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0 (1700-1725).djvu/69

此页尚未校对

涌,上徙升山,其流自廣,清冷可鑑,味甚甘美。制置使 王欽若請浚治之,像頗摧折。詔皇城使劉承珪易以 玉石為龕,奉置舊所,令欽若致祭,上為作記。自元迄 今,池久不治。明弘治辛亥,通政元守直致禱泰山,命 加」修葺。周甃以石,上覆以亭。

王母池 在泰山下,一名「瑤池」,水極甘潔。宋崇寧間, 方士劉崇本甃石為池。

白龍池 在泰山西。寬廣數尋,水極深,上有龍祠應 禱,崖上有宋人題名。

紫源池, 在徂徠山,闊數丈,產九節菖蒲。

兗州府

白龍池 在曹州西二十里禪定院前。相傳嘗有白 龍見于池,旱禱有應。元至元間,建龍王堂。

餓虎牢池, 在曹州西南三十里,四壁突起如城,內 有深淵,廣三頃餘,大旱不竭,祈雨者取水獲應。上有 《靈應龍湫祠》。

「南池」 在濟寧州南城下,有唐杜甫詩。

澤筆池, 在沂州城內,晉王羲之曝書堂前,今湮沒。 洗藥池, 在沂州北七十里,葛洪煉丹洗藥之地。 「長亭池」, 在沂州北七十里殷家溝西。其旁又有常 汪池、柳行池,俱入沂河。

東泓池, 在壽張縣東三里。周圍三里,冬夏不竭。

東昌府

放鶴池, 在觀城境內,去縣五十六里。相傳衛靈公 養鶴之所。

青州府

申池, 《水經注》云:「京相璠、杜預並言:『申門即齊城南 面西第一門,其旁有申池。昔齊懿公遊申池,邴歜、閻 職二人害公於竹中』。」今池髣髴水側南有小竹木。左 思《齊都賦注》:「申池在海濱,齊藪也。」按:《左傳襄公十八 年》,「晉伐齊,焚申池之竹木。」則申池在齊城門傍者為 是。

登州府

九龍池 在寧海州東南四十里。池有九,或如盆缶, 或如甕盎。上建神祠,歲旱禱雨于此。

九陽池 在文登縣西五十里,紫金峰後。其池有九, 曰「玉峰、金蓮。」「龍吟虎嘯,化生嬰奼、玉母洞天、彩雲」,皆 馬丹陽所名。今有契遇庵。

飲馬池 在文登縣東北一百三十里,成山之麓。昔 秦始皇東遊飲馬于此,故名。

萊州府

聖水池 在平度州東十五里。池方九尺,四時不竭, 禱雨輒應。

蓮花池 在平度州三里。夏月多蓮花,邑人官賢築 書院于上,名曰「大泉。」

八角池 在濰縣東二十里,旁有龍祠,禱雨輒應,舊 名「膏潤泉。」金明昌二年,州人以大石八角甃之,故改 今名。

芙蓉池 在昌邑縣西北二十里。舊有臺,今已毀。《郡 志》云:「都昌地舊名芙蓉,齊七十二城之一也。」池之名, 疑取此義。

山西通志

太原府

烈石池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有烈石廟。池水流出 入于汾。

《白龍池》, 在太原縣西南三十里天龍寺內,深丈許, 每遇旱,浚之則雨。

龍池 在榆次縣,有四,一在小五臺山下,一在罕山 南,一在孟家井東,一在中社村西,水皆光瀅奪目,冬 夏不竭。上有龍祠,禱雨輒應。

子洪池 在祁縣子洪鎮南山麓,周圍石砌,水甚甘, 鎮人利之。

昭餘池 在祁縣東南七里祁城村。《周禮》所云「昭餘 祈」,即此。世遠涸鹵,元至正十一年,濬得細水,為昭餘 池,歲溉民田及隍下樹木,旁建成湯廟。

天池, 在靜樂縣北一百四十里燕京山,俗名祁連 泊池,潛通桑乾水。《水經注》曰:「池在山原之上,世謂之 天池,方里餘,其水澄渟鏡淨而不流,若安定朝那之 湫淵也。清水流潭,皎焉沖昭,池中嘗無斥草。及其風 澤有淪,輒有小鳥翠色,投淵銜出,若會稽之耘鳥也。 其水陽焊不耗,陰霖不溢,無能測其淵深也。古老相 傳」,言,嘗有人乘車於池側,忽遇大風,飄之於水,有人 獲其輪于桑乾泉,故知二水潛流通注矣。又爾朱榮 幼,其祖攜至池側,聞池中絲竹之音。祖曰:「吾聞得聞 此聲者,位至上公。吾老矣,子勉之。」後榮為天柱將軍。 旁有天池祠。元好問有《詩》:池東隔阜,又有一石池,方 可五六十步,清深鏡潔,不異大池。

呂布池 在定襄縣中霍村東,布捉龍馬于此,故名。 流杯池, 在平定州南三里湧泉亭下,奔注平地,為 渠九曲。金刺史趙秉文修禊于此。

靈應池 在平定州鵲山東麓。上有神,應王扁鵲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