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9 (1700-1725).djvu/7

此页尚未校对

獨往亭 在常山縣容車山,宋趙鼎立。

水月亭 在開化縣東金錢山下。正德間,宿州知州 徐瑲建。後給事徐文溥開講於此,匾其堂曰:「諫議講 堂。」

竹亭 在開化縣靈山寺側。正德間,憲副徐文涵、綿 州學正徐璉、刑部郎中宋淳、進士徐公遴俱會於斯 亭。地勢迫窄,宋因買地植竹,移亭於西山之麓,時舉 會焉。

李公亭 在開化縣。明正德八年,饒寇犯境,都指揮 使李隆統兵力戰,賊遂逃遁,超遷至都督府參將。民 立生祠於此。城上遺址尚存。

劉公亭 在開化縣。饒寇亂,邑舊無城,縣令楊燦築 土城以禦賊。寇平,僉憲劉秉常與同知伍文定築城 衛庇民,立生祠於南城,亭址俱廢。

《嚴州府》

客星亭 在桐蘆縣釣臺,舊為客星閣。宋紹興四年, 郡守顏為建。明弘治間,知府李德恢重建,改閣為「客 星亭。」

《溫州府》

三高亭 在樂清縣西塔山半,俗呼半山亭。有碑刻 云:「晉王羲之、謝靈運、唐孟浩然曾遊。」此外又有更幽 亭,在白鶴寺前。雙瀑亭,在簫臺山下。

《處州府》

擬滁亭 在府治照水堂前。郡守蘇簡建。下瞰清流, 以環望皆山,故名。

點易亭 在青田縣西北青田山嶺。昔清溪道士明 《周易》爻象,修道此山,道成尸解。後人慕而立亭,為一 邑勝覽。古今名賢至是必登亭遊賞題詠,填諸四壁。 道士世傳為葉法善,唐元宗有詩贈之云:「清溪道士 人不識,上天下天鶴一隻。洞門深鎖碧窗寒,滴露研 硃點《周易》。」

見一亭 在青田縣東儒學後山,宋鄭汝諧建。亭後 石壁,其平如削,高二丈許,水從石裂中出,清冷不竭, 上鐫「界石泉」三字。亭後山有石榻可坐,上鐫「伏羲臺」 三字。

得月亭 在遂昌縣治前。有《八十景》,知縣黃德裕有 詩贊之。

綠玉亭 在遂昌縣兌谷包山下,舊名「綠漪」,因湯令 詩,更此名焉。

籍桂亭 在慶元縣前。舊有亭扁「籍桂」二字,立石題 進士名。旁有池植荷花,夾岸栽楊柳。元時建,今廢。 放生亭 在郡城。古放生池上,所謂淨池也。宋紹興 十五年,郡守徐度建,久廢。《元志》略載:自蕭梁詹司馬 疏導水利,有濠河二處。一自通惠門出清香橋下,經 淨池至黃靈下。今府治前,出迎春門外。一自清香橋 下,循街而南,達於濠頭,東過黎園巷,遶市後,逶迤抵 應星橋,下出大溪,所瀦皆環城之水。其濠闊處,半植 荷芰,名「荷塘。」先以汙淺無蓄儲之水,每至延燎,多不 能救,居民苦之。宋慶元丁巳,郡守趙善堅先知其害, 乃分委戎官,疏導諸渠,刱為三閘,覆以巨石,使水可 積。今歲月寖遠,失其舊址,人家前小溝塞不通濠,一 經驟雨,溝澮皆盈,人病搴涉,天色稍晴,隨即乾涸。歸 附後,市居連燬於火,皆由此也。常思有賢者任其責, 使疏利之。嗣此數百年,明嘉靖乙巳夏,兵備夏公浚 行視郡中,知有舊渠。考詢《志》書故老,遂檄府修。知府 李公冕首鑿通惠門淨池,以濬其源。次疏二渠,分麗 陽溪水,隨勢導之入城,皆為閘,以時蓄洩。向之侵築 者。公令自首,釋其罪,與之改正。疏鑿之工,沿渠,民各 事之,無居民,則官事之,三越月功成焉。建亭名曰《得 月》。

醉月亭 在縉雲縣赤岩前,唐李陽冰建。

雨松亭 在縉雲縣仙都洞天門側,有二松,枝榦甚 古,大數十圍。每晴日當午,雨點滴瀝,陰晦則無,故名 「雨松。」宣德年間,俗道以遊觀者眾,勞於迎送,伐以為 薪。

松壑亭 在縉雲縣西二十五里松皋之陽,山水清 勝。元黃潛、呂伯良時遊詠於此。

《江西通志》

《南昌府》

碧波亭 在府城東湖南。唐時有之,一名「綠波亭。」宋 熙寧中,改刱「孺子祠。」

涵虛亭 在府城東湖洲上。唐時有之,更名「環波亭。」 東湖亭 在府城東南。唐時建,符載為《記》。

南浦亭 在府城廣潤門外。唐元結、符載俱有《南浦 送別序》,今名為「南浦驛。」

《石亭 古圖經》:「唐觀察韋丹置,在觀音院。」

徐孺子亭 「在府城東湖高橋」,南唐時有之。

梅仙亭 在府城南故望仙門外,內祀梅子真。宋嘉 泰初,知隆興府張孝伯建。

「閱武亭」 在東湖東百花洲,宋張澄所建。

水天一色亭 在府城故洪喬門外,宋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