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6 (1700-1725).djvu/116

此页尚未校对

官,為被廬之法,以為盟主。今棄是度也,而為刑鼎,民 在鼎矣,何以尊貴?」

《說苑》:佛肸用中牟之縣畔,設祿邑,炊鼎曰:「與我者受 邑,不與我者其烹。」中牟之士皆與之。城北餘子田基 獨後至,袪衣將入鼎,曰:「基聞之,義者軒冕在前,非義 弗乘;斧鉞於後,義死不避。」遂袪衣將入鼎,佛肸播而 之趙,簡子屠中牟,得而取之。論有功者,用田基為始, 田基曰:「吾聞廉士不恥人,如此而受中牟之功,則中」 牟之士終身慚矣。襁負其母,南徙於楚。

《新序》:齊攻魯,求岑鼎,魯君載岑鼎往,齊侯不信而反 之,以為非也,使人告魯君,柳下惠以為是,因請受之。 魯君請于柳下惠,柳下惠對曰:「君之欲以為岑鼎也, 以免國也。臣亦有國于此。破臣之國,以免君之國,此 臣所難也。」魯君乃以真岑鼎往,柳下惠可謂守信矣, 非獨存己之國也。又存魯君之國,信之于人重矣。 《史記周本紀》。「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

《戰國策》: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顏率。 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於齊。」顏率至齊,謂齊 王曰:「夫秦之為無道也,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 君臣內自盡,計與秦,不若歸之大國。夫存危國,美名 也;得九鼎,厚寶也。願大王圖之。」齊王大發師五萬人, 使陳臣思將以救周,而秦兵罷。齊將求九鼎,周君又 「患之。」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解之。」顏率至齊,謂齊 王曰:「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願獻九鼎, 不識大國何涂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 於梁。」顏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暉臺 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齊王曰:「寡 人將寄徑於楚。」對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 於葉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 終何涂之?」從而致之齊。顏率曰:「敝邑固竊為王患之。 夫鼎者,非效壺醯醬瓿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非 效鳥集烏飛、兔興馬逝,灕然止於齊者。昔周之代殷, 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輓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 卒師徒、械器被具,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 何涂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齊王曰:「子之數 來,猶無與耳。」顏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敝邑, 遷鼎以待命。」齊王乃止。

《白帖》:文摰發怒齊湣王,以愈王疾。王命生烹文摰,三 日三夜不死,顏色不變。文摰曰:「何不覆鼎以絕陰陽 之氣。」王使覆之,文摰乃死。

《史記趙世家》:「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 《始皇本紀》:「周末有九鼎,徙于太丘,社亡而鼎沒于泗 水彭城下。二十八年,始皇還過彭城下,齋戒禱祠,欲 出周鼎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

《封禪書》:文帝後元元年,新垣平言:「周鼎亡在泗水中, 今河溢通泗,臣望東北汾陰直有金寶氣,意周鼎其 出乎,兆見不迎則不至。」于是上使使治廟汾陰南,臨 河,欲祠出周鼎。

《漢書武帝本紀》:「元鼎元年夏五月五日,得鼎汾水上。 四年夏六月,得寶鼎后土祠旁。秋,馬生渥洼水中,作 《寶鼎天馬》之歌。」

《郊祀志》:「夏六月,汾陰巫錦為民祠魏脽后土營旁,見 地如鉤狀,掊視得鼎,鼎大異於眾鼎,文鏤無款識,怪 之言吏。吏告河東太守勝,勝以聞,天子使驗問,巫得 鼎無姦詐,迺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上行薦之,至中 山,晏溫,有黃雲蓋焉。有鹿過,上自射之,因之以祭云。 至長安,公卿大夫皆議尊寶鼎,天子曰:『間者河溢,歲 數不登,故巡祭后土,祈為百姓育穀。今年豐楙未報, 鼎曷為出哉』?」有司皆言:「聞昔泰帝興,神鼎一,一者一 統,天地萬物所繫象也。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禹 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皆嘗鬺亨上帝鬼神。其 空足曰鬲,以象三德,饗承天祜。夏德衰,鼎遷於殷;殷 德衰,鼎遷於周;周德衰,鼎遷於秦;秦」德衰,宋之社亡, 鼎迺淪伏而不見。《周頌》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 及鼒,不㕦不敖,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以光潤龍變, 承休無疆,合茲中山,有黃白雲降,蓋若獸為符,路弓 乘矢,集獲壇下,報祠大亨。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 而合德焉。鼎宜視宗禰廟,臧於帝庭,以合明應。」制曰: 「可。」

《吾丘壽王傳》:汾陰得寶鼎,武帝嘉之,薦見宗廟,藏於 甘泉宮。群臣皆上壽賀曰:「陛下得周鼎」,壽王獨曰非 周鼎。上聞之,召而問之曰:「今朕得周鼎,群臣皆以為 然,壽王獨以為非,何也?有說則可,無說則死。」壽王對 曰:臣安敢無說。臣聞周德始於后稷,長於公劉,大於 太王,成於文武,顯於周公。德澤上昭,天下漏泉,無所 「不通。上天報應,鼎為周出,故名曰周鼎。今漢自高祖 繼周,亦昭德顯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至於陛下,恢 廓祖業,功德愈盛,天瑞並至,珍祥畢見。昔秦始皇親 出鼎於彭城,而不能得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 之所以與漢,迺漢寶,非周寶也。」上曰:「善。」群臣皆稱萬 歲。是日賜壽王黃金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