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0 (1700-1725).djvu/36

此页尚未校对

《太平廣記》:咸通中,丞相李蔚拜端揆日,自大梁移鎮 淮西,聞浙右小校薛陽陶監押度支運米入城,公喜 其姓名有同曩日朱崖李相左右者,遂令試詢之,果 是舊人。乃命衙庭小將代押運糧,留止別館。一日,公 召陽陶詢其所聞,及往日蘆管之事。薛因獻朱崖、李 相、陸暢元白所撰歌一曲,公益喜之,次出蘆管奏之。 其管絕微每於一觱篥中常容三管聲如天際,自然而來。公大加賞之。 於是錫賚甚豐。

《文獻通考》:「懿皇命史敬約以觱篥初弄道調,上謂是 曲誤拍,敬約乃隨拍撰成曲子。」

《侍兒小名錄》:申胡子朔客,李氏之蒼頭也。李氏本亦 世家子,得祀江夏王廟。吾與對舍於長安崇義里,遂 將衣質酒,命余合飲,顏熱杯闌,因謂吾曰:「李長吉,爾 徒能長調,不能作五言歌詩,直強回筆端,與陶謝詩 勢相遠幾里。」吾請撰《申胡子觱篥歌》,以五字斷句。歌 成,朔客大喜,擎觴起立,命花娘出幕徘徊拜客稱善 三弄。於是以敝辭配聲,與予為壽。

《因話錄》:滎陽鄭還古,少有俊才,嗜學而天性孝友。有 堂弟浪跡好吹觱篥,投許昌軍為健兒。還古使使召 之,自與洗沐同榻而寢,因致書所知之為方鎮者,求 補他職,姻戚以此重之。

《宋史樂志》:「太平興國中,選東西班習樂者,樂器獨用 銀字觱篥。」

《玉海》:景祐二年,李照自造新樂,笙、竽、琵琶、篳、篥等十 二種,皆不可施用,詔但存笙、竽數種而已。又謂「今篳 篥乃《豳詩》葦籥,製為大管葦篥。」議者嗤之。

《宋史樂志》:「『崇寧四年八月,大司樂劉昺言,大朝會宮 架舊用十二熊羆,按金錞、簫鼓觱篥等,與太樂合奏。 今所造大樂,遠稽古制,不應雜以鄭衛』。詔罷之。」 《文獻通考》:「安國其樂器有箜篌、琵琶、五絃、笛、簫、雙觱 篥、小觱篥、桃皮觱篥等十四種。」

觱篥部雜錄

《席上腐談》:「『觱篥」二字豳詩,《說文》「觱』作畢。」朱晦菴曰:篳 篥,元名悲栗,言其聲悲壯也。悲、觱、畢三聲皆相同。 《野客叢談》:蘇、杭妓名,見於樂天詩中,姑錄出以資好 事者一笑。其詩曰:「移領錢塘第二橋,始有心情問絲 竹,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篥沈平笙。」則所謂玲瓏、 謝好、陳寵、沈平等,皆當時妓姓名。所謂黃四娘之名, 因杜子美而著也。

《丹鉛總錄》:「『豳風,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毛注云:『觱 發,風寒也。栗烈,氣寒也』。後人雖誦之,不知觱發何以 為風寒,栗烈何以為氣寒。」按《說文》:「觱,羌人吹角也。其 聲悲栗,故名觱栗。冬日寒風驟發,其聲似之,所以風 寒,謂之觱發也。」《吳下田家志》引諺云:「三九二十七,籬 頭吹觱篥。」正謂風吹籬落,其聲似觱篥,與詩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