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9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爐四枚,西園貴人銅香爐三十枚。」

《東宮舊事》:「皇太子初拜,有銅博山香爐一枚。」

泰元二十二年,皇太子納妃王氏,有銀塗博山連槃 三升,香爐二。

《鄴中記》:「石季龍冬月為複帳,四角安純金銀鑿鏤香 爐。」

《南史庾悅傳》:悅族弟仲文頗通貨賄,或以白文帝,帝 召問尚書右僕射何尚之奏言「劉道錫仲文所舉,就 道錫索嫁女具,乃當百萬數。令史章龍言實,得嫁女 銅鑪四人,舉乃勝。」

《陶弘景傳》。「弘景字通明。初弘景母郝氏。夢天人手執 香爐。來至其所。已而有娠。」

《梁武帝本紀》:天監四年,「有司奏吳令唐傭鑄盤龍火 爐。詔禁錮終身。」

《梁宗室南平王偉傳》:「齊世,青溪宮改為芳林苑,賜偉 為第,立游客省,寒暑得宜,冬有籠爐,夏設飲扇。」 《梁四公記》:「天監中,扶桑國貢黃絲三百斤,即扶桑蠶 所吐絲也。帝有金爐,重五十斤,係六絲以懸爐,絲有 餘力。」

《瑯嬛記》:「沈約有香爐曰辟塵。」

《南史侯景傳》:景矯詔受禪,景床東邊香爐無故墮地, 景呼東西南北皆謂為「廂。」景曰:「此東廂香爐,那忽下 地?」議者以為湘東軍下之徵。

《瑯嬛記》:「馮小憐有足爐曰辟邪,手爐曰鳧藻,冬天頃 刻不離。」皆以其飾得名。

《南部煙花記》:「隋煬帝每宮中擎香爐在輦前行。」 《朝野僉載》:「洛州昭成佛寺有安樂公主造百寶香爐, 高三尺,開四門,絳橋勾欄花草,飛禽走獸、諸天妓樂, 麒麟鸞鳳、白鶴飛仙,絲來線去,鬼出神入。隱若鈒鏤 真珠、瑪瑙、琉璃、琥珀、玻璃、珊瑚。」《璖琬琰》,一切寶貝, 用錢三萬,府庫之物,盡於是矣。

《古奇器錄》:「內庫中有七寶硯鑪一所,曲盡其巧。每至 冬寒硯凍,置於鑪上,硯冰自消,不勞置火。冬月,元宗 常用之。」

《開元天寶遺事》:「王元寶好賓客,務於華侈,器玩服用 僭於王公。常於寢帳床前,雕矮童二人,捧七寶博山 爐,自暝焚香徹曉。」其驕貴如此。

《唐書儀衛志》:朝日殿上設黼扆躡席,熏爐香案。 《鄭覃傳》:覃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滎陽郡公。帝嘗 謂百司不可使一日弛惰,因指香案爐曰:「此始華好, 用久則晦,不治飾,何由復新?」覃曰:「救世之敝,在先責 實。比皆不攝職事,此本於治平無事安逸致然。」帝曰: 「要在謹法度而已。」進門下侍郎、弘文館大學士。 《雲仙雜記》: 「朱符謂火箸如兩儀,成變化,不可缺一本 明火師在坐曰:『當以玉為之,貴能不熱』。」

《冥祥記》:費崇先少信佛法,常以鵲尾香爐置膝前 辟寒。仲廷預為蜀嘉王教授,諸子亦未甚禮,時方凝 寒,王以舊火爐送學院,廷預方獨坐太息,以箸撥灰, 俄灰中得一金火箸,遽求見王,王意其別有所求也, 勉強見之,廷預乃出金箸陳其本末,王曰:「吾家失此 物已十年,吾子得之,還以相示,真有古人之風。」乃厚 贈之,竟以賓介相遇,禮待甚厚,薦授榮州錄事參軍。 《清異錄》:吳越孫總監承佑,富傾霸朝,用千金市得石 綠一塊,天質嵯峨如山,命匠治為博山香爐,峰尖上 作一暗竅出煙,一則聚而且直,穗凌空實美觀視,呼 「不二山。」

李煜偽長秋周氏,居柔儀殿,其焚香之器,曰「把子蓮」、 「三雲鳳」、折腰、獅子、「小三神」、「卍字金、鳳口嬰玉」、「太古容 華鼎」,凡數十種,金玉為之。

陸游《南唐書宋齊丘傳》:「齊丘好學,工屬文,尤喜縱橫 長短之說,烈祖待以國士,從鎮京口,入定朱瑾之難, 常參祕畫。烈祖為高堂,不設屏障,中置灰爐而不設 火,兩人終日擁爐,畫灰為字,旋即平之。」

《宋史李處耘傳》:「處耘次女,即明德皇后也。子繼隆,真 宗以元舅之尊,恩禮甚篤,嘗命諸王詣第候謁。繼隆 不設湯茗,第假王府從行茶爐烹飲焉。」

《夢溪筆談》:李允則守雄州,北門外民居極多,城中地 窄,欲展北城,而以遼人通好,恐其生事。門外舊有東 嶽行宮,允則以銀為大香爐,陳於廟中,故不設備。一 日,銀爐為盜所攘,乃大出募賞,所在張牓,捕賊甚急。 久之不獲,遂聲言「廟中屢遭寇,課夫築牆圍之,其實 展北城也。不踰旬而就,虜人亦不怪之,今雄州北關」 城是也。

《東軒筆錄》:張詠知益州,一日有術士上謁,自言能鍛 汞為白金。張曰:「若能以火鍛百兩乎?」術士曰:「能之。」張 即市汞百兩,俾煆一火而成,不耗銖兩。張嘆曰:「若之 術至矣!然此物不可用于私家。」立命工鍛為一大火 爐,鑿其腹曰:「充大慈寺殿上公用。」尋送寺中,以酒榼 遺術者而謝絕之,人伏其不欺也。

《談圃》子由嘗為黃白術,先治一室甚密,中置大爐,將 舉火,見一大貓據爐而溺,須臾不見。子由以為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