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4 (1700-1725).djvu/83

此頁尚未校對

以二八月中旬起,四十末旬止。 文華殿原係東宮 講讀之所。天順中,始移於殿之東廂。武英殿在右順 門之西,規制如文華,凡齋居及召見大臣。其後以文 華殿近慈寧宮,故歷朝多居之,而移太子講讀於南 廡。至嘉靖,建九五齋於文華殿,以為致齋之所,而武 英遂不復御。

嘉靖十一年,建「清馥殿。」

按宮殿額名「清馥殿。」前有丹馨門,錦芳、翠芬二亭。嘉 靖十一年三月建。

嘉靖十三年,建「皇史宬。」

按《大政記》:「嘉靖十三年秋七月,命建皇史宬於重華 殿西,欲置金匱石室其中也。敕閣館諸臣,重書《九朝 寶訓》《實錄》藏之。復於欽天閣建石,鐫《欽天記頌》,追先 閣建石,紀《祖德詩》。已而宴儒臣於謹身殿。」

按《春明夢餘錄》:皇史宬在重華殿西,建於嘉靖十三 年。門額以「史」為「史」,以「成」為「宬」,左右小門曰:歷以「龍 為。」皆上自製字而手書也。中貯列朝《實錄》及《寶訓》。 每一帝山陵,則開局纂修,告成焚稿。椒園正本貯此 《實錄》中,諸可傳誦宣布之,曰《寶訓》。宬中四周,上下俱 用石甃。中具二十臺,永陵各占二臺。

按《蕪史》,「皇史宬之西,過觀心殿射箭處。稍南則嘉樂 館也。其北曰丹鳳門,門列金獅二,內有正殿曰龍德, 左右亦有配殿。正殿之後則飛虹橋也。橋以石為之, 鑿龍魚水族於石,傳自西域得之。」

嘉靖十四年,乾清宮小殿成。又建「啟祥宮。」及更「萬安 宮」等名。

按《明典彙》:「嘉靖十四年秋,乾清宮左右小殿成。上命 禮部尚書夏言擬額。殿東貯冕弁,西藏書史。言擬左 曰『端凝』,右曰『懋勤』。上悅曰:『卿所擬取『端冕凝旒,懋學 勤政』義甚善』。遣中使賜言金幣。」

按《嘉靖聞見錄》:「嘉靖十四年五月,建啟祥宮,侍講學 士廖道南作頌以獻,上優詔荅之宮,為獻皇帝誕降 之地。」

按宮殿額名:嘉靖十四年五月,更萬安宮曰「翊坤宮」, 長春宮曰「永寧宮」,壽昌宮曰「儲秀宮」,壽安宮曰「咸福 宮」,咸熙宮曰「咸安宮。」 中圓殿更「交泰殿」,嘉靖十四 年七月添額。 「坤寧宮」,嘉靖十四年添額 ;「廣運門」 更「坤寧門」,嘉靖十四年七月添額。

嘉靖十五年,建慈寧宮。

按《明會典》。「嘉靖十五年。以清寧宮後半地。建慈慶宮。 以仁壽宮故址。并撤大善殿,建慈寧宮。」

嘉靖二十二年四月,新作《雷霆洪應殿》成。

按《世宗實錄》云云。

按:宮殿額名:「雷霆洪應之殿。」有壇城、轟雷軒、嘯風室、 噓雪室、靈雨室、耀電室、清一齋、寶淵門、靈安堂、精馨 堂、馭仙次、輔國堂、演妙堂、八聖居,俱嘉靖二十二年 三月懸額。

嘉靖三十一年,更承光殿為「乾光殿。」

按:宮殿額名「承光殿」,嘉靖三十一年更「乾光殿」, 嘉靖三十六年重建朝門、午樓。

按「《明會典》,嘉靖三十六年重建朝門午樓,議准戶兵 工三部各預處銀三十萬兩,以備興作。差御史四員, 查解節年拖欠工部料銀,仍准開例行各撫按,取贓 罰及缺官柴薪解用。次敕兩京科道官清查各監局 庫廠,收貯各省年例物料解用;次伐上林苑海子乾 枯榆柳,燒造甎瓦;次雇募附近地方慣熟車戶,運載 木石,次停止各處工作。其工役照先年營造乾清等 宮例,用各營官軍及班軍、錦衣等衛空閒軍士。如不 敷,行北直隸及河南附近州縣,量縣大小,僉派夫役, 差府佐官押送應役。」 又題准:「川、貴、湖廣三省採木, 差大臣一員,郎中二員,添設川湖副使各一員。大石 窩取石,差大臣一員,司官一員,又差郎」中二員、一往 山西真定、採松木。一往浙江徽州、採鷹架木

嘉靖三十七年、重建「奉天門。」

按:《明會典》:「三十七年,重建奉天門成,更名曰『大朝門』。」

三十六年,「三殿門樓災。」 次年,門樓先成。

按《春明夢餘錄》:「嘉靖三十六年丁巳四月十三日,奉 天等殿門災,是日申刻雷雨大作,戌刻火光驟起,由 正殿延燒至午門,樓廊俱盡,次日辰刻始息。三十七 年七月,大朝門等工成。」

嘉靖三十八年,興三殿工。

按《明會典》:「嘉靖三十八年三殿興工,題准差工部尚 書提督、侍郎二員分管運木採石,仍差科道官二員 監工。在外文武職官、在內太監等官俱不支糧。惟實 在守工內監官作巡禁校尉,方許支給。」

嘉靖四十一年,重建三殿成。詔更其名。

按:《明會典》,「四十一年重建三殿,工完,更名奉天殿曰 皇極殿」,「華蓋殿曰中極殿」,「謹身殿曰建極殿」,文樓曰 「文昭閣,武樓曰武成閣」,大朝門曰「皇極門」,左順門曰 「會極門」,右順門曰「歸極門」,東角門曰「弘政門」,西角門 曰「宣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