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211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二百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二百十一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二百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二百十一卷目录

 礼记部汇考一

  周敬王一则

  汉文帝一则 武帝二则 宣帝甘露一则

  后汉光武帝建武一则 灵帝熹平一则

  魏少帝正始一则 少帝甘露一则

  晋武帝太康一则

  宋武帝永初一则

  梁武帝天监一则 大同一则

  陈宣帝太建一则

  北魏明元帝永兴一则 孝武帝永熙一则 孝静帝天平一则

  北周武帝天和二则

  隋文帝开皇二则

  唐太宗贞观二则 高宗显庆一则 中宗嗣圣一则 元宗开元五则 代宗大历一则

  后汉高祖乾祐一则

  后周世宗显德一则

  辽圣宗开泰一则

  宋太祖建隆一则 太宗太平兴国一则 雍熙二则 淳化二则 真宗咸平一则 大

  中祥符二则 景德一则 仁宗皇祐二则 神宗熙宁一则 徽宗政和一则 高宗绍兴

  四则 孝宗隆兴一则 乾道一则 淳熙一则 理宗端平一则 淳祐一则 度宗咸淳

  一则

  金废帝天德一则

  元世祖至元一则

  明太祖洪武一则 神宗万历一则

经籍典第二百十一卷

礼记部汇考一

编辑

敬王之世孔子始作礼记

编辑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孔子世家》:鲁哀公六年,孔 子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追 迹三代之礼,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 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夏殷所损 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 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按哀公六年敬王三十一年也 按孔颖达《正义》,“《礼记》之作,出自孔氏,但《正礼》残缺,无 复能明。至孔子殁后,七十二子之徒共撰所闻,以为 此《记》;或录旧礼之义,或录变礼所由,或兼记礼履,或 杂序得失,故编而录之,以为记也。”《中庸》是子思伋所 作,《缁衣》,公孙尼子所撰。郑康成云《月令》吕不韦所修, 卢植云“《王制》为汉文时博士所录。”其馀众篇,皆如此 例,但未能尽知所记之人也。

文帝 年使博士诸生作王制

编辑

按《史记》《汉书》。《文帝本纪》皆不载。按《史记封禅书》。“文 帝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

按孔颖达《正义》卢植云:“《王制》为汉文时博士所录。”

武帝 年河间献王与毛生等作乐记

编辑

按《史记》《汉书、武帝本纪》皆不载。按《汉书艺文志》:“武 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 乐事者,以作《乐记》。”

武帝 年。河间献王得《礼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 按《史记》。《汉书武帝本纪》。皆不载按《汉书艺文志》。记 百三十一篇。

《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

按:《隋书经籍志》:“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 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按河间献王景帝子其所献书皆武帝时

宣帝甘露三年诏立大小戴礼博士复以戴德戴圣庆普三家皆立于学官

编辑

按《汉书宣帝本纪》:“甘露三年春三月己丑,诏诸儒讲 论《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 制临决焉。迺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穀梁春秋》博 士。”按《儒林传赞》:至孝宣世,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 小戴礼》《施》《孟》、梁丘《易》《穀梁春秋》。按本纪不言大小戴礼而儒林传赞载之

并列以备参考

按《艺文志》:“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

篇,讫孝宣世,后苍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 家立于学官。”

按:郑樵《三礼辨》,汉世诸儒传授,皆以《曲台杂记》,故二 戴礼在宣帝时立学官。

后汉

编辑

光武帝建武 年复置大小戴礼博士

编辑

按《后汉书光武帝本纪》,不载。按《章帝本纪》,建初四 年冬十一月壬戌,诏曰:“盖三代导人,教学为本。汉承 暴秦,褒显儒术,建立五经,为置博士。其后学者精进, 虽曰承师,亦别名家。建武中,复置《大小戴礼》博士,此 皆所以扶进微学,尊广道艺也。”按大小戴礼立于建武中儒林传称孝宣

《世立》者,误也。然既有其说,亦不妨并载于前,以备考古者之参酌云。

按《徐防传》,“汉

承嬴秦,经典废绝,本文略存,或无章句,收拾缺遗,建立明经,博征儒术,开置太学。孔圣既远,微旨将绝,故 立博士十有四家。”

《汉官仪》曰:“光武中兴,恢弘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贺京房,《书》有欧阳和伯、夏侯胜建,《诗》有甲公、辕固、韩婴,《春秋》有严彭祖、颜安乐,《礼》有戴德、戴圣,凡十四博士,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也。”

灵帝熹平四年刻石经礼记立于太学门外是年卢植请诣东观考礼记得失

编辑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熹平四年春三月,诏诸儒正《五 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按《卢植传》:“熹平四年, 拜九江太守,以疾去官,乃上疏曰:臣少从通儒故南 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穴。臣前 以《周礼》诸经,发起秕谬,敢率愚浅,为之解诂,而家乏, 无力供缮写上。愿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东观,就官 财”粮,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得失,庶裁定圣 典,刊正碑文。拜卢江太守。

按《洛阳记》,“太学在洛城南开阳门外,讲堂长十丈,广 一丈。堂有石经四部,本碑凡四十六枚。南行《礼记》十 五碑,悉崩坏。《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䃅、议郎蔡 邕名’。”

少帝正始七年冬十二月讲礼记通

编辑

按:《三国志魏少帝本纪》:“正始七年冬十二月,讲《礼记》, 通使太常,以太牢祀孔子,干辟雍,以颜渊配。”

少帝甘露元年夏四月帝幸太学命儒臣讲礼记

编辑

按《三国志魏少帝本纪》:“甘露元年夏四月丙辰,帝幸 太学。诸儒讲《易》毕,复命讲《尚书》《礼记》。帝问曰:‘太上立 德,其次务施报,为治何由,而教化各异,皆修何政而 能致于立德,施而不报乎’?”博士马照对曰:“‘太上立德, 谓三皇五帝之世以德化民;其次报施,谓三王之世 以礼为治也’。帝曰:二者致化,薄厚不同,将主有优劣 邪?时使之然乎?”照对曰:“诚由时有朴文,故化有薄厚 也。”前少帝芳后少帝髦

武帝太康二年得汲冢周书似礼记

编辑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按《束晳传》,“太康二年,汲郡 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 车,其名三篇,似《礼记》。”

武帝永初元年召周续之问礼记三义辨析精奥

编辑

按《宋书武帝本纪》,不载。按《隐逸周续之传》:“高祖北 伐,还镇彭城,遣使迎之,礼赐甚厚,每称之曰:‘心无偏 吝,真高士也’。”寻复南还。高祖践祚,复召之,乃尽室俱 下。上为开馆东郭外,招集生徒,乘舆降幸,并见诸生, 问续之《礼记》“傲不可长”、“与我九龄”、“射于矍圃”三义,辨 析精奥,称为该通。续之素患风痹,不复堪讲,乃移病 锺山。景平元年卒,时年四十七。通《毛诗》六义及《礼论》 《公羊传》,皆传于世。

武帝天监 年敕策礼记义戚衮对高第

编辑

按《梁书。武帝本纪》,不载。按《陈书戚衮传》,梁武帝敕 策孔子正言,并《礼记》义,衮对高第。

武帝大同四年十二月皇侃表上所撰礼记义疏

编辑

按《梁书武帝本纪》,“大同四年冬十二月丁亥,兼国子 助教皇侃表上所撰《礼记义疏》五十卷。”按《皇侃传》, “侃吴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孙也。侃少好学,师事 贺玚,精力专门,尽通其业。撰《礼记讲疏》五十卷,书成 奏上,诏付秘阁。顷之,召入寿光殿讲《礼记》,高祖善之。 大同六年,开士林馆,命朱异等述高祖《礼记》义。” 按《梁书武帝本纪》,不载。按《朱异传》,“大同六年,城西 开士林馆,以延学士。异与左丞贺琛递日述高祖《礼 记》《中庸》义,所撰礼讲疏多亡逸。”按《张绾传》,“绾为御 史中丞,时城西开馆聚学者,绾与右卫朱异、太府卿 贺琛递述制旨《礼记中庸义》。”

宣帝太建 年东宫引王元规为学士受礼记

编辑

按《陈书宣帝本纪》,不载。按《儒林王元规传》,“后主在 东宫,引为学士,亲受《礼记》《左传》丧服等义,赏赐优厚, 所著《礼记音》两卷。”

北魏

编辑

明元帝永兴元年敕崔浩注礼记

编辑

按《魏书明元帝本纪》,不载。按《崔浩传》:“浩少好文学, 博览经史。太宗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尝授太 宗经书,每至郊祠,父子并乘轩轺,时人荣之。世祖以 浩辅东宫之勤,赐缯絮布帛各千段。著作令史太原 闵湛、赵郡郄标素谄事浩,乃请立石铭,刊载国书,并 勒所注五经。浩赞成之,恭宗善焉。遂营于天郊东三 里”,方百三十步,用功三百万乃讫。浩又上《五寅元历 表》曰:“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孝经》《论语》《诗》《尚

书》《春秋》《礼记》《周易》。三年成讫,谨以奏呈
考证

孝武帝永熙三年春释菜诏李郁讲礼记卢景宣解大戴礼

编辑

按《魏书孝武帝本纪》,“永熙三年二月丙子,帝亲释奠, 礼先师。”按《李同轨传》:“同轨学综诸经,永熙三年春 释菜,诏公卿学官于显阳殿,敕祭酒刘𫷷讲《孝经》,黄 门李郁讲《礼记》,中书舍人卢景宣解《大戴礼》《夏小正》 篇。时广招儒学,引令预听。同轨经义素优,辩析兼美, 而不得执经,深为慨恨。”按《李孝伯传》,“郁字永穆,永 熙三”年春于显阳殿讲《礼记》诏郁执经解说不穷群 难锋起无废谈笑出帝及诸公凡豫听者莫不嗟善。

孝静帝天平 年帝于显阳殿讲礼记

编辑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按《北齐书李浑传》,“浑弟 绘,魏静帝于显扬殿讲《孝经》《礼记》,绘与从弟骞、裴伯 庄、魏收、卢元明等俱为录议。素长笔札,尤能传授,缉 缀词义,简举可观。”按显阳殿魏书作显阳北齐作显扬并存俟考

北周

编辑

武帝天和元年帝御正武殿集群臣亲讲礼记

编辑

按《北周书武帝本纪》:天和元年“五月庚辰,帝御正武 殿,集群臣亲讲《礼记》。”

天和三年八月。帝御大德殿。集百寮亲讲礼记 按《北周书武帝本纪》。天和三年八月癸酉。帝御大德 殿。集百寮及沙门道士。亲讲礼记。

文帝开皇元年杜台卿采月令为玉烛宝典奏之

编辑

按《隋书文帝本纪》,不载。按《杜台卿传》,“开皇初,被征 入朝。台卿尝采《月令》,触类而广之为书,名为《玉烛宝 典》,十二卷。至是奏之,赐绢二百匹。”

开皇 年,诏徐文远为汉王谅讲《礼记》。

按《隋书文帝本纪》。不载按《旧唐书徐文远传》:“开皇 中,迁太学博士,诏令往并州,为汉王谅讲《孝经》《礼记》。”

太宗贞观十二年孔颖达奉诏撰正义七十卷

编辑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按《艺文志》:“《礼记正义》七十 卷,孔颖达、国子司业朱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贾公 彦、柳士宣、范义𫖳、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奉诏撰,与周 元达、赵君赞、王士雄、赵弘智复审。”

按《唐会要》:“贞观十二年,国子祭酒孔颖达撰《五经义 疏》一百七十卷,名曰《义赞》,有诏改为《正义》。”

贞观 年,魏徵作《类礼》二十篇,寘内府。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按《魏徵传》,“征尝以《小戴礼》 综汇不伦,更作《类礼》二十篇,数年而成。帝美其书,录 寘内府。”

高宗显庆元年皇太子弘受礼记于率更令郭瑜

编辑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高宗诸子传》:“孝敬皇帝 弘,显庆元年立为皇太子,受《春秋左氏》于率更令。郭 瑜,至楚世子商臣弑其君,喟而废卷曰:‘圣人垂训,何 书此邪’?瑜曰:‘孔子作《春秋》,善恶必书,褒善以劝,贬恶 以诫。故商臣之罪,虽千载犹不得灭’。”弘曰:“‘然,所不忍 闻,愿读它书’。瑜拜曰:‘里名圣母,曾子不入。殿下睿孝 天资,黜凶悖之迹,不存视听。臣闻安上治民,莫善于 礼。故孔子称:‘不学礼,无以立’。请改受礼’。”太子曰:“善。” 按《旧唐书孝敬皇帝弘传》:弘,高宗第五子也,尝受《春 秋左氏传》于率更令郭瑜。至楚子商臣之事,废卷而 叹曰:“此事臣子所不忍闻,经籍圣人垂训,何故书此? 请改读馀书。”瑜再拜贺曰:“臣闻安上理人,莫善于礼。 非礼无以事天地之神,非礼无以辨君臣之位,故先 王重焉。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请停《春秋》而读《礼记》。” 太子从之。按旧唐书较详故并载之

中宗嗣圣 年王元感上礼记绳愆三十卷乞写藏秘书

编辑

按《唐书中宗本纪》,不载。按《儒学王元感传》:“所撰《礼 记绳愆》等凡数十百篇,长安时上之,丐官笔楮,写藏 秘书。”按武后长安年即中宗嗣圣年

按《旧唐书王元感传》,“元感时虽年老,犹能烛下看书, 通宵不寐。长安二年,表上其所撰《尚书纠缪》十卷、《春 秋振滞》二十卷、《礼记绳愆》三十卷,并所注《孝经》《史记》 槁草,请官给纸笔,写上秘书阁。”诏令弘文、崇贤两馆 学士及成均博士详其可否。

元宗开元七年皇太子齿胄于学谒先圣诏褚无量讲礼记

编辑

按《唐书元宗本纪》,开元七年十一月乙亥,皇太子入 学齿胄,赐陪位官及学生帛。按《礼乐志》:“元宗开元 七年,皇太子齿胄于学,谒先圣,诏宋璟亚献,苏颋终 献。临享,天子思齿胄义,乃诏三献皆用胄子,祀先圣 如释奠。右散骑常侍褚无量讲《礼记·文王世子》篇。 开元十四年,元行冲等以魏徵《类礼》,撰成《义疏》五十 卷,上”之。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儒学元澹传》:“澹字行冲。 初,魏光乘请用魏徵《类礼》列于经。帝命行冲与诸儒 集义作疏,将立之学。乃引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 教施敬本采获刊缀为五十篇,上于官。于是右丞相张说建言,戴圣所录,向已千载。与经并立,不可罢。魏 孙炎始因旧书擿类相比,有如钞掇,诸儒共非之。至 征”更加整次,乃为训注,恐不可用,帝然之,书留中不 出。行冲意诸儒间己,因著论自辩,名曰《释疑》。

按《旧唐书元行冲传》:“左卫率府长史魏光乘奏请行 用魏徵所注《类礼》,上遽令行冲集学者撰义疏,将立 学官。行冲于是引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 本,检讨刊削,勒成五十卷。十四年八月奏上之。尚书 左丞相张说驳奏,上然其奏。于是赐行冲等绢四百 匹,留其书贮于内府,竟不得立于学官。行冲恚诸儒” 排己,退而著论以自释,名曰《释疑》。元宗嘉赏,赉缣千 匹。

开元二十四年。诏令进士帖《礼记》。通五及第。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礼仪志》,“开元二 十四年进士帖《左传》《礼记》,通五及第。”

开元二十六年,诏韦縚奏《月令》一篇。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韦縚传》:“开元二十六年, 诏縚奏《月令》一篇,朔日于宣政侧设榻,东向置案,诏 坐读之,诸司官长悉升殿坐听,岁馀罢。”

开元 年,御刊定《礼记月令》,命李林甫等注解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艺文志》:“《御刊定礼记月 令》一卷,集贤院学士李林甫、陈希烈、徐安贞、直学士 刘光谦、齐光乂、陆善经,修撰官史元晏、待制官梁令 瓒等注解。”自第五《易》为第一。按李林甫《上唐明皇 御刊定月令表》:“昭代敬天勤民,顺时设政,是以有皇 极之敷言,亲”降圣谟,重加删定。乃命集贤院学士、尚 书左仆射兼右相吏部尚书李林甫等为之注解。

代宗大历八年归崇敬请以礼记为大经

编辑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按《归崇敬传》:“大历八年,崇 敬建议曰:近世明经,不课其义,先取帖经,颛门废业, 传授义绝。请以《礼记》《左氏春秋》为大经,《周官》《仪礼》《毛 诗》为中经,《尚书》《周易》为小经,各置博士一员。《公羊》《谷 梁春秋》共准一中经,通置博士一员。博士兼通《孝经》 《论语》,依章疏讲解。德行纯洁、文词雅正、形容庄重,可 为师表者,委四品以上各举所知,在外给传,七十者 安车蒲轮敦遣。”国子、太学、四门三馆各立《五经》博士, 品秩、生徒有差。

后汉

编辑

高祖乾祐元年以聂崇义为礼记博士

编辑

按《五代史后汉高祖本纪》,不载。按《宋史儒林聂崇 义传》,“崇义少举《三礼》,善礼学。汉乾祐中累官至国子 礼记博士。”按乾祐止一年故知为元年

后周

编辑

世宗显德 年诏尹拙等校勘礼记释文音

编辑

按《五代史后周世宗本纪》,不载。按《玉海》,周显德中, 诏刻《易书》《周礼》《仪礼》《四经释文》,皆田敏、尹拙、聂崇义 校勘,自是相继校勘。《礼记三传》《毛诗音》,并拙等校勘。

圣宗开泰元年八月诏赐铁骊那沙礼记一部

编辑

按《辽史圣宗本纪》:“开泰元年八月丙申,铁骊那沙乞 赐佛像、儒书。诏赐护国仁王佛像一,《易》《诗》《书》《春秋》《礼 记》各一部。”

太祖建隆三年判监崔颂等上新校礼记释文

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玉海》云云。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以礼记博士孔维使高丽高丽王问礼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孔维传》:太平兴国中,拜 国子《周易》博士。代还,迁《礼记》博士。七年,使高丽,高丽 王治问礼于维,维对以君臣父子之道,升降等威之 序,治悦,称之曰:“今日复见中国之夫子也。”

雍熙四年邢昺撰礼选二十卷献之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邢昺传》:“雍熙中,昺撰《礼 选》二十卷,献之。太宗探其帙,得《文王世子》篇,观之甚 悦,因问卫绍钦曰:‘昺为诸王讲说,曾及此乎’?绍钦曰: ‘诸王常时访昺经义,昺每至发明君臣父子之道,必 重复陈之。太宗益喜’。”

按《玉海》,“雍熙四年八月己酉,诸王府侍读邢昺进《分 门礼选》二十八卷,赐银器二,帛三十。”按长编云二十一卷 雍熙 年,赐《新进士儒行篇》。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玉海》,绍兴五年策士首 得汪应辰。九月十九日言者请依雍熙故事,赐《新进 士儒行篇》以励士。检按玉海又云淳化三年始赐新进士孙何等此云依雍熙故事

并存以备参考

太宗淳化三年诏以新印儒行篇赐中书枢密两制三馆及新进士各一轴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玉海》,淳化三年二月,诏 以新印《儒行篇》赐中书、枢密、两制、三馆等人各一轴。 先是,御试进士,以《儒行篇》为论题,意欲激劝士流修 儒行,故命雕印,首赐孙何等,次及宰辅近臣至铨司 选人令置于听事,以代座右之诫。三月己酉,赐新第孙何等《儒行篇》各一轴,何等表谢。

淳化五年五月。胡迪平等校勘《礼记正义》。板成以献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玉海》。端拱元年孔维等 奉敕校勘《五经正义》。《礼记》。则胡迪平五人校勘。纪自 成等七人再校。李至等详定。淳化五年五月以献。

真宗咸平二年六月赐诸王辅臣礼记疏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玉海》。咸平二年六月己 巳。祭酒邢昺。上新印《礼记疏》七十卷。赐诸王辅臣人 一部。

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以儒行篇赐诸文臣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玉海》,祥符元年十一月 丙辰,“复以《儒行篇》赐亲民釐务文臣,其幕职、州县官、 使臣赐敕,令崇文院摹印给之。”

大中祥符三年五月,上作《礼选赞》,赐邢昺。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邢昺传》:“雍熙中,昺撰《礼 选》二十卷献之。上尝因内阁曝书。览而称善。召昺同 观。作《礼选赞》赐之。昺因家无遗槁,愿得副本。上许之。 缮录未毕而昺卒。亟诏写二本。一本赐其家,一本俾 置冢中。上尝问:郑注《礼记世子篇》云:‘文王以忧勤损 寿。武王以安乐延年’。朕以为《本经》旨意必不然也。且 夏”禹焦劳有元圭之赐,而享国永年。若文王能忧人 之心,不自暇逸。纵无感应。岂至亏损寿命耶。

按《玉海》。“祥符三年五月乙巳。上作礼选赞。赐翰林侍 读学士。”

景德四年九月宴近臣于龙图阁之崇和殿邢昺视壁间礼记图讲述大义上嘉纳之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邢昺传》:昺拜工部,知曹 州,入辞日,特开龙图阁,召近臣宴崇和殿。昺视壁间 《尚书》《礼记》图,指《中庸》篇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因 陈其大义,上嘉纳之。

按《玉海》:“景德四年九月庚午,宴近臣于龙图阁之崇 和殿。翰林学士邢昺,视壁间挂《尚书礼记图》,指《中庸》 九经事,讲述其义,皆有伦理,在位耸听。”

仁宗皇祐元年九月所镌石经礼记毕

编辑

按《宋史仁宗纪》本不载。按《玉海石室十三经》,孟蜀 所镌,“皇祐元年岁次己丑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 工毕。”礼记张绍文书。

皇祐五年四月。杨安国等。上《礼记节解》九十卷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按《玉海》。皇祐初。诏杨安国 等。以《五经正义节解》为书。诏以《五经精义》为名。五年 四月癸卯。上《礼记节解》九十卷。

神宗熙宁元年王安石请罢讲礼记

编辑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曲洧旧闻》,熙宁元年冬, 介甫初侍经筵,未尝讲说。上欲令介甫讲《礼记》。至曾 子易箦事,介甫于仓卒间进说曰:“圣人以义制礼,其 详至于床笫之际。”上称善。安石遂言《礼记》多驳杂,不 如讲《尚书》,帝王之制,人主所宜急闻。于是罢《礼记》。

徽宗政和三年方悫进礼记解义二十卷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按玉海政和三年方悫进礼记解义二十卷自为之序以王氏父子独无解义

编辑

乃取《三经义》及《字说》申而明之,著为此解。时马希孟 亦有《礼记解》七十卷。朱子曰:“方、马二解,尽有好处,不 可以其新学而黜之。”

高宗绍兴五年高闶以礼记儒行篇词说不醇请毋赐新进士从之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儒林高闶传》:“绍兴元年, 以上舍选,赐进士第,召为秘书省正字。时将赐新进 士儒行《中庸》篇,闶奏‘儒行词说不醇,请止赐《中庸》,庶 几学者得知圣学渊源,而不惑于他说。从之’。”

按《玉海》,绍兴五年策士首得汪应辰。九月十九日,言 者请依雍熙故事,赐新进士《儒行》篇以励士。检有旨, 添赐《中庸》,送秘府校勘。正字张嵲校《中庸》。高闶校《儒 行篇》,二十二日,闶奏:“《儒行》虽间与圣人之意合,而其 词夸大,类战国纵横之学。盖汉儒杂记决非圣人格 言。望止赐《中庸》,庶几学者知圣学渊源。”奏可。

绍兴十七年,赐王十朋等《学记》。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玉海》。绍兴十七年。赐王 十朋等学记。就闻喜宴赐之。

绍兴十八年,御书《儒行篇》赐进士王佐等。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玉海》,绍兴十八年六月 三日,御书《儒行篇》赐进士王佐等。就闻喜宴赐之。 绍兴三十年三月,诏以御书《礼记经解》石刻摹本。赐 进士梁克家等。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周必大《御书礼记经解 石刻跋》:“右御书《经解》一卷,绍兴三十年三月,诏以摹 本赐新进士梁克家以下,临安守臣端礼因以别本 分遗百执事。臣某时为太学录,谨受而藏之。”

按《玉海》:“绍兴三十年四月,赐梁克家等《经解篇》,就闻 喜宴赐之。”

孝宗隆兴元年胡铨进讲礼记

编辑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按《胡铨传》:隆兴元年,迁秘书监,擢起居郎兼侍讲,因讲《礼记》,曰:“君以礼为重,礼 以分为重。愿陛下无以名器轻假人。”

孝宗乾道九年闰正月诏以胡铨所进礼记解藏秘省

编辑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按《胡铨传》:铨兼侍讲,因讲 《礼记》,曰:“君以礼为重,礼以分为重,分以名为重。愿陛 下无以名器轻假人。”以敷文阁直学士与外祠。铨归, 上所著《礼记解诂》,诏藏秘书省。

按《玉海》,乾道九年闰正月二十三日,敷文阁直学士 胡铨言,“圣训令臣进所解诸经,今先缮写《周易》《周礼》 《礼记》《春秋》四经。”诏令投进。

孝宗淳熙四年诏以御书礼记五篇重行摹勒以补礼经之阙

编辑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按《玉海》,淳熙四年二月十 九日,诏知临安府赵磻老于太学建阁,奉安石经。五 月二十四日,磻老奏,“阁将就绪,其石经《易》《诗》《书》《春秋 左氏传》《论语》《孟子》外,尚有御书《礼记》《中庸》《大学》《学记》 《儒行经解》五篇,不在太学石经之数。今搜访旧本,重 行摹勒,以补《礼经》之阙。”

理宗端平元年侍讲张虙进礼记月令十二卷

编辑

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张虙传》:端平初,召为国 子司业兼侍讲,以《礼记月令》进读,至“狱讼必端平”之 语,因敷畅厥旨,升国子祭酒。以为《月令》之书虽出于 吕不韦,然人主后天而奉天时,此书不为无助。乃因 已讲者为十二卷,乞按月而观之。

淳祐六年讲礼记毕赐宴秘书省

编辑

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玉海》。淳祐六年十月。讲 《礼记》毕。赐宴秘书省。御制七言唐律一首。

度宗咸淳元年侍讲赵景纬进讲礼记

编辑

按《宋史度宗本纪》,不载。按《赵景纬传》:“咸淳元年,拜 宗正少卿兼侍讲,以《礼记》进讲,开陈敬恕之义。又言 损德害身之大,莫过于嗜欲。而窒嗜欲之要,莫切于 思。居处则思敬,动作则思礼,祭祀则思诚,事亲则思 孝。每御一食,则思天下之饥者;每服一衣,则思天下 之寒者。嫔嫱在列,必思夏桀以嬖色亡其国;饮燕方 欢,必思商纣以沉湎丧其身。念起而思随之,则念必 息,欲萌而思制之,则欲必消。志气日以刚健,德性日 以充实,岂不盛哉!”进权礼部侍郎。

废帝天德三年置国子监礼记用孔颖达疏自国子监印之授诸学校

编辑

按《金史废帝本纪》。不载。按《选举志》。凡养士之地曰 国子监。始置于天德三年。《礼记》。用孔颖达疏。自国子 监印之。授诸学校。

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定国子学制以次读礼记

编辑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按《选举志》:“至元二十四年, 立国子学而定其制,凡读书必先《孝经》、小学、《论语》《孟 子》、大学、《中庸》,次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博士助教 亲授句读、音训、正、录、伴读以次传习之,讲说则依所 读之序。”

太祖洪武三年诏乡会试礼记主古注疏

编辑

按《明朝开天纪》:“洪武三年四月己亥,诏自洪武三年 八月为始,乡试会试第一场试五经义,各试本经一 道,《礼记》主古注疏。”

神宗万历十八年命经筵进讲礼记

编辑

按《明纪》:万历十八年,御经筵毕,览《贞观政要》曰:“唐太 宗多有惭德,魏徵大节有亏”,命以后讲《礼记》,停《贞观 政要》。

按《明外史黄凤翔传》:“万历十八年,起补北监时方较 刻《十三经注疏》,因言:‘顷陛下去《贞观政要》,进讲《礼记》 甚善。读《曾子论孝》曰‘敬父母遗体’,则当思所以珍护 圣躬。《诵学记》言‘学然后知不足,则当思所以缉熙圣 学。《察月令》篇‘以四时敷政,法天行健’,则可见圣治之 当勤励;《绎世子》篇陈保傅之教,齿学之仪,则可见皇 储之当早建预教’’。”疏入,报闻。寻擢礼部右侍郎。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