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ibu Congkan0345-房玄齡-管子-4-2.djvu/148

此页尚未校对


朝不鼎饋者非有外事必有内憂公曰吾不欲與汝及若

欲與汝論此言也女言至焉不得毋與女及若言至謂盡理吾欲致諸侯諸

侯不至若何哉女子不辯於致諸侯婦人無豫於外政故不明於致諸侯之理自吾不

為汙殺之事人布職不可得而衣汙殺言然人必有所訐殺染戮者所以伏逺而來近今旣為人雖織

不為己用故有布不得而衣言此者欲桓公訐威以伏其侯也故雖有聖人惡用之人者寡也后不用威聖人亦可能用

之堯為疋夫不能服三家即其事也能摩故道新道定國家然后化時乎摩謂新其事也故道

謂先王之典刑新道謂度時而制法言能故道以成新道定國安家然後可以化時也國貧而貪鄙冨苴美於

朝市國言國朝貧而邊鄙冨饒若此者邊鄙之邑必苞苴財貨好遺朝以市權利也國冨而鄙貧莫盡如

國富財故冨鄙輸貨故貧其取半反也其物莫知盡入於市以市人不虛取故鄙人不虚與故也市也者勸也勸者

所以起本善農者能多致市利則自勸而不怠故能起本也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

侈謂饒多也末事不饒多農事不給故本事不得立選賢舉能不可得惡得伐不服用

不損用必待賢能百夫無長衍可臨也若無賢雖百夫之長無人為之千乗有道不可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