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075

卷七十四 太平寰宇記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五
  宋 樂史 撰
  劔南西道四
  邛州
  卭州臨邛郡今理臨邛縣禹貢梁州之域漢置十三州在益州之部梁益州刺史蕭範於蒲水口立壘柵為域以稅生獠名曰蒲口頓周地圖紀雲梁武陵王蕭紀於蒲水口始置邛州取南界卭來山以為名未為郡縣後魏廢帝二年定蜀又置臨卭蒲源蒲陽濛山四郡以屬之蒲陽郡領依政一縣按此前卭州在今西南二里無復其跡周閔帝元年移於今所隋初廢郡復為依政縣唐武徳元年割雅州之依政臨卭臨溪火井蒲江五縣置卭州於依政縣三年又置安仁縣顯慶二年移州治於臨卭咸亨二年置大邑縣天寳元年改為臨卭郡乾元元年復為卭州
  元領縣七
  臨卭 大邑 火井 蒲江 安仁 臨溪 依政州境
  東西二百八里 南北一百二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六百五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二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江二千十里 東至蜀州一百十里 南至眉州二百里 西南至羗戎界一百三十里以山為界以西無郡縣相接絶於道路北至蜀州六十里 東南至眉州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雅州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羗夷界一百二十里道路嶮阻更無郡縣 東北至蜀州一百十里戸
  唐開元元年四萬二千一百七皇朝戶主三萬八千四百九十七
  風俗
  此𨛦與夷獠相雜愈於諸郡
  人物
  林閭字公孺臨卭人善古學古者天子輶車之使劉向等不詳其義惟閭與嚴君平知之曰此使考八方之風雅通九州之異同使人君居髙堂知天下風俗也土産
  絲布 細葛 紅花 續斷 茶
  按茶經卭臨數邑茶有火前火後嫩緑黃芽號又有火畨餅每餅重四十兩入西畨黨項重之如中國名山者其味甘苦又故伐蜀記雲鎮南焦葛上者匹値十千
  臨卭縣舊十二鄉今十鄉本秦漢縣漢屬蜀郡卭水出嚴道卭來山入青衣江故云臨卭魏廢晉穆帝平李子仁於益州唐隆縣地又置臨卭縣後魏平蜀自唐隆縣移臨卭縣城又於此立臨卭𨛦以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卭州仁夀元年移於今州理所 銅官山史記蜀卓氏之先趙人秦破趙遷卓氏夫妻推輦而行曰吾聞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踆鴟乃求逺遷致之臨卭即鐡山鑄錢即此山也山出木蓮花樹附蕚不異水之芬芳 火井在縣故城八里博物志雲臨卭火井諸葛丞相徃視之後火轉盛入以家火即㓕迄今不復然蜀都賦雲火井沉熒於幽泉是也華陽國志雲人慾其火出先以家火投之頃許如雷聲火㷔出通燿數十里又十道要記雲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將以照路葢似今人秉燭即水中自有㷔耳 卭池李膺益州記曰臨卭郡下有老姥家甚貧孤獨每食輙有一小虵頭上有角在袢之間母憐而飼之後漸長大丈餘縣令有馬為此蛇吸之令因大怒收姥姥雲休牀下遂令發掘愈深而無所見令乃殺母其蛇因夣於令曰可故殺老姥當報仇耳因此每夜常聞風雨之聲四十餘日一夕百姓相見咸驚皆言汝頭那得𢃄魚相逢皆如此言是夜方四十里一時俱䧟為湖土人謂之卭河亦曰卭池其母之故宅獨不沒至今猶存漁人採捕必依止宿又言此水清至底猶時見城郭樓檻宛然 卭竹蜀記漢張騫奉使尋河源得髙節竹植於卭山今沿嶺皆是堪為杖號曰卭竹杖 卓王孫宅在縣南五里基方十里民耕徃徃得銅鐵 古桃山 胡如水 大並水 石盤戍並在縣界
  大邑縣西北六十九里舊十五鄉今十鄉唐咸亨二年入益州晉源縣置在鸖鳴山東其邑廣大遂以為名鸖鳴按神仙傳曰馬底子白日得昇仙之處張道齡已具晉原縣 竹王廟華陽國志雲竹王者興於豚水有一女子澣於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一方民以竹為姓捐所破竹於野成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與從人嘗指大石上命作羮從者曰無水王以劔擊石水出今王水是也破石存焉 嘉魚穴其魚秋冬則乘流而出入春夏隠鰓於巖間時人徃徃採之傳謂之魚穴也火井縣西六十三里元四鄉秦臨卭縣地周置火井鎮隋大業十二年置縣仍帯鎮屬臨卭郡皇朝開寳三年移於平樂鎮從本縣令蕭琢之所奏也 石樓按九州記雲沉黎縣即武侯征羗之路也每十里作一石樓令鼔聲相應今夷人效之所居悉以石為樓地多長松而無雜木 靜邊井在縣西四五里出塩
  蒲江縣東南六十三里舊五鄉漢臨卭縣地後魏置廣定縣隋改為蒲江縣以南枕蒲水故也 車膺山 婆瓦山 孤徒山 小可慕山 已上皆邑界之山亦無古跡 金釡山 金鑿井 金釡等八井見嵗出課鹽六萬三千斤
  依政縣東西七十里舊十鄉秦蒲陽縣漢臨卭縣梁置蒲口鎮及卭州後魏於此置蒲陽郡依政縣隋改為臨卭𨛦治依政梁魏卭州在今縣西南二里後周移治於今所後移治於臨卭 意悚山 白朮山 婆塞山白江山 牙江水 以上邑內山水亦無古跡也安仁縣東北三十八里今十二鄉秦臨卭縣唐武徳三年置安仁縣取仁者安仁之意貞觀十七年廢咸亨初復置 斜江水縣南五里自大邑縣鶴鳴山來斜流過縣又東流至蜀州新津縣
  臨溪縣東三十里舊六鄉今五鄉本漢臨卭縣地後魏恭帝二年分臨卭縣置臨溪縣 古石山華陽國志雲古石山有石鑛大如蒜子火燒合之成流與鐡甚剛山有鐡祖祠彼鐡冶之家多祀之 九子山山九峯因名羅指山出竹箭 羅瓶水
  蜀州
  蜀州唐安郡今理晉源縣其地與益州同秦有蜀地立為蜀郡二漢因之至晉於此置晉原郡宋齊以晉原之地屬晉康郡後周廢而縣存焉屬蜀郡隋亦然唐垂拱二年始以晉原等四縣立蜀州天寳元年改為唐安𨛦乾元元年復為蜀州
  元領縣四
  晉源 江原 新津 永康
  州境
  東西三百四十里 南北六十一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三千六百六十二里 東至西京三千九百九十五里 東至長安二千一百十五里 東至益州一百五里
  
  唐開元戸五萬六千五百七十七皇朝戶主三萬六千二百五十四客一萬三百二十二
  風俗
  與益州同
  人物無
  土産
  白花羅 紫草 紅花 金 單絲羅 木蘭皮椒 茶
  按茶經雲青城縣有散茶末茶尤好又茶譜雲蜀州晉源洞口橫源味江青城其橫源雀舌鳥嘴麥顆葢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黃芽其葉相抱如片甲也蟬翼者其葉嫩薄如蟬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
  晉源縣元舊二十五鄉本漢江原縣地屬蜀郡李雄立江𨛦晉改為晉原郡多融縣後周廢郡改為晉原縣以縣界晉原山為名 鶴鳴山在縣西北七十九里魏志雲張陵客蜀學道此山造作道書以惑百姓李膺益州記雲張陵登仙之傳傳雲常有麒麟白鶴遊翔其上有銘記雲張陵為蝮虵所吸門徒以為登仙矣 多融山博物志蜀中西南髙山有物似獮猴長七尺能人行徤走名曰猳□一名馬化或曰玃伺行道婦人有美者盜之能別女氣故取女無子者終不得還十年後形皆𩔖之人意亦迷惑不思歸有子者輒送其家産子皆如人不養者其母輙死長不異人皆羊馬性也 汶江井李膺益州記雲江中有非井見土亂水經雲汶江井李氷所造 卓王孫冡漢冨人即司馬相如之妻父也死塟於此史記有傳 馬元祠李膺益州記寜州有馬元河河邊牧馬産駿駒一日千里至此斃於岸南人為立祠豐平澤出青珠
  江源縣西二十七里依舊二十鄉本漢江源縣地後魏於此立犍為郡及𭶚道縣隋大業二年省唐武徳元年復置改為唐隆長夀二年為武隆先天元年改為唐安皇朝開寳四年改為江源 鄩江出麩金一名皂里水自永康軍青城縣百丈水南流入縣界自溫江界流入豬母水 臨卭故城俗名公孫述城李膺益州記雲葢李雄㨿蜀李夀從䍧牱引獠入蜀境自象山以北盡為獠居臨卭舊縣因茲置 公孫述女冡在縣東十三里髙三丈周廻二十歩故老傳雲此冡銅作絞絡五里故亂𩀌發掘莫之䧟也
  新津縣東南七十三里舊二十鄉本漢犍為郡武陽縣地李膺益州記雲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周地圖記雲閔帝元年於此立新津縣舊屬益州垂拱二年屬蜀州 天社山汶井江泉水江會武陽天柱山下華陽國志雲譙縱作亂廣漢王瓊建義慮衆心不一乃伐樹為的雲凡我同盟死生一力共成義節者此樹還生而或𩀌二樹遂枯死俄而樹生焉至今孫枝猶生 犍兒祠華陽國志雲公孫述㨿蜀朱遵拒守犍為絆馬死戰時人壯之故為立祠號犍兒祠 繫龍橋在縣東七里㑹安鄉其橋見在李膺記雲神仙傳瞿鵲子繫龍於此按川中圖經非此一處 寳眞觀在縣北二里有唐開元帝送趙仙甫尊師歸蜀詩碑石見存 瞿君祠在縣東六里圖經瞿君子鵲子後漢犍為人入峩眉山四十年得仙乘白龍還家而去鄉人為置祠焉今廢
  永康縣北六十里八鄉偽蜀廣政十二年割郭信等八鄉就橫渠鎮置徵稅院至十六年外為永康縣以便於民 西門樓山自青城縣而來經縣西三百里山髙峻如重樓之狀 黑水在縣西十一里流入青城縣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五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