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9 (1700-1725).djvu/85

此页尚未校对

漢王臺, 在唐縣,漢光武訪子陵駐蹕處。

釣魚臺 在唐縣,嚴子陵釣魚處。臺前後左右崇岡 峻嶺,洵幽人居。尚有《漢麻瓦》盈地,蓋「漢瓦」皆麻,避光 武「光」字云。

汝寧府

然身臺 在府城東射橋堡。漢平輿令張熹「然身救 旱處。」

待月臺 在府城西湖。宋孔武仲詩有「百尺湖臺蘸 春綠」之句。

八卦臺 在上蔡縣東三十八里,有蓍草生焉,旁有 白龜廟。

雞黍臺: 在府城北三十里。漢范巨卿、張元伯千里 期信處。

「厄臺」 在上蔡縣陳蔡之間。即孔子絕糧處。

黃臺 在洛陽,唐章懷太子有「種瓜黃臺下」之句,即 此。

天光臺 在府城內,宋富弼歸老時所築。元豐三年, 有星隕,弼升臺,焚香再拜,知其將終。

觀兵臺 在孟津縣東,周武王觀兵於此,一名「選將 臺。」

歇鶴臺 在孟津縣,舊河清縣西北三十里,世傳「王 子晉浮丘公遊王屋,歇於此。」

「測影臺」, 在登封縣東南,古陽城縣內。周公定此地 為土,中立土圭測日,以驗四時之氣。

玉女臺, 在登封縣東四十五里,與嵩高連亙。漢武 帝東遊過此,見仙女,因名。

高霞臺 在永寧縣西北七十里。禹治水至此山,獨 出一臺,俗名「鹿臺山。」

會盟臺, 在澠池縣西,秦昭王與趙惠王會盟於此。 神雀臺, 在陝州東七十里。唐天寶初,以赤雀翔此, 故名。

望氣臺, 在靈寶縣南。春秋時,關令尹喜。一日見紫 氣丈餘飛入關,曰:「必有異人過此。」翌日,果遇老子駕 青牛至。後人築臺,因名。

雞鳴臺 在靈寶縣南。齊田文客「詐雞鳴夜度關處」, 後人於此築臺。

伐鼓臺 在信陽州北長臺鄉。《左傳》昭公四年,「楚子 與諸侯淮夷伐鼓,會於申羅山。」縣亦有此臺。

汝州

紀氏臺 在郟縣西。《續漢書》曰:「世祖車駕西征,降群 盜於此。」

琴臺 在魯山縣北,唐元德秀築。顏真卿有文,金趙 秉文書「琴臺」二字刻於石。

思父臺 在魯山縣西北,世傳漢光武屯兵於此,陟 臺思父,後人遂以為名。

鈞天臺 在郟縣西。相傳黃帝問道廣成子駐蹕於 此,聞奏鈞天之樂,故名。

神龜臺 在郟縣西。《郡國志》:「隋開皇初,獲神龜於此。」 甘羅臺, 在寶豐「縣西北,世傳甘羅與楚會盟於此, 故名。」

《陝西通志》

西安府

「造書臺」, 在長安西南二十三里三會寺中,相傳蒼 頡造書之處。

鴻臺, 始皇二十七年築,高四十丈,帝常射鴻於臺 上。《漢書》:「惠帝四年,長樂宮鴻臺災」,即此。

漢靈臺, 在故長安西北八里,亦名清臺,高十五仞, 武帝造《太初曆》,即上林清臺課候。

章臺, 在長安建章臺下,京兆尹張敞走馬章臺街。 柏梁臺, 在漢未央宮北闕內,武帝元鼎初起,以香 柏為之。嘗詔群臣能為七言者,乃得上坐。

漸臺, 在建章宮北太液池中,高二十餘丈。又未央 宮滄池中亦有漸臺。

「神明臺」, 在建章宮內,高五十丈,上有九室。又置銅 仙人,舒掌捧銅盤,以承雲表之露。

涼風臺 在長安故城西。《關輔記》曰:「建章宮北作涼 風臺,積木為樓。」

波若臺, 姚興集沙門五千餘人,起造浮圖,於永貴 里立波若臺。

靈臺 在鄠縣,距豐宮二十五里,即文王靈囿之地。 中有靈臺,高二丈,周圍百二十步。秦晉戰於韓原,獲 晉侯以歸,舍諸靈臺。故魏王泰《括地志》云:「辟雍靈沼, 無復故基,惟靈臺介然孤立。」今基址尚存。

瓜牛臺, 在鄠縣,即渼波西南臺。一徑通幽,四水迴 環,柳陰稻畦,映帶南山之下。

射鴈臺 在藍田縣北二十里,漢將軍李廣之莊也。 廣屏居藍田山下,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 石沒羽。今掛弓樹尚存,地名「官莊。」

露臺 在臨潼縣。《漢書》:文帝欲驪山起露臺,召匠計 之,費百金乃罷。師古云:「今驪山頂露臺鄉有舊址,極 為高顯,想已有成基,而惜廢不肯竟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