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1 (1700-1725).djvu/113

此页尚未校对

「《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各折責三十板,出湊銀兩給付屍親之馮鋐、李元之肉。《張三合依不應輕律》笞四十,各折責十五板;馮鋐係參革貢生、李元之係生員、楊氏係婦人,俱照例折贖。楊氏等所得銀兩既為李三備棺埋葬應免查追。至此案該撫審係李三自跌身死、陞任三河縣知縣鄭富民不行通報之處無庸」 議等語。據此,應將鄭富民無庸議,其承審遲延之官,該撫既稱疏參在案,亦無庸議等因。康熙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彙題,五月初五日奉。

旨:「知道了。內邦哈布甚屬兇惡。著再嚴挐究審具奏。」

欽此

一、刑部咨開,李自玉係正法韓起龍謀死杜三為從擬絞,四十五年秋審免死減等擬流之犯,查原疏內並無「父母衰老,家無次丁」 之語,今忽稱「家無次丁,准其留養,不便遽結」 等因到縣。該職查得四十五年秋審可矜人犯,李自玉之父李文新,年逾八旬,家無次丁,隨經照例出具印甘結,申請咨部存留養親去後。今奉院准刑部咨,以原疏內並無父母衰老,家無以次成丁之語,不便遽結等因。伏查律載,若犯死罪非常,赦所不原,而祖父母、父母老疾應侍,家無以次成丁者,開具所犯罪名奏聞。取自

「上裁」等語,則《初招》內非常赦所不原之罪,方可聲明。

奏請而罪在不赦者。似未便違例瀆陳。查李自玉係同韓起龍謀殺杜三案內為從之犯。夫謀殺人之首從。罪非應赦故定擬之時雖知自玉之父衰老應侍家無次丁不敢入招擅請留養者良有以也今起龍久經正法。自玉緩決數年。去年幸獲矜宥之

特恩,應邀留養之曠典。況查現行例內,九卿詹事科

「道會議,軍流人犯存留養親之例,其原疏未經聲明,及發遣時有控告者,嚴行確查,取該地方官印結,准其留養」 等語。查自玉之父母,老邁龍鍾,殘喘一息,經卑職驗看情真,復嚴查家無次丁,適與定例相符。是以出具印、甘各結,申請留養。若因原疏未經敘明,遵照部文,竟將自玉投畀遐荒,恐文新桑榆晚景,奉養「無人。」 行見饑寒交迫,必作「饑殍」 ,殊非。

聖天子矜老宥罪之隆恩。理合備敘前由、再行申請

俯賜鼎詳,咨部仍予留養,俾文新不即遽填溝壑,則

「皇仁憲德、並垂不朽矣。」嗣于四十六年七月二十六

日,准刑部咨,「以謀殺人係常赦所不原,其存留養親之處,不便遽准,應移咨該撫具題,到日再議」 等因。道詳:該巡道查得豐潤縣免死減等流犯李自玉,蒙院准咨,以謀殺人係常赦所不原,其存留養親之處,不便遽准,應具題到日再議等因。第查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七日,蒙院准刑部咨開為欽奉:

上諭事:「廣西清吏司案呈准直撫趙咨稱流犯高燦」

行令僉妻發遣去後。嗣據棗強縣申稱:「高燦之父高強已故,伊母劉氏年逾六旬,家無次丁,與留養之例相符,取有地方官印甘各結」 等因,咨請前來。查高燦係同高正全謀殺為從加功擬絞秋審二年緩決免死減等之流犯。今該撫既稱高強已故,伊母劉氏年逾六旬,家無次丁,咨請留養,與例相符。應將高燦照「例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准其存留養親可也」 等因。康熙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彙題,五月初九日奉。

旨:「知道了」等因,咨院行道轉行欽遵在案。今《豐潤縣》

李自玉係謀殺人,為從秋審緩決免死減等之犯,與棗強縣高燦情罪相符。彼案既沐矜全,則李自玉一犯,亦應詳請咨覆大部,一視同仁,免投遐荒,俾伊父李文新不死于饑寒,實為恩便。又四月一刑部覆廣撫梁《疏》稱,粵東起解免死減等人犯,經督臣郭具奏照逃人例遞解,已蒙

俞允欽遵在案。今粵西地處邊末,比廣東離京更遠。

亦請照逃人例遞解前來。應如所題,嗣後粵西起解免死減等盜犯,悉照逃人之例遞解可也。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內,部覆浙撫王題「為《寧邑鄉村被盜》」 等事。會看得:盜犯高敬廷等行劫海寧縣鄉民王君徵家一案,據護撫審擬斬流,分別援

上諭:「具題前來。查在逃盜首周四,起意行劫王家遂。」

與顧大商量,約同高敬廷、周六等坐船一隻,令姚大引路,於四十三年九月三十日夜至事主之家附近上岸。姚大隨即回家,各盜同往掘牆,事主知覺喊叫,各盜奔逸。周四復欲行劫敬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