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齋先生愚得錄/卷二
論學
編輯學庸心性說
編輯或有問於余曰。仁。人心也。則心性不可偏擧也。而大學言心。中庸言性。孟子則合而言之曰。存心養性。傳受一也。而立言不同。何也。余應之曰。朱子曰。性猶太極也。心猶陰陽也。蓋曰全無兆朕之可驗而有未嘗息者。性也。猶有痕跡之可尋而有時而昏者。心也。竊謂無兆朕而不容安排者。可論於敎者而不可告於學者。有痕跡而可用巴鼻者。可授於學者而不必煩於敎者。聖賢受授之妙。雖一揆。而立言之意。各有攸當。以其所與言之人。異故也。何則。大學。初學入德之門也。夫初學之士。心志不明於性理。工夫未及於中和。驟以性理言之。則必有幽深怳惚之獘。而未知切近修爲之方。曰用事物之當。故直言心。而心則人之神明所以具象理應萬事者也。而形氣之私。有時而昏。欲學者於應萬事之際。因其有痕跡而省察之。遂明之也。中庸。君子明道之書也。而君子之事。智勇已趨於格致。德性不局於誠正。瀆以心意告之。則必有支離延蔓之病。而不求涵育渾全之實。天人合一之理。故專言性。而性者。天之命令。所以眞純善常昭晣者也。而本體之靈。有未嘗息。使君子於常昭晣之地。原其無兆眹而涵養之。欲全之也。此所以言心言性而所與言之人。異故也然而性非心外之理。心非性外之物。其立言。雖有彼此之殊。而其實未嘗不同。且夫吾心得之於天。則非離性而言也。天命稟之於氣。則非離心而言也。故朱子於序大學。特論仁義禮智之性。以明性外無心。於序中庸。專言危微執中之心。以示心外無性。豈可以性爲一物心爲一物。而有疑於聖賢之言哉。至若孟子之書。則在當時。爲闢異端之邪。傳後世。爲閑先聖之道。其間答問。雖若干萬言。而其旨義之歸。不過曰遏人慾存天理以事天也。夫事天者學者之極功。君子之能事。故合而言之曰。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又況戰國之際。去聖浸遠而尙力方興。當時之所謂學者。如告子之徒。以生爲性。以義爲外。絶然以心爲一物。以性爲一物。而不知心性之理。皆稟於天。則孟子安得不如是雲爾。以救學者之病哉。此所謂聖賢授受之心。雖一揆。而立言之意。各有攸當者也。合而言之。心也性也天也。一理而皆吾所稟之本然也。私慾害之。全之者鮮矣。人之欲全體是心而常爲一身之主者。必也盡其致知之力。專其主敬之功。精察其公私之分。誠實其好惡之別。以至於誠正修。則所謂無兆眹者。常昭晣於方寸之間。而明德之體所以立。所謂有痕跡者。常誠正於事物之應。而中和之用所以行。夫如是則體常涵用。用不離體。而體用渾淪。人能事天。天常福人。而天人相貫。自無彼此之患矣。何有說於心性之間哉。又曰。大學之誠正。中庸之戒懼。孟子之存養。抑有先後輕重之可言歟。曰。戒懼者。持敬之謂也。持敬於不睹不聞之時。則誠正存養。在其中矣。而未有不能誠正存養而能戒懼者。豈有先後之可論哉。旣以此答人之問。而謾筆之於書。以爲質問先生之資。
格致誠正說
編輯人莫不有虛靈不昩之心。而爲氣稟物慾所拘。有時而昏。則雖有所具之理。而不能以應萬事矣。然而本體之未嘗息者。時時呈露於日用事爲之際而不容自己焉。學者因其呈露而窮格之。以致其知。窮格一物之理。則吾之知一分明窮格二物之理。則吾之知。亦二分明矣。窮而又窮之。以至於無所不窮則吾心之知。亦隨而無所不明矣。是所謂格物致知而物格知至也。至是則天理人慾是非善惡之理。一一區處。理會於吾之心矣。進而加誠意之功。是爲善而好之。是爲惡而惡之。誠如好好色惡惡臭。則心之所發。無不一於理。而前日已昏虛靈之體。始得而正矣。雖得而正。而不能存養於事物未接之前。以正其體。省察於事物方接之際。以正其用。則嚮也已正之心。或累於物而又昏矣。故曰正其心。
論志意先後
編輯丁卯六月日。後生某。惶恐再拜。上書於大先生相公閤下。前者志意之說。已詳聞命。似無纖毫之礙卻。然猶後生於體認之實。多所欠闕。故未能通貫而不得無疑。日夜之間。造次之頃。思慮之及。未嘗不在於此。而深究經傳。細思諸說。則有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章句雲。知止〈海翁知字恐行〉者。所當止之地。卽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慮謂處事精詳。得謂得其所止。由是論之。則志意之說。槪可想矣。後生以爲知之則志有定向者。吾心之知。向那至善之所在而不動之謂也。朱子所謂志者。心之所之一直去底是也。慮謂處事精詳者。吾心之知。精察詳密於做至善之時也。朱子所謂意又是志之經營往來底。是那志底腳。是也。蓋致知而知是非。則心便之於是非之地。而是爲善而好之。是爲惡而惡之。是志意之序也。知與之一時事。志與意似有間焉。若以意爲先而志爲後。則是以心之好善惡惡爲先。而知是非而向那是非之地爲後。然則八條之序。何以知是非爲先。而實好惡爲後也。知止能得之次。亦何以有定爲先。而能慮爲後也。大抵吾心之知。通貫乎事物之始終。而之於事物。謂之志。營於事物。謂之意。其命名雖殊。實皆吾心之知也。記曰。物至而知。知而後好惡形焉。朱子曰。知則心之神明所以妙衆理而宰萬物者也。則論志意之序而不原其心知。是猶論枝業而不探其根。論流派而不本其源。實有所未安者。是以。有意先志後之說。先生之意。以爲凡有事物。心之所之。必先有心之經營而後之。安有遇事物不經營而心便之也。此說最爲的確。更不得容喙於其間。然以後生觀之。則與朱子所謂志者。心之所之一直去底。意又是志之經營往來底。是那志底腳之說。相爲矛盾。是則可疑矣。後生以爲凡有事物。吾心感而遂通。知而向之而後。有經營謀度。其不知不向之前。寂然不動。本無物事。何事可經營也。假如爲孝者知事親。而志有定向。然後可以經營謀度事親之事。後生故曰。知事物者。心之靈也。所謂人心之靈。莫不有知是也。向事物者。心之之也。所謂志有定向是也。營事物者。心之謀度也。所謂處事精詳是也。知止能慮之次序。亦竊以爲如此。據朱子之說而總論之。則性者。心之本體之明也。凡遇事物。心之會做底情也。心之一直去底志也。心之經營謀度底意也。心之氣力能做底才也。此所謂心是管攝主宰者也。荒鄕晩生。心無體認之功。身無踐履之實。安敢測其志意之端倪哉。如是反覆。必有妄議。極知僣越無所逃於識者之責。固執有所誤於一身之學。然區區鄙見。不可含糊而不質正於有道。亦不可自是而不迷復於未遠。敢以強辨之。將以蕩滌前日之左見。伏惟大先生詳察而明敎之。心地冥頑而無涵養之功。識見淺陋而無融會之才。伏待惠喩。不勝甚於坐夜而待日之至。以先生之高明廣大。豈有待於後生之說而詳察之也。然好察邇言而不自用。大舜之所以爲大智也。起子者商而喜助我。孔子之所以爲大聖也。擬是而敢煩。又況孺子之言。尙有可取。蒭蕘之人。亦與詢謀。伏願勿以愚妄罪責之。矜其茅塞而敎導之。千萬幸甚幸甚。
志似知。意似行。是說亦何如。
且如惻隱之事。突然觸於目前。則惻隱之心。油然自生乎。經營謀度而後生乎。後生以爲油然自生者。吾心固有之知覺。所謂良知也。而感而遂通者。亦如此。纔知覺。心便之於彼而經營謀度。以求得其輕重之當矣。朱子曰。物至而知。知之者。心之感也。好之惡之者。情也。又曰。性只是理。情是流出運用處。心之知覺。卽所以具此理而行此情者也。竊謂此等說。亦皆情含志意而言也。此說亦何如。
釋義
編輯大學經一章血脈
編輯或問。朱子稱大學傳曰。文理接續。血脈貫通。經一章。亦可得以連續其文理歟。曰。詳味朱子之說。則於連續之辨。何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夫至善者。事理當然之極。而所謂中與仁也。凡物莫不有當然之則。而其用之微妙。實不外一人之心。欲明明德而新民者。先知至善之所在。以爲準則而求必至於是。如射者先知正鵠之所在。以爲標的而求必中其中。故下文卽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者。知明德新民至善之所在。能得者。得明德新民至善之地位。蓋明德新民兩物。而內外之勢。必有本末。知止能得一事。而首尾之間。必有終始。故結之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道者。大學之道也。蓋曰能知事物之先後。則雖未及於行道。而卽不遠於道矣。此一節。揔括三綱而張本八條。恐學者未詳先後之所指。而不知功力之所施。故係之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至致知在格物。逆推其功。使學者。求其先字之意而不闕其功。以爲泝流求源之地。又慮語意緊密而工夫難進。故曰。物格而知至。至國治而後天下平。順推其效。使學者。尋其後字之意而不亂其序。以爲盈科後進之地。旣言先後之所在而憂未知本末。故於逆推之中。拈出修身而正結之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旣以本爲重而於順推之中。拈出身與家而反結之曰。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聖人所示入德之方。莫詳於此。而自孟子沒後。推程朱外。未有能明明德新民而求止於至善者。以其不考乎此篇。而不知其本體之過。其能成己成物而不謬者鮮矣。曰。然則如之何。曰。物之理。具於吾之心。吾之心。管乎物之理。苟能因固有之良知而窮自然之本體。以至於眞積力久而物格知至。則事物之是非。自不逃於吾之權度。而吾心之虛靈。能自管於事物之妙用。由是而誠其意正其心。則知行有序而工夫不亂。意之經營。必有誠於好惡之際而決無自欺之患。心之管攝。必有專於視聽之時而洞明本體之正。以至修身則身修。而無親愛之僻而得其慠惰之正。極自明之功而立新民之體。齊家以下則擧此而措之耳。書所謂克明峻德。卽大學之明明德也。以親九族。九族旣睦。卽大學之齊家而家齊矣。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卽大學之治國而國治也。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卽大學之平天下而天下平也。然則堯舜以下。孔孟以前。所謂學專在於自明明德而不在於爲人。此聖人之所以爲聖人也。後之學者。或恃其資質之美。計慮之精。背聖人之學而欲竝聖人者。猶捨規矩之器而欲爲方圓。其可得乎。曰。然則今之欲學者。當如何。曰。學有二。爲己爲人爾。爲人之學。有所欲而爲之。得所欲則止。不足道也。爲己之學。無所爲而爲之。人不知而不慍矣。然其學有要。記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夫琢玉者。必用椎錯〈海翁錯恐鑿字之誤。下同。〉沙石。以成其器。爲學者。必須講習討論。以知其道。雖有椎錯沙石。而非工人。不能成其器而反害其玉。孟子之所謂必使玉人雕琢之。正謂此也。雖有講習討論。而非朋友。不能成其學而反違其道。大易之所謂麗澤兌朋友講習。亦謂此也。自古聖賢。未有捨朋友之講習而能獨成者也。堯之咨四岳。舜之樂取人。大禹之拜昌言。孔子問官禮之類。莫不皆然。以聖人之生知。尙且如此。況學者之困知乎。人之欲明大學之道者。必也親賢就道。切磋琢磨。居敬而講習乎經傳。盡力乎格致。使知之明。如水火之用不可易。存心而誠實其好惡。精察其偏正。使行之篤如飢渴之欲不能遏。則吾心之知。能貫通乎天下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實昭着於吾心方寸之間。而身可修矣。身修則身之存過。自神化於人物。而家可齊國可治天下可平矣。但後之學者。不能深知其理。勉勵其行。而大學之道。不明於世。可勝惜哉。
蒲蘆說丙子十月初八日
編輯以蒲葦爲果臝者。謂人之於政變惡而化爲善。猶果臝之取蟲而化爲蜂也。取譬雖善。而其於敏政之意。固爲疏矣。不若以爲蒲葦而人之易感於善政。猶蒲葦之易感於陽氣而合着於敏政之爲愈也。
修道以仁說丙子十月十一日
編輯道者。人所共由之路。而仁則指人身所得於天之生理而言。蓋人具此生理而有是身。則自然有施爲發用。而自不能無惻怛慈愛之意。隆殺等級之節故修其所共由之道。必以此仁而義之分別。禮之節文。無非此仁之推也。孔子所謂遜接者。仁之能也。節文者。仁之貌也者也。而其所以知此者。智也。故朱子訓此仁曰。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生者也。蓋本經文仁者人也之意也。仁者人也。非指偏言之仁也。但不連看上文。只以仁者人也。義者宜也文說之。則雖似偏言。而實不然也。觀其人也宜也之文。則非仁義對言。可見。
仲尼祖述堯舜章傳兼內外該本末說丙子十月十一日
編輯以堯舜之心。行堯舜之道。以文武之心。行文武之法。法本於道而道行於法也。心主於內而道法施於外也。律天時者。以心而言則純亦不已。以事而言則泛應曲當。此所謂法其自然之運而無少勉強也。襲水土者。以心而言則一於善而無雜。以事而言則處各當而不易。此所謂因其一定之理而無少更改也。心者。內也本也。事者。外也末也。故曰。皆兼內外該本末而言也然細論之則內本亦有外末。外末亦有內本。陰陽相涵之理也。劉氏惟寅所謂孝悌存於心爲內。〈海翁心下恐脫者字〉見於事者爲外。存於心之中。則以主愛敬爲本。推愛敬爲末。見於事之中。則以得乎親順乎親爲本。以定省溫淸之屬爲末之類是也。
律天時。謂時寒而有處寒之道。時燠而有處燠之道。以至於時可以速則速。久則久之類。襲水土。謂當高而因其高之宜。當下而因其下之宜。以至於人。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之類。
仁者人也一節。是行仁之序也。謂修道以仁。而行仁之序。必自親親始。而推之於尊賢而禮由此生也。有子所謂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也者也。〈丙子十月十六日記〉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三一節。又詳言修道必以知行。其所以知道者。仁之知也。其所以行道者。仁之仁也。能自強於知行而不已者。仁之勇也。是皆人身所具之生理也。〈十月十六日〉
誠者何謂也。物之所以自成。乃所謂誠也。道者何謂也。人之所當自行。乃所謂道也。其意若曰。物之自成者誠也。人之當行者道也雲爾。
誠者。自成也。泛言夫誠者。天地萬物所以自成之實理也。在吾身上爲實心。道者。所謂自成之物之中所當行之理。人須以此實心。行此所當行之實理也。
夫人稟此自成之實理而爲人。則自不能無實心。所當行之實理。須以此實心而行之也。〈十月二十日〉
誠自成。道自行。
誠셩은스스로成셩〈ᄒᆞᄂᆞᆫ거시니ᄒᆞᆫ거시니〉道도〈는스스로〉行ᄒᆡᆼᄒᆞᆯᄭᅥ시니랴
愚之自得則謂誠者自成章。釋自明誠之誠字。子思之意若曰。誠者。自成己也。以誠而成己。則在我當行之理。亦無不行。而物各得當然之理也。故結之曰。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其間一節則曰。誠者。所以成己。而其實乃事物之終始也。人若不誠。則雖有所爲。亦如無有。故君子之學。以誠之爲貴也。程子曰。誠者自成如至誠事親則成人子。至誠事君則成人臣。又曰。學者不可以不誠。雖然。誠者。在知道本而誠之耳。朱子曰。程子此說。乃與下文相應。愚因此思之而有得如右。但朱子不明言此意於章句。愚之管見。必不然也。姑存而筆之。以待知者雲。〈丙子十月二一日〉
誠自成。道自行。
誠셩은스스로成셩ᄒᆡ요미니호미니道도ㅣ스스로行ᄒᆡᆼᄒᆞᄂᆞ니라ᄒᆞ리라
中庸第三節。許多天道人道。皆發明自誠明自明誠之意。惟天下至誠章。發明自誠之誠。其次致曲章。發明自明之明。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章。發明自誠明之明。誠者自成也章。發明自明誠之誠。故至誠無息一章。總自誠之誠明誠之誠。而極言其誠之著見。與天地同其功。其下三章。發明自明誠者。由敎而入之意。而推而至於與聖人同其德。又其下三章。發明自誠明者所性而有之意。而極言其與天地合其德。朱子所謂反覆推明此章之意者蓋如此。蓋始以天道。終以天道。以明人生天道之中而法天道之意也。子思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以開示後學之意。於此焉益深切矣。〈丙子十月二十一日〉
正心修身兩章之別
編輯忿懥等四。親愛等五。都是從心上做出來。有以念慮上說。有以事爲上說。何也。蓋忿懥。固主於心。其施則事也。似不可專謂心上說。然事之未來已過。猶或期滯焉。是知雖無物而所以於心不正之病。言忿懥。親愛。雖接於物。其存則心也。亦不可謂專指身上說。然物未接已去。無以見其親之愛之形。而方接乃見其偏向。所以於身不修之病。言親愛。其命名所指。各有攸當。讀者不以辭害意。而詳看其有字僻字之義可也。
敬用五事說
編輯貌言視聽思。一身之用而受命於天者也。具於仁義禮智之性。而行於水火金木土之氣也。其具而行之者。心也。而能不失於具而行之者。敬也。蓋五事之理。具於性。而性無有計度。五事之用。行於氣而氣能有運用。故其視聽言動。必理與氣合而後成形。朱子所謂理未有覺。氣聚成形者是也。而其所以使之然者。心也。其理則本善。而其氣有淸濁。故五事之行。不能無邪正之雜。非心之管攝。何以能正爲。然而心猶陰陽。或累於物而有時而昏。則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必也以敬爲主宰而收斂操存。然後能得其本體之正。而終至於不勉不思之歸矣。此所以必以敬而用五事者也。夫五事受命於天。則當聽其天之命。不從其己之欲。乃可以爲人而敬天也。蓋言而愼其言視而審其視以至於應萬事。無不皆然。則所謂肅乂哲謀聖。敬而聽天命也。言則信其口視則信其目。以至於接萬物。一皆如是。則所謂狂僣豫急蒙。不敬而從己欲也。聽天命。順理者也。從己欲。逆理者也。順理之至。休徵若而五福隨之逆理之至。咎徵若而六極從之。嗚呼。順逆在於人而休咎應於天天人相感之理信不僣也。以聖人誥聖人。特曰敬用五事。則可以見人之身。不能無五事。而五事之行。不能不以敬也。夫子亦曰。修己以敬。非禮勿視聽言動。古昔聖賢之學無有過於修己。而修己之道。莫切於敬五事。蓋可想矣。漢唐以下之諸儒皆不識敬之一言。而謾勞於博通之功。此所以無聞其有明德新民之學也。幸天運之循環。復聖學於程朱。揭一敬於中天。表萬世之來學。而使不失其聖學之傳。可謂憂之深惠之至。而傳不絶者也。然而近世之學者。不深究持敬之道。而自安於放肆。以爲視聽言動。非性命之理而不須檢也。嗚呼敬者。禮之實。禮不過於威儀之間。則五事之外。更有所謂用敬之地乎。敬五事。所以修己。而修己所以敬天也。不敬五事而謂修己者。非爲已之學。乃爲人之學。欲知其君子小人之分。則但於此觀焉。
在義爲理說
編輯所以然。理也。所當然。義也而盈天地之間者。莫不有理有義。姑擧其大槪以言之。則夫天當位乎上。地當位乎下。陽當健始。陰當順成。日當生東。月當生西。春當生物。秋當收物。以至於父當慈子當孝。君當仁臣當敬。晝當動夜當靜。馬當健而牛當耕。鷄當司晨而犬當守夜之類。皆所當然也。而是孰使之然。皆自然而然。所謂所以然也。故在義爲理。若言物則物或有違其當然者。言義則物在其中而切於心。有善惡之答。
灑掃應。對至理存焉說
編輯灑掃。猶風以疏暢。雨以滌潔之意。應對。猶陽動則生長。陰靜則收藏之意。是皆因天地自然之敎而自不能已焉者。故曰至理存焉。〈丙子四月初四日記〉
糞不得不掃。塵不得不灑。皆不待勉而自然不已。猶風之披霧。雨之浥塵之意也。
論心性情之名
編輯心者。管攝主宰之謂。統性情之名也。以心之理謂之性。以心之感識謂之知以心之發動謂之情。以心之能爲謂之才。以心之定向謂之志。以心之營度謂之意。心一也。而隨其用而異其名。猶水之隨其處而異其名也。溪澗川澤江海之類是也。大抵性則具萬象而無兆朕之謂。其發則情也。所以發。以其有知覺也。能爲發而能爲之才也。發而有定向。志也。定向而謀度營做。意也。觀大學致知誠意之文。可見。朱子曰。意者。心之所發也。愚謂此是兼情之說也。故亦曰好惡是情。好好色惡惡臭是意。又曰。意因有是情而後用。又曰。知則主於別識。意則主於營爲。知近性近體。意近情近用。以此而求。則知與情意之分。亦昭然矣。〈丁丑八月念問〉
性之發情。主感動而言。心之發意。主營爲而言。凡遇事物。必先感動而後。有所營爲故朱子曰。意因有情而後用。〈丁丑八月二十九日〉
仁包四德說丁丑九月初八日
編輯仁只是生意之動而公也故生意之動而得其當然。義也。生意之動而合其節文禮也。生意之動而別其是非。智也。仁只是理而曰動而公則涉乎情。何也。曰性不可見而可見者。情也。故因其可見者。以明不可見之理而已。朱子曰。仁便有箇動而善之意。亦此意也。
仁含義禮智
編輯仁中義禮智具焉。如親親。仁也。而親親而宜其分際。義也。親親而節其隆殺。禮也。親親而別其當否。智也。若徒知其親親而不知有義禮智。何以爲仁也。且如春爲仁而其生意流動而溫和公溥。仁也。春之春也。生物之大小長短。各有定限。義也。春之秋也。生物之次第光華。各有條理。海翁理下恐脫禮也二字春之夏也。生物之靑黃赤白。各有分別智也。春之冬也。若徒能生物而不能爲大小次第分別。則何以爲春也。至於義禮智。則各主一事而不能含四德矣。但仁之生意則亦各帶來。
禮字說
編輯理無形而發見於陰陽者。謂之節文。聖人因其節文而品節之。使人踐履。謂之禮也。
公而以人體之爲仁說丁丑九月十五日
編輯公者無私之謂。體者。效法之謂。蓋曰。將公來。以此身體之雲爾。朱子曰。公是仁之方法。人身是仁之材料。又曰。將公字體之。及乎脫落了公字其活底是仁。亦謂此歟。〈自註仁之材料。猶言爲仁之具也。又曰作季通曰。見語類卷六。〉
方其體之之時。不能無間斷。可謂之志仁。而不可便謂之仁也。及其純熟。不待勉強而自然無私慾以間之。而天理流行。然後乃可謂之仁矣。
泛應曲當用各不同說丁丑九月十六日
編輯泛應。謂泛然而應也。曲當。猶言至當也。謂事物之來。泛然應之而自然至當也。所謂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之意也。如卽父子。不待勉而應之自然有親。卽君臣不待勉而應之自然有義之類。用各不同者。如於父子有父子之用。於君臣有君臣之用之類也。謂泛應曲當之之用。各有不同也。〈自註此說有疑。後當考。〉
禮字義丁丑九月十六日
編輯禮者。循理之名也。理有自然之節文。循自然之節文。謂之禮也。事雖理而非已所當循者而循之。則亦不可謂之禮也。
道字義丁丑九月十六日
編輯道者。循性之名也。性有自然之條理循其自然之條理。謂之道也。
知字義丁丑九月
編輯知有二義。體用是也。知覺之知體也。知好惡之知用也。體主心而言。用主事而言也。以吾之心。窮物之理。體用端的。故樂記曰。物至而知知。朱子曰。上知字。是致知之知。上知字體。下知字用。上知字是知覺者。以此而觀之。則知止之知。用也。致知之知體也。
忠恕信字義戊寅二月十二日
編輯忠是孚誠之在內者。恕是流出者。信是無違者。譬之木。忠如生氣之藏於根。恕如生氣之流注枝葉。信如枝葉之各有定形而不易也。又如生氣之流注無間斷也。
四端七情戊寅二月二十二日
編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皆有正善底意思。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推此求之。則可見其爲理之發也。故其發也。不暇思慮而發。如見孺子入井而牀惕惻隱。非爲納交要譽而然也之類是也。喜怒哀懼愛惡欲皆有流危底意思禮運曰。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推此求之。則可見其爲氣之發也。故其發也。有所思慮而發。如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之類是也。然四端不中節。則亦爲不善。七情中節。則爲善。中節不中節。只在存養省察之功如何爾。
論四端七情之發壬午七月十一日申時
編輯四端七情。皆是性發。但四端不暇思慮而便發。理爲之主。七情則或有所計慮而引發。氣爲之主。理爲之主則謂之理發可也。氣爲之主則謂之氣發亦可也。故朱子曰。四端是理之發。七情是氣之發也。非謂四端之發無是氣也。七情之發。亦無是理也。故葉氏賀孫曰。論來七情。亦自性發。朱子答曰哀懼是那箇發也。只是從惻隱發。七情自於四端橫貫過了。玩此意味。足以知四端七情之有分也。
知屬氣行屬質說己卯九月初八日
編輯朱子曰。陽之輕淸無形。陰之重濁有跡。愚因此思之。陽屬乎氣。陰屬乎質。是以。人之知屬陽而氣也。故知之所及。遠而徹於天外。深而入於泉下。而無古今大小之間。猶氣之流行。通透不滯於彼此也。行屬陰而質也。故行之所分。先而不兼乎後。小而不侵乎大。而有貴賤上下之體。猶質之凝湊區別。不通乎彼此也。以此處心行事。豈不有益於吾身哉。但知虛而行實。故知易而行難。我當深戒之也。
業廣說己卯九月二十四日
編輯朱子小學題辭曰。德崇業廣。本出易繫辭上傳。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之文。朱子說之曰。窮理則知崇如天而德崇。循理則禮卑如地而業廣。又曰。這事也合理。那事也合理積累得多。業便廣。又曰。凡事踐履將去業自然廣又曰誠意正心修身是禮卑之事又曰安土敦仁。主禮而言。是業廣事。擬此數說而論之。則所謂業廣者。似皆以身之所行而言。然其推行之意。亦在其中。蓋自家日用應接事物。皆是業也。則論業。豈必舍治平哉書曰。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傳曰。不出家而成敎於國。陳氏之說業廣。夾帶齊治平。亦不妨也。且其題辭之言德崇業廣。乃說大學之事。則尤無害義。但其意語未瑩。宜爲見疑於後學之見也。然題辭之說業廣。乃謂大學之事。則陳氏之意。亦得凡看文字。隨文解意。乃可以得其旨矣。不必執彼而解此也。
一故神說庚辰正月初八日
編輯凡物在此則不能在彼。在彼則不能在此。動則不能靜。靜則不能動。以其有形狀有方所不能相通而然也。唯神無形無方。不行不至。而忽然在彼。忽然在此。無所不在。無所不顯此所謂一故神也。猶曰物雖萬殊。而萬殊之所主宰則一。是以神也雲爾。
糟粕煨燼說庚辰六月初五日
編輯糟粕煨燼。無需用可棄之物。人若見此自悟而治心修身。不爲自棄於世。則其爲敎。豈不大哉。此亦見不善內自省之遺意耶。
糟粕煨燼。皆有理。窮其理而致吾之知。則知益明。非敎而何。朱子所謂示人以理之言。意謂如此歟。〈自註此說未穩〉
氣質說辛巳五月二十四日
編輯陰陽五行之氣。流行發育。人得之以有生。氣之淸者靈而爲知覺運用。濁者凝而爲軀體血肉。所謂氣質者也。然自其資始而言。則質亦氣也。資質。天質之謂也。自其資生而言。則氣自氣質自質也。氣質。形質之謂也。今所論者。氣質也。而通言之則所謂剛柔強弱。明快遲鈍。對言之則所謂氣是那初稟底。質是成底模樣了底者也。其靈而爲氣者。有淸濁。凝而爲質者。有粹駁。爲學者必變濁化淸。變駁化粹。乃可言學。有難之者曰。氣則可變。質如何可變。曰。夫氣率質而質從令者也。氣變則質與俱化。然捨其質則氣無所施故功必兩進。而所謂可變者。非九竅部伍之謂也。其耳目口鼻之役。飮食男女之欲。皆因其軀體血肉而其運用營爲者。氣也。勿役於耳目。節欲於男女。以至九容必以規。四勿必以禮。而其符驗之著。粹然其面。盎然其背。而動容周旋。無不中禮。非所謂變化氣質者乎。此所以言氣而兼言質者也。然其統體一身。管攝氣質者。心之爲也。而心則氣之精爽者也。有言以質爲無形而類魄者。似是而實非也。夫以剛柔強弱。貼氣而言。則似矣。以成這模樣對氣而言則實非。蓋質雖非專指形體而言。亦不可捨形體以爲質也。胡泳論魄也者。鬼之盛也雲。四肢九竅與夫精血之類皆是魄。但耳目能視能聽而精明。故謂之鬼之盛。朱子曰。是如此。又曰。魄是箇晶光堅凝物事。然則魄雖無形。亦可以言有形。況其質乎。若曰魄之有形類質。則猶或可矣其曰質之無形類魄。則非但眛於魄之理亦幷與其質而失之矣。夫氣質之相附。猶心目之相須而不相無也。若必以爲無形。則氣何所搭附乎。周濂溪曰質則陰陽交錯。凝合而成。氣則陰陽兩端循環不已。朱子曰。以人身言。呼吸之氣。便是陰陽。軀體血肉。便是五行。陰陽是氣。五行是質。氣之淸者爲氣。濁者爲質。知覺運用。陽之爲也。骨肉皮毛。陰之爲也。質竝氣而言則形質之質。若生質則資質之質。李氏希濂曰。有形體而分峙於昭昭之間者。質也。無形體而默運於冥冥之表者。氣也。詳此數說。雖或以陰陽五行造化萬物而爲言。遠取近反。則一身還有一乾坤。豈有彼此有間之理耶。且以質爲魄而爲無形。則使夫學者。必張皇摸索於玄虛幽妙。形似影響之間。以爲日用操存。而其於正衣冠尊瞻視。九容四勿。制外養中之實。則專不加功。而曰變化氣質之學可乎。程子有未有箕踞而心不慢之戒。亦此之謂也。大抵近世學者。以爲容貌詞海翁詞恐辭之誤氣。肌膚筋骸。不必修餙。而但以治心爲務。夫心無形。以身爲用。身無思。以心爲主。故心非身。無以操存。身非心。不能檢攝。身之與心。一而二二而一。今欲彼此而取捨之。是所謂判斷身心之學。終必以禮樂法度。爲蒭狗之餘。視聽言動。非性命之理。而倨傲之習。放倒之態。未免有節義淸談之遺風焉。蓋其初深惡其餙外詐善。以釣聲譽之習。而其矯革之過自不覺其不中規矩。以悖中和之德。故其爲學麤疏脫略。設施注措不能精深縝密。而往往做時不如說時。動處不如靜處。是乃務內遺外。不從事於敬義夾持直方內外之功也然則以質類魄之說。其爲害。豈不深且大哉。或曰。朱子有言。氣曰魂體曰魄。又曰。魂是氣。體魄是質。若子之言。則彼皆非歟。曰。朱子之意。蓋曰氣之精者曰魂體之精者曰魄魂之粗是氣。魄之粗是質雲爾。非以質爲無形而雲也。又況朱子論始化曰魄。魄是胎中初略略成形時。又答呂燾問曰。魄有箇物事形象在裡面。又安知不以是爲言也。大凡聖賢言論。似此者非一。其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其曰仁者人也義者宜也其。曰灑掃應對便是形而上。其曰愛曰仁宜曰義之類。皆借粗喩精。借精喩粗之說。非謂袞精粗爲一也。且朱子亦云。氣質是實底。魂魄是半虛半實底。又曰。魄者。形之神。魂者。氣之神。魂魄是氣質之精英。謂之靈。此亦可見。愚見如是。非敢自以爲是而取必於人。特欲就質於君子之見而已矣。
氣質說辛巳七月十八日
編輯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所謂器者非質乎。夫器成於道。道具於器非器。道何所湊泊乎。質生於氣。氣充於質。非質。氣何所搭附乎。孟子曰。氣。體之充也。朱子曰。天欲生此物。必須有氣。然後此物有以聚而成質。所謂氣質之質。非形體而何也。然氣有象焉而已者。陰陽是也。有形體者。天地萬物是也。質有象焉而已者。天質之類是也。有形體者。形質之類是也。若以氣質之質。爲無形而類魄。則於學者收斂操持之實。必有所缺焉。此不可不察爾。
論氣質壬午二月初十日丑寅覺
編輯氣質之質。形質之質也。耳目口體。形質也。視聽言動。其用。〈海翁用下恐脫也字〉所謂變化氣質者。變化其用也。非謂變化其九竅部伍也。如曰體胖者。非身體之形變也。乃其身體之用變也。如曰天地位者。非天地之形。今始位也。乃其天地之用位也。夫質有明快遲鈍之不齊。而見於耳目口體視聽言動之間矣。其辭令容止。輕重疾徐。乃其用功之最切者程子曰。視聽言動四者。身之用也。愚謂學者之用功。初下手處其在此。而極功之驗。亦不外是也。
論禮
編輯論禮
編輯朱子曰。禮者。仁之發。所謂人而不仁。如禮何是也。曲禮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所謂克己復禮爲仁是也。仁發爲禮。由乎中而應乎外者而言也。成德者之事也。復禮爲仁。制乎外。所以養其中者而言也。學者之事也。其功効工夫之不同。有如此。德未成而未免爲學者。則欲其博文以約禮而已。
夫人。出於天而法乎天者也。故天理之節文。人亦順之。太一分而爲天地。則有上下貴賤。轉而爲陰陽。則有升降進退。變而爲四時。則有往來先後。列而爲鬼神。則有屈伸同異。此皆自然之節文而人之所法者也。而人自不知。聖人因人之所當行者而爲之製作若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皆是也。學者有志於道。則莫若講明義理。踐履實地。而遵聖人之製作而順天理之節文。拳拳於曰用之間矣。若曰吾志於道而學以致其道。其他皆末節也。則所謂道者。果不在於日用之間乎。在於日用之間。則三百三千之外更。有所謂日用者乎。嗚呼。揖遜世遠。盡禮聖去。文質彬彬。其可復見。
禮者。理之顯設而有節文者也。聖人。淸明在躬而自順性命之理其所顯設。無非有自然之節文。所謂由仁義行也。未至於聖則不能無氣稟物慾之累。怎生得順性命之理。必也制外以禮。勉勉乎視聽言動之際。以復其性命之理。所謂克己復禮爲仁也。記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須要將禮以成仁義。而謂視聽言動。非性命之理。可乎。
聖人制禮。欲使人克己。以復性命之理。子曰。克己復禮爲仁。顔淵曰。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可知是聖人之所以敎。學者之所以學。禮義而已。
與金士重千鎰論禮書
編輯承諭曲折。良荷不外。而且審高明學問有進。而恐人失見之意。慰謝十分。然所論儀禮約禮之淺深。雖若精備。而鄙意之感。終未能釋然而無疑。不可以同聲苟合。故敢盡所蘊。以達左右。而冀其徐察深思之萬一。夫禮者。理之顯設而有節文之謂也。未有徒理而無節文者也。亦未有徒節文而離乎理者也。以天文而言。則若天地之尊卑。陰陽之屈伸。剛柔之往來者。無一不發於理也。以人文而言。則若貴賤之等級。本末之隆殺。親疏之厚薄者。亦無一不本於理也。理無形影之可憑據。而禮有着實而可歸宿。故聖人之敎人。必以禮。而學者之學聖。亦必以禮而後可至。若儀禮典禮之類。無非敎之學之之禮也。斯禮也。孔子所說三代之禮也。所從先進之禮也。所問老聃之禮也。所雅言之禮也。所定一之禮也。孟子所謂節文斯二者之禮也。程子所謂日履安地之禮也。朱子所謂正經之禮也。而扶持宇宙之棟梁。古今人物之規矩。是乃學者所準則以視聽言動者也。約禮復禮雲爾者。其約之復之以此禮而已。蓋儀典者。聖人之蘊。著於書。而學者所當行之禮也。復約者。學者之行。進於聖。而聖人所指敎之功也。蘊與行雖異。而其所蘊所行者。皆禮也。於此可以見分儀禮約禮之不可得也。朱子答人復禮約禮之問曰。聖人之言。本無輕重。而伹人所造有淺深爾。訓易禮卑曰。三百三千。無非卑底事。答張敬夫曰。三王制禮。不違乎義理之正也。深體此言。可見矣。愚謂爲學者。姑置其淺深之論。而其復之約之。當遵守儀典之所著而進進不已。則將自見其聖人之蘊。而卒同歸於天理矣。若反以儀典之所載。謂可言可書者而爲粗跡。以復約之禮。謂不容言不容書者而爲妙道。以爲心與跡二。道與事殊。務使學者。惘然措其心於幽深怳惚之境而敖然遺其功於著見着實之地。則不惟無所準則以爲復約。而亦恐其將歸於以形器法度爲蒭狗之餘。以度數刑政爲仁義之判。而卒未免於七賢之放曠。東萊之疏略。而爲後世識者之譏也。木喩以復禮約禮之禮爲深。而學立儀典之禮爲淺。愚不知其賢侍之所見。有何據而有是說也。夫禮。同一禮也。而其復之約之。學之立之。以其有資質之異而有淺深也。試擧其一二而論之。則顔子資質剛明。故深知禮之所在。而不難於復約。仲弓資質未能剛明。故不能深知禮之所在。而難於復約。是則顔冉之知行。雖有淺深高下之不同。而其所知而行之者。則皆禮也。且如揖讓進退。是禮也。而聖人能之。學者守之。其能與守。固有淺深。而豈其揖讓進退。有二本而然耶。朱子說知崇禮卑之文曰。窮理爲知。循理爲禮。於此可以見窮循之有淺深。而禮則無二本也。若曰以節文而論。則儀典之淺深厚薄。必不能自違於復約之際矣。豈可以彼爲淺而以此爲深乎。且夫學禮者。方窮其天理之所在而立禮。則已得其天理而立之也。來諭比而同之。以證禮之淺。不惟無益於淺深之發明。而又幷與其學立之意而不明也。若能立於禮。則已無搖奪於己私之患。何事於克與復勿與事之間乎。又來諭所引蔡氏之說約禮則曰。禮非特儀禮典禮之禮。凡天理之本然。人心之固有。截然有定則者。皆是也。審其非特皆是之字義。則可見其主於儀典。而非外儀典也。亦見其微有行儀典之禮而後。得本然固有之理之意也。其言若有淺深。而其意則實不然。程子曰。理文二而一道也。朱子曰。道德性命之與刑名度數。其精粗本末。雖若有間。然其相爲表裡。如影隨形。又不可得以分別也。蔡氏之說。蓋本諸此。而憂後世有如高明之論。而以禮法事變爲粗跡。故兼擧儀禮典禮本然固有。以發明約禮之禮。而使學者有所歸宿之地也。今賢侍之說約禮而外儀典。何也。以儀典約禮。分而爲二。又何也。審其指意之所在。則竊以爲高明。以儀典之禮。爲淺近支離而不必循也。若以爲淺近則孔子亦何嘗說之從之問之。而顔子亦何必復之約之乎。大抵禮雖多門。實不外乎視聽言動之循理。而聖人則不待循而自循。所謂堯舜性之也。學者則必用力而循之。所謂顔子事斯語也。朱夫子曰。克己復禮。固非易事。然顔子用力。乃在於視聽言動禮與非禮之間。未敢便道得其本心而了無一事也。若必欲論淺深。則但於此求焉。而無體之禮。著見之禮。從可想矣。且所引仰鑽高堅之文。似於平日泛看胡氏之說。而不深究朱子之意。惟高明更詳之。淸之愚直迫隘。未能幾及於相公之寬容深厚。此亦可見。然辨不可不明而議禮如訟。故敢整以稟。
問答禮戊寅正月十四日
編輯舜禹皐陶之相拜。太甲伊尹之相拜手稽首。成王,周,召之相拜手稽首。君臣問答之起敬也。曾點之舍瑟而作。賓牟賈之起而避席。師生問答之起敬也。君臣師生。皆以義合。其致敬於言論之際。必不異也。惜乎記述者之不備也。後世人心不古。務從簡便。反以起敬盡禮爲非笑。嗚呼痛哉。起敬者。所以重其言也。重其言而後。可以行其言。行其言而後。可以傳其道。君臣師友之道。不明久矣。嗚呼奈何。
簡羅君以健德元○丁丑十二月日
編輯介淸再拜言。國內不幸。恭懿大殿〈海翁殿恐妃字之誤。不然則殿上脫妃字。見下文君母之喪則可知。〉不祿。雖以草野疏賤之人。思先王之盛德而益切悼怛。今承俯示。仰認尊懷亦如。而相慰不易。私恨焉窮。所變節則聞訃日。冠則自如而但着白衣白帶。立哭四拜。成服則服其服哭四拜。此介淸所行之禮。而亦未知得失也。五禮儀則無前御以下聞訃禮。而但有服制雲。前銜三品以下及生員進士生徒。白衣白笠白帶白皮靴鞋。成服禮則聞訃第六日早晨。服其服。俯伏哭盡哀。四拜興平身。然此則乃見任官所所行之禮。而前銜以下成服禮。不別指揮。五禮儀之疏脫不經乃如此也。大抵君母之喪在禮期。而庶人則無。今服。只從邦憲耳。所欲論。當不止此。而氣甚困憊。姑此不備。
國喪卒哭之禮。不知官家如何。而此間所行則哭四拜後着黑帶。又哭四拜。此以家禮與五禮儀註參用之。亦未知是否。伏惟尊照。〈戊寅三月初九日〉
國君兄弟昭穆丁丑十二月二十四日
編輯天下之道。有大小權經之不一。要在觀會通以行典禮而已。故家有家道。國有國道。隨其處而處之之道。各自不同也。夫父子兄弟之定分。以家而言。則萬古不可易之常經。而在國之嗣位繼統而言。則兄弟之分。或變爲父子之位。隨時取義之道然也。蓋分定於生之先後者。在一家之私屬。位定於嗣之先後者。在一國之公心。故人君兄亡弟繼則兄分父位。弟分子位。各爲一世。至於伯叔。亦不得不然。其所以然者。君之爲君。以臣民也。臣民之所事者皆君。以先後嗣爲先後君。不以爲兄弟。此所以國天下。以臣民之心爲心。而不得伸一家之私。以臣民之定爲定。而不得屈天下之公。此雖似權。而實則經也。故程子曰。國家弟繼兄則是繼位。可爲昭穆此之謂也。若以宋之繼統論之。則英宗。僕王之子。程子論以爲仁宗之子。徽宗。哲宗之弟。高宗。欽宗之弟。朱子定之爲昭穆之列。以程朱之聖賢。豈有苟論以誣天下後世也哉。且以古昔觀之。舜之受位於堯之所從受天下者。禹之受位於舜之所從受天下者。亦皆此義也。後世或有弟繼兄而不爲昭穆者。嗚呼痛哉。愚旣成此說。而或有難之者曰。國君弟繼兄爲昭穆之義。旣如此矣。若兄弟相繼至於三四。則當祧親未盡之主奈何。曰以臣民之公議。則自當祧遷。更無可疑。若以子孫論之。則情有所不忍。蓋當別立小廟於大廟之右以奉安。而祭享則當與親廟同。俟其當祧而祧之。旣不悖於義。又安順於情。何爲不可。所謂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者也。
論堂室制與朴監司民獻○甲戌年
編輯按堂室之制。五架而五間。中脊之南通三間謂之堂。堂後中一間謂之室。東一間謂之東房。西一間謂之西房。東房之東壁外。謂之東夾室。西房之西壁外。謂之西夾室。夾室一名廂又謂之廊。東西夾室之南謂之東西堂此卽儀禮絰傳所謂室有東西廂曰廟者也。且有二架而三間者。中一間爲室。東一間爲東房。西一間爲西房。無前堂。此則經傳所謂無東西廂而有室曰寢者也。夫廟在前而寢在後。廟乃接神之地。而視於藏衣冠之寢爲尊。故在前廟非但接神而已。凡所行禮皆於此廟之堂。然右所論。古之殿屋廈屋之制也。而廈屋之制小異焉。至於後世宗廟之制。一如殿屋。而但室有主焉。右親盡而祧。則藏於太祖之夾室。此宮室宗廟之大槪也。又按語類。朱子答李丈問太廟宗室之制曰。室在堂後一間。從堂內左角爲戶。而入西壁。如今之嗇上爲龕。太祖居之。東向旁兩壁有牖。羣昭列於北牖下而南向。羣穆列於南牖下而北向。堂又不爲神位。而爲人所行禮之地。天子設黼扆於中。受諸侯之朝而覲禮。亦曰天子設斧扆於戶牖之間。與朱子之言正相合矣。而聘禮几筵旣設。註雲有几筵者以其廟受。宜依神也夫覲禮。諸侯朝天子之禮也。聘禮。鄰國相聘之禮也。而如此雲爾。則知古人凡行禮。必於廟而不嫌其褻祖考之神。而抑或不自專而有聽命之意也歟。據上數條而推之。則向所論殿牌藏於北壁。而監司於中堂之南少東南向立受禮亦自不妨。然此則據古禮而論也。若以後世見用之禮論之則有路寢太室焉。有明堂太廟焉。凡朝廷之禮。豈必於宗廟而瀆褻祖宗之神乎。況我國家宗廟正殿。各在一處。凡朝廷之禮。不於宗廟而行於正殿。以其廟有主而尊不敢瀆也。以此例而擬議。則藏於北壁而行禮於其前。反有所未安者。別立小間殿於大廳之北西邊以藏之。亦不爲非也。此則據禮貴時中而論也不審先生以爲如何。
顔路曾晳文廟坐次說
編輯夫天下莫貴者天理。莫賤者人慾。是以。君臣父子雖曰天下古今不可易之綱常。然而父子之尊卑。施於家而或不得施於國。君臣之貴賤。施於國。而或不得施於天下。至於聖人則天理之所在。君不得以賤之。天不得以違之。無他焉。以其理也。故子聖則尊於父。舜禹之爲君也。臣聖則貴於君孔孟之爲聖也。蓋子之所極尊者父也。而壓尊於君。則或不得伸其尊。人之所極貴者君也。而壓貴於天理。則或不得伸其貴以此而論。則顔路曾晳之下坐於其子。以其壓於天理也。若序父子於孔子之前。是伸一家之私。而不知天理之公。可乎。且天下萬世之。宗祀。其以道德則宜乎以道德。序坐於天下公共之祀矣曾子曰事之云乎。豈曰友之云乎。程子曰。所謂師者。理也義也朱子曰。天子自有尊師重道之意。禮曰。天子視學以齒。嘗爲臣者弗臣。又曰。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將此數說而熟玩之。則可以見壓天理之義矣。〈丙子九月初八日得〉
答花川正壽鵬書丙子九月念後
編輯昏禮。婦之升降。由阼西階之說。大槪得之。蓋婦之見舅姑饋舅姑時。由西階者。卑不敢當尊者所由之階也。曲禮所謂子事父母。不由阼階者然也。家禮見舅由阼階者。以其舅坐於東也。儀禮則皆從西階升也。若舅姑饗婦而後。舅姑先西階者。示將以此室傳婦而婦自主之意。婦降自阼階者。示承舅姑之命而將代之意也。故饗獨於冢婦。而庶婦則不饗之也。饗者儀禮註。以酒食勞人曰饗也。
虞後雖罷朝夕奠。而朔日奠則未嘗罷也。若不罷則時之早晩饌。之豊約。自當如儀。不須引用他儀也。但其拜與位則疑與虞祭同也。而參與降則參先而降後也。若未卒哭前。則疑無參神也。但政和儀。庶人無朔奠。而朱子曰。旣有朝奠。則朔奠且當遵當代之制。不設無妨。此亦不可不知。
朱子答程正思書曰。未葬時。奠而不祭。酌酒陳饌再拜而已。虞始用祭禮。卒哭則又謂之吉祭。愚謂奠而不祭。未忍以神事之也。葬後則漸以神事之。而猶不忍。故無參神。若過卒哭。則哀殺。故自當吉祭而有參神也。旣曰卒哭則哀殺可知。然亦未嘗必然也。
祭於后土而酹者。非以降神也。猶祭天而燔柴之類。以其各從其陰陽神氣之意思也。蓋天神陽。故積柴實牲幣於其上而燔之。以炬氣升於天也。地祗陰。故祭山則埋幣。祭川則沈幣之類皆順其性之含藏也。
陳參降先後之說。蓋亦得之。而伹祠堂則神不離常處之地。疑當異於時祭之時也。蓋在祠堂則以木主禮之。而出就正寢則思成而以父母之形禮之。故參降先後不同。雖曰以形禮之。而若無主。則神何所依。故祭先則先降神也。
賢侍之服外祖母喪。脫俗近古。深慰深慰。但士大夫小功給暇十五日。旣著於律令。而未免時仕。則待客之時。着網巾着白笠。疑亦當然也。
婦拜舅姑一節。於家禮則集諸家之儀。酌古今之宜而因存之。故云拜於堂下。於答李晦叔書。則別以朱子之意論之。故云拜於堂上。蓋婦之初來。其禮當以嚴敬爲主。而平常則以篤恩愛爲主故也。儀禮則初來見舅姑。亦拜於堂上矣。
古者限喪。以月數爲定。故除服必以月數。不以日數。後世以在職者給暇日數爲服限。故除以日數。殊非禮經。若從古禮者。須以月爲限。
與羅敎官德元書丙戌二月三十日
編輯某再拜覆言。春深風尙寒。伏惟哀候支攝。鄙人自外還在今朝。而得展貽帖。仰認哀眷。深荷深荷示問練服之節。某亦未知其詳。但喪服賈疏雲。凡喪所以表哀。哀有盛時殺時。服乃隨哀以隆殺。故初服麄。至葬後練後大祥後。漸細加餙。故以冠爲受斬衰裳三升冠六升。旣葬後。以其冠爲受衰裳六升冠七升。小祥又以其冠爲受衰裳七升冠八升。自餘齊衰以下受服之時。差降可知。又雜記雲。有父母之喪尙功衰。註雲。三年之喪。練後之衰升數。與大功同。故云功衰。張子曰。練衣必鍛鍊大功之布以爲衣。故言功衰功衰上之衣也。楊氏復曰。謂鍛鍊大功之布。以爲上之衣。則非特練中衣。亦練功衰也。疏雲。受猶豕也。鍛水濯而已。勿用灰。某以爲我國之布。皆灰治其縷而成布雖勿鍛。亦可也。但小祥受服則須用冠八升衰裳七升。乃合於哀漸殺之義也。惟貧窮無可辦。則從俗非得已也。困甚怠甚草此。伏惟哀察謹此。
答羅大之書
編輯某謹拜覆言。瞻仰承手帖。審悉邇來。僉尊遭服遇患。殆無寧日。而在遠未卽聞知至闕慰禮。深愧不敏。且恨無良也。所幸許枉在近庶吐心膽。企仰企仰。祥服色亦未的其宜。但禮曰。祥而縞冠。蓋古者朝服有白衣冠。故變凶漸吉之服。以縞亦可。後世吉禮無白衣冠。故家禮以黲紗爲祥服。蓋近古〈海翁古恐吉之錯〉微凶。於義爲安。惟高明酌其所從可也。從古則白笠。從家禮則淺墨布笠。恐未爲失也。但白笠。乃邦憲。更商之。十一月而練。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夫爲妻與父在爲母喪。竝同其制。唯爲母伸心喪獨異。而伸心喪者。麤草笠。或黲布笠似穩。朝夕饋食。終三年不變。則朱子大全詳矣。竝錄呈。父在爲母者。雖練而後祔。旋卽出主而安置別室。至於朔望。以心喪之節。恐於義爲得也。然此皆衰朽之見。何足遽信。惟在高明商量行之耳。
禮記間傳註〈大祥祭。此日除脫。則首服素冠。以縞紕之。身着朝服而祭。祭畢而哀情末除。更反服微凶之服。首着縞以素紕之。身着十五升深衣。未有采緣。禫祭之時。玄冠朝服。祭訖則首着纖冠身着素端黃囊以至吉祭平常所服之物無所不佩。▣黑經白緯曰纖。▣縞。生絹也。或曰。黑經白緯也。▣素。熟絹也。▣李繼善向。檀弓旣祔之後。唯朝夕哭拜朔奠。而張先生以爲三年之中。不撤几筵。故有日祭。溫公亦謂朝夕當饋食。則是朝夕之饋。當終喪行之不變。與禮經不合。不知如何。朱子曰。此等處。今世見行之禮。不害其爲孝。而又無嫌於僣。且當從之。〉
題主左傍說
編輯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故據地而序位者。皆以右爲尊。以其西高而東下也。易所謂地勢坤而順傾者也。故人家之制。皆以東爲阼階。以西爲賓階。而凡所迎接。主人自謙。處於阼階。而尊賓位於西階至於一家行事之際。莫不皆然。冠子而醮於客位。喪父母而殯於西階。祭祖先而以西爲上。是皆尊右下左之道也。安有題主。獨以西爲下而書子孫之名。以東爲上而書父母之名。以違順傾之勢之理乎。家禮題主註。其下左傍。書奉祀者之名。則是乃明言以左爲下。而禮所謂冠於阼哭於阼之義也。說者謂左傍之左。乃生人之左。而非主身之左。題奉祀之名於主身之右。是子孫反居父母之上而無以西爲尊之義也。其不爲揆理而不合。考禮而無據者乎。蓋其者。指主身而言也。如傳所謂其。指先王之其也。旣雲其下則左乃主身之左甚明矣。而說者之言如是。無乃不深究義理之所安而脫略文字之過乎。愚不敢自是而姑著此。以待明者之辨。
凡人家有事於廟門。則必卽位於門東。有祭於正寢。則亦必立於阼階。是則人子事神之位。當在於神之左。蓋神道尙右。地勢傾左之義也。故朱子述題主之義而曰。其下左傍。題奉祀者之名。蓋爲此也。後人不深究義理之所在。乃以左爲生人之左。而書奉祀者之名於主身之右。若是則名在神之右而位在神之左。無乃有乖於尙右傾左之義乎。說者又謂左乃序次。如左之左。殊不知神主之制。自與書冊之制。大相不同也。蓋神主自當其人之身。而書冊則本爲人之對看而設也。其言左右。勢不得不異也。觀於朱子大全祧廟箚子幷圖可見矣。
左右位說
編輯凡取左右而序位者非一。以地位之高下則賓主之阼西階也。以陰陽之貴賤則朝廷之東西班也。以吉凶之象類則拱之尙左尙右。祝之讀左讀右是也。賓主尙相讓。故自卑於阼而敬客於西。朝廷位尊卑。故左陽爲上。右陰爲下。至於神道尙右。兵事尊右。以其類凶也。拱手尙左。吉祝讀左。以其類吉也。禮所謂客若降等就主人之階。以地位之高下也。同姓西面。異姓東面。諸侯東階。諸伯西階。以陰陽之貴賤也。老子之言曰。上將軍處右。偏將軍處左。以兵戎之凶類也。至若漢初。以右丞相爲尊者。習於戰國之兵戎而然也。非三代所制之禮也。然則取左右而序位者。意各有所主。而質家文家。所尙不同。不可以一例拘也。若簡編之分左右。則主人身而言。以其人之對看而設也。至於列書世位。則未嘗不以其世位爲左右也。蓋文字以人書寫之順逆。觀覽之先後。故其分左右。宜不以書冊而以其對人也。世位則自當其人之身。故其分左右。不以對人而據其位也。觀於朱子大全祧廟箚子可見矣。
論禫服
編輯古者吉服。有白衣冠皮弁素幘是也。故三年之喪。大祥而冠縞素。至後世無白吉服。故朱子酌古今之宜而撰家禮。大祥之後。以黲紗幞頭。定爲禮制。愚謂大祥。始變凶卽吉之際。古之不黲以縞。以其吉服。亦有白也。朱子之不縞以黲。以其吉服無白也。吉服有白而服黲。則過於始吉之禮。吉服無白而服縞。則失於變凶之義。此古今黲縞之所以不得不異也。今之大祥而着白笠者。恐其未免有泥古之獘也。
降神說丙子十月初七日
編輯爇而求諸陽灌以求諸陰者。蓋人以生而言。則陰精陽氣。疑合而有此身也。以死而言則魂升魄降而游散無依。故將祭之時。以火氣而求於陽。以水氣而求於陰。夫火屬氣與魂而氣升於天者也水屬精與魄而氣徹於地者也。水者酒之謂也。求神於陰陽上下。各以其類而冀其感通之速也。
自悔
編輯丁丑十月二十九日。因事在金士重家。而與羅大之共話。忽有新登科人來問雲。明日將榮祖先之墳辦備已盡。又有勢不得已之事。而今聞姑夫之訃。處置奈何。介淸以爲無服之親而非同宗不同居。祭則祭矣。時未見明文。不能無疑。雖迫於事勢之不得已而祭之。不以爲是也。大之以爲主祭者。雖無服。受祭者有服。則於人情有所未安。其能安饗乎。決不可祭。金士重以爲決可祭而無疑。介淸疑信未決。請取禮記曾子問而泛考之。有曰將冠子而未及期日。聞齊衰大功小功之喪。則因喪服而冠。援此以證。不改前議。其人竟祭之。介淸常懷可不可之疑。將考禮文而未及。是年季冬初三日。羅大之來訪。問之則曰。其人之祭。鄕邦貶議。幷與其論禮者而詆斥之。且有或人擧禮記所祭於死者無服。則祭之文以論之。卽取隨手所錄曾子問以審之。則果如或人之雲。愧悔其麤疏輕率。不深考禮文而陷人於失禮之歸者。介淸也。而歎服其羅君之敦厚精詳。躬篤恩愛之行於日用之間而能善推於人也。噫。介淸平生言行。其不爲此類者幾希。此乃講學不明。涵養未透之獘。非但誤身。亦以誤人甚可懼也。自此之往。痛艾前非。更加密察。至於將死之年。庶免其罪過之大也。然深察大義於禮文之中。則雖祭未爲大失也。右論則主自責爾。
與思菴相公論駭俗說庚辰正月二十一日
編輯吾黨有徐慶豹者。年少而質美人也。遭祖母及叔父喪而着白笠。人以爲大駭而侮罵之。以至咆哮於門下左右。後生以爲凡事有合義而俗以爲駭者。有悖理而俗以爲常者。又有宜今而不悖於古從古而無害於今者其不顧義理之如何。而一循流俗之非。則固當容悅於世而取益於已也。程子所謂閃姦打訛。朱子所謂依阿循中。莊周所稱緣督以爲經之術也。誠所未安。其謂執古非今而不屑屑於流俗之駭者。似涉乎矯俗千名而有違於因時制宜之道。亦不可謂會通旁達之智也。安得以辭其過耶。至若行而不悖於古。有補於今者。則斷不可以人言之是非。爲所行違也。夫爲祖父母伯叔父母期喪。著於禮經載於國典。而無所禁。特以在職遭喪者。式暇之格。而只以期月。爲衰世之常例。大小循之。莫有怪之者。此乃仁人君子所當急急救正而不暇他顧者也。反以駭俗而沮抑之乎。夫以爲駭俗者。爲其悖於理而害於今乎。爲其不能容悅於世而失其所養之望乎。抑欲不大爲善不大爲惡。依逴循中。以全身避禍而得罪於聖賢之名敎乎。與其晏然於朞功之喪而服吉行樂。以自媚於衰俗之汚。孰愈於笠白帶布。以自別於平素而兆其復古之漸乎。程子曰。夫聖賢之處世。在人理之常。莫不大同。於世俗所同者。則有時而獨異。蓋彝倫則同矣。於世俗之失則異也。不能大同者。亂常拂理之人也。不能獨異者。隨俗習非之人也。愚每誦此言而心服之。以爲古今天下不可易之確論也。若師其意。不師其跡之說。則竊恐駸駸然入於心跡之判。未易與初學者語也。大抵士君子之行事。不論流俗之駭不駭。而但審其義理之如何而已。苟不恤義理。而只同乎流俗。則其於得失利害之際。馴入乎徇人慾滅天理之地。而終至於仰人鼻息。以爲慘舒憂樂之歸矣。可不懼哉。況臨事而計利害者。其終未必不入於害也。以言論則苟合左右而不顧義理。以行事則巧避毀譽而見容流俗。自以爲智能。而夷考其跡。則其詐善掩惡之肺肝。已彰露於十目之所視矣。後生以此深懼。凡百雲爲。見得是當。則一以直切而無意回互。此所以不見是於世而亦不以爲悔也。不審先生之意謂如何。伏乞賜批。以警庸暗。千萬幸甚。
夫俗者。人民所安習之禰也。三代之所安習者。純乎義理之正。所謂駭俗者。皆悖理之事也。春秋戰國之循習者。雖其人慾之流。而亦或有三代之遺風。不循其俗者。或得或失。而秦則天理已滅。無可言者。漢唐之智力。或有假仁借義之習。其見駭於一時者。有是有非。而五季則不見駭於俗者。皆隨俗習非之人也。至於宋之治敎。萬目未盡擧。汚俗未盡變。當時士君子。或有見駭於俗而不見容於世者。是皆政有善不善而俗有美不美者然也。然則今之俗。三代之習耶。春秋戰國之習耶。漢唐之習耶。五季宋之習耶。士君子處心行事之除。一循流俗而不顧義理之得失。烏乎可也。〈庚辰正月二十三日〉
論冠笠白黑庚辰正月二十九日
編輯古者冠有玄冠素冠。弁有爵弁素弁。幞頭有紗幞頭布幞頭。委貌有玄委貌素委貌。皆有吉凶之別。今我國家之俗。着笠而不用冠。則笠有黑白。以別吉凶。有何不。可。夫冠者。着首之器而有玄素之不同。以其心之所蘊。有哀樂之不同也。心藏於內。無表。無以知其哀樂。故以其玄素。表於外也。笠亦着首之器冠與笠。其制雖不同。其所以餙其首則一也。今曰笠可黑而不可白。則冠何獨無可不可乎。人但膠於所見之習。而不審其所不見之義理。深可歎也。
論期喪白笠庚辰正月三十日
編輯喪服。人事之大節。而期衰喪服之大節。不可以忽之者也流俗之獘。晏然以期月爲限。而冠服威儀。無異平日。飮食宴樂有同衆人。自識者觀之。甚可傷歎。嗚呼。生而相親。死而相哀。莫有切於期功之親。雖不能頓復古制。而笠白以表其哀。則情所不能自己者。而抑亦有補於風化之本。無悖於先王之制者也。其可以駭俗而抑遏之乎。
答羅有之書
編輯答曰。師喪一事。言論至正至當。歎服其君子之正直也。朱子之於延平。但受學而已。受學雲者。朱子曰。從遊。蓋所尊敬而不爲師弟子之辭也。彼於李丈。受學而已。則今之所處。猶或可矣。若有發蒙凾丈之恩。則餘無足可觀。更何言哉。朋友猶當吊服加麻。況於重恩義之師。豈可無表。哀之變也。黃王金三君子之所服不同者。愚以爲禮無定服。故特以恩之輕重。哀之深淺而表之以所服爾。後之服師服者。當以恩哀淺深爲定爾。若曰旣委質於君而不服三年之心喪。則爲臣者。終無期大功之喪。其可乎。所謂唯其所在則致死者。謂如在君傍則爲君死。在父傍則爲父死雲爾。非謂在君而不服三年之喪也。禮曰。若喪父而無服則解官可知。但當今之時。吾輩當以容衆矜不能爲心。似不可太白直以起爭端也。不審尊侍以爲如何。
又答師喪一事。考於禮。曰。心喪三年。又曰。若喪父而無服。又曰。孔子之喪。二三子皆絰而出。儀禮喪服疏曰。皆絰而出。是爲師。出行亦絰也。程子曰。若顔閔之於孔子。則雖斬衰三年。可也。朱子曰。師之爲義。卽朋友。而分則與君父等。若論其服。則當與君父等。故禮謂若喪父而無服。又曰。平居則絰。又按。儀禮喪服記朋友麻註曰。朋友雖無親。有同道之恩。相爲服緦之絰帶其服則吊服也。其冠則卿大夫士弁絰。庶人素委貌也。吊服有三。王爲三公六卿錫衰。爲諸侯緦衰。爲大夫士疑衰。諸侯及卿大夫。亦以緦衰爲吊服。朋友之相爲服。卽士吊服。疑衰素裳疏曰。庶人則白布深衣錫衰者。錫麻之滑易者也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布。無事其縷。緦亦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疑衰。十四升疑之言。擬也。擬於吉也。將此數說而觀之。則心喪三年之服。不可擬於吊服之制。愚謂師之恩義。有類於君父。則其服疑與齊衰之升數同。而絰帶則疑與期大功之大小同也。而黃王,金三賢之師服。皆未免於吊服之制。準禮義則有未洽。但未知恩義之輕重爾。然此特論其古禮義之正而已。若以末世所謂賢者所行之事觀之。則三賢師服之制。豈不巍巍然高不可及哉。嗚呼。末世之所謂賢者。未必皆以義理。求於師。而或未免有以功利相從者。故其平日所與師友講論者。不過言語文字之間。而期望者又不出乎求聞計獲之私。其於格致誠正之實。明物察倫之本。亦未知其爲何事也。是以。當其臨事施措之際。未能正誼明理。而一以謀利計功爲處之當。其不服師喪。尙何怪哉。但所謂師者。其恩義之輕重淺深差等不一。姑擧其二二。則有句讀訓誥之師。有文章功利之師。有從遊受學之師。有受業傳道之師。或大聖或。大賢或次賢。觀其道德之大小。恩義之輕重而權其服而已。或三年。或期功緦。自不能無等分矣。此亦不可不知。至若生而師事之。以濟其所欲。死而遂背之。以忘其恩義者。則又何足與論哉。
附
編輯丁丑七月二十四日。羅君有之書曰。黃勉齋喪其師朱子。吊服加麻。制如深衣。用冠絰。王柏喪其師何基。服深衣加帶絰。冠加絲。武柏卒。其弟子金仁山則加絰於白巾。絰如緦麻而小。帶用細薴。黃王金三君子。皆朱門之嫡傳。而所制之師服。不無少異。當何爲準。且爲師三年。其不去官耶。聞金都事千鎰門人言則曰。先生今遭一齋〈卽李恆也〉喪而旣委質於朝。故不去官。於愚意甚未安。乃告以此。無乃君有故。以所在而致死時事乎。昔孔子之門。惟顔閔不仕。及其歿也。七十子築室三年。若喪父而無服。夫七十子者。非知禮者乎。且以身無衰麻之服而心有哀戚之心。若喪考妣之義。與程子所謂若顔閔之於孔子。則雖斬衰三年可也之義推之。則苟平日以師事之恩義兼至。則解官三年。雖不載於禮經。乃所當爲也。以此金門多有詆責侍生之謗。不勝呵仰呵仰。金都事同在一城。固嘗的知。早失父母。受學李丈穎悟善言。取重於世。至薦爲名宦。今其死也。雖曰奔喪而來。一吊之後。不措襄事。卽返於家。累茵而坐。至奉官供。應接賓客。是乃其生也。趨走善事以爲釣名之資。而之死遂背之也。狷介之性。多發慷慨之懷。與其門人極言辨論。間發粗暴之氣。由此金門深懷。不肯顯說於鄕人之來見者雲。末世人心之巧險。不可言也。不可言也。然侍生之所見。果有合於義理之正乎。幸亦垂察開示何如。朱子不服延平而在朝論討云然乎。亦乞示破。其間多有曲折。而此人之行。出於意外。日暮草草。心亂氣短。胡寫至此。惶恐惶恐。
與羅敎官德元書乙酉八月二十五日
編輯某謹拜覆言。傲然便坐。每承垂問。勤懇益切。感激無以喩。鄙人自京奔來。氣力大傷。抵今父病蘇復。心念弛安。路困始發。食飮不甘。精神昏頓。至於面有浮氣。爲藥最難。以故明間出向得藥之方矣。哀貺紅枾。深荷厚眷。自愧無以効。會哭土主之意甚善。哀侍喩諸鄕人。以成美事何如。但未及見禮文。不知其儀如何。只着白團領草笠或布笠。若吊主喪子弟。則當用白笠似可。餘不宣。伏惟哀察。謹此。
論繼後辛巳八月初五日
編輯夫爲人後者。謂同宗之支子。繼承大宗之無後者也。蓋尊祖重宗。子孫之道也。宗子無後則承祖之祀當遷。宗子情所不忍。大宗之尊當易。支子義所不安。兩不得已。而宗子以支子爲子。不遷其祀。支子以宗子爲父。不易其尊。重祖先而尊大宗也。其至矣。爲祖宗而非爲身。故支子無後。則只祔於祖而不須立後。古之禮也。後世之所謂繼後者。非爲祖宗而與爲人後也。所後者。特以占吝身後之産業。不欲分裂於族人也。爲後者。亦貪戀所得之産業。利爲子孫計。皆非爲祖宗也。且其愛財利而割天屬之愛以服朞。重利合之父以服斬。逆理亂常。罪不容赦。流俗之獘。視以爲常。不以爲怪。深可嘆也。昔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與爲人後者使不入。呂氏雖疑其辭之迫切。而其義理則誠天地萬古不可易之鑑戒也。而人自不察。惑之難悟。一至於此也。又況繼後之後。雖生己子。論者以爲父子之名一定而不可復罷。此但知正名而不知所以正名之實也。愚竊以爲若知其正名之實。則雖大宗之後。生己子則亦可罷矣。況以利合者乎。蓋以宗子之正。則天屬與義合。親疏之分。固不可強安排。而祖先之享祀。亦安於直嗣之盡誠。以支子之情。則還。其父而服其服讓其子而宗其宗。奉祖先安享之意定宗子天屬之情。彼此無憾而人道得宜矣。況非宗子而與爲人後者。則其於罷。有何不可。但知父子之名一定而不可罷不知天屬之情自然而不可遏。是靠於名而不知實。何其謬也。
論私着冠海翁想其時世。無着冠之風故有此論歟。
編輯孔子答爲邦之問而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聖人之心。未嘗無如此之爲。而不得爲如此者。有其德無其位也。無其位則當不悖其爲下之道。故不敢作禮樂而襲水土之宜。如獵較章甫逢掖之類是也。今士大夫居家私着冠意謂不是。若告於上而改此邦之風則可矣。
論理
編輯畫卦說
編輯古者包犧氏之畫卦也。只是因陰陽兩端而已。觀其天動於上。地靜於下。而有奇偶象。故畫一奇一偶爲兩儀。觀其天有日月而日陽月陰。故於陽儀上畫一奇一偶。爲太陽少陰。地有山川而山峙川流故於陰儀上畫一奇一偶。爲少陽太陰。觀其日有晝夜。月有盈虛。故於太陽上。畫一奇一偶爲乾兌。於少陰上。又畫一奇一偶。爲離震。觀其山有鳥獸。川有甲鱗故於少陽上。畫一奇一偶。爲巽坎。於太陰上。又畫一奇一偶。爲艮坤。自此而推。以至於極。爲六十四卦也。蓋推原天地之所自。則本無兆眹之可指。故孔子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天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雖然。畫卦取義。固非一端。故又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學易者。要在活看。不可拘泥而固執一塗也。
包犧仰觀俯察以畫八卦圖
編輯天日晝。皆陽故爲乾。
天日夜。二陽在下。一陰在上。故爲兌。餘皆類此。
則河圖以畫八卦圖
編輯一北三東七南九西。陽數也。爲陽儀。自北而東。而南而西。猶圓圖陽自北起。終南過西。
二〈南〉四〈西〉六〈北〉八〈東。〉陰數也。爲陰儀。自南而西。而北而東。猶圓圖。陰自南起。終北過東。
四九太陽。九固老陽數也。而四本老陰位。所以同稱老陽者。以其二老互藏其宅也。故河圖之數。四合九而同居焉餘倣此。
九一七三數皆陽。故爲乾。餘皆類此推之。
伸圓圖爲橫圖
編輯〈謹按手本中。老少陰陽流注處。本以宋墨別之。今以墨白俾便刊印。〉
二始相交爲震巽。卽圓圖姤復。
二盛相交爲乾坤。卽圓圖乾坤。
就四象而看。則二老交而生乾坤艮兌。乾坤二老對配。艮兌二少對配。二少交而生震離坎巽。震巽二長對配坎離二中對配。乾圓圖看。陽下陰上相對。卦則乾坤對姤復對。
通分則左陽爲下。右陰爲上。圓圖之陽在左陰在右也。細分則陽始爲下。陽盛爲上。陰始爲上。陰盛爲下。圓圖之陽生於下極於上。陰生於上極於下也。
論數
編輯數者。具於理而行於氣。陽一陰二。天圓地方。而數之體立。日月晝夜寒暑往來而數之用行矣。天下事物之吉凶悔吝。何莫非此數之範圍乎。
論太極圖上下圈
編輯太極圖。上有太極之圈。下有陰陽之圈。實如圖象。則卻似太極自太極。陰陽自陰陽。各爲一物。恐人誤見如此。故朱子釋之曰。非有離乎陰陽卽陰陽而指其本體不雜乎陰陽而爲言也。蓋曰太極雖不外乎陰陽五行。而其體亦有不雜乎陰陽五行者也。
論先天太極二圖
編輯先天圖。但有書而而無文字。可尋唐虞以上之氣象也。太極圖。具陰陽五行而又有文字。夏商以下之氣象也。孔子先天氣象。卻渾厚。孟子太極氣象。卻詳盡以類而推之。則非但古今而已。人物之大小上下氣衆。無不皆然。
論形而上下
編輯形而上形으로上을一雲形호ᄃᆡ
形而下形으로下를
上指無形而不可見者。所謂理也。上屬天虛。
下指有形而可見者。所謂物也。下屬地實。
形而不可見者道也。形而可見者器也。
朱子說形而上下曰。卽形器之本體而不離乎形器則謂之道。就形器而言。則謂之器。愚因此說而自得之如右。
論陽始於下陰始於上乙亥年
編輯溪澗之草木。先受生長之氣。以其陽氣自下而始。於復可見。山頂之草木。先受肅殺之氣。以其陰氣自上而始。於姤可見。
論元亨利貞仁義禮智順錯
編輯天道無爲。故順而言之曰元亨利貞。可以見相生而流行之妙也。人事作爲。故錯而言之曰仁義禮智。可以見相制而對待之實也。流行者。春夏秋冬天之運化也。對待者。東西南北地之定位也。稟其天之運化而成於地之定位者。人也。從其所成故曰仁義禮智。
近東多風說在語類
編輯夫風之爲皷動。隨陽氣而生者也。地之東多風。天之春亦多風。蓋東。陽生之方。春。陽升之時。陽本動物而當其發生之時。固宜多風人生少時。多動少靜。亦其一驗也。〈丙子回月二十日記〉
陰陽之勢均力敵亦多風。此則陰陽相戰之時。不可一槪拘泥也。
論水火氣
編輯平菴項氏曰。水氣升於上。水至木杪則爲滋液。火氣見於上火至木杪則爲華實。愚因此說而思之。水屬冬而冬之水氣。藏於草木之根。漸升而極於春。則滋液發於草木之上而枝葉潤澤。火屬夏而夏之火氣。融於草木之根。漸見而極於秋。則光華結於上而果實成熟。以其五行從母之氣也。色亦然。水之黑見於春。木之靑見於夏。火之赤見於秋。金之白見於冬。然草陰而木陽故草已成於春。而木則至夏而成。草已實於夏。而木則至秋而實。於此可以見陰躁陽遲之驗也。可以見陰小陽大之義也。〈丙子八月二十五日。讀易鼎卦象而得。〉
隔二位而胞。隔一位而生。當位而旺。生與胞在孟。旺在仲。〈七日來復。自五月陽始無而至十一月陽始生。相去七月。故曰七日來復。▣自十一月陰始無而至五月陰始生。相去七月。亦當曰七月來遇。陽稱日陰稱月。〉
五行丙子十一月十三日
編輯水陰盛火陽盛。木陽穉金陰穉者。以五行生稟言之也所謂五行之生。各一其性者也。水木陽火金陰者。以五行生屬言之也。所謂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者也。木火陽金水陰者。以五行運行之序言之也。所謂五氣順布。四時行焉者也。蓋生稟之性。含其運行之氣也。運行之氣。發於生稟之性也。故言其生稟之性。而運行之次。亦在其中。所以朱子答黃氏之問。但曰畢竟是可疑而已。終不肯改其章勾。
聖人畫卦天地運氣丁丑十月初十日
編輯聖人書卦以示人。猶天地運氣以敎人。故吉凶悔吝與風雨霜露皆無言之敎。而唯智者。爲能信得及矣。
論歲月日定限丁丑十月十四日
編輯蓋太古聖人。仰觀天文識其天與日月初相離處。而日一晝夜恰周其初。故以一晝夜爲一日月二十九日半強。遂及而與日會故以三十日爲一月。而其空半日弱爲朔虛。積至十二月。則空五日強。天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周其初。與日月會。故以三百六十日爲一歲。而餘五日四分日之一。合朔虛而爲閏。且驗其寒暑之推而分爲四時。時所謂朞三百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者也。
論陰陽左右方己卯九月初四日
編輯以節氣配四方。則東北〈海翁北恐南字之誤〉爲陽方。西北爲陰方。人坐北向南則右爲陰左爲陽。陽尊而陰卑。卑役而尊逸。義理之自然。故人之用手。右役而左逸。蓋陰者。陽之役也。乾始而坤成。君命而臣行之類。亦取此歟。勢不得不然。非自然而何。方〈海翁方恐當作吳氏。見小學敎以右手註。〉取強之說。未必深信。
皇極經世書二纂圖指要下壬午八月初十日
編輯自乾一之一元之元。至坤八之八辰之辰。凡三萬一千三百四五萬六千六百五十。六萬三千八百四十萬。以十二與三十相乘。積至於此數。是乃天地始終之數也。其十二萬九千六百者。特一元消長之數而已。一元在大化之間。猶一年也。非天地永壞之數也。一元消長圖下。臨川吳氏註說。地之重濁凝結者。悉皆融散。與輕淸之天。混合爲一者。恐或未然也。
皇極經世書五觀物外篇上
編輯三百六十。變爲十二萬九千六百。○十二萬九千六百。變爲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變爲二萬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億。
愚竊以爲一元十二會之數。總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此天地小運之數。自子會至亥會。特山渤川湮而日月之光。晦而復明。人物之生。消而復息而已。至其天地高厚之體。則不盡消壞。猶一年自子月至亥月。日月之行。周而改度。草木之生。易而更新矣。豈有天地永壞之理乎。先儒所謂岩隙螺蚌殼之雲。亦此之謂也。
二萬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億
此天地大運之數。至此則天地昭融混合。無有遺形。只馮馮翼翼。先儒所謂天地之初。只是水火二氣而已者如此。而始如此而終無有窮極之理。邵伯溫所謂窮則變。變則生。生而不窮也。
無題弟子本。此篇誤與上篇合。今依手本。別作一篇。
編輯朱子解太極圖動靜陰陽曰。動靜不同時。陰陽不同位。此言動時生陽位。靜時生陰位。人有言動而生陽。靜而生陰者曰。動而後生其陽。靜而後生其陰。與朱子之意大不同也。朱子之意則動卽生陽。靜卽生陰。〈生猶成也。非生産之生也。〉
序記
編輯初學切要序
編輯夫學以治心。猶藥以治病。治病者。必先知病之所自而後服其藥而治其病。則藥無不效矣。治心者。又必先知學之所以而後。讀其書而治其心。則學亦無不效矣。此其初學切要之大義也。蓋聖賢之書。無非切於學者治心之藥。而論一事而正一理。言一病而命一藥。救其偏而歸之正。開其塞而通其流。則未有如朱子書之深切痛快。而其爲書浩瀚宏博。初學者未易徧閱而得其切要愚。切病焉。抽錄分門而便於觀覽。以示來學之士。若弟子職居家雜儀呂氏鄕約。雖非朱子所著之書。而取以註解之。則必有意焉。而切於初學下手之地。故竝錄以存之。願諸君熟讀深思而有所得焉。則自知病之所自。藥之所施。而治之之道。自不得不盡矣。病去而心平。習變而志定。然後循序漸進。讀小學四子。如朱子之所云。則自無偏滯之累而卒敀於心正身修之地矣。萬曆丙子正月下澣。鐵城後學鄭某。書。
講義契序
編輯講者。討論修治之謂也。義者。事物當然之名也。契謂聲氣應求而自不相離之稱也。天下之物。莫不各以類聚。而類有善惡之不同。事爲之異趣。爲吾友者。當以講明義理爲類。而欲終始不相離背。故名契以講義。願諸君。凡百處心行事。一以正義明道爲務。而不以。謀利計功爲心。則千萬幸甚。夫尋常之所講者利也。而吾徒之所講如此。豈偶然哉。蓋物各有當然之法象。而吾心裁製以處之者義也。象焉者。禮所謂太一分而爲天地。轉而爲陰陽。變而爲四時。列而爲鬼神之類是也。效焉者。〈海翁效恐當作法〉如位之爲尊卑貴賤。裁之爲升降進退。序之爲先後往來。濟之爲張弛遲速。以施於君臣之仁敬。父子之慈孝。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朋友之信。而其他日用。莫不各有當然恰好之地。而人自不講。是以。當其處之之際。懵然莫知其所當然。以至於犯禮義冒廉恥。亂名敎斁彝倫。卒不免於禽獸之歸。可勝惜哉。古之聖賢。爲此懼惻。因象設敎。以示後世。使學者講其言循其敎。自不迷於處物之義。而得天理之中正也。同此契者。惟當讀其書講其理。行其義踐其形。以復其性命之全。乃所謂君子之儒也。其將勉之哉。然其講義之要。在於存心。存心之要。在於居敬。敬非別是一事。只是存心於所當存之地。而不爲他物引將去之謂也。謂如當靜則只存於靜而不引去於動。當動則只存於動而不引去於靜之類。其他如入孝出悌之方。修身處物之要。大槪指示條列如左雲。
小學家禮及增損呂氏鄕約。乃人倫日用之最急切。須先講磨力行。以爲入孝出悌之地。
四書五經。循序而讀。精其義以入神。以爲他日利用安身之地。修身處物之要。莫大於此。
儀禮經傳朱子大全,語類性理大全綱目及子史當於會集之時。抽出講論。以爲多蓄富有之資。
契中凡事。一依增損鄕約。
學令則以白鹿洞規爲準則。
老莊儀秦之術。晉宋淸談之習。雖時有講說。以究其所以爲異端。切宜戒之。勿使壞心術誤知見。
契中人員。所犯過惡。明切規責。期於遷改。勿使容忍。以益其非。其有忌憚不悛。至於再三則雖會集之日。勿與言論。俟其悔悟而後如平日。
愚旣序講義。議者難之曰。講義之名大矣。非學者所敢當。且或事有一不合於義。則人必侮罵而非笑。指的而排斥矣。其必將有患也。余應之曰。仁則天理之得於心。以爲全德者也。無一物之不體。無一私之或間。固學者之所不敢容易體察。若義者。吾心裁製以處物之名也。吾之講究有素。則物之撞着。處無不宜此所以名契之意也。且夫精義徙義由義。則宜乎吾輩之不敢當。若其講義雲。則乃所謂格致之功。實初學下手之地。其何不可之有。抑嘗思之。三千之徒。固皆學者也。而未嘗聞有以學夫子之道。爲僣大而不敢當。辭避以某名目也。亦未嘗有以事事未能盡合於夫子之道。爲自貶而不勉企及也。孟子。學而知者也。其言曰。舜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又曰。乃所願則學孔子也。是非不自期於大聖。而終不若舜孔子也。誰咎其不掩言。而何害於爲亞聖乎。學者而預嫌其期望之或不克。而自畫以近小。必半途而廢者也。吾未見其可也。惟後世之徇外務名者。畏人非笑而自棄於遠大。不憚於同流。以取容悅。是則可戒而不可效也。但其工夫之純不純。各在其人當自勉之。毋爲笑侮也。幸甚。
釋奠祭記八月初七日
編輯萬曆紀元之七年歲在己卯八月上丁初四。行釋奠禮於縣校。而城主〈崔侯眉壽也〉自爲獻官。校師次之。介淸與進士羅君德元進士金德秀。亦參以獻官。諸生亦盛會矣。介淸與羅君入齋之日。入縣告城主入齋。到校權歇齋室。盥洗冠章甫。着黑團領。〈羅君所覺也〉立庭北面西上四拜訖。諸生立西東向。介淸等立東西向。諸生先揖。獻官答揖。各還其所。迫暮。城主亦來。大門外改朝服。入立於庭壯向。唱通謁四拜訖。城主坐明倫堂。獻官通名請見。城主堂中西向。獻官堂西東向再拜。諸生堂東夾室。西向再拜。〈當城主初來時。獻官諸生。皆管下人民。禮當門外迎入。而以其爲先聖入齋故壓不敢果。使執禮員出門外迎馬頭。告其由。而城主入門時。獻官立於城主北面拜位之左東向。城主當拜時。少避於門內矣。〉初三日。改陳殿上地衣席及位牌坐席。坐席則城主命匠卽刺馬蹄文而行移還安酌獻禮。及暮。奠具肩轝而來。獻官諸生。皆出門迎揖入。腥鮮精潔。視已往爲美矣。已上凡事。皆城主致意措畫。而識者皆創見而歎美之也。當日行祭後。城主命獻官以下。一依成均館飮福。禮畢設小酌。於是。城主愾然有重修之志。命榟人周審頹毀而量其材之幾何入。使校生羅德符林垣敦其事。而以鄭大淸掌之。旣而諸生進稟校中。完議於城主。請押官署跡官印。以爲校中重珍。而使不朽其傳。覽畢。城主謂曰。此以法令威諸生禁妨之。雖其末世之所不免。抑末也。莫若開導善端。以感發其良心而自有所興起焉爾。爰命介淸等作開導之辭。辭不得命。乃爾曰。夫人以渺然之身。參諸天地。竝立爲三者。非以其耳目口鼻而謂然也。亦非以富貴利達而謂然也。祗以此心純乎天理之公。而無一毫人僞之私。可以能範圍天地之化。經綸天下之業也。然而天之生此人也。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所賦之理。雖其純粹至善。而所稟之氣。有淸濁美惡之不一。故有未能純乎善者。苟不以聖賢之言與行。爲規矩準繩於自家身心。則一團血肉之軀。縱役於耳目口鼻之欲。如解維無柁之船。任風於大洋聳浪之中。其不爲陷溺不義而喪身滅性者幾希更望其範圍經綸之責乎。願諸君深自悚惕。痛革舊染之習。奮發日新之功。敬以讀書。以講明義理。敬以躬行。以踐履禮讓。發言須顧行。處事須顧言。使其言行無枘鑿之乖。治心以修身。制外以養中。使其身心無內外之判。日實月誠。舋舋不已。以至於德進行成之科。則氣之濁者。變而爲淸。惡者變而爲美。所賦純粹之理。復全於內。而所與竝立之義。無愧於行矣。然則向所謂法令禁妨。不必設於身。而身已立於萬善足焉之地矣。富貴利達。不必營於心。而心已到於銖視軒冕之位矣。擧此而齊家。則家齊而成敎於國。擧此而治國。則國治而爲法於天下。非但答揚國家設學養材化民成俗之盛意也。其於天命之責。亦庶幾矣。較與務記覽綴詞章。取科第圖利祿而已者。相去奚啻什佰哉。今都事柳公夢井。慨然有志於斯文者也。巡檢湖南。留意風敎。知其本之在於士習。於是。使郡縣擇其淳謹向學之人。鐫定額內。以勉其義理之實。而今城主奉承奬勉又如此。更諸君。與之相攝相遜。相觀相善。無負今日城主之大賜。而又慰記者之深企也。千萬幸甚焉。若其制心循理之方。大槪條列如左雲〈前卷學令。此卷自警〉鐵城後學民鄭介淸謹記。
學令丁丑元月初七日
編輯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右盡人倫之要〉
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以義制事。以禮制心。
〈右處心行事之要〉
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古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右盡學問之要〉
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右變化氣質之要〉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
〈右盡待人之要〉
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啓蟄不殺。方長不折。
〈右盡愛物之要〉
自警
編輯讀書講學。一以明理爲務。而不以誇多爲意。
處心行事。一以循理爲主。而不以悅人爲意。
尊賢取友。必以誠信。而毋以私恭苟容爲心。
待人接物。必以寬恕。而毋以犯校責備爲心。
懲忿窒慾不但制之於已發之後。當講明於平日論學之際。以知其忿欲之所自。
遷善改過。不但治之於見聞之後。當內省於平日操存之際。以察其善惡之所在。〈已上兩篇。皆平日所述。故舊本散帙在上矣。今依手註。移錄於本記之下。〉
詩
編輯有悔於迫切而自警一絶
編輯人生稟厚德。迫切非良心。戒自今而後。毋爲事峻深。
無題
編輯豫前心可定。卒遇事多非。涵養工夫到。從容自不違。〈海翁愚少時觀濂洛風雅詩。有消磨利慾十分盡。免得臨幾剖判難。與此詩語意相類。叅看則可以互相發明。〉
隆慶五年辛未八月日。書花川正書後。
編輯有孚盈厥中。無物緣何通。所以古人幣。行之誠與同。
述懷
編輯千年羣聖奧。百帙遺經中。關戶無人叩。窮探任屢空。
和徐孤靑起韻
編輯時雖今古道何異。敀怨乾坤人亦非。存省工夫精到地。中和物色便光輝。
原韻傷懷呈困齋孤靑
編輯虞韶聞盡淳風去。岐鳳鳴殘好事非。天地不回生物意。凍殍何處見春輝。
悔前日役形氣而自警一絶
編輯發於形氣易流惡。克己工夫此痛加。取捨幾頭生苟且。縱能悔悟更如何。
詠懷三首○丙子八月初九日夜
編輯中秋月色皎如晝。松下幽人伴影時。征雁一聲天外遠。箇中心事有誰知。
千乘景公同草腐。一瓢顔子柱天榮。是知仁義眞良貴。莫道公侯謾姓名。
三椽茅屋一枷書。百歲人生半世餘。心上經綸賢聖事。世間無望冒簪裾。
詠一絶。以勉安基賢。丁丑四月初五日
編輯迂疏千古無如我。明敏當今孰似君。相濟相觀要變化。同心同德任斯文。
丁丑六月初二日。次朱內翰廓然心境大無倫之詩韻。
編輯散殊形象若無倫。類聚羣分貴此人。明理開心唯講學。如何暴棄昧經綸。
原韻
編輯廓然心境大無倫。盡此規模有幾人。我性卽天天卽性。莫於微處起經綸。
次朴思菴韻乙酉正月
編輯都兪千載已蒼茫。濟楫還爲浮海航。興喪斯文天未測。不居何必倚鯨浪。
原韻述志示困齋
編輯思菴
乾坤納納水茫茫。臥疾蹉跎久繫航。一棹飄然他日意。欲隨漁父和滄浪。
拾遺
編輯克敬自性偏難克處。行從身上可行身。常若鬼神臨在上。朝昏隨處敬持身。〈右卽金上舍世奎遺稿所載金公。先生高弟。號友松。和順人。〉
後識
編輯此已上。先生本草中所載。謹按。先生本草之藏於家者。凡兩冊子。而禍難之際。置諸甕中。未免雨漏腐敗。今始搜出於其曾孫家。而字之漫滅。居五六之一。其上下之毀傷遺失亦多。其挾書改書朱書墨圈及年月日。手澤宛然猶存。而顧無以見其全。可勝痛哉。可勝惜哉。所謂弟子私藏本者。意亦必出於此。而傳寫旣多訛誤。其連行別行及大文小註。亦或有相蒙處。惜此本晩出而未及訂於海翁手也。其存而可徵者。悉皆釐正。餘則以海翁註爲準。噫。旣經海翁眉爺二老之手。而更此仍革。極知僣踰。旣有眞本。則勢不得不爾。覽者宜有以恕之。崇禎丙子後戊辰六月十一日。後生羅晩成。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