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四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三十四 山東五 東昌府 下一卷▶

山東五 編輯

東昌府,東至濟南府三百里,東南至兗州府三百八十里,西南至兗州府曹州四百三十里,西至北直大名府一百八十里,北至北直清河縣一百三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九百四十里,至布政司見上。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爲齊西境聊、攝地,戰國時爲魏、齊、趙三國之境。秦屬東郡,漢因之。曹魏屬平原郡,晉屬平原國。劉宋改魏郡,後魏復爲平原郡。魏收《志》:「平原郡治聊城。武泰初立南冀州,永安中罷。」隋置博州,大業初州廢,改屬武陽郡。唐復爲博州,天寶初曰博平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博州,亦爲博平郡。金因之,屬山東西路。元初屬東平路,至元初析爲博州路,尋改爲東昌路。明初改爲東昌府。領州三、縣十五。
府地平土沃,無大川名山之阻,而轉輸所經,常爲南北孔道。且西連相、魏,居天下之胸腹,北走德、景,當畿輔之咽喉,戰國時東諸侯往往爭衡於此。後漢末荀彧說曹操曰:「將軍本以兗州首事,且河、濟天下之要地,是亦將軍之關中、河內也,不可不先定。」晉室之亂,郡境被兵者百餘年。唐藩鎮稱兵,魏博最爲強橫。明朝靖難之師,亦力戰於城下。豈非地形四通,郡爲戰守必資之處哉?

聊城縣,附郭。古聊、攝地,齊之西境也。秦置聊城縣,屬東郡,漢因之。魏、晉俱屬平原郡,劉宋屬魏郡,後魏屬東郡,後又爲平原郡及南冀州治。隋爲博州治,大業初州廢,縣屬武陽郡。唐仍爲博州治,後因之。今編戶二十四里。

古聊城,府西北十五里。即魯仲連射書燕將處。城東側有魯連臺,高七丈。《水經注》:「漯水又北經聊城故城西。」城內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門有馳道。絕水南出。東門側有層臺,即魯仲連所謂「還高唐之兵,卻聊城之衆」者也。漢十一年代相陳豨叛,略趙地,使其將張春渡河擊聊城。唐武德初宇文化及自魏縣走聊城,李神通圍之。既而竇建德亦引軍攻化及,神通引卻,建德大破化及之兵,遂克聊賊。《城邑攷》:「隋置博州,在今城東北二十五里。石晉開運初圮於河,因移州治𡏮陵城,在今城西南十五里。宋淳化三年復圮於河,乃移州治孝武渡西,亦曰孝武陵,即今治也。舊有土城,宋淳化間築。洪武五年甃以磚石,後屢經修葺。」今城周七里有奇。
武水城,府西南六十里。漢陽平縣地,屬東郡。隋開皇中改置清邑縣,又析置武水縣,屬博州。唐初屬莘州,貞觀初仍屬博州。五代周廣順二年爲河水決壞,併入聊城縣。宋爲武水鎮,今置武水巡司於此。舊志「府西南四十五里有武水」,蓋漯水之異名也,今涸。○博固城,在府東北二十五里。《寰宇記》:「博固城枕聊河之曲,俗訛爲布鼓城。」相傳石勒時築,唐博州嘗置於此。
攝城,在西北。《水經注》:「聊城西二十五里有古聶邑。」《左傳》僖元年:「齊人、宋人、曹人師次於聶北,救邢。」又昭二十年:齊晏子云:「聊、攝以東,姑、尤以西。」聊、攝蓋二邑也。《寰宇記》:「攝城在博平縣西南二十五里。」
夷儀城,府西南十二里。《左傳》僖元年:「齊遷邢於夷儀。」又襄二十四年:「晉及諸侯會於夷儀,將伐齊。明年復會於夷儀。」又是歲衛侯入於夷儀,復歸於衛,時衛已滅邢也。後又爲晉邑。定九年,齊侯伐晉夷儀。《史記•衛世家》:「獻公自夷儀反於衛。」又後漢建武初范升爲聊城令,保於夷儀。劉昭曰:「聊城有夷儀聚。」今亦見北直邢臺縣。
重丘城,在府東南五十里,跨茌平縣界。春秋時曹北境之邊邑也。襄十七年,衛孫蒯田於曹遂,飲馬於重丘,重丘人訽之,因伐曹取重丘。又二十五年,諸侯同盟於重丘是也。漢置重丘縣,屬平原郡,後漢省。○郭城,在府東北。《水經注》:「郭水出聊城東北,泛則津注水,耗則輟流。」《寰宇記》:「南岸有郭城,春秋時亡國郭氏之墟也,即《傳》所稱『郭公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廢』者。」又微子城,在府東北十八里。《城冢記》:「商受封微子於此,周改封之於商丘。」
畔城,在府西。魏收《志》聊城縣有畔城。晉義熙十三年劉裕伐姚秦,引舟師泝河西上,魏兵從北岸侵擾,爲裕將朱超石所敗,退走畔城,超石等復追破之,即此城也。
茌山,府東五十三里。漢茌平縣以此名。茌,讀若時。《說文》:「茌,草盛貌。」應劭云:「茌平者,縣在茌山之平地也。」《一統志》:「山之平地曰茌。」悞。○牡丘,在府東北七十里。《春秋》僖十五年:「楚人伐徐,公會齊侯及諸侯盟於牡丘,救徐也。」《齊語》「桓公築牡丘」,即此。志云:府東南二十五里有荊丘,又東南二十五里有葛丘。
會通河,在府東門外。自陽穀縣流入境,有牐三,曰周家店、李家務、通濟橋,又北經堂邑、博平及清平縣境,至臨清州入衛河。《元史》:「至元二十六年開渠起須城之安民山,止於臨清之衛河,長二百五十餘里,中建牐三十有一,賜名會通河。」明朝永樂九年詔疏元人故道以濟漕,爲輸挽必經之地。詳見川瀆漕河。
漯河,府東七里。《舊經》:「漯水出朝城縣,經莘縣、堂邑至聊城西,又東入博平界,又北至清平縣入高唐州界。」今俗呼此水爲湄河。《一統志》:「湄河出濮南黃河,北抵博平,西會馬頰河,東入海。」今涸。
蓬關陂,在府北。晉太元十一年,燕寺人吳深叛據清河,慕容垂攻拔其壘,深走,垂進屯聊城之蓬關陂,即此。今堙。
四口關,舊在府東八十里。隋置,因四瀆津而名。《水經注》:「河水又東流爲四瀆津,俗名四瀆口。」《唐志》:「聊城東南有四口故關。」○馬牧,在府東。晉永興中,羣盜汲桑、石勒起於馬牧。志云:馬牧在茌平縣境,亦謂之牧苑。
李家務,府南十八里。運河所經,置閘於此。元至正六年盜扼李家務閘河,劫奪商旅。兩淮運使宋文瓚言:「世祖開會通河,千有餘里,歲運米至京者五百萬石。今騎賊不過四十人,而不能捕,恐運道阻塞,乞急選能臣捕之。」不聽。今仍爲運渠津要。
賴亭。在府西。齊境上邑也。《史記》「晉趙鞅伐齊,至賴而去」,謂此。又赤橋,在府西北。晉永嘉中,苟晞等破汲桑、石勒於清淵,桑等西奔劉淵。冀州刺史丁紹邀擊之於赤橋,桑等敗走。○崇武驛,在府東門外運河西岸,爲往來孔道,置水馬驛於此。

堂邑縣,府西四十里。西北至臨清州九十里。漢發干縣及清縣地,屬東郡。隋開皇六年置今縣,初屬毛州,大業初改屬武邑郡。唐初亦屬毛州,貞觀初改屬博州。五代晉改爲河清縣,尋復舊。今編戶十七里。

堂邑故城,縣西北二十里。相傳故齊邑也,本作「棠」。崔杼見棠姜而美之,孟子勸齊王發棠,蓋即此。後訛爲「堂」,隋因置堂邑縣。大業末宇文化及自魏縣退保聊城,嘗屯兵堂邑,築臺於城南。今有化及臺遺址。唐天寶十五載安淥山叛,平原太守顏真卿遣兵合清河、博平之軍,擊賊兵於堂邑西南,大破賊兵,遂攻魏郡。梁乾化五年晉王存勗軍博州,與梁將劉鄩相持。鄩自貝州軍堂邑,周德威攻之,不克。宋熙寧初城圮於水,因遷今治。其舊城俗謂之千戶營。
發干城,縣西南二十三里。漢縣,屬東郡,武帝封衛青子登爲侯邑。後漢仍屬東郡,晉屬陽平郡,南燕時僑置幽州於此,後魏仍屬陽平郡,北齊縣省。○清城,在縣東南三十里。春秋時齊邑。成十七年,齊高弱以盧叛,齊侯使國勝告難於晉,待命於清。即此。漢置清縣,屬東郡,高帝封功臣室中同爲侯邑。後漢建初中改爲樂平縣。晉因之,改屬陽平郡。永嘉中東海王越使征東將軍苟晞擊汲桑於平原、陽平間,石勒救桑,爲晞所敗,桑奔馬牧,勒奔樂平,即此。後魏亦屬陽平郡,後齊省。又毛州城,志云:在縣北五十里,俗呼爲侯堌塚。塚南今有城址,相傳即隋毛州故治。
會通河,在縣東北四十五里。自聊城縣北流入境,有牐二,曰梁家鄉,曰上橋,又北入博平縣界。○舊黃河,在縣西南。《水經注》:「經發干故城北又有漯水,經樂平故城東。」今皆堙廢。
古戰場。在縣東南三十里。《唐史》「至德初平原太守顏真卿與清河李萼破安淥山將袁知泰二萬餘人於堂邑」,即其地也。相傳爲戰國孫臏、龐涓戰處,悞矣。

博平縣,府東北四十里。西北至清平縣四十里。本齊博陵邑,漢置博平縣,屬東郡。晉屬平原國,劉宋屬魏郡,後魏屬平原郡。隋初屬毛州,後屬博州,大業初改屬清河郡。唐仍屬博州。貞觀十七年廢,天授二年復置。宋因之。今編戶十八里。

博平故城,縣西北三十里。即齊博陵邑也。《史記•齊世家》:「威王六年魏伐齊,至博陵。」徐廣曰:「今東郡之博平是也。」亦謂之博關。《戰國策》:「蘇秦曰:『趙涉河、漳、博關。』」「張儀說齊曰:『悉趙兵渡清河,指博關。』」皆謂此也。自漢至隋、唐,皆爲縣治。宋景祐中徙縣治寬河鎮,即今治也。又博望城,或曰在故縣城西南。《史記》「齊宣王二年,擊魏敗之,三晉之王皆因田嬰朝齊王於博望,盟而去。」即此地雲。
靈縣城,縣東北四十里。或雲即齊靈丘邑。《史記•魏世家》:「武侯九年使吳起伐齊,至靈丘。又敬侯三年敗齊於靈丘。韓文侯九年伐齊至靈丘。」《齊世家》:「威王元年,三晉伐我靈丘。」《趙世家》:「惠文王十四年相國樂毅將趙、秦、韓、魏、燕之兵攻齊,取靈丘。」是也。漢置靈縣,屬清河郡。後漢初省,和帝永元九年復置。晉仍屬清河國。後魏置南清河郡於此,北齊省。隋開皇六年改置靈縣,大業初省入博平。唐武德初復置,屬博州,五年復廢。
駱駝山,縣西北十五里。土阜巍然,形似駱駝。又有平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會通河,縣西南二十五里。與聊城、堂邑二縣接界,又北入清平縣境。志云:縣西北四十里有故漯河。《水經注》:「漯河,自頓丘出東武陽徑博平者也。」或以爲馬頰河。
大河故瀆,在縣東北。舊爲河流所經,唐開元十年博州河決,即此處也。《水經注》:「屯氏故瀆上承大河瀆於靈縣南。」《地道記》:河水自靈縣別出爲鳴犢河,所謂靈鳴犢口也,東北至蓨入屯氏河。漢元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今有水自縣西南入境,經博平故城南,又經今城西北,東北至故靈城入高唐州境,謂之鳴犢河。蓨,見北直景州廢蓨縣。鳴犢口,亦見北直清河縣。
靈泉,在縣西。志云:漕河旁有梭堤,靈泉出焉。一名涵管洞,巨石甃成六管三竅,以泄暴水。永樂九年疏會通河,其泉始淤。○金隄,在縣北一里。舊志:博州有古金堤。
還駕店。縣北二十三里。《五代史》:「後唐明宗屯兵於明靈寨,還駕至此,有行幄基址存焉。」

茌平縣,府東北七十里。北至高唐州六十里。本秦舊縣,屬東郡,漢因之。後漢屬濟北國,三國魏屬平原郡、晉屬平原國。晉末移治聊城縣界之興利鎮。劉宋仍屬平原郡,後魏因之。後齊廢。隋復置,屬貝州。唐屬博州,貞觀初省入聊城。金天會中劉豫復置茌平縣,屬博州。今編戶三十六里。

重丘城,縣西南二十里。今詳見聊城縣。又故茌平城,在縣西二十里茌山下。秦縣治此,東晉末移縣治於今縣西三十里。唐廢,劉豫改置縣於今治雲。
大河故瀆,在縣西。《水經注》:「河水東北過茌平縣西,又東爲鄧里渠,又東北徑昌鄉亭北,又東徑碻磝城西。」碻磝城,舊志謂即茌平城,悞。今見濟南府長清縣。
馬頰河,在縣西北。舊自清平縣流入境,又東北入高唐州界。志云:縣西又有大溪陂,流入博平縣界。又有龍潭,在縣西南。
馬莊館。縣南十里。相傳唐馬周宅也。相近有興隆岡,岡下坡陀相屬。又南二十里有賀欒店,石晉時賀欒宅也。又玉樓店,在縣東北二十里。相傳魯仲連所居,亦名魯連村。○茌山驛,在縣東。縣當往來之衝,因置馬驛於此。

莘縣,府西南九十里。西至北直大名府九十里,北至臨清州百二十里。春秋時衛邑,漢陽平縣地,屬東郡。晉屬陽平郡。劉宋改屬頓丘郡,後魏還屬陽平郡。後齊改縣曰樂平,後周於此置武陽郡。隋初郡罷,縣屬魏州。開皇六年復改縣曰陽平,八年改曰清邑,十六年置莘州於此。大業初州廢,改縣曰莘縣,屬武陽郡。唐初復置莘州。貞觀初州廢,縣屬魏州。宋屬大名府,金因之。元屬東昌路。今編戶十四里。

陽平城,在縣西。《圖經》:「縣西南七里有斗城,其形如斗。」或雲即漢陽平縣舊治也。後魏普泰初高歡舉兵信都,爾朱仲遠等擊之,自大梁而北,軍於陽平,旋遁還,即此。後移縣於今治。《唐書》:「乾寧二年朱全忠欲攻兗鄆,李克用遣其將李存信救之,假道於魏,軍於莘縣,師還,魏帥羅弘信襲敗之。」五代梁乾化五年晉取魏博州。劉鄩與晉軍相持。晉王軍博州,鄩自堂邑軍莘縣,治莘城塹而守之,自莘及河築甬道以通饋餉。既而晉王營於莘西二十里,一日數戰,尋攻絕其甬道,鄩卻走。皆今縣治也。胡氏曰:「劉鄩軍莘縣,蓋漸逼魏州雲。」
莘亭城,在縣北。京相璠曰:「陽平縣北十里有故莘亭,道阨險,自衛適齊之道也。」《春秋》桓十六年:「衛宣公欲殺公子伋,使盜待諸莘」,謂此。隋因置莘亭縣,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屬博州,五年併入莘縣。又岡成城,亦在縣西。《後漢志》:「秦封蔡澤爲岡成君」,即此。又漢昭封丞相蔡義爲侯邑。
弇山,縣北四十里。舊有泉曰弇山泉。志云:即古弇中聚也。《左傳》襄二十五年:「齊閭丘嬰出奔處。」似悞。今其地爲馬橋鎮。
大河故瀆,縣東三十里。即五代梁劉鄩築甬道以通饋餉處。蓋渡河而東南,即鄆、濮之境也。又石晉開運三年河決楊劉,西入莘縣,廣四十里,自朝歌北流。胡氏曰:「莘縣在魏州東,朝城在魏州東南,相距蓋四十里。」今縣東有古堤,逶迤而西,以障馬頰河、黑龍潭之衝。河南徙後皆堙廢。○漯河,在縣東。自朝城縣流入境,又東北入堂邑縣界。今涸。
清平縣,府北七十里。北至臨清州五十里。漢清陽縣地,屬清河郡。隋開皇六年又改爲貝丘縣,屬貝州。十六年改曰清平縣。大業末廢。唐初復置,屬博州。五代漢改屬大名府,宋因之。元屬德州,明初改今屬。編戶十六里。
清平故城,縣西四十里。宋白曰:「石趙初置平晉縣,爲清河郡治。隋置貝丘縣於此,尋改曰清平。宋熙寧二年割博平之明靈寨來屬。元豐中河決,遂移治明靈砦,即今縣也。」今故縣亦曰清平鎮,一名水城屯。
會通河,縣西二十里。自堂邑縣流入界,置牐一,曰戴家灣,又北入臨清州境。○漯河,在縣西十里。亦曰漯川。《漢志》:「河自館陶分爲屯氏河,與大河相並而行。元帝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分流入博州界,其下流與漯爲一。王莽時河遂行漯川。」今漯河自堂邑縣流入境,繞縣城而西,去縣六七里,上源爲漕河所經,下流達高唐恩縣,抵海而止,其水盈涸不時。又縣西南二十里有龍湫,闊僅畝許,深不可測,流出十里注於漯河,即宋時河決故城處也。《寰宇記》:「縣南十八里有王莽河。」今涸。
清陽驛。縣西南三十里。驛西有魏家灣巡司,濱河置戍處也。

冠縣,府西南百里。西南至北直大名府六十里,南至北直南樂縣百十五里。春秋晉冠氏邑,漢館陶縣地,屬魏郡。隋開皇六年始析置冠氏縣,屬魏州。唐初屬毛州,貞觀初仍屬魏州。宋屬大名府。元屬東平路,至元六年升爲冠州。明初降爲縣,改屬東昌府。今編戶二十七里。

冠氏城,在縣北。春秋時晉邑也。哀十五年《傳》:「晉人伐衛,齊爲衛故,伐晉冠氏。」杜預曰:「冠氏即館陶也。」隋因置冠氏縣。唐建中初朱滔入魏境,攻拔冠氏,與田悅相惡也;既又屯兵冠氏以逼魏州;皆此。金人移於今治。
黃城,在縣南。《括地誌》:「冠氏南有黃城,亦以黃溝爲名,本趙邑,後屬魏。」《史記•齊世家》:「宣公四十三年,田莊子伐晉,毀黃城。」又《趙世家》:「敬侯八年,拔魏黃城。又肅侯十七年,圍魏黃城不克。」漢置黃縣,屬山陽郡,元帝封梁王子順爲侯邑。後漢省。《讀書記》:「漢陳留郡有外黃縣,魏郡有內黃縣,而山陽郡有黃縣,俱在大河旁,爲魏、趙、齊戰爭之地。」王氏云:「蘇秦說齊『趙襲魏之河北,燒棘蒲,隊黃城』,此河北之黃城也,在冠氏南十里。蘇代約燕王『決白馬之口,魏無黃、濟陽』,此河南之黃城,在考城縣東二十四里。」按志雲蘇秦所言之黃,當是內黃縣。今外黃城,見河南杞縣。
衛河,在縣西北。自北直大名府流入界,又東北入館陶縣境。舊有吉固隄,在縣西。○屯氏故河,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今爲平陸。
清水堡。在縣東北四十里。唐初置清水縣,屬毛州,貞觀初省入冠氏縣。今亦爲清水堡城。按《唐志》不載清水縣也。
附見
平山衛。在府治東。洪武五年建。志云:城中有二阜,謂之平山。明初建衛於此,因名。

臨清州 編輯

臨清州,府西北百二十里。東北至濟南府德州三百五十里,西北至北直冀州二百七十里,西至北直廣平府百二十里,南至北直大名府百五十里。

春秋時衛地,戰國時爲趙之東鄙。秦屬東郡,漢屬魏郡,晉屬陽平郡,後魏因之。隋屬貝州,大業初屬清河郡。唐仍屬貝州,大曆中改屬瀛州,貞元中屬貝州。宋屬大名府,金屬恩州,元屬濮州。明朝洪武二年屬東昌府,弘治二年置臨清州。編戶四十一里。領縣二。
州聯絡洺、邢,形援魏、博,自昔爲戰守要地。五代之際,梁、晉夾河相持,州之被患尤亟。元開會通河,州益爲挽輸孔道。明初徐達定中原,自臨清會師北伐。建文二年燕王駐師臨清,乃謀南下。州誠南北之喉嗌矣。
臨清廢縣,今州治。漢清淵縣地,後魏太和二十一年始析置臨清縣,屬陽平郡。後齊廢。隋復置,屬貝州。唐初屬毛州,貞觀初屬貝州。寶應初僕固瑒追史朝義,敗之於臨清,即此。大曆七年改屬瀛州,貞元末屬貝州。乾寧三年河東將李存信攻臨清,敗汴兵。朱梁開平五年晉將周德威略魏博,自臨清攻貝州,拔夏津、高唐。乾化五年魏博附晉,晉王存勗命李存審自趙州進據臨清,晉王引大軍自晉陽東下,與存審會於臨清。既而劉鄩與晉王相持,軍於宗城,知臨清有蓄積,欲據之以絕晉糧道,爲周德威所拒卻。宗城,今北宜廣宗縣也。宋熙寧四年廢縣爲臨清鎮,尋復爲縣。《城邑攷》:「魏置臨清縣,故城在今州西四十里衛河西岸。宋建炎中河決,移治於今州西南十里衛河南岸。洪武二年又移治於故縣北八里臨清閘,景泰初建新城於會通河北、衛河東,移縣治焉。弘治二年始建爲州。」今州有新舊二城。舊城即景泰初所築新城也,新城正德六年築,皆甃以磚石。嘉靖中復拓而廣之,跨汶、衛二河。爲水門三,汶一、衛二。城周九里有奇。
清淵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漢縣治此,屬魏郡。晉屬陽平郡。永嘉初苟晞擊破羣盜汲桑於東武陽,桑退保清淵是也。後魏仍屬陽平郡,北齊屬清河郡。隋屬貝州,唐併入臨清縣。淵,《晉志》、《隋志》俱作「泉」,唐人爲高祖諱也。又沙丘廢縣,在州西。隋開皇十六年析臨清置沙丘縣於此。大業初省。唐武德五年復置,屬毛州。貞觀初省。
永濟城,在州西南。唐大曆七年田承嗣奏析臨清縣置永濟縣,屬貝州,以西臨永濟渠而名。興元初朱滔謀渡河侵汴,應朱沘於長安,入魏境至永濟,以田悅不與偕行,怒,略取平恩、永濟,以兵守之。朱梁乾化五年,魏博附晉,晉王存勗自臨清進屯永濟,遂入魏州。宋初仍併入臨清縣。平恩,今見北直曲周縣。
大阜,在城北二里。盤踞百餘畝,下視林莽數十仞,巋然爲城北主山。
會通河,在城南。亦云汶河。自清平縣流入界,有牐二:曰新開上閘、南板閘。志云:州治當汶河之北,衛河之東。汶水自南旺分流,至此漸微,沿途置閘,啓閉極嚴,經州城西南之南版閘,始與衛河合而東北流,漕舟至此謂之出口。又二水相合處謂之中洲,以石築之,名鰲頭磯。延亘二十餘里,突峙中流,有四閘分建於左右,如足然。又有廣濟橋尾,其後爲商賈輻湊之地。俗名觀音嘴,以上有觀音閣也。志云:鰲頭磯在城北,當會通河分津之處。餘詳川瀆漕河。
衛河,在城西。自北直大名府流經館陶縣界,又東流至此合於汶河。亦謂之清河。應劭曰:「清河在清淵縣西北。」是也。自隋以後謂之永濟渠。大業十二年遣楊義臣討羣賊張金稱於平恩,義臣引兵直抵臨清之西,據永濟渠爲營,尋自館陶潛濟,襲擊金稱,破斬之。唐光化二年幽州劉仁恭攻魏州,敗還汴,魏兵追至臨清,擁其衆入永濟渠,殺溺不可勝計。宋皇祐初河合永濟渠注乾寧軍,崇寧初開臨清縣壩子口,增修御河西堤是也。乾寧軍,見北直青縣。
古堤,在城東。盤曲低昂,狀如蛟螭。其脈南來爲會通河所斷,逾河而北,城之東南復枕其半,俗因呼爲東堤,轉而東北直抵夏津,其委瀕海,蓋古之隄防也。
渡口驛。州北五十里。其地爲清河、夏津兩縣之交,漕舟所經,因置驛於此。又清源水馬驛,在州城西南隅。州西南五十里舊又有清泉水驛,今廢。○臨清遞運所,在州西南二里。又西南五里有會通稅課局。

丘縣,州西百二十里。東南至府城二百里。漢斥丘縣地,屬魏郡。唐爲平恩縣地,宋因之。金爲平恩鎮,屬曲周縣。元初屬堂邑縣,至元二十六年改置丘縣,屬東昌路。明初因之。弘治二年改今屬。編戶二十七里。

斥丘城,志云:在縣北四十里,即漢縣也。今爲北營集。詳見北宜成安縣。
平丘山,在縣治東。小丘也,縣因以名。
衛河。在縣東南。自館陶縣流入界,又東北入臨清州境。○漳河,亦在縣東南。自館陶縣流入界,舊有堤曰虞公堤。又縣東南有古黃河,今涸。

館陶縣,州西南百二十里。東至府城百三十里,南至北直大名府七十里,西北至北直曲周縣百里。春秋時晉冠氏邑地,漢置館陶縣,屬魏郡。三國魏屬陽平郡,晉因之。石趙時徙陽平郡治此,劉宋及後魏因之。後周末兼置毛州。隋廢郡存州,大業初州廢,縣屬武陽郡。唐初復置毛州,貞觀初州廢,縣仍屬魏州。宋屬大名府。元屬濮州。明初屬東昌府,弘治二年改今屬。編戶三十里。

館陶故城,在縣西南四十里。宋白曰:「城西北七里有陶丘,亦曰陶山,趙置館於丘側,漢因以名縣。」更始二年,蕭王追擊銅馬於館陶,大破之。晉永和七年,後趙石袛自立於襄國,使其將劉顯攻冉閔於鄴,爲閔所敗,閔追奔至陽平,時陽平郡治館陶也。隋置毛州於此。唐武德五年劉黑闥自魏州北遁,至館陶,橋永濟渠渡而西,軍大潰。興元初朱沘作亂,朱滔謀渡河侵汴入魏,約田悅會館陶,偕行渡河,悅飾詞謝滔,滔怒,大掠而去。志亦謂之毛州城,以隋時毛州置於此也。五代時移縣於今治。明建文二年,燕王戰於東昌,爲盛庸所敗,退屯館陶,即今縣也。《寰宇記》:「漢明帝封其妹爲館陶公主,縣因有駙馬渡及黃花臺。」今故城亦謂之南館陶鎮,明初置巡司及陶山水驛、南館陶遞運所於此,今惟南館陶巡司尚存。○歇馬城,在縣東南七里。相傳宋景德初契丹軍至澶淵,其母蕭太后嘗引軍駐此城,因以名。又縣有蕭城,相傳亦契丹蕭後所築。
衛河,縣西二里。其舊渠即漢屯氏河也。《水經注》:「大河故瀆北出爲屯氏河。」《漢書•溝洫志》:「自塞宣房,後河復北決於館陶縣,分爲屯氏河,廣深與大河等。成帝之世,河復決館陶及東郡金堤,上使河堤謁者王延世塞之,三十六日堤成。其屯氏別河徑館陶縣東,東北出,過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四郡,至章武入海。」後漸堙廢。縣西十里有白溝水,亦即宿胥瀆故址也。隋煬帝開永濟渠,疏白溝入屯氏河,自此謂之衛河。唐武德五年劉黑闥攻魏州未克,太子建成等引兵擊之。黑闥懼,夜遁至館陶,作永濟橋,未成,不得渡。齊王元吉以大軍至,黑闥使其黨王小胡背水而陣,橋成即過橋西,衆遂大潰。宋崇寧二年黃河漲,入浸館陶,敗廬舍,屢費修塞。元人通漕於此。明時亦相繼修濬,經丘縣界至臨清北,合於汶河。顏師古曰:「隋置毛州,悞以屯氏河爲毛河也。」邑志:屯氏故河在縣西南五十里。
漳河,縣西南五十里。自北直大名府東北流入縣界,經南館陶鎮,又東北經丘縣界東合衛河。後魏孝昌三年源子恭討葛榮於信都,行至陽平東北漳水曲,榮帥衆邀擊,敗死,即此。志云:今漳河所經,即屯氏河故道也。自河南臨漳縣分二支,一北流入北直濬縣界,一東流入縣界。萬曆初漳河徙而北,由魏縣入曲周之滏陽河。○篤馬河,在縣東南十五里,今涸。又縣西南五十里有古金堤。
淺口鎮,在縣西。唐太和三年李聽自滑州移鎮魏州,爲何進滔所襲,敗趣淺口,即此。
蘇康壘。在縣西。晉太元十七年,丁零翟釗據滑臺,遣將翟都侵館陶,屯蘇康壘,慕容垂擊卻之。胡氏曰:「蘇康,人姓名。壘應在館陶縣西南境。」○黃花臺,在縣西南二十里。相傳漢館陶公主所築。

高唐州 編輯

高唐州,府東北百二十里。東南至濟南府二百里,西至臨清州百里,北至濟南府德州二百二十里。

春秋、戰國時齊地,秦屬東郡。漢屬平原郡,後漢因之。晉屬平原國。宋仍屬平原郡。後魏置南清河郡,魏收《志》:「郡普泰中分平原郡置,治莒城。」在今博平縣之廢靈縣。北齊郡廢,改屬清河郡。隋屬貝州,大業中屬清河郡。唐屬博州,宋因之。元初屬東平路,至元七年改置高唐州。明初以州治高唐縣省入,編戶四十里。改屬東昌府。領縣三。
州聯絡博、濟,翼帶德、景,居齊、趙之郊,爲津途之要,且西去漕渠不過數十里,此亦用兵者之先資矣。
高唐廢縣,今州治。春秋時齊有高唐邑,在今濟南禹城縣境。漢置縣於此,屬平原郡,後漢及晉、宋、後魏俱因之。高齊嘗移高唐縣治黃巾固,即今濟南章丘縣也。隋復高唐縣於此。唐長壽二年改爲崇武縣,神龍初復曰高唐。五代梁曰魚丘縣,後唐復舊。晉曰齊城縣,漢復曰高唐縣,宋因之。元爲高唐州治,明初省。
魚丘山,在州東。其狀如魚,五代梁改縣名魚丘,以此。又州城東北有玉岡,亦謂之高唐山。
漯河,州西二里。舊自清平縣流入境,今溢涸無常。《水經注》:「漯水經高唐東,下流至千乘入海。」○鳴犢河,在州南三十五里,舊自博平縣流入境,今涸。又州東南三十里有熙河,東北流入禹城界,今亦涸。或以爲即屯氏故河。
馬頰河,州西二十里。志云:即《禹貢》九河之一也。《爾雅》以爲上廣下狹,狀如馬頰,因名。亦名舊黃河,自北直開州,流經朝城縣及莘縣、堂邑、觀城、清平縣界,又歷夏津縣南至州境,東北徑恩縣、平原、陵縣、商河、樂陵入海。今故道尚存。
唐公溝,在州東門外。成化中屢有水患,知州唐楨因東北地下浚溝注之,水患遂息,因名。○爵堤,在州西二十里。舊築堤於此,以禦馬頰河之泛溢,俗呼其地爲馬灣。曹魏時平原與清河爭爵堤,久不能決,冀州牧孫禮按圖,堤當屬平原,兩郡之界遂定。
魚丘驛。在州治東。明初置馬驛於此。又州境舊有平原驛,今革。

恩縣,州北七十里。西至北直清河縣百三十里。春秋時齊之貝丘地,漢爲清河郡之東陽縣地,晉爲東武城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歷亭縣,屬貝州。唐因之。宋屬恩州,金徙州治此。元因之,以州治歷亭縣省入。明初降州爲縣,又改今屬。編戶三十七里。

歷亭城,縣西四十里。隋置縣於此,金爲恩州治,明初爲恩縣治。洪武七年徙縣治許官鎮,即今治也。宋白曰:「歷亭縣之地,自後魏至高齊皆爲鄃縣地,隋始置縣於永濟渠南,遙取漢信都廢歷縣城爲名。」唐武德四年,劉黑闥舉兵漳南,陷鄃縣及歷亭是也。六年移貝州治此,八年州復還舊治。萬歲登封初移縣治盤河,去信都廢歷縣城七十里,尋復舊。天祐三年,魏博牙將史仁遇作亂據高唐,朱全忠時營於魏州,召行營兵於樂壽,至歷亭,進攻高唐克之。宋仍爲歷亭縣治。《通志》:「縣南二十里有金完顏右丞故城」,今廢爲興福寺。
東陽城,在縣西北六十里。春秋時晉地。《左傳》昭二十二年:荀吳略東陽。又趙勝率東陽之師以追齊是也。戰國時爲衛地,後屬趙。《戰國策》:「國子曰:『兼魏之河南,絕趙之東陽,則趙、魏亦危矣。』」又韓非謂應侯:「弛上黨以臨東陽,則邯鄲口中蝨也。」《史記•趙世家》:「惠文王十八年,王再之衛東陽,決河水,伐魏氏,大潦,漳水出。」王氏曰:「自漢以前,東陽大抵爲晉太行山東地,非有城邑也。楚、漢之間始置東陽縣。」漢置東陽縣,屬清河郡,後廢。隋開皇六年分棗強,清平縣地復置東陽縣,屬貝州。十八年改爲漳南縣。大業十一年竇建德起兵漳南,既而劉黑闥復舉兵於此。唐仍屬貝州,宋因之,至和中省縣爲鎮。宋白曰:「漳南以地居漳水南也。」金人《疆域圖》:歷亭縣有漳南鎮,四望平坦,中有高阜,水環其下,即漳水雲。
西山,縣西四十里。有巖壑之勝,舊縣遺址在焉。或曰即紫微山也。唐天寶初清河人崔以清妄言見玄元皇帝,雲藏符在武城紫微山,即此。
衛河,縣西北五十里。自武城縣流經此,又北歷北直故城縣而入德州界。宋開寶六年,御河決於歷亭。政和五年於恩州增修御河東堤,以防泛溢雲。○馬頰河,在縣東南。自高唐州東北流經此。今涸。又有津期河,在縣南二十里。溢涸無常,東流合於馬頰河。
高雞泊,在縣西北。舊爲漳水所匯,廣袤數百里,葭葦阻奧,可以避兵。隋大業九年竇建德使其黨孫安祖入高雞泊,爲羣盜。十二年高士達據高雞泊,隋將楊義臣破斬之。唐中和中宰相王鐸自義成徙鎮義昌過魏州,魏博節度使樂彥禎子從訓利其裘馬妾侍,伏兵於漳南高雞泊,殺鐸而取其資。今夷爲平陸矣。
白馬鎮。縣西十五里。志云:唐置鎮於此,亦曰白馬營。又漳南鎮北五里有張家橋,爲北直棗強、故城二縣之通道。○四女樹鎮,在縣西北五十里衛河東岸。相傳有四女守貞不嫁,共植一槐於此,今爲往來通道。又太平馬驛,舊在縣北五里,今移縣南。

夏津縣,州西五十里。西南至大名府百五十里。漢置鄃縣,屬清河郡,後漢及晉、宋因之。後魏初屬平原郡,尋改屬南清河郡。後齊廢。隋復置,屬貝州。唐因之,天寶初改縣曰夏津。五代漢改屬大名府,宋、金因之。元初屬東平路,尋改屬高唐州。今編戶三十一里。

鄃縣城,縣東北三十里。漢縣治此,呂后封呂陀爲侯邑,又文帝封欒布爲鄃侯。武帝時復爲武安侯田蚡食邑。《史記•河渠書》:「蚡爲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決而南則鄃無水災,邑收多。蚡言於上,久之不事復塞也。」後漢光武亦封馬爲鄃侯。其後隋置鄃縣,亦仍舊治。唐武德四年劉黑闥起兵據漳南,陷鄃縣,即此。天寶以後,縣罹水患,移縣治孫生鎮,在今縣北四十里。後復徙今治,謂廢縣曰新縣店。
衛河,縣西南四十里。自臨清州流入,又北入武城縣界。又馬頰河,在縣東三十里。自清平縣流入境,又東入高唐州界。《寰宇記》:「縣東三十六里有潤河枯瀆。」
屯氏故河,《寰宇記》:「在縣北,東流入高唐州界。」又縣有河曲,或曰即屯氏河之曲也。隋大業七年鄃人張金稱聚衆河曲,即此。《新唐書》謂之河渚。
裴家圈。縣西南四十里。衛河所經,爲往來津要,置巡司於此。

武城縣,州西北百二十里。北至北直故城縣六十五里,西至北直清河縣六十里,西南至臨清州六十里。漢置東武城縣,屬清河郡。後魏爲武城縣地。隋開皇初改武城爲清河縣,別置武城縣於此,仍屬貝州。唐因之。宋屬恩州。元屬高唐州。今編戶二十里。

武城故城,在縣西四十里。舊志:隋置縣於古夏城,唐調露初移置永濟渠西。建中初朱滔入魏境,與田悅相攻,拔武城以通德、棣二州,使給軍食。朱梁乾化二年鎮冀將王德明掠武城到臨清,尋爲魏博帥楊師厚所破。宋大觀中衛河決,始移今治。
候城廢縣,在縣西北。後魏置縣,屬清河郡,後周省入武城縣。又縣有陽鄉城。應劭曰:「東武城東北三十里有陽鄉。」故縣也。後廢。
衛河,在縣西一里。自臨清州及夏津縣流入境,又東北流入恩縣界。宋熙寧三年議開御河,臣僚奏於恩州武城縣開約三十餘里,入黃河北流故道,下五股河是也。元泰定三年修夏津、武成堤三十三所,蓋運河經兩縣間,即衛河堤矣。
一字河,在縣西。《河防志》:「黃河舊經縣境。金明昌五年河犯武城堤,泛及金山,明年鑿新河,修石岸十四里有奇以塞之。元時河自河南原武縣決而東南,此河遂絕。」金山,或雲在縣東北。○沙河,在縣東南十五里。又縣西北五里有蔡河,又西北二十里曰黃蘆河,又西北四十里曰五溝河。舊志:縣地卑土淖,一遇水潦,四境盡爲洿池。金末蒙古綱奏:「恩州武城縣艾家凹水濼、清河縣澗口河濼,其深一丈,廣數十里,因其地形,少加浚治,足以保禦。請徙州民其中,多募義軍以實之雲。」
甲馬營。縣東北二十五里,置巡司於此。又有甲馬營水驛及甲馬營遞運所,爲津途衝要。

濮州 編輯

濮州,府西南二百里。東至兗州府東平州百八十里,南至兗州府曹州百里,西南至河南開封府三百十里,西至北直開州百二十里,西北至北直大名府一百七十里。

古顓頊氏之墟,春秋時衛地,秦屬東郡,漢屬濟陰郡。後漢末兗州治鄄城,即此。晉析置濮陽國,兼置兗州,領郡國八,理於此。後魏爲濮陽郡,後周因之。隋初郡廢,尋置濮州。大業初州廢,以其地分屬東郡、東平、濮陽三郡。大業末李密復置濮州,王世充因之。唐仍置濮州,天寶初改爲濮陽郡,乾元初復爲濮州。宋因之。亦曰濮陽郡。金仍曰濮州,屬大名府。元亦曰濮州。初屬東平路,後直隸省部。明初以州治鄄城縣省入,改屬東昌府。編戶三十六里。領縣三。
州指揮相、魏,顧盼汴、宋,當走集之郊,爲四戰之地。戰國時樂毅伐齊,命左軍循河屯阿、鄄之間,阿,謂東阿,鄄,即鄄城也。以連魏師。黃歇說秦昭王,所謂「割濮磨之北,絕齊、秦之要」者。濮磨,徐廣曰:「濮水旁地名。」後漢末,呂布與曹操爭兗州,時州治鄄城。惟鄄城、范、東阿不下,布卒敗遁。五代時晉王存勗與朱梁爭於澶、濮之間,梁之河南遂不可保。州亦戰守要地矣。
鄄城廢縣,州東二十里。春秋時衛邑。莊十四年,齊桓公會諸侯於鄄。十五年,復會於鄄。又十九年公子吉及齊侯、宋公盟於鄄。襄十四年,衛獻公如鄄,出奔齊。哀十七年晉伐衛,衛人出莊公而與晉平,既而衛侯自鄄入是也。戰國時爲齊邑。威王八年趙伐齊,取鄄。宣王八年,與魏惠王會於鄄。又王建末,即墨大夫謂三晉大夫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間者也。《史記•趙世家》「成侯十年攻衛取鄄」,即此。漢置鄄城縣,屬濟陰郡。鄄讀絹。後漢末爲兗州治。曹操創業於此。曹植初封鄄城侯。晉亦爲鄄城縣,屬濮陽國。《水經注》:「鄄城在河南岸十八里,河上之邑,最爲峻固。」《晉八王故事》:「東海王越治鄄城,城無故自壞七十餘丈,越惡之,徙治濮陽。」永嘉四年石勒自白馬渡河,襲鄄城,殺兗州刺史袁孚。永和中慕容雋置東郡於此。苻秦亦爲兗州治。太元九年劉牢之攻苻秦兗州刺史張崇於鄄城,崇棄城走。牢之據鄄城,河南城堡皆來歸附。十一年丁零翟遼叛據鄄城,十五年牢之擊走之。後魏爲濮陽郡治。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濮州治焉。大業初州廢,縣屬東平郡。後李密復置濮州治此。自唐以後,皆爲州郡治。明初省縣入州。正統末州城爲河所圮,景泰二年徙州於王村,即今治也。城周七里有奇。
臨濮城,州南七十里。或曰即古城濮地。《春秋》僖二十八年「晉文公敗楚人於成濮」,即此。漢爲城陽縣地,隋開皇十六年析置臨濮縣,大業初省入雷澤縣。唐初復置,屬濮州。宋因之,金廢爲臨濮鎮。或謂之小濮。蒙古忽必烈南侵,嘗駐兵於小濮,即此。又長城廢縣,亦在州南。《舊唐書》:「武德四年析臨濮置長城縣,明年復併入焉。」是也。
雷澤城,州東南九十里。漢城陽縣地,隋改置雷澤縣於此,屬鄆州。唐屬濮州,宋因之,金省爲鎮。《舊唐書》:「武德四年析雷澤置稟城縣,貞觀八年仍省入焉。」城陽,今見曹州。
洮城,在州西南五十里。春秋時曹地。僖八年,齊桓公盟諸侯於洮。後屢爲會盟之所。三十一年,晉文公分曹地,自洮以南,東傅於濟,即此。亦曰桃城。《水經注》:「瓠子故瀆又東徑桃城南。」亦曰姚城,因姚墟而名。《援神契》:「舜生姚墟。」應劭曰:「姚墟與雷澤相近,世稱爲姚城。」志云:姚墟在州東南九十里。又《括地誌》:「鄄城東北十五里有堯城,相傳唐堯所居。」《通志》:「堯城在州東南三十五里。又州東二十里有偃朱故城,相傳丹朱邑也。」今名朱家阜。
歷山,州東南七十里。相傳舜耕處。《水經注》:「雷澤西南十許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桀峙,謂之歷山。」澤東南有陶墟,郭緣生《述征記》謂舜耕陶所在也。志云:歷山之東,有再熟、成都二鄉,蓋取一種再熟、三年成都之義,皆因雷澤而傳訛矣。又有箕山,在州東五十里,俗訛爲許由辭位避居處。
青山,州東三十里。其山已夷,下有青山崮,居民依焉。又東北則岡阜連屬,皆青山支脈也。志云:州治東北三里曰杏花岡,與青山聯屬。又有項城阜,在州南三十里。相傳項梁嘗屯兵於此。《史記》:「秦二世元年,項梁破章邯於東阿,追至濮陽,大破之。」是也。
馬陵,在州東北。虞喜《志林》:「鄄城東北六十里有馬陵,澗谷深阻,可以伏兵。」《史記》:「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險是也。孫臏伏弩殺龐涓於此。」又詳見北直元城縣。
黃河,志云:州治東南三十里,地名紅船口,即黃河故道也,與鄆城縣接界。明朝永樂九年疏河流經此,東北入會通河。正統十三年河決於河南滎澤縣東黑陽山,由蒲經澶四十餘里合黃河故道,決於張秋沙灣,泛溢兗、濟,遂奪運道而東,徑流入海,公私大困。詔發東昌、兗州民築塞,景泰七年始復故道。弘治中黃河復決阻運道,因築曹縣之黃陵岡,而東北故流遂絕。今積水澄泓,僅通舟楫,南達鄆、曹諸邑,俗謂之水保河。
瓠子河,州東南七十里。其源自北直之滑縣、開州流入界,此其下流也。《史記•河渠書》:「元光中河決瓠子,東南注鉅野,通於淮、泗。後二十餘載天子自臨決河塞之,作《瓠子之歌》。」《漢志•注》:「鄄城南有瓠子堤。」州志:故黃河自州東南三十里合瓠子河,同注會通河。州南又有金堤,迤東北抵東阿之安平鎮,即漢堤故址也。今瓠子河詳見北直開州。
濮水,州西南七十里。亦自北直開州境流入。《左傳》哀二十七年:「齊師救鄭及濮」,即此水也。應劭曰:「濮水發源陳留,入於鉅野。」《衛風》所云「桑間濮上」,謂此水也。酈道元曰:「濮水有二源,一上承濟水於封丘,班固所云濮水首受濟者也,東北流右會別濮水;一受河於酸棗,杜預所云濮水出酸棗,首受河者,東至乘氏縣合濟水入鉅野澤。」昔莊周嘗釣於濮水。有釣臺,在州東南九十里。其地亦名蒲汀,濮水所經也。今濟絕河遷,濮水源流不可復考矣。封丘,今河南開封府屬縣。酸棗,見河南延津縣。乘氏,見曹縣。
胡柳陂,在州西,有土阜相連。五代梁貞明四年,晉王存勗自濮州引兵而西,營於胡柳陂,與梁軍大戰,軍潰,王據高丘收散兵,軍復振。陂中有土山,奪據之,破梁軍於土山西,進攻濮陽,即此。胡氏曰:「陂在州西南臨濮縣界。」《地理志》:「胡柳陂,濮陽地名。」去陂西十里,有馬軍寨。土人訛爲黃柳陂。濮陽,今北直開州也。《寰宇記》:「陂在州東北二十里。」恐悞。○雷澤,在州東南。《括地誌》:「雷澤縣郭外西北隅,即故澤也。」鄭玄云:「《禹貢》雷夏既澤,蓋二水相觸而合入此澤」雲。今亦見曹州。
麻家渡,在州東北,昔爲大河所經。五代梁貞明四年,晉王如楊劉,復循河西上,軍於麻家渡。亦曰麻家口。石晉天福九年契丹入犯,自馬家口濟河攻鄆州,命保義帥石贇守麻家口是也。楊劉,見東阿縣。馬家口,見東平州。
盧津關,在州西。舊爲黃河所經。《水經注》:「鄄城在河南十八里。」河南岸有新城,宋王玄謨前鋒入河所築;北岸有新臺,鴻基層廣高數丈,衛宣公所築。大河經此,謂之盧關津。臺東又有小城,崎嶇頹側,臺址枕河,俗謂之底閣城,疑即關津都尉治也。《新唐志》:「盧津關一名高陵津。」後唐同光元年,梁以段凝爲大將,營於王村,自高陵津濟河,剽掠澶州諸縣,至於頓丘,即此。宋祁曰:「盧津關在臨黃縣東南。」
瓠河鎮,在州東南。志云:濮州雷澤縣有瓠河鎮。唐景福初朱全忠擊天平帥朱瑄,敗於斗門,屯軍瓠河,即此。○劉橋,在州南。唐光啓三年朱全忠攻濮州,與兗鄆帥朱瑾等決戰於劉橋,瑾等敗走。《薛史》:「臨濮縣有劉橋。」胡氏曰:「劉橋在曹州乘氏縣東北,濮州范縣西南。」
行臺村,在州東北。梁貞明四年晉王軍於麻家渡,梁將賀瓌等屯濮州北行臺村,相持不戰。五年賀瓌攻德勝南城,爲晉將李建及所敗,退保行臺村。又有景店,在麻家渡東。《五代史》:「梁、晉相持,晉人立寨於景店,以防津要。」又東北即楊劉鎮雲。
潘張村。在州西北,西南距楊村五十里。梁貞明五年與晉軍相持於河上,築壘貯糧於此,爲晉軍所奪。既而王彥章破德勝南城,進攻潘張村、麻家口、景店諸砦,悉拔之,聲勢大振。胡氏曰:「潘張村在大河南岸,河曲津渡處也。」楊村、德勝,俱見北直開州。○王村,即今州治。後唐同光四年,指揮使潘環守王村寨,以芻粟數百萬叛附李嗣源於大梁。又州東北有石村。元至正十七年劉福通陷曹、濮及大名、衛、輝諸路,詔答失八都魯擊之,分軍於雷澤及濮州以禦福通。既而軍潰。退屯石村,以憂卒。即此。

范縣,州東北六十里。西北至朝城縣六十里。春秋晉大夫士會邑。漢置范縣,屬東郡。晉屬東平國,劉宋仍屬東平郡,後魏時爲郡治。北齊縣廢。隋復置,屬濟州。唐武德二年於縣置范州。五年州廢,仍屬濟州,貞觀八年改屬濮州,宋以後因之。元初屬東平路,尋復舊。今編戶十二里。

范城,縣東南二十五里。春秋時屬晉,戰國時爲齊地,孟子自范之齊是也。漢置范縣。後漢興平中曹操擊陶謙於徐,陳留太守張邈以郡迎呂布,兗州郡縣響應。程昱說范令靳允曰:「君必固范,我守東阿,田單之功可立也。」晉縣亦治此。後魏神䴥四年叔孫建攻宋將竺靈秀於湖陸,不克,退屯范城。隋仍置縣於此。唐光啓三年朱全忠與天平帥朱瑄相攻,遣軍圍濮。瑄使其弟罕救濮,至范,爲全忠所敗。全忠遂克濮州,進攻鄆。明初洪武二十五年爲河所圮,因徙今治。
廩丘城,在縣東南。春秋時齊邑。《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餘以廩丘奔晉。」定八年:「公侵齊,攻廩丘之郛。」哀二十年:「公會齊人於廩丘。」二十四年:「臧爲會晉師取廩丘。」《史記•齊世家》:「宣公五十一年,田會以廩丘叛入趙。」《趙世家》:「敬侯三年救魏於廩丘,大敗齊人。」漢置廩丘縣,屬東郡。後漢屬濟陰郡,三國移兗州治於此。晉屬濮陽國,又兗州亦治焉。永興二年,范陽王虓遣其屬劉琨等擊兗州刺史東平王楙於廩丘,楙走還國。建興初石勒寇鄴,魏郡太守劉演奔廩丘,三年爲石虎所陷。劉宋亦屬濮陽郡,後魏因之。隋屬鄆州,大業初併入鄆城縣。又羊角,與廩丘城相近,即春秋時齊烏餘襲衛羊角者。杜氏曰:「今廩丘縣西有故城,春秋時廩丘邑也。縣所治城,春秋時羊角城也。其東北即故高魚城。」《水經注》:「廩丘縣東南有羊角城。」當據春秋時廩丘邑而言。《地理志》:「羊角城一名義城,今廩丘廢城,地名義東保是也。」高魚,見鄆城縣。
顧城,縣東南五十里。《詩》「韋、顧既伐」,此即夏、商時顧國也。《左傳》哀二十一年:「公及齊侯、邾子盟於顧」,即此。劉昫曰:「范縣有昆吾城。」唐武德二年置范州,蓋治於此。○中城,志云:在廩丘故城西南。《春秋》成九年:「城中城。」注以爲即此城也。
臥牛山,在舊縣西北三里。志云:縣南三十里有鳳凰嶺。俱以形似名。
黃河,縣東南七十里。其上流合瓠子河,自濮州流入界,又東北至東阿縣入會通河。亦云水保河。志云:宋漕運故道也。今有水保河巡司,亦在縣東南七十里。
倉亭津,在縣東北。《水經注》:「河水於范縣東北流爲倉亭津。」《述征記》:「倉亭在范縣界,東北去東阿六十里,西南至東武陽七十里,大河津濟處也。」後漢光和末,皇甫嵩敗獲黃巾賊帥卜己於倉亭;興平初程昱守東阿,遣別騎扼倉亭津,陳宮來襲,不得渡;建安六年曹操揚兵河上,擊袁紹於倉亭津,破之;晉永和六年,冉閔與後趙將張賀度戰於倉亭;皆此地也。今湮。
大瀦潭,縣東南五十里,即鉅野澤之餘波也。又有黑龍潭,在縣南十五里。
秦亭。縣南二里。杜預曰:「范縣西北有秦亭。」是也。《春秋》莊三十一年:「築臺於秦。」魏收《志》東平郡嘗治范縣之秦城,即秦亭矣。志云:縣東北四十餘里有魯西門,舊有石門,高數尺,蓋魯、衛之郊雲。

觀城縣,州西北七十五里。東北至朝城縣四十里,西至北直清豐縣五十里。古觀國,漢爲畔觀縣,屬東郡。後漢更名衛國縣。晉屬頓丘郡,劉宋因之。後魏亦曰衛國縣,隋開皇六年改曰觀城,屬魏州。唐初屬澶州,貞觀十七年省。大曆七年復置,仍屬澶州。宋因之,皇祐初省,四年復置。金屬開州。元改今屬。編戶十里。

古觀城,在縣西。古國也。《左傳》昭元年:「趙文子曰:『夏有觀、扈。』」應劭曰:「此即觀也,夏啓子太康弟所封。」或謂之斟觀。周顯王元年,齊伐魏,取觀津。高氏曰:「觀邑臨河津,故曰觀津。」《竹書》:「梁惠成王二年,齊田壽帥師伐趙,圍觀,觀降。」漢置畔觀縣。後漢建武三年改封周後姬常於此,曰衛國,因爲衛國縣。隋改置於今治。
臨黃城,在縣東南。漢畔觀縣地,後魏析置臨黃縣,屬頓丘郡,北齊省,隋復置,屬魏州。唐初屬莘州。貞觀初州廢,縣屬魏州,大曆七年改屬澶州。宋因之,端拱初省入觀城縣。又河牧城,亦在縣境。《後漢志》衛國有河牧城,是也。隋開皇十六年置河上縣於此,大業初省入臨黃。○瓦屋城,在縣南三十里。《寰宇記》:「《春秋》隱八年『宋公、齊侯、衛侯盟於瓦屋』,即此處。」按《左傳》:「齊侯卒,平宋、衛於鄭,會於溫,盟於瓦屋。」溫在河內,則瓦屋不在東郡明矣。杜預曰瓦屋周地,《寰宇記》悞也。
故黃河,在縣南。舊自北直開州流經境內,入朝城縣及濮州界,石晉開運三年河決澶州臨黃是也。今湮。○黃溝,亦在縣南。志云:西自北直開州境流入,溝側有山,支水出焉。東入虎掌溝,又東南入於黃河,臨黃縣以此水而名。又有龍潭,在縣東南。志云:縣有龍淵宮,漢武時河決於此,因築此宮,今廢。
高陵關。縣東南八十五里,即盧津關也。舊屬臨黃縣,亦曰黃陵津,其地與濮州分界。今詳見濮州。

朝城縣,州北九十里。北至莘縣五十五里,西北至北直大名府八十里,西南至北直清豐縣百里。春秋時衛之東鄙也。漢置東武陽縣,屬東郡,後漢因之。魏、晉俱屬陽平郡。後魏改曰武陽縣,仍屬陽平郡。北齊廢。後周復置,屬魏州。隋開皇十六年改屬莘州,大業初屬武陽郡。唐初屬魏州,尋屬莘州,貞觀初復屬魏州,十七年縣省。永昌初置武聖縣,開元七年改曰朝城縣,仍屬魏州。元和中改屬澶州,尋復舊。天祐三年復曰武陽縣,未幾復曰朝城縣。宋仍屬澶州,金屬大名府,元屬東平府,尋屬濮州。今編戶二十六里。

東武陽城,在縣東南。漢縣治此。後漢初平二年袁紹表曹操爲東郡太守,治武陽。三年黑山於毒等攻東武陽,操自頓丘西入山擊毒等本屯,毒引卻。後臧洪爲東郡太守,亦治東陽。袁紹圍洪,洪死之。今圍郭尚存,環水匝隍。晉永嘉初,兗州刺史苟晞破盜汲桑於東武陽是也。昇平二年泰山太守諸葛攸攻燕東郡,入武陽,尋敗還。太和四年桓溫伐燕,引舟師自清入河,軍於東武陽。後魏曰武陽縣,隋因之。唐曰朝城。五代梁開平五年晉將周德威攻博州,拔東武、朝城。又貝州奏晉兵侵東武,蓋因故東武朝城而名也。貞明五年晉王存勗敗於朝城,視河冰甚堅,遂渡河攻梁,緣河諸柵,悉陷之,遂進攻楊劉。後唐同光初唐主伐梁,引兵屯朝城,即故縣也。蓋宋時遷於今治。
故朝城,縣南十七里。志云:春秋時齊桓公率諸侯朝周,會於此,因有朝城,唐因以名縣,《舊唐書》:「昌樂縣有故朝城,唐改置縣於此。」《通志》:「唐開元中置朝城,在今縣西四十里。宋明道二年以河圯,移縣治社婆鎮,即今治」雲。又有古殷城,《舊唐書》:「在朝城縣東北十二里,隋元城縣治此。」元城,今爲北直大名府治。
冠石山,縣東南七十里。昔時連亘數百步,今土阜僅存。
黃河,縣東南二十里。自觀城縣流入,故道所經也。五代梁貞明四年,晉王存勗自朝城引軍,乘冰堅渡河,拔梁楊劉寨。石晉開運三年,河決楊劉,西入莘縣,自朝城北流是也。今涸。志云:縣西北舊有馬頰河。
漯河,在縣西南。北流入莘縣界。《史記•河渠書》:「河自積石、龍門,至於大伓,禹以爲水所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數爲敗,乃廝二渠以引其流。」孟康曰:「二渠,一出貝丘西南南折者也,一則漯川也。」貝丘河,自王莽時其流已塞,惟用漯川耳。《漢書》:「漯出東武陽,東北至千乘入海,過郡三,行千二十里。郡三,東郡、平原、千乘也。」《風俗記》:「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河盛則通津委海,水耗則微涓絕流。又《穆天子傳》:天子東征,釣於漯水,又食馬於漯水之上。」《水經注》:「河水又東北入東武陽縣北,漯水出焉。」宋張洎曰:「禹於貝丘疏二渠以分大河水勢,一渠自武陽東引入漯水,一渠疏畎引傍西山」雲。今陵谷變遷,漯水無復故道。貝丘,見北直清河縣。
金蓮陂。在縣治西。或以爲漯水之源也。志云:縣北有二陂,相傳爲武水發源處。縣本名武陽,以此。酈道元曰:「武水即漯水之別名。」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