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攻圍之,積所斬級高五丈,示城內。又遣軍主蕭璝、 成寶真分攻龍亢戍,即魏馬頭郡也。魏閉城自守,偽 徐州刺史廣陵王率二萬人,騎五千匹至龍亢,璝等 拒戰,不敵,叔業三萬餘人助之,數道攻魏。魏新至,營 未立,於是大敗,廣陵王與數十騎走,官軍追獲其節。 魏又遣偽將劉藻、高忽繼至,叔業迎擊,破之,再戰,斬 首萬級,獲生口三千人,「器仗驢馬絹布千萬計。」魏主 聞廣陵王敗,遣偽都督王肅、大將軍楊大眼步騎十 餘萬救渦陽。叔業見兵盛,夜委軍遁。明日官軍奔潰, 魏追之,傷殺不可勝數,日暮乃止。叔業還保渦口。 按《崔慧景傳》,「建武四年冬,魏主攻沔北五郡,假慧景 節,率眾二萬,騎千匹向襄陽,雍州眾軍並受節度。永 泰元年,慧」景至襄陽,五郡巳沒,加慧景平北將軍,置 佐史,分軍助戍樊城。慧景頓渦口村,與太子中庶子 梁王及軍主前寧州刺史董仲民、劉山陽、裴颺、傅法 憲等五千餘人進行鄧城。前參騎還,稱「魏軍且至。」須 臾,望數萬騎俱來,慧景據南門,梁王據北門,令諸軍 上城上。時慧景等蓐食輕行,皆有饑懼之色。軍中北 館客三人走投魏,具告之。魏偽都督中軍大將軍彭 城王元勰分遣偽武衛將軍元蚪趣城東南,斷慧景 歸路。偽司馬孟斌向城東,偽右衛將軍播正屯城北, 交射城內。梁王欲出戰,慧景曰:「魏不夜圍人城,待日 暮自當去也。」既而魏眾轉盛,慧景於南門拔軍,眾軍 不相知,隨後奔退。魏軍從北門入,劉山陽與部曲數 百人斷後死戰。魏遣鎧馬百餘匹突取山陽,山陽使 射手射之,三人倒馬,手殺十餘人,不能禁,且戰且退。 慧景南出過鬧溝,軍人蹈藉,橋皆斷壞,魏軍夾路射 之,軍主傅法憲見殺,赴溝死者相枕,山陽取襖仗填 溝乘之,得免。魏主率大眾追之晡時魏主至沔北,圍 軍主劉山陽,山陽據城苦戰,至暮,魏乃退。眾軍恐懼, 其夕皆下船還襄陽。按《北魏傳》:偽荊州刺史薛真 度、尚書郗祁阿婆為房伯玉所破,宏怒,以南陽小郡, 誓取滅之。四年,自率軍向雍州,宏先至南陽,房伯玉 嬰城拒守。宏從數萬騎,罩黃繖,去城一里,遣偽中書 舍人公孫雲謂伯玉曰:「我今蕩一六合,與先行異。先 行冬去春還,不為停久,今誓不有所剋,終不還北,停 此或三五年,卿此城是我六龍之首,無容不先攻取。 遠一年,中不過百日,近不過一月,非為難殄。若不改 迷,當斬卿首,梟之軍門,闔城無貳,幸可改禍為福。但 卿有三罪,今令卿知卿先事武帝,蒙在左右,不能盡 節,前主而盡節今主,此是一罪。前歲遣偏師薜真度 暫來此,卿遂破傷,此是二罪;武帝之嗣,悉被誅戮,初 無報效,而反為今主盡節,違天害理,此是三罪,不可 容恕。聽卿三思,勿令闔城受苦。」伯玉遣軍副樂稚柔 答曰:「承欲見攻圍,期於必剋,卑微常人,得抗大威,真 可謂獲其死所。先蒙武帝採拔,賜預左右,犬馬知恩, 寧容無感。但隆昌、延興,昏悖違常,聖明纂業,家國不 殊,此則進不負心,退不愧幽。前歲薛真度導誘邊氓, 遂見陵突,既荷國恩,聊爾撲掃回已而言,應略此責。」 宏引軍向城南寺前頓止,從東南角溝橋上過。伯玉 先遣勇士數人,著斑衣虎頭帽,從伏竇下忽出宏人 馬,驚退,殺數人。宏呼善射將原靈度射之,應弦而倒, 宏乃過。宏時大舉南寇,偽咸陽王元憙,彭城王元勰, 常侍王元嵩,寶掌王元麗,廣陵侯元燮,都督大將軍 劉昶、王肅、楊大眼、奚康生、長孫稚等三十六軍,前後 相繼,眾號百萬。其諸王軍朱色鼓,公侯綠色鼓,伯、子 男黑色鼓,並有鼙角,吹脣沸地。宏留偽咸陽王憙圍 南陽,進向新野。新野太守劉思忌亦拒守臺先遣軍 主直閤將軍胡松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守赭陽城, 軍主鮑舉助西汝南,北義陽二郡太守黃瑤起戍舞 陰城。宏攻圍新野城,戰鬥不息,遣人謂城中曰:「房伯 玉已降汝南,何獨自取糜碎?」思忌令人對曰:「城中兵 食猶多,未暇從汝小鹵語也。」雍州刺史曹虎遣軍至 均口,不進。永泰元年,城陷,縛思忌問之曰:「今欲降未?」 思忌曰:「寧為南鬼,不為北臣。」乃死。贈冠軍將軍、梁州 刺史。於是沔北大震,湖陽戍主蔡道福、赭陽城主成 公期及軍主胡松、舞陰城主黃瑤起及軍主鮑舉、順 陽太守席謙並棄城走。鹵追軍獲瑤起。王肅募人臠 食其肉,追贈冠軍將軍、兗州刺史。數日,房伯玉以城 降。伯玉,清河人。既降,鹵以為龍驤將軍,伯玉不肯受。 高宗知其志,月給其子希哲錢五千、米二十斛。後伯 玉就鹵,求南邊一郡,為馮翊太守。生子幼,便教其騎 馬,常欲南歸。永元末,希哲入鹵,伯玉大怒曰:「我力屈 至此,不能死節,猶望汝在本朝以報國恩。我若從心, 亦欲間關求反,汝為何失訃?」遂卒。鹵中鹵得沔北五 郡。宏自將二十萬騎,破太子率崔慧景等於鄧城,進 至樊城,臨沔水而去。還洛陽,聞太尉陳顯達經略五 郡,圍馬圈,宏復率大眾南攻,破顯達而死。喪還,未至 洛四百餘里,稱宏詔徵偽太子恪會魯陽。恪至勰,以 宏偽法服衣之,始發喪。至洛,乃宣布州郡,舉哀制服, 諡孝文皇帝。按《曹虎傳》,「四年,鹵寇沔北,虎聚軍襄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1 (1700-1725).djvu/120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