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4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百步。市居二坊之地,方各六百步;四面街各廣百步, 面各二門。皇城縱三里一百四十步,廣五里一百一 十五步,周十七里一百五十步。縱五街,橫七街,百司 居之,北附宮城,南直朱雀門,皆有大街,各廣百步,東 西各二門,南三門。太極宮城,廣四里,縱二百四十步, 周十三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五尺。東一門,西二門, 南六門,北三門。宮城之西有大安宮。唐大明宮城在 苑內,廣二千一百四十八步,縱四百九十五步,東北 各一門,南五門,西二門。禁苑,廣二十七里,縱三十里。 東一門,南二門,北五門。西內苑,廣四里,縱二里,四面 各一門。東內苑,廣二百五十步,縱四里九十五步。東 一門,以渠道水入城者二:一曰龍首渠,自城東南導 滻至長樂坡,灑為三渠,一北流入苑;一經通化門興 慶宮,由皇城入太極宮;二曰永安渠,導交水自大安 坊西街入城,北流入苑注渭。三曰清明渠。道坑水自 大安坊東街入城,由皇城入太極宮。城內有六高岡 橫列,如乾之六爻。初,隋建都,以九二置宮室,九三處 百司,九五不欲令民居,乃置元都觀、興善寺。此後漢、 隋、唐宮禁城邑之制。而《西京記》云:「街東西各五十四 坊。」《六典》注:「西市居其中,西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今 除市居二坊,餘各五十五坊,當以《六典注》為正。又《六 典注》「四閣之西延英,李庾賦東則延英耽耽。」當以《庾 賦》為正。又《西京記》:「大興城南直子午谷。」今據子午谷 乃漢城所直,隋城南直石鱉谷。又《唐志》:大明宮縱一 千八百步,廣一千八十步。今實計縱一千一百一十 八步,廣一千五百三十五步。此舊說之可議也。唐高 宗始營大明宮於丹鳳後南,開翊善、永昌二坊,各為 二外郭。東北隅永福二坊築八廡,先天以後為十六 王內宅。又高宗以隆慶坊為興慶宮,附外郭為複道, 自大明宮經過通化門,蹬道潛通,以達此宮,謂之「夾 城。」又制,永嘉坊西百步入宮外郭,東南隅一坊,始建 都城,以地高不便隔。在郭外為芙蓉園,引黃渠水注 之,號「曲江。」明皇增築興慶宮,夾城直至芙蓉園。又武 宗於宣政殿東北築臺曰「望仙」,今人誤以為蓬萊山。 武宗又修未央宮,為通光亭。宣宗修憲宗遺跡,於夾 城中開便門,自芙蓉園北入至青龍寺,俗號新開門。 自門至寺開。敦化以北,四坊各為二。此遷改之異也。 大抵唐多仍隋舊,故呂公愛其制度之密,而傷唐人 冒襲史氏,沒其實,遂刻而為圖,故誌之。

開元八年,置「龍池宮。」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河中府安邑縣, 開元八年置龍池宮。

開元十一年正月,以故第為「飛龍宮。」十月。幸溫泉。作 《溫泉宮》。

按《唐書元宗本紀》:「十一年正月己巳如并州,庚辰次 潞州,赦囚,給復五年,以故第為飛龍宮,十月丁酉幸 溫湯,作溫泉宮。甲寅至自溫湯」 按《地理志》,潞州上 黨有啟聖宮,本飛龍宮,元宗故第,開元十一年置,後 更名有瑞閣。 北都宮城東有起義堂。

「起義堂」在乾陽門街,元宗立碑,仍書。

按《舊史》,「開元十一年正月辛卯,幸并州,上親製《起義 堂頌》及書,刻石紀功於南街。」改本州為太原府。 開元二十五年,更置遊龍宮。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渭南西十里有 遊龍宮,開元二十五年更置。

開元二十六年正月。修望春宮。十月造兩京行宮殿 宇。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京兆萬年縣有 望春宮,臨滻水,西圻有北望春宮,東有廣運潭。 按《西京記》,西京禁苑內有望春宮,在高原之上,東臨 灞滻。今上曾登北亭,賦春臺詠,朝士奉和凡數百。 按《冊府元龜》,二十六年正月修望春宮,十月,兩京路 行宮各造殿宇及屋千間。

開元二十七年九月。造乾元殿。十月改東都乾元殿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九月於明堂舊址造乾元殿,十月毀東 都明堂之上層,改下層為乾元殿。」

天寶元年造長生殿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會要》,元年十月辛丑,造長生殿,名為「集仙臺,以祀 神。」

天寶二年正月。作昇仙宮。改西京元元宮曰太清宮。 東宮曰太微宮。十二月。改東京應天門為乾元門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天寶六載,改溫泉宮為「華清宮。」

按《唐書元宗本紀》,十月戊申,幸華清宮。 按《房琯傳》, 天寶五年為給事中,時元宗有逸志,數巡幸廣溫泉, 為華清宮,環宮置百司區舍以琯資機算。詔總經度 驪山,疏巖剔藪,以為天子遊觀。

按:《冊府元龜》:「十月改溫泉宮為華清宮,十二月,發馮 翊、華陰等郡丁夫,築會昌羅城,於溫泉,置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