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5 (1700-1725).djvu/123

此页尚未校对

其中,死而復生,因改為南向之宇,畫山水樹石,號為 「畫堂。」次二間,貯遠歲詔草及制舉詞策。又北迴而東, 並待詔居之。又東盡於東垣,為典主堂,待詔之職,執 筆硯以俟書寫,多至五六員。其選以能不以地,故未 嘗用士人。自王伾得志,優給頗厚,率三歲一轉官,有 至四品登朝者。「虛廊曲壁,多畫怪石松鶴。」北廳之西 南小樓,王涯率人為之。院內古槐松、玉蕊、藥樹、柿子、 木瓜、庵羅峘、山桃、杏、李、櫻桃、紫薔薇、辛夷、葡萄、冬青 玫瑰、凌霄牡丹、山丹、芍藥、石竹、紫花蕪菁、青菊、商陸、 蜀葵、萱草、紫苑,諸學士至者,雜植其間,殆至繁溢。元 和十二年,肇自監察御史入。明年四月,改左補闕,依 職守中書舍人張仲素、祠部郎中,知制誥段文昌改 司勳員外,杜元穎、司門員外郎沈傳師在焉。是時睿 宗文武皇帝裂海岱十二州為三道,之歲時以居翰 苑,皆謂「凌玉清,溯紫霄」,豈止於登瀛洲哉?亦曰「玉署、 玉堂」焉。

《玉泉子》:魯國公孔緯入相後,言於甥姪曰:「吾頃任兵 部侍郎,與王晉公鐸充弘文館學士判館事。上後巡 廳謝晉公,公乃言曰:『余昔任兵部侍郎,與相公杜邠 公悰充弘文館學士判事,暮春留看牡丹於新廳內, 杜曰:『此廳比令無逸』』。」無逸邠國之元子降州刺史「修之止要一間, 今壯麗如此,殊不知非久須為灰燼。」余聞此言,心常 銘之。又語余曰:「明公將來亦據此坐,猶或庶幾由公 而下者罹其事矣。」時昭宗纂承,孔緯入相,朝廷事體, 掃地無餘。故緯感昔言而傷時也。

《五代史王峻傳》:峻於樞密院起廳事,極其華侈,邀太 祖臨幸,賜予甚厚。後太祖於內園起一小殿,峻輒奏 曰:「宮室已多,何用此為?」太祖曰:「樞密院屋不少,卿亦 何必有作?」峻慚不能對。

《南唐近事》:「江都縣大廳,相傳云陰有鬼物所據。前任 令長升之者,必為瓦礫所擲,或中夜之後毀去案硯, 或家人暴疾遺火不常,斯邑皆相承居小廳,蒞事始 獲小康。」江夢孫聞之,常憤其說。然夢孫儒行正直,眾 所推服。無何,自祕書郎出宰是邑,下車之日,升正廳, 受賀訖,向夜具香案端笏,當中而坐,讀《周易》一遍,明 日如常,理事蔑爾無聞,自始來至終考,莫睹怪異。後 之為政者,皆飲其惠焉。

《遼史·地理志》:「上京,太祖創業之地。天顯元年,乃展郛 郭,建宮室。正南街東留守司衙,次鹽鐵司街南曰臨 潢府。其側臨潢縣縣西南長泰縣。又西南國子監綾 錦院、內省司、麯院、贍國省司二倉,皆在大內西南八 作司,與天雄寺對。東門之北,潞縣。又東南興仁縣。南 門之西南,宣化縣、定霸縣。縣西保和縣。西門之北,易」 《俗縣》。縣東《遷遼縣》。

《宋史吳越世家》:吳越國王錢俶,乾德九年來朝。既歸 國,嘗視事功臣堂。一日命坐於東偏,謂左右曰:「西北 者,神京在焉。天威不違顏咫尺,俶豈敢寧居乎?」 《王審琦傳》:子承衎,知壽州。二年卒,年四十九。初,審琦 鎮壽春,承衎生於郡廨至卒亦於其地,人咸異之。 《周起傳》:起權知開封府,聽斷明審,舉無留事。真宗嘗 臨幸問勞,起請曰:「陞下,昔龍潛於此,請避正寢,居西 廡。」詔從之。名其堂曰「繼照。」

《墨客揮犀》:初作東府,望氣者言曰:「異哉,乃有天子氣。」 及府成,車駕果臨幸。時龍圖張秩以詩慶兩府諸公, 而王丞相和曰:「曾留主上經過跡,更費多人賦詠才。」 《厚德錄》:張忠定公視事退後,有一廳子熟睡,公詰之: 「汝家有甚事?」對曰:「母久病,兄為客未歸。」訪之,果然。公 翼日差場務一名給之,且曰:「吾廳上有敢睡者耶?此」 必心極幽懣使之然爾。故憫之。

《岳陽風土記》:王文正公嘗宰平江令,宅舊為山魈所 據,前令不復敢居。一日,吏或夢見其告者曰:「宰相至, 吾當避之。」如有影響,相率而去。已而文正下車,處正 寢,無復驚動,前知公之貴也,治有異政,邑人為立生 祠,至今尚存。

《青瑣集》:「慶曆四年,祕書丞張緯出宰莆田,再新縣中 堂,其基太高,不與他室等。治之使平,得一石銘,長五 尺,闊如之,驗之無刊鏤痕,乃墨跡焉。其文曰:『石敢當, 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自唐 大曆四年至宋慶曆四年,墨跡如故,物之隱見,豈不 待時而出耶?昔號大曆,今號慶曆,昔五年四月,今五 年四月及所得之日無差異,契合如此,亦一奇事也。 《冷齋夜話》:王平甫熙寧癸丑歲直宿崇文館,夢有人 挾之至海上,見海中央宮殿甚盛,其中作樂,笙簫鼓 吹之伎甚眾,題其宮曰「靈芝宮。」平甫欲與俱往,有人 在宮側謂曰:「『時未至,且令去,他日當迎之』。至此恍然 夢覺,時禁中已鐘鳴,平甫頗自負不」凡,為詩記之曰: 「萬頃波濤木葉飛,笙歌宮殿號《靈芝》。揮毫不似人間 世,長樂鐘來夢覺時。」

《詞話》:「孫公巨源於元豐間為翰苑,與李端愿太尉往 來尢數會。一日鎖院,宣召者至其家,則出數十軰蹤 跡,得之於李氏。時李新納妾,能琵琶,公飲不肯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