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1 (1700-1725).djvu/121

此页尚未校对

似又在梁也。璽一而已,然在蜀、在唐、在梁皆稱傳國 寶,其孰真孰贗,蓋不可考。吾意秦璽之亡久矣,其所 謂「傳國」者,無非依倣為之,以欺世邪?莊宗滅梁,取蜀 璽併歸唐。及晉石敬塘反,璐王從珂攜傳國寶登元 武自焚,則秦璽雖在,固已燬矣。敬塘入洛,更以玉為 之。契丹滅晉,重貴獻之,契丹以所獻傳國寶非真詰 之,具言其故乃止。然契丹沾沾自喜,以為有傳國寶。 遼興宗試進士,遂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命題,而不 知得者乃晉璽,非秦璽也。天祚之亂,遼主延禧遺傳 國寶於桑乾河,於是石氏之璽亦亡矣。元世祖時,有 札剌爾氏者,漁於桑乾之濱,得之而不識,歸置其室, 夜有光,蓋延禧所遺者。監察御史楊桓辨其文,以為 歷代傳國璽,即銘而上之。至正末,天兵至燕,順帝挾 之北遁沙漠,至今猶誇語中國曰:「我有傳國寶」云。椒 丘子曰:「寶得其寶者安,寶失其寶者危。《易》曰:『聖人之 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仁義也者,帝王之寶也。和氏之璧,亦玉耳,果何足寶 耶?堯、舜、禹、湯、文、武之有天下,所寶者仁義而已。三代 享祚皆數百年,萬世以為正統,無異議焉,固未有所 謂「傳國寶」也。向使夏后氏之璜,東序之弘璧,西序之 天球,空桑之琴瑟,密須之鼓,至今猶存,不過一器耳, 固無足寶,況秦皇、李斯所為,惡足寶哉?秦皇、李斯所 為,且不足寶,況石氏敗亡之餘,其制作未必工,不旋 踵而為戎人所有,不祥莫大焉,又豈足寶哉?然有天 下乃或睠睠於亡國不祥之一璽,甚至命將出師以 求之,暴師原野,甘心焉,抑過矣。蓋世有可寶者,在此 而不在彼也。余竊惑焉,作《傳寶誌》。

《論御史中丞崔彧得傳國璽獻之》

何喬新

傳國寶之說,始於秦始皇,五帝、三王之世未有也。始 皇得和氏璧,制以為璽,而李斯篆其文曰「受命于天, 既壽永昌。」自漢以來,傳以為寶。以及後唐,璐王從珂 縱火自焚,而秦璽已為燼矣。契丹滅晉,所得者石氏 所作之璽耳。傳至延禧,因金兵追急,遺於桑乾河,則 晉璽已亡矣。崔彧所得,果秦璽耶?抑晉璽耶?以為秦 璽,則焚於從珂矣;以為晉璽,則沉於桑乾矣。史傳所 載,不可誣也。彧之所得,安知非奸人偽造以希世取 寵耶?使彧所得,果秦、晉之舊物歟?二氏享祚不永,滅 亡尤酷,其璽不祥莫大焉,又惡足寶哉?而時君乃眷 戀不已,有若《河圖大訓》然,噫亦惑矣!契丹試進士,至 以「有傳國之寶」者為「正統」命題,是尤可笑也。五帝、三 王不聞其有傳國寶也,謂之非正統可乎?劉聰、石勒、 苻堅嘗得傳國寶矣,果可謂之正統乎?《易》曰:「聖人之 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仁義者,人君無形之寶也。彼亡國之璽,豈足為寶哉?

璽印部藝文二

《魯望戲題書印囊奉和次韻》
唐·皮日休

金篆方圓一寸餘,可憐銀艾未思渠。不知夫子將心 印,印破人間萬卷書。

《戲題襲美書印囊》
陸龜蒙

鵲銜龜顧妙無餘,不愛封侯愛石渠。應笑休文過萬 卷,至今誰道沈家書。

《決道廿八弟得小金印以詩贈之》

宋晁沖之

季也獲金印,籀文秦不如。情知非鳥蹟,恨不識天書。 池靜龜遊罷,庭閒鵲鬥餘。春風還舊物,疏俊最憐渠。

《題姑蘇陸友仁所藏衛青印》
元·揭傒斯

白玉蟠螭小篆文,姓名識得衛將軍。衛將軍,今何在? 白草茫茫古時塞。將軍功業漢山河,江南陸郎古意 多。

《題衛將軍玉印歌》
泰不華

武皇雄略吞八荒,將軍分道出朔方。甘泉論功誰第 一?將軍金印照白日。尚方寶玉將作匠,別刻姓名示 殊賞。蟠螭交鈕古篆文,太常鐘鼎旌奇勳。君不見,祈 連山下戰骨深,中原父老淚滿襟。衛后廢殂太子死, 茂陵落日秋風起。天荒地老故物存,摩挲斷文弔英 魂。

《長樂未央玉璽歌》
王逢

赤龍銜日照赤子,白蛇橫斃烏騅死。東風吹冷咸陽 灰,長樂未央連闕起。昆吾寶刀截瓊肪,陰文小篆雲 漢章。盤螭作鈕徑二寸,歷歲四百傳天王。黃星孛明 銅爵舞,銅仙淚泣如絲雨。盜將神器竟不歸,璽亦漂 淪頻易主。使君購得心良苦。君不見豐城有劍氣上 衝,米船也貫滄江虹。陋歌先附蘇卿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