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十一卷目錄
順天府部雜錄十二
職方典第五十一卷
順天府部雜錄十二〈此卷自順義而密雲懷柔及涿州房山〉
編輯《太平寰宇記》:「順州,秦為上谷縣地。」
《日下舊聞》縣,舊《志》云:「漢為土垠縣,東二十里為狐奴 縣,西三十里為軍都縣。」今按:漢土垠屬右北平郡,在 今豐潤境內,而縣則漢漁陽郡狐奴地也。
又按《明一統志》,順州之名始於隋。然考之《隋書》,粟永、 靺鞨、渠、長度、地稽、內附,止雲居之柳城而已。《寰宇記》 云:「大業八年,為置遼西郡以統之。」亦未有隋置順州 之文也。唐貞觀四年,平突厥,乃以其部落置順、祐、化、 長四州都督府於幽、靈之境,其時順州僑治營州南 之五柳戍,其後又僑治於幽州城中。《寰宇記》:順州四 「至八到與范陽同,東北至幽州一百二十里。」則順州 乃在幽州之南,與今之順義初不相蒙矣。至於開元 中,徙燕州於桃谷山,雖今縣地,然仍曰燕州。繼為朱 滔所滅,因廢而為幽都縣。終唐之世,亦未嘗以順州 稱也。直至梁乾化三年,晉周德威拔燕順州地,以順 州名見此。《五代史·職方考》:「後唐一百」二十三州,順州 始在共列,此紀地誌者所當考也。
又按《唐書》,「羈縻州,一曰順州順義郡,一曰歸順州歸 化郡,一以處突厥,一以處契丹。」《寰宇記》:「歸順州南至 幽州八十里,北至檀州七十五里,東至薊州二百一 十五里,西至媯州二百里。」今之順義,疑本歸順州歸 化郡,而非順州順義郡也。
梁《宜順州公廨記》:「前代州治為小城,方二里許,四隅 角樓遺跡尚存。至元二年,節度使劉瑜建大廳併長 廊。二十八年,知州大興王居政於廳左右搆捕盜所 吏目幕次,復搆架閣庫、祗候直舍。大德七年,知州鉅 野段廷珪作後廨,並東西房。皇慶初,知州大興梁彥 義起儀門,高三丈餘。翰林學士清河元明善為之記。」 其驛館,至元十八年州倅李讓創焉。
順義學在縣治西。洪武八年重建。
營州左屯衛在縣治東。
《昌平山水記》:「衛本屬大寧,永樂元年移於此。領左、右、 中、前、後五千戶所。」
《燕山叢錄》:「順義縣有井,一日三溢,海潮則大溢,相傳 源與海通。民疏其水為渠,灌田百畝,號曰聖井。」 《昌平山水記》:「城內四達之中,有白石幢,下方上銳,每 方廣二丈,高三尺。又上重之,八角,各高二尺餘,刻獅 象海馬之形。又上為十二闌干,為千葉蓮花座。又上 漸狹漸圓,中石心一圜,刻佛像千尊。外石柱六,各盤 螭虎」四距。又上竹節小梲,可三尺餘,又上荷葉寶蓋 二尺餘。四門城樓,僅與幢基址平。遙望之,層層如雲 中麾蓋也。
《遼史百官志》:「牛欄山,遼置牛欄都統領司。」
《秋澗集》:「開元寺有唐大曆五年試太子洗馬鄭宣力 撰碑。」
《明一統志》:「締興寺在縣治西南,洪武八年建。」
《舊縣志》:「呼奴縣舊城在縣東北三十里,狐奴山西麓。」 《淥水亭雜識》:「呼奴山白雲觀有元大德八年集賢學 士宋渤碑。」
《東都事略》:順州山中有異獸,如馬而食虎豹。契丹不 知其名,以問劉敞,敞曰:「此所謂駮也。」為言其形狀聲 音,皆如所見,人歎其博物。
《昌平山水記》:「縣西南二十里有天柱村,三十里有葦 溝村,村東臨溫餘河渡,渡南有長城遺跡。」《遼史》:「順州 南有齊長城,城東北有華林、天柱二莊。」遼建涼殿,春 賞花,夏納涼者也。齊長城,天保中所築。沈括曰:「幽州 東北三十里有望京館,東行少北十里,餘出古長城, 即此。」
《太平寰宇記》:「安樂故城,漢縣,廢城在今潞縣西北。」 《方輿紀要》:「通州西北安樂城,漢漁陽郡屬縣,晉屬燕 國。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入潞縣。」
《昌平山水記》:縣西三十里有燕王冢。或曰,《水經注》所 謂「濕餘河在燕王陵南者也。」
後魏安樂郡故城,在縣西北六里。延和元年,置交州。 太平真君二年,罷州置郡。領縣二:土垠、安市。北齊廢 《土垠》入安市。後周廢安市人密雲。隋開皇初,郡廢。今 為安樂莊。永樂間,撥給良牧署。唐南河縣故城,在縣 東南二十五里。軍都縣故城,在縣西二十里。
《順州公廨記》:「土垠,晉宋為易京城」,後魏廢易京為安
樂郡。今州北負郭猶名安樂村。〈以上俱順義界內〉《方輿紀要》:「密雲,漢白檀縣地,屬漁陽郡。」《續漢書》:「白檀縣即古北平。」
《昌平山水記》:「後魏皇始二年,置密雲郡,治提攜城,領 白雲、要陽、密雲三縣。」
《隋書》:「魏兼置安州,後齊廢郡及二縣入密雲,又廢安 樂郡之土垠入安市。」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後周以安樂郡安市縣併入密 雲,改安州為元州。隋開皇初徙元州於漁陽,十六年 又割幽州燕樂、密雲二縣,於舊元州置檀州。大業三 年州罷為安樂郡。唐武德元年仍改檀州。」
《開元十道要略》:「以斯地燕之邊陲,管障塞軍五千。」 《唐書》:「萬歲通天元年置漁陽軍,開元十九年更威武 軍。又有鎮遠軍,故黑城川也。有三乂城、橫山城、米城。 有大王、北來、保要、鹿固、赤城、邀鹵、石子䴚七鎮。有臨 河、黃崖二戍。」
《太平寰宇記》。「天寶元年。改為密雲郡。乾元元年。復為 檀州。」
《續通典》:「檀州密雲縣,即漢厗奚縣舊治。」
《遼史》:「後漢以居斤奚。」
《宋史》:「石晉以賂契丹。」
《昌平山水記》:「遼為檀州武威軍,領密雲、行唐二縣。」 《遼史》:「太平五年八月,獵於檀州北山,射兔於平川。」 《宋史》:「宣和四年,金人以州來歸,賜郡名曰橫山,升鎮 遠軍節度。七年,金人復破之。」
《方輿紀要》:「金廢州,以縣屬順州,後復為檀州,以密雲 縣併入。」
《方輿紀要》:「明改州為密雲縣,屬順天府。正德中,改昌 平州屬。」
《名勝志》:「縣為薊遼總督所駐。」
《昌平山水記》:「新舊城兩端相連,總督府居其中。」 《四鎮。三關志》:「龍慶倉在密雲縣」
《昌平山水記》:「密雲中衛領左、右、中、前四千戶所,與縣 同城而居。」
《方輿紀要》:「白檀廢縣在縣南,漢置,以縣有白檀山而 名。後漢廢。建安中,曹操歷白檀,破烏桓於柳城,即白 檀故城也。」
《方輿紀要》:要陽廢縣,在縣東南六十里。漢縣,漁陽都 尉治此。後漢廢。要陽,後魏復置,屬密雲郡,北齊廢。 《方輿紀要》:厗奚廢縣,在縣東南,漢置,屬漁陽郡。 《方輿紀要》:「後漢曰傂奚縣,晉廢。」《魏書志》:皇始二年,置 密雲郡,初治提攜城。即「厗奚」之譌也。 《方輿紀要》:方城廢縣,在縣東北,魏主燾以方城併入 密雲。方城蓋慕容燕所置縣。魏主宏於皇興二年置 安州,治故方城。
《魏書》:「天平中陷。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
《方輿紀要》:「普泰初,復置方城縣,屬廣陽郡。」蓋即舊城 置。北齊廢。
《隋書》:「安樂郡舊置安州,後周改為元州。開皇十六年 州徙,尋置檀州。」
《方輿紀要》:「安市廢縣,在縣東北五十里,漢遼東屬縣, 後魏僑置於此。太武帝延和初,置交州治焉。太平真 君二年,改置安樂郡,兼領土垠縣。」
《隋書》:「後齊廢土垠入安市,後周廢安市入密雲縣。」 《方輿紀要》:「燕樂廢縣,在縣東北八十里,漢厗奚縣地。 後魏延和九年,置燕樂縣,又僑置益州於此。太平真 君九年,改廣陽郡。北齊郡廢,以廣興、方城二縣併入。」 隋大業初,置安樂郡治焉。唐初郡廢,仍為燕樂縣,屬 檀州,亦謂之廣陽城。寶應二年,史朝義敗走廣陽,廣 陽「不受」,即此。
《舊唐書》:燕樂縣,初治白檀城。長壽二年,移治新興城。 《方輿紀要》:「梁乾化三年,晉將周德威伐燕,劉守光奔 燕樂,被禽,縣尋廢。」
《續通典》:「燕樂,漢厗奚縣地,五代時廢為燕莊,其地平 曠可屯。」
《方輿紀要》:「元至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於燕 樂。」
行唐廢縣亦在縣東。本定州屬縣。
《遼史》:「太祖掠定州,破行唐,盡驅其民北至檀州,擇曠 土居之,凡置十砦,仍名行唐縣。」
《縣舊志》:「密雲驛在舊城南門外,洪武十二年建。 獲野館在舊城西門外,萬曆二年建。」
祐國寺,在縣南十里,至元八年建。
《方輿紀要》:「漁陽城,在縣南十八里,秦郡治此。二世發 閭左戍漁陽,即此城也。」
舊《志》:香巖寺在縣東二十五里,元至正年建。內有鴨 腳子一株,俗名白果寺。
清都觀,在縣西北十里。大安二年,羽士杜宗道建。至 元中,改「洞真宮。」洪武二十四年,置道錄司。
霞峰觀在縣北四十里。元道士魏志和建。延祐五年 周道昌重修。
崇福寺在縣東北十里栗園莊。元至正年建。明嘉靖年重修。
王沂公《上契丹事》,檀州五十里至金溝館。將至館,川 原平曠,謂之「金溝淀。國主嘗於此過冬,自此入山,詰 曲登陟,無復里堠,但以馬行記日,約其里數。」
《方輿紀要》:「金溝館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亦謂之金溝 淀。」
《名山藏密》雲:「東北五十里曰共城,是舜流共工之地。」 《括地誌》:「共城在檀州燕樂縣界。」
舊《志》:大安寺在縣東北五十里,舊名白猿院,北齊天 保五年建,金承安四年重修。
三教寺在青洞山下。又有臥佛寺,唐建,嘉靖中重修。 清都觀,在清都山,距縣東北五十里。
縣東北六十里為「石匣城。」
《燕山叢錄》密雲:「有太古墓,圍十餘里,高與山等。昔人 欲發之,將及墓門,有群蜂飛出,螫人遂不敢入。相傳 以為契丹太后所葬。」
《碣石叢談》:密雲縣有鴉鶻安、盧家安,按《說文》:安,止也。 土人謂安字為高平處。
《方輿紀要》:「牆子嶺在密雲縣東北古北口之東南。」 《昌平山水記》:「牆子嶺距密雲縣七十五里,城周一里 二百一步四尺,三門,參將、提調各一人守之。有水關, 水東流至石匣南,入於潮河。崇禎十一年失守,總督 侍郎吳阿衡死焉。」
「自牆子嶺而東十六里,曰城子谷,又東五里曰響水 川,又東有陡子口、李家莊、青羊嶺、三岔口諸處。」 《荊川集》:「古北口城雄據山頂,蓋徐武寧所經略也。」 《塞北小鈔》:古北口僧寺,刻宋蘇文定轍《古北口道中》 詩云:「亂山環合疑無路,小徑縈迴長傍溪。髣髴夢中 尋蜀道,興州東,谷鳳州西。」《宋史》:元祐間,轍嘗代軾為 翰林學士,尋權吏部尚書,使契丹。館客者侍讀學士 王師儒,能誦洵、軾之文及轍《茯苓賦》。此蓋奉使時所 題也。
《昌平山水記》:「潮河川東二十里為司馬臺,有城二門, 提調一人守之。東南有將軍臺堡。又東四十里為曹 家砦,距密雲九十里,城周六里三十六步,三門復築 新營,附城之西二門,遊擊一人守之。其谷有黑谷關 堡,有水關,守備一人守之。南有吉家莊堡,提調一人 守之。曹家砦之東,牆子嶺之北,有霧隱山,距邊四十」 里。《水經註》:孟廣硎山也。其下為廣硎水,自黑谷關入, 西南流逕牆子嶺,西合清水河。其山高峻,有雲霧蒙 其上,四時不絕,上多奇花,又名萬花臺。山之左右,峰 巒拱列,深松茂柏,內地之民多取材焉。《元史》有霧靈 山伐木官又言:「文宗命西僧於霧靈山作佛事一月, 而其絕頂可瞰塞內。」議者謂山錯在朵顏地界,據此 山守之則易,循山南守之甚難。嘉靖初,巡撫都御史 王大用欲通朵顏,與以重賂,取其山城之,不果也。 《水部備考》:「密雲運道,即白河上流,運密雲官軍餉者 也。嘉靖三十四年,自密雲城西楊家莊地方,築塞新 口,疏通舊道。今白河與潮河合流至牛闌山,水勢甚 大,故通州漕糧,得抵密」雲城下。
密雲舊《志》:「冶山上寺、冶山下寺,遼重熙八年建。 崇福寺,在縣東北十里栗園莊,元至正年建,明嘉靖 年重修。」
《昌平山水記》:縣東北六十里為石匣城。石匣東南渡 潮河十五里為石盆谷,有龍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懸 崖而下,入於潭。潭外為盆水,從潭面歷盆抵峽而下 數里,入於河。潮河有龍宅焉,其深無底,潭中有石門, 水淺則見,土人曰:「龍所從出入也。」上有廟。距縣東北 五十里。
《泊菴集》:「永樂十五年十一月,金水河太液池冰,凝結 眾像態狀奇巧。其時密雲亦獻瑞冰,如水晶含玉者 凡七,與金水河所結無異。」〈以上俱密雲界內〉
《太平寰宇記》。「懷柔縣,其地乃燕之北境。太子丹使荊 卿獻地圖」,蓋謂此地。
《遼史》:「唐貞觀六年,置懷柔縣,治五柳城,改順義縣。開 元四年,置松漠府彈汗州。天寶元年,改歸化郡。乾元 元年復今名。」
《方輿紀要》:「金明昌六年,改為溫陽縣,元廢。」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明洪武十二年,分密雲、昌平二 縣地建懷柔縣,在順義縣北,屬北平府。
《方輿紀要》:「縣屬順天府。正德中改州屬。」
懷柔縣舊《志》:「縣舊有土城,創自洪武十四年,至成化 三年,易以磚石。弘治十五年,以城大民少,去其西偏, 而城其東偏,開二門,東曰咸陽,南曰拱衛。西門最小, 以便汲水。知縣事保德李士元開大門於西,名曰留 照,復易東門曰迎旭,南門曰開薰,西小門曰湧泉。隆 慶二年,增設甕城敵臺。萬曆八年,知縣屯留龐鳳鳴」 闢小東門,名曰「通利。」
《昌平山水記》:「懷柔縣大兵少,弘治中,截其東偏而築 之,故縣治在西門也。城周四里六十步,三門。嘉靖末,
設兵備僉事於此,尋罷,後以守備一人駐焉舊《志》:「縣學明倫堂,成化庚寅教諭餘姚趙顒所搆。泮池,萬曆甲午知縣全州蔣守浩所鑿。」
《四鎮三關志》:「廣濟倉在懷柔縣城。」
《寰宇通志》:「能仁寺在縣治西北,洪武十八年建。」 《昌平山水記》:「縣東南九十里有丫髻山,二峰高聳,上 有碧霞元君祠。天啟七年,巡按御史倪文煥請建太 監魏忠賢生祠於此,賜名崇功祠,未成而忠賢敗。」 《縣舊志》:金鐙山有金鐙寺。
鄒衍廟在黍谷山上。
《昌平山水記》:黍谷亦謂之寒谷,《吳越春秋》:北過寒谷, 左思賦「寒谷豐黍,吹律以暖之」是也。山有風洞,洞口 風氣凜然,盛夏人不敢入。
舊《志》:紅螺山麓有資福寺,古之大明寺也,創於金皇 統初年,距縣一十五里。又有定慧寺,亦在山麓,建有 萬壽、齊天二塔。距縣一十八里。
孤臺在縣北三里。舊有金勝寺塔,今廢。
栲栳山有「雲巖寺」,又有堂寺, 《方輿紀要》:「大水谷關在懷柔縣東北三十里,北去密 雲縣之石塘嶺四十里,有城,旁地平坦,賊騎易入。其 北十八里曰段伏嶺,又有安子嶺,在口北八十餘里, 皆防禦處。」
河防口關在縣東北幵連口東第二關口也。口外為 連雲棧,又北為沙嶺兒,隘窄不容馬,防守較易。 幵連口關在縣北黃花鎮東第十一關口也。其東北 二十八里有三角城,本名「三角村」,徐達敗元於此。 《大函集》。薊鎮設督臣,自嘉靖庚戌始。
《碣石叢譚》:「鐵門山距鐵門關三里,在李家谷左,其南 為穹窿山,頂明如月,川之跨其巔。山與鐵門山並高, 其洞十丈,大小二孔,廣如高之半。旁為穹窿者,多其 陽平疇也。洞內周十餘里,小洞十數,極巔大洞,紅觜 鴉之巢也。轉而東,懸石皆五色。又東崖向北,前坡鼓 以八音,莫不應焉,名應樂軒。出洞口十里為西山嶺」, 即喜峰口松亭山也。其峰削下,腰有洞二丈餘,深倍 之,有墳在岡,臨關口,乃古番王墓。元·許有壬《紀事》謂: 「有久戍士父尋之,相逢於此,喜笑父子俱死,葬焉。曾 掘之,風雨大作而止。」今戍者歲祀之,其稱「喜峰」,蓋訛 自永樂之後也。
《薊鎮忠烈廟》:合祀於三屯。以死事都督孫賓未曾立 廟,但塑像於景忠山三忠祠後。新廟既成,舁入,居中 獨坐,以副總兵而下旁列祀之。
三屯。城東北二十五里為芹菜山。遼進士馮唐卿於 山前結廬,種芹自給,故名。其陰則青山關營也。 《讀史折衷》:「軒轅陵在橋山」,《載紀》所同。特橋山匪一,上 郡、媯州皆有之。漢武帝元封元年,帝北巡朔方,勒兵 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此上郡之橋山也。北魏明 元帝神瑞二年六月丁卯,南次石亭,幸上谷,壬申,幸 涿鹿,登橋山,觀溫泉,使使者以太牢祀黃帝,遂至廣 甯。泰常七年九月,幸灅南,遂如廣甯,幸橋山,遣使者 祀黃帝,因東幸幽州。太武帝神麚元年八月,東幸廣 甯,臨觀溫泉,以太牢祭黃帝。此媯州之橋山也。郭景 純注《山經》云:「帝王冢墓皆有定處」,而《山經》往往複見。 蓋聖人久於其位,仁化廣及,至於殂亡,四海各自為 位而祭,是以冢所在有焉,可謂善言古者。〈以上俱懷柔界內〉 《水經注》:「涿水出涿鹿山,世謂之張公泉。東北流,逕涿 鹿縣故城,即王莽所謂褫陸」也。黃帝與蚩尢戰於涿 鹿之野,留其民於涿鹿之阿,即於是處。
《太平寰宇記》:「舜分十二州為幽州地。《禹貢》冀州之域。 東北至幽州一百二十里,南至莫州一百六十里。」 《帝王世紀》:「涿鹿,黃帝所都,有蚩尢城、阪泉、黃帝祠。」 《水經注》:「涿水東北與阪泉合,其水導源縣之東泉。」《魏 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 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 名也。」泉水東流,流與蚩尢泉會,水出蚩尢城,城無東 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里有蚩尢城,泉水淵 而不流,霖雨並則流注阪泉,亂流東北入涿水。 《說文》:「涿,流下滴也。」
《名勝志》:「州治創自盧綰。」
《漢書》註:「莽曰垣翰,屬幽州。」
《帝王世紀》:涿鹿於,《周官》幽州之城也。
《十三州志》「涿郡南有涿水,北至上谷為涿鹿河,其支 流塞外,謂之涿耶水。」
《涿州志》:「涿州城,明景泰初,知州事黃衡始甃以甎石, 垣高四十尺,基之廣倍之,方各有門。門有樓,前曰思 恩,後曰通濟,左曰進德,右曰積慶,鋪舍三十二,女牆 一千八百三十,隍深十尺,廣倍之。城之中有夾城,如 人之束帶,中有券,門曰通會。上有重樓三楹,左鐘右 鼓,啟晨而警夜。嘉靖乙巳,知州何鑌所修,殷謙為作」 記。
《涿鹿記》:「通會在郡中,上有庭堂幕次,左鐘右鼓,於以 安民警盜。春秋降雨,郊原隴畝,濃雲密靄,一望不分, 郡中之佳景也《涿州志》:「州治在城東南隅。」
州儒學在州治西南,創於唐建中間,金、元因之。明正 統元年,知州朱巽修之,金問為作記。隆慶辛未,知州 沈坤復修之,申時行為作記。
《金石文字記》:「華陽臺在涿州城內西北隅。」
《長安客話》:舊傳「燕丹與樊將軍置酒華陽館,出美人 奇馬」,即此處。
《明一統志》:「崇元觀在涿州治北。」
《名勝志》:「智度寺在城東北隅,刱自唐時,有舊碑刻,其 後即雲居寺,俱有石基浮圖。」
《名勝志》:「紫陽觀在州城內,唐邊洞,元修真於此,白日 上昇。元宗御製碑文立祠。」
《涿州志》:「昭佑靈惠公廟在州城東南隅。」
《名勝志》:「城東三里普壽寺,浮圖高十丈,石基高二丈, 周圍二百步,涿郡山川之勝,一覽俱在目前。」
盧植故宅,在州東十五里,地名「盧家濼」,土壤肥饒,子 孫世居焉。
《唐宰相世系表》:「盧氏,姜姓,齊文公子高,高孫傒,食采 於盧,濟北盧縣是也,其後因以為氏。田和篡齊,盧氏 散居燕、秦之間,秦有博士敖,子孫家於涿水之上,遂 為范陽涿人。裔孫植子毓,三傳生諶,諶五子,勗居巷 南,號南祖;偃居北,號北祖。」
《括地誌》:「督亢陂,在幽州范陽縣東南十里,逕五十餘 里。」
《郡國志》:「方城有督亢亭。」
《史記索隱》:「督亢之田在燕東,甚良沃。欲獻秦,故書其 圖而獻焉。」
《水經注》:「督亢澤,苞方城縣,縣故屬廣陽,後隸於涿郡。」 《郡國志》曰:「縣有督亢亭。」孫暢之述畫,有《督亢地圖》,言 燕太子丹使荊軻齎入秦,秦王殺軻,圖亦絕滅。《地理 書·上古聖賢冢地記》曰:「督亢地在涿郡。今固安縣南 有督亢陌,幽州南界也。」《風俗通》曰:「沆,漭也。言乎淫淫 漭漭,無崖際也。沆,澤之無水,斥鹵之謂也。其水自澤」 枝分,東逕涿縣故城南,又東逕漢侍中盧植墓南。 《太平寰宇記》:「督亢陂在范陽縣東南十里。」《郡國志》云: 「陂見有海龍王神祠在焉。」
《長安客話》:「陂舊有亭,遺址高丈餘,周七十步。土人掘 其處,尚多古瓦礫金錢。」
涿州境東南有漢盧植墓,土人呼為南臺。金王寂詩: 「南臺故址今頹然,漢盧植墓。」疑相傳植涿人,先主嘗 從受學者也。
《水經注》:「范陽陂在范陽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 謂之為鹽臺陂。」
《名勝志》:「范州在州西南,水北曰陽。」范陽,郡名以此。 元混一《方輿勝覽》:武遂津北對長城門,謂之汾門。《史 記·趙世家》:「孝成十九年,趙與燕易土,以龍兌、汾門、臨 樂與燕,燕以葛武陽、平舒與趙。」即此也。又謂之梁門。 易水東分為梁門陂,在范陽城西南十里。
《太平寰宇記》:「故廣陽國城,漢置,今廢。故城在今范陽 縣西南。」
《涿州志》:「廣陽城在州西南十五里,後漢封劉良於此。 昭烈帝廟在樓桑村,建於唐乾寧四年。金承安初重 修,黃華老人有記。明洪武初更新之。至弘治二年,知 州事張遜重建。殿三楹,旁翼二配殿。」
《水經注》:「樓桑里,劉備之舊里也。」
《燕山叢錄》:漢昭烈宅在涿州樓桑村,昭烈在民間,所 居有桑,層蔭如樓,因曰「樓桑」,今尚在其下留題甚多。 《五雜紐》:涿州之淶水道中,有大桑樹,高十餘丈,蔭百 畝,雲即昭烈舍前之桑也。自漢及今千五百年矣,而 扶疏如故。且其椹視常桑倍大,土人珍之,以相餽遺 雲。余按蕭道成所住宅亦有桑樹,高二丈許,狀如車 葢。道成好戲其下,兄敬宗謂之曰:「此樹為汝生也。」今 宅既灰滅,而桑之有無,亦無人能知之者,信乎在人 不在物也。
《長安客話》:「樓桑村在涿州西南十五里,雲是漢先主 故宅。村故有三義廟,祀漢先主,而以關壯繆侯羽、張 桓侯飛配焉。」
《金石文字記》:「《蜀先主廟碑》,唐郭闕撰,正書,乾寧四年 立石。今在涿州樓桑村廟中,文已剝蝕。」
《名勝志》:「去樓桑村三里為酈村,道元故居也。」
《長安客話》:「展臺,在州西南二十里,相傳燕昭王展禮 賢士於此。」
《名勝志》:「縣西南二十五里佑聖寺,古槐有紫藤纏其 上。」
《長安客話》:州西南三十里岐溝,宋時置關以備契丹 者。
《方輿紀要》:「岐溝距涿州西南四十里,亦曰奇溝,又曰 祈溝。唐末設關於此。晉王存勖天祐十年,遣周德威 出飛狐攻燕,與鎮、定兵會於易水,進攻岐溝關,下之, 遂圍涿州,守將以城降。宋雍熙三年,曹彬、米信等與
契丹將耶律休哥戰於岐溝關,敗績。彬等夜渡巨馬河,南趨易州,休哥領精騎追及,溺者不可勝計。」宣和中。亦嘗設關於此以備金。
《通鑑注》:「岐溝關,在巨馬河之北,自關而西,至易州六 十里,由巨馬河而東,至新城縣四十里。」
《涿州志》:「燕昭王臺在州西南五十里。」
《元混一方輿勝覽》:「臺東有三峰,甚崇峻,騰雲冠峰,高 霞翼嶺,岫壑沖深,合煙鎖霧。耆舊言燕昭王求神仙 處也。」
《通典》:「范陽郡有獨鹿鳴澤。」
《涿州志》:「竇禹鈞墓在州西園柳村。」
桃莊在州西北一里。張桓侯舊里也。
《方輿紀要》:「西鄉廢縣,在州西北二十里,漢置蜀涿郡, 後漢省。或謂之都鄉城。」
《漢書志》:「西鄉,侯國。莽曰移風。」
《長安客話》:涿州西北五十里有惡峪,漢世亦有此名, 盧它人封惡峪侯是也。峪中雲氣瀰漫,四時不絕。 《兩漢刊誤補遺》:「『《史記》亞谷侯,《漢書》作亞谷』。鄭康成《釋 書大傳》謂惡為亞,劉原父謂古亞、惡二字通用。」 《方輿紀要》:駝羅口在州東北。宋雍熙中,圍涿州,契丹 主隆緒由駝羅口應援,即此。
《涿鹿記》:「湖梁在郡北十里,垂楊樹堤,蒲葦夾岸,曉月 升時,漁郎款乃,樵夫牧子,逍遙於迴塘曲渚之間,不 少佳致。」
《石湘集》:「灰洞在涿北燕南,兩傍皆高岡,路極狹,無風 而塵土坌積,不辨人物。」
《方輿紀要》:「涿鹿衛,在州治西北,永樂七年建。左衛,在 州治西,永樂八年建。涿鹿中衛,在左衛西,永樂十一 年建。」
《道園學古錄》:真大道第八代師曰岳真人,諱德文,涿 州人。始涿有童謠云:「涿有八岳。」父老莫之解也。後真 人號岳祖,蓋其徵雲。
《黃圖雜志》:「涿州張桓侯廟有二,一在城內,一在城外。」 《金石文字記》:「范陽郡《新置文宣王廟碑》,韋稔撰文,張 澹行書,貞元五年二月立,在今涿州。」
《國名紀》:「夏世侯伯有范」,即今之范陽。〈以上俱涿州界內〉 《方輿紀要》:「房山縣在涿州西北四十里,東至順天府 一百四十里。」
《名勝志》:漢有房山侯,蓋亭鄉侯之屬,元始以名縣。金 之萬寧縣,遺址在縣治西。
《涿州志》:「房山城創於金大定間,垣高丈餘,圍一千四 百四十步。方各有門,東曰朝曦,南曰迎恩,西曰仰止, 北曰拱極。明隆慶間,始甃以石。縣治在城西南隅。」 《房山縣志》:「房山舊是土城,隆慶己巳,知縣事李琮采 石甃之,增崇至三丈。」
《吉金貞石志》:「元房山縣尹朱禮《去思碑》,馬恕撰文。」 《縣志》:「儒學在縣東南隅儒林坊,創於元延祐間。 福勝寺在縣治東北,明洪武十五年建。」
元元觀在縣治西北隅。
縣東十里徐村有塔。
《明一統志》:「姚廣孝墓在縣治東北四十里太平里。」 《北游紀方》:「聖岡在盧溝橋西二十里,北有姚少師塔, 塔前有御製碑文,右為長羅寺,司禮監太監王安墓 在其後。」
《縣志》:「弘業寺在縣西三里,有塔。」
舊《志》茶樓頂在縣西二十里,上有金章宗歇涼臺。 龍含峪在縣西二十五里,下有清和觀遺址。
《名勝志》:「龍城峪下有伏龍穴,出湯泉。」
《輿地碑目》:「唐《房山湯記》,張嘉貞撰,開元十五年四月 立。」
《涿州志》:五侯村在房山縣西南二十里。按《水經注》,易 水出西山寬中谷,東逕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譚 不同王莽之政,子興生五子,並避時亂,隱居此山,故 其舊居,世以為五大夫城,即此。《岳讚》云:「五王在中,龐 葛連續」者也。易水東左與子莊溪水合,水北出子莊 關,南流逕五公城西,屈逕其城南。五公猶王興之五 子也,光武即帝位,封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 侯,顯才蒲陰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謂「中山之 五王」也。
《燕山叢錄》:「房山縣石口村有賈島菴,雲是島為僧時 所棲,負山臨壑,最為幽勝。」
《長安客話》:「島初祝髮於瀛洲法善寺,後居房山西峪, 峪有石菴,是島故宅。後舉進士,授長江簿,卒於蜀,歸 葬房山,墓在縣城南十里。」
《帝京景物略》:「弘治中,御史盧某訪唐詩人賈島墓,得 斷碑於石樓村,乃闢地植碑,大學士李東陽別樹一 碑記焉。」
《日下紀聞》按賈島墓本在普州安岳縣移風鄉,蘇絳 誌文足據。何光遠亦云墓在岳陽山上。岳陽,普州地 名。則島墓在普州無疑。而鄭都官又有《長江縣經島 墓詩》,祝和父亦稱島謫長江簿,有墓在焉,或長江與 普壤地相接故爾。李頻詩「一宦終遐徼,千山隔旅墳李洞詩「旅葬新墳小,歸魂故國遙」,曹松詩「已葬離燕 骨,難招入劍魂」,皆憫其遠葬於蜀。《明一統志》乃載入 房山,蔣仲舒遂謂賈卒於蜀,歸葬房山,不知何所本 也。
《北游紀方》:「韓姞砦俗呼韓繼村,有香光寺,寺右有唐 寶積禪師塔,塔後為大悲閣,萬曆二十二年賜藏經 貯焉。」
《國門近游錄》:「由韓姞砦而西,從小徑入孤山口普濟 寺,道旁有元應公禪師道行碑,又有僧塔甚多,不能 遍覽也。」
《縣志》:「亂塔寺近栗園村,在房山縣東北四十里 國門近。」《游錄》:「自普濟寺西行,有村名別院。田中一碑, 勒元薛禪曲律皇帝旨二道,碑末書虎兒年月日,碑 陰為護持天開中院記,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魏 必復撰文並書昭文館大學士榮祿大夫集賢院使 廉簡題額。」循村又西數里為歡喜臺。
循孤山口而西,峰橫澗東澗上側徑如古牆趾,人行 村落十二三里至下接待庵,兩壁巉截,中隱一罅,旋 折東西,望一平處,曰「歡喜臺。」
孤山普濟寺、歡喜臺、接待庵、上方兜率院,皆萬曆初 太監馮保修築,各有碑。兜率殿後刻《四十二章經》,置 於壁,筆法遒整,不知何人書也。
《燕都遊覽志》:「上方寺一名兜率寺,鑿石為磴,攀鐵索 而上,絕頂有泉如斗,汨汨不窮,旁有修竹千竿,清冷 逼人。」
國門《近游錄》:「由兜率寺西南行,過十方院,其旁僧塔 甚眾,中一塔特高,嵌有碑,題曰:『《六聘山大開寺懺悔 上人墳塔記》』。」金朝議大夫乾文閣大學士、知制誥賜 紫金魚袋王虛中撰,布衣賈溉書文稱「師諱守常,族 曹姓,易縣新安府人。禮六聘山鐵頭陀為師,住持本 山三十年,所度白黑四眾二十餘萬。以咸雍六年遷 化,塔建於大安己巳姑洗月末書,涿州邵師儒鐫。」 《日下紀聞》按:六聘山見於《遼史》,見於《寰宇通志》,見於 《明一統志》。近時士子多守《廣輿記》,為《兔園冊》削去不 載,人遂略焉不考。予登上方山,見兜率寺南十方院 東,有金大安中懺悔上人墳塔。後復遊上方,於孤山 口西麥田中,見元延祐間所樹碑,則集賢學士魏必 復所撰,稱此地為六聘山天開寺下中院。又於甘池 村北數里訪天開寺,尚存。蓋當日寺僧管業其地甚 廣,天開乃其下院,孤山則下中院,兜率為上方,而總 名之曰六聘山天開寺。「六聘」之義,地誌不詳,疑即霍 原教授之地,舍原之外,無人足以當之矣。
《國門近游錄》:甘池村東北十五里曰瓦井,過村有小 庵,中有元時石幢,字多磨泐。去庵百步有僧塔七,其 一大書「『榮祿大夫守司徒侍中宗王某大師靈塔』字, 其餘六塔皆有銘,棘荊繞之,字小不能讀也。塔旁有 石幢二,又有石鐘一,鐘上亦有銘,乃至元中物。」 《燕都游覽志》:「桃葉口俗呼黃山店。」
《涿州志》:「房山縣西南五十里,有舜廟。」
舊《志》:磨碑寺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獨樹村在縣西南五十里。
隆陽宮在縣西南五十里。
白雲窩在縣西南五十里,又五里斑竹塞有白雲寺。 逃虛子集《石經》貯於巖洞者七,地穴者二。洞以石門 閉之,穴以浮圖鎮之。自隋唐迄元,碑碣森列。洪武二 十一年正月,僧衍奉命往觀,賦詩鐫於華嚴堂之壁。 雖未足彰琬師之幽光,庶以紀茲行之歲月,而附不 朽也。
《金石文字記》:「《幽州石浮圖銘》,甯思道書,景雲二年四 月立。」
又「《石浮圖頌》,王利貞文,太極元年四月立。」
《雲居寺石浮圖銘》,梁高望書,開元十年四月立。 《燕都游覽志》:「寺門右石浮圖銘,太原王大悅撰並書, 立於開元十五年二月。」
《金石文字記》:「山頂石浮圖後記,王守泰,行書,開元二 十八年四月立。」
《燕都游覽志》《涿鹿山石經堂志》:「唐節度使劉濟撰,元 和四年立碑。」
《國門近游錄》:碑後有「節度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 國子祭酒、兼上柱國姚可矩弟攝歸順州參軍可恭、 盧龍節度驅使官可質、咸通十三年四月題名。」 唐《雲居寺主律大德神道碑銘》,「灊江棲夷子何籌撰, 盧龍節度驅使官張景琮書並篆額。」「咸通八年丁亥 歲十一月四日建。」
《燕都游覽志》:「東峪、西峪兩寺,石經洞之左右翼也。」 《瀟碧堂集》:「東峪寺門,白楊成林,風氣慘裂,北臺如蓮 花在水中央,東臺亦奇特。臺上石浮圖,唐金仙公主 所建。五臺之外,環以巨嶂,其石紋或類雨點,或類卷 雲。」
《長安客話》:從南臺而下,山麓間有寺曰「西峪」,寺東溪
水闊可五丈,聲潺潺若風雨驟至。五臺僧皆穴處,遊人不可留,多憩此寺。《寰宇通志》:文靖書院在房山縣西南七十里抱玉里。 元里人總管趙密、宣德府教授賈壤,嘗從容城劉因 游,歸,以其學教鄉人,乃建書院,立祠祀之,因以見其 學之所從來。元賜額曰「『文靖書院』。國子祭酒蘇天爵 為記。」
《涿州志》:「金諸帝陵在縣西北二十里雲峰山下。」 《金史》:「太祖葬睿陵,太宗葬恭陵。熙宗被弒,葬於皇后 裴滿氏墓中。貞元三年,改葬於大房山蓼香殿。大定 初,追上諡號,陵曰思陵。二十八年,改葬於峨嵋谷,仍 號思陵。海陵煬王葬於大房山鹿門谷,諸王兆域中。 大定二十年,降為庶人,改葬於山陵西南四十里。睿 宗於」大定二年改葬王大房山曰「景陵。」顯宗於大定 二十五年十一月葬大房山。章宗即位號曰「裕陵。」世 宗葬興陵。章宗葬道陵。
《大金國志》:「國初,祖宗葬於護國林之東。逮海陵徙燕, 令司天臺卜地,得良鄉縣西五十里大洪谷曰龍城 寺,峰巒秀出,林木隱映,遂築陵遷葬。於是惟熙宗葬 於山陰。」
《涿州志》:「瑞雲宮在金太祖陵側,遺址僅存。」
《方輿紀要》:「黃山店口在縣北三十里,又西六十里曰 大谷,又三十里即淶水縣北之乾河口也。」
玉室洞天在縣西北七十里,中有獨橋十八灘。 《析津日記》:「『岢羅陀在房山縣境,東有萬壽寺,俗呼天 台寺。相傳寺有老僧,日誦佛萬聲,以豆記其數。久之, 每誦一聲,豆輒自躍過,人目為豆兒佛』。是時陳皇后 浴於宮中,澡豆忽躍,心悸,有言及豆兒佛者,乃出金 錢建寺焉。」
《寰宇通志》:「龍門臺去縣二百里,上曰玉河臺。」
沙門志才《藏石經塔記》「天慶七年,於寺內西南隅,穿 地為穴。道宗皇帝所辦石經大碑一百八十片,通理 大師所辦石經小碑四千八十片,皆瘞地穴之內。上 築臺砌磚,建塔一座,刻文標記。」〈以上俱房山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