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同江,釣魚界外,生女直酋長在千里內者,以故事 皆來朝,適遇頭魚宴,酒半酣,上臨軒,命諸酋次第起 舞,獨阿骨打辭以不能,諭之再三,終不從。他日,上密 謂樞密使蕭奉先曰:「前日之燕,阿骨打意氣雄豪,顧 視不常,可託以邊事誅之,否則必貽後患。」奉先曰:「麄 人不知禮義,無大過而殺之,恐傷向化之心。假有異 志,又何能為?」其弟吳乞買、粘罕、胡舍等嘗從獵,能呼 鹿、刺虎、搏熊,上喜,輒加官爵。阿骨打混同江宴歸,疑 上知其異志,遂稱兵,先併旁近部族,女直趙三、阿鶻 產拒之。阿骨打擄其家屬二人,走訴咸州詳穩司,送 北樞密院。樞密使蕭奉先作常事以聞。上仍送咸州 詰責,欲使自新。後數召阿骨打,竟稱疾不至。三年三 月,阿骨打一日率五百騎突至咸州,吏民大驚。翌日, 赴詳穩司,與趙三等面折庭下,阿骨打不屈,送所司 問狀。一夕遁去,遣人訴於上,謂詳穩司欲見殺,故不 敢留。自是召不復至。四年春正月,如春州。初,女直起 兵,以紇石烈部人阿疏不從,遣其部撒改討之。阿疏 弟狄故保來告,詔諭使勿討,不聽。阿疏來奔。至是,女 直遣使來索,不發。秋七月,女直復遣使取阿疏,不發。 乃遣侍御阿息保問境上多建城堡之故,女直以慢 語答曰:「若還阿疏,朝貢如故。不然,城未能已。」遂發渾 河北諸軍益東北路統軍司阿骨打乃與弟粘罕、胡 舍等謀「以銀、朮割移烈、婁室、闍母等為帥,集女直諸 部兵擒遼障鷹官及攻寧江州。」東北路統軍司以聞。 時上在慶州射鹿,聞之略不介意,遣海州刺史高仙 壽統渤海軍應援。蕭撻不也遇女直戰於寧江東,敗 績。十月壬寅,以守司空蕭嗣先為東北路都統,靜江 軍節度使蕭撻不也為副,發契丹、奚軍三千人,中京 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別選諸路武勇二千餘人,以虞 候崔公義為都押官,控鶴指揮邢穎為副,引軍屯出 河店。兩軍對壘。女直軍潛渡混同江,掩擊遼眾,蕭嗣 先軍潰,崔公義、邢穎、耶律佛留、蕭葛十等死之,其獲 免者十有七人。蕭奉先懼其弟嗣先獲罪,輒奏:「東征 潰軍,所至劫掠,若不肆赦,恐聚為患。」上從之,嗣先但 免官而已。諸軍相謂曰:「戰則有死而無功,退則有生 而無罪。」故士無鬥志,望風奔潰。十一月壬辰,都統蕭 敵里等營於斡鄰濼東,又為女直所襲,士卒死者甚 眾。甲午,蕭敵里亦坐免官。辛丑,以西北路招討使耶 律斡里朵為行軍都統,副點檢蕭乙薛同知南院樞 密使事,耶律章奴副之。十二月,咸、賓、祥三州及鐵驪、 兀惹皆叛入女直,乙薛往援賓州,南軍諸將實婁特 烈等往援咸州,並為女直所敗。五年春正月,下詔親 征,遣僧家奴持書約和,斥阿骨打名。阿骨打遣賽剌 復書,「若歸叛人阿疏,遷黃龍府於別地,然後議之。」都 統耶律斡里朵等與女直兵戰於達魯古城,敗績。二 月,饒州渤海古欲等反,自稱大王。三月,以蕭謝佛留 等討之。遣耶律張家奴等六人齎書使女直,斥其主 名,冀以速降。夏四月癸丑,蕭謝佛留等為渤海古欲 所敗,以南面副部署蕭陶蘇斡為都統赴之。五月,陶 蘇斡及古欲戰,敗績。張家奴等以阿骨打書來,復遣 之往。六月壬子,張家奴等還,阿骨打復書,亦斥名諭 之使降。癸丑,以親征諭諸道。是月,遣蕭辭剌使女直, 以書辭不屈,見留。秋七月辛未,宋遣使致助軍銀絹。 是月,都統斡里朵等與女直戰於白馬濼,敗績。八月 甲子,罷獵,趨軍中。以斡里朵等軍敗免官。丙寅,以圍 場使阿不為中軍都統,耶律張家奴為都監,率番、漢 兵十萬,蕭奉先「充御營都統,諸行營都部署耶律章 奴為副,以精兵二萬為先鋒,餘分五部為正軍,貴族 子弟千人為硬軍,扈從百司為護衛軍,北出駱駝口。 以都點檢蕭胡睹姑為都統,樞密直學士柴誼為副 將,漢步騎三萬,南出寧江州,自長春州分道而進,發 數月糧,期必滅女直。」九月丁卯朔,女直軍陷黃龍府。 己巳,知北院樞密使蕭得里底出為西南面招討使, 辭剌還。女直復遣賽剌以書來報:「若歸我叛人阿疏 等,即當班師。」上親征,粘罕、兀朮等以書來,上陽為卑 哀之辭,實欲求戰。書上,上怒,下詔有女直作過,大軍 剪除之語,女直主聚眾剺面,仰天慟哭曰:「『始與汝等 起兵,蓋苦契丹殘忍,欲自立國。今主上親征,奈何?非 人死戰,莫能當也。不若殺我一族,汝等迎降,轉禍為 福』。諸軍皆曰:『事已至此,惟命是從。冬十一月,遣駙馬 蕭特末、林牙蕭察剌等將騎兵五萬、步卒四十萬、親 軍七十萬,至駝門。十二月乙巳,耶律張家奴叛。戊申, 親戰於護步荅岡,敗績,盡亡其輜重』。」按《蕭陶蘇斡 傳》,天慶四年,為漢人行宮副部署。時金兵初起,攻陷 寧江州。天祚召群臣議,陶蘇斡曰:「女直國雖小,其人 勇而善射。自執我叛人蕭海里,勢益張。我兵久不練, 若遇強敵,稍有不利,諸部離心,不可制矣。為今之計, 莫若大發諸道兵,以威壓之,庶可服也。」北院樞密使 蕭得里底曰:「如陶蘇斡之謀,徒示弱耳。但發滑水以 北兵,足以拒之,遂不用其計。數月間,邊兵屢北,人益 不安。」按《蕭奉先傳》,奉先封蘭陵郡王。天慶四年,阿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3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