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加強電影製片工作的決定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
關於加強電影製片工作的決定

1953年12月24日
發布機關: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
發布於1954年1月12日《人民日報》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黨組起草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政務院第一百九十九次政務會議通過)
1987年1月3日國務院關於廢止部分外事外經貿、工交城建、勞動人事和教科文衛法規的通知宣佈自行失效。

四年來,中國人民電影事業獲得了重大的發展。已出的故事片和紀錄片,反映了我國人民的新的生活和鬥爭歷史,有些影片並已達到較高的思想藝術水平,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電影在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教育人民的事業上,在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要求上,已日益顯出它的重要性。

但是,目前電影出品的數量和質量都還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電影劇本嚴重缺乏,這一方面固然是由於專職的電影編劇不足及其業務不夠熟練所致,但更重要的是由於缺乏明確的製片方針和切合實際的製片計劃,及未能採取一切有效措施來吸引大量文藝作家積極參加電影劇本創作,並以正確方法組織和指導創作。為改進今後電影製片工作,特作如下決定:

一、製片的方針與任務

鑑於電影藝術具有極為廣泛的群眾性,具有對於群眾的教育和文化娛樂的重大作用,今後必須適應廣大群眾的需要,逐步提高影片的思想和藝術水平,同時努力增加電影出品的數量。在電影藝術創作上,一方面要反對粗製濫造現象,另一方面又不可有脫離實際的、不適當的過高要求。影片的題材內容和表現形式應力求多樣,對電影的各個片種均應加以適當的重視。首先,應加強故事片的製作,真實地表現我國人民過去和現在的各方面的生活和鬥爭,特別表現人民的新生活,創造新的先進人物的光輝形象。除故事片外,應更有計劃地製作紀錄片、科學教育片;製作適應農民需要的通俗易懂的農村故事片,以保證足夠數量的農村放映節目;製作適合廣大少年兒童需要的兒童片。新聞紀錄片應更及時地、真實地報道我國人民在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事業中的成就和保衛世界和平事業中的貢獻,並有計劃地拍攝祖國的美麗河山、名勝、古蹟,重要物產和文物。科學教育片應以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同時宣傳和推廣與群眾日常生活和生產有關的,並適合一般群眾水平的各種科學和技術知識。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的翻譯片,在整個影片生產中應占有合適的比例,並進一步提高譯製工作的質量,增添必要的字幕解說,以便廣大觀眾易於了解。

今後四年內,每年製片的任務大體規定如下:

大型故事片十二部至十五部及一定數量的農村故事片、兒童片、美術片和舞台藝術紀錄片。

大型紀錄片十部及短紀錄片二十部以上。新聞短片每周出一次。

科學教育片十五部以上。

翻譯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的影片及資本主義國家的進步影片,大體保持和國產影片(包括故事片和紀錄片)相等的比例。

二、電影題材計劃的制定及電影劇本創作的組織工作

電影題材計劃,必須根據廣大觀眾的需要與編劇力量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在題材選擇上,應擴大範圍,同時注意體裁和形式的多樣性。除組織新的創作外,應儘量利用為人民所喜愛的我國現代和古典的優秀文學戲劇作品改編為電影劇本。鑑於有些表現重要主題的作品需要較長期的創作準備工作,因此必須制定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題材計劃。

在電影劇本創作的組織工作上,必須改變過去那種簡單的行政領導方法。應從積極方面幫助電影編劇作家提高思想和藝術水平,掌握電影藝術形式,並在其創作過程中及時地予以具體指導和幫助。中國作家協會必須採取一切有效措施組織全國文藝作家積極參加電影劇本創作,並鼓勵青年作家學習編寫電影劇本。中央文化部電影局應與作家協會建立經常的緊密的聯繫,中央文化部電影局的電影劇本創作所應成為廣泛聯繫和組織全國作家進行電影劇本創作的有效機構。報紙刊物上應經常發表有思想性的電影批評;文藝雜誌上應選登優秀的電影文學劇本。

在擬定電影題材計劃和組織劇本創作上,必須取得中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人民解放軍政治部、工會、青年團及其他人民團體的充分協助和指導,各有關方面亦必須重視與善於運用電影作為本部門工作的有力的宣傳工具,並在選擇題材上、政策思想上以及人力物力上予以充分的幫助。

三、電影劇本、影片的審查制度

鑑於過去在電影劇本、影片的審查工作上手續繁複,責任不明,今後必須切實建立統一集中、層層負責的審查制度。故事片劇本、大型紀錄片拍攝提綱和完成片等均應由中央文化部電影局認真地完成初審,然後由中央文化部審查批准。故事片劇本批准後,電影局應認真審查分鏡頭劇本,儘量避免影片攝成後作重大修改。其他片種的劇本或拍攝提綱和完成片,除特殊情形外,一般由電影局審查批准。在進行對大型故事片、大型紀錄片及某些有特殊意義的短片的劇本和完成片的審查時,必須取得有關部門的主要領導者的密切合作,並在審查意見上求得基本上的一致。全年電影劇本題材計劃及有重大政治性的劇本或拍攝提綱,應送請中共中央宣傳部審查。

四、改進影片生產制度和提高技術質量

電影局及所屬各製片廠必須加強對影片攝製工作的思想和藝術領導,同時加強企業管理,實行成本核算,克服浪費現象,要做到既保證電影出品的一定質量又節省成本。必須規定各類影片的標準攝製時間,改變過去為了完成年度計劃,不顧劇本下廠時間先後,攝製時間長短,一律趕年底出片的不合理現象,逐漸做到有順序地、按月地出產影片。必須逐步提高影片的技術質量,在各製片廠建立新的洗印工作間,使影片的洗印達到一定標準。同時準備條件,爭取在三、五年內修建新的製片廠以便能有計劃地生產彩色故事片。

五、提高、培養和補充電影幹部

為了保證影片生產計劃、提高影片質量,提高與培養現有電影藝術幹部並適當補充一些必需的幹部,是帶關鍵性的問題。為此必須採取以下措施:

(一)中國作家協會應協助電影局制定較長時期的題材計劃,組織作家創作電影劇本,並通過文學講習所或採取其他方式吸引青年文藝工作者學習電影劇本創作。各大區作家協會及各主要省市文聯也應該動員和組織現有文藝作家積極參加電影劇本創作的工作。電影局並應有計劃地培養一批較為熟悉電影藝術形式的青年編劇。此外,並應適當補充和培養新聞紀錄片和科學教育片編輯人員。

(二)電影局應組織現有電影藝術幹部在藝術實踐中進行經常的政治和業務學習,並結合創作需要去體驗群眾生活,使他們的學習、生活實踐和創作實踐適當地結合起來。必須重視現有電影專門人才,並在實際創作活動中幫助他們取得新的藝術觀點和方法,同時藉助於他們的修養和經驗,來幫助和培養新的電影藝術人才。

(三)電影局應採取適當方法吸收青年戲劇幹部以帶徒弟方式培養副導演與導演助理,以準備將來各個片種所急需的大量的導演人才。根據實際需要,通過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適當吸收部隊藝術幹部擔任軍事片的副導演與導演助理的工作,以逐漸培養一批勝任軍事故事片的導演人才。

(四)電影製片廠應有選擇、有重點地吸收各地優秀戲劇演員參加影片攝製工作;各劇院、劇團,應大力協助供給電影製片所必需的演員。

(五)電影局應加強電影演員劇團的工作,使電影演員在電影生產間隙期間得到有計劃的學習及舞台演出的鍛煉,提高表演藝術;此外,電影局並應積極準備條件爭取四、五年內創辦電影藝術學院,以專責培養電影藝術人才,首先是編劇、導演與演員。

(六)為了加強影片攝製組的政治領導與生產管理,使導演專心致力於創作工作,中央文化部應商同有關方面抽調一些政治上較強的幹部參加製片工作,逐漸建立製片主任制度。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