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5 (1700-1725).djvu/108

此页尚未校对

者三,非獨謂言非其職,亦深知建言之難也。鬱鬱昏 病,沉眩二十餘日。時科臣陳昌文與臣同病竟死。令 臣當日死,則亦死矣。縱有忠言,誰為白者?臣迂蒙寡 識,於中外大計,無所復知。所懇懇欲以空言明報者, 誠以天下神器為之有道,簿書刀筆非所以繩削天 下之具也。古之聖人設為禮樂以治方內,設為征伐 以治方外。禮樂不足以治其內,始有縲絏纓氂,纆于 君子;征伐不足以治其外,始有揭竿裂帛縱于小人。 周宣王中主耳。自文王至於宣王,亦二百六十年而 後中興。宣王感旱魃而修行,是為《雲漢》之詩,其詩曰: 「王曰何辜今之人」,言宣王側身閔下之至也。感玁狁 蠻荊而修政,是為《六月江漢》之詩,其詩曰:「王猷允塞, 王心載寧」,言宣王憂思謀略之遠也。宣王內以至仁 憂其臣庶,外以至明至武奠其封疆,是以吉甫召虎 之倫,皆以儒生躬贊大業,享有太平者四十六年,今 陛下則皆見之行事矣。而天下大勢未可頓回,人心 未可頓收,寇攘未可頓服,所當深惟其道,講求其故, 攷證《詩》《書》,以鞏其後。齷齪瑣人,安足共圖大計乎?古 之聖人,愛人以立禮,知人以致用,其所知者,不過數 人,其所愛者及億萬人。知之道無他,亦曰「能愛人安 民」而已。共伯鯀身亮天工,使水土不治,人民不治,雖 神明「之冑,不保幽羽之戮。」今陛下寬仁弘宥,蓋有身 任重寄,七八載罔效,尚擁權藉自若者。夫以風動之 時,人心淳固,龍蛇作孽,不足以亂天下,故寬假以九 載之績。今生民塗炭,朝不及夕,一夫晨呼,百臂齊奔, 而東西悠忽若此,是有道仁人所倚席而廢者也。臣 觀陛下每值天誡,輒避殿省躬,率先群下,「則自古聖 主所未嘗有,而股肱心膂竟未有得當以報陛下。間 有陰陽災眚、兵戈之害,則率云是郡邑無狀所致。郡 邑州縣,猶之坌土,所應不過百數十里之內,何足以 廣召祲氛?」漢蕭望之以御史大夫欲應天變,上猶薄 之,何況州縣承流象指者?凡天下風化轉移,陰陽若 否,皆視當宁之心氣。當宁「之心敬,則天下皆敬,靜則 天下皆靜;當宁之氣和,則天下皆和,平,則天下皆平。」 當宁之心氣,既以敬靜和平,而天下猶有不敬靜和 平者,則二三元老當刻責自厲,奈何使草土臣庶,市 其怒色乎?積漸以來,國無是非,無枉直,郡邑長官苟 且了事,誠可憤痛。然其視聽一繫于上,上急催科,則 下急賄賂,上樂鍥覈,則下樂巉險;上喜告訐,則下喜 誣賴。今天下巉險誣賴之徒,群聚京師,鳥聲獸聲,白 晝相呼。縉紳俯首,屏息以伺。動定皆曰「是有繇來,孤 危之臣,重足而立。」幸逢陛下好生,下詔求言,省刑清 獄,如親執學臣,俾復原官。中外鼓動,此輩稍稍斂戢。 然方求言而建言者輒斥,方清獄而下獄者旋聞。臣 思自古致治之道,唯此二端。清獄之端,出于惻隱。惻 隱為仁,引而充之,仁一人即可仁天下。小民雖有「納 溝」之痛,縉紳猶多《雉罹》之嗟。求言之端,出于是非。是 非為智,引而充之,知一事即可知萬事。君子猶有畸 偏之談,小人豈有虛公之論。今陛下仁智端竟甚明, 而大臣引伸擴充不力。昔太祖「在干戈控攘之中,尚 日與劉宋、章葉講仁義,究道德,以為戰勝之術。今公 卿即多暇,而邊事方殷,流寇鼎沸,江淮之間,不合如 礪。雖張仲山甫處此未遑,舍六月而歌《清風》,奈何與 市井細民申勃稽之談,修睚眥之報乎?」臣自少迄今 五十年,孤蹤塞兌,不言人過。然私誦聖賢之言,以為 清忠易許,仁孝「難知。故有至道以責至人,忠恕以恕 僚友。陛下慈孝,即風動海宇,豈必令二十年前閭巷 養驕,無觸乳之犢?陛下敦睦,即雍孚上下,豈必令二 十年前縉紳矜棘,無輕軋之嫌?且以時事如此,人心 如此,輔臣雖甚賢甚良,甚清甚彊,寧保天下四海,無 一蹴芻齒馬之事。」目下伏暑將徂,凜秋且至,最要者 在安慶厲師措餉,立限務掃英、霍、襄、鄧之賊,勿以若 撫若勦諉之道謀。最急者,在寧、錦訓練六師三軍,預 為截伏搗堅之策,勿以若棄若存,復成瓦注。最便者, 在因士氣方朝,開兵衝州縣,另為選舉。但約賊平,許 以雄職,勿以掣簽分地,長其倖心。最切者,在起廢籍 批鱗強項之臣,使為秦、豫、襄、廬諸道監軍,但約賊平 授之節鉞,勿以別戶分畦,銷其壯志。又最不可緩者, 應詔直言之臣,被訐無證之士,悉以一面解其煩冤, 行此五事,使天下凄風苦雨,盡為祥雲,寸短尺長,畢 成大慮。諸臣之詬誶可以不解自融,朝廷之刑威可 以漸措不用,然後以上歌《采薇》,下誦《天保》,講律度,明 禮樂,與周宣殷武媲美無窮,臣雖長往,沒齒無怨。又 臣自未病,前觀五月朔夕,熒惑與日同在鶉首,參火 之分,三辰皆火也。又以朔夕合火,宜修乎火政,稍節 威光,使火不為厲。明春,熒惑在于大火,徘徊氏、房、心、 尾之墟,宜慎火器,逖毖戎務。漢臣蓋勳曰:「寇在于外 而內陳兵,黷則不武。」陛下洞燭曆理,深明天道,握要 以御四方,求仁而蘇百族,樽俎之內,勝算自饒;何必 使舉朝精神敝于兵餉刑獄之下乎?臣草野受殊恩, 無可報稱,又被病濱死,思一罄所懷,非敢一毫感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