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7 (1700-1725).djvu/11

此页尚未校对

《五代史唐本紀》:「明宗長興二年十一月辛丑,旌表棣 州民邢釗門」閭:干戈之世,王道息而禮義亡,民猶 有自知孝弟,而時君旌表猶有勸民之意,故兩善而 書之。

《李自倫傳》:「自倫,深州人也。天福四年正月,尚書戶部 奏,深州司功參軍李自倫六世同居,奉敕准格按格 孝義旌表,必先加按驗,孝者復其終身,義門仍加旌 表。得本州審到鄉老程言等,稱自倫高祖訓,訓生粲, 粲生則,則生忠,忠生自倫,自倫生光厚,六世同居不 妄。敕以所居飛鳧鄉為孝義鄉,匡聖里為仁和里,准」 式旌表門閭。九月丙子,戶部復奏:「前登州義門王仲 昭,六世同居,其旌表有聽事步欄,前列屏樹烏頭。正 門閥閱一丈二尺,烏頭二柱端冒以瓦桶。築雙闕一 丈,在烏頭之南三丈七尺,夾樹槐柳十有五步,請如 之。」敕曰:「此故事也,今式無之。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門, 門安綽楔,左右建臺,高一丈二尺,廣狹方正」稱焉。圬 以白,而赤其四角,使不孝不義者見之,可以悛心而 《易》行焉。

《宋史王晏傳》:「晏,徐州滕人。廣順元年,周祖授晏武寧 軍節度,俾榮其鄉里,吏民詣闕,請為晏立衣錦碑。世 宗初,復請立德政碑,世宗命比部郎中、知制誥張正 撰文賜之,詔改其鄉里為『使相鄉勳德里』。」

《明一統志》:「宋樂史家池旁有巨蟒,鱗甲爪距如金。一 日風雨大作,化龍而去。史登科正此日也。今為化龍 坊。」

《宋史孝義傳》:「龐天祐,江陵人。以經籍教授里中。父疾, 天祐割股肉食之。疾愈,又復病目喪明,天祐號泣祈 天䑛之。父年八十餘,大中祥符四年卒。天祐負土封 墳,結廬其側,晝夜號不絕聲。知府陳堯咨親往致奠, 上其事,詔旌表門閭。天祐家無儋石儲,居委巷中。堯 咨為徙里門之右,築闕表之。」

《文苑傳》:「朱昂以工部侍郎致仕,自稱退叟。弟協,仕至 主客郎中、雍王府翊善。昂以書招之,協亦告老歸。兄 弟皆眉壽,時人比漢之二陳。知府陳堯咨署其居曰 『東西致政坊』。」

《孝義傳》:「郭義,興化人,早游太學,以操尚稱。年四十餘, 客錢塘,聞母喪,徒跣奔喪,每一慟輒嘔血。家貧甚,故 人有所饋不受,取土為墳,手蒔松竹而廬於其旁,甘 露降於墓上,烏鵲馴集。郡上其事,詔旌表其閭,於所 居前安綽楔,左右建土臺,高一丈二尺,方正下廣上 狹,飾白間以赤,仍植所宜木。」

《澠水燕談錄》:河中府舜泉坊二井相通。祥符中,真宗 祀汾,駐蹕蒲中,車駕臨觀,賜名「孝廣泉」,并以名其坊, 御製贊紀之。

《家世舊聞》:青州王沂公所居坊有牓曰「三元文正之 坊。」

《避暑錄話》:李公武私第為閒燕、會賢二堂,一時名公 卿皆從之游。其東得隙地百餘畝,悉疏為池,力求異 石名木,參列左右,號「靜淵莊」,俗言「李家東莊」者也。宣 和間,木皆合抱,都城所無,有。其家以歸,有司改為「擷 芳園。」後寧德皇后徙居,號「寧德坊。」

《宋史郎簡傳》:「簡自號武林居士,晚歲顏如丹。孫沔知 杭州,榜其里門曰『德壽坊』。」

《范純仁傳》:「純仁子正平,羈管象州,會赦得歸。潁昌唐 君益為守,表其所居為忠直坊,取所賜世濟忠直碑 額也。正平告之曰:『此朝廷所賜,施於金石,揭於墓隧, 假寵於范氏子孫則可,若於通途廣陌中為往來之 觀,以聳動庸俗,不可也』。君益曰:『此有司之事,君家何 預焉。正平曰:先祖先君功名,人所知也。十室之邑,必 有忠信,異時不獨吾家貽笑,君亦受其責矣』。」竟撤去 之。

《墨莊漫錄》:范忠宣公薨,朝廷賜墓碑之額曰「世濟忠 直。」時唐彥猷君益知潁,為表其居曰忠直坊。范公之 子正平正思謂君益曰:「荷公之意,但上之所賜,刻於 螭首,揭於墓隧,假寵於公。若施於康莊,以為往來之 觀,非朝廷之意也。」君益曰:「此州郡之事,于君家無預 也。」二公曰:「先祖先人功名聞于遠邇,何待此而顯?且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流俗所尚,識者所恥。異時不獨 吾家為人嗤誚,公亦寧逃于指議?故不得不力請也。」 時李端叔官于許下,乃見唐公,且言曰:「頃胡文恭宿 知蘇州,時蔣堂希魯將致政歸。文恭昔為諸生,嘗受 學於蔣公,乃即其里第表之為《難老坊》。蔣公見之不 樂,曰:『此俚俗歆焰,內不足而假之。人以為誇者,非所 望于故人也。願即撤去』。」文恭謝之,欲如其請,則營繕 已畢,乃咨其嘗獲芝草之瑞,更為《靈芝》。文恭退而語 人曰:「識必因德而後達。蔣之德蓋所畏,而其識如此, 非吾所及也。」君益聞端叔之言,遂撤去之。范、氏二公 聞之,乃謝端叔曰:「非公之語,莫遂于心也。」因復笑曰: 「凡以伎能物貨自營」圖倍于人,則名曰「元本某家。」至 於假供御供使州土為名,殆與此一類。顏子居陋巷, 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故與禹、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