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卷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卷目錄
荊州府部彙考一
荊州府建置沿革考
荊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荊州府星野考
荊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七卷
荊州府部彙考一
编辑荊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
《禹貢》「荊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 春秋時,為楚郢都。秦拔郢,置南郡。漢初,改為臨江郡,尋復。武帝時,置荊州刺史,南郡隸焉。三國初,歸蜀漢,後屬吳。晉太康初,改新郡,尋復曰南郡,為荊州刺史治所。東晉以為重鎮。梁元帝都於此。隋初,州郡俱廢,尋復置荊州,治江陵。大業初,罷州為南郡。唐初,復為荊州。天寶初,改江陵郡。上元初,又改江陵府,號「南都。」 宋置荊湖北路。淳熙初,改曰荊南府,尋復為江陵府。元改江陵路。天曆初,改中興路。明洪武甲辰,改為荊州府。
皇清因之,領州二,縣十一。
江陵縣:〈附郭。〉
商句亶王國。《史記》:「楚熊渠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 張瑩注:即今江陵也。春秋郢都。秦始皇二十六年,郡縣天下,并楚為三郡,改郢都為郢縣,屬南郡。漢置江陵縣,屬南郡。東漢省郢縣入江陵。晉南北朝、隋俱仍舊。唐以安興縣省入,屬南郡。宋屬荊湖北路。元為中興縣。明洪武初,改江陵。
皇清因之,編戶一百二十五里。
公安縣
秦拔郢,置南郡以前,無事可考。漢為孱陵縣,屬武陵郡。東漢公安縣,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居此,稱左公,號公安。三國漢曰公安。吳曰孱陵。孫權得荊州,以呂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即此。晉公安縣屬南郡。南北朝劉宋改公安縣。陳置荊州。隋曰公安縣。唐及五代俱仍舊。宋曰公安軍。南渡後,孟珙鎮荊南,築江陵、公安一帶長堤,名公安縣,隸荊州。元屬中興路,以公安置尹,增縣,又詔置荊湖北道提舉司。明太祖吳元年,伐偽漢陳理,克湖廣,荊南悉定,仍名公安,隸荊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三里。
石首縣
本邑,荊屬也。荊山南下而東,澤隰廣衍,曠闊無岡阜,越百八十里大江之陰,突出高山,壁立江滸,自麓至巔皆石,名石首山,縣因受名焉。春秋時楚之郢,都南支邑。秦并天下,分為南郡。漢隸華容,屬南郡。東漢因之。三國華容地初屬蜀。東吳侵蜀東鄙,遂沒於吳。晉杜預克定江南,以華容之南鄉為南郡,又分華容地,始置石首縣。南北朝因之。唐石首縣為荊州。五代因之。宋熙寧中,改為建寧,復名石首。元仍名石首,屬中興路。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
監利縣
唐虞鄫城國。《春秋》鄫國。莊公八年,楚文王熊貲徙郢轄城即監利。漢華容地,屬南郡。東漢因之。三國監利縣。吳改容城縣,陸抗屯兵於此。晉太康中,監利縣屬南郡。永嘉中,西蜀阻亂,削華容諸城,為成都王潁國。南北朝監利縣屬巴陵郡。隋監利縣屬復州。唐仍舊。五代監利縣屬江陵郡。宋仍舊。元監利縣屬中興路。「明改江陵為荊州府」 ,監利屬焉。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三里。
松滋縣
唐、虞鳩茲地。商,鄖地。春秋鄖地。楚昭築鄖城於此。周安王二十二年,蜀伐楚,取鳩茲,即今松滋也。秦始皇二十六年,郡縣天下,改郢都為郢縣,即松滋地。漢景帝前七年,廢太子榮為臨江王。中二年,臨江王卒,國徐,復為南郡,置江陵等十一縣,更郢縣為高成。平帝元始四年,更定十二州界,改「高成」 為「言程。」 三國置樂鄉,吳陸遜與晉羊祜對壘處,松樂鄉城,即其舊也。諸葛城,即漢武侯征南彝陵所築。晉武帝太康元年,改荊州為新郡,尋復以南郡為荊州。因廬江流民避兵至此,乃僑置松滋,屬河南郡。隋松滋縣屬南郡。唐高祖武德四年,復以南郡為荊州,以松滋等七縣屬荊南節度使。宋太祖乾德四年,以松滋等七縣屬荊湖北路。高宗建炎間,陞江陵為帥。
府。初以枝江省入松滋,尋復置。紹興間,遷松滋於瀼口。元改松滋為援都府,鳩茲縣,屬中興路。明仍改鳩茲為松滋,去援都,屬荊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枝江縣
唐,虞羅國地。商,丹陽。周封熊繹國於丹陽。戰國時,秦破楚屈丐,取丹陽地,即此。秦以蜀江至此分支為諸洲,故名枝江。漢、晉、南北朝、隋,俱屬南郡。唐枝江縣析置長寧縣,以枝江省入。大曆中,復置枝江省長寧。宋枝江縣。高宗建炎間,以枝江省入松滋。元枝江縣。明省入松滋,尋置枝江。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彝陵州
春秋楚國地。秦彝陵。周赧王三十年,秦白起伐楚,燒彝陵,即此。三十七年,秦白起伐楚,拔郢,燒彝陵。楚徙都陳。秦置南郡。始皇二十六年,郡縣天下,改彝陵置巫縣。漢置彝陵縣,屬南郡。三國建安初,置臨江郡。十四年,孫權表劉備為荊州牧,改彝陵為宜都。二十年,劉備、孫權分荊州,置江陵郡於彝陵。冬十二月,吳改「彝陵為西陵。晉太康改彝陵縣。南北朝、晉、宋、齊并名宜都郡,領彝陵、彝道、佷山三縣。彝道即今宜都,佷山即今長陽。梁名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後周改為峽州,并改高安為遠安縣,屬峽州。隋改峽州為彝陵郡,領彝陵、彝道、遠安三縣。唐初復為峽州,領彝陵、宜都、長陽、遠安四縣。武德四年,更峽州為彝陵郡。冬,李靖擊蕭銑,進至彝陵。」 乾元二年,復彝陵為峽州,屬山南道。宋改彝陵縣,復改峽州,屬荊湖北路。元至和四年,陞峽州為路,隸河南行省,領縣五,設總管府以為重鎮。明洪武初,改為峽州府,省彝陵縣,領秭歸、巴東、宜都、長陽、遠安五縣。九年,改為彝陵州,隸湖廣布政司,分巡上荊南道。正統七年,省秭歸、巴東二縣,止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
皇清因之,原編戶九里,今不復舊額,新編五鄉。
長陽縣
漢為佷山縣,屬武陵郡。晉改為清流縣,屬宜都郡。南北朝改為方山縣。隋仍改為長陽縣,屬南郡。開皇中,置睦州,尋廢。唐復置睦州,尋省。改長陽縣,屬東松州,後屬峽州。宋元因之。明仍名長陽,屬彝陵州,隸荊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宜都縣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屬楚。漢武帝元光五年,伐西南,彝路由此出,置彝道縣,屬南郡。新莽曰江南,一曰江州。昭烈帝章武元年,置宜都郡。吳黃武元年,陸遜拒蜀,建城。按孫權時,分宜都、秭歸之縣為國陵郡,拜潘璋為太守。晉為宜都郡,彝道縣屬焉。桓彝改為西道。劉宋武帝永初元年,析彝道置宜昌縣,封子義隆王「宜都」,齊高帝建武元年宜都郡《彝道》「宜昌」,如宋《梁武帝》〈闕三字。〉年,置宜州,西魏更為拓州。陳武帝永定元年,以宜昌復為宜都。隋文帝開皇元年併梁,以宜都仍為宜昌。煬帝大業元年,以彝道隸《彝陵郡》。唐高祖武德二年,以宜都及峽州地置東松州。太宗貞觀三年,省東松州入宜都縣。肅宗乾元元年,尋更宜都為江州,又復更東松州,州尋為縣,并省宜都縣,俱屬峽州。宋太祖開寶元年,以宜都屬峽州。元明宗天曆初年,改荊州為中興路,以宜都屬之,而隸之河南行省。明洪武九年,改峽州府為彝陵州,而以宜都屬之。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半。
遠安縣
漢武帝置臨沮,隸南郡。三國置建平郡。晉析臨沮為高安縣,隸襄陽郡。南北朝、後周改高安為遠安,屬峽州。隋以遠安隸彝陵郡。唐乾元初,復彝陵為峽州,屬山南道,遠安屬峽州。宋乾德仍以遠安屬峽州,隸荊湖北路。元陞峽州為路,仍領遠安,隸河南行省。明初,以峽州為府。洪武九年,改為彝陵州,領遠安縣,隸荊《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歸州
周為夔子國地。戰國屬楚。秦南郡地。漢秭歸縣,屬建平郡,尋屬南郡。晉因之。劉宋屬荊州。南齊屬巴州。後周置秭歸郡,治長寧。隋開皇初,廢郡為秭歸縣,屬信州。唐置歸州。天寶初,改巴東郡。乾元初,復為歸州。宋為秭歸縣,復為歸州,屬荊湖北路。建炎中,屬夔州路。元至元中,陞為歸州路,尋降為州。明洪武九年,廢州為秭歸縣,屬彝陵州。後復為歸州。正統七年,以興山縣省入。弘治二年復置,屬歸州。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興山縣
古者沿革皆無可考稽。《通考》:漢唐未有邑治,名曰高陽城,今遺址在縣西四十里寒溪口。宋始立邑,故曰宋邑。明曰興山。
皇清因之。
巴東縣
周夔子國。戰國屬楚郡。秦漢皆巫縣地,屬南郡。晉巫縣屬建平郡。梁置信陵郡,又改歸鄉。後周郡廢,改縣曰樂鄉。隋開皇末,改巴東縣。唐巴東縣屬歸州。宋、元因之。明巴東縣,洪武九年屬彝陵州,後屬歸州。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半。
荊州衛
南郡一巨鎮也。自明湘憲王分藩時,爰設三衛所,而左衛居其一焉。官軍田賦,大約相等。兵燹以來,紀載無存。茲特參考《郡志》,標其端末,以志建置之始。
荊州府疆域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荊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安陸府沔陽州界二百里。
西至四川夔州府巫山縣界六百六十里,南至岳州府澧州界一百九十里。
北至安陸府荊門州界二十里。
由府治東達省城五百四十里,由府治北達
京師三千二百八十里
東西廣八百六十里,南北袤五百四十里。《江陵縣》。〈附郭。〉
東至潛江縣界,七十五里。
南至公安縣界,六十里。
西至枝江縣界,四十里。
北至荊門州界二十里
東南至監利縣清泰橋,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荊門州藻湖村,一百里。
西南至公安縣浮萍渡五十里。
西北至當陽縣界九十里。
東西廣三百八十七里,南北袤二百五十里。《公安縣》:
東至黃山安鄉縣界,七十里。
南至澧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松滋縣界,五十里。
北至舊縣界五十五里,又至石首縣界八十里,西北至江陵縣界九十里。
石首縣
東至監利縣界一百二十五里。
西至公安縣界七十里
南至華容縣界三十里
北至監利縣界八十里
監利縣
東至沔陽州界一百七十里。
南至華容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江陵縣界,九十里。
北至潛江縣界八十里
東南至臨湘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石首縣界一百里。
東北至景陵縣界三百一十里。
西北至沔陽州界一百三十五里。
廣一百二十五里,袤三百二十五里。
松滋縣
東至公安縣界,九十里。
西至枝江縣界,三十里。
南至澧州界一百九十里。
北至江陵縣界九十里
西南至龍山,抵宜都界八十里。
正南:至槎溪,抵天平所界一百六十里。
東南至界溪河,抵澧州界一百九十里。
又東南「至石子灘,抵公安縣界一百二十里。《枝江縣》。」
東至江陵縣界,一百八十里。
西至宜都縣界三十里
南至松滋縣界,六十里。
北至宜都縣界三十里
彝陵州
東至當陽縣界嶺四十里。
西至歸州白沙驛界一百一十五里。
南至宜都縣古市界,六十里。
又南至長陽縣筐山界,五十里。
北至南漳縣界三百五十里。
東北至遠安縣界,三百里。
西北至黃柏,興山縣界,四百里。
自州治至本府,陸行二百四十里、舟行三百六十里。
東西廣二百五十五里,南北袤四百里。
長陽縣
東至宜都縣白岩鋪二十里,至縣城六十里。南至石門縣界蘆黃山一百五十里,至縣城三百一十里。
西至巴東縣連天坡三百里,至縣城三百五十里。
北至彝陵州界石門坎三十里,至州城八十里。西南至栗子坪連土司界三百三十里,至荒口三百五十里,至菩提隘三百五十里。
由縣治至本府二百二十里。
由縣治至省城一千一百五十里,陸行七百五十里。
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宜都縣》。
東至當陽縣界八十里
西至長陽縣界,五十里。
南至枝江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彝陵州界五十里
「由縣治東南至本府一百八十里」 ,「水道倍之。」 「由縣治東至省城九百里」 ,「水道倍之。」 至
京師三千二百四十里,水道倍之。
廣一百三十里,袤七十五里。
遠安縣
東至荊門州界歐家山七十里,至州城二百里。南至當陽縣界界山十五里,至縣城七十里。西至彝陵州界「峽口鋪」 五十里,至州城一百八十里。
北至南漳縣紫山《罐子岈》一百里,至縣城四百二十里。
自縣治東南至本府二百四十里。
自縣治至省城,水行一千二百九十里,陸行一千二百七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歸州》。
東至彝陵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巴東縣界,六十里。
南至長陽縣界,二百四十里。
北至興山縣界五十里
自州東至本府五百二十五里。
興山縣
東至彝陵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歸州界六十里
南至歸州界五十里
北至房縣界,一百六十里。
東南至歸州界六十里
東北至保康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南至歸州界五十里
西北至房縣界一百五十里。
自縣東南至本府六百一十里。
巴東縣
東至歸州界八十里
西至巫山縣界八十里
南至長陽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興山縣界,一百八十里。
自縣東至本府六百二十里。
施州衛
東至東鄉容美二司界
西至黔江縣忠潞司界
南至「散毛」 、永順二司界。
北至建始、奉節二縣界。
自衛治東南至本府一千一百里。至
京師四千一百五十里
形勝附
编辑本府。〈江陵縣附郭。〉
《漢書》:「西通巴蜀,東有雲夢之饒」 ,亦一都會也。《諸葛亮傳》:「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南極湘潭,北據漢沔。」
《甘寧傳》:「山陵形便,江川流通。」
《元和志》:「上流重鎮。」
《秭歸志》:「面施黔,背金房。」
《宋王庶議》:「左吳右蜀,前臨江漢。」
《荊門軍記》:「西控巴峽,東連鄢鄂。」
《荊門軍鼓角樓記》:「環列重山,帶繞大澤。」
《宋史楊文遷傳》:「雄據上流,表裏襄、漢。」
朱文公「山川平曠,有《中原》氣象。」
《孟珙》《荊南》為吳、蜀門戶。
《趙鼎傳》:「荊南左顧山峽,右視湖湘,下瞰京洛。」 陸九淵《荊門軍議》:「居江漢之間,為四集之地。」 郭見義《三遊洞記》:「距三峽之口,介重湖之尾。」 《渚宮記》:「荊州據江湖之會。」
公安縣
黃山東控荊水,環抱至遠,而辰、常屏翰,雲貴咽喉。進可以要扼鐵嶺,退可以戶牖荊、襄,肘腋脅松石,伸膝向湖湘。水陸衝煩,兵馬絡繹,江以南,湖以北,一鎖鑰也。
石首縣
東連鄂岳,西接安華,南達洞庭,北通漢沔,荊楚要衝也。平衍百里,突出數峰,西踞楚望,南倚繡林,大江曲折,澤國而兼磽确。
監利縣
江漢交會,跨夢連雲。三山聳峙,東南岩險。襟帶湖池瀦澤,沔夏環流。
松滋縣
「南指滇黔,北瞰荊門。」 山有九岡起龍,水有荊江西湖。濱江倚堤,不無水患。
枝江縣
大江,上通蜀川,下接漢、沔,襟帶南北,峒口諸司,往來出沒,與邑最近。
彝陵州
群峰疊秀,江水瀠瀾,楚蜀咽喉,荊襄門戶,上游重地也。又云:郡倚東山為屏,吞三峽而綰轂,其口雄當蜀道三千,奇在荊門十二
長陽縣
府舊《志》:「東連荊宜,西通巴蜀。山谷險峭,清江湍流,處深山之內,接不毛之鄉。」
縣《舊志》:鳳山為城,清江為池,虎灘、龍洞匯流於東北,至清江嘴合入川江。梅子八關沿邊分設,以防土司出沒。荊屬要地也。
宜都縣
《秭歸外志》:「九峰後峙,靈氣鍾凝。西綰清江,北望荊門,虎牙洪江外繞。山彝而不惡,土瘠而人奮。」 袁崧《宜都記》:「南有荊門山,北有虎牙山,兩兩相對,楚之西塞也。」
《宜都舊志》:「邑在蜀江之右,東接龍窩,西帶清江,南連白水,北枕虎牙,根盤百里,山環水繞。」 遠安縣
《左傳》:「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周洪謨《學記》:「真岩險用武之地。」
東接荊揚,西通巴蜀,山谷險隘,沮漳流通,在萬山之中,為「四固」 之地。
舊《縣志》:沮江、龍洞二水匯流於東南,鳴鳳、鹿溪兩山鼎峙於西北。
歸州
負山帶峽,容美、施、建諸險,絡繹荊蜀,實為西南重鎮。「七里空舲」 之隘,九龍蛇倒之奇,灘溪湍急,礁石林立,古稱「步仞」 之間,亦《崤函》尋常之內,皆天塹也。
興山縣
本邑發脈終南之尾,層巒疊嶂,崎嶇綿亙。左右四山環繞,如列屏之狀;曲折二水迤𨓦,若襟帶之形。自楚入蜀,實為陸路之吭。
巴東縣
萬山磅礡,大江建瓴而下,一息千里,此荊襄咽
喉重地也
施州衛
東臨荊、楚,西抵巴蜀,地當要害。
《圖經》:山明水秀,五峰環其東,客星峙其西,壤接溪洞,軍民錯居,巴荊之會,屹然為西南重鎮。
荊州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府總
《星經》:翼二十二星,凡十九度。軫四星,凡十七度。又云:「玉衡星主荊州,嘗以五卯日候之。」 又云:「南宮赤帝,其精朱鳥,為七宿:井首、鬼目、柳喙、心、頸、張、嗉、翼、翮、軫、尾、司夏、司火、司南岳。」
《廣雅》:「荊屬衡星。」
《史記》:「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於鳥衡。」
蔡邕《月令章句》:「起張十二度至軫六度,為荊州。」 《春秋緯》「自大別以東至雷澤、九江,荊州屬衡星。」 魏陳卓《郡國躔》次:「自張十七度至軫十一度,為鶉尾,於辰在巳,楚之分野,屬荊州。」
《晉書》:「翼軫楚荊州南郡入翼十度。」
《舊唐書》:翼、軫,鶉尾之次巳初,起張十五度,中翼十二度,終軫九度。其分野自房陵、白帝而東,盡漢之南郡。
《新唐書》:翼、軫,鶉尾也。初,張十五度,餘千七百九十五抄。中翼十二度,終軫九度。自房陵白帝而東,盡漢之南郡。又云:「鶉尾直建巳之月,內列太微為天廷,其分野自南河以負海,亦純陽地也。」 又云:布太微之政而在巽維外者,鶉尾是也。故為烈山氏之墟。皇甫謐《帝王世記》云:「自張十八度至軫十一度,曰鶉尾之次,於辰在巳,謂之大荒落;於律為彝」 ,則斗建在今楚分野。
《爾雅》邢昺《疏》:「巳為鶉尾。初張十八度,終軫十一度。」
《宋天文志》:「北斗第二星曰璇,其分為楚。」 又云:「太微垣在翼、軫之上。」
《舊志》:星曰鶉尾,宮曰雙女,時曰巳,州曰「荊。」 又云:「午上有鶉鳥星,在心之東,首西尾東。」 故星為鳥星,未為鶉首,巳為鶉尾是也。
荊州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江陵縣附郭。〉
龍山 ,南條荊山之屬山也。晉桓溫九日同參佐孟嘉宴,此風落嘉帽,溫遣孫盛為文以嘲之,嘉亦為文答之,尤美麗。後人因建「落帽臺」 以表之。
擲甲山 在城西北隅。西南隅曰卸甲山,相傳呂蒙襲荊,城內諸軍棄甲於此。上有關聖祠。八嶺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蜿蜒若游龍,張太嶽有句云:「笙鳳度雲迴仗影,洞龍銜雨聽松聲。」 其上崇嶺有八,明遼國諸王墓在焉。
紀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荊之主山也。西北與當陽諸山相接。昔智者祥師卓錫於此,上有龍湫。
岳山 在城東五里,有亙垣焉,聳峙若門,沃野可居,一曰「岳山壩。」 吳元年甲辰,大將軍徐達兵屯於此,故又名「岳山寨。」
馬山 ,《名勝志》云:「在龍山之西,明贈光祿卿錢錞葬此。」
大暉山 自八嶺山至西城北,長岡綿亙,上建大暉觀。觀前虯松偃蓋,長橋跨水,踞一郡勝概。西山 在城西,沮、漳之水由此。晉王子猷為桓車騎參軍,以手版抵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 東山 在城東,即古嶺先峰也。今鬆甲山、馬房山一帶皆是。
天皇山 ,在護國寺後,一培塿也。寺創於後梁,改建於李唐。或曰:庖羲亦號天皇,葬於南郡,此或其跡躔與?習鑿齒曰:「昔伏羲葬於南郡,是固冠劎珮舄之鄉也。」 稽功山 ,在郡城北。相傳高氏建城日,稽課土功於此,因名。
《蛇如山 》,在城東十里,塔橋之北。皆故冢馬鬣也。
畫扇峰 在城東安瀾門外。《荊州記》云:「修竹亭西一峰,迥然西映落月,遠而望之,若畫扇然。好事者穴土為洞,亦曰畫扇洞。」
赤坂岡 在《紀南》城南。岡下有瀆水,東北流入城,曰「子胥瀆。」
豫章岡 ,在沙津北。豫章口、豫章臺,皆因以名。斑竹岡 ,《江陵記》云:「去城五十里,楚平王墓在焉。」 韓翃《送人至江陵》詩:「斑竹岡迎山雨暗。」 此也。祭祀岡 ,在郢城東門外,故楚之東郊也,歲時在此望祭。
大戰岡 在赤岸,相傳關壯繆伏兵處也。諸倪岡 ,在城東三十里。五代高氏以將軍倪福可有功,分賜土田,子孫世居之。東坡詩云:「古姓聚成村」 者也。
高陵岡 :在府治西二十里。
八洞口 即沙市西門城,舊為望江亭。故老云:「有洞潛通諸蠻。」 元大德中,建城隍祠於其上以鎮之。
大江 在府城南。發源自岷,逕此東與漢水合。蘇代告楚曰:「蜀地之甲,浮船於汶,乘夏水而下,五日至郢。」 即此水也。盛弘之云: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加疾也。漢水 由圻口分入,合楊水湖水而東南流注於江,十里九灣,郢沔之間,瀦為澤藪,皆漢之漾也。《史記》:吳兵之來,楚使子常夾漢水陣,軍敗,吳乘勝逐之,五戰及郢。今長湖一帶多吳入郢之蹟。《語》曰:「徑莫如濟,曲莫如漢。」
祥溪水 ,楊水所合。《水經注》云:「祥溪出縣北葢諸池散流會合而成。」
子胥瀆 一曰《西京湖》,吳師入郢所開也。東北由紀南城出,西南注於龍陂。或言此瀆靈王時立章華臺,漕運所由也。
漕河 在城北,晉元帝時開,即沮漳所逕也。自羅堰口入大漕河,直通襄漢。今草市河是龍門河 ,自草市達於沙市,俗名「便河。」
白河 在城東。朱文公《曲江樓記》云:「張侯敬夫守荊,鑿門通道,以臨白河。大江重湖,一目千里。渠子河 受龍灣市諸湖陂水,下達楊河,水泛則楊河之水瀠洄而上矣。」
「西湖 」 在城西十里。子城之西,亦有西湖,故遼邸別墅。
東湖 :在府治東北五里,廣袤數十里,一郡勝概,今為畎畝矣。
赤湖 ,在城西北一十五里。湖周五十里,城下陂池皆來會同。盛弘之云:「昭王十年,吳通漳水灌紀南城,入赤湖,進灌郢城。」
南湖 在城南三里。唐鄭審謫居江陵,構亭其上。杜甫寄詩云:「東郡時題壁,南湖日扣舷。」 又云:「今日南湖採薇蕨,何人為覓鄭瓜州。」
瓦子湖 在城東五十里,水面空闊,無風亦瀾,一名長湖。或云因楚囊瓦而名。中有吳王壩、擂鼓臺,皆入郢時遺蹟。
「太白湖 」 與瓦子湖連,李青蓮謫夜郎時,曾泊於此地,以賢名,亦猶沔水之郎官矣。
東灣湖 在浩口下流,江、潛二邑之限也。蓼臺湖 ,三湖之一隅也。俗傳楚平王葬此,伍貟求之不得,有石工導而掘焉,深及黃泉,乃見石槨。今猶有臺,土人立廟於上。
白鷺湖 上承長夏港水,東流南曲,襟帶民居。唐大曆中,王栖霞隱此。
柘林白沙湖 在縣東十里。多產魚利,秋冬之間,蘆人漁子汎濫其中。
羅湖 :在城東五里,尚有羅湖臺。
五葉湖 在渚宮,張氏五葉世居之。韓翃《送江陵元司錄》詩:「片雨三江道,殘秋五葉湖。」
三湖 在郡東北八十里。酈道元云:「東北路曰三湖,水在大港,北港南曰中湖,南隄下曰昏官湖。三湖合為一水,東通荒谷。春夏水盛,則南通大江,否則南迄江隄,北逕方城。宋元嘉中,通路,自三湖下注楊水,以廣運漕。」
紅馬湖 在郡東百里。上承三湖,下入白螺,春夏水漲,淼然無際。
倚南湖 :在府治東九十四里。
離湖 在東七十五里,今猶有離湖橋,故存其名。按《水經注》:「楊水入華容縣離湖。」 華容,今監利縣。故監利西六十里亦有離湖。
倚北湖 :在府治東一百十里。
象湖 :在府治東三十里。
高沙湖 在府治西北七里。齊聘士文範家於此。《水經注》言在邴里洲,《荊南志》言在牧迴洲。翠澤平皛,水陸彌曠,芰荷殷生,鱗羽滋阜。湖南林野清迥,可以棲托。黃魯直詩:「不趨吏部曹中版,且膾高沙湖裏魚。」
《後湖 》,元稹詩:「荊有泥濘水。」 則湖在荊之邑矣。
郛在前,湖在後,故謂之「後湖。」 今仍故名,但在子城之北耳。
沱湖 ,豉湖 ,《中湘湖》。
路湖 、糓湖 五種。湖南浦 ,江南岸也。《水經注》云:江浦右迤南派曲而極,世謂江曲。杜甫有《出江陵南浦寄鄭少尹詩》。
夏浦 江自夏水以下多有此名,皆左迤也。《哀郢》云:「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遠。」
白馬淵 在郡東十里,漢水入郡交匯處。天井淵 ,在郡東北十里。又《監利縣志》引《水經註》:「楊水之東,歷天井,井廣員二里,其深不測,下有潛室,見輒有兵。」 其說皆同,相去則逕庭矣。椒茨淵 ,在郡南十里。
巢婆淵 去大江五里,去古堤東南三里,水深,中產鯽魚。相傳古有此淵者為巢姓翁,故名「黃潭淵 。」 在大江北,逼近江堤,內外皆水,捍築取土維艱。
《龍二淵 》,在大江北,潭深不測,近濱大堤,連年挽築,大費力役。
廖曲淵 在郡東南,以「淵」 名者居多。
荷葉淵 在沙市東五里,江潰所成。
《張老淵 》,在古堤下,去荷葉淵二里。其南又有酒店,淵最深。
鶴澤 在府境。羊祜鎮荊州。澤中多鶴,取以教舞,娛賓客。
白龍潭 ,在紀山寺後。潭黯黑,相傳中有伏龍,歲旱取水,祈雨輒應。
五色潭 ,在西門外。水氣上浮,時成五色淵渟鏡淨,晶焉沖照,或亦謂之龍潭。相傳下有九牛三鑊,鎮遏水災。
菊潭 在府治
黃潭 由江津逕此,以堤為郡邑之障。水勢衝激,潭深不測,此堤最稱險隘,防禦極難為力。白小潭 在沙津西,舊多白小魚,故名。杜甫詩:「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 又云:「聞說江陵府,雲沙靜渺然。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 今潭已化陸,而名如故。
柞溪 《酈注》云:「柞溪東注船官湖,湖水東北注女觀湖,又東入於楊。」
馬鞍溪 ,《輿地紀勝》云:「相傳伍員初出走,以馬鞍畫此溪而免。」 《名勝志》言在江陵
靈溪 ,庾仲雍曰:「荊城西九里有靈水。郭璞詩『靈溪可潛盤』」 ,此也。《水經注》云:靈溪水無泉源,上承散水,合成大溪,南流注江。江溪之合有靈溪戍,背河面江,西帶靈溪,故名。《綱目》:「桓振逆戰何無忌於靈溪,即此。」
龍洲 在枝迴洲下,一名「龍陽洲」 ,相傳為吳太守李衡種橘處。
寵洲 :在龍洲東。《水經注》云:「二洲之間,世擅多魚,漁者投罟歷網,往往糸絕。有潛客泳之,見水下有兩石牛,嘗為罟害。故漁者莫不擊浪浮舟,鼓枻而去。」
燕尾洲 桑欽曰:「江水又東逕燕尾洲,蚌城在其上。齊胡諧之築城此洲,以逼蕭子響,蓋因此城也。」
西沙洲 ,齊聘士劉虯嘗居之。虯舊家高沙湖,以此洲去人遠,乃徙宅焉。《齊書》曰:「虯自南陽徙江陵,累辟不就。其報竟陵王書云:『虯四節臥病,三時灌植,暢餘音於山澤,托暮情於魚鳥。寧非唐虞重恩,周召宏施哉』?」
枝迴洲 在縣西南,江水自此分而為南、北江。
《宋書》作枝迴洲斬桓元處北江有故鄉洲參軍
编辑
費佑射元於此。《晉書》:「馮遷斬元於麥盤洲。」 此洲或亦名麥盤乎
邴里洲 在寵洲下。酈注云:「洲有高沙湖,湖東北有小水通江,曰曾口。」 《三國志》:「夏侯尚圍南郡,作浮橋渡景里洲」 ,即此。蓋「景」 與「邴」 聲相近也。百里洲 在郡西六十里,左右有十數洲,盤布江中,而此洲最平曠,梁陸法和隱此。
泥港 :在城東北六十里。有水周廣二十里。支流曲浦,纏絡町墟。
梅花港 江水支流,由逍遙湖分入此港,逕祕師橋、石斗門,達於城西之隍。故道久淹,不與江通。
魯港 :在龍灣市之中。廣深丈餘,下通楊、夏諸水,備旱潦蓄洩。
長夏港 當作「楊夏港。」 楊、夏二水所逕,即《水經》三湖大港也。港長二十里,檉柳森蔚,渚沙靜沓,鳧艇魚罟,沿渚列門,極為清曠。
海港 ,在西北十三里,地名普法寺,龍象已灰。
鐘磬無據。剎基之畔,有水涓涓,發源山麓,逶迤西傾,雖旱而流不絕。
化港 ,在沙市黃潭之東,畎澮溝洫皆以港名。龍陂 ,古天井水也。廣圓二百餘步,在靈溪東,江堤內有龍見其中,故云龍陂。《荊州記》云:「江陵東北十里有天井,周迴二里許,深不可測。其中潛室,見之則有兵寇,禱雨亦多驗。」 按酈《注》,龍陂水逕郢城北流,謂之楊水。故又云:「楊水東歷天井,在方城北隅,廣圓二里。」 與盛弘之略同,則龍陂、天井,明為二水也,今沙津北之天井淵,崇禎末大旱,亦有潛室之異,未幾變起。
馬牧口 ,酈《注》云:「江水斷洲會通之處,荊土舊有九穴十三口,江漢於此交會,今概淤矣。」 豫章口 ,夏水所通也,西北即豫章岡,或言因楚王豫章臺而名。《晉書》:「王鎮惡以百舸襲劉毅,至豫章口,去江陵二十里,捨舟步上,穴其城而入。」
中夏口 在豫章口東,是夏之首,江之汜也。屈平所云「過夏首而西浮」 也。酈道元云:「楊水北流於沔,謂之楊口」 ,中夏口也。曹操追先主於當陽,張飛按矛於長坂,元德得與數騎趨漢津,遂濟夏口是也。是知夏水出江曰夏口,亦曰堵口,入沔曰楊口,亦曰夏口。武昌有夏口,故此稱中夏。又監利之口曰子夏口。
楊口 《水經》云:「沔水東西與楊口合」 ,即楊口也。《杜預傳》云:「舊水道唯沔漢達江陵千數百里,北無通路。預乃開楊口,起夏水達巴陵,內瀉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 又王廙長史鎮楊口壘,杜曾攻陷之,即此地。
浩口 ,一作「嵩口。」 沔水逕此入湖,當潛江之界。舊橋曰「通仙」 ,相傳呂希聖故蹟。《潛陽志》列為八景之一。
赤湖口 《道元注》:「楊水東北流入赤湖水口。」 又云:「華容縣有靈港,西通赤湖水口。」 華容,今監利北口,當在三湖下流。
岑河口 一作「城河口」 ,東南會郝穴、化港諸水,東北合白瀆諸陂澤,下匯三湖。附近安興港,相傳古安興縣地。
虎渡口 在龍洲南。先是,地多虎,前守募捕之,乃更為患。太守法雄至,下記曰:「虎狼在山林,猶人在城市。古者至化之代,猛獸不擾,皆由仁及飛走。太守雖不德,敢忘斯義。」 《記》到,其毀壞檻阱,不得妄捕。自是虎暴遂息。或曰:孝子施宜生過此,虎感其孝,負子渡河以避之。
江津口 。《家語》曰:「江水至江津,非方舟避風,不可涉也。」 郭璞云:「濟江津以起漲。」 今沙頭津巷口是。
魯袱口 水與夏水合流。
羅堰口 水入大漕河,又浩口為潛江分水之界。
龍口 水入長湖
沙池 ,《南齊書》曰:「荊州城有沙池,常多漏水。蕭穎胄為長吏,水乃不漏,及穎胄亡,乃復竭。」 清風池 ,在城東北隅,相傳五代高氏所鑿。天鵝池 ,在城西四十里,趙郡布衣宋登春隱此,自號「鵝池散人。」
洗馬池 在沙津。又子城東北有水亦同此,名「明月池 。」 「清風」 、明月二池在分省街南,甘棠坊左右兩隅,俱高氏所鑿,今不存。
馬跑泉 ,在八嶺山。古老以為三國時遺蹟。感通泉 ,在草市嶽廟內。相傳禱於神者,以紙錢投之,誠則沉,否則浮。元人覆亭於上,名「感通。」 無盡泉 ,在佛華寺內。宋丞相張商英之井,水極甘美。
沉香井 在章華寺,楚靈王所甃也,一名「澆花井。」
八角井 在城東,下有海眼通江,觀泉水之增減,識江流之消長。後人作石塔鎮之。
高氏井 在子城內,高王後苑之井。宋兵入城,繼沖以橋覆井內,人多墮死。後人植柏建祠其上。
九陽井 在東門外景明觀內。相傳呂仙煉丹於此。
天字井 ,《南齊書》云:「高祖建元元年,荊州城東天字井出綿,士女取用,與常綿不異,經月乃歇。」 《郡志》言朱井湖出綿,一作天井湖,或即東北之天井也。
鶴穴 在城東九十里,即桓公易牛之處。俗作「郝穴」 ,非。《宋書》云:「桓公在荊州,與刺史殷仲堪至鶴穴,一老翁驅青牛,形色瓌異,桓公以所乘牛易取,至靈溪,駿駛非常,因息飲牛,牛竟入江水。」
不出
獐捕穴 在鶴穴上,九穴之一也。元大德間,重開六穴口:江陵則鶴穴,監利則赤剝穴,石首則宋穴,楊林調絃小岳,而獐捕穴不與焉。又松滋有采穴,潛監有里社穴,合江監諸穴。而九鎮流砥 在鶴穴,一名象鼻嘴,捍激江水,聲如萬雷,漰湍之勢,震心駭目。今崩褫為洲嶼矣。公安縣。
泰歲山 近縣治,地勢卑下,此山戟地而立。黃山 ,在縣北四十里,土石皆黃,一名金華山,上有謝晦祠,又名謝山。劉宋時,晦為荊州刺史,嘗登黃山,徘徊者久之。及卒,柩過公安,至此不肯去,因葬焉。民為立祠。又云:「柩過公安,一夕風雨大作,而柩竟移黃山,遂葬焉。」
重白湖 :在縣治東四十里。
洋港湖 :在縣治東南十餘里。
蒲家湖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軍湖 ,在縣西南七十里。
貴紀湖 :去縣治八十里。
柳浪湖 ,袁中郎建館於此。柳陰河浪,春夏如碎。錦雲鋪,董思白題館額曰「抱甕亭。」
烏泥湖 、白蓮湖 、《大金湖》。
《王茂湖 》、斗湖 。《牛浪湖》。
楊林湖 、白水湖 。洋溪湖。
神油湖
靈溪 《隋地志》「公安有靈溪水」 ,今亦不可考。馬腸溪 ,去縣治三十里,溪口多魚,居民以漁為業。
洋港 :在白蓮湖邊,左近油江。
黃土港 在板橋
蓮花港 在板橋
楊家港 在長安村
東港 、黑林港 :二港俱在魯峽。
鼉穴 在廖解村,吳孫亮過此,有靈鼉鳴,此其穴也。
石首縣
石首山 在縣治北。江中有石峙立,為諸山之首,因名。
楚望山 在縣治西,高五十餘丈,上有錦幘亭、八仙洞,今亦不存。一名望夫山。《三國紀略》:「孫權以妹妻漢昭烈,未幾昭烈入蜀,孫夫人鑿石為臺,每晨夕登而望之,因名。」
繡林山 漢昭烈娶孫夫人於此,結錦繡如林,故名。
馬鞍山 在縣治南。形如馬鞍,因名。吳陸遜與蜀戰,駐兵於此。
龍蓋山 在縣治東。有石湫,人傳為龍窟,每朝放雲則雨。因唐李靖取蕭銑,下江陵,駐兵於此。傳聞行獵曾至雷母宮,奉令行雨。今置祠其上,遇旱祈雨多應,有司每年於仲夏祀之。一名「南嶽」 ,梵寺崢嶸。明亡僧散,殿垣荒落。今漸修復,為近郊翠屏之望。
焦山 ,在縣東六十里華容界。相傳焦公於此耀兵,焦河經其下。
東山 ,在縣東七十里,一名「白鶴山。」 七子峰、鹿角峰及建寧縣舊趾,皆相望焉。
黃山 在縣西七十里。一名金峰山。有謝公祠,祀宋縣令謝麟。有玉井雲井,歲旱禱雨多應。麓湖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之下有湖,因名。八仙山 在縣治西二里許。有仙人之局在焉。小埏山 在縣東二十里。
列貨山 在縣東三十里。下有小港,南通洞庭湖。每水潦泛溢,舟艇輒艤山下商賈載貨販貿焉。今漸淤淺,地蕪人稀,無復昔時布粟交通者矣。
大江 自四川東下,歷枝江、松滋、公安三縣,過石首,又東過岳州之華容。按漢桑欽《水經》云:江水北龍巢而東俞口,又東得清楊、士塢二口。注云:「江浦也。」 大江右逕石首山北,又東逕赭要。注云:「赭要,洲名,在大江中,次北湖洲下。」 今時代綿邈,陵谷易位,名亦屢更,難致考矣。要皆石首山上下水也,因備紀之。
南江 在縣東楊子洲
龍穴水 在縣治五里。《水經注》:大江右有龍穴水出,傳云:「昔禹濟江,有黃龍夾舟,故名。」
便河 在縣西二里通烈口,達洞庭,歲久淤塞。明正統丙寅,令盛琦通治,仍塞。嘉靖令丘九仞復浚之,置官倉於此河之首,便民輸賦。
鸛巢湖 在縣三里龍蓋山東北。昔有鸛巢湖傍之樹,因名。
白楊湖 ,在縣西南五里,抵黃金堤,以兩岸多
白楊故名
黃田湖 在縣南十三里,土多黃色。
白泥湖 在縣東南二十里。
田坪趾湖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平湖 在縣東十里。內多蓮藕,溉田亦廣,民利之。
熟田湖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柳子湖 在縣北六十里,水漲時通漢。沔沙湖 ,在縣西十里。
澧田湖 在縣西三十里,北通熟田湖。
栗田湖 在縣東南六十五里。
曹屯湖 在縣西南四十里。相傳曹操屯兵於此,因名。
張屯湖 在縣治西四十里。張飛屯兵處也。龍城湖 在縣西四十里。
上津湖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冷水湖 在縣東七十里。
萬乘湖 在縣東楊子洲四十里。昔昭烈屯兵於此,因名。
陳家湖 在大江北四十五里。
披甲湖 在縣東六十里。漢昭烈與曹操戰,飲馬披甲於此,因名。
劉郎浦 在縣北,以昭烈妻孫夫人,故名。宋家浦 ,在縣東三十里。
《楊子洲 》在大江中,有蛟患。荊佽飛濟此,遇兩蛟,斬之。自後罕有所患。
槎潭 ,在大江北,去縣九十里。俗傳張騫乘槎過此。
白洋潭 在縣南五里。通湖南,為南河。往來貿易舟船多集於此。
瀦水灣 在縣西一里,近大江南岸。舊有社壇。俗云:「水到社壇前,石首出《狀元》。」
萬石灣 在縣北。萬石叢雜,與劉郎浦相對。往來舟楫,遇風凜然,俗呼為「拆船灣。」 今上流有洲,水勢北下,無復為患矣。
潭子灣 在縣東六十里,大江南。
李金灣 在縣東六十里,大江北。
《燒窯灣 》湘獻於此陶冶。
焦山港 在縣東六十里,通洞庭,以山得名。彭田港 在列貨山。水泛通洞庭,去縣東三十里。
竹林港 :在縣西六十里。
喪停港 在縣西六十里。晉謝安刺史荊州卒,經此停泊,一夕雷電大風,其棺自葬,因名。「小岳套 」 ,在縣西大江北十五里,水漲通柳子口。
朱家套 在縣東七十里。
沙步磯 在縣境內
宋家穴 在縣東三十里。
楊林口 在縣西南三十里。
列口 在縣南二十里
斷岡口 在縣東二十五里。
西湖口 在縣西六十里,抵安鄉界,西通洞庭,故名。
新口 在縣東十里
調元口 在縣東六十里。
院子口 在大江北三十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