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重修一统志 (四部丛刊本)/卷四百三十二至四百三十四

卷四百三十一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四百三十二至四百三十四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卷四百三十五至四百三十六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58-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0.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58-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0.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58-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0.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58-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0.djvu/5

邵武府表                  

                      

大清一统志

 邵武府在福建省治西北六百七十里东西距二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延平府顺

  昌县界一百二十里西至江西建昌府新城县界一百四十里南至延平府将乐县界一百十里北

  至建寕府建阳县界七十里东南至将乐县界一百四十里西南至汀州府寕化县界三百四十里

  东北至建阳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建昌府新城县界一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五千七百五十

  

︹分野︺天文牵牛须女分野星纪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扬州之域周七闽地后属越秦为闽

  中郡地汉为会稽郡冶县地后汉为会稽南部都

  尉地三国吴永安三年分置昭武绥安二县属建

  安郡晋太康三年改昭武为邵武寻又改邵阳义

  熙元年改绥安为绥城宋永初元年仍改邵阳为

  邵武齐梁因之隋开皇九年并废十二年复置邵

  武县属临川郡唐武德三年复置绥城县与邵武

  并属建州贞观三年省绥城县五代属王闽宋太

  平兴国五年置邵武军属福建路元至元十三年

  升邵武路明洪武元年改邵武府属福建布政使

  司

 本朝因之属福建省领县四

  邵武县附郭东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东至延平府顺昌县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光泽县界七十里南至泰寕县界七十里北至建寕府建阳县界七十里东南至延平府将乐

  县界一百四十里西南至泰寕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建阳县治六十里西北至光泽县界五十

  五里滩冶县地后汉末为建安县地三国吴永安三年置昭武县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改曰邵武

  太寕元年又改曰邵阳刘宋永初元年复曰邵武齐梁因之隋开皇九年废十二年复置属抚州大

  业初属临川郡唐武德七年改属建州五代晋天福初王闽复改曰昭武汉初复故宋太平兴国五

  年于县置邵武军元为邵武路治明为邵武府治 本朝因之光泽县在府西北八十里东

  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邵武县界二十五里西至江西建昌府新城县界七十里

  南至邵武县界十里北至江西广信府铅山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南至邵武县界八十里西南至泰

  寕县治一百六十里东北至邵武县界七十五里西北至建昌府新城县治一百二十里汉冶县地

  晋以后为邵武县地宋太平兴国六年分置光泽县属邵武军元属邵武路明属邵武府 本朝因

   建寕县在府西南二百十里东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一百十五里东至泰寕县界三

   十里西至江西建昌府广昌县界八十里南至汀州府寕化县界六十五里北至建昌府南丰县界

   五十里东南至寕化县界六十里西南至寕化县界一百里东北至建昌府新城县界八十里西北

   至南丰县六十里汉冶县地三国吴永安三年置绥安县属建安郡东晋义熙元年改曰绥城宋

   齐因之隋开皇中省入邵武唐武德四年复置属建州贞观三年仍省入邵武垂拱四年为将乐县

   地宋建隆二年南唐分置建寕县属建州太平兴国五年改属邵武军元属邵武路明属邵武府

   本朝因之泰寕县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东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邵武

   县界七十里西至建寕县界四十里南至延平府将乐县界四十里北至邵武县界八十里东南至

   将乐县治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汀州府寕化县界一百里东北至邵武县界七十里西北至建寕县

   界五十五里汉冶县地东晋以后为绥城县地隋为邵武县地唐为将乐县地五代周显德五年

  唐分置归化县属建州宋太平兴国五年改属邵武军元祐元年改曰泰寕元属邵武路明属邵武

  府 本朝因之

 ︹形势︺前据重冈后带鹿水瓯闽之西户宋胡寅军治记东抵

  富沙西抵旴江南抵临汀北抵广信三峯峙其南

  一水界其北居四州之上游其土夷旷其势蜿蜒

  抱负如在碧玉环中地狭山多田高下百叠宋郡

 ︹风俗︺人性犷直尚气治生勤俭力农重谷宋郡喜以

  儒术相高所至村落皆聚徒教授家有馀财则轻

  赍健往贾售他州其俗俭啬安于食稻而茹蔬

  人尚理学彬彬乎道德文物有邹鲁遗风武阳

 ︹城池︺邵武府城周十一里一百六十六步门四濠东西南深一丈五尺有奇北临大溪广

  四十二丈元至正十二年建 本朝顺治五年康熙六年雍正九年嘉庆十八年重修 邵武县

  光泽县城周三里二百二步门四水门四明嘉靖三十九年建 本朝康熙五年

  雍正六年乾隆十四嘉庆十八年重修建寕县城周四里一百四十六步门六水门四

  咸淳二年建 本朝康熙五年乾隆八年十三年十八年重修泰寕县城周三里三

  百三十八步门四三面距河明嘉靖中建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

 ︹学校︺邵武府学在府治南樵溪五曲之上旧为樵溪书院明洪武二年改建 本朝康熙

  十五年重建雍正七年乾隆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名 按樵溪书院旧在城东门外宋景

  定中知军事钱谦孙建以祀丞相李纲元时移此邵武县学在县治南九龙观故址宋

  绍兴中建 本朝康熙四年修雍正三乾隆十九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名光泽县学

  在县治孝感坊元至正六年建于县城外东南明万历十二年迁建今所 本朝康熙四年修乾隆

  二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建寕县学在县治南宋嘉祐中建天启五年重建 本

  康熙九年修二十一年乾隆六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五名泰寕县学在县治西宋庆

  元中建于罏峯山麓明万历中迁建今所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重建雍正八年乾隆七年重修

  入学额数八名邵武书院在府城西市魁善坊 本朝雍正十三年知府任焕建

  曲书院在邵武县治宝严坊旧在功德坊邵公祠内明万历间建 本朝乾隆二十年移建

  杭川书院在光泽县治汀洲仓旧址 本乾隆二十六年县令王瑶建濉川

  书院在建寕县北门 本乾隆二十年三贤书院在泰寕县治鼔楼西 本

  康熙四十八年乾隆三年重建 按旧志载福山书院在邵武县三井𱗙明正德十五年郡守

  张羽建白渚书院在邵武县旧税课司明嘉靖十二年县令曹察建崇贤书院在邵武县下水寨明

  嘉靖十二年建云岩书院在光泽县南三里云岩山工宋李方子讲学之所元天历二年建崇仁书

   院在光泽县北十五里崇仁市元至正二十三年邑人龚永建云谷书院在建寕县南宋待制俞丰

   读书之所后致政归改为云谷书院南谷书院在泰寕县南五里宋邹应龙休官时所居谨附记

 ︹户口︺原客人丁一十一万九千五百七十七今滋生男妇大小共六十三万九百九十七名口计一

   十一万五千九百五十户又屯民男妇共七千四百八十二名口计三千六百八户

 ︹田赋︺田地九千三百三十三顷三十八亩一分有奇客征地丁正杂银八万一千二百二两二钱二

  分二厘米一万二千二百七十七石八斗三升二合三勺屯田一百八十三顷九十亩九分一厘有

   奇额徴丁粮银二千一百五十两五钱四分六厘米一十九石三斗六升二合六勺

 ︹山川︺石峡山在邵武县城东有南北二山互抱若龙盘然丹台山在邵武县东一

  名灵台山相传隋卢真人唐樊真人宋支离子黄希旦皆炼丹于此元黄镇成有诗鸡鸣山

   在邵武县东二十五里方舆胜览宋开宝初卢绛叛入闽人不知避夜半忽山顶鸡鸣人皆起而贼

   适至遂得免害因以名山三台山在邵武县东五十馀里与建阳县接界自武夷磅礴而来

   上有三级如台故名一名杨源山天湖山在邵武县东八十里上有两湖不涸云岩

   山在邵武县东九十里高岀群岫俯瞰长川其中有岩吞吐云气故名又光泽县南三里亦有云

   龙须山在邵武县东一百十里周三十里接建阳顺昌二县界多产药品每冬则燕子

   群聚其上约以万数白水山在邵武县东一百二十里山势高耸上有瀑布泉飞流数十丈

   入下黄溪对峙者有九台山亦有瀑布泉天池山在邵武县东一百二十里山高大而顶宽

   平有池方广数亩冬夏不涸密溪出此浮潭山在邵武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老君山三

   峯耸秀相近有鹤冲山鹤冲溪出焉宝山在邵武县东南一百六十里旧产鐡矿相接者曰东

   山高百馀丈上有瀑泉福山在邵武县南旧名鹫峯叠嶂相连又名腰带山高蟠山

   一名高㜑山在邵武县南三十里旁有高㜑岭一名风门岭东通道峯南通泰寕县上有风洞深不

   可测时有风出其中南午山在邵武县南三十里山有三峯俱当午位与郡治相对故名又

   名叶寮山道峯山在邵武县南少东六十里跨泰寕县及延平府将乐县界旧名道人峯方

   舆胜览在邵武县南八十里负长溪面樵水秀峙于数十里外其险处名曰罗汉峯旧志周八十里

   危峯峭拔矗入霄汉为群山冠中有池不涸侧有罗汉岩深数丈俯视群山出其下明周文通有诗

   七台山在邵武县南一百五十里方舆胜览在县东百里上有七级峯峦相比故名旧志南

   跨将乐北接顺昌高二十馀里上有七台前有洞曰百花洞泉石皆竒胜有水下入桃溪明吴国伦

   樵岚山在邵武县西少南十里一名金莲峯宋右正言孙谔居此一名三谏山俗名锺

   家岐樵溪水出焉潭山在邵武县西南四十馀里平畴中一名古山白渚溪出焉锦嶂

   山在邵武县西南六十里端平苍翠望之如玉几然一名覆船山中有七宝坑其泉清冽闽书有

  两锦嶂山具一山阴界光泽云锦山在邵武县西南八十里有三十六峯殊山

  武县西南一百里双峯耸立直插云霄亦名文笔山泰和溪出此西为桃花岭其植多竹可制为𥿄

  其前为小殊山视珠山虽小而竒峻更胜潮鱼山在邵武县西南百里殊山之西三峯鼎立

  旁有飞猿岭翠云山在邵武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上有石泉明初张三丰居此登高

  山在邵武县西嵯峨耸峙下瞰城郭为邦人岁时游观之地旧志谓之熙春山以上有熙春台也

  少南为金鳌山俗名西塔山龙湖山在邵武县西五十里绝顶有湖溉田三万馀顷相传

  有老蛟穴其中旧志在县西北三涧溪出此天马山在邵武县西北六十里山势如天马

  从空而下一起一伏周十馀里元黄清老有诗鸡笼山在邵武县西北六十里以形似名南

  为玉龙峯泉山在邵武县东北十五里山之麓曰𫎇谷谷口仅容单骑循涧而入中深邃平旷

  有田数顷涧水曲折山势环抱宋黄中筑室居此爱其泉石名曰蒙谷相近又有旱山上有田数顷

   仙亭山在邵武县东北三十五里诸山环列挺然特秀山岩深𮟏中有龙湫管蜜山

   在光泽县西南六十里山深而磅礡县之主山也上有两峯相望前后皆石壁中有岩曰洞光岩横

   阔数丈馀石螺山在光泽县西北八十里两山相合大石犄角对峙溪上曰石门仅通单骑

   有石如狮子昂踞溪中旁有石如螺其水奔激至水口入西溪大和山在光泽县西北一百

   二十里与江西泸溪县接界上有铁牛岭旧置关于此相接者曰小和山旧置大寺寨巡司于山上

   交椅山在光泽县北山形九𪩘为县治屏障昂山在光泽县北一百二十里高峻峭拔

   乌君山在光泽县东北十五里寰宇记在邵武县西北百里高二千二百丈秦汉之代有徐

   仲山者于此遇仙妃假乌皮为羽飞走上下山上有五云楼旧志一名乌珮山顶有两石各高二十

   丈俗称双石笋元江通有诗相接者曰乌石岭高二千六百六十丈有奇东山在建寕县东门

   外一名何山少东北濒溪曰平山山形如龟其巅平坦可容百馀人又东五里曰西山上有战坪相

   传南唐宋齐邱督战处屏山在建寕县东二十里俗名平坑山山方而高状若翠屏对峙者

   曰鸡笼峯邹家峯二峯壁立中通鸟道长数十里曰大源硿达泰寕将乐二县界多巨木怪石

   铙山在建寕县南三十里九域志邵武军有鸣铙山越王无诸尝校猎于此鸣铙载旗因名县

   志谓之金铙山跨泰寕寕化二县界一名大弋山又名大历山山有八十四面周亘四百馀里石磴

   萦回而上绝顶有仙池不竭南折而下为黄杨坪坪东有龙潭广数尺深不可测引为瀑布万丈又

   南有石燕岩石劈一径深三丈许仅容一人盘折而入到正岩天启一门深可三丈许中有石屏屏

   后有石窦光漏天日谓之天窗泉飞木杪注于绝壑循岩右折曰大宝岩据高瞩远一邑如掌其前

   即江西之军峯山宝山在建寕县西南五十里其土白腻可陶为器相近曰虾蟆山有仙湖

   嶂高五里山巅平衍有湖土名仙人湖 按此与邵武县之宝山名同地异凤山在建寕县

   西一里山分二支状若翔凤有井泉甘冽名曰玉泉为邑中冠五龙山在建寕县西六十里

   下有龙潭严峯山在建寕县西八十里脉接江西广昌县两峯屹然南北对峙其北有云盖

   山亦接广昌县界山势高耸时有云气覆之石岩悬绝泻瀑如(⿱𥫗廉)-- 帘都溪水出此何家山

   寕县北二十五里势极高大山口如洞而内宽敞龙归山在建寕县东北五十里山势蜿

   蜒若龙上有龙归峯其木多溙其南有白云峯峯势高峻白云常出其上凤栖山在泰寕县

   西南二十里又名黄西砦峭石壁立鸟道萦纡以登南麓有池广数顷甚深两旁崖石峭立须筏乃

   渡至则旷然平野可容数百家昔人常避地于此今涸为田其侧有南会岩一名南会山三石鼎立

   旁有数岩延袤数十里皆有小径可登云盖山在泰寕县西南八十里山势峭拔云气常

   蒙其顶上有龙泉瀑布青帘山在泰寕县西二十五里高广十馀里石崖壁立林木苍翠

   宛如(⿱𥫗廉)-- 帘幕有圣水瑞丰罗汉丹霞等岩虎头山在泰寕县西三十里怪石巉岩状类虎头

   又名鹤鸣山山巅平旷有流泉之胜兰台山在泰寕县西三十里山北为挽舟岭接建寕县

  界嵯峨千丈延袤十三里必牵挽而后可登如挽舟上滩故名冯家漈溪出此流入大溪其南有二

  石对峙如门曰三门岭高千丈鸟道萦纡凡三曲六七里许最为险峻其中平旷可居俗呼三门寨

  寨北有岩曰西岩一名宝云岩⿰土㓜 -- 坳在泰寕县西六十里延袤十里峭石壁立岩洞幽深

  人迹罕到中有葛家硿岩圣公岩际礲岩险僻可置寨明正统中沙寇作乱居民多避于此

  台山在泰寕县西六十五里四峯并耸状如宝盖高千馀丈盘亘三十馀里其上有池

  峯山在泰寕县西北五十步圆峙如炉县之主山也钟石山在泰宁县北二十五里形

  如覆钟周围壁立高可百丈缘崖为径其上坦平有泉下临清溪旗山在泰寕县东北里许

  势如展旗延袤五十馀里与炉峯山对峙西麓有栖真岩梅子真修炼之所南石山

  寕县东北三十里石皆南向上有寨下有龙井周围峭壁山南有石穴人不可到佥岭

  武县东四十里旧时夹道多松亦名千松岭由岭溯涧行十馀里绝顶处曰桃花岩可容百人元黄

  镇成有诗分水岭在邵武县东五十里岭水分流东流入建阳西流为壶山溪与洒溪水会

  入大溥泉岭在邵武县东一百二十里俗讹为虎踞岭廖坋溪出此刘师岭

  在邵武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小殊山侧路出建昌府通旴江鸟道萦纡延亘六七里肩盘岭

  在光泽县北一百二十里东抵建阳西抵江西泸溪县界山高径险盘屈而登云际岭

  泽县北一百四十里东抵崇安北接江西铅山弋阳二县界又有径路通浙江江山县北溪出其下

  杉岭在光泽县西北七十里与新城县接界为福建江西分界处径仅容单车置关其上曰杉

  关明洪武三年移大寺寨巡司于此以扼关险循岭而南十里为豪居峯高耸插云为关藩障

  丈岭在建寕县北五十里与南丰县接界一名朝天岭极高峻为江闽分界处鸟道陡绝相传

  越王无诸尝筑台于此蓝溪水出焉蟠湖岭在建寕县西北七十里接南丰县界上有湖潴

  水不九盘岭在泰寕县西五十里纡回九曲大田东溪出此其西有金鸡嶂大杉

  岭在泰寕县西北二十里路通建昌府多产杉木故名龙门溪出此茶花岭在泰宁县

  西北六十里广二十里杉溪出此官尖峯在邵武县西南百里一名太常山官坊溪出此

  白云峯在光泽县西南二十里竒峯特峙高入云霄晨昏有云气岀其上一名三仙𡹴又名

  三千象牙峯在光泽县西南五十里接邵武县界一峯特立旁有二十四峯森秀如象

  牙县治之来脉也又千竹峯在县西南五里与九龙峯相连曲径幽邃竹木参差为近邑名胜

  仙峯在建寕县东五十里二峯对峙如人亦名双门石下为五龙岩石壁两痕宛然山水二字

  西有楚溪洞深广数十丈昔乡民多避寇于此仰天峯在建寕县南少东十里地势平衍一

  峯特起中有池不涸峯东为羊角原迤𨓦而上二十里为八十四峯其隈为长岭山曲折起伏延亘

  核桃峯在建寕县南五里仰天峯之西俗名仙女山左麓有云谷宋待制俞丰读书于

  此建精合曰云谷书院有怡云来薰致爽舒啸浮香诸亭谷外平畴数顷绿水环流为县胜地

  应峯在建寕县北十五里其山尖秀又五里为瑞云峯又西五里有肥林岭黄溪水出此

  阁峯在泰寕县南二十里崔嵬高耸状如楼台永兴溪出此赤石峯在泰寕县西南

  十五里对峙者曰馗雷峯石峡中开悬流千尺曰白水漈君子峯在泰寕县西南八十里高

  耸苍翠下有君子泉一名圣水即龙安溪之源也七宝峯在泰寕县西六十馀里高千丈

  产金银铜锡朱石黄连甘草之属故名宋置银场后废峨眉峯在泰寕县西北五十里周

  数十里高数十丈类蜀之峨眉故名瑞溪出此其左为三仙岩高耸云霄泉石幽胜会仙岩

  在光泽县北四十里高二千馀丈岩口有石穴中深而方清泉常满俗名石斗岩后涧泉出自穴中

  高数丈名曰水漈相近曰黄茅岩有石楼七重高下相透后有石壁水自穴岀齐云岩

  寕县西南二十里俯瞰大溪登之如在半空其右为狮子岩其高处为百丈岩岩趾峭削鸟道萦纡

  人迹罕到甘露岩在泰寕县西南二十五里石门天成一径如线飞瀑垂岩而下称为绝胜

   又瑞丰岩在县西四十里大洋嶂在泰寕县西北十馀里特立高耸上有池不涸城步溪出

   此前有双峰其东又有小坑嶂即县治后山也大拏溪在邵武县东八十里源出建阳县界

   流至拏口入大溪又有下黄溪水口溪将溪源出建阳县界石鼓溪源出崇安县界桃溪源出将乐

   县界皆入于大溪白渚溪在邵武县南源出潭山经县东曰鹿口溪下入大溪又县东有

   青云溪泽里溪壶山溪廖坋溪密溪皆入大溪樵溪在邵武县西源出樵岚山东流十里分为

   二支一入城名九曲溪一经城南为濠曰石枧水皆至城东入大溪又县西北有勋溪药村溪西峡

   溪三涧溪邵武溪源出光泽县东南流经邵武县城北会诸溪水其流益大俗名大溪溪上

   多苍崖紫石望之如紫云亦名紫云溪以受樵岚水又名樵溪又东南流一百二十里至顺昌县之

   富屯中有滩五百馀元和志邵武溪水源出飞猿岭东南流入光泽县界旧志源出光泽县西北一

   百三十里接新城县界极高岭东南流至县西四十里合杉岭止马诸水又经县西北八里曰搪石

   滩怪石攒矗飞流迅激又经县西北杭头合徐源诸水曰杭川又经县西北一里曰黄龙滩又东流

   南折至县东二里与北溪水合曰交溪溪中有洲曰乌洲一名月洲又东至县东二十里曰龙孔滩

   又东南入邵武县界即紫云溪之上源也北溪在光泽县东北三里源出云际岭南流至县北

   百里昂山水入焉又南四十里合沂洲水又南三十里有漠溪流合焉又南二十里合邵武溪

   溪在建寕县南一名绥江以故绥城为名俗名濉江绥讹为濉也又名大溪源出寕化县界中顺

   山是为顺溪流经县南六十里有峡如门由高泻下如悬瀑然又东北与都溪水合又东与蓝溪水

   合又附城为南门滩合铙山小溪又东北至青云滩与黄溪合又东为鱼潭又东与三溪洛洋溪合

   又东为金滩乱石交横乃一邑水口也又东入泰寕县界至梅口与邵武大溪水合都溪

   寕县西南源出云盖山流百里许至县西南五十里合西北十五溪之水汇为缘潭又东至合水口

   入顺黄连溪在建寕县西其源有四一曰隆安溪一曰里源溪合流为黄连溪一曰新

   城溪与都下小溪合流会黄连溪入都溪里心溪在建寕县西北其源有三一曰安吉溪一

   曰桃源武陵溪二溪至县西北五十里合流曰碧溪又东南至里心保东为东溪一曰净安溪流至

   里心保西为西溪二溪合流为上查溪又为银坑溪又南入都溪蓝溪在建寕县西北源岀

   百丈岭南至绥城口入大溪又铙山小溪在县南黄溪在县东开山溪在县东北皆入大溪曰洪沙

   三溪在建寕县东北一曰永城溪与周平溪合经横田口又合楚溪支涧水入大溪又洛

   洋溪源出金铙山入大溪又楚溪有二源合为交剑潭又东至泰寕县之大田保入大溪大溪

   在泰寕县南源出邵武县官尖峯麓亦曰三溪西流入县界合龙湖东西两溪之水又西合交溪梅

   林朱口福山诸溪又西合龙门溪长兴溪又西合杉溪黄溪至县东一里潴为何潭又西经县西南

   三十里梅口与建寕之绥江合为双溪渡复折而东南经县南四十里为青洲渡又东南合将乐县

   界竹洲溪而为延平西溪之上源永兴溪在泰寕县西南源出县南宝阁峯西北流入大

  溪又山夹溪在县东城步溪瑞溪依口溪在县西善溪龙安溪仁夀溪在馀西南开善溪在县东南

  皆入大溪二十四溪在泰寕县西源出南惠保赤坑两旁夹以石山凡二十四曲西至梅

  口入大溪大田溪在泰寕县西五十里有二派一曰西溪上接建寕县之楚溪东至梅口入

  大溪一曰东溪源出九盘岭合于西溪又石塘溪源出大田东保合水(⿱𥫗廉)-- 帘漈入大溪灵泉

  武县西登高山一名大沩泉又名秀水味甚甘旧由东北入城出城北合大溪今流汎滥于濠池不

  循故

 ︹古迹︺邵武故城在邵武县治西三国吴置昭武县晋初避讳改名旧志县城宋太平兴国

  五年土筑西跨熙春西塔二山周十里有竒元初尽隳至正闲总督魏嘉努重筑西视旧址收入二

  里许今县西有熙春坝即故城基也 魏嘉努旧作魏家奴今改正绥城废县在建寕县

  西南寰宇记在邵武军西二百四十里晋为绥城县莫猺之民居之唐武德中并入邵武垂拱中割

  属将乐乾元二年寕海军使董玠奏置黄连镇干符五年为义寕军寻废军为永安镇南唐升镇为

  场宋建隆二年又升场为建寕县太平兴国六年并永安场入县县志故绥城在今县西南三里又

  永安镇在县西四十里 按绥城贞观三年省入邵武寰宇记云武德中误也邵武故卫

  在邵武县治东南明洪武元年建 本朝顺治十八年乌坂城在邵武县东南寰宇记在

  邵武县东三里建安记云昔越王筑六城以拒汉此其一也旧志在今县东北俗呼为故县城北倚

  山麓南滨大溪财演镇今光泽县治宋置寰宇记本邵武县地太平兴国六年割县之光泽

  鸾鳯二乡于县西八十里地名财演立光泽县以乡为名归化镇今泰寕县治寰宇记县在

  邵武军南二百里本古之金城场将乐县地唐末于此立归化镇后以去郡遥远民难输纳南唐保

  大三年升为场周显德五年改为县九域志县在军南一百四十五里叶祖洽改泰寕县记元丰八

  年右司郎中张汝贤使闽以县仍五代之名为未称奏请改名宋志作元祐元年改即其次一年也

   金银场各县俱有今废九域志邵武县有黄土邹溪寺城三银场龙须一铜场宝积万徳二

   鐡场光泽县有太平银场新安鐡场建寕县有青女蕉坑龙门三银场泰寕县有琮际金场江源银

   场旧志黄土岭在邵武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即古银场龙须山在县东即古铜场宝积村在县南三

   十里又鐡𬬻巷在县东四十五里皆古铁场也大银场在光泽县北一百二十里银坑保在建寕县

   西四十里金坑在泰寕县东三十里又县西七宝峯产金银宋置银场乐野宫在邵武县

   东三十里九域志邵武军有乐野宫越王纵乐处高平苑在泰寕县南水南保九域志邵

   武军有高平苑为越王校猎之所诗话楼在邵武县东城上即望江楼也宋严沧浪与戴

   石屏谈诗于此后因像祀严羽焉平翠楼在邵武县城北石鼓庙前唐文宗时铜川人廖

   懋德建邵武镇卒葬此邑人为之立庙仍建楼读书楼在泰寕县西二十里丹霞寺宋李纲

   读书于此又朱文公读书处在县西南五里小均坳翠微阁在邵武县城南福山元建黄镇

  成记曰福山为樵郡胜游之最山之僧为阁以延宾客扁曰翠微县东有回龙飞龙空明诸阁县西

  有会景阁越王台在邵武县城西越王无诸游猎之所又建寕县北百丈岭亦有越王台又

  先天台在县南三滩熙春台在邵武县城西登高山顶明统志宋知军张师中建黄通有诗

  又钓鱼台在熙春台下会景亭在邵武县登高山舆地纪腾在熙春台东南前视井邑万

  瓦鳞次左瞰清流右临碧𪩘采芹亭在邵武县城外旧儒学前宋建知军方岳有诗又县

  治内海棠亭宋张士逊听讼之所手植海棠因以名亭止马亭在光泽县西北寰宇记在

  邵武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当飞猿岭口马之登降于此止息故名盖即今之止马市魁星亭

  在建寕县学门左宋邑令程梦桂建怡云亭在建寕县南宋待制俞丰读书之所中又有来

  薫致爽舒啸浮香诸亭今为云谷书院育英堂在邵武府学宋淳祐中建教授方澄孙为

  记又府治内有雅歌堂邵武县南有安淮堂俱宋建斯美堂主邵武县登高山宋建知军方

  泽有东堂在邵武县积善山宋吕季充隐于此瑞榴轩在邵武县学内宋时有石

  榴士人观其结实之数以为登科之信熙寕三年结二实颇大是岁叶祖洽上官均名在一二祖洽

  诗曰已分桂叶争云路不负榴花结露枝后人因以名轩又听雨轩在县南福山元黄清老读书处

  台溪精舍在邵武县东南七台山麓小溪之滨宋儒何镐藏修之所有味道堂朱子为记

  丹崖使院在泰寕县东五十里石𮝚在泰寕县东北三十里石周遭如城自辟五门

  其内村原十馀里其东有宝盖龙潭仿佛桃源李纲宅在邵武县东三十五里渠里村

  岩宅在建寕县东百馀步五代梁开平闲改建广福寺宋时改建城隍庙

 ︹关隘︺杉关在光泽县西北七十里杉岭上西去江西建昌府一百二十里为江闽往来之通道

  相传唐广明元年置元至正十九年陈友谅兵陷杉关侵福建二十五年明太祖攻陈友定克浦城

  松溪分遣王溥自建昌出杉关铁牛关在光泽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和山上鐡牛岭

  土隘在邵武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黄土岭亦曰黄土关即古黄土银场也元置黄土寨巡司至

  正十九年陈友谅遣其将邓克明侵邵武陈友定大破之于黄土寨即此拏口巡司

  武县东八十里宋时置寨元改巡司兼置税课务明初改税课局寻皆废有拏口驿明洪武三年

  驿丞 本朝乾隆八年裁改驻县丞三十二年仍设巡司又同巡寨在县南五十五里宋置寨元改

  巡司明洪武十一年省水口巡司在邵武县东南一百六十里宋置水口寨元因之明

  洪武二年改置巡司大寺寨巡司在光泽县杉关宋置在县西北小和山元至正二十

  五年迁于止马市明洪武三年移置于关东清化镇在光泽县西六十里九域志县有清

  化镇一曰清化墟杨坊寨在邵武县东北五十里宋绍兴二年置元改巡司眀洪武十一

  年省又元置税课务明初改税课局今亦省军口寨在建寕县南六十里赤上保宋绍定

  五年置明洪武十三年置巡司十四年裁西安寨在建寕县西宋绍定五年置在县西六十

  里新城保元置巡司明洪武三年迁于里心保在县西四十里正德十五年知县周必复迁于邱坊

  隘后废嘉靖二十三年知县何孟伦复置于邱坊隘后又迁于新城保黄泥铺今废朱口寨

  在泰寕县东三十里宋绍兴五年置元改巡司寻废今有朱口墟梅口寨在泰寕县西三

  十里宋绍定五年统领刘纯分忠武军于此以镇罗源筋竹之冦后废为梅口市今为梅口墟

  墟堡在邵武县南六十里旧墟街堡周三百六十丈止马市在光泽县西北六十里明

  正统十一年自县东移税课局于此今废樵川驿在邵武县城内东隅杭川驿

  泽县西门外宋置杉关驿在光泽县大寺寨巡司西元置

 ︹津梁︺长虹桥在邵武县东五里跨樵溪旧名长春明建 本朝康熙四十六年修为梁一十

  五道长一百五十五丈有屋一百十四间泰定桥在邵武县东元泰定中建翼以石栏

  济桥在邵武县南元皇庆元年建明天顺成化间修 本朝乾隆十四年三十三年重建

  锦桥在邵武县西宋皇祐中建明洪武成化间重建 本朝康熙年间修乾隆三十四年重修

  又泰寕县亦有画锦桥跨小东门旧名东桥以叶祖洽登第归改今名万年桥在邵武县

  西北跨大溪长六十三丈有奇宋嘉定中建名嘉定桥嗣后屡经修复改名曰端平曰环碧曰大徳

  曰至正曰樵溪曰济川曰水北平济桥在光泽县东门外跨大溪嘉定十四年建长三十

  七丈有屋数十楹承恩桥在光泽县西跨大溪俗名杭西桥宋嘉定五年建 本朝康熙

  元年重建长三十五丈上覆以屋旁列店肆旧名宏济乾隆初易名洪济二十六年邑令王瑶修三

  十一年圯于水邑令杜琮重修易今名镇安桥在建寕县东门外跨河潭宋绍定元年

  长四十六丈有竒杉津桥在泰寕县东明万历间建 本朝顺治康熙雍正年间重建干

  隆三十四年修朝天桥在泰寕县东明洪武三年建宏治十七年重建 本朝康熙五十八

  年易木为石覆以亭乾隆三十三年黄公桥在泰寕县东元天历间建明洪武二十七

  年重建 本朝干隆三十四年修龙湖桥在泰寕县东六十馀里元至正闲建跨龙湖东

  安泰桥在泰寕县东南五里一名迎恩桥明洪武中建跨黄溪为往来孔道一名延福

  易家渡在建寕县滩头园

 ︹堤堰︺黎公堤在邵武县续通志自紫云溪起至浮桥头亘半里明崇祯间同知黎遵筑

  堤在泰寕县北眀万历间推官钱名世筑王塘在邵武县通志其塘有三曰上麦湖中麦

  湖下麦湖旧传王氏潴水之所故名刘金陂在邵武县二十三都明万历间刘权捐金修筑

  壕上下坝在邵武县通志古城基也元魏嘉努移城入里数百步因旧基筑坝蓄水

  以溉民田乐思坝在泰寕县东续通志源自黄坑流至鬲岭灌田四十顷明知县胡玻筑

  本朝乾隆二十八年县令王润重筑旧名鸬鹚陂因民乐其利改今名

 ︹陵墓︺︹汉︺闽越王墓在泰寕县西五里高逾十丈︹隋︺欧阳祐墓在邵武县

  西五十里大干山有庙曰广祐︹唐︺上官洎墓在邵武县南和平里煖水窠危全

  讽墓在光泽县西龙兴寺后陈岩墓在建寕县西大岭之岩︹宋︺何兑墓

  在邵武县东台溪水尾子镐墓在台溪东砀山之原上官凝墓在邵武县南和平里子均

  墓在县东黄中墓在邵武县东北一都故县吕祉墓在邵武县樵岚积善山通志绍

  兴中以祉死国事敕其妻吴氏合葬于此刘爚墓在邵武县三都桂林原李郁墓

  在光泽县东黄岭李方子墓在光泽县西南六十里管蜜村刘刚中墓

  寕县西八十里朱岭谢皓墓在建寕县北青云岭下邹应龙墓在泰寕县南南

  禅寺

 ︹祠庙︺李忠定公祠在邵武县南白莲塘祀宋李纲黄𥳑肃祠在邵武县四曲

  溪西祀宋黄中又县东刘文简祠祀宋刘爚东关外刘义壮祠祀宋刘纯县东隅胡将军祠祀宋胡

  朱文公祠在邵武县治南旧社学昭烈祠在泰寕县东祀唐张巡许远

  忠烈祠在泰寕县下水南祀明主簿张彦圣完节庙在建寕县西凤山旧名东平庙

  祀唐张巡许远宋元丰中建明永乐中改今名

 ︹寺观︺宝岩寺在邵武县城北隅唐大顺间建广福寺在邵武县城西南唐会昌间建

  为邵武丛林胜地又城南觉惠寺唐伏虎大师爱其地有山林泉石之胜建寺于此安国寺

  在邵武县东五里许宋景德间建西岩寺在邵武县西唐天宝四载建 本朝乾隆三十

  二年重建惠海寺在光泽县十都咸通五年龙兴寺在光泽县城西宋崇寕四

  年建又建寕县城北隅亦有龙兴寺五代梁龙德二年报国寺在建寕县南五里金铙山

  之麓五代梁龙德间建中有白莲池红芍圃虎溪桥蟾窟井龙鳞松鐡线梅玉柱峯漱石浦八景

  普劝寺在泰寕县西𬬻峯之麓唐天祐间建丰岩寺在泰寕县西二十里瑞溪保唐

  天祐二年建宋李纲读书于此观音寺在秦寕县城北明建本朝乾隆三十一年

  妙观在邵武县熙春山麓隋开皇中建龙山观在泰寕县城西隅政和七年










                       协修官邦光恭 纂

                       总纂官廖鸿藻恭覆辑

                       校对官叶志诜恭 校

大清一统志

 邵武府

︹名宦︺︹五代︺邹勇夫固始人王审知时为仆射命镇归化时榛芜亘野烟火仅百家勇夫

  招抚流亡葺理宅舍民负而至县因以立︹宋︺张度太平兴国中知邵武军首创军治有

  张士逊阴城人淳化中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

  撤盖雨霑足始归苏为祥符间知邵武军政尚清简在郡多题咏人传诵之曹修睦

  建安人天圣初知邵武军有善政始建郡学尹洙河南人康定中知光泽县以古文勉励学

  者文体为之一变治尤有绩李山甫南城人嘉祐闲知建寕县建学校择士充弟子员儒

  风以吕蕡蓝田人嘉祐间知泰寕县治尚静简不事烦苛袁毂鄞县人元丰闲知邵

  武军莅官清介尝有诗曰沧浪不须濯缨上本无尘徐夀建安人元祐间知泰寕县会改盐法

  计口敷盐民苦之夀不从民赖以安黄琮莆田人元符间知泰寕县时闽今以治行称者琮与

  陈麟翁谷号三循吏谢潜长汀人知建寕县毁淫祠禁溺子邑人生子多以谢名吴逵

  崇安人宣和间知泰寕县县产茶引额过重逵力为中请去其半王洋楚州人绍兴间知邵

  武军民俗生子多不举洋奏立举子仓凡贫民当产者以钱米给之赵子木绍兴闲知邵武

  军时上官愔守延平魏矼守建安与子木俱刚介有政声有鐡铛脚三刺史之号王以咏

  建安人绍兴闲知光泽县尝曰治公家如私家自符天理惜官物如己物乃合人情终任未尝妄费

  林宗显长乐人乾道间知建寕县庭无留牍为民兴利除害民立祠祀之谢源

  人淳熙间任邵武县丞静重有守陈孔硕侯官人绍熙闲知邵武县聪明慈爱有古良吏

  张䜣毘陵人绍熙间知光泽县尝仿社仓之法以济里民之无盖藏及中下之家生子不

  举者又附仓列屋以待行旅疾病无所归之人法甚精善朱子为之记包恢建昌人嘉定中

  邵武守王遂辟为光泽主簿平寇乱除豪猾政声赫然胡斌湖州人为殿前司将官戍邵武

  绍定三年盗众大至斌奋身迎战格杀甚众武告以众寡不敌斌曰郡民死者以万计赖生者数千

  人我不缀其势使得脱走则贼蹑其后无噍类矣遂巷战兵尽矢穷遇害尸僵立移时始仆事闻赠

  武节大夫王遂金坛人绍定三年福建寇扰甫定以遂知邵武军过江山浦城道中遇邵武避

  地之人即遗金为归资从者如市至郡抚摩疮痍剪平凶孽民恃以安赵以夫宋宗室居

  长乐绍定间知邵武军政尚安静再造府治陈韡侯官人绍定间提举邵武军破潭瓦磜贼

  督捕馀寇贼首晏彪迎降韡以其力屈乃降卒诛之王埜金华人绍定初摄邵武县事后复摄

  军事盗起唐石亲勒兵讨之刘纯建阳人绍定中摄邵武县事以除寇功改秩为真未几建

  寕下瞿寇起纯提兵直抵贼巢兵败死之事闻赠官与一子下州文学赵纺夫宋宗室居

  闽县初为建寕尉有才名绍定间辟知本邑筋竹洞为贼巢纺夫抚循制驭元恶授首四境肃清

   方澄孙莆田人淳祐间邵武军教授寻擢知本军绥柔犷俗尝著女教一书治郡以最闻

   宋秉孙建阳人景定间知建寕县值岁饥悉力赈给邑旧无城乃度地兴筑不期年而成后

   倅本赵良淳馀干人任泰寕三簿耻事干谒咸淳末元兵至众溃良淳死之︹元︺廉

   忱延祐间邵武路总管崇学校饰从祀像绰有政声王应祚清源人至顺间知邵武县

   廉直有才士民戴之曲出维扬人至正间知邵武路俭朴寡欲僚属化之时汀寇犯境极力保

   捍郡赖以安吴阿勒坦布哈三华人至正闲监郡建寕𬒳盗募兵破之水口又

   进击于垓岭追斩殆尽议者谓城污于贼当悉焚弃吴阿勒坦布哈恻然曰民为贼胁耳置不问

   吴阿勒坦布哈旧作吴按摊不花今改正耶律惟一至正间任邵武县达鲁噶齐兴学奖

   士后以其学敷教成均阿勒达尔台𫎇古扎拉台人至正间知邵武县性凝重处公

   事如家事视同僚如昆季 阿勒达尔台旧作安荅儿秃扎拉台旧作札儿台今并改正孔公

  俊曲阜人至正间知邵武县时邑新被寇公俊存恤劳徕轻徭薄赋重惜民力大修学宫民不知

  ︹明︺周时中江南人洪武初知邵武府时承元季兵革之馀民皆流离时中拊循安辑

  民遂生养之乐夏祥凤嘉兴人洪武间知邵武县尝曰廉为士之大节居官而不能廉大节

  亏矣虽有政事何足尚哉及代去囊箧萧然林兴祖潮州人永乐间官常丰仓大使郡饥

  慨然诣巡抚夏原吉恳言民命危急词色迫切遂檄郡发廪所活数万众邹良乐安人永乐中

  知邵武县多惠政宣德末考绩当迁邑民乞留命増秩再任杨衡岢岚州人正统间知邵武

  府时沙贼倡乱奄至城南衡勒兵讨之郡境晏然李春鳯阳人正统间任检校邓茂七党为

  乱至城南垓岭春率民兵出战亲冒矢石连发辄中贼却去盛时望无锡人成化间知邵

  武府因粮起科延名儒以教诸生以除奸弊兴教化为务冯孜南充人成化间知邵武府慎征

  输平徭役民投牒诉讼一讯而决时建阳贼为乱孜发兵直抵其穴平之王佐琼州人成化中

  邵武府同知泰寕遭寇佐往招谕降其胁从者数十人馀贼悉散去刘俊深州人成化中知光

  泽县以戢奸植善为首务毁淫祠禁师巫葺学宫人称其得为政之体王拯东莞人成化间

  知邵武县公廉爱民尝以公事出郊民具鸡黍拯止茹蔬夏英德化人宏治间知邵武府躬循

  阡陌褒孝扬善凡公署学校水利桥梁一一修举郑銮缙云人宏治中任邵武县丞临政毅

  然不可干以私值大造黄册除飞诡诸弊以三则缟徭役民颂其平葛浩上虞人正德中知邵

  武府量属邑阔狭更定赋役俗尚巫男女聚会无别下令严禁入觐疏陈利弊五事悉见施行居六

  年民戴若慈母王钫奉化人嘉靖中知邵武府为政简静公庭寂然不烦鞭朴御史行部衔钫

  亢直伺隙不得已察治行知其廉吏乃荐之朝江一桂婺源人嘉靖闲知建寕县制黠胥铲

  秕政建东山书院置曰以赡诸生何孟伦新会人嘉靖闲知建寕县扁其堂曰节爱凡有

  益于疆围士民者一一具举时称贤令陈激衷南海人嘉靖中建寕县学教谕率诸生习

  冠射礼巡按聂豹聘主五经书院激衷言笑不苟尤精于乐律许缮临清人嘉靖闲任建寕巡

  检慷慨有胆力时汀寇侵掠夜半闻警进追之寇伏猝起从兵皆遁缮䧟池中死焉民哀之为立祠

  郑宣化应天人万历中知邵武府操履贞素卒特祠祀之表曰真清司马祉

  人万历闲知邵武府政先文教时有虎噬人祉为文以祷虎立毙程寰歙县人万历间知光

  泽县立义仓义学教养备至王道焜钱塘人崇祯中由南平知县升南雄府同知会光泽

  寇发父老以道焜令南平有声请于抚按改知光泽县事至则抚剿兼施部内底定

 ︹太朝︺赵之连洛阳人顺治初知邵武县会山寇起与江右寇应泉数万屡薄城下驻防兵少

  外援不至之连简阅民壮得二千馀亲冒矢石所向披靡卒于官温光涵清源人顺治中

  知建寕县时军需孔亟光涵设法供应四郊安堵徐登第奉天人顺治间署建寕驻防守

  备计擒土寇黄黑等杀之寇焰遂熄王銗湖广人康熙𥘉任邵武副总兵值土寇乱銗大张筵

   宴令部将诱降寻皆就擒东路以平李化龙榆林人康熙初建寕防御游击尝延绅士询民

   间疾苦有古儒将风值江右寇入境化龙率兵奋击遇伏而死张瑞午汉军镶蓝旗人康熙

   中知邵武府耿逆之变阴与同知高举副将王进谋讨逆事泄皆遇害瑞午子玘瑛珍珖玳瑜六人

   及媳王氏李氏举子登选皆殉事   闻瑞午赠太常寺卿举赠福建按察司副使王兴

   禹广寕人康熙中权知府事时冦盗剽掠之后城邑为墟兴禹一意招集驱逐悍卒诸所征发不

   事追呼胥吏作奸必置之法柯永新襄平人康熙中知光泽县邑有豪猾引江右寇入境

   为乱永新诣府镇请兵密设竒计直捣其穴擒之贼党解散谢绍仁铜陵人知光泽县岁

   饥发赈全活万馀人雍正十三年奉文清丈军田昭仁力为请免升户部主事人为立祠王瑶

   渭南人乾隆二十五年知光泽县爱民训士暇辄便服诣田闲劝课邑有陂泉相其形势䟽濬之分

   定某陂某泉可以灌田若干亩而无有馀不足之患倡建书院考棚重修洪济水口二桥士民赖之

  ︹人 物︺︹唐︺黄桓 邵 武 人母 丧 庐 墓三 年芝生墓侧鹤 巢于 墓 林邑 旧 无 鹤人 因称其地为鹤 林

    坪贞观 中旌 闾其后 永 淳 初有张巨 篯吴海母丧俱 庐墓 十三年 观 察 使奏蠲其 家徭赋上       官

    洎邵武 人干 符 末为 镇 将时黄 巢自 浙东逾江 西破饶 吉䖍 信 等州 刊 山开道 直趋 建州洎与 子

    兰领 兵拒 贼力战父 子皆 被害陈  岩字 梦 臣建 寕 人有 智 略干 符间 黄 巢掠 福 建诸 州 所至 残

    破 岩 聚 众数 千保乡 里屡 败 巢 众远 近赖 为固 时邑 为 黄 连镇 岩表为 义寕 军 中 和四 年代 郑镒 为

    福 建 观察使 为治 有威 惠 先是城 壁 公 府 学校 为 巢焚荡 几尽 岩悉 力 完辑闽 中 遂 安︹          宋︺龚

   慎仪字世则 邵 武 人开 宝 初除 驾 部郎中 为歙 州刺史宜 春 卢 绛领 兵 数千 陷 歙且趋 闽欲 引

    慎 仪为 谋 主慎 仪厉 声曰 吾 已受 宋 命虽一日 失援 肯从 贼 耶绛 怒杀 之子 极 字日 拔 官至枢密 使

    直 言 无隐 真宗 常顾谓 李 迪 曰人臣 如 极岂可 多得 从 子颖 字同 秀大中 祥 符 间官至 银 青光禄 大

    夫 立 朝 慷 慨著 有 正 己 箴李    巽字仲 权光 泽人博 学能 文举 太平兴 国八 年进士 任江 西提 刑

   明恕第一迁两浙运使郡人登进士自巽始上官凝字成叔邵武人庆历进士为铜陵尉

   秩满有老叟十数人馈药数器发之皆金追而反之历知安邱县治豪右无所挠终尚书职方员外

   郎子垲官至广东转运判官治有异绩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人博学能诗文登皇祐进士

   为大理丞历官知卫州卒以元祐党人追贬歙州别驾著有青箱杂记游烈字晋光邵武人

   从胡瑗学官至职方员外郎郡人知经学自烈始谢诇字诚甫建寕人治平进士初令临川

   人称为谢冰壶后守汀州卒子黻字彦章提举河北常平仓值改铸大钱黻言不可忤蔡京谪监漳

   州税后除吏部郎中知兴化军以亲老归上官均字彦衡凝次子熙寕进士第二任北京留

   守推官为窦莘等明冤谪知光泽县哲宗初为御史论罢青苗复常平法又论蔡确及张璪李清臣

   击去之徽宗立迁给事中时相欲尽循熙丰法度为绍述均言法度惟是之从后入党籍久之复龙

   图阁待制致仕卒孙谔字正臣邵武人熙寕进士官右正言守正不阿力论杨畏偷合诡随

   始终三变又言役法不均忤蔡京出知广德军后入元祐党籍谢皓字德夫诇从子元丰进士

   擢金部郎历建昌南剑绛州三郡考绩皆最黄中美字文昭邵武人绍圣进士知卫县以

   修河功转真定府录事移信德军宣和末金兵攻信德中美𡚒死守城金人退宣抚使俾行军事抚

   摩疮痍民复安堵靖康初卒于官子永存字坚叟绍兴进士官至正议大夫孙公绍咸淳进士著有

   黄伯思字长睿邵武人幼警敏尝梦孔雀于庭觉而赋之词采甚丽元符中进士高等

   好古文竒字初淳化中命待诏王着续正法帖伯思病其乖杂考引载籍作刊误二卷伯思学问慕

   杨雄诗慕李白文慕柳宗元有文集五十卷次子䚮裒伯思平日议论题跋为东观馀论三卷

   翁一光泽人家贫业樵闻徽钦北迁𡘜三日骨立死李纲字伯纪邵武人父夔为华亭尉

   有政声终龙图阁待制纲登政和二年进士累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京师大水疏言当以盗贼外患

   为忧七年金兵日迫纲刺臂血上疏内禅之议乃决靖康初金兵渡河宰执守避敌之议纲力陈不

    可去上感悟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纲治战守之具身自督战杀其众数千金兵乃退未

    几谪建昌军金兵再 至起用入援未至而都城失守建炎初拜尚书右 仆射力陈十事荐张所为河

    北招抚傅亮为河东经制宗泽为开封留守后黄潜善汪伯彦沮所及亮纲乞归田吾知尽事君之

    道不可则全进退之节患祸非所恤也寻落职绍兴二年除观文殿学士上条六事赐诏褒谕除江

    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次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谥

    忠定纲负天下之望以一 身用舍为社稷生民安危忠诚义气动乎远迩每 宋使至燕山必问李纲

    赵 鼎安否其为远人 所畏服如此何 兑字太和邵武人宣和进士授广西提刑检法官东平

    马仲宣慰诸道辟置幕下绍兴中秦桧自陈其有存赵之功兑列上马伸事状言伸有移书伪楚斥

    使避位之节桧怒下兑狱削官桧死乃复子镐字叔京有学行与朱子友善学者称台溪先生著有

    易论语说台溪集上官悟字仲达均季子建炎中留守东京刘豫叛城䧟死焉李郁

   字光祖光泽人父深官朝散郎入元祐党籍郁尝授业于杨时时竒之妻以女绍兴二年召对便殿

   授迪功郎会秦桧用事遂筑室西山读书学者称西山先生黄中字通老伯思从子绍兴进

   士第二除起居郎使金还每见辄言边事又独陈备御方略寻兼给事中内侍迁官不应法谏官刘

   度坐论近习龙大渊忤旨𥙷郡已复罢之中皆不书牍群小媒孽乾道改元以集英殿修撰致仕居

   六年召对内殿以为兵部尚书陈十要道帝亟称善中力求去除龙图阁学士致仕中为人敬纂朱

   于尝裁书以见愿进于门弟子之列其后上遣使访朝政进端明殿学士犹以山陵梓宫为言以人

   主之职不可假之左石为戒累封江夏郡侯卒赠少师谥简肃俞丰字应南建寕人乾道进士

   调建阳尉𫉬盗应赏丰曰捕盗职也受赏是利民为盗矣累迁吏部侍郎奉祠归黄涣

   亨光泽人尝从吕祖谦学守岳州罢厨传蠲鱼税捕淫巫治绩甚著上官基字仲立邵武人

   调衡州推官赵汝愚謪零陵道经衡阳卒时人皆畏韩𠈁胄不敢为营办丧事基独往殡殓郡守钱

   鍪上其治行迁提点铸钱检讨官任希夷字伯起邵武人自眉州徙家从朱子学朱子器

   之曰伯起开济士也登淳熙进士开禧中为礼部尚书奏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为百代绝学之倡

   乞定议赐谥累官权参知政事卒赠少师谥宣献邹应龙字景𥘉泰寕人庆元二年进士

   第一历迁起居舍人与韩𠈁胄不合出知赣州侂胄诛擢中书舍人宝庆初抗疏请留真徳秀魏了

   翁为当路所忌讽言者挤之嘉熙初权参知政事举贤才抑近小夙夜以天下为念以老请归卒赠

   少保谥文靖李吕字滨老郁从子晚见朱子于庐阜遂为讲学之友子闳祖字守约从朱子

   学笃志精思朱子留之家墪编中庸章句或问辑略登嘉定进士辟古田令改广西经干诸司论荐

   改秩未赴卒弟相祖朱子命编书说三十馀卷辨质详明用心精切幼弟壮祖同年进士调闽清尉

   朱子嘉其有志真德秀称其为人物典型严粲字明卿邵武人精毛诗尝自注诗名曰严氏诗

   辑朱子诗传多采其说严羽字仪卿邵武人自号沧浪逋客有沧浪集二卷行世同族有严

   仁字次山严参号三休居士皆博学好古世称三严刘刚中字德言建寕人初喜读老庄荀

   杨书及登朱子门问读何书以所业对朱子曰老庄坏人心术自是笃志正道朱子易其字曰近仁

   既归筑室讲学邦人士翕然从之登嘉定进士丞兰溪卒杜杲字子昕邵武人以父䕃授海门

   买纳盐场未上辟江淮帅幕金人围滁州杲登陴中矢益自奋励卒全其城知安丰与元兵大战御

   书慰谕之擢淮西及沿江制置使屡立战功进龙图阁学士卒杲淹贯多能为文丽密晚岁专意理

   学尝言吾用兵无悖谋无左画皆得之四子书子庶字康侯㓜倜傥有大志通宋典故从父行闲习

   边事立战功进直秘阁移淮西兼庐州安抚副使人懽迎如见慈父治绩甚多寻直宝文阁卒

   武子字成之邵武人与李方子友善同受学于朱子补太学生时议函韩𠈁胄首与金请和武

   子曰奸臣首不足惜如国体何率同舍力争嘉定中登进士擢知处州进秘阁修撰李方子

   字公晦吕之孙初见朱子语曰观公为人自是寡过但宽大中要规矩和缓中要果决遂以果名斋

   嘉定中廷对第三调泉州观察推官故事秩满必先通书庙堂乃除方子曰以书通是求也丞相史

   弥远闻之怒逾年始除国子录方子不少贬以求合弥远以为真德秀党罢之既归学者毕集尝语

   人曰吾幸于大本有见处此心常觉泰然高谈字景遂光泽人绍定中旁郡盗作诸子请避谈

   曰有庙祏在将焉之贼至执诸庭曰我欲东破武阳得耆老如尔者率是乡子弟吾其齐乎谈唾贼

   大骂遂遇害而里人赖以免谈平居言动必由礼法故乡人敬而附之丁从龙泰寕人绍

   定中以击贼功授保义郎端平二年领兵克复淮安转忠翊郎八月遇盗于广西怀集县力战死朝

   命褒赠庙祀危昭德邵武人宝祐进士为秘书郎条上厉民四弊迁侍御史諌作崇阳宫

   权工部侍郎同修国史致仕昭德在经筵以易春秋大学衍义进讲规正甚多︹元︺李应龙

   字玉林郁之后博学有节操至元间两荐俱不起所著有春秋纂例孝经集注黄镇成

   镇邵武人以圣贤之学自励授江西儒学提举未仕卒所著有尚书通考陈士元邵武人与

   黄镇成以文为友隐居不仕有武阳志略武阳耆旧诗宗号旸谷先生郭回邵武人素贫年

   六十无妻奉母寄宿神祠中营养甚艰母年九十八卒回佣身得钱葬之每旦诣坟𡘜祭十四年不

   辍州上状命给衣粮赡济仍表异之陈道邵武人父樵为虎所噬道𡚒前纵击虎舍父噬道啖

   之乡人悼焉︹明︺曾伯舆建寕人养志山林洪武初以明经署本县儒学事著有鸣缶集

   何伯清泰寕人洪武末为大理评事永乐初起广东按察佥事修雷州坏闸溉田七十万顷

   张诚字自明建寕人永乐进士任监察御史遇事敢言巡按交趾弹劾镇守大臣及中贵之不

   法者继巡浙江湖广风节凛然陈泰字吉亨邵武人永乐举人除训导用荐擢监察御史巡按

   贵州大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景泰中以左佥都御史督治河

   道自仪征至淮安濬渠百八十里塞决口九筑坝三历抚苏松四川淮扬所至民皆德之邹允

   隆名昌以字行泰寕人正统进士授太常博士改太仆丞奉使安南时安南经黎季犁之乱久昧

  朝仪允隆据礼裁正丰度肃然江安宗泰寕人正统中与兄安祖奉父母避寇安祖出求粮

  为贼所缚索财不得欲杀之安宗闻之即奔往请代安祖曰吾有子弟亟归善养父母安宗曰弟冥

  顽蠢愚养父母非兄不可乃绐贼曰家财悉掌于兄嫂兄去乃可得也贼听安祖归逾日无耗遂为

  余志字志学建寕人天顺进士官刑部主事陈𫟪策有言其越职诏下吏鞫状乃斥言

  者志亦出判广州升石阡知府致仕归朱钦字懋恭邵武人成化进士授寕波推官治行最

  擢御史所至著风节宏治中迁山东副使钦有清望属吏闻声敛戢十五年吏部举天下治行卓异

  者仅六人钦与焉正德中历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疏斥刘瑾瑾衔之因事逮问斥为民瑾诛复官

  甯坚字永直邵武人事母至孝成化间领乡荐任凤阳同知吴从周字宗文邵武人

  嘉靖中以贡授庆元训导署邑篆以城西北当山之下易窥探改筑外城六十馀丈于山上民呼曰

  吴公城擢国子学正致仕郭冕字宗周光泽人家贫父病瘫亲吮脓血日夕祝天愿以身代母

  患日舌䑛之复明陈孟温建寕人父殁庐墓三年有黑兔白鸦集墓所有司为立孝子坊

  从子翰一父病笃尝粪验瘥剧母日久盲舌䑛之明如故李春熙字皥如建寕人万历进士

  授太平推官决狱平允改肇庆监军征交趾释俘𫉬平民千馀迁刑部主事以执奏代藩争立事谪

  彰徳稍迁南户部乞终养归江日彩字光素泰寕人万历进士初令金谿升御史疏释累

  臣广枚⺊纠贪横三事奉命督辽饷清核侵冒数十万晋太仆寺少卿卒王显字希文邵武人

  性孝友母病盲以舌䑛之复明人以为孝感江振鹏字翼云泰寕人天启举人崇祯末授

  怀远知县明亡不食死妾张氏子白龙怀龙俱从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

  翔字飇举邵武人崇祯间以贡入京值诏求言翔慷慨上书语侵权贵几不测选新城令密设方

  略平乡民之乱明亡与同邑守备元体中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   赐谥节愍

  嘉彩字白夫泰寕人崇祯举人挈家奉母入山足迹不至城市二十馀年工书画标其所作曰

  兼山邱园

 ︹本朝︺邓凤梧邵武人顺治丁亥山寇起系凤梧令先导索山中富室凤梧弗从寇磔之一乡

  皆免于难张仕缙邵武人顺治八年以贡知黟县时海氛猖獗逃兵乘机为乱仕缙集乡勇

  抵祁门斩渠魁五人又生擒贼将郡守嘉其忠勇请题叙在任兴利除害育士爱民卒于官

  贵巽字首元光泽人顺治中曹寇逼致之授以伪札贵巽入郡请发兵歼之身为先导擒其贼

  首郡守题其门曰义士聂芳字桂侯建寕人顺治十一年贡知巢县与民休息追呼不扰

  刑罚未尝滥及尝招抚湖南流民复业上官课吏治以芳为江北诸令冠黄金铉字守正邵

  武人家贫事母余菽水承欢康熙六年举孝子已酉领乡荐耿逆变逼胁受职拒之几不测后以母

  老绝意仕进母卒哀毁骨立陈洪字宏九郡武人康熙举人知新化县岁不登发仓赈贷罢

  供亿时盐价昂力请淮盐贮长沙听民转贩邑有三虎洪焚牒于社虎出境寻署湘潭以忧去

   锦生光泽人康熙十三年耿逆蹂躏村邑锦生为练总 大兵进剿身先乡导手格杀贼时贼

   有不怕官兵千千万只怕练总一个毛之谣因设伏诱锦生出战以众寡不敌𬒳擒死之邦

   协字克一建寕人康熙举人甲寅耿逆之双逼令受职义不屈避僻村土城中丙辰逆党以火攻

   逼令出仍不屈阖门遇害江瑞恺字泉叟泰寕人以捐粟助赈授散秩方启元

   人十岁丧母家贫负贩以为父甘旨娶王氏事舅亦甚谨雍正二年举孝行邓成珠

   人家贫父早卒佣于廖距家数里日乞米趋送母所旋返供役已而母盲负依主旁舍自减餐饭母

   厕牏必亲母卒日夜长号葬毕不知所之朱仕琇字斐瞻建寕人乾隆申子举乡试第一戊

   辰成进士选庶吉士授山东夏津县以至诚抚字其民改福寕府学教授寻乞归养母主鳌峯讲席

   十一年造就人才甚众仕琇治古文自晚周以迄元明百馀家悉究其利弊而一以荀况司马迁韩

   愈为大宗大兴朱筠推其文谓足成名一家所著有梅崖居士文集三十卷外集八卷

 ︹流寓︺︹宋︺范如圭建安人僦舍邵武以居学者多从之质疑季陵括苍人居于邵武建

  炎中除太常少卿金兵南下车驾仓卒趋杭陵独奉九庙神主以行绍兴中以徽猷阁待制知广州

  ︹明︺傅冠进贤人官大学士崇桢末避地于泰寕之汾水人士多从之游

 ︹列女︺︹宋︺龚氏二女邵武人父慎仪为卢绛所杀二女被掳以行至王堂香岩寺绛置酒

  饮二女遂自缢于寺后小墩后人名其所曰烈女台去台百馀步有双冢焉叶氏姑嫂

  泰寕人绍定闲寇乱二女与嫂义不受辱结襟投于溪流邑人为立三洁祠︹元︺邱朱温

  妻危氏光泽人至正闲寇陷杉关氏𬒳执骂不绝口夫妇俱遇害同邑危萱妻陈氏亦与夫

  同死于金灵山上官成一妻李氏光泽人至正闲避寇乌石山𬒳执驱絷前行经

  龙床石崖深数百丈氏曳绳投崖并贼陨焉方某妻官氏名胜娘建寕人其夫耨田

  胜娘馌之见一虎方攫其夫胜娘弃馌奋挺击之为虎所伤虎舍去胜娘力疾负夫至中途殁有司

   以闻旌复其家黄氏女泰寕人父元实至正间贼至遇害女被发跣足奔父死所抱尸哭贼

   欲犯之女骂曰恨不生啖尔肉尚敢为不道亦遇害︹明︺徐存妻王氏徐忠妻

   江氏泰寕人正统间同避寇于扫帚寨豫相谋曰万一事急有死而已寇至王抱幼女投崖江

   继之俱死李祥妻杜氏名全泰寕人正统间避寇于狮子岩为贼所执抱幼子投崖死

   同邑无名氏沙尤之乱贼虏之亦投崖死官时中聘妻杨氏名玉英建寕人涉猎

   书史善吟咏许聘时中会时中有家难父母改受黄聘玉英度势不可已遂留诗自缢艾仲

   魁妻姜氏名辛姑建寕人正德中寇乱𬒳执欲污之乃绐贼曰吾从汝第求僻处指前水

   碓贼信之至水次遂投死三日始殓颜色如生朱建妻施氏建寕人年二十四有殊色

   嘉靖间寇欲污之氏触石破头骂声不绝更掷石中贼贼撃死之横梨贯腹磔尸而去官异

   香建寕人其姑失行遣所私闯入妇室欲并乱之氏度难自完遂经死

 ︹本朝︺江亘南妻陈氏邵武人顺治中山寇剽掠拥氏以前氏不行贼强负之乃咬贼

  耳贼怒断其喉同邑虞润四妻黄氏陈周四妻高氏万绍祖妻梅氏符宋仁妻吴氏谢某妻蒋氏子

  光炎妻杨氏俱遇寇抗节死王锡荣妻黄氏邵武人夫早殁矢志不嫁五十年如

  一日顺治年闲 旌宋大雄妻陈氏邵武人年二十夫病𥸤天愿以身代复割股以

  进夫亡裂帛自尽同邑黄觉轩妻应氏夫亡亦自经以殉何肇晖聘妻宋氏

  姑邵武人年十六许字肇晖肇晖死氏至夫门哭而殓之遂留奉舅姑舅殁姑贫劝之再适不从苦

  节十五载而殁何国权聘妻郭氏名正玉光泽人许嫁未归而夫卒氏奔丧数日

  投缳死同邑廖愈达妻李氏妾张氏汪氏皆遇贼不屈死曽连妻艾氏建寕人兵至与

  其姑萧氏俱𬒳虏氏绐之曰释我姑愿从汝兵许之携艾而行至陈坪投深潭死同邑王家政妻李

  氏王家祚妻杨氏王嘉勲妻刘氏饶杰妻吉氏谢显之妻李氏甯天行妻廖氏徐必发妻陈氏廖褐

  妻何氏谢复亨妻高氏刘国平妻李氏俱遇贼不屈死张祈妻叶氏建寕人夫病氏

  刲股和汤以进夫殁绝粒一月死江履妻李氏泰寕人遇贼不辱死同邑朱子长妻

  萧氏萧汉藻妻黄氏冯肇先妻杨氏谢某妻邹氏谢九陞妻李氏童光美妻丁氏萧明廷妻袁氏俱

  遇贼不屈死林聂齐妻何氏泰寕人夫为虎噬氏招邻人追之得夫尸以所服白

  衣拭夫血葬毕乃服血衣自经于寝符用植妻朱氏邵武人夫亡守节同邑童瑜妻

  黄氏江素书妻黄氏吴楚妻谢氏龚于朝妻陈氏魏滨妻李氏梁芹妻吴氏江陈畴妻陈氏江万里

  妻陈氏朱荣妻上官氏龚子享妻葛氏黄佩妻傅氏张腾云妻谢氏吴程雯妻严氏陈荐之妻梁氏

  谢君儒妻上官氏杨圣泽妻丁氏江起鲤妻朱氏谢芳春妻高氏俱乾隆年间 旌黄镇中

  妻梁氏光泽人夫殁舅姑老病氏奉养惟谨及殁丧葬尽礼乾隆中 旌同邑梁明福妻李

  氏郭尚珣妻黄氏毛伯伟妻郭氏黄祖珩妻邱氏李云瀚妻熊氏梅玑妻张氏李时益妻危氏危日

  举妻黄氏黄环仰妻梁氏黄翔紫妻郭氏方汉翔妻何氏高觐光继妻龚氏梁居易继妻梅氏龚文

  宗妻李氏高振妻李氏李华椿妻陈氏危精一妻高氏高骅妻刘氏陈晖妻上官氏曹应吉妻饶氏

  毛光焕妻王氏上官模妻龚氏李光长妻上官氏上官瑶妻吴氏黄有𬭚妻江氏龚梅挺妾高氏林

  元海妻何氏高忠源妻邱氏张翼龙妻危氏张翼邦妻官氏李光陪妻何氏上官正平妻黄氏王庚

  下妻吴氏烈女饶氏俱乾隆年间 旌赵元文妻何氏建寕人年二十而寡孝事

  舅姑抚孤成立同邑黄云鹏妻苏氏王锡瓒妻甯氏朱国瀚妻谢氏涂景芳妻熊氏涂景祐妻饶氏

  陈鹤峯妻李氏杨世仪妻孔氏廖类璠妻张氏谢鸿仪妻姜氏聂万锺妻何氏鄢尚宾妻黄氏朱文

  倬妻李氏朱文佩妻徐氏谢学经妻姜氏谢国和妻连氏甯元萼妻丁氏刘绍沄妻黄氏刘垂仅妻

  谢氏黄孙要妻彭氏何之景妻曾氐吴必位妻王氏岳昌明妻黄氏张卫澜妻谢氏徐光英妻艾氏

  徐光义妻邓氏烈妇官德华妻朱氏贞女张氏俱乾隆年间 旌郑本醇妻江氏

   泰寕人夫亡守节同邑陈启新妻江氏陈长春妻丁氏江锺良妻李氏戴从哲妻黄氏俱乾隆年间

   李胜邻妻胡氏邵武人夫亡守节同邑高铣妻李氏郑崑妻敖氏黄毓兰妻王

   氏高𤈶妻梅氏黄协吉继妻邹氏谢思溥妻何氏陈文谨妻邓氏梁阜如妻陈氏黄信溶妻叶氏郑

   仲逊妻蔡氏生员李大蕴妻罗氏葛敦复妻叶氏黄源波妻朱氏王廷纪妻璩氏萧俊章妻朱氏王

   铠之妻黄氏王廷肃妻魏氏烈妇饶毛仔妻张氏俱嘉庆年闲 旌妻王氏

   人夫亡守节同邑上官纪继妻王氏高隆清妻李氏曾其崲妻龚氏李常昭妻黄氏龚大本妻上官

   氏黄悠仪妻德氏何泽平继妻李氏陈曜继妻周氏危景隆妻李氏游绍庸妻徐氏何泽年继妻李

   氏何长位妻龚氏黄宗望妻宗氏毛宗炳妻郭氏龚润沄妻杨氏邱维栋妻徳氏毛世玵妻叶氏上

   官裴之妻严氏张元端妻彭氏生员张元金继妻李氏何均厚妻万氏贞女程宗曜聘妻高氏俱嘉

   庆年闲 旌李登荃妻余氏建寕人夫亡守节同邑生员张鹏翰妻余氏黄徳樟

  妻罗氏吴金绶妻陈氐刘德蕙妻姜氏俱嘉庆年间 旌叶远谋妻郑氏泰寕人夫

  亡守节嘉庆二十四年 旌

 ︹仙释︺︹唐︺五台禅师名隐峯邵武邓氏子元和中将往五台山路出淮西阻兵乃掷锡空

  中飞身而过后倒立而化龙湖禅师名普闻僖宗第三子至邵武结庵居焉一日有老人

  拜谒曰某此山之龙行雨不职当见罚愿垂救俄为小蛇入袖至暮风雨交作雷电绕空而散蛇自

  䄂岀复为老人谢曰深山乏泉当致此以供养乃爪石成穴涌泉一区后人崇其刹号为龙湖

 ︹土产︺苎布各县俱出葛布出建寕县永城开山二保铜鐡出邵武县新唐书邵武县

  有铜有铁铁丝 药 黄蜡 竹各县俱岀最坚实笋亦最佳

  

汀州府表                 

                     

大清一统志

 汀州府在福建省治西九百七十五里东西距三百里南北距三百八十里东至延平府永安县

  界二百四十里西至江西寕都州瑞金县界六十里南至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界二百十里北至江

  西建昌府广昌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漳州府南靖县界四百里西南至广东嘉应州界三百四

  十里东北至邵武府泰寕县界三百五十里西北至寕都州石城县界二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五

  千二百二十六里

︹分野︺天文牵牛须女分野星纪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扬州之域周为七闽地后属越秦为

  闽中郡地汉为会稽郡冶县地后汉为会稽南部

  都尉地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晋太康三年置新罗

 县属晋安郡刘宋以后废隋为建安郡地唐开元

  二十四年置汀州天宝元年改临汀郡乾元元年

 复曰汀州属江南道王代属王闽寻属南唐宋属

  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升汀州路属福建道宣慰

  司明洪武元年改汀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属福建省领县八

 长汀县附郭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十里东至寕化县界八十里西至江西寕都

  州瑞金县界六十里南至上杭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瑞金县界六十里东南至连城县界一百六

  十里西南至武平县界一百五里东北至寕化县界八十里西北至瑞金县界六十里汉冶县地晋

  置新罗县属晋安郡宋以后废唐初复置新罗县寻徙开元二十四年置长汀县属汀州大历十四

   年移汀州来治五代及宋因之元为汀州路治明为汀州府治 本朝因之寕化县

   东北一百六十里东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清流县界三十五里西至江西寕都州石

   城县界七十五里南至长汀县界九十里北至邵武府建寕县界一百十里东南至清流县界六十

   里西南至长汀县界一百里东北至归化县治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江西建昌府广昌县治一百九

   十里汉冶县地晋新罗县地唐初为沙县地开元二十四年置黄连县天宝元年改曰寕化县属汀

   州五代及宋因之元属汀洲路明属汀州府 本朝因之清流县在府东北二百里东西距

   一百十里南北距七十五里东至延平府永安县界九十里西至寕化县界二十里南至寕化县界

   十五里北至归化县界六十里东南至连城县治二百里西南至寕化县界二十里东北至归化县

   治九十里西北至寕化县界三十里汉冶县地晋新罗县地刘宋以后为沙村县地唐为寕化长汀

   二县地宋元符元年置清流县属汀州绍定中废元复置属汀州路明属汀州府 本朝因之

  化县在府东北二百九十里东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延平府将乐县界三

  十里西至寕化县界八十里南至延平府永安县界九十里北至邵武府泰寕县界六十里东南至

  永安县治一百六十里西南至清流县治九十里东北至将乐县治一百二十里西北至邵武府建

  寕县界一百里汉冶县地晋将乐县地刘宋以后为将乐沙村二县地唐为寕化及将乐沙县三县

  地宋为清流县地明成化六年置归化县属汀州府 本朝因之连城县在府东南一百

  六十里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至延平府永安县界八十里西至长汀县界六

  十里南至上杭县界一百里北至长汀县界六十里东南至龙岩州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上杭县

  治二百四十里东北至清流县治一百四十里西北至长汀县界六十里汉冶县地晋新罗县地唐

  长汀县地宋元符间置莲城堡绍兴三年升置莲城县属汀州元至正六年改曰连城属汀州路明

  属汀州府本朝因之 上 杭县在府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距一百

   六十里东至龙岩州界一百里西至武平县界二十五里南至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界一百三十里

   北至长汀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永定县治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广东嘉应州治三百十里东北至连

   城县治一百四十里西北至武平县治八十五里汉冶县地晋新罗县地唐初为龙岩县地大历四

   年析置上杭场宋淳化五年升置上杭县属汀州元属汀州路明属汀州府 本朝因之武平

   县在府西南一百五十里东西距一百九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至上杭县界五十里西

   至江西赣州府安远县界一百四十五里南至广东嘉应州界九十里北至长汀县界一百五十里

   东南至潮州府大埔县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嘉应州界一百里东北至长汀县界一百二十里西

   北至赣州府会昌县治一百八十里溪冶县地晋新罗县地唐置武平镇五代王闽置武平场宋淳

   化五年升置武平县属汀州元属汀州路明属汀州府 本朝因之永定县在府东南三百

   里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漳州府南靖县界一百里西至上杭县界七十里

  南至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界五十里北至上杭县界八十里东南至漳州府平和县治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广东嘉应州治一百六十里东北至龙岩州治一百四十里西北至上杭县治一百二十里

  汉冶县地晋新罗县地唐为龙岩县地宋为上杭县地明成化十四年分置永定县属汀州府 本

  朝因

 ︹形势︺南通交广北达江右实瓯闽之奥壤宋张文潜修学记

  介于䖍梅之闲铜盐之闲道所岀宋郑强移创州学记崇山

  复岭西邻赣吉南接潮梅鄞江前直圆峯后枕卧

  龙在山谷斗绝之地文献通考

 ︹风俗︺风声习气颇类中州宋陈一新赡学田碑君子质直好义

  而恬于进取小人愿悫少文而安于勤劳岛居

  者安鱼盐之利山居者任耕织之劳气刚愎而

  好斗心𥚹迫而浅中明统人安朴素士乐诗书

 ︹城池︺汀州府城周五里二百五十四步门六濠广一丈五尺唐大历四年建明崇祯四年

  拓建 太朝康熙三十六年修 长汀县附郭寕化县城周四里一百六十四步门四正

  负山三面临溪宋端平中建眀正德九年重建 本朝顺治七年清流县城

  里一百六十步有奇门四明正德四年归化县城周四里九十步门四南北水关二明

  正德九年嘉靖三十七年重建 本朝康熙二十年连城县城周四里八十步有奇

  门四水门二宋绍兴中建明正德四年重建上杭县城周七里三百三十六步门七濠

  广二丈眀成化二年建 本朝康熙二年修乾隆元年二十八年重修武平县城

  里八十四步门四东西水门二宋绍兴中建明宏治十四年拓建 本朝顺治中修康熙初重修

  永定县城周四里一百十二步有奇门四濠广二丈馀明宏治五年建 本朝顺治三年

  康熙四十八年雍正八年重修

 ︹学校︺汀州府学在府治东卧龙山麓宋绍兴三年 本朝康熙二十年乾隆十四年

  二十四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名长汀县学在县治东北府学左成化八年建 本

  康熙二十一年修乾隆八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名寕化县学在县治后初在县东

  正街宋淳熙中迁于翠华山麓明正德间始建今所 本朝顺治十八年康熙二十一年乾隆三

  十二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五名清流县学在县治北宋元符中建 本朝康熙三年修十

  九年雍正十二年修入学额数十五名归化县学在县东二十里龙湖眀成化间建于

  城西明溪驿后凡再徙 本朝康熙十一年由城北改建今所雍正三年乾隆二十三年重修入

  学额数十五名连城县学在县治东北宋乾道中建 本顺治五年重建康熙二年

  四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五名上杭县学在县治北宋嘉定中建于县城东明嘉靖

  三十年迁建今所 本朝顺治十年修康熙三十九年雍正六年乾隆三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名

  武平县学在县治西宋乾道中建于县东兴贤坊成化十年迁建今所 本朝顺治十

  三年重建康熙三十年雍正九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五名永定县学在县治西南明成化

  十五年建 本朝康熙十八年修入学额数二十名龙山书院在府学内文厂后 本朝

  康熙中建乾隆十四年拓建紫阳书院在长汀县福夀坊东本朝雍正二年建乾隆

  十四年修东山书院在长汀县城内东山明万历中建龙江书院在长汀县

  西门外 本朝康熙中知府鄢翼明建云龙书院在寕化县治左本朝乾隆八年

  文昌书院在归化县城东白沙桥右 本朝康熙十八年峩嵋书院

  化县城北 本朝雍正十三年莲峯书院在连城县东莲峯山亦名冠豸书院宋邱

   鳞读书处 本朝乾隆中建琴冈书院在上杭县治北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建乾隆

    二十二年拓建绿筠书院在永定县南挂榜山明隆庆六年

  ︹户口︺原额人丁一十九万八千三百三十六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一百四十八万五千九百三名口

   计二十五万一千八十二户又屯民男妇共八千九百三十二名口计九百二十九户

  ︹田赋︺田地一万三千一百四十顷五十八亩三分九釐有奇额徴地丁正杂银一十三万五千七百

    五十五两三 分四厘米一万四千六百五十一石二斗二合五 勺屯田一十二顷六十四亩三分一

   釐有奇额征丁粮银一百三十七两二钱九釐

  ︹山川︺卧龙山在长汀县城内北隅为县主山环城四面皆平田突起一山广五六里如龙盘

    屈而卧故名北面峭壁矗起城环其巅其南派为九支一名九龙山又名无境山山之左支为横冈

    岭少南为东山亦名龙首山右支为西峯在广储门外马鞍山在长汀县东五里又莲花

   山在县东十里笔山在县东十五里三山连络遥望如画拜相山在长汀县东南俯挹卧龙

   如人相拜状一名笏山山隈有霹𮦷岩宋元祐间迅雷震开遂成岩洞南山在长汀县南三

   里东连拜相山屹然如屏山有朝斗岩缘石扪萝而上俯视城市尽归目睫圆珠山

   汀县南四里当鄞江西溪二水合流之口形如圆珠一名龙珠山俗呼为宝珠峯方舆胜览又谓之

   应山又县南五十里有赤坑嶂山灵蛇山在长汀县南一百八十里山旧多蛇下有佛庐

   及蛇山庙九域志载为胜迹玉女山在长汀县西十五里相传为王氏女修真所又县西

   七里有展旗山县西三十里有赖溪障山鸡笼山在长汀县西五十里高十五里山形圆耸

   上凌霄汉今有隘口翠峯山在长汀县东北四十里壁立千仞烟云出没天色晴霁亭午方

   见顶东溪出此五灵山在寕化县南市西旧名五家山因产灵芝五茎改今名南山

   在寕化县 南十里三峯相连中峯特起如笔架然下有流水环绕如带牛头山在寕化县

   西北十里峯峦峭拔形如牛头又西北有乱罗山翠华山在寕化县北二里为县主山以

   山色四时苍翠故名元和志有元武山在县北五里即此宝山在寕化县北四十里上有五色

   石璀璨如宝故名其石性刚可磨为珠凤凰山在寕化县北五十里崇冈峻陇起伏数里

   形如凤翅故名又牙梳山在县北六十里以形似名险峻厄塞每为啸聚之所又陶峯山在县北入

   东华山在清流县东三里峭壁千仞前有斗台高耸入云登台则景物皆在目中

   山在清流县东七里层峦叠嶂回环二十里中耸三峯一峯尤高又东有莲叶山耸拔如莲叶又

   名斗笠山铁石山在清流县东南六十里山高多石坚里如铁有矶曰鐡石矶洞曰铁石洞

   洞口有九龙庙前有九大滩大滩之内又有小滩共十有八又东南二十里即九龙滩龙山

   在清流县南山脉自县西蜿蜒而来至此起伏如龙故名山势峻险顶平可容千人元季陈友定于

   此垒石为城名南砦其最高一峯去城五里谓之南极巉岏拔起顶上时有白云遥望如匹练其东

  有塔山又有铜锣山去城四里皆龙山之支峯丰山在清流县南一百二十里接连城县界势

  极峭拔常有云气覆之秋霁方见其顶县志宋淳熙间有刘道士裹粮扪萝而上积六日乃至其巅

  坦平如砥可生数千人有田园及室庐故址盖神仙窟宅也西灵山在清流县西为县右

  镇又方山在大溪西五里形如诰轴屏山在清流县北一名纱帽山又象形山在县东北高大

  旋伏如象屏风山在归化县东五里状若屏风龟山在归化县东二十里其形如龟

  府志相传宋儒杨时生于此相近有凤凰岩即时读书处南山在归化县东南二里高大苍翠

  其东北支峯横拦水口形如象鼻亦曰象山 按此与长汀寕化之南山名同地异五马山

  在归化县东南二十里五峯周遭连属其中土地平衍居民殷富相近有旗山高约三百丈以形似

  云台山在归化县东南二十五里岚烟蓊郁直耸云霄紫云台山在归化县

  东南八十里周二十里高十里其顶上平有田塘水碓腴田数千亩气候多寒夏月无暑每日色岚

   光互相掩映则紫气氤氲亦谓之均山楼台鼔角山在归化县南十五里数峯连属

   中一峯高耸状如楼台常有积雪亦名雪峯其稍下诸峯圆者如鼔长者如角因名县之主山也又

   南曰印诰山银瓶玉盏山在归化县西南十里四峯连属中一峯尖圆如瓶馀三峯

   圆小如盏故名响石山在归化县西十五里周山皆石人语则响应五顶嶂山

   在归化县西二十馀里县龙从此发脉傍有五雷石闽书作五雷山亦名五雷峯黄牛山

   在归化县西五十里亦名黄牛峯峯顶高峻而宽平宋末乡人结寨于此又县西七十里有云盖山

   蛾眉山在归化县北群峯连络中一峯正对县门若蛾眉然故名又县北三里有罗山县东

   北三里有飞凤山龙西山在归化县东北五十里奇峭壁立约千馀丈中有圣水岩有小

   石泉深尺许旋汲旋出涴之则雷鸣莲峯山在连城县东七里旧名东田石峭壁攒峯盘礴

   数十里绝顶平广可容万人有石泉流衍又有苍玉峡寇豸桃源芙蓉波金字泉皆为奇胜其旁有

  金柜山巅有巨石圆整横截一缝若柜故名天马山在连城县东南四十里怪石昂藏状

  如天白云山在连城县东南百里崚嶒竒崛高入青苍时有白云覆顶又金鸡山与白

  云山相近山势峻拔文溪东源出此西宝山在连城县南之南顺里每夜常有白光发林麓

  间或以为金银气故名银屏山在连城县南四十里磅礴屹立每冬日雪霁若银屏然又

  有云山在县南八十里赤岭山在连城县西山土色赤故名又县西北五十里有大岭山

  接长汀县界马坑山在连城县西北山下有涧曰马坑居民环聚后龙山

  城县北山脉自清流县丰山南逶迤而来至县后屹然拔起高耸磅礴为县主山一名蟠龙山

  坑山在连城县北眀万历中县令徐大化筑北闸凿石是山石线中有徐钦徐昌四大字连人

  高冻山在连城县北五里群峯深峻盛暑生寒故名堆禾山在连城县北二

  十里突起平陆状若堆禾黄氏世居其下今名黄屋山上峡山在连城县东北六十里两

   山夹立中通一路冷洋山在上杭县东二十里亘五里许高出群山俯瞰县治下有水迸

   石而出暑月尤冷故名铜鼔山在上杭县东一百里接永定县界高千仞周数里相传有

   铜鼓声闻则岁大稔上有黄杨岩下有二湖夹左右铁嶂山在上杭县东南接永定县界石

   壁峭拔势若屏障山之西产铁矿故名茫荡洋山在上杭县东南百里接永定县界峯

   峦崭绝林木幽深横琴山在上杭县南横亘溪南平广延袤如横琴然一名横琴冈

   山在上杭县南少西五里亦名挂𫀆山县之前案也羊厨山在上杭县西南一百四十

   里盘亘百馀里东接永定西接嘉应州危峯怪石千态万状人迹罕到又名王夀山展旗山

   在上杭县西五里数峯连属迤𨓦若展旗然为县之右镇金山在上杭县北少西三十里县之

   主山也宋康定间尝产金因名一名紫金山峦嶂巑岏苍翠如画上有三池名曰胆水上下二池有

   泉涌岀中一池则蓄上池之流相传宋时县治密迩其地水赤味苦饮则伤人惟浸生铁可錬成铜

  后县治既迁其水遂变不异常水山侧有百丈漈旧名黄金坑其东为灵蛇山峭拔凌空相传有巨

  蟒出没故名七峯山在上杭县北三里为县后镇七峯岋嶫翠色秀丽一名七星山

  宝山在上杭县北七里据金山之阳故名望之如笔插空南宝溪出焉近山有宝兴岩

  箩山在上杭县东北二十里高耸特立山顶端圆若箩然又县东北四十里有乱石隔山

  野山在武平县东三十五里一名梁山高五千馀仞分十二面险峻叠出绝顶有白莲池又县

  东二十五里有天马山灵洞山在武平县西十里有汤泉大洞三十六小洞二十八又西

  有双廌山双峯高插云汉交椅山在武平县北十里两脉交加形如交椅又北十五里有鹅

  龙门山在永定县东为县左镇峯峦连属其左有贵人峯挂榜山在永定县

  南横方如屏正对学宫形如挂榜满山红山在永定县西南五十里锦峯窑水口森耸

  雄丽半入广东潮州府界印匣山在永定县西为县右镇平坦方正若印匣然𫀆

  山在永定县西北八十里亦曰黎袍崠蓊郁苍翠远望如图画卧龙山在永定县北自

  茫荡洋山蜿蜒而来若卧龙然为县主山 按此与长汀县之卧龙山名同地异三峯山

  在永定县北三十里层峦连属自梌山嶂萦纡起伏直至卧龙山虎冈山在永定县北五

  十馀里两山相合林木阴翳一名虎光山又名斧冈山山凹中有坑如巨舰名金船塘每急雨至山

  土四流略不淤壅莲花山在永定县东北七十里层峦耸峙状若莲花东庄岭

  在长汀县东五里溪水经其下旧有东庄潭今徙在教场后界院岭在长汀县东南三里

  土中有珠牧儿锄地得之见风则碎俗呼为珍珠岭又二里有佛岭壁间有佛像一名通济岩

  源大岭在长汀县东南四十里又县东南五十里有县岭县南三十里有湘溪岭蘘荷

  岭在长汀县南百馀里地产蘘荷桑溪岭在长汀县南一百五十里接上杭县界一名双

  溪岭又县西南五十里有分水岭牛岭在长汀县西二十里有水东南入正溪又五里曰白

  头岭以常有白云冒顶故名新路岭在长汀县西六十里一名新乐岭贡水出此峭险壁

  立砂石崎岖背即江西瑞金县界大息岭在长汀县东北五十里岭顶有铺梓步溪出此

  黄柏岭在寕化县东南五十里路通清流县岭上有铺赖畬岭在寕化县西南五十

  里高峻有隘又西南有竹篙岭狐栖岭在寕化县西南六十里接长汀县界其状如屏大溪

  别源出此严塘岭在寕化县西北百里路通江西广昌县上有隘崆峡岭在清流县

  东十五里山𫝑临水中通一道至岭绝高又向阳岭在县东险峻壁立直插云汉亦曰高阳岭

  隘岭在清流县南一里接横口村悬崖绝壁有一夫当关之险横溪岭在清流县南十

  里高五百丈路通寕化县方域志县西南至百步岭十五里西至崆头岭二十五里西北至草鞋岭

  三十里皆与寕化接界高地岭在清流县北大山中其地最高半溪出此玉华岭

  在清流县东北五十里上有玉华洞石峯拔地苍翠横空玲珑穿透可容百馀人玉华洞之东有洞

   曰灵龟洞西有三穴曰石燕洞相传有道士秉炬行一日馀出洞口乃寕化县界铁岭

   化县东三十里接延平府将乐县界一名铁场岭高峻扼险上有铺隘又考岭在城南半里

   儿岭在连城县东九十里接延平府永安县界两峯对峙状若二猫相顾又县东五里有崎岭

   陡岭在连城县东南有大小二岭延亘五七里路通姑田小陶陡峻难行一名楮岭又县东南

   有横山岭盘回十馀里接龙岩州界赤竹岭在连城县南接上杭县界多产赤竹故名相近

   有牛路岭亦接上杭县界盘旋十馀里耕民贩牛广东必取路于此垂珠岭在连城县南百

   里接上杭县界宋景炎二年文天祥自汀州移屯漳州过此岭回顾垂涕居民表以此名相近又有

   远水岭亦接上杭县界行人以重滩患渉避水登此故名虎忙岭在连城县西北六十里接

   长汀县界其岭峻绝且长言虎过此亦仓忙也又县西十里有水西岭又西北五十里有分水岭一

   水沿岭分注东南入连城西北入长汀故名𬬻背岭在上杭县东十里乡人尝建𬬻其前

  故名又东五里曰佛岭有泉自石孔中出其清如镜又县东三十里有香岭旧产檀香故名县东五

  十里有罗括岭旧传罗括居此故名相近有𩀱溪岭接长汀界有二小溪环绕其下石碑岭

  在上杭县东南七十里下有巨石方正如碑有龙泉夏冷冬温相近有蜈蚣岭袤五里岭路蜿蜒若

  蜈蚣然又县东南五十里有东安岭三层岭在上杭县南十五里历三级始至其脊故名岭

  界永定县白鹤岭在武平县西十里形势轩昂为江广往来要路又有伏牛岭在县南六十

  里石径岭在县西北十五里石狮岭在县西十里御屏岭在县北五十里又有平顶岭当峯

  岭在武平县北七十里凿石为路长五里接永平寨上有双井泉渔溪禾丰溪皆出此黄公

  岭在武平县北一百五十里接长汀县界修阻二十馀里上有泉仅杯勺而群饮不竭因名圣公

  泉又县东北六十里有檀岭缘岭在永定县东百里接漳洲府南靖县界岭脊有圆墩亦曰

  双峯在长汀县东南三十里两峯高耸上逼云汉佛祖峯在长汀县西三十里

  土名九磜转北二里许树木阴翳石磴崎岖为极胜处仁夀峯在归化县西十里特起数

  百丈云兴则雨又君子峯在县西北八十里笔架峯在县东二十里文笔峯在上杭县东北

  十八里又县南十里有美女峯双髻峯在永定县北两峯并峙如双髻然又凉伞峯在县西

  北十八里冈峦崒嵂亭亭若盖一名凉伞崠狮子岩在长汀县东南九十里又归化县东

  四里亦有狮子岩西岩在寕化县东北五十里登石梯而上石笋屹立如门其中空洞可坐

  千人有石室数处东岩在寕化县东北西岩之侧石室旁有石莲数朵又有石如壶泉涌壶

  口与西岩竸秀灵峯岩在清流县南二十里清流环绕中有洞穴蒋公岩在清流县

  北五里丛石嵯峨外险中宽宋时有道士蒋姓者居此故名相近有清溪岩中有一水流出清莹

  灞涌岩在清流县东北七里飞泉怪石茂林修竹为一方之胜圣隐岩

  化县东南六十里悬崖峭壁樛木连阴侍郎岩在归化县东南八十里旧名翠云岩有翠

  云书院宋熙丰中侍郎张驾祭酒杨时左司陈瓘尝读书于此后改今名又南二里曰黄杨岩

  水岩在归化县东北五里上有泉水下滴亢旱不竭岩西有洞曰虚鸣洞一名玉虚洞阔数十

  丈洞内孔窍相通凡数十里泉石奇胜甲于一邑下有隐流即滚溪诸水所出也北斗岩

  在归化县西北五里石山环抱中窝平坦俗传星坠成窝又名星窟其中有一池石门岩

  在连城县东五里两石对峙中空成门又东二里曰鹫峯岩旁有瀑布朝天岩在连城县

  南百里高峻陡绝又县北七里有滴水岩仙女岩在上杭县东有石上有天窗透日昔有仙

  女居南安岩在武平县南八十里形如狮子中有二岩南岩窈窕虚明石室天成东岩

  差隘而石龛尤缜密其中泉石种种竒胜俗呼龙穿洞有十二峯列峙岩前如拱如揖又有绿水湖

  龙济岩在武平县西南二十里武平寨石径幽深林木嘉茂前有珠帘泉龙门峡

  在长汀县东北四十里地名含前石洞盘屈深邃中开一峡㰞中有溪乡人贸竹木者俱从此出

   湘洪峡在长汀县东北二十五里新桥下流溪中最险舟人惮之乌路峡在寕化县

   南十五里两岸壁立水势潆洄深不可测又七孤泷在峡下十五里石峻路险怒涛轰湍逶迤七曲

   舟行甚艰城门嶂在寕化县东北四十里山势卓立如屏元季寇乱乡人避兵于此

   云嶂在归化县东南五十里周百馀里其顶常有云气松柏嶂在永定县南三十里

   叠𪩘巍峨林木蓊蔚又桃坑嶂亦在县南山高林茂产铁梌山嶂在永定县北八十里山势

   峻特延亘百里林木茏葱四时不改上有石如马鸣则有兵杨梅崠在永定县东南四十

   馀里岧嶤高耸盘亘数十里其地多杨梅树故名又牙梳崠在县西北七十里接上杭县界有水南

   北分天上冈在归化县东三十里冈顶高峻人行其上如在半空七星冈

   城县南环列凡七如星之布又七里冈在县西南周七里眠象冈在永定县南二里当水口

   转流之处以形似名苍玉洞在长汀县东五里两石对峙天然成门中多怪石黄连

  洞在寕化县东五里其地多产黄连故名灵隐洞在寕化县北五十里洞前重冈叠𪩘

  森列左右小涧横截烟云缥缈有圣水桃竹又有一石拔地而起上有洼樽乳泉滴⿰氵历 -- 𤁋满而不溢饮

  之愈狮子洞在归化县西二十里怪石蹲踞状如怒貎中有数石室虚明深𮟏一柱屹

  立俨若雕镂象洞在武平县东南百里接广东潮州府界其初林木深阻相传有群象止其

  中故名后渐次芟辟为聚落萦纡环抱号九十九洞宋时置寨于此伯公凹在永定县西南

  锦丰窑径路窄狭道出广东潮州又寒水凹在县西北六十五里路出上杭石径险隘行者必下马

  步行眀成化间凿石通道行旅始便危石在寕化县北六十里突然一峯四壁陡绝峭石

  在连城县东七里莲峯灵芝庵后其石如削高插云霄上镌壁立千仞四字又龙爪石在县南一百

  十里马鞍石在县南四十里俱以形似名莲花石在上杭县南屹立大溪中状若莲花石壁

  间有山嶂隐然如妇人逐一鹅又县西北有仙榜石横立数十丈光不受藓上有古木又观音石赤

  面石俱在县北黄柏洋在清流县东北五十里宋文天祥尝引兵驻此白石溪

  正溪亦曰大溪又曰鄞江即汀水也源出寕化县界流经府城长汀县东又南流经上杭县北回龙

  滩合语口诸水又南经上杭县东至南山下过美女峯西流五百步萦回三折又南经潭口入广东

  潮州府大埔县界元和志白石溪水在长汀县南二百步寰字记溪水在州东四十里地名石涵内

  流岀从城过直至潮州通小船通志正溪在府东南发源寕化县历湘洪峡至东庄潭分为二派一

  自惠政桥入一自太平桥入至高滩角复合为一南流经上杭达潮州以入于海天下水皆东惟汀

  独南南丁位也郡名汀州以此东溪在长汀县东源出翠峯山至张家陂与正溪合又小湘溪

  源出南原北流至湘洪庙前入正溪南溪在长汀县南二十五里溪源不一经普济桥至南口

  而入正溪西溪在长汀县西源出大原至南板桥分为二派一由城濠至县东南兴云桥一由

  西田至县西南富文坊皆入正溪校步溪在长汀县东北源出大息岭左西流至南田入

   正溪又北溪源出县西北横坑亦谓之横溪东流至县东北攀桂桥入正溪大溪一曰清溪

   亦曰正溪源出寕化县东南流径城南萦回五十里至清流县治西南折而北绕城环抱三折经渔

   沧潭六十里至鐡石矶又二十里至九龙入延平府永安县界寰宇记沙源水出寕化县界黄土岭

   及䖍化县界通志溪源有六一源出正西石城县之堑岭流九十里至县西一源出西南狐栖岭流

   一百二十里合流一源出西北石城县之长坊流一百里合流又二十里至县此三派县南之上流

   也其在县北者一源出东北台田岭与建寕县分水流一百四十里至县东北一源出正北苦竹岭

   流六十里合流又三十里至县东一源出正东𤍠水窑头流一百里合流又四十里至县东与上三

   派合为一又东入清流县界旧志溪源出县北五十里石洞中𣸣涌而出名万玉泉流为小涧溉田

   数千亩又引而南为正溪之上源芹溪在清流县东源出归上里南流至芹口入大溪

   溪在清流县东南六十里源出连城县界过北团至罗口入大溪梦溪在清流县东南九十

   里源出梦溪里各山涧流至九龙滩口入大溪溪中有潭曰秋口潭三港溪在清流县西南

   五里有三小港源出寕化县界会流入大溪又郑家坊溪源出县北各山坑合流经古基头至南岐

   入大溪又岩坊溪在县治南流至横口入大溪嵩溪在清流县北五十馀里源自寕化县界流

   入过玉华岭南入大溪谓之嵩口又青溪在县西北源出寕化县界流经高地岭合于嵩溪谓之青

   丰溪在清流县东北五里源出高地岭流经白石桥入大溪瀚溪在归化县东兴

   善里源出龙湖涧南流至县东三十里亦曰雷霆溪沿溪乱石巑岏水石相激又布溪在县东四十

   里下流俱入明溪珩溪在归化县东二十里石珩村溪中有石沿渚夹峙一里许水从中流

   状如门槛曰门槛石下流入明溪明溪在归化县北源出县西二十五里五通凹流经城西

   五里其源始大环绕县北至县东形如腰带亦名腰带水至县东三里溪旁有大小二阜相对如明

   字因曰眀溪又东经象山下又东合珩溪瀚溪至县东四十里曰沙溪始可通小舟又东南经岩前

  黄沙口亦曰黄沙溪经永安县流入沙溪文溪在连城县南一名清溪有二源一出县西长汀

  磜东流经新林寺一出金鸡山西北流经县西南七十里合流回环屈曲九折而入清流县界亦谓

  之罗口溪又姑田溪在县南七十里水流至小淘相近有曲溪亦至小淘俱入文溪又县南八十里

  有明口溪新泉溪在连城县南源出县东南上罗地下抵汤泉有丰头溪合流入上杭县界

  合正溪又萧坊溪里冈溪俱出县南经上杭县界入正溪莒溪在连城县南五十里源出龙岩

  州山中下接杨家渡至长汀县界入正溪安乡溪在上杭县西胜运里源出东安岩山涧中

  西流入正溪水埔溪在上杭县西北十里源出武平县界东流经岩头铺至县东北五里

  水埔渡下二里入正溪又濑溪在县西三里源出县西界萦展旗山而东环县西南绕琴冈三折而

  入正金山溪在上杭县北源出金山东流二里渗入沙石中号干坑数百步外复涌出

  长流合南宝溪过灵蛇山至语口入正淫又南宝溪源出南宝山下流数里纳𥖎水入金山溪𥖎溪

  源出锺寮场东以溪西水赤绝鱼亦名赤水又新田溪源出锺寮场西皆入南宝溪又县东北三十

  里有苦竹溪源出白沙里山涧中九曲溪源岀新坊口俱入正溪千秋溪在武平县东源

  出梁野山经谷孝里合流入化龙溪又渔溪在县北源出当峯岭合禾丰溪又黄沙溪在县东南十

  五里聚灵溪在县西源出灵洞山俱入化龙溪化龙溪在武平县南百步一名南安溪源出

  清平乡南流合归顺乡小溪入广东嘉应州界濠坑溪在武平县西六十里源出江西安远

  县界入化龙溪又武溪源出县西三十五里亦入化龙溪露溪在武平县东北一溪七湾俗呼

  露溪七渡引流而东亦曰大顺岭溪又北入长汀县界接七里河入正溪又顺明溪在县西源出大

  岭下西流至江西会昌县界入正溪大洲溪在永定县南溪南里源出龙岩洲界大池西南

  流入县境经高陂丰田至县治西折而南入广东大埔县界丰稔溪在永定县北八十里

  源出龙岩州界西流经县界又西经上杭县界为黄潭溪又西南过丰稔寺前合跳鱼溪至石崆

  入大溪又跳鱼溪源出梌山嶂经丰稔寺前入丰稔溪又汤湖溪源出黎袍山流经长窖至牛鼻崆

  入跳鱼溪文溪在永定县东北六十里源出太平里西南流合武溪入大洲溪又金沙溪在县

  北金沙村源出分水岭经金谷寺出古溪桥入大洲溪 按文溪与连城县之文溪名同地异

  湖在长汀县东二里居郡寅位故名周百步中有小山水溢不没又有辛湖在县西一里周七十

  步二湖皆以方位名也柘湖在寕化县东北百里四时不涸溉田甚广其侧又有羊鸦湖

  蛟湖在寕化县西北六十里深不可测明统志乡人遇旱投败铁于湖内辄作暴雨怒涛涌出

  其鐡而后已天井湖在上杭县东南二十里阔五十馀丈旧在县东后忽涸而南移相去

  十五咸水湖在上杭县南三层岭北味咸冬夏不涸晏湖在永定县治西南周

  百馀丈山溪之水渟潴为湖可引以灌田又涵水湖在县西今名龙安寨澄澈萦洄中起一阜旁有

  麻潭在长汀县东南十里众流皆会于此山𫝑盘互过此折为九曲龙门潭

  化县南二里其深莫测引流而东亦曰龙津有龙门桥跨其上流合大溪又神头覃在县西南五里

  神头岭下水极清深又斑竹潭在县南七里潭侧多斑竹赤冈潭在县东北七里中有狂波石相传

  有二龙蟠石上水涨时波涛汹涌渔沧潭在清流县东三潭相属深不可测两岸有巨石

  对峙渔人多聚于此故名石门潭在连城县北二十里乌石岭下两石夹岸如门中有石潭

  其深莫测流入大溪又石城潭在黄屋山下其石陡险回环如城石固潭在县北三十里两岸峭石

  水深莫测莲花潭在连城县东北文溪下流又有莲塘在县西一里泉水所潴宋莲城以此

  为名又杨花潭在县东由文溪而下夹岸多杨柳花飞蔽潭故名黄石潭在县南八十里流通上杭

  铁珠潭在连城县东南百里中有细黑石如铁珠然潭侧有路石壁峭立人过不敢谛视

  草鞋潭在上杭县北二里大溪所经延袤数里又黄土潭在县北四十馀里以潭旁土色皆

  黄故蛟潭在武平县南八十里水深无际又龙溪潭在县西六十里怪石嵌崆旧传龙穴

  其间磜角潭在县西三里祷雨辄应磜头在长汀县东六十里峭壁数十仞瀑声如雷又有磜

  角在县西七十里高岩怒湍溉田甚广雷鸣漈在寕化县南五里声如雷轰故名

  飞漈在寕化县南乡重冈复岭环布森列登陟极难漈居其中坦然宽平山环水合有田有池

  草茂林深易于藏聚龙潭漈在寕化县北四十里相传有龙潜其中时至涨溢百丈

  漈在归化县东南八十里又白水漈在县西十里皆自山顶泻下又上杭县东南三十里亦有白

  云漈在武平县东二十里瀑流如练亦曰白水漈渔梁滩在长汀县东二十里

  又有鸬鹚滩在县西一里蛇王滩在县南三十里此下河水湍急屈曲九折为九曲滩又有纱帽滩

  在县南三十四里又南一里为王屋滩又有磜滩在县南百里甚险九龙滩在清流县东南

  九十里上六龙最险属本县下三龙稍平属延平府永安县界九龙上下共计二十馀里凡九湾十

  八折每龙两崖石峡逼窄如关隘仅可丈馀而石龙横截水面高可数丈乘舟下龙如在高山坠于

   平地明成化间募工凿去恶石滩势稍缓然险峻犹为七闽著牛角滩在清流县西南十里

   又七里滩在县东七里溪多乱石曲折浅急下有杨梅潭又旗角滩在县东南八里长空滩在县东

   十五里怪石纵横中有大黄石耸峭激浪险次九龙杨梅滩在连城县西北六十里源出虎

   忙岭滩流险隘舟楫罕通岸上旧多杨梅故名下流入文溪回龙滩在上杭县北旧志大

   溪中滩以数十计磨石滩在永定县东北滩石错立水势澎湃又罗滩箭滩在县东憔滩

   在县西水势俱险石硖涧在归化县西南二里源出山下石硖中流至县西合腰带水

   沙水池在连城县南四十里春夏泉水涌溢溉姚坊田过冬则涸御天池在上杭县

   南琴冈之旁蓄水备旱溉田甚广玉泉在长汀县东八十里流为瀑布其地产茶号玉泉茶

   温泉府境温泉凡十有一在长汀县者二一在县南何田市周数十里能熟生物宋绍兴间砌

   为石池又疏寒泉以减其热一在县南安仁保由石窦涌岀溉田甚多在清流县者三一在县东嵩

  口一在县东邱源一在池溪皆出山下可熟物在归化县者一出县东一百里磜头四时鼎沸如汤

  在武平县者一又名热水井周围数丈泉从石窦岀有硫黄气在永定县者四一在县东大洲一在

  县东南下洋自石壁流岀一在县南箭滩皆可盥浴一在县西北里田极热可以熟物金乳

  泉在长汀县城内眀统志相传为定光佛卓锡处万斛泉在寕化县北五十里石洞中喷

  涌而出流为小涧溉田数千馀亩东峯泉在清流县东渔沧岸下五里长如玉龙居人架

  竹引过龙津桥以便里汲涌泉在归化县东十里自水底石𨻶涌出高一二尺如散珠然一名

  滚水俗谓即滴水岩伏流所发也甘泉在归化县北五里至冬而涸土人引涧水灌之随吸

  而入久之灌足水乃大岀滚滚不竭可溉田千亩官陂泉在武平县北七里源泉汹涌灌

  田数鄞江井在长汀县治东金花坊深三尺许外水入而不溢内水出而不竭溉田甚

  广古井在寕化县西五里清澈甘冽病者饮之即愈三龙井在连城县南其中云

  雾腾起即雨旱祷辄应

 ︹古迹︺长汀故城在长汀县南唐置为汀州治元和志开元二十一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

  潮州北广州东福州西光龙洞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馀户奏置汀州因长汀溪为名郭下

  为长汀县寰宇记长汀县旧治在九龙水源长汀村大历中移在白石乡地名金沙水旧志长汀村

  在今上杭县北十五里去今州二百三十里今名旧县又迁东坊口正今县东北五里大邱头一名

  旧州城又有县基岭在县治南福寿坊相传移州东坊时于此置县故名后又迁今治即白石乡也

  亦谓之衣锦乡 按新唐书开元二十四年开置汀州元和志误新罗故城在长汀县

  西南晋志晋安郡有新罗县元和志龙岩县先置在汀州界新罗口名新罗县天宝二年改名新唐

  书志汀州初治新罗大历四年徙治白石寰宇记州初治新罗以其地瘴居民多死大历四年观察

  使承昭奏移理长汀白石村去旧州理三百里黄连废县在寕化县东元和志寕化县西

  南至州六百里本沙县地开元二十二年开山洞置西与䖍化县接新唐书志寕化县东黄连县天

  宝元年更名九域志县在州东北一百八十里旧志黄连故县在今县东五里亦曰黄连镇五代后

  同光元年王闽迁县治于镇西竹篠窝即今治也县境山峻水急峯峦万叠至县治则四围平坦

  旁挹嶂岫下瞰溪湖称为形胜上杭故县在上杭县东寰字记汀州有上杭场在州南去

  八日程至漳州界九域志淳化五年升上杭场为县在州南一百六十里旧志唐析龙岩县胡雷下

  堡置上杭场在今永定县东四十馀里金丰乡南保大十三年徙场于秇梓堡在今永定县东北

  六十里宋淳化五年升场为县至道二年始迁治鳖沙在今上杭县东北三十里又名白沙里而故

  县遂废咸平二年又迁治语口去鳖沙二百步后为在城里天圣五年又迁于锺寮场在今上杭县

  西北其地坑冶大兴商贾辐凑乾道三年又迁于郭坊来苏里即今治也汀州故卫

  汀县治东明洪武四年 本朝顺治十八年上杭废所在上杭县城西北隅眀成

   化三年置 本朝顺治十八年王城在连城县西南七十里宋末文天祥奉帝昺驻兵于

   此故莲城堡今连城馀治宋元符间置绍兴三年梅州士曹虞观上言长汀县南北去

   县三百馀里控御不便因升堡为县割长汀古田乡六团里以益之元至正六年邑人罗天麟为乱

   讨平之始改莲为连取去草之义合同场在长汀县东登俊坊左宋置榷盐税于此后废

   银场在长汀寕化二县寰宇记长汀有黄焙安丰二场俱出银铜九域志长汀县有上宝一银

   场归禾拔口二银务寕化县有龙门新旧二银场长永七庇二银坑又有龙门坑在县郭东

   寮场在上杭县九域志县有锺寮一金场旧志在今县西北二十里天圣中尝移县治于此后

   为平安里又有永兴场在县东五十里通利场在县南六十里及金山利济龙山石门语口凡七场

   皆宋时采金及铜鐡处武平场在武平县治寰宇记汀州有武平场在州西南计五百程

   接循州界九域志在州西南二百五十里淳化五年升场为县锦丰场在永定县西南五十

  里俗名锦丰窑旧志上杭旧有端利场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嘉兴场在县南一百五十里兴济场在

  县南一百六十里及浮流锦丰凡五场皆宋时采金及铜铁处诸场皆在今县界莒溪务

  在连城县九域志长汀县有莒溪鐡务旧志有莒溪场在连城县南五十里莒溪旁又郭家山场在

  县南三十里又南有宝成场又金鸡场在县东南金鸡山下皆宋置以开采铜鐡久废御帘

  乡在归化县东中和一都府志宋端宗避元过此因遗一(⿱𥫗廉)-- 帘遂名其乡谢公楼在长汀县

  治南唐张九龄有诗环翠楼在长汀县卧龙山下宋建道山楼在长汀县治后旧名

  北楼搂下为熙春堂宋郡守陈轩有诗南楼在长汀县城上宋陈轩有诗愿丰楼

  在寕化县治宋宝祐间建皆山楼在连城县治蓬莱阁在长汀县治宋建

  骧阁在长汀县城上东南隅上接龙山下瞰龙㶚左有飞来石旧名清阴阁亦曰集景楼又名

  双清阁宋建绍兴间刘乔改今名芙蓉台在长汀县治宋建又映溪台在县东苍玉同群

   石之巅旧名翠微亭宋乾道间郡守谢知几建升仙台在寕化县西四十里相传昔有刘熊

   二道士修錬于此白日飞升居人筑台刻二像于石壁平寇台在武平县南岩前里均庆

   苍玉亭在长汀县城东苍玉洞群石中宋宣和中建陈轩诗我爱汀州好山川秀所钟

   阁前横潏水亭畔列奇峯横翠亭在长汀县城东宋郡守陈粹建山光野色横在目前

   林亭在寕化县治又有龟阴如农二亭俱宋宝祐中建观澜亭在清流县治东明洪

   武末建大溪横于前群峯峙于后士民多游览焉镇山堂在长汀县治又有如心道管二

   堂俱宋绍兴间建东山堂在长汀县卧龙山麓宋宝祐中郡守胡太初辟旧圃而新之又

   有常春堂在圃之西北隅前有方沼勤政堂在寕化县治宋宝祐中建读书堂

   平县西宋李纲诗灵洞水清仙可访南岩木古佛同居公馀问佛寻仙了赢得工夫好读书

   虎庵在长汀县东五里青松对植苍翠交阴为一郡游览之所雪峯庵在归化县后龙

   山下元陈友定屯兵处壁垒犹存屯营庵在武平县东五里何屯冈下县志相传五代有

   统军使何姓者尝驻兵于此筑小城周二里许故址犹存










                        协修官邦光恭 纂

                        总纂官廖鸿藻恭覆辑

                        校对官周维新𠫵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