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命圈 内外
瞿秋白[注 1]
1933年4月17日
透底
本作品收录于《伪自由书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四月十七日《申报·自由谈》,以鲁迅名义发表,署名何家干,日期为鲁迅所加。

  古人说内外有别,道理各各不同。丈夫叫“外子”,妻叫“贱内”。伤兵在医院之内,而慰劳品在医院之外,非经查明,不准接收。对外要安,对内就要攘,或者嚷。

  何香凝先生叹气:“当年唯恐其不起者,今日唯恐其不死。”然而死的道理也是内外不同的。

  庄子曰,“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次之者,两害取其轻也。所以,外面的身体要它死,而内心要它活;或者正因为那心活,所以把身体治死。此之谓治心。

  治心的道理很玄妙:心固然要活,但不可过于活。心死了,就明明白白地不抵抗,结果,反而弄得大家不镇静。心过于活了,就胡思乱想,当真要闹抵抗:这种人,“绝对不能言抗日”。

  为要镇静大家,心死的应该出洋,留学是到外国去治心的方法。

  而心过于活的,是有罪,应该严厉处置,这才是在国内治心的方法。

  何香凝先生以为“谁为罪犯是很成问题的”,——这就因为她不懂得内外有别的道理。

  四月十一日。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国家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之前在美国从未出版,其作者1936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80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国家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之前在美国从未出版,其作者1935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80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注释 编辑

  1. 以鲁迅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