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鵝溪遺稿
卷之三
作者:李山海
1659年
卷四

雜著

編輯

達村記

編輯

山之界於嶺東。西南最高。而在箕城者。爲珠嶺。嶺之一支。東袤三十餘里。爲三聖山。山之又東走爲丘陵。逶迤而回抱者。爲郡。直而南。左右拱揖。成一小洞者。爲達村。東北遮而西南敞。登其右而望之。則有溪山郊野之勝。如高人偃蹇。傲視官府者。白巖山也。如蒼龍蜿蜒。屈曲掉尾而逝者。水精溪也。溪爲潭爲灘。渟泓如鏡面。琅𤨿如環珮。若襟若帶。袞袞東流。入於馬巖之外小松之下滄海之灣。溪之西而矗乎潭心者。爲八仙臺。有松矮而不長。壓乎灘者。爲胎峯。峯樹石。識有成化月日。溪之南而環列交峙。峙者。爲牛巖。爲劍峴。爲郡南山。緣山而下。往往人居隱見於樹林之間者。爲動發村。溪之傍。沙渚縈回。海棠盛開。稍迤而東。雜以土田水田而畦隴交錯。當夏則桑麻禾黍之茂密。農歌牧笛之和答。亦足以供視聽也。村有姓孫姓李者居焉。乃郡吏之貿貿者。余賃寓孫家。自春而夏。殆五箇月。屋無庭。纔三四間。蓋以瓦茅木皮。而木皮居其半。炊㸑則煙常滿室。雨則簑笠而坐。主人爲余作草亭於西岡之上。晝則坐臥眠食。未嘗不於是焉。興至則烏巾筇竹。徘徊峯嶺之頂。時或短童羸馬。往來哦詩於棠渚之間。不知此身之爲遠客也。嘗自嘆曰。如使此地爲吾鄕。則數椽蝸舍。可以消遣此生。而雖軒冕鍾鼎之榮。不足以換此樂矣。仍詠坡老故鄕無此好溪山之句而爲之喟然也。噫。古人以心閑無事。爲不累外物之要。苟吾之心。舒泰坦蕩。而憂樂行違。一聽於天。則其於富貴患難。處之如一。而無入而不自得。又豈以出處近遠。累其靈臺耶。況人之處世。如一過客。自達士觀之。則死生彭殤。亦等視而無別。地之彼此。身之爲主爲客。又何暇論而置欣戚於其間哉。知是理者。然後可以樂達村溪山之勝而忘遷謫之苦也。月日。記。

正明村記

編輯

正明村。在越松亭北十五里。無奇峯峻嶺之峙。無平原大野之豁。地勢下而隘。土脈又嶢崅。不宜禾麻菽粟麥。吾老友黃君淸之居焉。余問之曰。子。箕人也。箕雖曰瘴鄕。而郡之西。多幽勝。子所知也。何不擇山明水麗。地寬且沃而居之。顧徘徊眷戀於是歟。曰。吾性素迂僻。佳山勝水。人所共好。而吾不知好。高樓廣榭。人所共樂。而吾不知樂。粱肉美饌。衆嗜而吾不嗜。錦衣狐裘。衆欲而吾不欲。豈吾之好樂嗜欲。有異於人哉。唯其所處所有而安吾心。故吾不欲捨此而趨彼。去舊而就新也。況吾生於斯。長於斯。老於斯。溪雖不淸。而吾童子時所釣也。山雖不奇。而吾童子時所遊也。屋雖陋而膝可容。田雖薄而耕可食。菜根蔬美之甘吾口。弊衣短褐之便吾體。無求於人而吾自足。止此而終吾年。可矣。他又何適。余聞而嘆曰。善哉言乎。其知爲己之學者乎。其能安分聽天者乎。傳曰。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此言素其位而行也。然其必有涵養操守之力。然後雖或處夷狄患難之中。而隨遇而安。無入而不自得也。今子從事於斯。必有平日用功而獨得於心者。請子畢其說。黃君曰。惡。吾無異於衆。何隱乎哉。吾非樂天而知命者。亦非從事於爲己之學者也。但吾粗知動靜之得失。試以日用之間人所共知者言之。今夫盛夏苦熱。雖處蝸室。而瞑目堅坐。則身不汗。折綿嚴寒。雖處凍地。而縮頸裹足。則肌不裂。如或不自耐忍。狂奔妄走。必求其風亭煖室而托焉。則亭室未易得。而吾身已病矣。且譬如掃塵。隨掃而塵益生。不如不掃而塵自息。譬如治井。撓之則水益濁。不如不撓而水自淸。皆莫非靜之力有以制動也。推而類之。則天下之事。不如此者鮮矣。苟或不達此理。而汲汲焉唯圖便利於己。則吾心之嗜欲無窮。而逐物妄動。將無所不至。其可乎哉。此吾所以隨其見在而安吾心。不欲妄動於無益之地者也。余起而歛衽曰。子之言。誠可以警余者矣。微子。幾乎不自覺矣。噫。余知動而不知靜者也。學未優而早仕。動之妄也。才不敏而謀國。動之妄也。言語空疏無力。上不能啓沃聖聰。下不能取信朝廷。非動之妄乎。辭氣輕率不密。接人而圭角太露。臨事而罅漏百出。非動之妄乎。自今惕然改圖。收歛靜養。庶不至於狂奔妄走。倀倀索塗之歸。則皆子之賜也。余旣服其言。恐或久而忘也。錄其問答之說。爲正明村記。時自覽省雲。黃君名應淸。壬子。上舍。以孝旌閭。屢除官。皆不赴。

蔚陵島說

編輯

蔚陵島。在東海之中。距海濱不知其幾百里也。每秋冬之交。陰曀捲盡。海氣澄朗。則自嶺東望之。如一片蒼煙。橫抹於水天之間。獨眞珠府與此島最爲相對。故行人之登召公臺者。或見其林木岡巒之狀。了瞭然可辨。以此知不甚遠也。箕城人嘗言。麋鹿蘆竹。往往浮出於沙渚之間。禽鳥之不知名者。亦翩翩渡海而來。及至海濱。垂趐自墮。爲兒童所捕者數矣。漁人舟子。或漂到島傍。見菜根蔬葉隨水出來。而四面皆蒼巖鐵壁。只有一洞門。可捫蘿而入。慮有防守者。彷徨躅躑。不敢近而回棹者有之。居是島者。未知爲何許人。或疑其避役逃罪之輩。自相婚嫁。漸至繁盛。或疑其獠蠻之種。據有是島。非自近始。或疑其果有之。則豈無一番舟楫之往來。豈無一物可交貨有無於他境乎。疑者不一。無所歸宿。終置是島於茫昧恍惚無何有之鄕。豈退之所謂桃源之說誠荒唐者歟。噫。神仙之說。尙矣。所謂蓬萊方丈瀛洲。未知果眞有。而崑崙玄圃。見之者抑誰歟。如使神仙不有則已。有之則是島也安知蓬萊崑崙之一。而異人仙客之所在耶。一幅布帆。便風高掛。則不過一晝夜之頃。可以致身其間。而世之群疑衆惑。從此可破。旣不得此。則令人徒費引領東望。而空入於夢想吟詠之中。悲夫。

沙銅記

編輯

自眞珠而仙槎而箕城。緣海而南。雖無名山大川瑰麗絶特之觀。而關東淸淑之氣。於是焉窮。氣之所窮。盛而不過。必蜿蟺扶輿。磅礡鬱積者。固其所也。余之初謫箕也。由望洋亭而南可六七里。過所謂沙銅者。見其岡巒邐迤。如伏而起。如躍而趨。如鸞翔鳳翥。環拱回抱而成一洞府。心竊奇之。以爲蜿蟺扶輿。磅礡鬱積之氣。必鍾於物鍾於人。而物不能獨當。又必有魁偉才俊之士生其間。及見黃內翰尊府公。白髮脩眉。韶光滿面。匈無畦畛。和氣充然。知其能有子而有家也。越二年夏。內翰以秋部員外。來省親。一日訪余焉。員外之中乙酉科也。余忝爲座主。已知富於文詞。而猶未得其爲人。及相遇於斯。留十數日。與之披露心腹。服其文義之卓然。器量之宏偉。然後始信蜿蟺扶輿磅礴之鍾於人者。不在於他人。而在於員外也。員外嘗構堂於沙銅山西馬岳之下。以爲奉侍杖屨之所。余嘗升堂而望焉。山不奇而秀且佳。洞不邃而寬且長。高者突然成阜。下者頹然成陂。深者爲溪澗。窪者爲畦壟。而茫茫大洋。常在衽席之下。漁村蜑戶。隱映沙際。釣艇鷗鷺。來往浦口。眞勝觀也。至於淡粧幽香。碧玉琅玕。蒼髥白甲。虯卵金丸。環擁羅列於左右。則雖無絲竹管絃之鬧。亦足以供一堂之樂也。吾觀員外公年尙少。尊府公纔踰耳順。康健無恙。其不可捨簪笏而眷戀於此也審矣。蜚英昭代。正色立朝。上以獻替冕旒。下以展布所學。使湖山淸淑之氣。轉而爲國家之元氣。然後歸來是堂之中。釀秫酒。釣銀鱗。與諸婦諸孫。歌呼於尊府公之膝下。則洞之溪山景物。一草一木。無不欣欣於壽席之前矣。抑淸淑之氣。雖出於天地山川之所鍾。而其培養作成則在於人。苟能因吾之所受而善養以振作之。俾不至於餒乏間斷。則人才之蔚然繼出。可卜也。將見芝蘭玉樹。參差交映於員外之庭。而黃氏之福。蓋未艾也。黃君其勉之。洞之以沙銅名。取於山也。馬岳。根於白巖而東袤五十餘里。面海而蹲。川出馬岳之西北而流於海。海口有孤山。山北有浦。西京其名也。月日。竹皮翁記。

梧谷蓮塘記

編輯

余自少。於物無嗜好。獨於蓮最癖。故聞人家有盛開者。則乘馬往賞。不以遠而辭。家居常設一盆池。種紅白數根以爲玩。及來於箕。蝸廬卑隘。四無隙地。如在土穴中。雖欲吟玩花卉。而旣不可得。則昔之翠蓋紅房。未嘗不往來於懷也。閱梧谷在郡北四五里。谷有塘。荷花最盛。一日。攜鄰叟而訪焉。亭亭千柄。高聳如束。濯濯出水。紅綠相映。怳如邂逅故人於千里之外。時山兩初歇。濕雲未散。朝日欲射。滴瀝在樹。明珠銀汞。交瀉於玉盤之上。次第相捧。傾覆不停。紅粧微濕。半掩半脫。冉冉淸香。芬馥於巾袂杖舃之間。令人徘徊躑躅。竟夕而不能去也。噫。花之馨德。濂溪之說。詳矣。余何敢更贅。獨是蓮也。不生於公廨賓館之中。而托根於山野寂寞之濱。葉大而自萎。花艶而自零。香淸而無人嗅。實甘而無人摘。非君子而遯世者乎。風來而如舞。雨打而有聲。依依然若自娛於其間。非不見是而無悶者乎。余則非遯世者也。乃見棄於時者也。雖無馨德之可觀。而其終之零落萎折則頗相類。故余誠感而悲之。塘可六七畝。中有島。傍有堤。皆築以土堤。種松柳木瓜。築之者。未知誰。而種蓮者。乃郡吏之姓孫者雲。是爲記。

八仙臺記

編輯

水精溪。渟滀於胎峯之南。而凸乎溪心者。爲八仙臺。名之之義。未詳。余嘗疑羅代多仙人道士。如永郞水郞之輩一遊而仍名焉。及聞故老所傳。昔有太守之子。與客遊於斯。適與會者八人。故名之雲。此亦未知其果不誣也。噫。神仙之說。誕矣。有無虛實。固不足辨。而設令有之。必韜光匿彩。不使凡人俗子物色其來去。豈揭名亭臺。輕播其蹤跡耶。抑安知太守之子。同遊之客。非地仙道士之類。而混混於流俗者歟。余之寓達村也。距是臺最近。故幅巾藜杖。日往來而不知勞。當其山雨初霽。松陰滿臺。俯瞰澄潭。如寶鏡新磨。大小銀鱗。撥剌而游。衰顔白髮。偃臥其上。與山光雲影。徘徊於蒼然瑩然之中。形神融融。物我相忘。亦謫中之一奇事也。臺無常名。後之人。其必更名之曰謫仙臺矣。

鷹巖記

編輯

郡南山之外。有斷峯鬥起。濱海而蹲。其形如飛鳥昂首歛翼而立。是爲鷹巖。巖之高。不知其幾千丈也。巖之上。地勢平坦。莎草如茵。可坐數百人。余嘗登巖而望焉。滄波浩渺。與天爲一。無涯涘。無津梁。但見日月星漢。出沒於蒼然淼然之中。風起則銀山玉峯。突兀半空。而東馳西走。振撼坤軸。如千兵萬馬之奔突。雷霆霹靂之轟聒。風定則千里萬里如纖纊。如靑銅。禽鳥不能渡。舟楫不能過。天容雲影。涵泳掩靄於其間。眞壯觀也。噫。天地。至廣也。滄海。至大也。吾身。至眇也。以至眇之身。立至廣至大之間。不啻如糠粃之微。而唯是一心。超然高詣。與造物者同遊於混沌鴻濛之域。故天地也。滄海也。無不與我相參。而不知天地之爲天地。滄海之爲滄海。吾身之爲我也。不其樂歟。是爲記。

黃保村記

編輯

箕城之山。皆根於珠嶺。嶺之一支。東南走而爲修眞寺後峯。峯之高。屹然如峨冠丈夫特立於衆人之中。峯之左右分而爲岡巒。爲巖崖。如屏圍。如馬馳。雜沓羅列。環拱回抱者。乃黃保洞也。洞之中。多民居。皆破屋蝸舍。四壁蕭然。缸無斗粟。菜根爲命。而家家設小屋子。掛紙錢。凡有水旱疾病盜賊。必禱焉。蓋嶺俗尙鬼。所至皆然也。壬辰秋。余僑寓郭氏家。家於一洞。最寬而地且高。郭生計稍饒。故空其家而徙之。家之東。有脩竹千竿。森森如束。寒碧滿園。濃翠欲滴。堂前有老梅一株。根槎屈曲。枝柯細密。每於臘前。花蕊半吐。而新正之後。滿樹如雪。暗香疏影。常在枕席之間。坐臥嘯詠。足以消遣歲月。家之後有嶺。嶺不甚高。而登眺則頗豁。家之左右。有二澗水。涓涓不絶。一濁一淸。濁者灌蔬。淸者盥手。雖無引水種蓮之勝。亦足以自娛也。家之南。有松亭。蒼髥密陰。可坐數百人。無風而爽。不秋而涼。雖盛暑伏熱。猶未能脫重綿也。亭之南。有溪一帶。㶁㶁於叢薄之間。不澄不濁。或淺或深。流入於越松橋下。邊水所種。皆辛夷細柳。一徑緣溪。繚繞縈回。望之如蛇盤蠖屈。眞畫圖中所覩也。噫。余之居於此三歲矣。楓花綠樹。雪月風雨。四時之景。無不慣賞。而晨昏朝夕之間。雲煙變態。氣象千萬。皆吾分量中所有。則依然若此身之在吾鄕。而不知流落於天涯也。宜其優游自適。若將終身。無復有斯世之念。而往往對景感物。不覺潸然出涕者。何哉。蓋君親一念。本於秉彝。有非矯揉之可制。故古之逐臣遷客。不得以溪山魚鳥之樂。忘戀闕之抱。此天理之固然也。況今干戈未息。王業未恢。孑遺生靈。盡歸溝壑。白髮舊臣。銜恩未死者。何以爲心哉。嗚呼。倚竹而思翠袖之美人。折梅而待江南之驛使。登嶺而望長安。臨溪而照衰顔。蒼髥白甲。細柳黃花。皆憶上林之昔年。則種種物色。無非惱我之抱。而將無以自寬矣。主人姓郭者誰。幹其名。而病逝於癸巳夏雲。月日。記。

馬巖記

編輯

箕城。皆山也。無郊坂原野之豁。獨郡治之內。土地稍曠。且多水田。淸川一帶。自西而東。橫流入海。故農民之灌漑者皆賴焉。是爲馬巖之野。野以馬巖名何。野之南。有山逶迤東走。如馬之形。其以是歟。環其野多民居。川渠畦壟。縱橫於一望之間。耕者鋤者歌者和者樵者牧者。相望而不絶。依然有太平之象。百尺蒼髥。夾路成行。如冠冕丈夫列侍左右。喬林老木。圍擁長川。望之可四五里。每於九秋之暮。秔稻遍野。香風吹過。長松晩翠。淸籟泠然。枳子堆林。黃金滿地。眞一邑之勝觀也。噫。地之盛衰。由於民。民之休戚。繫於邑宰。民安厥居。然後得以保其土。邑宰不擾民。然後民得以樂其樂。貪官汚吏之來也。政煩刑酷。徵歛日急。吏胥叫呼。繫縲盈獄。鷄豚不寧而老弱盡散。蓬荻滿目而田疇荒廢。何暇保其室廬而樂玆土乎。是知耕種耘耨。不違天時。雖遇水旱凶歉。不足以爲病。而佳辰令節。釃酒烹鷄。日相歡娛者。玆莫非賢太守之賜也。嗚呼。自有此郡。來蒞者幾人。或賢或愚。或廉或貪。某也使吾安。某也使吾流離道路者。必有一邑之公論。而馬巖小民。亦莫不涇渭於胸中矣。可不懼哉。於是乎作馬巖記。以爲後來守土者之戒雲。

牛巖記

編輯

牛巖。廢寺也。仍以名其山。寺之以牛巖名何。古也無可攷。山之腰。有石如牛。得非以是歟。余性好古。其寓達村也。嘗乘款段。踰山之左麓而訪所謂寺基者焉。無岡巒巖嶂之峙。只纍纍然一丘陵。而支分派裂。或長或短。爲洞爲壑。表裏環抱。遙望長林流水隱映於洞門之外。寺之構。眞得地也。寺之興廢。未知其何代何年。而但見破瓦古礎。堆積於榛莽之中。塔之未毀者。數甎而已。吾想夫創寺之初。堂殿巍峨。金碧玲瓏。高僧韻釋。燒香淨慮。趺坐談空。禮佛梵唄。晨鍾暮磬之聲。常滿於一山之內。而今則寒煙蔓草。石田廢井。只爲騷人訪古吟賞之地。世代之變遷。人事之代謝。固理之常。無足怪也。噫。世之信佛者。謂其力足以使貧者富。賤者貴。死者生。夭者壽。故遠近奔波。士女靡然。傾財破産。至死而不悟。佛若有靈。則寺剎豈爲榛莽。浮圖豈餘數甎乎。於此足以破愚民之惑也。抑世有貪嗇金玉貨帛者。自謂可娛一生。傳之子孫。而不知一朝蕩敗。如煙空而塵散。哀哉。

茶川記

編輯

自黃保而北。路漸高。由山腹至頂。山行可六七里。有松林澗谷之勝。自嶺而下。窈而深。廓而容。爲一洞府。是爲茶川。或曰茶之所出故名。或曰水澄潔。宜於煎茶故名其川。洞自珠嶺陶峴。達於正明。東西幾五十里。而自陶峴以東。尤幽邃可居。岡巒峯嶂之圍帀。潭淵灘瀨之縈回。竹木之茂密。籬落之隱映。令人望之。依然有輞川,盤谷之想。余之寓黃保也。踰嶺而訪焉。山不甚峻。水不甚深。野不甚曠。而峙者秀。流者淸。寬者沃。美者可採。鮮者可釣。可以耕。可以灌。而土又盛溪藤。民多貨紙爲食。生業稍饒。噫。有山水之樂者。患無農桑之利。有農桑之利者。患無泉石之勝。此土地之固然。而人情之所同也。是洞則不然。於斯二者。竝有而無闕。眞樂土也。其必有避世高遯之士。結茅棲息於其間而無聞焉。其故何哉。地之與人。相遇有數。將有待而然耶。抑有之而韜光混跡。不使人知歟。如遇自茶川來者。吾必申而問之。如有其人。則輒爲我道曰。聖明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海月軒記

編輯

內翰黃君。構小堂於馬岳之下。名其軒曰海月。請余爲之記。余曰。天下之物。其能不喪本體者鮮矣。莫剛於鐵。而冶之則圓方長短。隨手成質。莫堅於石。而碎之則爲沙爲屑。糜爛飄散。巖巒峯嶂之高。而崩頹者有之。江河淮泗之深。而潰決者有之。獨海之爲物。則百川奔納而不溢。尾閭呑吸而不縮。風濤雪浪。逆走橫馳。蛟龍鯨鰐。噴薄出沒。而未嘗有潰裂之患。月之在空。浮雲掩翳。淸光素彩。人不得以見之。雲散仰之。則其明猶舊。至於盈虧之常。薄蝕之變。自有天地以來。不知其幾。而圓輪素魄。愈久而愈新。君子之所取者。其不在於是歟。人心之虛靈。隨物易遷。而聲色臭味之鑠於中。紛華名利之誘於外。頃刻之間。怳惚萬變。苟或操之不篤。守之不密。則如狂瀾悍馬之奔突。而難保其不喪矣。是以。君子之存心也。必提掇整頓。收歛涵養。使外物之紛挐侵擾者。自然屏伏退聽而不敢犯。然後方寸之地。瑩澈明白。如雲過太虛而無跡也。如塵掃鏡面而無累也。抑人之處世也。事應無窮。酬酢多端。醉夢未覺。膏火相煎。得喪榮悴之紛紜。悲歡憂樂之不一。而雲雨飜覆於朝暮。風波或起於俄頃。則浮沈狼狽之餘。或不免顚倒錯謬而失其本心者多矣。唯君子則不然。混混於流俗之中而志益潔。蒼黃於患難之際而操益確。不淫於富貴。不移於貧賤。不屈於威武。如海之波飜濤蹴。而未見其盈縮。如月之有圓有虧。而終不缺其本體也。然則衆人之心。卽江河巖巒金石之類也。君子之心。卽海月之廣大高明而不變也。今子旣以是名軒。其有得於存心者乎。抑不變於流俗之中者乎。抑深懼其衆人之歸。而自勉於君子之學者乎。吾想夫涼秋夜靜。萬籟俱息。靑銅如拭。玉輪當空。憑軒而俯仰。則天地四方。灑落澄明。無一點査滓或滯於其間。而蒼然之色。皎然之彩。盡入於方寸中。其所取於海月者。不旣大乎。黃君曰。善。軒之記止此盡矣。遂書以歸之。月日。記。

安堂長傳

編輯

黃保里。有姓安而善元元吉字名者居之。以其籍屬於校。而齒優於同列。故鄕人稱爲堂長。爲人無喜怒圭角。與鄕人處。待其老幼高下。一其禮。無等別。衆侮至。逾益恭。鄕少遇之。輒詈且辱。拳而蹴。惡不出其口。天性然也。家有妻子女妻寡母。使喚唯女奴一而無齒。有水田土田。竝不出十餘畝。只力以自給。無他資活。每農月。妻兒先赤腳後。持鋤鎌畚鍤以隨之。不盡夕不歸。性愛詩。鄰比未嘗聞吟哦。一日。遊繼祖菴。花月滿山。苦吟得句曰。花笑山前聲未聽。烏啼林下淚生看。聽者捧腹。又嗜酒。不常繼得。醉輒爲所使。亦不爲人病。里俗喜鬪。合一洞安姓。以討孼李之慢者。獨不興。一里人皆笑怯。後李厄於杖。將不起。安懼其坐。候問不絶。若恫之在已。其妻老嘆曰。無憂者郞乎。吾女之仰望終身者。若此足矣。所蓄有屏書一本。資以謁太守。太守前而饋以酒。問此紙尾贈安元吉雲者。非君表德歟。傍有座首姓張者。張目呵曰。汝亦有字乎。名且辱。汝呼奚字爲。吏皆側視竊笑。顧無難其色。退而語曰。使人言醜。有甚於張。吾敢怒。設令人唾吾面。乾而已。溺吾耳。洗而已。露其臀其腎。吾直視而已。且曰。吾生世半百有餘。雖無榮之可耀。亦無患之橫於身。幸也。自兵興以來。發吾里者。家以爲算。強者役於官。壯者戍於邊。其去而不返者相踵。而獨吾以愚之故。不齒人。饘於是。粥於是。得至今而安吾生。笑侮之自外來者。奚足芥吾念乎。余嘗客於箕。適與之鄰焉。歡其外貌擧止。癡惷拙訥。言未敢出口。而考其中。則不至如外之甚。抑其所以無爭辨忿怨之心者。豈有着功定力之致。而怡然泰然若有所得者然。噫。其得保身之道者乎。其能與物無競者乎。如古之馬伏波婁師德之徒。亦必讓而爲子孫法矣。世有不忍忿者。或以一言一事。鬪於閭。聞於官。以至速獄罹刑而不悔。其視優劣。何如也。吾以是知其人之外之內。皆若出尋常庸衆人之下。而其自謀之審。則雖鄕黨自好者。果能及之否也。家在溪之北短麓之上。撐以朽木。無垣籬可遮。雨着蔽陽子。晴戴漆布笠。衣黃桑色。垂烏石細纓。瘦而長黑。面微印點。鬚有一莖二莖而黃。所居。終年無至者。足亦不及人。吾恐其泯。遂爲傳。

安孝子傳

編輯

安其姓應俊其名者。居黃保里南嶺之下。安出竹溪。而應俊側生也。甫七歲。母病絶。有二弟。一學語。一在襁褓。泣而撫曰。吾今隨母死矣。顧汝將奚托。嘗聞指血能起死。姑試之。遂索刀斫長指上節。血淋漓。流母口不效。再斫其中節。竝細剉之投母口。因堅坐屍傍。且泣且祝。自昏而曉。翌朝。胸微暖。氣漸通。至夕乃起。里人無不嘆異。後五年。邑宰報廉使。廉使上聞。未及旌閭。而壬辰之亂作矣。其夏。余自西京謫來。寓於黃保之郭家。家與安居相對。余初聞而驚。再而嘆。繼而流涕曰。有是哉。子之孝也。七歲之童。未曉人事。飮食坐臥。唯長者之聽。而其遭大故。處之從容。剜其肌骨而不知痛。終能起死母。此非獨近世所未聞。求之古昔簡冊。亦未有也。噫。指血豈能治死病哉。兒之精誠。足以貫金石而動鬼神。故能使旣絶之命。得甦於一晝夜之後。想之使人敬而使人悲也。廉使姜公以書褒之。令持以免後。藏之篋。不以示人。凡有官令。奔走唯恐後。聞人死。一識其面。輒不食肉。見時物。必懷以食母。家甚貧。有母妹弟三人。相依以活。手執鋤力田以自給。饘粥或不繼。雖至屢空。怡怡如也。噫。此非有薰炙興起之力。而天質之美。行義之篤已如此。況加以學問師友之開發。則其所進就。誠未可量。而豈但爲一行之士而止哉。嗚呼。秉彝之天。人所共有。人孰不有父母。孰不有愛親之心。而往往喪其良性。茅塞冥頑。非徒不能使死者生。反使在堂之親。未能安其心者有之。其視應俊。庶可以知愧矣。余旣詩以贈之。又爲傳以警世之爲人子者。

安主簿傳

編輯

余過漢陽之明禮坊。見小肆傍有一女子。矮而醜。髮盡白。望之不似人。近而驚。久而定。熟視之。乃知人之病者而俗所謂侏儒者也。至今思之。異形怪狀。往往或煩於夢寐之間。而未嘗不咄咄嘆也。及余寓黃保。里之人爭來見。席末。有笠蓋身而頤去地不尺者。初訝曩之肆者來而冠其頂。更詳之。其髮不白。而其短則過之。人而至於是。噫。亦怪之大者也。昔之見者。余嘗病其未忘。而今又忽有之。豈天地之間。人之不形者有二而余盡覩歟。居之久。乃得其爲人。言語應對。便捷過人。而人事之皀白曲折。無不了了於心中。蓋病其形而心不病者也。且善角觝戲。始與人對。如蚊撼山。而及其蹣跚人胯下。攀腰鉤腳。則無不應手倒。雖武人健夫。鮮能出其上。有子四人。其長則冠。視人短而頎於翁。噫。人之精神才氣。不係於形體。尙矣。形雖短而四端七情。無不俱焉。苟能因其固有而擴充之。則可以忠。可以孝。可以爲善人。欲之而無不得矣。奚病焉。況覆載生成之偏。不能無憾於人。故人而病者。有狂者瞽者聾者瘖者肉而塊者。如是者何限。而又有形之不病而心病者。則其視於此。果何如也。居黃保者。安氏。應國其名。其曰主簿者。以其短也。

越松亭記

編輯

越松亭。在郡治之東六七里。其名也或以爲取飛仙越松之義。或以爲以月爲越。乃同聲之誤。二說未知孰是。而余之捨月取越。從浦樓之扁額也。翠蓋白甲。亭亭高聳。環擁海岸者。不知其幾萬株也。其密如櫛。其直如繩。仰之不見天日。而但見銀沙玉屑。平鋪於樹根之下。烏鳶不得棲。螻蟻不得行。衆草凡卉。不得托根於其間。而往往杜鵑躑躅。叢生沙際。枝葉短疏。出地便老。時或夜深人絶。萬籟俱寂。則依依如笙鶴之聲。自空而下。其必有鬼神異物。陰來守之者矣。松之東。沙之積而成阜者有二。上曰上水亭。下曰下水亭。以其壓水也。亭之下。一水橫流。與海口通。隔水而東。沙岸縈廻。如岡巒之狀。岸皆海棠冬靑。而其外則海也。松之西。爲花塢村。民居幾數十戶。松之南。乃萬戶浦之城樓。樓與粉鵠相對。松之北。有巖突起爲峯。其名曰堀山。鄕人信其靈。凡有求必禱焉。每海風之來。松聲與濤聲相雜。如勻天廣樂。交奏半空。令人髮豎而神爽也。余嘗僑寓花塢。飽占奇勝。春日暄暖。禽鳥交鳴。則岸巾曳杖。徘徊於花紅松碧之間。火日當空。流汗如瀉。則倚松閑睡。神遊於蔚陵之外。霜露淒淒。松子亂落。疏影在地。微韻可聽。積雪糢糊。萬龍齊白。瓊柯玉葉。隱映交偃。至於鱗甲半濕於朝雨。煙嵐橫帶於月夕。則雖使龍眠模寫。亦豈能髣髴於萬一乎。嗚呼。自有是亭以來。賓客之往來者幾人。騷人之遊賞者幾人。而或有載妓女攜歌舞。沈酣於杯酒者。或有操觚弄墨。對景悲吟而不去者。或有自得於湖山之樂者。或有惓惓於江湖之憂者。樂之者非一。而憂之者亦不一。若余者何居。非賓客騷人之往來遊賞者也。乃管一亭之雲煙風月而爲主人者也。命之爲主人者誰。天也造物也。抑天地之間。物無大小。各有其數。而消息盈虛。日月鬼神之所不得免者。則況於山川乎。況於植物乎。況於人乎。是亭也。未知其始也爲淵爲谷。爲海爲陸。而其終也又爲何地歟。抑未知種松者誰。長松者誰。而他日之斧斤松者誰歟。抑不待斧斤而與一區沙岸同歸於澌盡歟。吾身之眇然。如天地之蜉蝣。滄海之一粟。則樂之愛之。爲客爲主人者。未知其幾時。而松亭之盛衰終始。當與造物者而詰之也。

鵠頭記

編輯

正明村之東。有山逶迤蟠曲。其形如箕。上有廢土城。鄕老相傳古縣基也。平之以箕城號者。因縣名。而縣之名。取於山也。城之南。有斷峯突兀。枕海而蹲者。名曰鵠頭。亦取其形也。西則地勢稍平緩。可乘馬而登其半。東則壓海而巖石巉巉。壁立如削。余嘗緣其西而一登焉。茫茫大洋。無島嶼。無涯涘。但見與天爲一。俯視則如凌虛。如馭風。如在九萬里之上。而影落靑銅。可坐而唾。令人頭眩膽悸。骨爽毛豎。不可得以久留也。村人常放牛於峯腰。有官羊數十口孶息於峯底。而有時上下失足。死者相望也。蓋其嶄絶險阻。雖劍閣蜀道。無以踰之。而又有驚濤雪浪之洶湧而衝擊者則怳然一瞿塘灔澦也。噫。天下之至危至險者。莫過於劍閣蜀道。瞿塘灔澦。而人皆謹而避之。至於平地之上。可畏者殆有甚焉而不知避。自陷於罟獲陷穽者有之。誠可悲矣。是知有形而可畏者不危。無形而不足畏者最危。知畏者。安其身。不知畏者。喪其身。存亡成敗。只決於畏與不畏而已。此豈獨爲保身者之戒。推之於天下國家。無不皆然。士之欲有爲於當世者。因吾記而警省焉。則庶乎其可也。

海濱蜑戶記

編輯

余之初謫也。入箕境。日昏黑。借宿於沙銅之西京浦。浦去海未數十步。黃茅苦竹之間。居者十餘家。家無籬落。蓋以麻莖木皮。露坐久。主人燃松明以照。四隣來聚觀。男蓬頭垢面。不笠不袴。女無少長。皆辮髮。簪以鐵。衣僅掩肘。言如鳥聲。怪怪不能解。入其室。腥膻擁鼻欲嘔吐。俄供飯。盤盂皆臭不可近。翁姑在傍勸下箸。欲從而不得也。余甚駭之。意其窮鄕僻區。必有別種醜類居之而曾未之聞也。及問之人。則此所謂海濱蜑戶者。而居於箕有十一。曰餘音。曰栗峴。曰鷗尾。曰蟹津。曰正明。曰朴谷。曰表山。曰長汀。曰陶峴。曰望洋亭。而沙銅其一雲。噫。古之人。或有藏於傭。藏於冶。藏於市。藏於鹽。藏於胥靡。藏於管庫者之人也。豈不知其陋之甚而居之若樂土者。以其跡雖汚而心不汚也。安知今亦有抱才韞奇者。韜晦隱匿於腥膻醜陋之中而人不得知耶。噫。

望洋亭記

編輯

余自少時。喜爲文辭。以爲文可學而能也。求古人之書而讀之。記於心而誦於口。久之。試書之。文雖成而陋不足觀。旣而思之。文者。以氣爲主。氣之不充而能爲文者未之有也。昔太史公周覽四海名山大川。得於氣而發於言。故其文疏宕奇健。變化無窮。余則生乎偏方。而亦不能盡國中之奇觀。無怪乎文之鹵莽如是也。及謫嶺東。過洛山而觀日出。過臨瀛而望鏡浦寒松之勝。過召公臺而望蔚陵之縹緲。中心已自喜幸。而及登望洋亭。見天容海色之蒼然淵然。而其大無外。其闊無涯。其深無極。然後始有以盡平生之壯觀。而浩浩乎匈中。若與曩時異矣。百川滔滔。日夜不止。則知氣之必養其本原。而爲文不可不混厚深遠。三光繞天。出沒無停。則知氣之不使有間斷。而爲文不可不純實猛健。蛟龍鯨鯢。噴薄紛挐。則知氣之務要雄勇。而爲文不可不動盪發越。蜃樓鰲嶼。隱現明滅。則知氣之務要沈着。而爲文不可不奇古幽眇。風濤怒號。振撼坤軸。銀山玉峯。素車白馬。橫馳逆走於雪花氷雹之中。則知氣之務要凌厲。而爲文不可不巉截峻拔。風恬波靜。鏡面如拭。上有一天。下有一水。而水天相涵於空明有無之中。則知氣之務要凝定。而爲文不可不溥博淵泓。凡天地之間。萬物之變。可驚可愕。可喜可娛。使人憂。使人悲者。無不收攬於是亭之上而助吾之氣。則其發於文者。衆體百態。無不兼備。而其視前日之記誦剽竊者。果何如也。噫。以眇然之身。登亭而俯仰。則不啻如糠粃蜉蝣之微。而天之蒼蒼。地之茫茫。海之浩浩。物之林林。百怪千變。無不驅入於方寸之中。而爲己之用。則其亦壯矣。一壺村釀。自酌自飮。蒼顔白髮。兀然頹於其中。則天地一衾枕也。滄海一溝瀆也。古今一須臾也。是非也得喪也榮辱也欣戚也。無不消融蕩滌。而與造物者相揖於混沌鴻濛之域。其亦快矣。其壯也如是。其快也如是。則氣焉有未充。又焉有餒之者乎。然後把筆伸紙。試書吾胸中之所有。則其必有擊節而嘆賞者矣。余之有得於是亭者。不其韙歟。亭在郡北三十里濱海斷岸之上。故太守蔡候所建雲。月日。記。

西村記

編輯

自八仙臺而西數十里。有巖巒水石之勝。兩山擁而成峽。路緣崖而轉。或高或低。或寬或狹。峽盡而地稍曠。爲原爲野。行漸遠。民居相望。皆背山臨水。泉之甘。土之沃。樹木之鬱密。禾穀之茂盛。甚可喜也。洞岐而爲三。其一。直而前盡於白巖山麓。其一。稍南而迂窮於仙巖寺後。其一。稍北而遠達於珠嶺之下。三者皆以西村名。而珠嶺之下。山益奇。水益潔。洞益邃。望之令人有掛冠之思焉。噫。箕。海鄕也。瘴癘之所薰蒸。魚蟹之所腥膻。京師之人。視之如潮越儋崖。而山水之勝有如此。況中州淸淑之地乎。乾坤納納也。山之重重也。水之回回也。名區勝境。何地無之。而未聞有一人擺脫塵累。超然長往者。何哉。此由世之人。昏昏於醉夢之中。役役於名利之途。一資一級。得之則以爲喜。失之則以爲戚。觸刑辟而不悔。抵老死而不悟。使佳山勝水虛棄於寂寞之濱。而猿鶴無主。雲煙空老。寧不爲之慨然乎。余亦醉夢中之一人也。悼旣往之非。而愧覺之之晩也。遂喟然而爲之記。

贈玉寶上人序

編輯

楓岳寶上人。訪余於達村之僑舍。貌秀而渥。神朗而淸。問其年。長於吾十歲。余異而問曰。師何學而至此。曰。人固嗜膏粱而厭蔬筍。左矣。味莫珍於魚肉。而網之刃之宰之割之烹炙之。是喫死肉也。露芽新吐。嫩葉沃如。而吾折於山。採於壑。或煮或否而茹之。是喫活物也。死肉無補而反害。活物淸神而益氣。吾唯此之學焉。余曰。師之言。近矣。而猶未得其本源也。吾試爲師言之。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吾人稟天地之氣以生。日月星辰。天之活也。山川草木。地之活也。君臣父子之懿。文物禮樂之盛。人之活也。鳶飛魚躍。理之活於上下者也。庭草交翠。理之活於眼前者也。其活也如是。而浮屠氏反之。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上下昭著潑潑藹藹之理。歸之於枯木死灰浮雲明滅之域。是背活法而求死法也。膏粱之害。止於一身。寂滅之害。甚於滔天。師何徒知飮食之利害。而不思夫天地之所賦乎。吾先師晦菴之言曰。孟子論養氣而及告子義外之非。因夷子而發天理之本。不然而嘵嘵相訾。則是未免自敝之譏。今吾之此言。亦因師飮食之說而砭之也。非敢詆異敎而爭是非也。師笑而不答。遂書此以歸之。

遊修眞寺記

編輯

自黃保而西。洞邃而寬。山擁而複。行四五里踰一嶺。稍南有谷。深而長。路漸高。縈山腹而上。抵頂而止。乃修眞寺也。寺有佛殿。左右僧堂。殿傍有東西二寮。西新創。東建而未覆。庭有破塔纔數尺。居僧僅十餘指。繞寺皆柿,栗,木瓜。前有竹林。寺右有泉。蒼而不澈。左臨滄海。日月之生。歷歷可見。而雲捲海朗。則蔚陵島瞭然可望也。北蔽而南敞。衆峯鱗鱗。皆拱於寺門。寺雖不奇絶。居山之頂洞之奧。俗子之所罕至。而每斜陽下山。洞壑皆暝。衆鳥飛盡。白雲棲簷。梵罷僧定。方丈寥閴。星月滿空。洞門如晝。露華涼冷。樹影婆娑。一聲鳴磬。萬念皆空。此山房之勝致也。幅巾藜杖。日遊宿而不知歸者誰。竹皮翁也。從之者誰。翁之二子也。客至而欣然出迎者誰。寺之僧守仁也。

遊廣興寺記

編輯

廣興寺。在八仙臺南二十餘里。山禿而低。洞狹而淺。村且近。眞野寺也。有二泉出山根。㶁㶁而鳴。左右寺而合於洞門。聽之如玦環。如笙簧。佛殿之西。有精舍。可開窓坐而唾也。其西有柿亭枕水。可濯可漱。此則寺之勝槪也。噫。人之養心。固不係於居處之高下。心苟濁矣。雖坐楓岳之頂。而無異市闐。心苟淸矣。雖墮泥塗之中。而如在物外。是以。古之人有隱淪於城市商冶之間者。以其跡雖汚而心獨潔也。況是寺也。雖在村野之間。而有鳴泉噴玉之勝。又有亭舍之枕流。可以偃仰吟嘯。消遣世慮。此余之所以頻來而不知勞者也。夕陰渡溪。微涼生樹。與二三釋子逍遙於柿亭之上。翛然有出塵遐擧之想。桂魄當空。群動皆寂。與雪眉老衲。憑軒而弄影。則之人也。之水也。之月也。相忘於空明灑落之境。此則難可與俗人道也。旣以語寺之僧普仁。遂書以記之。

遊仙巖寺記

編輯

自八仙臺而西餘數十里。峽盡而地平。衍野忽曠。稍南而行又十餘里。峯巒環合。洞門幽邃。時見麋鹿群遊。珍禽異鳥。飛鳴嘐戛於樹林之間。余早發黃保。短童羸馬。緩緩而行。不知路之遠日之夕也。薄暮。到仙巖寺而憩焉。寺是羅代所創。棟宇欹斜。丹碧漫漶。僧言昔有客遊此山。見一物凸起於蘿蔓榛莽中。疑其爲異物。披而見之則乃寺也。因而剗去荒翳。疏除土石。修其漏汚而不易其桷瓦。於今數百年矣。周覽庭宇。彷徨良久。時夜已深。山月漸明。令沙彌前導而登所謂繼祖菴者。菴在絶頂。路緣蒼崖。崖面如削。苔滑難着足。蹣跚推挽而上。風泉亂落。飛瀑如雨。月下見之。如白虹玉龍。交撐倒插於靑煙彩霧之間也。菴只數間。有僧懸燈孤坐。誦經禮佛。令人魂淸骨冷。達曙不寐。平明。開戶望之。南海之微茫。浦漵之縈回。皆在幾席之下。而迎鬐諸山。纍纍如丘垤。蓐食而下。宿雲未散。巖洞依微。還到仙巖。則日已高矣。仰見繼祖菴。如在九天之上。磬聲僧語。琅然半空。時山花半謝。林棄初嫩。萬壑千巖。紅綠交映。如別佳人不能去也。還出洞門。回首煙外。怳如瑤臺一夢之覺。衰病塵蹤。雖欲再遊而未易得也。恐斯遊之久而忘也。書此以識之。

遊白巖寺記

編輯

昔余之忝貳公也。齋宿中書堂。夢遊一古寺。丹碧剝落。庭草蕪沒。覺而深怪之。及謫於箕。訪白巖寺。則一一皆夢中所覩。信乎人之行止。無非數之前定而人不自知也。白巖山根。蟠於寧平蔚三色之境。望之不甚奇。而高大罕其配。登頂則竹嶺以南。皆在目中。而山之腰。樹密石亂。人跡不通。寺在山之麓。不知何代所建。而佛殿荒涼。僧房寥落。殿後又有佛堂。左右寮。瓦壁漏汚。殿前有樓。高敞可坐而望海也。庭有牧丹數叢。方春盛開。寺之僧智月。邀余共賞約之。而遷延未易赴。花已落矣。余嘆曰。花之開。數也。花之落。數也。花之不遇我。亦數也。庸何恨。第未知此後花之開落凡幾度。而吾之來賞。亦幾時耶。傍有一老僧。啞然笑曰。公但知人之行止。物之盛衰有數者存。而不知形色有無之妙。貧道請爲公言之。有形出於無形。而終歸於無形。有色出於無色。而終歸於無色。是知無者爲主。有者爲客。花之開也。人喜而吾不喜。其落也。人惜而吾不惜也。豈獨花之爲然。夫人有得。故有失。有榮。故有辱。有生。故有死。有樂。故有憂。世之人不知無得之爲得。無榮之爲榮。無生之爲生。無樂之爲樂。誠可笑也。今公早顯於朝。聲名赫然。閭里聚觀。而一朝。布衣羸馬。行色簫然。道路皆咨嗟歎息曰。相公胡爲至此。蓋不有昔日之聚觀。則豈有今日之咨嗟乎。余曰。師可與語道者也。屬有家撓。怱怱而別。他日當攜被一宿於樓中。以畢形色之說。姑書其語而爲之記。

金原城傳

編輯

皇明萬曆二十之壬辰。島醜平秀吉之亂作。我國之地。畫而區者八。捲其七。自凶鋒突而莫敢格。強藩巨鎭。拉枯振落。至大都。空而去之。當時之事何如也。自賊將分道出。吉盛重隆。撇關東。躪列邑。旋向歙。循東下止於平。還踰嶺以西。所過境無人。關無扃。途坦坦無拳石尺木或撓於蹄踵之間。匿者恐不深。附者恐其後。環關東廿餘邑無男子。當時之事又何如也。苟不有原城牧伯金公毫毛生而死如歸。唯義之取。則國何以扶脈。賊何以寒膽。人何以識君臣父子之倫。萬世何以識誠臣也。嗚呼其忠矣哉。嗚呼其忠矣哉。當變之初。卽公之政於原。期未浹。且原之距忠邇。始聞戰。盡一境之丁銳與一州之利器。驅載以屬于軍也。終無一踵一鏃得旋而歸。則州特擁其虛矣。賊道抵北。由鐵直淮。屯屯陣陣。前後相續。鏺隣疆。據比土。鼓相聞。幟相望。環四隅爲凶藪殆盡。而刃不及者。獨原而止。如以肉一塊。置耽耽呀呀之間。其噉而呑。只朝與夕。唯公定於中。色不變其常。但涕泣奮臂言曰。欲將以有爲也。爾敢有不從。於是。民者感其化。士者動其誠。惟公聽而莫之違。一日。公齋宿興。就戎床。具胄甲弓服矢房。植刀槍。豎旗旄。角行伍整。命左右前而問。孰能輕身勇敵。武而信。可與之共事。曾聞土之人姓鄭者。絶倫驍猛。擯於人而居於鄕。果爾。蹄齧何傷。吾以之任。招而進。語以計。賊勁日以滋。吾弱日以甚。多寡懸。勇怯倍。欲戰則徒人血。欲守而難其策。城無堞。池不洫。食非裕而機亦乏。吾州乃無一事可恃而固。則胡寧束手而已乎。獨天之賚乎原者。惟鈴原城在。斯可據。古之人旣得此而成厥勳。吾才雖不如古人。吾志豈不如古人。而今棄不守。不但事失其機。天且罰吾躬。吾以若仗。若其力。鄭跪以對。賊之盛。未可以他賊比。今之時。又與古之時異。以是兵抗彼鋒。勢不敵。徒其險何有。唯宜少出以避。酌長短。講利害。得其便而爲之。殆未晩也。公卽怫然叱曰。奴不足與謀。揮而出。仰天嘆曰。決矣。吾一死之足。屢側淸邇。沐泳洪渥。衣衣食食。皆主之賜。況吏於土者。其分有守。生以國生。死不以國。晷刻偸活。可赧之甚。而其所惡欲有大於是者。吾今扼固搪阻。竭力以拒。賴天之靈。得挫其銳。斯可喜。如其不幸。唯有死。死國不有愈於死私乎。遂踔馬前登。挈衙口隨。爲士卒倡。人無不感激而懽趨。老弱頁戴。攀躋纍纍。自京城來者。亦扶攜以前。不日而城之內盈矣。城四面皆絶壁。前一路通。必魚貫而上。斲鑿築累。非人力可成。內而峙糧儲器。積柴疏井。爲累月備。外架大車重檻。載石懸空。俟寇至斷索。堞列強弓毒矢。間以火銃。罔日夜躬自巡飭。城之人恃而無懼。始與京將姓朴者。約賊之指原者。必由可里峴。峴之險。是天作。馬不兩。肩不竝。若以千兵扼其吭。雖賊百萬。不翼難過。庶以是相持。萬一失其利。吾可預以爲固。君其勉。及賊來。朴發一卒偵候。爲其紿。以賊遠而緩。解鞍脫甲。臨川而息。不知賊之已襲其後。赤其身僅脫。噫。峴之險。其誰守也。是日。賊入本州。衆聞之。以峴之失禦爲鈴原恐。公不之動。猶言益切。令益嚴。衆皆服公之義。憂城之孤。至有感泣而不能食者。賊旣知公以死守。乃爲書掛長竿。誘以利。劫以威。欲其屈。公拔腰劍。手斬其使者。還踞於座。髮豎肩聳。屹如山重。人皆惶怖凜慄。不敢仰視。翼日。知賊必大擧來。乃命緣其洞距五里。列五峯爲置。置各隱一人爲侯。見賊至。輒吹小角。天明而五角盡報。戈刃被山。鼓譟動地。蚍蜉之援。外無所恃。守堞者數不滿五千。千勻一髮。勢不相似。猶不敢直肆蹂踐者。彼見其人和備嚴。令明威肅。難可猝以犯也。日且夕。賊縱敢死者數十。由崖隙潛進。穴城而升。咋其聲亂呼。麾大軍以越城。旣陷。公猶着戎衣。踞胡床不下。彎弓將射賊。賊光中公。箭在背猶不下。又一鏃猶不下。賊乃迫公下令拜。創甚似莫能省。終不膝。詈不絶其口。遂與夫人及一子同就戮。賊亦義其難屈而喜其獲。歸公首其陣。當時在城而幸而活者趙生文璧。收公與夫人子屍。假葬於原之山麓。至今行路。莫不流涕。余時在嶺東。故聞之詳。嗚呼。自兵興以來。棄城貪生。竄形匿跡。寇至則去。寇退則返者。未可以一二數也。其間雖或號爲死國。而身膺推轂。臨陣指揮。成敗在手。則其不得不死。固也。輕慮妄動。驟進不顧。自取窮蹙。則雖欲不死。不得也。變出意外。蒼黃顚沛。則進亦死。退亦死。唯一死而止矣。其能自定於平素。而從容不辭於倉卒之際。終始以職分死者。乃有如公者乎。史可信。其必有大書特書。壬辰之辭。表表死義者。獨原州牧金某一人而已矣。公諱悌甲。字順初。白而長身。寡笑與言。登癸丑科。仕二朝。出入臺省。正色不阿。常棘棘自持。屢遷守宰方伯。皆有去後思。死時年六十八。一子時獻。魁戊子科。時爲吏部郞。扈駕在關西雲。

竹棚記

編輯

甲午夏。余自達村。移寓於花塢舊主人家。家隘而低。出入常打頂。時當伏熱。如在紅爐中。蚊虻蠅蚋。又從而撲嘬之。殆不堪其苦。與隣居李生友說。謀所以逃暑。遂結棚於越松之樹間。柱凡四。三架松。一豎木。橫又四。而鋪其上以竹。可坐數十人。四旁皆縛竹爲欄。備其危也。作長橋於棚之左。撐木而藉莎草。便上下也。棚成而與鄰叟酌麥酒相賀。自是飮食起居。坐臥寢睡。無日不於是焉。每松響泠然。爽氣逼骨。炎神弭節而不敢肆。蚊蚋遠避而不敢近。飄然有馭風遐擧之想。余甚快而樂之。以爲彼岳陽黃鶴。壯則壯矣。齊雲落星。高則高矣。然其棟宇之寵侈。丹雘之眩耀。集衆工之技。而非經營於一夕者也。豈若吾棚之不煩人力。不日而成者乎。豈若吾棚之儉素樸略。不假華飾而瀟灑絶特者乎。諄諄語口。遂坦腹倚欄而睡。忽有靑衣一老人拱揖而前曰。子之棚。雖曰樂矣。而子之色。若有未快活者。何哉。蓋自其墮泥塗而觀之。則去地尺餘。亦快矣。自其去地尺餘而觀之。則子之棚。尤快矣。如使在天上者視之。則子之棚。與去地尺餘。皆無間於泥塗矣。子徒知此棚之快。而不知天上之人視之如泥塗。良由局於小而昧其大。吾知子之難乎超然於塵臼之外也。悲夫。抑子之胸中。有天焉。有地焉。有太空焉。樓閣可以高起。戶牖可以敞開。語其快則八荒可以藏眼。語其高則天人可以相揖。此則不費心匠之經營。不待般陲之效技。可建於一須臾之間。而登臨之樂。非此棚比也。樸素淸絶。固不足論。而人事之得喪榮辱。憂喜歡戚。亦莫不雲消霧散於太空之中矣。子何不此之圖。而徒樂於是耶。余奇其說而未及應。欠伸而覺。松陰悄然。了無人跡。斜陽下山。淸露滴衣而已。起而嘆曰。豈越松之神誨余者歟。遂錄以爲竹棚記。

循吏傳

編輯

余自省事來。文人才士之所與相識者非不多。至於經行著聞。聲譽洽然。衆所慕望而願交者。亦嘗觀其貌而聽其言矣。及其出授郡寄。考其聲績。則蔑蔑無稱者十常七八。況爪牙介冑之士。不識詩書。專以弓馬爲業者乎。余嘗潛究其故。夫人之才器不一。雖以宏儒碩士名者。或有短於吏才。拙於治劇者。或有闊於事情。疏於節日者。或有失於弛緩。吏緣爲姦者。或有過於叢脞。不能收拾者。其他庸人衆流。則塊然無識。但知肥己。而不知恤民之爲何事者有之。才非不堪。而溺於貪慾。不能自制者有之。碌碌患失。奉行文簿。苟免罪責者有之。鷙悍苛刻。箠楚狼藉。大失人心者有之。噫。字牧之才難如是。則無怪乎聲績之罕聞也。箕民之顒望賢守。蓋久矣。新守某公佩符而來。年少勇銳。有膽氣。見者已知其長於禦敵。而不知其能於蒞民也。及其爲政也。淸愼自奉。無毫髮累於己。祿之衙者月四十斛。省之而入其六。男女僕從。不滿三四。而節其糧醬。鹽亦不與。朝夕自供。唯菜羹藿葉。蒞官治民。各有條法。理冤聽訟。情莫敢隱。裁決辦應。捷疾如流。大抵政本慈祥。心存愛物。而濟之以剛毅明敏。故吏不敢欺。而民懷其惠。播種之節。日行於野。勸其勤而勵其惰。環一境而耕墾無後時。其鋤耨也亦如之。官丁之逋亡者。督其族。坐是而民病者比比皆然。而箕民之被督者。悉蠲而不問。嘗曰。綬可解。民不可擾。民不見吏。闔境晏然。下車之初。吏卒懍懍如不容。旣久。去嗃嗃而用嘻嘻。知始之威有以警下。而非失於苛刻也。糴麥之初。民多驚懼。幾不安厥居。而糴畢旋糶之。以救其飢。牟麥之旣盡而新穀之未登也。民之免於塡壑者。皆賴於是。知始之催糴。亦有以慮此。而非厚於徵歛也。余嘗觀其立心行事。不似武弁而繼斷守法。不撓於威勢。不動於得失。雖儒士有莫能及者。非特出群拔類而止矣。噫。字牧之任。名公聞人之所難。而公以一武人獨能之。余爲當今之執政者。未嘗不嘆其從何處得來。而且知才不係於所業。不可以爪牙介冑而忽之也。第其事爲之間。有未能灑然自脫於常科流俗之外者。余以是歉焉。一日。因其訪而勉進之。則曰。吾武人也。其免於貪官汚吏之歸也幸矣。若善行異政。非吾之所能爲也。余於是乎知其人之非不能也。乃惡其名而不爲也。此其尤所以爲賢吏乎。或謂余曰。某候則賢矣。子言則然矣。但子之客於箕也久。不知者。得無以子言爲涉於私乎。曰。樂道人之善。唯恐其不揚。余之至情也。避纖芥之嫌。而言未敢發諸口。善不得聞乎人。吾不忍也。知之者信之。不知者疑之。庸何傷。遂錄其一二。以爲觀民風者採焉。公名某。登某年科。爲郡時年三十七。

箕城風土記

編輯

箕之地。遠不出六十里。東濱海。西南北多峻嶺。緣海饒沙石。無平原曠野之豁。水田土田。雜於岡巒丘壟之間。富者播種僅五六斛。貧者未盈斛。土瘠不宜穀。不糞則難食。故家家作溷室。與居處相接。恐爲人竊也。村廬蓋木皮。無庭晝不見日。不喜養蠶。績麻爲衣。人無尊卑。皆着黃桑色。水泉不淸洌。瘴氣常蒸鬱。病則輒不起。一境少耆老。每東北風起。或海鳴則兩不止。冬不雪。春後多沒脛。故冬不寒而春始寒。凡一月之內。不雨則風。不風則雨。不風雨則霧。和朗者纔四五日。土俗尙鬼。家設小屋子。掛紙錢麻布。出入必禱。到處皆然。而女人之稍能衣食者。皆巫也。姓氏多孫,黃。名屬校者。不解文。皆操弓。人心似淳。而其實喜鬪好訟。葬人多用山頂。婚嫁不求遠境。禮法疏而嫡庶猶截。人居多種竹,枳,木瓜,胡桃。果有柿,梨,棗,栗,桃,杏,來禽。皆不佳。花有杜鵑,躑躅,山茶。皆色淺。獨海棠最盛。往往梅花早發。枝密如山杏。魚之産者。銀鰒廣魴巨口八梢。而味不甚珍。噫。箕。古穢貊也。風氣土俗之夐異於中州。無怪也。古人曰。豈獨嶺海之外。能死人哉。人之死生脩短。已定於賦命之初。但當順受而已。風土之美惡。居處之苦樂。非所論於其間。此余之所以自遣也。月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