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8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堊之以白竅,其前若闤月形,障之以紙,天光照映,虛 明瑩徹,常若月在其所而無虧也,扁為「月區。」

溫州府

章義樓 在樂清縣大荊驛南五里。章巘建。樓房共 四十間,廚房五間,義田三十畝,專備薪水器具,以便 行旅,故賓至如歸。知府丁瓚、趙錦有記。

處州府

應星樓 在麗水縣大市東,跨橋為之。南挹山光,下 臨溪水,盡登臨之勝。

《福建通志》

福州府

《全閩》第一樓 在藩司前門,即唐威武軍門也。宋元 絳更闢雙門,左曰「宣詔」,右曰「班春」,為建樓,其上置銅 壺滴漏鐘。元泰定間增築。至正末,陳有定平章事,鼓 樓鴟尾吐氣如霧。後屢更規制。

拱極樓 在候官縣英達坊內,宋鄭性之建,有理宗 御書,今碑尚存。

建寧府

管門樓 在甌寧縣和義坊。元郡守趙節因修築郡 城,改建安門為市門,尋改為管門。明指揮時禹拓其 西南隅,此門遂在城中。邑人建樓于上,因名曰「管門 樓。」

邵武府

《詩話》:「樓 在東城上,即望江樓也。宋邑人嚴羽與客 戴石屏談詩在此。」

漳州府

風月樓 在府治右。宋開禧中,判留筠修瑞鵲堂,築 樓其上。守毛崇詩云:「君家自是為霖手,何止平分月 與風。」

喜雨樓 在府舊土城,舊名「留觀閣。」宋守趙汝璫禱 雨獲應,因名。教諭敖陶孫書額。

鎮寧樓 在漳南道署內,明嘉靖間建。長洲張鼎思 《詩》云:「咸池簾捲天全白,暘谷梁浮夜半紅。」

望高樓 漳浦東鎮海衛。明洪武初,江夏侯周德興 相地起樓於東北隅,以望海島。

《湖廣通志》

武昌府

南樓 有二:一在府城黃鶴山頂,名白雲樓。宋張愈 詩:「城上新開百尺樓,白雲人伴白雲留。山川半倚三 吳勝,江漢常吞七澤流。」一在武昌縣,今縣城樓是也。 晉庾亮鎮武昌時,佐史殷浩輩,乘秋夜共登南樓。俄 而亮至,諸人將避,亮曰:「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興復不 淺。」便據床與浩等談詠。唐李白詩:「清景南樓夜,風流 在」武昌。庾公愛秋月,乘興坐匡床。

黃鶴樓 在府城西南隅黃鵠磯上。世傳仙人子安 乘黃鶴過此。又云「費文禕登仙,駕黃鶴返憩于此。」唐 閻伯珪作記,以文禕事為信。或者又引梁任昉《記》,謂 荀瓌字叔偉,于此遇羽衣虹裳之士,駕黃鶴而下,而 人誤叔偉為文禕也。宋張栻亦辨其非。唐崔顥有詩。 焦度樓 在府治東南子城上。按《南史》:「宋明帝為武 陵王」時,參軍沈攸之起兵至夏口,度于城樓上辱罵, 攸之怨攻城,度力戰,攸之與眾蒙楯,將登,度投以穢 器,敵不能冒,後呼此樓為「焦度樓。」

漢陽府

太白樓 在府城北一十里。唐李群玉詩:「江上層樓 翠靄間,滿簾春水滿窗山。青楓綠草將愁去,遠入吳 雲暝不還。」

白雲樓 即府前門樓。唐李群玉詩:「漢陽抱青山,飛 樓映襄渚。白雲蔽黃鶴,綠樹藏鸚鵡。」宋孫珪詩:「樵歌 南習巴巫遠,客棹西歸沔水分。乘暇登臨終不厭,兩 舟鳴角任相聞。」

南紀樓 在府治。宋蔡純臣嘗重修,今改建為南紀 門樓。夏倪詩:「江發岷山如甕口,漢從嶓冢又東流。滔 滔從此為南紀,我憶禹功時倚樓。」馮杞詩:「豈忍輕離 江漢州,去思日夜逐東流。可憐南紀樓前路,常與邦 人憶蔡侯。」

黃州府

竹樓 在府治西北城上。宋郡守王禹偁建。《自記》: 「棲霞樓 在府治西南,宋李顯守黃州時建,坐挹江 山之勝。」孫載詩:「地據淮西盡,江吞石壁寬。」蘇軾詩:「黃 州在何許,與子上棲霞。」

高寒樓 在府城東。唐太和中,留應之築四望亭于 郡東阜。張激攝令日,更今名。取杜甫詩「玉山高並兩 峰寒」之義。

安陸府

白雪樓 在府治石城西邊,下臨漢江,取「陽春白雪」 為名。唐劉賓詩:「江上樓高十二梯,梯梯登盡與雲齊。 人從別浦經年去,天向平蕪儘眼低。寒色不堪長黯 黯,秋光無奈更淒淒。闌干曲盡愁無盡,水正東流月 正西。」

白鶴樓 在潛江舊縣北,元湖北提刑副使姚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