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8 (1700-1725).djvu/5

此页尚未校对

《後漢書許楊傳》:「建武中,汝南太守鄧晨修復鴻郤陂, 聞楊曉水脈,召與議之。豪右大姓因緣陂役,競欲辜 較在所。楊一無聽,遂共譖楊,受取賕賂。晨遂收楊下 獄,而械輒自解。獄吏恐,遽白晨,晨驚」曰:「果濫矣。太守 聞忠信可以感靈,今其效乎。」即夜出楊遣歸。

《唐書李錡傳》:「錡遷浙西觀察、諸道鹽鐵轉運使。多積 奇寶,歲時奉獻。德宗昵之,恃恩驁橫,天下搉酒漕運, 錡得專之。浙西布衣崔善貞上書闕下,暴其罪,帝械 以賜錡。錡豫浚大坎,至則并械瘞坎中,聞者切齒。」 《刑法志》:「文宗太和六年,興平縣民上官興以醉殺人 而逃,聞,械其父,乃自歸。京兆尹杜悰、御史中丞宇文 鼎」以其就刑免父,請減死。詔兩省議,以為殺人者死, 百王所守。若許以生,是誘之殺人。諫官亦以為言,文 宗以興免父囚近於義,杖流靈州,君子以為失刑。 《高駢傳》:師鐸使孫約迎秦彥。彥者,徐州人,本名立,隸 伍籍。乾符中,以盜繫獄,且死,夢謼曰:「秦彥而從我去。」 寤而視,械破,因得亡命。即名彥。呂用之詐行密曰: 「廡下有瘞金五千觔,事平願備。」一日乏。行密掘地,無 埋金,但得銅人三尺,身桎梏,釘刺其口,刻駢名於背, 蓋用蠱猒駢也。

《舊唐書李巨川傳》:「巨川累遷幕職。景福中,守亮為李 茂貞所攻,城陷,以部下數百人欲投太原,入奏,為華 軍所擒。巨川時從守亮,亦被械繫。在途,巨川題詩於 樹葉以遺華帥韓建,詞情哀鳴,建欣然解縛。」

《曲洧舊聞》:予在太學時,見人言,仁宗時,蜀中一舉子 獻詩於成都府。某人忘其姓名,云:「把斷劍門燒棧閣, 成都別是一乾坤。」知府械其人付獄,表上其事。仁宗 曰:「此乃老秀才急於仕宦而為之,不足治也。可授以 司戶參軍,不釐事務,處於遠小郡。」其人到任不一年, 慚恧而死。

《厚德錄》:「胡侍郎在福州時,前守陳絳坐嘗延蜀儒龍 昌期為州人講《易》,得錢一萬。事發自成都,械昌期至 則破械,館以賓禮,出俸錢為償之。」

《明外史李驥傳》:「驥字尚德,郯城人。宣德五年,授河南 知府。郡有伊王府,王數請囑不從。中官及校卒虐民, 又為驥所抑,憾甚。及冬至,令驥以四更往陪位行禮。 及驥如期往,誣以後期,執而桎梏之,次日乃釋。驥奏 聞,帝怒,貽書讓王,府中承奉、長史、典儀悉逮置於理。」

桎梏部雜錄

《說苑善說篇》子路問於孔子曰:「管仲何如人也?」子曰: 「大人也!」子路曰:「昔者,管子說襄公,襄公不說,是不辯 也;欲立公子糾而不能,是無能也;家殘於齊,而無憂 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檻車中,無慚色,是無愧也;事 所射之君,是不貞也;召忽死之,管子不死,是無仁也; 夫子何以大之?」子曰:「管仲說襄公,襄公不說,管子,非 不辯也,襄公不知說也;欲立子糾而不能」,非無能也, 不遇時也,「家殘於齊而無憂色」;非不慈也,知命也,「桎 梏居檻車而無慚色」,非無愧也,自裁也,事所射之君, 非不貞也,知權也。「召忽死之,管仲不死」;非無仁也,召 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則三軍之虜也,死之則名聞 天下。夫何為不死哉?管子者,天子之佐,諸侯之相也。 死之,則不免為溝中之瘠;不死,則功復用於天下。夫 何為死之哉?由汝不知也。

《說文》:「梏,手械,所以告天;桎,足械,所以質地也。」

《晉書束晳傳》:「晳元居釋辭,徒以曲畏為梏,儒學自桎, 囚大道於環堵,苦形骸於蓬室。豈若托身權戚,憑勢 假力,擇棲芳林,飛不待翼。」

《讕言長語》:唐呂用之以桐人書高駢姓名於胸,桎梏 釘之。胡致堂曰:「桐人桎梏,世所謂咒咀也,或見高駢 之誅以為驗,彼呂用之之死,又誰咀哉?苟明乎理,則 不以此惑矣。」

桎梏部外編

《海內西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 之疏屬之山。梏猶繫縛也桎其右足。桎械也反縛兩手與髮。 并髮合縛之也繫之山上木,在《開題》西北。漢宣帝使人上 郡發磐石,石室中得一人,徒裸,被髮反縛,械一足以 問群臣,莫能知。劉子政按此言對之,宣帝大驚。於是 時人爭學《山海經》矣。論者多以為是其尸象,非真體 也。意者以靈怪變化論,難以理測,物稟異氣,出於不 然,不可以常運推,不可以近數揆矣。釋義「貳負殺窫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