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諭:「於本月二十八日未時。已到阿爾哈林圖地方。」
三月十六日,〈臣。〉等大兵所行之路、並未遇雨。二十二日遇雨、至晚復雪、道稍泥濘、故遲誤一二日至於載砲之車、日行不過二三十里、不能隨大軍即到。因是將《神威》等大砲留於喀倫、著綠旗兵守護。近蒙
皇上頒發新造砲八門,並《景山》之子母砲四門。《江南》
送到「子母砲」五十五門,已用大同所養駱駝二百頭馱載前來。運糧正卿、喻成龍等於三月二十四日至。〈臣。〉敖漢察罕和朔行營言:「糧車於二十二三日始出喀倫,路上水草缺少,而牲口係從太原逕至此處,故皆疲瘦。今將十五日口糧留於喀倫,以備大軍凱旋之用。又十五日口糧運至翁金等處預備。其二十日口糧,用小車選駕車牲口內可用者,運至土喇地方,支給大軍。」〈臣〉以「大軍口糧關係甚要」,因會議「將十五日口糧留貯喀倫,其三十五日口糧,著盡行運至土喇地方。若小車及所選駕車牲口不足,著將撥給馱砲,所餘空行駱駝助運。」議定,已交付喻成龍等去訖。〈臣〉自《歸化城》啟行時曾遣問寧夏兵幾時起行,何日到翁金地方。據孫思克等回稱:「我等之兵於二月二十二日起程行三十八日可至翁金。」近蒙頒到:
諭旨、隨遣人往、令將寧夏兵行至何處、作速申報〈臣〉
於四月初六日屯扎翁金口之東席喇胡魯蘇台地方,因大軍悉按掘并處安營,故分兩隊而行,於初七日留居一日,俟後隊大軍至,於初八日並進駐扎於烏闌厄爾幾地方。若寧夏兵於初九日至烏闌厄爾幾地方,〈臣。〉等,或一路進兵,或兩路進兵,會同定議,俟商南多爾濟詣
御前時,明白具奏。若仍不至,據正月二十八日奔來
喀爾喀逃人曾有「噶爾丹,今在土喇上流」之語。〈臣。〉等亦不便久待即於初十日啟行進趨土喇矣。其寧夏兵到時著隨後進發。又《鄉導》等約略計云初十日自烏闌厄爾幾起程行二十二宿於次月初三日可至土喇河阿喇克山之西克勒和朔地方。謹此奏。
聞。
上命議政大臣等并在「《三營》內。王大臣副都統會議。」
具奏
丁未
命商進止之宜。
上諭諸王大臣曰:「前因大將軍伯費揚古疏言、『四月』」
「二十四日可到土喇,二十七日可到巴顏烏闌。是以中路大兵整旅安行,已來至近敵之地矣。費揚古沿途耽䃈許久,不見奏聞,今忽奏稱改期。目前我軍既逼近噶爾丹,應不必待費揚古軍,當即前行。」 多羅信郡王鄂扎、貝子蘇爾發、宗室公蒲圻和。
碩額駙尚之隆,都統都思、噶爾巴渾、德周、卜世阿錫坦、石文煐、王永譽,護軍統領托倫蘇丹,散秩大臣布克叨,副都統噶爾必、錫柱、胡世巴、凱音布、莫洛渾、阿喀納,侍讀學士席爾登,理事官溫達等一議曰:〈臣。〉等竊思:「噶爾丹若果有待我軍之意,則我亦可俟西路之兵矣;若不能禦我軍威,欲行逃竄,則其地方寬闊,聞信預遁,必相隔遼遠。今量西路兵所到之期,緩行以待;兩路夾進,似為有益。事關重大,伏候」
上裁領侍衛內大臣蘇爾達、馬思喀、內大臣明珠大。
學士伊桑阿、侍郎安布祿西喇、侍讀學士喇錫等一議曰:〈臣。〉等前因大將軍費揚古原奏,內有「二十四日至土喇」之語,度等待之期不甚久遠,因曾奏請俟費揚古兵至,然後進發。今
《諭旨》言:「自阿喇克山之克勒和朔至土喇河上流,尚」
有五六日之程,爾等問明鄉導議奏。〈臣。〉等,詢問鄉
導萬舒克等言:「自阿喇克山之克勒和朔前行,八宿第九日,始至巴顏烏闌地方。噶爾丹若由巴顏烏闌北逃竄,亦有去路,如此則等候日期太遠。若我軍不進,噶爾丹不戰而走,則相去遼闊,一時難於追獲。今我軍似應前進,酌量而行,事關重大,伏候」
上裁「宗室公吞珠」、「領侍衛內大臣公國舅佟國維」、副
都統阿爾納、學士宋柱等一議曰:「中路大軍前進,宜近抵克魯倫河。前奉」
諭有「欲遣使往噶爾丹」之語。若費揚古之兵可待,即
往來遣使,延緩日期,以待費揚古之兵。若有可行事宜,我軍勢大,可即行勦滅。噶爾丹極其狡猾,若順克魯倫河下流而去我大軍已近,即可進勦。如大軍不近抵克魯倫河,而噶爾丹順克魯倫河下流過一二日,則我大軍似難追及矣。事關重大,伏候
上裁。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