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旦收捕納於虎穴中者。尹賞之治長安也,有明 設購賞,令相斬捕,吏追胥有功而上名尚書,調補縣 令者。張敞之治膠東也,有「耳目具知,主名區處,窮理 空舍,坐語未訖,捕吏已至」者。趙廣漢之治京兆也,有 擇縣之豪傑,用以為吏,一旦竊發,則移書詭責,取辦 其人者。朱博之治渤海也,有置正五長,閭里阡陌,有 非常吏,輒聞知,奸不得舍者。韓延壽之治潁川也,省 遣發之兵,罷捕逐之吏,單車獨行,務以德化撫之而 安之者,龔遂之治瑯琊也。此數子者,可謂善治盜賊 矣。然以今日之法繩之,則彼將惶恐救過之不暇,尚 何功名之有哉!何則?非賊殺不辜,則故縱反者也。夫 以龔遂、韓延壽、張敞、朱博、趙廣漢、尹賞為吏,於今之 時,猶不能最盜賊之課,又可責於常人乎?為今計者, 莫若寬法「而任吏。稍重郡守之權,責以大綱而略其 小過。凡重法之地,皆慎擇其人,聽於法外處置盜賊, 有司覆按,不得劾以出入。其所賜緝捕緡錢,使得益 以釀酒,賞格之外,得酒數百石,亦足以布設耳目而 蓄養爪牙。如此,則守臣之威權稍重,而盜賊可以清 矣。」王嘉曰:「國家有急,取辦於二千石,尊重難危,乃能 使其下。嗚呼!二千石能使其下,則雖有黃巾赤眉,無 足畏也。」又曰:「盜賊之起,小則蜂屯蟻聚,掠虜閭里,大 則擅名號,攻城邑,取庫兵,釋死罪,殺掠吏民,然皆無 足深慮。如臣前說,計足以辦。所可深慮者,其間有豪 俊而已。何則?人之有豪傑,猶馬之有驥,犬之有盧,雖 上觀下獲,一日千里,而縱踶嚙」之變,亦可畏也。昔周 亞夫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劇孟,吾知其 無能為也。」天下騷動,大將得之,隱如一敵國云。唐縱 朱克融北還盧龍,未幾軍亂,遂復失河朔。夫孟克融 皆匹夫耳,而得失去就之間,繫吳楚之成敗,為河朔 之存亡。以此言之,盜賊之間而有豪俊,豈不為可深 慮也哉!臣以為「銷亡大盜之術,莫大乎籠取天下之 豪俊。天下豪俊為我籠取,則彼卒材鼠輩,雖有千百 為群,不足以置齒牙之間矣,此亦銷弭盜賊之至計 也。」徽宗宣和二年,建德軍青溪民方臘,世居縣堨村, 托左道以惑眾。縣境幫源諸峒,山谷幽險,臘有漆園 造作局,屢酷取之,臘怨而不敢發。時朱勔領應奉局 於蘇,花石之擾,比屋致怨。臘因民不忍,陰聚貧乏遊 手之徒,以誅勔為名,起作亂,自號「聖公」,建年號,置官 吏將帥,凡破六州五十二縣,戕平民二百萬。凡得官 吏,必斷臠肢體,探其肺腸,或熬以膏油,叢鏑亂射,備 盡楚毒,以償怨心。警奏至京師,方聚兵以圖北伐,王 黼匿不以聞。於是兇焰日熾,附者益眾,東南大震。帝 得疏,始大驚,乃罷北伐之議,而以童貫為宣撫使,譚 稹為兩浙制置使,率禁旅及秦、晉、蕃、漢兵十五萬討 之。貫至吳,見民困花石之擾,眾言:「賊不亟平,坐此耳。」 貫即承詔罷之,吳民大悅。嗚呼!盜賊之起,非假眾力 不能獨為,然人各一心,心各一見,而一旦欲使之同 捐生以赴死,夫豈易哉?蓋必有以激其怒而遂其欲, 不如此則怒不可解,不如此則欲不得遂。此其所以 捐生以赴死,而求其生於死之中,將以泄其不平之 氣,而成其大欲之志也。可不監哉!孝宗時,嚴、贛盜起, 王質上二策:一曰「收其所畏。」夫所謂「收其所畏」者何? 蓋江西之贛,其俗尚鬥而喜殺;浙西之嚴,其俗好大 而敢為,故其風聲氣俗,頑獷悍戾,而不可告語。平居 無事,聚博族飲,叫號鬥詈,以輕犯鞭扑;甚至於發塚 露刃,揭關而掠財物,以輕犯刀鋸;又甚者至於捍城 保壘,蕩覆都邑,竊立名字,以輕犯兵革。蓋嘗聞之,「犯 鞭扑者無日而無,犯刀鋸者無歲而無;犯兵革者雖 不常有,而遠者數年,近者間歲,時猖狂竊」發乎其間。 此二郡者,蓋今日盜賊之淵藪也。然贛之盜不可使 出,而嚴之盜不可使守。贛之巨鎮不二百里,而南安 小壘介乎其間,未足以分贛之勢也。故贛之盜坐而 守贛,則必為禽;縱而越嶺則二廣可以鼓行而無憂 矣。故曰:「贛之盜不可使出嚴。」地險阨而峭狹,崇岡之 路不可並臂,頑口之溪不可橫舟,一夫守其衝,可以 當百夫之力,故曰「嚴之盜不可使守。」往者齊寇之擾 贛,所以易擒者,在於守而不能出;方寇之擾嚴,所以 不長者,在於出而不能守。使二郡不幸有警,而又有 豪傑深謀遠慮者為之畫,彼其鑒齊寇之失必不肯 守,鑒方寇之失必不肯出,若是則非可以卒制也。夫 歷代制禦盜寇之術,雖紛紜多端,而其要不出於刑 以為之懲,賞以為之誘。而二郡之民,蓋刑之有所不 能懲,而賞之有所不能誘也,故兩策皆不可施於二 郡之間。嘗聞之二郡者曰:「二郡之民不畏天子之官 吏,而畏鄉里之豪強,是以不伏官吏之約束,而伏豪 強之號令。蓋豪強之所以為重者有三:智過人,勇過 人,穀粟之蓄過人。」為今之計,莫若喻郡縣重為之禮 貌以致其敬,輕為之科率,以結其愛。內有盜賊,則假 之以權以要其成;苟有功效,則縻之以爵以收其用。 何者?郡縣之官吏不能制其命,而豪強能服其命,此 其為侮,固不同矣。故竊謂漢武帝不當殺郭解。解之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5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