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ibu Congkan1089-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50-32.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焉過此則其氣愈散地愈迫聲愈髙節愈促而愈不可

 用矣此六徽以後所以爲用之少雖四徽亦承以應之

 次以復於𥘉而得其齊而終有所不能反也此處但泛聲多取之

 自當别論而俗曲䌓聲亦或有取則亦非君子所冝𦗟也大抵琴徽之分布聲律正

 與𠉀氣同是一法而亦不能無少異候氣之法闕地爲

 坎盈尺之下先施木案乃植十二管於其上而實土埋

 之上距地靣皆取一寸而止其管之底則各随其律之

 短長以爲淺深黄鍾最長故最深而最先應應鍾最短

 故最淺而最後應今移其法於琴而論之則所謂龍齦

 即木案之地也所謂臨岳即地靣之平也聲應之處即

 其律寸之短長距案之逺近也故按此鼓之而其聲可

 見此其所同也但律之次第左起而右行者以氣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