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延安路医学教授武君墓志铭

元故延安路医学教授武君墓志铭 元朝
 杨雍
铭文于2008年7月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皇子坡武敬墓出土,上有志盖,顶面书四行四字《皇元敕授延安路医学教授故武君志盖》16字。墓志为正方形,青石所制,高43厘米、厚18厘米,阴刻正书25行、满行25字,共计665字。墓志三面粗粝,一面打磨光滑。铭文对关中地区医学史提供重要资料,此外记载墓主曾有割臂膀之肉救母之举,反映当时推崇孝道的极端做法。

  元故延安路医学教授武君墓志铭

  君姓武氏,讳敬,字敬臣。世家京兆之盩厔,高祖以儒医鸣,曾祖金京兆府学教授官朝列大夫武骑尉赐紫金鱼袋;祖第进士;父成和郎。陕西等路医学提举,以义荣名其堂,有齿德者,生三子:孟曰彬,仲曰恭,君其季也。彬,王邸太医,恭蚤没;君从教授慵斋先生学,勤苦刻励,能世其家,德业日进,声闻日烜赫。名彦钜卿,咸乐与之友,当路交荐。元贞始元,授安西医学教授,再调延安,不赴。君以仕非素志,买田韦曲以归老。构义荣先生祠,仍树碑以丽牲,岁时追远,必尽其诚。宪使高凝题其颜曰永思:京兆尹李𫠆文其碑。适有泉出祠侧,行台都司吴昉以孝名诗,人美之。妣夫人有疾,尝刲臂以救,其天性仁孝若此。有司方状其始终上之,而君已卧病矣。终于皇庆壬子六月廿有六日,寿六十七。从葬咸宁县洪固乡之少陵原朝列府君兆次,明年五月壬寅也。元配赵氏,再配吴氏、苟氏,赵、吴前亡。子男一,惟德,苟出;女三,嫁张赟、李材、孙骥,材有能诗声。葬有日,惟德拜请曰 :“先人学于慵斋先生夫子之席,惟德又师事先生。先子成和君得慵斋铭其墓,先人今弃馆舍,如先生赐之铭,亦地下之愿也。”感今念昔,理不可辞。尝谓君事亲孝,教子义方,与人交无甘坏;高曾而降,以儒起宗,以医济物,以谦恭下士,其武氏之家范也。故余于教授君文笔、药石之工之精,略而不书,特著其出处,俾纳诸圹中。高、曾、祖考,别见元遗山泉大父慵斋君之碑志。铭曰:

  以道济物,匪儒则医。尺短寸长,畴兼有之。世容有之,一再世止。繇金而元,高曾祖祢。

  夫君克肖,于宗有辉。郁郁九原,复全其归。君既归矣,孰踵厥武。德其效之,无忝尔祖。

  平凉府儒学教授杨雍撰并书题盖

本元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远远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后来方便今人阅读,而加入标点符号的版权状况可能是:

  1. 若由维基文库用户自己的方式加入标点符号,依据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及GNU自由文档许可证(GFDL)的条款释出。
  2. 1999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关于古籍标点等著作权问题的答复《权司1999第45号》,认为仅加标点不足以有创作性,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取代其地位)的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至少应当支付相应的对价。此处民法通则的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与著作权是分别的话题。
  3. 中华民国94年(2005年)4月15日,中华民国经济部智慧财产局智慧财产局解释令函存档)也认为仅对古文加标点不足以取得新著作权。

另请参见:章忠信《著作权笔记·句读的著作权保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