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2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掛欠弁丁,免其留通追比,作速發南。仍將掛欠數目,分晰造冊送部,令總漕照例分賠。總漕等官分賠米石,如限內不完,照例治罪。此項不能賠償米石,仍著落總漕、糧道等官,併互結旗丁賠償。至糧道監兌、押運、僉丁、衛所等官,照原有議處之例,應令總漕查取職名題參。掛欠弁丁,應如倉場所請,從重懲處,不許復運可也。

《兵部則例》
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一兵部為外洋

無汛可稽等事。九卿會議得陞任福督范咨稱,「外洋被劫不知去汛幾千里。是無專汛之界。難開兼轄統轄職名。在部中屢行駁查非惟實有兼轄統轄之可參。亦恐有推諉捏飾之弊。嗣後外洋失事查其何汛出去。咨明存案。」 著令此汛之遊守照案緝挐獲盜到案嚴審盜供。如有以內洋失事捏稱外洋者即行參「究,以諱盜處分,可免將來推諉捏飾之弊。」 等因前來。臣等細加詳議,嗣後內洋應照定例議處,若果係外洋被劫者,難定專汛兼轄之分,委督撫題參到日,限一年緝賊。如不獲,照村莊道路失事一年限滿不獲之例,將原參分委督撫分別議處。賊犯仍令接管官照案緝拿。其失察出口入口各官,亦應照定例議處。再海洋緝賊較陸地倍難,陸地獲賊過半免議;海洋無論內外,獲賊一半者,亦應免其處分。至哨巡官弁,如伊巡期之內並無失事而能拿獲以前之盜犯,抑或本汛並無失事而能拿獲別汛之盜犯十人以上者,審明盜供行劫洋面與年月日期相符者,將分委總巡等官各准紀錄一次。其從前如有降罰之案,准其開復,以示鼓勵。再,查福建、廣東各省內外洋名,兵部無憑稽查;應令沿海督、撫將各該省內、外洋名逐一分晰造冊,咨兵部查核。倘有以內洋失事捏稱外洋者,被失主告發,查出之日,將哨巡及專兼各官均照「諱盜」 例處分。既經失主告發,該管之督、撫、提、鎮若不查明據實揭報題參,照「徇庇」 例議處,俟

命下之日,載入《例冊》,通行沿海各省,一體遵行可也。

又十月,一兵部等會議准福撫陳疏,「應如該撫所請,嗣後水師提標五營、澎湖水師二營、臺灣水師三營派撥兵船,各出本營旗幟,每月會哨一次,彼此交旗為驗,送臺灣總兵官、水師提督查考。如無哨旗交驗,遇有失事題參,到日照例議處。」 至往臺灣、澎湖貿易客船,不許放走,約三、四十隻連艐出港。臺灣兩汛,酌量船隻多寡,各撥哨船三、四十隻或五、六十隻護送交代各出並無疏虞印結按月彙送總督。倘客船不候連艐私自出港者,查出之日,從重治罪,該管官照失察例議處。把口官將本船貨物、器械逐一查明,填註水單。倘盤查不實,以致匪船混入,商船事發之日,將把口官亦照失察例議處。若借端勒索併疏縱匪船混入者,從重處分。至商船被卻,互結各船,如果在洋連艐,相近不遠、彼此救護,將互結人等審明究治可也。

又十一月一兵部等會議「准直督趙《疏》所請,于房邑之水洞坡口設立墩臺營房,將涿州兵抽撥十五名,令房山千總會同磁家務巡檢巡察。再于宛邑得勝坨地方設立墩臺營房,將馬水口兵抽撥十五名,令平羅營把總會同齊家莊巡檢巡查。各于季終取具印甘各結,送部查覆。」 再查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內,九卿會覆《蜀省開礦》一案,內議「有外省之人前往開採,及本地富戶霸佔設廠開採者,即行緝拿治罪。倘有此等情弊,不行查拿,該督撫將軍提鎮徇庇不行揭參,或被科道糾參,或被傍人首告,將該省督撫提鎮照徇庇例降三級調用。所有加級紀錄不准抵銷。該地方文武官弁,俱照溺職例革職」 等因。議覆奉

旨:「依議,欽遵在案。西山內有偷挖礦土者,嚴拿從重。」

治罪。有隱匿情弊,除專汛千總巡檢應如該督所請革職提問外,其知縣、同知、守備、道員、參將、都司,俱照溺職例革職。該撫鎮等徇庇不行參揭者,將撫鎮等俱照「徇庇」 例議處。所有《加級紀錄》,不准抵銷。至墩臺營房,令宛、房二縣捐造可也。

《刑部則例》
康熙五十五年九月一刑部等衙門

會,看得淛江黃巖地方潘邦教等聚眾搶奪生員蔡掞六家稻穀一案,據福督滿疏稱:「五十二年黃巖縣地方米價騰貴,潘邦教為首寫帖知會眾人,將蔡掞六家稻穀搶奪,將潘邦教擬以流罪。該縣不能設法平減,以致搶奪不即查拿,殊為溺職。該鎮同城駐札,不行即拿,徇縱之咎難辭。」 題參等因前來,除為首之潘邦教,已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