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4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官。癸亥,大閱五軍,命御營統制辛道宗討陳通。乙亥, 用張俊言,罷李綱左僕射。庚辰,降榜招諭杭州亂兵。 丁亥,博州卒宮儀作亂,犯萊州。九月己丑,建州軍校 張員等作亂,執守臣張動、轉運副使毛奎為所殺,判 官曹仔嬰城自守。范瓊捕斬李孝忠於復州。壬辰,以 金人犯河陽汜水軍,詔擇日巡幸淮甸。鑄「建炎通寶」 錢。命淮、浙沿海諸州增修城壁,招訓民兵,以備海道。 甲午,命揚州守臣呂頤浩繕修城池。宗澤往河北視 師,七日還。是夜,辛道宗兵潰於嘉興縣。丁酉,詔荊襄、 關陝、江淮皆備巡幸。戊戌,罷買馬。庚子,二帝徙居霫 郡。辛丑,陳通劫提點刑獄周格營,殺格,執提點刑獄 高士曈。乙巳,宗澤表請車駕還闕。戊申,河北招撫司 都統制王彥渡河擊金人,破之,復新興縣。己酉,以諜 報金人欲犯江、浙,詔暫駐淮甸捍禦,稍定即還京闕 軍。賊趙萬入常州,執守臣何袞。罷諸路經制招撫使。 壬子,命湖南撫諭官馬神持詔賜張邦昌死于潭州, 並誅王時雍。癸丑,詔「有敢妄議惑眾沮巡幸者,許告 而治罪,不告者斬。」乙卯,王彥及金人戰,敗績,奔太行 山聚眾,其裨將岳飛引其部曲自為一軍。趙萬陷鎮 江府,守臣趙子崧棄城渡江,保瓜洲。是秋,金人分兵 據兩河州縣,惟中山、慶源府、保、莫、邢、洺、冀、磁、絳、相州, 久之乃陷。冬十月丁巳朔,帝登舟幸淮甸。戊午,太后 至揚州。庚申,罷諸路召募潰兵忠義等人及寄居官 擅集勤王兵者。癸亥,募群盜能併滅賊眾者,官之。甲 子,趙叔近入杭州,招撫陳通。丁卯,以王淵為杭州制 置盜賊使,統制官張俊從行。庚午,次泗州,幸普照寺。 己卯,次楚州寶應縣。後軍將孫琦等作亂,逼左正言 盧臣中墮水死。庚辰,命劉光世討鎮江叛兵。辛巳,以 光世為滁、和、濠州、江寧府界招捉盜賊制置使,御營 統制官苗傅為使司都統制,朝請郎李棫提舉廣西 左、右兩江峒丁公事。癸未,至揚州。丙戌,王淵、張俊誘 趙萬等,悉誅之。十一月戊子,真定軍賊張遇入池州, 守臣勝祐棄城遁。戊申,權密州趙野棄城遁,軍校杜 彥據州追野,殺之。辛亥,命福建路增招弓手。金人陷 河間府。是月,軍賊丁進圍壽春府,守臣康允之拒卻 之。十二月辛酉,王淵入杭州,執陳通等誅之。壬戌,青 州敗將王定以兵作亂,殺帥臣曾孝序。癸亥,粘罕犯 汜水關,西京留守孫昭遠遣將拒之,戰歿,昭遠引兵 南遁。丙寅,張遇犯江州。戊辰,金人圍棣州,守臣姜剛 之固守,金兵解去。甲戌,金人陷同州,守臣鄭驤死之。 張遇犯黃州。己卯,金人陷汝州,入西京。庚辰,陷華州。 辛巳,破潼關。河東經制使王燮自同州引兵遁入蜀。 乙酉,增置廣西弓手以備邊。 按《李綱傳》,康王開大 元帥府,承制復綱故官,且貽書曰:「方今生民之命,急 於倒垂,諒非不世之才,何以協濟事功。閤下學窮天 人,忠貫金石,當投袂而起,以副蒼生之望。」高宗即位, 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趣赴闕。中丞顏岐奏曰: 「張邦昌為金人所喜,雖已為三公、郡王,宜更加同平 章事,增重其禮。李綱為金人所惡,雖已命相,宜及其 未至,罷之。」章五上,上曰:「如朕所立,恐亦非金人所喜。」 岐語塞而退。岐猶遣人封其章示綱,覬以沮其來。上 聞綱且至,遣官迎勞,錫宴,趣見於內殿。綱見上,涕泗 交集,上為動容,因奏曰:「金人不道,專以詐謀取勝,中 國不悟,一切墮其計中。賴天命未改,陛下總師於外, 為天下臣民之所推戴,內修外攘,還二聖而撫萬邦, 責在陛下與宰相。臣自視闕然,不足以副陛下委任 之意,乞追寢成命。且臣在道,顏岐嘗封示論臣章,謂 臣為金人所惡,不當為相。如臣愚蠢,但知有趙氏,不 知有金人,宜為所惡。然謂臣材不足以任宰相則可, 謂為金人所惡不當為相則不可。」因力辭。帝為出范 宗尹知饒州,顏岐與祠,綱猶力辭。上曰:「朕知卿忠義 智略久矣,欲使敵國畏服,四方安寧,非相卿不可,卿 其勿辭。」綱頓首泣謝云:「臣愚陋無取,荷陛下知遇,然 今日扶顛持危,圖中興之功,在陛下而不在臣。臣無 左右先容,陛下首加職擢,付以宰柄,顧區區何足以 仰副圖任責成之意?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臣孤立 寡與,望察管仲害霸之言,留神於君子小人之間,使 得盡志畢慮,雖死無憾。」昔唐明皇欲相姚崇,崇以《十 事要說》,皆中一時之病。今臣亦以十事仰干天聽,「陛 下度其可行者,賜之施行,臣乃敢受命。」一曰《議國是》。 謂「中國之御四裔,能守而後可戰,能戰而後可和,而 靖康之末皆失之。今欲戰則不足,欲和則不可。莫若 先自治,專以守為策。俟吾政事修,士氣振,然後可議 大舉。」二曰《議巡幸》。謂車駕不可不一到京師見宗廟, 以慰都人之心,度未可居,則為巡「幸之計,以天下形 勢而觀,長安為上,襄陽次之,建康又次之,皆當詔有 司預為之備。」三曰議赦令。謂祖宗登極赦令,皆有常 式,前日赦書乃以張邦昌偽赦為法,如赦惡逆及罪 廢官,盡復官職,皆汎濫不可行,宜悉改正以法。四曰 議僭逆。謂張邦昌為國大臣,不能臨難死節,而挾金 人之勢,易姓改號,「宜正典刑,垂戒萬世。」五曰議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