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根本對立的經濟建設路線

兩條根本對立的經濟建設路線
《文匯報》編輯部 《解放日報》編輯部 《支部生活》編輯部
1967年8月25日

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怎樣建設自己的國家,存在着兩條根本對立的路線。

一條是蘇聯現代修正主義路線,只強調搞物質,搞機器,搞機械化,還搞什麼物質刺激。這條路線,反對突出無產階級政治,抹煞階級鬥爭,取消無產階級專政。照這條路線走去,不可能走向社會主義,而只能走向資本主義。蘇聯赫魯曉夫叛徒集團及其繼承人,就是這條路線的狂熱的鼓吹者。中國赫魯曉夫同蘇聯赫魯曉夫一唱一和,也拚命地在我國推行這條路線,復辟資本主義。

我們最最敬愛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堅決批判了這一條修正主義路線,提出了一條唯一正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在《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中,就已經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毛主席在這個報告中着重分析了當時中國各種經濟成份的狀況,提出了要「使國營經濟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成份」,逐步進行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完成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本道路。一九五八年,毛主席進一步集中反映了我國七億人民的堅定決心和偉大智慧,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開創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大躍進的嶄新局面。一九六○年,毛主席親自總結了大躍進中先進企業創造的經驗,提出了同蘇修「馬鋼憲法」相對立的著名的「鞍鋼憲法」,確定了五項基本原則,就是:堅持政治掛帥,加強黨的領導,大搞群眾運動,實行兩參一改三結合,大搞技術革命。一九六三年,毛主席又提出了「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毛主席的一系列光輝指示,指明了建設我們國家的正確航道。這條路線,強調突出無產階級政治,把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鬥爭進行到底,不斷地鞏固和加強無產階級專政,促進人的思想革命化,用革命化來領導機械化,「抓革命,促生產」。正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我們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不斷地得到鞏固和發展,保證我們無產階級的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建國以來,在我國經濟戰線上,這兩條路線一直存在着尖銳、激烈的鬥爭。鬥爭的焦點就是:要不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要不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是不是按照偉大的毛澤東思想來建設我們的國家。鬥爭的實質,歸根到底,是搞社會主義經濟,還是搞資本主義經濟;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毛主席領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從來都把人的革命化放在首要地位。毛主席教導我們:「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我們要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辦法有千條萬條,而最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抓政治思想的革命。這一條搞上去了,糧、棉、油、鋼鐵、煤炭都能上去。這一條搞不上去,什麼都上不去。把毛澤東思想傳播給群眾,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勝利的根本保證。

中國赫魯曉夫卻反其道而行之,竭力反對無產階級政治掛帥,污衊我們國家領導經濟建設的辦法是「超經濟的辦法」,提倡「按經濟辦法管理經濟」。他惡狠狠地指責說:「為什麼非按行政辦法管理,不按經濟辦法管理?」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不屬於一定的政治的單純的經濟。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的各個領域都不會是真空的。任何部門、任何領域,不是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就必然是資產階級政治掛帥;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掛帥,就必然是修正主義、資本主義思想掛帥。中國赫魯曉夫反對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而要資產階級政治掛帥,其目的就是為了復辟資本主義。

我們再來剖析一下中國赫魯曉夫所謂「按經濟辦法管理經濟」的這張藥方,究竟包羅了一些什麼貨色呢?

這就是「利潤掛帥」,一切為了賺錢,賺錢就是一切。中國赫魯曉夫公然宣稱:「一個工廠一定要賺錢,不賺錢就應關門,停發工資。」為了賺錢,可以不顧國家統一計劃,不顧整體利益,干出種種損人利己、投機取巧,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的勾當來。 這就是銅臭熏天的「物質刺激」。中國赫魯曉夫用資本家的腔調說:「老老實實勞動的好好獎勵他一下」,「不加點錢,生產積極性不夠,不好好給你生產」。他企圖用資產階級利己主義來腐蝕群眾,轉移群眾對政治的注意力,擴大收入的差別,造成特殊階層。這是對革命的職工群眾的一種莫大侮辱,這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

這就是無恥地美化資本主義。中國赫魯曉夫無恥地說什麼「資本主義經濟靈活、多樣」,「資本主義管理企業的經驗,特別是壟斷企業的經驗要學習」,他要我們的工作人員向資本家「認真學習」,說他們的「管理能力超過我們的共產黨員」。在中國赫魯曉夫眼裡,利慾薰心的資本家竟比共產黨員高明一百倍。

所謂「按經濟辦法管理經濟」,說穿了,這就是讓資本主義的價值規律支配一切,發展自由競爭,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復辟資本主義。如果照着中國赫魯曉夫這一套「經濟辦法」辦事,愁眉苦臉的資本家又將眼笑眉開,已經翻身了的工人階級又得當牛做馬,一批新的資產階級分子將重新在成千上萬勞動人民的白骨堆上建築起他們的「天堂」。

中國赫魯曉夫反對政治掛帥,還突出地表現為反對大搞群眾運動。社會主義事業是千百萬群眾的革命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的經濟,就必須發動和依靠最廣大群眾的革命積極性。要不要大搞群眾運動,這是實行不實行無產階級政治掛帥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兩條經濟建設路線根本對立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最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他教導我們:「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蹟也可以造出來。」「什麼工作都要搞群眾運動,沒有群眾運動是不行的。」正因為堅持政治掛帥,大搞群眾運動,我們才有轟轟烈烈的大躍進,才能在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文化等各條戰線上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赫魯曉夫,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十分仇恨革命的群眾運動,拚命鼓吹「一長制」和反動的「專家路線」。一九四九年,他跑到天津,對國營企業職員說:「你們是國家在工廠中的組織者」,搞建設要「特別依靠廠長、工程師和技師」。一九五二年的一次講話中,他又說:「建設工業有很多困難,中國是有錢,有勞動力,有機器(在蘇聯與人民民主國家幫助下基本可解決),就是沒有工程師。」他對一九五八年以後革命群眾運動的高潮更是拚命攻擊,大放冷箭,胡說大搞群眾運動是「一轟而起」,「只是從那裡聽了點風,聽到了一點不確切的消息,就轟起來了」。

在中國赫魯曉夫看來,搞經濟建設只能依靠少數「專家」,「依靠廠長、工程師和技師」,由他們這些人發號施令,而廣大的革命群眾只是「勞動力」,是「一轟而起」的「群氓」,只能乖乖地「服從指揮」。他們挖空心思地制定了一套修正主義的辦法、條例,處處搞管人、卡人的規章制度,對工人實行資產階級專政。他們這樣干,不僅束縛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阻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而且使少數幹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同工人群眾處於對立的地位,逐步演變成為騎在群眾頭上的官僚主義分子和新的資產階級分子,使社會主義企業逐步變質。

這就是我國兩條根本對立的經濟建設路線的鬥爭。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蛻變必然導致政治上資本主義的復辟。中國赫魯曉夫多年來在經濟戰線上鼓吹的一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都是為了扶植城鄉的資本主義勢力,破壞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企圖使社會主義經濟蛻化成為資本主義經濟。而經濟一旦蛻變,必然會逐步地使我們黨,我們國家都改變顏色,在整個中國復辟資本主義。因而兩條經濟建設路線的鬥爭,實際上是兩條政治路線的鬥爭,兩條道路的鬥爭,兩個中國命運的鬥爭。

我們的無產階級政黨,就是搞政治、搞階級鬥爭,搞無產階級專政的。如果按照中國赫魯曉夫的主張,一頭埋在經濟建設里,不搞政治,不搞階級鬥爭,不搞無產階級專政,那麼,我們的黨,豈不也成了單純組織經濟生活的工具,成了蘇修叛徒集團那樣的「工業黨」和「農業黨」了嗎?政黨是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是進行階級鬥爭的工具,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常識。世界上哪裡有隻搞生產建設、不搞階級鬥爭的政黨呢?所謂「工業黨」、「農業黨」,無非就是要黨成為經濟建設的附庸,成為資產階級的附庸,成天跟着「利潤」的屁股打轉轉。這個黨的唯一宗旨,就是搞鈔票,搞剝削,搞資本主義。這樣的黨,不也成了地地道道的資產階級政黨了嗎?

經濟戰線上兩條路線鬥爭的事實教育我們,必須永遠牢牢記住毛主席的教導,念念不忘突出政治,任何時候都要把政治放在首位。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我們承認總的歷史發展中是物質的東西決定精神的東西,是社會的存在決定社會的意識;但是同時又承認而且必須承認精神的東西的反作用,社會意識對於社會存在的反作用,上層建築對於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在當代,最強大的精神力量就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最強大的戰鬥力,就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那種只看到物質力量的人,在戰爭年代,就會被敵人的一兩件新式武器嚇得渾身發抖,無恥地屈膝投降;在建設時期,就會迷信洋人,跟着洋人的腳印爬行,服服貼貼地做洋人的奴隸。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地相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一旦掌握了毛澤東思想,就會變得最聰明、最勇敢,就能發揮無窮無盡的力量。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這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最好的大課堂,是使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強大的推動力。通過這次文化大革命,徹底肅清了中國赫魯曉夫在經濟建設方面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隨着無產階級政權的不斷鞏固和加強,必將出現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新高潮。「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一切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國家都必將遠遠地拋在我們後面!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7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3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