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 2008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2009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郭洪昌 |
2010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2009年3月6日在洛陽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過去的五年,洛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04年以來的五年,是我市改革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發展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奮力開拓進取,經濟社會不僅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且特色鮮明、亮點紛呈。
五年拼搏,綜合經濟實力快速提升。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19.6億元,是2003年的2.8倍,年均增長15.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6.6億元,是2003年的3.9倍,年均增長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05.5億元,是2003年的5.2倍,年均增長3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7.1億元,是2003年的2.5倍,年均增長17.6%。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到1395.2億元,年均增長15.2%。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國大中城市第43位、中部城市第4位。
五年實幹,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一大批工業項目建成投產。五年投入產業引導資金2.3億元,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3296個、完成投資1580.8億元。洛陽石化油品質量升級改造、華潤首陽山2×60萬千瓦機組、香江萬基120萬噸氧化鋁一二期、中鋁河南鋁業20萬噸鋁板帶、中硅公司3000噸多晶硅、尚德公司120兆瓦太陽能電池、中集凌宇5000台客車及專用車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中信重工新重機工程、LYC新洛軸工程、一拖工業園、中鋁洛銅10萬噸高精度電子銅板帶、725所5000噸鈦板帶、中硅公司新2000噸多晶硅、洛鉬集團4萬噸鉬冶煉、阿特斯3000噸長晶及切片等一批重大項目順利推進。在項目建設的帶動下,我市傳統產業不斷升級,優勢產業不斷壯大,新興產業初具規模。一大批服務業項目加快實施。商貿流通業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61個、總投資65億元。房地產業完成投資578.7億元、年均增長54.7%。丹尼斯、王府井等項目相繼建成開業,寶龍城市廣場等項目順利推進。一大批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如期竣工。五年累計投資112.7億元,建成高速公路 124 公里 、幹線公路 760 公里 、縣鄉公路 919 公里 、「村村通」道路 6944 公里 ,環城高速和南部山區大環線已經貫通;交通扶貧五年完成投資6.2億元,建成農村公路 2544 公里 。一大批社會事業項目相繼建成。河南科技大學、洛陽理工學院新校區等項目建成投用。7個貧困縣、缺水縣縣城供水項目全部建成。投資4億多元,提前兩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了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鄉鎮衛生院改造順利完工。
五年奮鬥,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工業實現了超常規發展。2008年,工業經濟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54.5%,比2003年提高4.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83.3億元,是2003年的4.1倍;主營業務收入2699.3億元,是2003年的4.9倍;工業總量居全國中心城市第22位。裝備製造、能源電力、石油化工、有色金屬、材料工業等五大優勢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5.1%。全市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353家,其中超50億元企業9家、超100億元企業5家、超200億元企業1家。新電集團、伊電集團、一拖集團躋身中國企業500強。我市被命名為新材料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榮獲2008中國製造業名城稱號。旅遊業實現轉型升級。發揮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優勢,加快景區建設和旅遊產品開發,龍門石窟入選 5A 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牡丹花會、河洛文化旅遊節等節會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絲路起點、山水洛陽」的城市品牌享譽海內外。2008年,共接待遊客4567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30.8萬人次,分別是2003年的3.2倍和11.5倍;旅遊總收入224億元,旅遊創匯9399萬美元,分別是2003年的3.4倍和8.5倍。洛陽正大步向國際化旅遊目的地城市邁進。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五年承擔國家、省各類科技項目460項,其中國家「 863」 計劃和科技支撐計劃26項。獲國家、省科技進步獎119項,其中超薄浮法玻璃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鋁合金熱連軋技術工藝開發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市級以上各類研發機構已達170家。我市榮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稱號。高新區成為全省第一家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建立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實施碧水藍天青山綠地工程,推動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節能降耗和環境整治。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9縣(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全部建成投用。市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36天。省定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完成。深入開展資源整合和土地「三項整治」,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不斷提高。
五年建設,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第三期城市總體規劃順利實施,科學編制第四期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洛陽新區迅速崛起。按照以洛河為軸線、南北對應發展的思路,高起點規劃、大手筆建設洛陽新區。五年累計開工各類工程1580項,完成投資440億元,新建道路96公里、景觀水系60公里、綠地476萬平方米,開發面積3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25萬。新區行政中心、體育中心已經形成,洛陽歌劇院、開陽湖等一大批標誌性工程建成投用,新區博物館、新區醫院、新區高中等項目進展順利。濱河百棟高層累計開工135棟。經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一座靚麗的現代化新城區已矗立在洛河之濱。舊城改造步伐加快。五年累計竣工各類項目127個,完成投資200億元,新建、改擴建了一大批城市道路、背街小巷、廣場綠地,實施了一大批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和河渠整治項目。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定鼎門污水處理廠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用,機場改擴建、鄭西鐵路客運南站、凌波橋、瀛洲橋等一批項目順利實施。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累計投入8億元,實施退耕還林、通道綠化、環市區苗木花卉林果產業帶、北邙生態屏障等工程,周山、上清宮、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等森林公園相繼建成,全市森林覆蓋率42.8%,城市綠化覆蓋率38.3%。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深入開展城市創建活動,搞好綠化、亮化、美化,加強精細化管理,我市先後榮膺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傾國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中國名城、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旅遊城市等稱號。
五年努力,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縣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8年,縣(市、區)生產總值占全市的比重達到75.9%,比2003年提高12.3個百分點。偃師市、欒川縣、新安縣、伊川縣與汝陽縣、洛寧縣、宜陽縣、嵩縣先後入選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強縣和先進縣,孟津縣在全省縣域經濟排序中由2003年的46位上升到39位。縣城改造和小城鎮建設加快推進。偃師市、嵩縣、欒川縣等城鄉一體化試點進展順利。現代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總產連續六年超200萬噸。畜牧業、林果業、煙葉、牡丹花卉等特色產業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實施「農村百萬勞動力轉移」工程,年勞務輸出由2003年的40多萬人次發展到140多萬人次。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五年完成水利投資近15億元,西霞院水庫、小浪底南岸引水、陸渾西幹渠、龍脖灌區、新安提黃、禹門河反調節水庫等一批重點工程建成投用,前坪水庫前期工作全面展開。農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分類推進新農村建設,積極實施「村村整治千村達標百村示範」工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通組通戶道路等公共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解決農村安全飲水64萬人。農村戶用沼氣由6.1萬座增加到45萬座。「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家電下鄉」工作加快推進。全市基本實現了行政村通電話、通自來水、通水泥路、通客車、通廣播電視。
五年探索,各項改革步伐加快。國企改革實現重大突破。加快國企戰略重組,先後引進中鋁公司、中鋼集團、中集集團、中建材、中色總院、永煤集團等40多家優強企業,引進資金210億元,盤活資產144億元,國有經濟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明顯增強。先後有4家企業4支股票上市,募集資金89.6億元。市屬203戶中小企業改革基本完成。其他領域改革不斷加快。鄉鎮綜合機構改革全面完成。行政管理體制和事業單位改革不斷深化。財政部門預算、收支兩條線、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等制度進一步完善。公路、公用、市政等領域改革邁出重要步伐。
五年開拓,對外開放不斷深入。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五年共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1387個,總投資2448億元。審批外商投資企業220家,實際利用外資19.5億美元、市外境內資金588億元,分別是上個五年的2.2倍、8.1倍和5.6倍。家樂福、沃爾瑪、台塑集團等5家世界500強企業,中船重工、恆大地產等30家國內500強企業入駐我市。對外貿易成果豐碩。2008年,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18.9億美元;其中出口13.6億美元,是2003年的4.1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突飛猛進。2008年,非公有制經濟完成營業收入、增加值、上繳稅金分別是2003年的5.1倍、6.1倍和10.2倍,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由2003年的28.7%提高到50.6%。
五年投入,民生質量得到新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在辦好省定實事的同時,堅持每年為城鄉居民辦好二十件實事。五年市級財政用於民生領域的支出達260.4億元,占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65%以上。全市貧困人口由2003年的42.9萬人下降到23.4萬人。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4672元和4597元,比2003年增長1.9倍和2倍。社會保障體系日臻完善。五年新增城鎮就業66.7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8億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最低工資標準、城鄉低保和五保戶供養標準不斷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等四大制度互為補充、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障體系初步建立。以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住房公積金為重點的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五年積聚,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加快發展。認真落實「兩免一補」資助政策,五年市財政用於教育的投入達到94.3億元,是上個五年的2倍。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9.7%。我市代表河南省順利通過國家「兩基」驗收。普通高招連創佳績。職業教育穩步發展。成功組建洛陽理工學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基層衛生服務網絡不斷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能力明顯提高。城鄉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湧現出了《河洛風》等一批優秀作品。河洛大鼓等7個項目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洛陽片區大遺址保護工程被列為國家大遺址保護重大項目,隋唐城遺址、漢魏故城整體保護規劃已經完成,偃師商城、漢魏故城等保護展示工程初見成效,隋唐城宮城核心區等保護展示工程加快推進。絲綢之路和大運河洛陽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地方史志工作繼續走在全省前列。各大公園免費開放。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控制在6‰以內。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新聞出版、統計、審計、人防、地震、氣象、殘疾人事業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廣泛開展「講正氣、樹新風、建績效」教育活動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市人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駐洛部隊和武警部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市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五連冠。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結率100%、滿意率98%以上。五年提請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22件,發布行政規章60件。「五五」普法教育深入開展。嚴查違法亂紀案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始終把穩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和信訪工作成效顯著,社會大局基本穩定。
剛剛過去的2008年,洛陽更是在挑戰中奮力前行。面對雨雪冰凍災害、汶川特大地震、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和壓力,全市上下迎難而上,積極應對,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洛陽改革發展史上譜寫了令人難忘的一頁。加強協調服務,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面對急劇變化的經濟形勢,及時調整工作重點,加強經濟即期調節,搞好生產要素銜接,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全年為企業退稅、減稅42億元;組織銀企洽談會4次,簽約資金267.6億元。搶抓發展機遇,着力夯實發展基礎。緊緊抓住中央新增1000億元投資等機遇,圍繞國家重點支持的領域,全市上下積極行動,篩選、申報重大項目78個,爭取中央投資4.3億元。狠抓項目建設,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全年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2131個、完成投資773億元。其中工業項目1354個、完成投資539億元,中信重工冶鑄基地等1106個項目竣工投產;伊電集團50萬噸連鑄連軋等112個項目加快推進;軸研科技精密重型機械軸承等1130個項目開工建設;華陽孟津電廠、洛陽石化45萬噸PX等839個項目獲國家、省、市核准備案;新奧薄膜太陽能電池、南車集團軌道交通裝備等項目前期積極推進;超前謀劃了河柴重工新能源氣體發動機、尚德公司1000兆瓦太陽能電池組件等26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5000億元。高度重視「三農」工作,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積極落實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全年糧食總產230.8萬噸,創歷史新高。孟西灌區工程即將竣工,9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順利實施。建成搬遷安置點55個、安置貧困人口萬餘人,搬遷扶貧工作經驗在全國推廣。深化改革開放,外向型經濟實力進一步壯大。國機集團與一拖集團成功重組,第一批用於一拖新項目建設的17億元資金已於 2 月 28 日 到位。我市全年實際利用外資9億美元、市外境內資金230.6億元,分別增長41.3%和35.5%。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長城保險等入駐洛陽。我市成為國家中西部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地。着力改善民生,解決了一大批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市級財政投入5.8億元,省定、市定實事圓滿完成。就業再就業成效顯著,社會保障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成績。同時,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和對口援建工作,成功組織了奧運會和殘奧會火炬洛陽傳遞活動。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綜合實力增長最快的五年,是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五年,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是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最快的五年,是社會穩定和諧的五年,一個充滿活力、更具魅力的美好洛陽正呈現在世人面前。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於衝破舊的觀念束縛,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創造性地提出了實施「工業強市、旅遊強市、科教強市」三大戰略,再造一個新洛陽、全面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發展目標。始終堅持搶抓機遇、科學發展。牢牢把握髮展這個第一要務,一刻也不放鬆地抓住項目建設這個載體,突出抓好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着力轉變發展方式,發展能力不斷提高。始終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後勁明顯增強。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和諧。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解決好民生問題,加強和諧洛陽建設,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勤政為民。依法履行政府職能,規範行政行為,全面提高政府執行力,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能力不斷提高。
回顧這濃墨重彩的五年,我們為洛陽發生的巨大變化而驕傲,為全市人民創造的輝煌業績而自豪!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駐洛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洛陽發展的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科學發展的理念需要進一步明晰。思想解放還不到位,開拓創新意識還需要增強,科學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結構調整的步伐需要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第三產業比重逐年下降,且增速連續5年低於GDP增速。農業基礎依然薄弱,現代農業總量偏小,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工業增長方式粗放,資源性、初加工型產業比重大,節能減排任務重;產業鏈條短,產業集中度不高,研發投入比重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文化資源優勢尚未充分發揮,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需要進一步破除。改革攻堅的任務仍十分繁重,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需進一步拓展。民生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需要進一步加強。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社會保障壓力較大,教育、醫療、住房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還沒有很好地解決,困難群體的救助幫扶機制還需要加快完善。政府職能和機關作風需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個別部門和機關工作人員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不強,經濟發展環境需進一步優化。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未來的五年,我們面臨着新形勢新任務
今後五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科學編制和加快實施「十二五」規劃、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的五年。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在加深,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們仍處在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並未因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逆轉。全球經濟調整必將促進國際國內產業加速轉移,有利於我們擴大開放,借力發展;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壓力,有利於我們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利於我們爭取更多的支持;特別是經過 30年的改革開放,我市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挑戰前所未有,機遇也前所未有。我們必須科學分析面臨的新形勢,積極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凝心聚力,加快發展,努力實現全面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宏偉目標。
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到2013年,力爭全市生產總值、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2008年翻一番。
——經濟結構明顯優化。轉變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特色農業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5%以上;工業優勢更加突出,五大優勢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0%以上,高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5%;服務業水平不斷提升,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2%。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城鄉發展更趨協調。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5%以上。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文化特色更加突出,集聚能力和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現代企業制度更加完善;其他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成效。經濟外向度明顯提高,到2013年,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以上,引進市外境內資金1000億元以上;外貿出口24億美元。非公有制經濟比重達到58%。市場體系更加完善,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生態環境更加宜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6%以上,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0%和30%。城市污水處理率、垃圾處理率分別達到90%和98%。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00天以上。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化覆蓋率均達到45%,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社會建設不斷進步。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勞動就業更加充分,新增城鎮就業60萬人。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民主法制不斷加強,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和諧洛陽建設全面推進。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科學分析我市的比較優勢,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點,把握關鍵環節,一以貫之地加以推進:一是堅定不移地加快工業發展,靠工業增強實力。繼續實施工業強市和項目引資雙帶動戰略,積極謀劃建設一批打基礎、管長遠、增實力的工業項目,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二是堅定不移地加快城市建設,靠城市提升形象。高標準建設「洛陽新區」,加快洛北城區改造,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城市的承載力和美譽度,努力把洛陽建成山水園林相間、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舒適的最佳人居環境城市。三是堅定不移地加快文化旅遊業發展,靠文化彰顯特色。充分發揮洛陽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優勢,發展壯大文化旅遊業。在城市建設中更多地融入歷史文化元素,進一步延續歷史文脈,彰顯城市個性,着力打造國際知名城市品牌。四是堅定不移地抓好「三農」工作,靠農業穩固基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五是堅定不移地轉變發展方式,靠調整促進轉型。按照農業優質高效、工業優化升級、服務業優強發展的思路,努力在優化結構、創新發展等方面實現新突破,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三次產業協調發展轉變。六是堅定不移地推進科技創新,靠科技提升競爭力。發揮洛陽的科研優勢,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七是堅定不移地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靠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發展。集中財力、物力,建成一批群眾真正得到實惠的民心工程,解決好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激發全市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2009年,我們要全力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2009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八屆九次全會、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順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共克時艱,大力實施項目引資雙帶動戰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認真解決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9%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左右;外貿出口不斷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0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84%;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今年有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經濟下滑已經成為制約我市加快發展的主要矛盾。我們必須增強抓機遇、謀發展的意識,充分做好打硬仗、攻難關的準備,努力營造負重奮進、加快發展的良好氛圍。一是處理好保持經濟增長與轉變發展方式的關係。把擴內需、保增長與調結構、促轉型緊密結合起來,依託產業集聚區建設,着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自主創新體系,努力實現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二是處理好應對當前危機與謀劃長遠發展的關係。堅持遠近結合、統籌兼顧,既要立足當前應對危機,辦急事、抓大事,又要着眼長遠謀劃發展,強基礎、增後勁,把應對危機的過程變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過程、變成推動科學發展的過程。三是處理好發展改革與保持穩定的關係。既要通過加快發展、深化改革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以發展保穩定,又要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以穩定促改革、促發展。四是處理好自力更生與借力發展的關係。既要充分挖掘自身潛力,苦練內功、艱苦創業,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又要眼睛向外,引進更多的資金、項目、技術、人才,借用外力加快發展。五是處理好擴大消費與改善民生的關係。既要把擴大消費作為改善民生、增加就業和社會保障的重要措施,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擴大消費、促進增長的出發點、落腳點,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投資拉動,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加強項目建設、保持投資拉動,是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要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振興規劃、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突出抓好列入國家投資計劃的項目。認真落實重點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早建成、早見效。積極謀劃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加快吉利60萬噸PTA、永駿新能源100萬噸二甲醚、南車集團軌道交通裝備、河柴重工船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機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緊緊圍繞國家5000億元投資計劃,抓緊謀劃、申報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項目。加快建設一批重點項目。工業方面計劃實施千萬元以上結構調整項目280個,總投資903.6億元,當年完成投資370億元。加快LYC新洛軸工程、華陽孟津電廠2×60萬千瓦機組等140個項目建設,新開工洛陽石化260萬噸柴油加氫和14萬噸聚丙烯、725所風電葉片、伊電集團2×60萬千瓦機組等140個項目,確保中信重工鍛造基地、洛鉬集團4萬噸鉬冶煉、中硅公司新2000噸多晶硅等項目如期竣工。能源方面要開工西氣東輸二線洛陽支幹線等項目;加快120萬噸正村煤礦、新義煤礦等項目建設,確保年底前投產;做好核電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交通方面要完成投資80億元,重點抓好連霍高速洛陽段擴寬改造,鄭西鐵路客運專線洛陽段,洛宜鐵路改線,偃師至洛陽、洛陽至吉利快速通道等項目;加快洛陽機場改擴建,確保候機樓主體工程花會前完工。做好石人山至欒川高速、洛陽至欒川高速前期準備工作。抓緊謀劃洛陽城市輕軌、鄭洛城際軌道交通等項目。進一步擴大政府投資。將原計劃後三年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項目,集中到今年安排,加快廉租住房、公共衛生、教育文化等設施建設,形成項目建設高潮。全年計劃實施項目900個,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00億元以上。
(二)積極擴大消費需求,不斷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認真落實國家一系列擴內需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服務業,開拓消費市場。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推進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落實企業最低工資制度,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落實優撫對象、建國前老黨員等撫恤和生活補助政策、困難群眾社會救助政策,再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低保標準和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加快八角樓金街、萬達建業廣場等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優強商業企業入駐我市。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文化娛樂等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新區服務業,重點抓好關林市場改造、丹尼斯等商貿設施建設;完善新區公交體系,增設各類服務網點,方便居民生活。加快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家電下鄉」工作,支持商業連鎖企業向農村延伸。做大做強旅遊業。辦好2009世界郵展暨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加快伏牛山生態旅遊開發、玄奘故里二期、西霞院景區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積極開發具有文化內涵、地域特色和產業基礎的旅遊商品,努力打造區域旅遊中心城市和國際性旅遊目的地城市。力爭全年接待遊客5024萬人次,其中入境遊3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46億元。穩步發展房地產業。認真落實國家、省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對資信好的房地產企業給予政策扶持。力爭完成房地產開發80億元,商品房施工面積1200萬平方米,竣工350萬平方米。
(三)加強經濟運行協調,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千方百計支持企業,努力在保生存、保市場、保發展上下工夫,確保經濟不出現大的回落。加強運行監測調度。認真研究金融危機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準確把握產業和市場走勢,及時為企業提供預警信息。切實加強生產要素的供需銜接,確保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的正常生產。加強分類指導。鼓勵生產經營形勢好的企業抓住調整機遇,努力搶占更大的市場空間;生產經營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千方百計多拿訂單,力保市場份額不減少;資源類企業加快資源整合,組建企業集團或產業聯盟,拉長產業鏈條;產能過剩、技術相對落後的企業,一方面要加快技術改造保生存,一方面要通過兼併聯合、破產重組,尋求新的生機。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安排1.2億元產業引導資金,支持企業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項目建設。利用增值稅轉型和設備價格走低的時機,引導企業加快更新關鍵技術裝備,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認真落實稅收優惠、緩繳社保費、降低保險費率、增加社保補貼等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建立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溝通聯繫制度,做好重點項目建設環境專項治理工作,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優化資源配置,加快產業升級,着力構建工業、服務業相互支撐、互動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壯大工業優勢產業。圍繞五大優勢產業,在硅材料及光伏、光電技術、生物製藥、節能環保等領域實施一批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形成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完善洛陽動力谷發展規劃,抓緊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儘快形成新的產業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完善扶持政策,擴大規模,優化結構,不斷提高現代服務業占三產的比重。大力發展現代物流、設計策劃、技術研發等生產性服務業,鼓勵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所二、三產業分離,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洛龍科技園區軟件園、中儲物流園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產業集聚區。按照突出特色、培育集群、形成鏈條、實現循環的原則,抓緊編制17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出台扶持產業集聚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引導重點項目優先向集聚區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優勢企業,增強產業集聚功能,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研發投入,新建研發中心20家,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200個。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重點突破高效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產業化、兆瓦級風力發電軸承、鐵路橋梁橡膠支座等60項關鍵技術。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國家、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加快知識產權示範工程建設。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國家、省研發中心的申報工作。大力實施質量興市戰略,培育更多的名牌產品。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嚴格實行節能減排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確保完成省定節能減排目標。實施新電集團電機系統、萬基鋁業窯爐餘熱利用等項目,推進公共機構節能、政府節能和工程節能。嚴格項目環境准入,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和盲目擴張。加大環境執法力度,集中開展違法排污專項整治。加快企業排污在線監控、污水處理廠自動監控、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10天以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搞好循環農業示範市和節水型試點城市建設,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建設一批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加強礦產資源整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土地監管,優先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用地,切實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建成標準化廠房40萬平方米。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力爭通過國家驗收。抓好生態林、生態廊道、環市區苗木花卉林果產業帶等工程,完成造林57.7萬畝、中幼林撫育和低效林改造21.1萬畝。加快生態洛河建設步伐。
(五)切實加強「三農」工作,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加大對「三農」的投入。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全年市財政安排「三農」資金2億元,比上年增加2183萬元。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加快孟津、伊川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基地縣建設,全年糧食總產穩定在200萬噸左右。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新增肉製品加工能力10萬噸、乳製品加工能力3萬噸。支持本地乳製品企業占領市場,打響洛陽乳業品牌。積極發展煙葉、中藥材、花卉苗木、林果等特色產業。新發展蔬菜基地5000畝。大力培育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爭取有20家企業達到省級龍頭企業標準;新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40家。完成農民工培訓20萬人次,勞務輸出135萬人次,創收70億元以上。探索建立地方性農業保險體系。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前坪水庫前期工作,開工建設15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抓好灌區修復配套節水改造,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節水灌溉3萬畝,改造中低產田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00平方公里。加快新農村建設。建好200個示範村和600個重點整治村。基本完成中心村規劃設計;硬化通組通戶道路 2000 公里 ;新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200個;新發展農家店350個;新建農村戶用沼氣5萬座、各類沼氣工程50座、全托服務試點500個;解決20萬人安全飲水問題;抓好10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完成2250戶1萬人的扶貧搬遷任務。
(六)全面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強發展活力。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拓展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力求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加快企業兼併重組和改革改制。鼓勵關聯產業、上下游企業聯合重組,提高抗風險能力。積極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抓好一拖集團戰略重組,完成增資擴股。穩步推進洛軸集團、河柴集團、春都集團、春都集團股份政策性破產重組和物產集團、明珠熱電等企業破產改制工作。解決好市屬中小企業改制遺留問題。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提高監管效能和運營效益。深入推進其他領域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燃油稅改革、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揮企業、產業、科技、資源、區位、環境等優勢,圍繞高新技術產業、高成長性關聯產業、現代服務業、文化旅遊業、農產品加工業等,抓緊謀劃一批新的招商項目。抓住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機遇,積極開展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區域的招商活動,引導電子、家電、服裝、玩具等產業向我市轉移。組織好2009世界郵展暨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河洛文化旅遊節等經貿活動,積極參加中博會、豫商大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重大招商活動,力爭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市外境內資金分別增長13%和8%。進一步擴大外經外貿。用足用好外貿發展資金,重點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落實國家鼓勵出口政策,積極爭取配額,擴大出口規模。優化出口結構,擴大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深加工產品的出口。加快制訂服務外包發展規劃,積極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服務外包業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組成競爭力強的聯合體,參與國際工程承包。鼓勵緊缺資源能源、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進口。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偃師市、欒川縣、新安縣與汝陽縣、洛寧縣、宜陽縣要努力保持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強縣和先進縣地位,伊川縣和嵩縣要爭取再次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強縣和先進縣行列,孟津縣要爭取在全省縣域經濟排序中位次前移。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資本調整和戰略重組,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推動企業上規模、上水平。積極搭建服務平台,完善非公有制企業服務體系。力爭非公有制企業新上千萬元以上項目290個,其中超億元項目50個;營業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130家。
(七)着力構建現代城鎮體系,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加快第四期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快洛陽新區建設。搞好規劃、完善機構、強化責任,努力將洛陽新區建成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改革發展的綜合試驗區和國際旅遊精品區。全年實施項目111個、完成投資80億元。重點抓好瀛洲橋、凌波橋、鄭西鐵路客運南站、洛陽呼叫產業園、新區醫院、新區高中、新區污水處理廠、公交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沿河百棟高層、開元大道兩側組團開發。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全年實施項目155個,完成投資56億元。重點抓好九都東路大修、道北二路、華山北路、瀛洲北路、濱河路、西苑橋改擴建、東出口排水管網、氵廛河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洛浦公園西延伸工程。擴大以獎代補範圍,加快南村、東澗溝、西小屯、五女冢等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步伐,全年完成投資38億元,新開工234萬平方米。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創新城市管理體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加強城市交通綜合整治,切實緩解交通擁堵現象。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縣城改造和小城鎮建設,拆遷城中村120萬平方米、開工建設250萬平方米。完善優惠政策,積極推進戶籍、就業、社會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促進農民向城鎮集中,向二、三產業集聚。重點抓好偃師市、嵩縣、欒川縣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
(八)加快文化強市建設,彰顯洛陽城市特色。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推動文化發展與繁榮,進一步提升城市軟實力。加強歷史文脈保護。注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開發和利用,加快偃師商城、漢魏故城和隋唐城宮城核心區、定鼎門等大遺址的保護展示,以及歷史文化街區、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和保護,積極參與絲綢之路和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完善文化產業扶持政策,出台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重點發展現代傳媒、演藝娛樂、文博會展等新興產業,促進文化與其它產業的融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集群,壯大唐三彩、澄泥硯、牡丹畫等特色文化產業。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努力打造知名網絡動漫品牌。開發各類衍生文化產品,形成新的文化產業鏈。加快龍門、漢魏故城、隋唐遺址、西霞院等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建設,做好龍門申報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工作。大力培育重點文化企業,加快組建洛陽報業集團。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圍繞河洛文化、絲路文化、牡丹文化、杜康文化,努力打造體現地域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文化精品。加快匾額博物館、絲綢之路博物館、河南壁畫館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並免費開放洛陽博物館新館。抓好新區圖書館、洛陽電視台演播中心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加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實施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和藝術團體百場公益性演出工程。廣泛開展廣場文化狂歡月、全民讀書月等公益文化活動。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抓住我市被列為省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市的機遇,分類推進文化單位改革。拓寬文化產業融資渠道,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文化經營實體。採取政府購買文化產品等措施,加快培育優勢文化企業。
(九)做好財政金融工作,切實增強保障能力。大力組織財政收入。依法加強稅收征管,規範非稅收入管理,努力做到應收盡收。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重點加大對教育、衛生、社會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領域的支出,確保法定支出和省定、市定實事的需要。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會議、接待、購車、出國等行政開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擴大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投資評審等改革,實現政府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的有機銜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面落實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每季度組織召開不同層面的銀企洽談會,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對有市場、有競爭力、發展前景好的企業給予支持,引導企業與金融機構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繼續引進域外金融機構入駐洛陽。加快中信重工、北玻等企業上市步伐,鼓勵上市公司再融資。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發行債券,擴大信託融資規模。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設立擔保機構。加快市商業銀行改革和農村合作銀行組建步伐,擴大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
(十)加強和諧社會建設,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全力辦好省定、市定實事。今年市財政將安排20億元,切實解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強化措施,真正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認真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全面落實社保補貼、稅費減免等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億元,新增城鎮就業10萬人。新開發公益性崗位1000個,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服務業積極吸納就業,引導大中型企業不裁員或少裁員。搞好就業培訓、信息服務,為大中專畢業生、復轉軍人、待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落實農民工回鄉創業各項優惠政策,大力支持農民工自主創業。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和基金清欠力度,擴大企業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面。積極爭取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加快實施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和優撫保障制度,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開工經濟適用房32萬平方米、廉租房14萬平方米。國有大企業困難職工住房改造開工30萬平方米、竣工15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困難群眾危房7950間。加快發展社會事業。鞏固提高義務教育,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提高農村中小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改造農村初中和市直薄弱學校15所。開工建設2所新區初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完善教育資助體系,認真解決農村特困戶、城市低收入群眾和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落實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加大公共衛生經費投入,加強基層衛生網絡建設,改造標準化村衛生室1000個。推進優勢醫療機構倍增計劃,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和疾病控制體系。穩定低生育水平,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辦好市第十一屆運動會。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加大對煤礦、非煤礦山、交通運輸、尾礦庫、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力度,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確保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認真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搞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有效防範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着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深入開展平安洛陽創建活動,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着力打造誠信洛陽、禮儀洛陽、魅力洛陽。落實優撫安置政策,搞好雙擁共建,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依法保護婦女兒童、殘疾人和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同時,繼續做好對口支援江油災後重建工作。
(十一)深入開展「兩轉兩提」活動,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中介組織分開。爭取上半年完成市級政府機構改革,年底前完成縣級政府機構改革。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危機和抗風險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完善溝通協商機制,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充分發揮各人民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完善立法機制,提高立法質量。加強行政執法培訓,進一步提高執法水平。加強政府信用建設,提高政府公信力。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調整一批審批項目,加強對已取消審批項目的監管。優化項目審批程序,提高集中審批辦結率。認真落實請辦事項限時辦結、首席服務官等優化環境的長效機制,做到多服務、少檢查,多指導、少罰款。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各級公務員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進一步轉變作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做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建立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加大行政問責力度。着力打造廉潔政府。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大行政監察、審計力度,行政權力運行到哪裡,監察就跟蹤到哪裡。嚴肅查處損害企業、投資者和群眾利益的違法亂紀行為,重點解決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土地徵用與房屋拆遷等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寄語洛城風日道,今年春色倍還人。各位代表!建設一個更溫馨、更和諧、更美麗、更富強的新洛陽,是650萬洛陽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歷史激勵着我們,時代召喚着我們,人民期待着我們。讓我們牢記使命,團結奮進,共同開創洛陽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