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3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卷目錄

 潯州府部彙考一

  潯州府建置沿革考

  潯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潯州府星野考

  潯州府山川考

  潯州府城池考

  潯州府關梁考

  潯州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三十七卷

潯州府部彙考一

編輯

潯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編輯

本府

古百粵地。秦為桂林郡地。漢置鬱林郡,治布山縣,即今桂平,其東屬蒼梧。吳以後因之。梁分鬱林置桂平郡。隋廢郡為縣,屬鬱林郡。唐屬燕州。貞觀間,置潯州,治桂平。天寶初,改潯江郡。乾元初,復為潯州。宋省,尋復置。元至元中,改置潯州路。明洪武初,以貴、橫二州及永淳縣來屬。三年,改路為府,改貴州為貴縣。九年,以橫州永淳縣割屬南寧府。初置武靖州,距郡城南十里,因藤峽猺叛。成化內午,移黃紳嶺建城池,置土知州,耑轄糧兵。正德間,改州為鎮,屬本府通判,每年以農隙調入城守,故通判有撫彝之任焉。

皇清因之。

桂平縣

本漢布山縣,為鬱林郡治所。梁置桂平郡。隋廢郡,於布山縣地置桂平縣,屬尹州,後屬鬱林郡。唐屬燕州。貞觀間,於縣置潯州,省陵江縣入焉。宋開寶中,州廢,以縣屬貴州,尋復置桂平縣,隸潯州。元仍舊。明屬潯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平南縣

在府城東一百三十里。本漢猛陵縣地,屬蒼梧郡。晉置武城縣。劉宋改置武林縣,屬永平郡。隋初,屬藤州。唐貞觀中,分置平南縣,後自武林移龔州治此,領陽州。武林、隋建、大同四縣。宋省四縣入平南,後又以思明之武郎縣省入。紹興中,州廢,以縣隸潯州。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貴縣

在府城西一百四十里。本秦桂林郡之南境。漢為鬱林郡之廣鬱縣。吳改陰平縣。晉改鬱平縣,仍屬鬱林郡。梁置定州,改南定州。隋初郡廢,改曰尹州。大業初,又改鬱州治鬱林縣,尋復改鬱林郡。唐初,改南尹州。貞觀中,改貴州,仍舊治。天寶初,改懷澤郡。乾元初,復為貴州。宋改鬱平縣曰鬱林縣,為州治。元仍舊。明廢鬱林縣,改州為貴縣。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六里。

潯州府疆域考         府志

編輯

潯州府疆域圖

潯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抵梧州府藤縣界,二百二十里。

西抵南寧府橫州界二百三十里。

南抵鬱林、興業縣界,一百五十里。

北抵柳州府武宣縣界一百五十里。

自府治至省一千五百里。至

京師八千五百四十五里。

廣袤共一千三百五十里。

桂平縣

東路由江邊過河,中路通容縣,下路由石徑沖到合江鋪過平南地界。

南路由府門驛橫水過渡,直抵羅秀里,通鬱林地界。

西路自長庚營,由嶺頭鋪通貴縣地界。

北路自江邊橫水過渡,四十里至武靖州,通羅祿峒、紫荊山、五指山。

平南縣

東至藤縣為界,距邑治六十里。

西至桂平縣為界,距邑治六十里。

南至容縣北流縣為界,距邑治一百五十里。北至象州永安為界,距邑一百餘里。

東南一百里,接容縣界。

東北六十里,接藤縣五屯所界。

西南二十里,接桂平縣界。

西北一百五十里,接連猺山、象州界。

貴縣

東接本府桂平縣「厚祿」 界,六十里。

南接興鬱界八十里

西接橫州界八十里

北接武來界,一百五十里。

西北接賓州界一百里

西南接廣東合浦界,一百五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桂平縣附郭。

潯州山水奇秀,勢若遊龍,北黔、南鬱二水合流於東,思靈、鳳巢諸山連鎮於西。左接龍山之脊,險阨南、太;右距藤峽之口,津跨柳、慶,所屬雖止三縣,實左江之要區也。兩江縈流如帶,皆綿亙數百里,地靈氣聚。「雖複嶺深箐而外,猺蠻盤處其間,制馭稍疏,變生叵測。在昔扼要,各立營堡,度地要,置巡司,星羅碁布,皆有控馭之勢,以讋服諸蠻。」 是以每置一營,分哨以守,更建一堡,增隊以防,無非就形而設,因勝而制耳。桂平之險要,以羅祿三峒為最。猶平南六陳係三堆峒心居中之地,中軍係龍軍、白牛險要之區。至於貴縣五山、九懷、三江,立守備、千、把分汛耑防,時分本府同知出守彈壓,令姦宄無從竊發,蠻猺不敢剽掠,民乃藉以小康,迨其後也。藤峽之亂,韓襄毅、王文成兩公戡定於前,弩灘之變,蔡司馬靖亂於後,皆能一朝勦除,而無容遺孽者,固其審乎?制勝之術,抑亦形勝之為得雲。

按《縣志》,桂平昔建於思陵山之半,崎嶇險阻。宋嘉祐間,遂移平坦之地而立郡邑。其龍脈發自桂林,由慶遠迢遞至潯,頓起高峰,為思陵山。逶迤十里,北黔南鬱,兩江環抱。前汪水,後思陵,左五指,右白石,三山拱峙,二水襟流,左右之要衝也。

平南縣

層巒疊翠,逶迤南來二十餘里,而蜿蜒之勢,遂舒展寬平,形如荷葉擎珠,內有九珠,土名「九珠之地。」 面江南嚮,號曰「平南」 ,迄今相沿以名邑焉。雖岡巒環拱,秀崿軼雲,而山川開廓,有海闊天空之概,鋪錦列綺之觀。百粵形勝,於茲稱最貴縣。

前臨大江,後枕龍山。層巒複嶺,秀甲一郡。四峰環拱,圖畫天然。東接潯、梧,南交靈鬱,西通南太,北連賓武,水陸要衝,左江門戶。

潯州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府總

===
《禹貢》
荊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
===

潯州府山川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桂平縣附郭。

思陵山 一作思靈,一名西山,去城西五里,秀峙穹窿,映帶府治。上有三清巖、三寶觀,觀下左側有清泉,名曰乳泉。相傳唐御史李公明遠登此羽化而去,潯人祈求甚驗。至宋時奏聞於朝,敕封西山郡主。旁有一洞曰「吏隱洞。」 至今巖上「吏隱洞」 三字尚存,即明遠公所憩息處也。又宋守姚嗣宗嘗遊於斯,因又呼姚公巖。

白石山 ,去城南八十里。祖龍自大客山發脈,至其中,頓起雙峰,高聳百餘丈。又一小山,名曰鵝頸峰,道家書「即以白石山作二十一洞天。」 山中有石巖一穴,名曰「會仙巖。」 昔勾漏令葛洪在此煉丹,有丹竈仙跡,有煉丹泉、漱玉泉,初流微細,擊動鐘鼓,則泉湧而出。遊者援藤而上,約有十里許,方至巖前。又多奇花瑞艸,珍禽異獸。下有三寶殿、觀音堂。石坊左有元珠池,其水自山巔而出,四時不絕,聲如環佩。僧人引之以至香積廚。右有石巖曰三清巖,內塑諸佛像。有一洞名曰勾漏洞,潛通鬱林州。昔有一石龜,相傳偷食鬱林倉米,倉使追跡至此,見之大笑,而後有倉使形像,石龜為驗。按《明一統志》,宋張志道有詩云:「山似遊龍勢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閽。峰巒長帶煙霞色,洞穴渾無斧鑿痕。」 又楊子春詩:「曉飧沆瀣夕飧霞,更酹天漿嚥月華。日午道人猶未起,香風吹老古松花。」

羅叢山 在治西南六十里。平地突起一山,中有大巖,上下四圍,石壁羅列,有三教神像。東有碧虛洞,南有靈源洞,其最深者則曰「水月洞」 ,內有石佛、石獅、石鐘、石磬,白晝如夜,秉燭乃行。又有鯉魚巖,通於大江,中多鱗集。禱雨至斯,以鵝撲水,其水即長。每歲九月九日,邑人登高於此。上有二程書院,基址猶存。

閬石山 在府城北百餘里。峰巒競秀,如列旌旗。下有讀書巖,五代時狀元梁嵩讀書於此。五指山 在府治北百餘里。迢遞巉巖,羅列五峰。中有石穴,上通山峰,下達龍潭。五代時狀元梁嵩讀書於此。石臺、石凳猶存。

大容山 去城南一百餘里,通鬱林、容縣岑溪、博白北流,陸川廣闊數百里,樹木叢茂。傳有「李王殿於其上,雖盛夏亦有嚴霜,澗水委曲,有九十九澗。其山面面相似,人入其中,迷之,莫知其出。」

雲合嶺 在城南八十里。高聳而秀,雲合則雨。「獨秀峰 」 在府南白石山之側。孤峰插天,百里瞻望。

大藤峽 在城北三十里弘石磯之下,弩灘之上。北通羅祿三洞,紫荊、羅運等三十六巢。中有七層樓,下有三妺洞。「猺寇侯大狗等盤踞劫掠,峽岸有藤,大十餘圍,橫生過江,日沉水底,夜浮水面,渡賊而南,以通龍山八寨。」 成化間,韓襄毅公雍統兵勦之,遂砍其藤,夜而復生,用穢物制之,方斷,遂服其黨,易為「斷藤峽。」 隨遷武靖州於黃甲嶺下,以守其處,又立弩、碧二堡以鎮之。後又不靖,陳御史令以魚鹽之利啗之,稍稍受約束,乃以斷藤峽為永通峽。至嘉靖間,諸猺又據險為亂,王守仁合師征之,賴以稍安。

潯州,兩江夾流。其南江為「鬱水」 ,自交趾而發,由南寧、橫州、貴縣合繡江小水而下。其北江為「黔木」 ,發自黔地,由南丹州歷融縣、柳州、武宣,橫劎石分一小水,通武靖州大水,由碧弩二灘至郡城到三合嘴。二水合流而下,至銅鼓灘,水勢洶湧。明御史李仲熊、郡守葛元禎立塔以鎮,而水歷石徑沖大黃江、相思江、蒙江口而下,藤梧順流而東。

潯江 在府東。黔水自城北,鬱水自城南,至此合流城下,東過藤、梧、番禺,入於海。

黔江 在府城北。按《明一統志》又名北江,源出牂牁,經柳象,至此合流於鬱江。

繡江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合潯江。

大黃江 水從弩灘由武靖州至此江而下相思江 ,在平桂之界。

蓬浪江 在城西南

官江 在府境內

南湖 在府城南,長三里,俗名「結塘」 湖。上有洲,洲上舊有平波亭,臨岓又有南浦亭,郡人時乘綵舟遊賞於其間。

請幫助識別此字。水, 天然怪石甃其旁,有巨魚生焉。白沙灣 相對塔腳

三合嘴 ,南北江至此合流。

「馬流灘   」 「《福山》灘   。」 《曹村灘》。

《石門灘   》。《大烏雲灘  》。《小烏雲灘》。《浪灘    》。《大仁灘   》。《小仁灘》。

《繇屯》灘   。《東博》灘   。《白鶴灘》。

「牛皮灘   」 「全村沙   。」 「大灣沙 」 ,以上皆南江灘,上至貴縣。

腳石灘   。飛鳳灘   。小弩灘。

《大弩灘   》。寺灘    。《大灣灘》。

《碧灘    》。《白涯灘   》。《三枕灘》。

《紅石灘   》《浪灘    》。《蓬枰灘》。

鎖匙灘   。鎖筒灘   。《遊龍灘》。

龍船鼓灘  。「《羊眼》灘   。」 《馬回灘》。

神灘    。「三門灘   。」 「小姑灘。」

「滑石灘   。」 《古昔》灘   。《大六灘》。

「大鑽灘   」 ,「小鑽灘 」 ,以上皆北江灘上至宣武。

「將軍」 灘 因伏波兵渡此,故名。

「銅鼓灘 」 因得古銅鼓,故名。

「古雍灘   。」 「茅夾灘   。」 《相思灘》。

「龍門灘   」 、十化灘   。「峒婆灘。」

鷓鴣溪   秀才巖 ,以上諸灘,上至潯江。康濟泉 在西山洗石庵,有《銘》云:「泠泠聖泉,渟滀迤濔。溫潔如玉,芳甘如醴。鮒涸可蘇,疾病可洗。」

平南縣

思巖山 在縣治之南,去縣四十餘里。峰巒峻偉,樹木蓊蔚,連亙四十里。陟彼山椒,厥有石室及石臺、棋局在焉。故老相傳,「常見異人遊憩於此,無心則遇之,用意反失之。」 鄉人集此,禱雨輒應。

閬石山 在縣治之北,近朋化。去縣七十里。平疇曠衍,突兀聳起,石峰銳者如筍,卓者如屏,跳丹躍碧,噏霧呼雲。週圍峭壁,惟腳下一道可達山巔。巔上別闢天地,四顧蒼然,呼吸可通帝座。鳳凰山 在縣治東四十里秦州里內。岡巒挺秀,頭翅崢嶸,儼然飛鳳。左右兩腋有古井焉。古井昔名「龍隱」 ,廣七尺,深無底,四時澄湛,泉甘而洌。舊傳歐陽氏所馴擾之龍隱於此。

麒麟山 :在縣治西,離城七十里。山岡逼肖麟形,千峰屯遶,秀傑殊常。

烏江 即驛側小江,用小舟溯流而進,可三四十里至古城。土人以車載貨於此。自此以上,船不能進。其源直透至烏路里八峒猺山地面。相思江 在縣治右北岸,自官塘堡分港而入,離城四十里,直通朋化內猺。春夏水漲,小船可到沖塘等村,水涸則巳。俗云:「土人之不肯經營遠遊者以此。」 或地氣通乎人事,疑亦有之。白沙江 在縣治左南岸,離城四十里,由五陵分流而入,直通烏飯墟、六陳,接容縣界,小船可到。冬月水涸不能行。

大同江 在縣治後北岸,離城八十里。「江源在猺內發脈,灘高水湧,石齒崚崢,深處有潭萬丈,淺者濡足可涉,舟楫不能施。土人惟刳木為舟,或編竹為筏以收魚,利以通往來。」 順流出,至藤縣蒙江口,匯合潯梧大江。

貴縣

東山 在縣東十五里。峰巒秀峙,唐時何履、何光隱此。山頂有石,狀如二人並立,傳為何氏兄弟仙化。其西北一峰望之如婦人,俗呼為「婦人巖。」 左酒缾,右鳳凰。

南山 在縣南十里。錯綜二十四峰間,蒼翠鬱映。上有巖洞三門,仰視垂乳,萬象奇瑰。旁多石竇,洞中有八景石佛、石獅、石象、石鯉、丹竈、御碑、出米洞、飛來鐘等。由東門宛轉捫蘿,上其絕頂有石室方丈,即宜仙洞,傳為葛洪煉丹處。洞後又有白雲居、振衣巖。指顧四際,青山綠水,碁布履舄之下。宋章惇貶雷州,寓寺中,因覽景歎云:「夏雲多奇峰,良不誣也。」 寺僧因以詩譏云:「如風如火復如綿,飛過微陰落檻前。大地生靈枯欲死,不成霖雨慢遮天。」 宋元明俱有帝子經遊遺跡,此山為貴邑第一勝景,宋封景祐寺後。《古今詩》其一証云:按《明一統志》宋俞括詩:「二十四峰尖,參差列郡南。半空擎梵宇,絕頂寄僧龕。」 西山 在縣西二十里。峰巒奇特,石筍插天。有七星山,多躑躅花、方節竹。仙女寨有白鶴張秀才石、歌仙劉三妹石,其形儼如二人相對而坐,值風清月白,每聞答歌聲。其地婦人好遊歌。有術家云:「風水所鍾,宜琢去石人嘴。土人琢去之,遺響遂止。」

北山 在縣北二十里,又名宜貴山,又名北覽山。瀑布千仞,上盤武宣,下連潯郡,惟此山最大,延袤數百里,又呼為龍山。唐貴州《懷澤註》「山中。」

考證

有茶樹,土人賴之。《地道記》曰:「龍山,合水所出,即此。」 《廣輿記》云:「羽客仙人多聚於此。」 宋鄉宦施才致仕亦隱此山。馮三界嘗往此山採香,遇仙成道。其絕頂名平天,中有巨潭。又有白龍,每大風雨即飛出,人嘗見其身尾白亮如銀。昔有一老採香山中,偶至潭所,見石壁峭立,花果新鮮,須臾見一白龍戲水,蟠繞古樹,波浪騰沸,遂回。後尋莫得。按《明一統志》:「山有石牛,每旱則殺牲取血和泥塗牛背,以鹹鹵塗牛口,歌《牧牛詩》以樂之。祀畢則雨,泥盡乃晴。」

文筆山 在縣南,與南山並峙。其尖峰被沈將軍琢去,通邑不服,後以磚補之。

龍巖山 一名龍安巖,在縣東五十里。上有巨洞,可容千人。有東西二門,中有奇花怪異,不可勝記。唐宋俱有石刻,字久難明辨。縣尹林朝鑰刻《古懷第一山》於石門,又邑庠曾光國題《東方巨觀》於石。昔鄉人黃用臣修葺,不亞南山山。龍巖山 在縣北八十里,洞口開敞,中多奇石,亦南山之亞,土舍常金寧開。

銀山 ,在縣東北,有石函,望之如銀,俗呼為「仙人函。」

龍影山 在縣南,其石壁有五彩龍影。

鍾馗山 有洞,石門軒闊,清流環遶其下。雞笑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東接石梯,西連北覽。

馬嶺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一名龍馬山,又名馬度山。唐以前有馬嶺縣雲。按《明一統志》:「其山多虺,其毒殺人,惟冷石可以解之,屑著瘡內即活。俗傳有馬嘶與奔蹄聲,則人多疫癘。」

銅鼓嶺 在縣南五十里。平地突兀,上有層岡,人依之避寇。

仙女嶺 在縣北七十里。旁有石崖曰「登仙。」 顯朝岡 在縣北二十里。《郡志》云:「陸績為守時,常登此岡,制渾天儀。」

金雞峽 在縣西六十里。相連石山,直至賓州。南江 在縣南城下,即鬱江。上有牛皮灘,下有白鶴灘,又名「紫泉」 ,如遇人才出,縣尹賢則紫水見,映耀如金。縣人常候之,以為祥瑞雲。

寶江 ,在縣西一里。一名「浮江」 ,水自賓來,入於鬱。

汎江 在縣南三里,又名「道沖江」 ,近貴州城舊址。

沙江 在縣東七里。源出龍山謝井,流入於鬱。武思江 在縣西六十里,自合浦而來,流入於鬱。

思繳江 ,在縣南三十里。自興業而來,流入於鬱。

東津江 ,在縣東四十里。自龍江分流而入於鬱。

橫眉江 在縣東六十里。自鬱林大容山而來,與桂平分界,流入於鬱。

乾河 在縣北四十里。源出北山,夏月則大水泛濫,秋冬則涸無涓滴。傳為羅隱經過被阻題破。其水即地下流去,今遇水汎急不可過,常被淹沒。

潮水泉 在縣西六十里。其水盈涸不時,或日三四潮。漢封其神為「澄瀾公。」 邑人烹牲以占歲事。

謝公池 在縣北城下。唐守謝雕所鑿,今名「井塘。」 沈將軍修葺甚佳。上有嵯石橫橋,旁有小洲,石坦如龜形,風水甚秀,可創學宮、書院。

藤梨塘 在縣東山後。廣數里,水極深,往來船渡。中有小山,突兀可居,鄉人避寇於此。

廖家井 在縣城北一里。池中有石洲平坦,其上有「紫江亭。」 今廢。

谷公井 在縣治東北。相傳漢刺史谷永所鑿。陸公井 ,在縣南三里,近古鬱林城。恠石清流,吳郡守陸績所鑿。旁有橘一株,乃乾和中刺史劉博古所種,因名「橘井。」 學憲劉節建亭其上,今廢。

瑞松井 在縣東一里。宋孝子梁誥居其旁,廬父母墓側,樹之以松。時有甘露降,瑞草生,故名。後建「甘露亭。」

嘉魚井 在縣西門外。井泉通江,中有嘉魚,觀之歷歷可睹,因名。今塞。

司命井 在縣西北。半甘半淡,潛通大江,四時不竭。合境汲飲,人多耆年。若水竭則人疫歲荒。南澗井 ,在縣西門外。東有卷石,蘇東坡大書「南澗」 二字刻石。又宋陶弼詩云:「㐲泉見脈能通海,疊玉山峰喜近城。」 魚最甘美,今歸學。

東井 在縣東一里。恠石湧出,水流石底。宋施

才詩云:「深隨石竇千尋去,遠自雲峰萬里來。昔傳有一石竅,直通西門石坑,由縣堂而過,因一孀婦誤跌下坑,提炬追尋,聞刑杖聲,由井口而出。有讖云:『貴縣四山全,只因東井穿。東井若不穿,三科中一元』。」 井口石上有蘇東坡大書「東湖」 二字,後沈將軍纍石填塞,今水汎。

龍腹井 又名龍床井。縣北數里,井旁有石洲,盤屈如龍如床狀,夏月邑人常遊避暑,水可深數尺,觀之似渾,汲之則清,歲旱禱雨輒應。漢封其神為「清源公。」

《府志未載山川      明一統志》

編輯

本府。桂平縣附郭。

鳳巢山 :在府城西五十里。下有龍潭,祈雨多應。

石鹿山 在府城北五十里,上有石如鹿。羅影山 在府城北七十里。

雞棲山 :在府城北八十里。

吉盤山 :在府城北九十里。

寶子山 在府城南

紫荊山 、石梯山 ,俱在城西北。

橫嶺 在府城北五里。舊《志》云:在桂平縣南九十里。

三鼎嶺 :在府城東三十里。

寶子嶺 在府城南三十里。山勢磊落,如聚寶玉。

稜層嶺 :在府城西南七十五里。

南頓嶺 :在府城南一百二十五里。

會仙巖 在白石山上。磴道險峻,攀緣而上,其廣可容數十人,中有葛僊翁丹竈。獅子岡 在府城西五十里,狀如獅子。

崑崙岡 :在府城西七十里。

鬱江 在府城南,又名「南江。」 源出交趾界,經邕州,至此合黔江。

龔江 在平南縣東南。一名都泥江。西通邕、宜二江,東過藤、梧,會諸川入於海。唐龔州以此名。淥水 ,在府城南一十五里,曠野中天然。請幫助識別此字。石甃其旁水泉深碧清澄,中有巨魚,人不敢捕。羅葉水, 在府城南一十里,流入鬱江。

思陵水 在府城西北一十里。合大隍水入黔江。

繡江水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合潯江。

都耶水 在府城北三十里,合大隍水入潯江。橫眉水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入鬱江。

大隍水 在府城東北五十里。源出柳州府武宣縣界,東流入潯江。

木賴水 :在府城西北九十里。源出貴縣界,流合黔江。

平南縣

燕石山 ,在縣東南一十二里。山有「石燕。」 唐置燕州,取此。

古崙山 在縣北

大峽山 ,在縣北一十五里。

甕山 ,在縣西六十里。

磨雲山 在縣南一百里。山頂常有雲霧。天井山 ,在縣北四十里,井有雙魚。

伏虎山 在縣南九十里。

天堂嶺 在縣東

蛇黃嶺 在縣北二里

高陽巖 在縣內,與思鵝巖對峙,巖宇高廣而明豁,前瞰平野。又有湖叟巖在此。巖之陰,有宋治平中名賢題跋。

思鵝巖 在縣城內。《舊經》謂之思鵝石,狀若八角樓。

暢巖 在縣西北三十里。一名姚公巖。宋郡守姚嗣宗詩:「石作洞房勢,水隨人意流。兩巖常濺雨,五月便驚秋。此境有深趣,無心真樂遊。山公中宿酒,欲醉更重投。」

登僊崖 在北山路,傍接僊女嶺。山上或聞宴鼓聲,即歲豐人安,聞戰鼓聲則兵戈起。

蛇黃岡 在縣北四里。岡勢盤紆,出蛇黃。每歲九月,邑人掘深七、八尺,始得之。大者如雞子,小者類彈丸,其色紫,磨之可傅腫毒。

白馬江 ,在縣東六十里,流入龔江。

綠水河 在縣東南

龍隱井 在縣東

遊魚洲 在縣前大江中。

貴縣

「漱玉泉 」 在白石山。

紫泉 在南。水出鬱江,有兩派,其出不常,出則有異,應自縣門流下者,必擢賢守令,或生英俊。縣上流下者,應在僚屬。其水長而狹,色如紫練。

潯州府城池考        通志

編輯

本府。桂平縣附廓。

潯州府城池 :舊有城,久毀。宋嘉祐七年,拓之,始增築子城。嘉泰元年,知府周禧、知縣廖德明繼築土垣。元至元庚辰,推官范埜撤而新之。明洪武六年,百戶吳勝復廣舊城,周三百七十四丈。十五年,千戶陶成西展百餘丈。二十九年,知府沈忠復東展數百丈,周一千三百二十丈。闢六門,東西開壕,立柵,南北際江,立門四:南二曰迎恩、「寧遠」 ,北二曰宣武、威武,東拱辰,西安遠。成化三年,知府孫晫因砌以磚,高二丈,闊一丈二尺,樓六座,角樓、懸樓共五座,炮臺、窩鋪共二十二座,改拱辰門曰「潯陽。」

外縣

平南縣城池 ,舊無城,明洪武初,知縣齊遜始築土城,闢「通濟」 一門。景泰間,寇毀。天順間,主簿閻鼎請發公帑,始築磚城,周三百一十二丈,高二丈四尺,立一鼓樓,蓋數串樓。門外月城壕闊二丈,深八尺。南壕與士民不利,填之,止開南北二門。弘治七年,巡撫委推官戴綱、知縣譚珪,因舊築立羅城,牆八尺,闊四尺,計五百丈。蓋以土茅。

貴縣城池 舊無城。唐元和間,刺史謝鵬始築。宋紹熙間,權郡譚景先修之。元至正間,城池頹圮,峒賊出掠。十二年,吏目侯元采以己財傭軍民修築,周圍五十八丈,窩鋪二十四間,面江為池。

潯州府關梁考        通志

編輯

本府。桂平縣附郭。

東樂關 在府城外

西靜關 在府城西

南濟關 在府城南

北定關 在府城北

長庚橋 在府城西三里。

祿塘橋 去府城十五里。明成化間建。

駟馬橋 在縣南,明正統間建。

清平橋 在縣南,明成化十四年修。

官橋 在西門

迎恩橋 在南門驛前

獨樓橋 :離府城南六十里有獨樓營。

碧灘橋   、伏化橋   、興隆橋。

《上渡    》《下渡    》「烏江渡。」

《白馬渡   》。《歐村渡》。

平南縣

東關    。西關    ,北關。

太和關   、永寧關。

通濟橋 在通濟門外

拱北橋 :在拱城門外。

羅沖橋 在縣東一里

七里橋   、太平橋   、小橋。

大將軍橋 在縣後,離城十里。

新光橋   、「鎮安橋   」 、「綠水橋。」

石橋

官沖橋 在縣東三里

《上渡    》《下渡    》「烏江渡。」

黃村渡   。白馬渡。

貴縣

常平關   、東寧關。

北靖關 在郭外三十一里。商賈輻輳之所。登龍橋 在縣東二里。按《縣志》在學宮後。石碑云:「水從白玉環中過,人在青龍背上行。」

渡中橋 在縣西五里

永濟橋 在縣北十里

沙江橋 在縣東七里

綿村橋 在縣北十里。按《縣志》在郭北綿村中。板沖橋 在縣西十里。

《新安橋   》。《踏青橋》。

七里橋 按《縣志》,「在縣北七里。橋頭有巨石,方平可丈餘,厚二尺許。昔傳有仙人來造此橋,因雞鳴而止。」

西門橋 在縣西門外

撇竹橋 在縣東二十里,往府要路。

石龍橋 在郭東一地方。

道塚橋 在縣南岸

牛鼻橋 在縣西十里

石銀橋 在郭南三地方。

三步橋   勒頭橋 俱郭北地方。

縣前義渡 在縣南大江。邑庠曾光國募資置田,有吳貞、楊煥、何會三戶,糧米共十石,租穀共三百,供養渡子,修置渡船,濟人往來,行人利便。立碑渡前。

烏江渡 在縣西六里

蘇灣渡 在縣東十里

小江渡 在縣西一里。即浮江。

陸村渡 在縣西七里大江邊。

瓦塘渡 在縣西五十里大江邊。

香江渡 在縣西六十里大江邊。以上俱在縣上。

思灣渡 在縣東十里大江邊。即古時仙人夜渡處,今石影猶存。

東山渡 在縣東二十里大江邊。

東津渡 在縣東六十里大江邊。以上俱在縣下。

三江渡   、東壆渡。

潯州府公署考        通志

編輯

本府

潯州府治 在城西北隅。明洪武八年,通判陳善道建。正統五年,知府陳嘉謨修。今仍舊址重修。按《府志》:「大門三楹,儀門三楹,堂屋共五座,公廨兩廊,右庫、左倉,庖廚悉具。」

同知公署 在府堂左

通判公署 在府堂右

推官公署 在府堂左,今裁。

分司衙門 舊在府治北城內。明末毀,後移小南門正街。按《府志》:大門三楹,儀門三楹,吏舍廚房悉具。今俱廢。

分巡左江道公署 舊在府治東,明末傾圮後,遷西城門內。大門三楹、儀門三楹、正堂三楹、後堂三楹,吏舍悉具。

經歷司 在大門外

司獄司 在儀門右

儒學 :在學宮內,今廢。

常平倉 在北街

府門驛 在城南

遞運所 歸併在驛,今廢。

協守公署 在東城內

守備衙門 一在東城隅,一在西街。

僧綱司 、道紀司 ,俱在寺觀。

養濟院 舊在西城門內。

桂平縣治 在府東,即漢布山縣舊址。明洪武七年建。弘治、正德間,相繼修理,後移北門,堂、廳、庫門猶有存者。

典史署 在縣堂右

分司署 ,在北街。明末廢。後遷於南門,創堂屋、大門共三座。今復廢。

儒學公署 在學內。今廢。

副將衙 四座,在北門內。

潯州衙 在參府右,久廢。

縣倉三間 在分司旁

養濟院 舊在城西,今在北街。

外州縣

平南縣治 。明洪武二十一年,主簿向必華建,永樂十四年毀。景泰二年,知縣祝諭增修。天順間,主簿閻鼐重建。成化元年復燬,本府同知李應重修,廨宇咸備。今仍之。

布政分司 在縣治左,今廢。

按察分司 在縣治左。今廢。

儒學 在學內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西,俱廢。

僧會司 在寶積寺

道會司 在縣治東

巡檢司七 俱廢

貴縣治 舊在城西,正德十四年,知縣戴曾宗遷建城東,今仍舊址。按《縣志》:「大門一座,儀門一座,大堂一座。大堂後東廊有庫房一座,二堂後廚廳各如制。」 大堂前有東西兩廊,東廊則吏、戶糧、承發各房,西廊則兵、禮、工、刑各房。

縣丞署 :在縣治儀門右。

典史署 在縣治儀門左。

分司署 在縣治西街,今圮。

儒學 在學內今廢

奉議衛 在縣治西街。正統十一年,自奉議州徙建於此,今廢。

奉議衛軍民經歷署 在縣治西街,今廢。守禦貴縣中前千戶所 在縣治西懷澤驛舊址,今廢。

考證

自武軍民千戶所 在縣治北門外,今廢。辛安寨巡檢司 在縣南六十里,久圮。

北山寨巡檢司 ,在縣北三十里,《久圮》。

倉房一所 ,在縣治儀門右。

庫房一所 ,在二堂後。

陰陽學 、醫學 俱「圮。」

僧會司 、道會司 俱在西門內,今廢。

養濟院 在西門外,今移南門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