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6 (1700-1725).djvu/119

此页尚未校对

方曰寶鼎,其色黑,祭以冬至,幣用皁。東北方曰牡鼎, 其色青,祭以立春,幣用皁。東方曰蒼鼎,其色碧,祭以」 春分,幣用青;東南曰「岡鼎」,其色綠,祭以立夏,幣用緋; 南方曰「彤鼎」,其色紫,祭以夏至,幣用緋;西南曰「阜鼎」, 其色黑,祭以立秋,幣用白;西方曰「晶鼎」,其色赤,祭以 秋分,幣用白;西北曰「魁鼎」,其色白,祭以立冬,幣用皁。 八鼎皆為中祠,樂用登歌,享用素饌,復於帝鼐之宮, 立大角鼎星祠。

《五行志》:崇寧四年鑄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內 鼎中,既奉安于九成宮,車駕臨幸,遍禮焉。至北方之 寶鼎,忽漏,水溢于外,劉炳謬曰:「正北在燕山,今寶鼎 但取水土于雄州境,宜不可用。」其後竟以北方致亂。 《禮志》:崇寧四年,奉安九鼎,以蔡京為定鼎禮儀使,帝 幸九成宮酌獻。九月朔,百官稱賀於大慶殿,如大朝 會儀。鄭居中言:「亳州太清宮道士王與之進《黃帝崇 天祀鼎儀訣》,皆本於《天元玉冊》《九宮太一》,合於漢津 所授。《上帝錫夏禹隱文》,同修為《祭鼎儀範》,修成《鼎書》 十七卷,《祭鼎儀範》六卷。先是,詔曰:『九鼎以奠九州,以 禦神姦,其用有法』。後失其傳。閱王與之所上《祀儀》,推 鼎之意,施於有用,蓋非今人所能作,去古綿邈,文字 雜揉,可擇其當,理合經,修為定制,班付有司。」至是書 成,并以每歲祀鼎常典付有司行之。又詔以鑄鼎之 地作寶成宮,總屋七十一區,中置殿曰神靈,以祀黃 帝;東廡殿曰成功,祀夏后氏;西廡殿曰持盈,祀周成 王及周公、召公;後置堂曰昭應,祀唐李良及隱士嘉 成侯魏漢津。太常禮部言:「每歲欲於大樂告成,崇政 殿元進樂日,秋八月二十七日舉祀事,祀黃帝,依感 生帝、神州地祗為大祀,幣用黃,樂用宮架,祝文依祀 聖祖,稱嗣皇帝臣名。其成功、持盈二殿,禮用中祀,幣 各用白;昭應堂禮用小祀,並以素饌。」從之。

政和六年,用方士王仔昔議,定鼎閣於天章閣,自九 成宮徙九鼎奉安之。又詔改帝鼐為隆鼐,正南彤鼎 為明鼎,西南阜鼎為順鼎,正西晶鼎為蘊鼎,西北魁 鼎為健鼎,正北寶鼎如舊,東北牡鼎為龢鼎,正東蒼 鼎為育鼎,東南岡鼎為潔鼎,鼎角為圜,象徽調之閣。 閣上神像,「左周鼎星君,中帝席星君,右大角星君。閣」 下鼎鼐神像,各守逐鼎布列,亦用仔昔議也。駕詣鼎 閣奉安神像,明日詣閣行香,百寮陪位。後詔「九鼎新 名,皆無依據,宜復舊名,惟圜象徽調閣仍舊。」

《玉海》:政和七年四月十八日,禮制局言:「宗廟用九鼎, 其三為牲,六為庶羞。《周頌》云:『我將我享,維羊維牛』。明 堂所用牲而已,庶羞之鼎不當設。元豐《奉祀禮》,文明 堂正配各用牛一、羊一、豕一,請宗祀止用三鼎,而不 設庶羞之鼎,其俎亦用六。」

《宋史禮志》:八年,用方士言,鑄神霄九鼎成。曰:「太極飛 雲洞劫鼎、蒼壺祀天貯醇酒鼎、山嶽五神鼎、精明洞 淵鼎、天地陰陽鼎、混沌鼎、浮光洞天鼎、靈光晃耀煉 神鼎、蒼蠅火蛇蟲魚金輪鼎」,奉安於上清寶籙宮神 霄殿。

《五行志》:「重和元年,孝感縣令尹子文廟獲周鼎六。」 《玉海》:「宣和元年三月庚戌,安州得商六鼎,上之。」 《西溪叢語》:「富陽北十里有妙庭觀,荐經焚毀,無碑誌 可攷,獨見於東坡詩《董雙成故宅》絕句云:『人去山空 鶴不歸,丹亡鼎在世徒悲。可憐九轉成功後,卻把飛 仙乞肉芝』。」其鼎宣和間取去,三足中空,病者取以煮 藥,甚有效。

《避暑錄話》:宣和間,內府尚古器,范之才為湖北察訪, 有紿言「澤中有鼎,不知其大小,而耳見於外,其間可 過六七歲小兒。」亟以上聞,詔本部使者發民掘之,凡 境內陂澤悉乾之。掘數十丈訖無有,之才尋見謫。 《墨莊漫錄》:宣和中,予客唐州外氏吳家時,兗陽府光 化縣村人耕穴一冢,得一器,類鼎而有蓋,蓋及鼎腹 皆雷紋,中有虯形,兩耳為饕餮,足為蚩尤。制作甚精, 一足微食損,尚可立也。表舅唐悊端仲得之,以與舅 氏。順圖好古博雅,乃以歸之,而強名曰《虯鼎》,且作歌 以記之。

《宋史句中正傳》:「中正字坦然,益州華陽人。精於字學。 時乾州獻古銅鼎,狀方而四足,上有古文二十一字, 人莫能曉,命中正與杜鎬詳驗以聞,援據甚悉。」 《趙汝愚傳》:「汝愚嘗夢孝宗授以湯鼎,背負白龍升天, 後翼寧宗以素服登大寶。蓋其驗也。」

《西溪叢話》:宇文伯修有一古鼎,款識「云輦酌宮。」 《清波雜志》:毗陵士大夫有仕成都者,九日藥市見一 銅鼎已破闕,旁一人贊取之。既得,叩何所用,曰:「歸以 數爐炷香環此鼎,香皆聚於中。」試之果然,乃名聚香 鼎。初不知何代物而致此異。

《續夷堅志》:「皇統中,修內司,燒琉璃瓦,燬一大鼎,三日 不鎔。鼎欲敗,有聲如雷,聞三十里外。人謂成敗有數, 數與厄會,雖神物不能保」,不特此鼎矣。

秀巖安常,字順之,常從党承旨學大篆,多識古文奇 字。泰和末,常見內府所藏一方鼎,耳二足,四饕餮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