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其刑殺,雖已當罪,而矜喜之心乘之,又謂「使汝刑殺盡順於義」 ,雖曰「是有次敘,汝當惟謂未有順義之事。」 蓋矜喜之心生,乃怠惰之心起,刑殺之所由不中也。可不戒哉!
《已》!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朕心朕德惟乃知。
〈蔡註〉「已」者,語辭之不能已也。小子,幼小之稱,言年雖小而心獨善也。「爾心之善,固朕知之。朕心朕德,亦惟爾知之。」將言用罰之事,故先發其良心焉。
凡民自得罪,寇攘姦宄,殺越人于貨暋,不畏死,罔弗 憝。
〈蔡註〉越,顛越也。《盤庚》云:「顛越不恭。」暋,強。憝,惡也。自得罪,非為人誘陷以得罪也。凡民自犯罪,為盜賊姦宄殺人,顛越人以取財貨,強狠亡命者,人無不憎惡之也。用罰而加是人,則人無不服,以其出乎人之同惡,而非即乎吾之私心也。特舉此以明用罰之當罪。
王曰:「封,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 大傷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 天顯,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 惟弔。茲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與我民彝大泯亂。曰: 『乃其速由文王作罰,刑茲無赦』。」
〈蔡註〉大憝即上文之「罔弗憝」,言寇攘姦宄,固為大惡而大可惡矣。況不孝不友之人而尤為可惡者,當商之季,禮義不明,人紀廢壞,子不敬事其父,大傷父心,父不能愛子乃疾惡其子,是父子相夷也。天顯,猶《孝經》所謂「天明」,尊卑顯然之序也。弟不念尊卑之序而不能敬其兄,兄亦不念父母鞠養之勞而大不友其弟,是兄弟相賊也。父子兄弟至於如此,苟不於我為政之人而得罪焉,則天之與我民彝,必大泯滅而紊亂矣。「曰」者,言如此則汝其速由文王作罰,刑此無赦,而懲戒之不可緩也。
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訓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 乃別播敷造民大譽,弗念弗庸,瘝厥君,時乃引惡,惟 朕憝已,汝乃其速由茲義率殺。」
〈蔡註〉戛,法也。言民之不率教者,固可大寘之法矣。況外庶子以訓人為職,與庶官之長及小臣之有符節者,乃別布條教,違道干譽,弗念其君,弗用其法,以病君上,是乃長惡於下,我之所深惡也。臣之不忠如此,刑其可已乎。汝其速由此義,而率以誅戮之可也。
亦惟君惟長,不能厥家人,越厥小臣。外正惟威惟虐。 大放王命,乃非德用乂。
〈蔡註〉《君長》,指康叔而言也。康叔而不能齊其家,不能訓其臣,惟威惟虐,大廢棄天子之命,乃欲以非德用治,是康叔且不能用上命矣,亦何以責其臣之瘝厥君也哉!
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 曰:「我惟有及,則予一人以懌。」
〈蔡註〉汝罔不能敬守國之常法,由是而求裕民之道,惟文王之敬忌。敬則有所不忽,忌則有所不敢期。裕其民曰:「我惟有及於文王,則予一人以悅懌矣。」此言謹罰之終也。
王曰:「封,爽惟民迪吉康,我時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 乂民,作《求矧》。今民罔迪不適,不迪,則罔政在厥邦。」
〈蔡註〉此下欲其以德用罰也。求,等也。《詩》曰:「世德作求。」言明思夫民當開導之以吉康。我亦時其惟殷先哲王之德,用以安治其民,為等匹於商先王也。迪即迪吉、康之迪,況今民無導之而不從者,苟不有以導之,則為無政於國矣。迪言德,而政言刑也。前既嚴之,民又嚴之,臣又嚴之康叔,此則武王之自嚴畏也。
王曰:「封,予惟不可不監,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今惟 民不靜,未戾厥心,迪屢未同,爽惟天其罰殛我,我其 不怨。惟厥罪無在大,亦無在多,矧曰其尚顯聞于天?」
〈蔡註〉戾,止也。又言民不安靜,未能止其心之很疾,迪之者雖屢,而未能使之上同乎治,明思天其殛罰我,我何敢怨乎?惟民之罪不在大,亦不在多,苟為有罪即在朕躬,況曰「今庶群腥穢之德,其尚顯聞于天乎。」
王曰:「嗚呼!封,敬哉!無作怨勿用,非謀非彝,蔽時忱,丕 則敏德,用康乃心,顧乃德,遠乃猷,裕乃以民,寧不汝 瑕殄。」
〈蔡註〉此欲其不用罰而用德也。歎息言汝敬哉,毋作可怨之事,勿用非善之謀,非常之法,惟斷以是誠,大法古人之敏德,用以安汝之心,省汝之德,遠汝之謀,寬裕不迫,以待民之自安。若是則不汝瑕疵而棄絕矣。
王曰:「嗚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無我殄 享,明乃服命,高乃聽,用康乂民。」
〈蔡註〉惟命不于常,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汝其念哉!毋我殄絕所享之國也。明汝侯國服命,高其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