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庵集/序
< 介庵集
嗚呼。古之君子。其道行於時。則足以笙鏞治道。澤潤生民。不幸時不遇矣。道不行矣。則立言著書。以垂訓後世。其行於時。傳後世。一也。惟我介庵先生。以天挺之姿。生於文獻之鄕。聞其緖而悅之。又受易於南冥曺先生。遂以倡明道學爲己任。道旣通矣。德旣成矣。則遠近學士。聞先生之風。坌集其門。當是時。有若葛川林先生德溪吳先生玉溪盧先生東岡金先生。皆以一代儒宗。相與往來酬唱。講明義理。又薦先生於朝。則先生之道可以行於時矣。而卒之天嗇其壽。未及五六十歲則非徒先生之道不行於時。其所以立言著書傳於後者。旣不敷。亦且散亡遺失。僅存其十一。嗚呼惜哉。竊觀先生之詩。流出於性情。典而雅。和而不淫。無一點塵埃底氣。渢渢乎感發人之善心。懲創人之逸志。則其三百篇之遺也歟。竊觀先生之文。字有字法。句有句法。本乎孝悌。明於義理。其辭約其旨微。撝謙之德。藹然於章句之間。則民彛物則。不外是矣。自今百世之下。誦先生之詩。讀先生之文者。必有知先生之道者矣。然則倘所謂立言著書。傳於後者。其在多乎。亦不在多矣。嗚呼休哉。
隆慶丁卯後八百有四十甲子丙戌之陽月下浣。八溪後學鄭岐胤。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