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7 (1700-1725).djvu/77

此页尚未校对

《宋史。畢仲游傳》:仲游提點河東路刑獄,太原銅器名 天下,獨不市一物,懼人以為矯也,且行買二茶匕而 去。韓縝曰:「如公叔,可謂真清矣。」

《避暑錄話》:「徐仲車事母至孝,母既死,圖其像日祭之, 飲食皆持匕箸,舉進於像上,若食之者,像率淋漓沾 污。」

《西湖志餘》:高宗在德壽宮,每進膳必置匙箸兩副。食 前多品,擇取欲食者,以別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盡, 飯則以別匙減而後食。吳后嘗問其故,曰:「不欲以殘 食與宮人食也。」

《括異志》:黃覺旅舍,見道士共飲,舉杯之際,道士以箸 蘸酒於案上寫呂字,覺悟其洞賓也,遂肅然起敬。 珍珠船周王者,有道術,中秋夜會,月色方瑩,謂坐客 曰:「我能挈月置之懷袂。」因取箸數百條,繩而駕之,曰: 「我梯此取月。」俄以手舉月懷中,出月寸許,光色照爛, 寒入肌骨。

《韋居聽輿》,溫州平陽,有《帥蜀者》。蜀俗,主帥涖任,大宴, 例進玉箸羹。每取乳㹀烙鐵,鑽其乳而出之,乳凝箸 上以為饌。

《潛居錄》:八月朔,以碗取樹葉露,研辰砂,以牙箸染點 身上,百病俱消,謂之「天灸。」

辟寒仲廷預為蜀嘉王教授,諸子雖通《墳》《典》,常厄饑 寒,至門下亦未甚禮。時方凝寒,王以舊火爐送學院。 廷預方獨坐太息,以箸撥火,俄灰中得一雙金火箸, 遽求見王。王意其別有所求也,勉強見之。廷預乃出 金箸,陳其本末。王曰:「吾家失此物已十年,吾子得之, 還以相示,真有古人之風。」乃厚贈之,竟以賓介相遇, 禮待甚厚,薦授榮州錄事參軍。

《剪勝野聞》洪武十年,宋濂乞老歸,帝親餞之。濂頓首 曰:「臣性命未畢蓬土,請歲覲陛階。」既歸,每就帝慶節 稱賀。十三年失朝。帝召其子中書舍人璲問之。對曰: 「不幸有旦夕之憂,令人瞰之無恙。」大怒,詔御史就誅。 濂太子泣諫,乃赦濂死。會與太后食,后具齋素,帝問 其故,對曰:「妾聞宋先生坐罪薄,為作福祐之。」帝艴然 投箸而起。

翰林應奉唐肅,初以失朝,坐免官歸鄉里。太祖重其 才,再召入。嘗命侍膳,食訖,拱箸致恭。帝問曰:「此何禮 也?」肅對曰:「臣少習《俗禮》。」帝怒曰:「俗禮可施之天子乎?」 罪坐不敬,謫戍濠州。

《江寧府志》:「矩庵陳公鎬為山東提學副使時,夜至濟 陽公館,庖人供膳無箸,恐公怒責公,略不為意。或請 啟門外索,勿許,庖人乃削柳條為箸。公曰:『禮與食孰 重』?竟不食,啖果數枚而已。」

匕箸部雜錄

《易經·震卦》:「震驚百里,不喪匕鬯。」程傳雷之震動,驚及百 里之遠,人無不懼而自失,惟宗廟祭祀,執匕鬯者不 致於喪失。人之致其誠敬,莫如祭祀也。

《禮記·曲禮》:「飯黍毋以箸。」貴其匕之便也。

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梜箸也 《荀子解蔽》篇。從山上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 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長也。

《淮南子齊俗訓》:「糟丘生乎象箸。」

《論衡》:「以箸撞鐘,以筳擊鼓。鐘鼓不能鳴者,撞之者小 也。」

《典略》陳琳報太祖書曰:「墨子之守,縈帶為垣,高不可 登,折箸為械,堅不可入。」

《雲仙雜記》:朱符謂火著如兩儀,成變化,不可缺一。本 明火師在坐曰:「當以玉為之,貴能不熱。」

《推篷寤語》:「世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者,如立箸諱滯, 呼為快子。今因流傳之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 快子者,忘其始也。」故知《中原音韻》與《北溪字義》、「《六書 精蘊》諸書,暇中留心一考,亦博物之助。」

箸謂之趙達。趙達,吳國人也。善將,一箸而算,無不徵 應。吳國興亡之事,並中其算。

匕箸部外編

《續齊諧記》:會稽趙文韶為東宮扶侍,坐清溪中橋與 尚書王叔卿家隔一卷秋夜倚門唱西夜烏飛,其聲 哀怨。忽有青衣婢前曰:「王家娘子聞君歌聲,遣相問 耳。」文韶委曲答之,亟邀相過,須臾女到曰:「聞君歌聲, 豈能為一曲邪。」文韶即為歌,音韻清暢,歌闋夜已久, 遂相佇。燕寢竟,四鼓別去,脫金簪以贈文韶亦答以 「銀碗、白琉璃匕各一枚。既明,文韶出,偶至清溪廟,歇 神坐上見碗,心甚疑之,屏風後則琉璃匕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