-1725).djvu/106

此页尚未校对

類是也。考諸明「《集禮存心錄》等所載圖式,柷敔搏拊, 其位設於琴瑟歌工上,則知皆從漢儒舊說,而不用 宋儒之說也。

或問:「《柷敔》以三為節,何也?」答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萬物。夫三者,一二相合也。天地三月而為一時,聖人 則天。是故禮有三節,樂有三終,不獨柷敔二器為然。 若夫播𩊠三通,每通暗合舂牘三聲,鐘磬閒長,皆隔 舂牘三聲,鼓鞞閒短,皆隔搏拊三聲,或明顯,或暗合, 無不皆以三聲為節。此乃天地自然之理,先王雅樂」 之遺法也。至於後世猶然,所謂《漁陽三撾》《梅花三弄》 《陽關三疊》是也。以此觀之,柷三聲而樂作,敔三聲而 樂止,不必更添《擊虎首》三聲也。

柷敔部紀事

《路史》:「黃帝命大容作承雲之樂,是為雲門大卷。著之 椌楬,以道其和。」《椌柷》,楬敔也。椌中空,本樂出虛。柷, 觸也,有觸而作敔禦而已。「為伏虎」者,西方之獸疑樂 極而憂伏也。

帝舜宅立三十有三載,咨禹而巽位焉。乃更著《四時 張樂》,成於大麓,鐘石渝,笙管變。未及終,天大雷電烈 風,大木盡拔,大屋盡發,宮羽盡革,二工伏柷以操《雅》, 帝乃令大禹步於上帝,而共禦之。

《呂氏春秋·仲夏紀》:「仲夏之月,命樂師調笙竽塤箎,飭 鐘磬柷敔。」

《宋史樂志》:景祐二年,禮官言:「『大樂柷舊以方畫木為 之,外圖以時卉則可矣,而中設一色,非稱也。先儒之 說曰:『有柄連底撞之』。鄭康成以為設椎其中撞之』。今 當刱法垂久,用明制作之意有所本焉。柷之中,東方 圖以青,隱而為青龍;南方圖以赤,隱而為丹鳳;西方 圖以白,隱而為騶虞;北方圖以黑,隱而為靈龜;中央」 圖。以黃隱而為神螾撞擊之法。宜用鄭康成之說。從 之。

嘉祐七年八月四日,翰林學士王珪言:「今郊廟升歌 之樂,有金、石、絲竹、《匏》《土革》而無木。夫柷、敔以著樂之 始終,豈容有缺今躬祀明堂,宜詔有司合八音之和。」 於是下禮官議,而堂上始置柷敔。

神宗熙寧九年,禮官以宗廟樂節而有請者三:其一: 「今祠太廟,《興安》之曲,舉柷而聲已過,舉敔而聲不止, 則始終之節未明。請祠祭用樂,一奏將終,則戛敔而 聲少止,擊柷則樂復作,以盡合止之義。」

政和三年,議禮局上親祠宮架之制,「植建鼓、鞞鼓、應 鼓於四隅,設柷敔於北架內,柷一在道東,敔一在道 西。設瑟五十二,列為四行,二行在柷東,二行在敔西; 副樂正二人,在柷敔之前,北向。歌工三十二次柷敔 東西相向,列為四行,左右各二行。」

柷敔部雜錄

《禮記·王制》:「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柷節》,一曲 之始,其事寬,故以將諸侯之命。

《樂記圖》:乾主立冬,陰陽始終,故聖人象天以制柷形, 使死者不恨,生者不怨。宋均曰:「柷圉從中發聲,人情 怨恨亦從中起。」

《荀子樂論》篇:「𩊠柷拊革,椌楬似萬物。」 《樂緯:乾》:主立冬,樂用柷敔。

《小學紺珠》八:「風條為笙,明庶為管,清明為柷。」

《蠡測錄》:或問:「樂器以柷敔為起止,以金石為始終,何 也?」曰:「柷之形仰而開,以象東震之義。震為雷,主聲,物 皆出於震,故所以起樂也。敔之形為虎而伏,陽氣至 秋而衰謝,雷聲至秋而收斂。虎為西方金獸也,其背 齟齬二十七,以當三九陽數,故刷之所以止樂。二器 皆用木,木陽物,陽物為聲也。金石為始終者,八音之」 中金石乃自然之聲,不假人為,故所以為始終條理 也。

《珊瑚詩話》:始作樂,必曰「絲抹將來。」蓋絲竹在上,鐘鼓 在下,絲以起之,樂乃作。亦唐以來如是,非古所謂「合 止柷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