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012

卷十一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
卷十二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卷十三

长湍都护府 编辑

东至朔宁郡界五十里,至麻田郡界三十六里,至积城县界五十一里。南至坡州界四十五里。西至丰德郡界二十六里,至开城府界三十七里。北至黄海道牛峯县界十三里。距京都一百四十七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长浅城县。一云耶耶,一云夜牙新罗景德王改今名,为牛峯郡领县。高丽穆宗四年,以侍中韩彦恭[1]乡,升为湍州显宗九年,复为长湍县置令,为尚书都所管。文宗十六年,直隶开城府。本朝太宗十四年,幷临江县,号长临县,后更以长湍幷于临津,号临湍县世宗元年,复为长湍县令。世祖二年,省长湍临江属于临津。四年,复以临江临津属于长湍。五年,以中宫曾祖高祖玄祖三茔在其地,升为郡,移治所于桃源驿之地。睿宗元年,置镇,升都护府。

镇管 编辑

都护府一 编辑

江华

郡三 编辑

丰德朔宁麻田

县二 编辑

涟川乔桐

官员 编辑

府使、教授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隰川长浅城耶耶夜牙湍州长临临湍

姓氏 编辑

本府韩、田、冯、许、宣。

金州

盐州

临津宋、金、咸、邢、标、宣。

临江李、郑、卢、卿、史。

松林金、文、田、宋、车、米。

山川 编辑

望海山 编辑

在府北四里。镇山。

龙虎山 编辑

在府东十里临江县南。

华藏山 编辑

临江县。我太祖猎于此山,逐鹿[2]绝壁,高数十尺,人不能行。鹿滑下,太祖马亦滑下,至底[3]蹶未起,即射鹿毙之。

白岳 编辑

临津县北。高丽丰德白马山为右苏,以白岳为左苏。

恭愍王九年,欲迁都南京,卜于太庙,不吉,不果迁。于是亲幸此山相地,山南营宫阙,周七百二十步。时人谓之新[4]

都罗山 编辑

临津南二十五里。

九龙山 编辑

在府北三十里。即圣居山。详见牛峯县

五冠山 编辑

在府西三十里。山顶有五小峯,团圆如冠,因名。

高丽文忠,未详世系,事母至孝。居五冠山灵通寺洞,去京三十里。为养禄仕,朝出暮返,告面定省,不少衰。叹其母老,作《木鸡歌》,名曰《五冠山曲》,传于乐谱。李齐贤词曰:木头雕作小唐鸡,箸子拈来壁上栖。此鸟胶胶报时节,慈颜始似日平西。

崔淑精诗:峨峨五冠山,灵秀入空碧。高标配日观,万古雄盘礴。长松荫层巓,瑶草被岩壑。崖深泻朝霞,壁绝盘巢鹤。五峯次低昂,冠佩列仲伯。中有古神坛,祀秩同五岳。缅怀山下人,令闻昭千亿。平生忠孝心,永激颓靡俗。相思不可见,空歌木鸡曲。

宝凤山 编辑

在府西二十里桧岭东。山势如凤褰舞,故名。

涌岩山 编辑

五冠山东北。山与五冠天磨诸山相连,但峯峦有异耳。

绵䌷洞 编辑

五冠山下。洞中宏旷幽阻,无一寺刹。谚传若构佛宇于此,国祚不长,盖高丽裨补之意也。

灵通洞 编辑

五冠山下。自花潭而上,山回路转,沿溪屡渡,至其洞。洞中平衍,人家数十,落世以浣布为业。

遮日岩 编辑

绵䌷洞口。有岩石平广可坐,凿石为窠臼。人言古人张幕立柱处,或云仙人所游,或云君王所幸。有泉盘回,其𫘝如箭。其下为泓,泓底皆石,群鱼泼剌,历历可数。

花岩 编辑

灵通洞口。一名花潭。潭左有翠壁,峭立如展画屏,岩隙有踯躅,当春乱发,红映水底。潭右有小岩,四面如削,其上四隅亦有张幕窠臼。

山台岩 编辑

松京崇仁门外。绝壁百仞,其形如张彩棚,故名。

李穑诗:君王当日拥笙歌,一代繁华想止戈。台耸断崖临碧水,亭留旧址长寒莎。三韩气槪群龙集,万古英雄一鸟过。未识大平回得未,臣今老矣欲如何?

橐驼岩 编辑

山台岩西。

鼓岩 编辑

涌岩山五龙峯上。其形如鼓,故名。

皱岩 编辑

[5]松京都城东北三两里。有岩峙于溪流之侧,如展屏障,皆有横理,故以名焉。下多巨石,可以坐飮。高丽崔谠每骑牛,与诸老游于此。

李仁老诗:历赏皆仙境,尤奇独皱岩。层云长匝地,叠玉始开函。特秀非天柱,旁陈似石帆。水清蓝自染,迳细草谁芟?天列三台贵,人称一德咸。暮年辞绋冕,与世隔酸咸。居幸连门巷,行须倂辔衔。遣情吟浩浩,谈笑语喃喃。短景诚堪爱,高怀自莫缄。金鞍催窈窕,珠履上崭岩。谷鸟惊歌板,晴岚逐舞衫。霜毛欺鹄鹭,玉骨斗松杉。红日芳尊倒,苍崖醉墨镵。佳名传万古,应伴不亡凡。

高丽闵思平诗:千尺云根耸北山,古贤遗迹画应难。自从相国题诗后,多少行人指点看?

权近诗:雪里溪山特地奇,游观牛背任行迟。皱岩可是非人境,长使儒仙为赋诗。

獭岭 编辑

洛山寺洞

毅宗尝与僧觉倪唱酬于獭岭忘返,将士疲困,郑仲夫等始有不轨之心。王尝驰马独至獭岭,从臣皆不及。倚柱而言曰:若郑袭明在,吾岂得至此?

桧岭 编辑

华藏寺西岭。

李穑诗:崎岖上[6],天际峯峦平。一[7]立须臾,豁我方寸情。

柳岘 编辑

榛岘西二里。

榛岘 编辑

东坡驿西三里。

金湜诗:披榛拂柳历崔嵬,俯瞰群山浪作堆。片片云从脚下起,星星人向空中回。东呼西应声难辨,高去低来力易摧。家在帝乡何日转?三千里外一徘徊。

重光岘 编辑

龙虎山之西。

凤凰岩 编辑

江连浦西岸。

龙遁郊 编辑

在府西十五里大蛇岘洞李齐贤八咏“龙野寻春”者是。

壶串郊 编辑

在府南三十五里。有牧场,周四十二里。

辛禑起楼于此,又作楼船,极其侈大,名曰奉天船。张水戏,盘游无度。尝乘醉不脱衣冠,骑马入水。

李崇仁诗:从臣帐幕与云浮,细雨斜风六月秋。却恐翠华霑湿久,新楼高压大江头。

伯颜郊 编辑

洛河北。今为牧场。

板积川 编辑

源出属县松林,与白岳以南诸水合流,入于沙川,达于海。

三弥川 编辑

在府北二十里。源出牛峯县性盖山,经积城大滩,入于临津

长湍渡 编辑

在府东三十三里。一名头耆津。两岸青石壁,立数十里,望之如画。世传高丽太祖游幸之地,民间尚传其歌曲。

恭愍王二十年三月庚午,幸长湍,谒靖陵,命大将军李和率工人,乘船中流,奏伎乐。王观之乐焉,上将军金兴庆侍侧曰:“请上亲自御舟。”王曰:“吾虽乐此,不为是也。”壬申王乘舟,张女乐游观。

辛禑时,倭贼焚掠州郡,命我太祖杨广全罗庆尚都巡察使。师出于此,有白虹贯日,占者以谓战胜之兆。

林椿诗:长湍风急浪如山,欲借孤舟上濑[8]。十二时回朝复暮,人间何日少波澜?

郑道传诗:秋水澄澄碧似天,君王暇日御楼船。篙师莫唱长湍曲,此是朝鲜第二年。

李穑诗:长湍石壁翠屏横,踯躅花开锦绣明。暂借商船顺流下,一时情景尽难名。

李崇仁诗:江远练一匹,岩高铁十寻。旌旗仙仗肃,歌吹乐观深。畏景明中谷,幽花翳茂林。古来崇俭德,朽索戒余临。

权近诗:槎牙铁壁趁江回,两岸春风花正开。野外[9]山随地[10],沙中小迳出村来。舟人截浪牵渔网,田父提壶劝酒杯。往事悠悠无处问,碑文剥落尽莓苔。

姜希孟诗:翠壁沿江铁削成,岩前古碣倒澄明。何当占得烟村路,随意沧浪坐钓鲸?

东江 编辑

临津县西十五里。

江连浦 编辑

临津县西十里。渔船泊处。

临津渡 编辑

在府南三十七里。其源出咸镜道安边属县永丰防墙洞,经伊川安峡朔宁,至涟川县西,为澄波渡。至麻田郡南,与大滩合。至积城县北,为梨津。至府东,为头耆津。至临津县东,为此渡。东南为德津。至交河县北,为洛河渡。过凤凰岩,至乌岛城,与汉水会。

○渡丞一人。

李奎报诗:扁舟驾浪疾于飞,水气凄凉逼客衣。绿岸有时双鹭立,碧天何处一帆归。山含红日低村树,风卷银涛碎钓矶。初出东门尚惆怅,渡江无乃益依依。

金富轼诗:秋风袅袅水洋洋,回首长[11]思渺茫。惆怅美人隔千里,江边兰芷为谁香?

卞季良诗:芦花枫叶暮江滨,两个扁舟渡水频。沙上白鸥谁与狎?年年愁杀往来人。

康好文诗:一年三度过临津,鸥鹭相亲不避人。关吏岂知军事急?多应笑我往来频。

陈嘉猷诗:莎明江水碧,树暝渚烟浮。官舫连催发,渔纶尚未收。柳风清酒晕,花气袭茶瓯。自笑皇华客,星轺不暂留。

张宁诗:三月韶华景最新,棹歌声里渡临津。雪消野渚多青草,雨过芳洲长绿𬞟。画舫清游天上客,碧云疏影水中人。桃花浪煖鱼龙起,杨柳风和鸟雀频。归思欲迷南浦树,江流不到故园春。九重霄汉双飞羽,千里星河一纵鳞。莫笑沿流同汎滥,也应随处谩咨询。玆行摠为宣恩命,非是乘查使臣。

金湜诗:拖烟带雨渡江天,两岸农人喜欲颠。共道玉龙行雨使,故来东土作丰年。

张珹诗《渡临津》:临津潮正急,雨洒蒲芽新。江花十里紫步障,岸草一带青丝裀。画船载酒斫鲜脍,风味仿佛西湖滨。俯仰鸢鱼间,天地同吾仁。朝鲜素秉礼,远迓来贤臣。临流劝我飮,礼意殊殷勤。我飮讵能安?辞君逾五旬。安得此江变作郁金色,添我万寿杯中春?

倪谦诗:春早临津冰已泮,画船荡桨横中流。东君爱客多情致,共对青山泛酒瓯。

陈鉴诗:晓持使节到江头,东道邀宾坐彩舟。时雨有情如送我,青山无处不凝眸。酒当好景难辞醉,诗向知音弗住讴。多幸皇明文化远,异方相遇总儒流。

高闰诗:细雨临津渡,烟波势欲浮。百艘衔尾过,数骑到江休。美馔烹鲜脍,香醪酌巨瓯。前程王事急,分付莫淹留。

祁顺诗:两岸相望咫尺间,一江流水玉湾环。惊帆鸥鸟飞仍止,撒网渔舟去又还。歌扇影中摇翠浪,酒杯深处见青山。留题笑我诗才拙,空负幽怀半日闲。

○四牡匆匆经海邦,归程又渡临津江。青山倒浸几千丈?白鸟齐飞三五双。风洒残云点客袂,鱼吹细浪侵篷窗。醉来含笑问欢伯,多少离愁因尔降?

○万斛龙骧占上流,缓移兰棹散轻沤。酒阑又踏江东路,无数青山拥马头。

姜希孟诗:一舸度清津,江花欲暮春。潮回沙有迹,风细水生鳞。地僻帆樯少,人稀鸥鹭驯。经行曾几日?不觉鬓丝新。

王敞诗:渡口临沙碛,江流赴石门。银丝看作脍,玉乳喜蒸豚。野雉供燔炙,山花映酒尊。扁舟须纵飮,斜日照前村。

董越诗:细雨临津渡,斜风乱石矶。渚鸥轻泛泛,汀树远依依。入馔江鱼美,充盘野蕨肥。主人留客意,惟恐薄言归。

德津 编辑

临津下流。

洛河渡 编辑

德津下流。

○渡丞一人。

土产 编辑

丝、麻、松蕈、苇鱼、讷鱼、锦鳞鱼、秀鱼、银口鱼、蟹、石菖蒲。

新增绿矾出府东独子洞

烽燧 编辑

天寿山烽燧 编辑

天寿院北峯,在松林西。南应都罗山,西应开城府松岳山国师堂

都罗山烽燧 编辑

北应天寿山,东应坡州大山

宫室 编辑

客馆 编辑

徐居正新营记:按古记云,三韩时有隰川郡,后陞州,又降为长湍县高丽太祖统三为一,都松京长湍为东翼,开城为西翼。成宗朝改为湍州辛丑红寇之变,馆宇烧尽,县官侨寓永平县。戊辰,我太祖康献大王命置安集别监,招抚流亡还古邑,越三年庚午,改置县令。太宗甲午,罢临江县长湍,改号长临[12]世宗己亥,各还其古,为临津长湍世祖丙子,罢长湍临江二县,合为临津县

太守河君汝德始卜邑,居于桃源驿故址,宋使君叔琪继来,始方经营,戊寅改号长湍县。是年以本邑王后祖先坟茔所在,升为郡。翌年己卯,始徙邑焉,公衙、客馆、库庑草创而已。继得赵使君之周有意缔构,丁忧见代。金使君汉生踵来,政和民悦,役游手,不烦民力,鸠材燔瓦。凡立大厅三楹,翼以前后,东西有夹室三楹,南其前又有大厅、夹室若干楹,廊庑、门厢各有次序。勿亟勿劳,不数月而功讫。乙酉,移任温阳,得李使君慎孝又加润色。戊子,今使君白君思粹来守。明年己丑,升都护府为首镇,地广务剧,白君恩威幷著,阖境大治,储峙充羡。数年之间营东西稤库二十四楹,官厅东西库若干楹,附以马廏,缭以垣墙,官廨大备,岿然为一邑之壮观。

呜呼!县邑之兴废,自有其数。长湍临津临江三县,介居两京之间,一合一分,或东或西,不常厥邑者,凡五六再矣。乃待今日而定合为一,又得贤守令如诸君者,而邑居益壮,民物益盛,岂非有所待耶?今乡之父老,谈白侯之德不置,属予记。予亦不腆弊庐先茔在村西,以敬桑梓之心,亲目侯之盛美,记于何辞?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府北三里。

驿院 编辑

桃源驿 编辑

在府南三里。驿丞。本道属驿五:仇和白岭玉溪丹枣湘水

○丞一人。

金克己诗:古驿横塘上,林湍绕户庭。莺捎花蔟蔟,燕突柳亭亭。野色侵门碧,山光落槛青。回头瞻汉阙,涕泪忽交零。

高丽安轴诗:小亭临大道,遥望是桃源。风雪满深巷,草莱埋坏垣。谁将此山驿,轻比古仙村?百岁兴亡里,居民半不存。

李谷诗:驿名不合作桃源,破屋荒林不记门。过客乞灵枫岳去,可能分福与黎元。

裵仲孚诗:清波铺练石为屏,白鸟双飞霁色明。好事何人多载酒,春风踯躅映江城。

崔裕诗:避三四家,仍作桃源驿。自言迎送劳,却胜长城役。

东坡驿 编辑

在府南三十里。

诗:归心悬北极,乘传入东坡。间竹桃花少,漫空柳絮多。三行中酒圣,百战定诗魔。明日开城道,松阴匹马过。

新增董越诗:玄菟地与岷峨隔,大苏此地无行迹。高门巨扁偶然同,草木山川便生色。坡陀延迤青松阴,名按方隅岂自今?杨梅不是修家物,孔雀元非宣圣禽。山高蒸云山雾湿,来时曾戴东坡笠。夜深不诵东坡诗,地静恐惊山鬼泣。遥遥归路扶桑暾,深夜梨花重重闭[13]门。新诗聊与纪遭遇,岂同安石闲争墩?

唐皋诗:朝鲜未有藩篱隔,偶附纶章寄鸿迹。开城夜半微雪飞,明发遵途还霁色。东来候馆衔山阴,名系东坡传到今。何尝山门留玉带?亦未赤壁来仙禽。圭峯到时山雨湿,马上从人假蓑笠。黄昏投馆感慨多,一曲长歌似垂泣。山头杲杲升朝暾,道上鸣驺催出门。回头重顾东坡地,岂与他山虚土墩?

仇和驿 编辑

在府北三十里。

白岭驿 编辑

在府东三十里。

安轴诗:归路天容惨,冻云增暮寒。眼明传舍,身倦卸征鞍。乔木藏烟坞,青松立雪峦。倚窗瞻鹄岭,苍翠出云端。

通济院 编辑

在府南三十五里。

冷井院 编辑

在府南三十里。

吾目院 编辑

在府南三十里。

药师院 编辑

在府西二十里。

莲花院 编辑

在府东三十三里。

石柱院 编辑

在府东十里。

淑川院 编辑

在府西十五里。

禅具院 编辑

在府西二十里。

天寿院 编辑

在府西二十五里。详见开城府

佛宇 编辑

华藏寺 编辑

宝凤山。寺初为继祖庵指空始相地,大构兰若,遂为大丛林。其佛殿僧堂制度甚牢,每年夏僧徒聚居坐禅,与杨州桧岩相甲乙。寺有指空持来《西竺贝叶梵经》,至今相传。

高丽忠烈王十四年,金怡年二十四。偶宿华藏寺,梦王御正殿,群臣拥卫,祥云掩冉,王唱一句云“清云紫气知仙府”,赓云“绿发青谈是贵人”。王嘉叹,解衣衣之,以此知贵显之兆。

极乐寺 编辑

五冠山

昌化寺 编辑

都罗山

灵通寺 编辑

五冠山下。洞府深邃,山势周遭,流水缦回,树木蓊郁。其西楼胜槪,为松都第一。寺有金富轼所撰《僧统义天塔铭》,又有高丽文宗真洪自藩像。

李奎报诗:线路萦纡接翠微,不烦问寺逐僧归。到山才听清溪响,舂破人间百是非。

金九容诗:避暑山中宿,凄凉兴转新。松轩临净水,苔迳绝纤尘。坐石闻幽鸟,扶筇愧此身。白云深远谷,恐有羽衣人。

卞季良诗:地僻尘机息,楼高暑气微。鸟随鸣磬下,僧趁暮锺归。移石云生袖,看松露滴衣。秋霜山果熟,更此扣岩扉。

释月窗诗:岩泉一派曲通林,老树当轩积翠阴。秋至洞门偏洒落,云还松岭转幽深。苔碑胜迹传从昔,素壁新诗记自今。坐久精神更清爽,磬声摇月夜沈沈。

权近诗:五冠山下古丛林,风满楼台绿树阴。境绝尘喧常阒寂,溪因雨过更澄深。西峯爽气连朝暮,北岭闲云[14]古今。惆怅无由问前事,土桥依旧未消沈。

李原诗:闲向招提访道林,缘溪小迳出松阴。五冠山拥风烟古,大觉碑横岁月深。宝字念心经律化,老僧[15]法去来今。若为结社中高[16]卧,一任名途昇与沈。

成任诗:清凉趣味在云林,为避炎尘就树阴。微雨歇时山更好,飞泉落处水偏深。每乘幽兴频来此,顿觉奇观尽在今。吊古徘徊诗未就,峯峦收影日初沈。

李承召诗:穿林渡水入深山,山半僧居抱碧湾。黄叶连[17]迷远近,苍苔满路困跻攀。谪仙诗兴烟霞外,谢傅高怀水石间。夜倚西楼[18]不寐,满窗明月听潺湲。

兴圣寺 编辑

灵通寺北。

李穑记:京城艮隅、天磨山之巽地、鼓岩之兑方,有峯五焉,聚而围之,望之若一。故号五冠,取其形也,又其奇胜足冠三韩诸山故也。贞和公主之考曰宝育,实居之,我太祖之曾祖作帝建之外大父也。太祖化家为国,舍家为寺,名曰崇福,观其额可知已。厥后毁于兵,未遑修造久矣。

敬孝大王志在追远,凡于祖宗所立法度,悉皆修明,至于寺院,完旧增新,无不如意。乃曰:“贞和之所居,后妃宜尽心焉。”由是鲁国自为功德主,屋宇钱粮,悉新悉赡,迺化大藏,函藏标识,秩然粲然。未几公主甍,又置公主考妣之真,时节致祭,终玄陵之世,益丰无替,蔚为大丛林。今住持大禅师曰乃明者,曹溪之老也。走侍者佛惠求记曰:“本寺为鲁国转藏者,已三会矣。其功德之胜穷劫,难于口宣,将板而悬之,以示将来。子秉笔,与云水僧作文词,不少靳。矧蒙先王恩不浅,必乐于记,此吾所以不躬造。薄于礼而丰其求者也,亦[19]仗先王之威灵,知子之笃于追慕,必不辞也。”

予曰:吾闻明师年今六十七矣,住持是寺十一年。其遇先王之知,亦不浅矣。朝夕拈香,以追先王、鲁国[20]鲁国之考妣,涤往愆,崇来吉,不卜而可知也,是不负先王之心矣。使朝夕之臣皆如明师之为无负先王也,岂不幸哉?日夜望之,故喜为之记。

李奎报诗:觅伴成三老,危巓度木梢。猛风[21]帽过,微雪点衣消。路远犹甘皲,人遐几费翘。兴来聊访戴,不必见招邀。

○雪华堆瓦缝,寒气束林梢。道已将时,愁宜托酒消。天门鸣钿毂,仙禁蔟金翘。独向穷山去,只应猿鹤邀。

○碧瓦鳞差出树端,洞门人静立苍官。满林白雪猿跳破,半壁红晖鸟唤残。香烬冷堆山室寂,磬声[22]断石窗寒。我狂渐息堪禅缚,莫作当年猎将看。

○万事都空一笑端,尚欺聱叟谩为官。岩连井榻云长湿,地近茶窗雪易残。闲挂铁君经夏结,狂烧木佛御冬寒。青山他日应为旧,不惮幽[23]子细看。

○记得香城缔构端,銮舆曾此拥千官。苔侵篆额碑文暗,雨染红泥壁画残。宝育殿[24]含孤月冷,摩诃[25]触断云寒。岩僧见惯慵回首,付与闲人自在看。

圣灯庵 编辑

权近记:建文元年己卯冬十有一月辛未,都承旨臣文和以王命召签书中枢院事臣,传旨若曰:“五冠山圣灯庵,盖自前朝太祖王氏始置。予在潜邸,图新厥屋,迨玆有成,施以土田奴婢。尔宜文之,垂示永久。”臣俯伏受命而退。谨稽庵之旧籍,五冠山之西峯,有石屹立,铦利如戟,人谓之戟岩。其[26]脊迤逦而西,折而南,接乎松岳王氏太祖统一三韩,肇建都于松岳之阳,术士进言:“戟岩突起,乃当地脉第二顺龙肺肝,冲天而立,是为三灾发作之所。若欲禳之,宜以立石幢。”于是就其阳崖巨石之上,树石柱四方列如屋,置长明灯以镇戟岩之灾,且以明君相继忠臣不绝为愿,故王氏世世令大府寺供其灯油。

致和戊辰,侍中尹硕忠肃王至顺庚午,侍中忠惠王,皆与两府诸公添其油钱,列名于板。洪武癸亥,侍中曺敏修等又与两府出米若布,以续其用,韩山李穑为文以记。签书柳玽等又为作屋,是圣灯之世世所重盖如此。今我主上殿下以元良之德、勇智之资,惟忠惟孝,佐太上王,弘济多艰,诞膺天命,式启朝鲜亿万年之业。尝在潜邸,以贤与长讴歌悉归,益崇谦德,率履不越,惟有利于国家,是图是力。迺于戊寅孟春,始新玆庵,及秋八月遂承太上王命,即传宝位,明良相遇,更新政化,庶绩咸煕,四方无虞,圣[27]之效盖不诬矣。其所重营佛宇三楹,挂以新画释迦三尊、十六罗汉、弟子[28]、五百圣众都会之像。东付翼室三楹,所以寓僧也。西付三楹,所以为爨也。纳田百结、奴婢十[29]口,所以续圣灯而永食轮也。

呜呼!王氏始置此灯,子孙相传,历五百年而遇惟新之朝。凡所以光贲法事,益圆且备,则其所以利益邦国者,益大且久,圣寿之长、国祚之永,当与此山、此灯同垂罔极而不拔矣。

洛山寺 编辑

涌岩山下。绝壁峭立,三面如削,寺在岩嶅之间。惟南面独开,恍如天造。寺东有一独峯,高插霄汉,上戴盘石,曰正甁台。寺南又有一峯,曰香炉峯。寺有观音塑像,人言义湘所造。颇灵验,国之祈祷,都人士女香火不绝。

成化乙酉春夜,有声如雷吼,寺僧皆震怖。明日视之,则寺后石冈自柝,移立东门外,屹然与两峯鼎峙。

郑枢诗:石磴[30][31],松峦[32]月入怀。要看空界阔,须上宝甁台

蔡琏《扈跸》诗:清秋命驾出城东,为礼金山到宫。翠华影拂千山雾,清跸声传万壑风。

安积寺 编辑

金神寺南麓。

卞季良诗:独登安积寺,一径转云岑。古树笼[33]霭,连峯下夕阴。石泉喧客梦,松月冷僧心。惆怅明朝别,还为俗事侵。

证觉寺 编辑

华藏寺上。

李穑诗:石峯如削出尘寰,坐抚云烟缥缈间。呗声残僧入定,一轮明月照千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府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府东二里。

厉坛 编辑

在府北。

德津祠 编辑

德津。祀典为西渎,载中祀。春秋降香祝以祭。

五冠山祠 编辑

祀典载小祀。每春秋降香祝以祭。祠在灵通寺北冈。

龙虎山祠 编辑

龙虎山。春秋本邑致祭。

陵墓 编辑

高丽肃宗陵 编辑

松林县佛顶原。号英陵

高丽明宗陵 编辑

在府南七里。号智陵

新罗敬顺王陵 编辑

在府南八里。

许珙墓 编辑

调弦驿[34]

廉悌臣墓 编辑

临江县大谷原

安裕墓 编辑

在府西十五里。

编辑

松林县瑞谷里

安宗源墓 编辑

临津县瑞谷里

尹安淑墓 编辑

在府东十五里。世传末学士周镗逃乱为僧,来投安淑家。知非常人,待之甚厚。安淑求得福地曰:“此飞龙九折势,九世当荣显。”安淑卒,遂葬于此。

韩修墓 编辑

临津县瑞谷南。

尹承礼墓 编辑

在府东八里。

李贞干墓 编辑

临江县村于勤洞

权仲和墓 编辑

西村里

卞季良墓 编辑

临江县西九和里

洪吉旼墓、洪汝方墓 编辑

俱在府东板浮里

曺锡文墓 编辑

在府南十五里。

许琮墓 编辑

在府东十五里。

新增许琛墓 编辑

在府东十五里。

古迹 编辑

摩诃岬 编辑

灵通寺洞

金宽毅《编年通录》:圣骨将军子康忠摩诃岬康忠育为居士,仍构木庵而居。有新罗术士见之曰:“居此必大唐天子来,作婿矣。”后生二女,季曰辰义,美而多才智。年甫笄,其姊梦登五冠山顶而旋,流溢天下。辰义说,辰义曰:“请以绫裙买之。”姊许之。辰义令更说梦,揽而怀之者三。既而身动若有得,心颇自负。

唐肃宗潜邸时,欲遍游山川,以天宝十二载癸巳春,涉海至松岳郡,抵摩诃岬养子洞,寄宿宝育第,见两女悦之,请缝衣绽。宝育认是中华贵人,心谓果符术士言,即令长女应命。才逾阈,鼻衄而出,代以辰义遂荐枕,留期月觉有娠。临别云:“我是大唐贵姓。”与弓矢曰:“生男则与之。”果生男,曰作帝建。后追尊宝育为国祖元德大王,其女辰义贞和王后

又见开城府形胜下。

临津废县 编辑

在府南二十五里。本高句丽津临城县,一云乌阿忽新罗改今名,为开城郡领县。高丽显宗九年,属长湍县,为尚书都省所管。文宗十年,直隶开城府恭让王元年,始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为县监,十四年,合于长湍,号临湍世宗元年,复析为临津县监。世祖四年复来属。

临江废县 编辑

在府北三十里。本高句丽獐项县,一云古斯也忽次新罗改今名,为牛峯郡领县。高丽显宗九年,属长湍,为尚书都省所管。文宗十六年,直隶开城府恭让王元年,始置监务。本朝太宗十四年,合于长湍,号长临县,数月复置县监。世祖四年复来属。

松林废县 编辑

在府西五里。本高句丽若只头耻县,一云之蟾,一云朔头新罗如罴,为松岳郡领县。高丽初改今名。显宗九年,属长湍,为尚书都省所管。文宗十六年,直隶开城府,后置监务。本朝太宗十八年,属临江

古长湍 编辑

在今治东二十五里。

调弦驿 编辑

今之普贤院调弦古基也。本朝世宗时,省驿分其吏于东坡青郊两驿。

佛日寺 编辑

高丽光宗佛日寺松林县北,移县治于东北。

普贤院 编辑

在府南二十五里。国朝置调弦驿,今又废之。有水自桃源驿上流而来至院北,漫流为汇,毅宗堤为泽为盘游之地。后武臣郑仲夫等尽杀文臣沈之,泽为之塡塞,人号曰朝廷沈。

高丽惠文诗:炉火[35]中演梵音,寂寥生白室沈沈。路长门外人南北,松老岩边月古今。空院晓风饶铎舌,小庭秋露败[36]心。我来寄傲高僧榻,一夜清谈直万金。

东林寺 编辑

涌岩山五龙峯下。

金克己诗:幽讨洞中寺,隔林闻异香。径幽苔叶净,潭静菊花香。鹤影雪千丈,泉声琴一张。岭云长密护,晨夕绕龙堂。

天和寺 编辑

古基在城东。

李奎报诗:一筇穿破绿苔钱,惊起溪边彩鸭眠。赖有点茶三昧手,瓯雪液洗烦煎。

禅兴寺 编辑

古基在东郊。

卞季良诗:牢落禅兴寺,无僧燕子飞。立庭方氏塔,横草栎翁碑。琼玉辞空在,琴棋事已非。欲归仍少住,树杪[37]斜晖。

慈济寺 编辑

靖宗临津课桥院号曰慈济寺。先是,津无[38],行人争渡,多致陷溺。司作浮梁[39],自此人马如履平地。

仰岩寺 编辑

李仁老诗:前压苍波后翠嵒,萧萧芦苇半松杉。谢公[40]兴唯双屐,张翰归心满一帆。只要缑山鞭皓鹤,不须湓浦泣青衫。十洲三岛遨游遍,自怪飘然骨换凡。

摠持寺 编辑

古基在开城府炭岘门外十里。

高丽尹珍诗:黄昏客到寺,煌煌星近楼。悬崖阶级峻,古刹堂宇幽。庖厨燎松柏,刳木取泉流。境静人亦静,何慕桐江洲?

朴形诗:缘溪寻古道,到寺上高楼。一览排孤闷,周观欲再游。洞深先报暝,山染早知秋。屈指无长策,吾当觅橘洲。

人物 编辑

高丽韩彦恭 编辑

累官至内史侍郞平章事,特进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谥贞信。配享穆宗庙庭。

韩圭 编辑

乡贡登第,官至户部侍郞。

韩安仁 编辑

之子,初名皦如。登第,睿宗朝累历右副承宣、刑部尚书。明达好学,善属文,又善易筮,为一时名流。与李资谦不协,见杀,及资谦败,追谥文烈

韩冲 编辑

起家登第,睿宗朝除右补阙。及资谦韩安仁,冲以安仁从弟流外。及资谦败,召拜礼部侍郞,历国子祭酒。性刚直,言无忌讳。笃学能文,政尚廉惠,所至有声绩。

流寓 编辑

李穑 编辑

高丽恭让时谪居。

题咏 编辑

虚白连天江郡晓 编辑

卞季良诗:云云,暗[41]浮地柳郊春。

今岁谁家不酒香 编辑

李奎报诗:露积崇囷驯鸟雀,刈残遗穗付牛羊。路逢村叟闻佳语,云云。

江华都护府 编辑

在海岛中。东至甲串津十里,南至海岸四十里,西至寅火石津二十六里,北至升天府津十五里。距京都一百三十五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穴口郡。一云甲比古次新罗景德王海口圣王穴口镇高丽初改今名为县,显宗九年置县令。高宗蒙古兵入都,升为郡,号江都元宗元年,复还松都忠烈王时,倂于仁州,寻复旧。辛禑三年升为府。本朝太宗十三年,改为都护府。

官员 编辑

府使、教授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穴口甲比古次海口江都沁州

姓氏 编辑

本府崔、韦、黄、高。

田、鲁、韩、金、李并来

镇江鲁、苏、高、井、万。

河阴李、田、秦一作“奉”、吉、力一作“万”

形胜 编辑

内据摩利、穴口,外界童津、白马 编辑

高丽崔滋《三都赋》:西都辩生与北京谈叟来游江都,遇一正议大夫。大夫曰:“蒙闻二国之名,未睹其制。幸今邂逅二客,请摅怀旧之情,弘我以两京。”辩生曰:“唯唯。西都之创先也,帝号东明,降自九玄。乃眷下土,此维宅焉。匪基匪筑,化城屹然。乘五龙车,上天下天,导以百神,从以列仙。熊渊遇女,来往翩翩。江心有石,曰朝天台。恍兮盘陀,忽焉崃嵦。惟帝时升,神驭徘徊。灵祗所宅,平壤其祠。呼叱风伯,指挥雨师,怒则白日霰电,木石交飞。又有木觅,稼穑是司,不耕而禾,积如京坻。荫公庇私,介以厖褫。若是何如?”

大夫曰:“神怪茫诞,何以夸为?”生曰:“壮丽之观,则有龙堰阙、九梯宫。轇轕广敞,高明穷崇,翕辟宇宙,冥迷西东。天不能夺其拼,鬼不得争其功。游观之所,则多景跨苍海,清远撑半空,浮碧临浩荡,永明架𡸕𡸕。众水所汇,名为大同。皛溔滉漾,抱镐欲沣,净铺素练,皎若青铜。两岸垂杨,终日舞风,沙平野阔,落雁鸣鸿。青山绕郭,四面巃嵷。细雨披蓑,俯见于渔翁;夕阳吹笛,远闻于牧童。画图难髣,赋咏未穷。尔乃解锦缆,浮兰舟,中流回首,恍然如在[42]屏中也,则吾都形胜,诚天下之所独?”

大夫曰:“奇观绝景,丧人心目。”生曰:“水而渔,则长网一举,奇获多矣。鳅鲵鲂鳢,鲿鲨鰋鲤,鷠䱉鳣鲔,固为贱嗜。及当冬月,满江[43]结,锦鳞珠鱲,其下鱍鱍。金梃叉之,百不一脱。置盘经宿,冻成玉洁。庖丁膳夫,鸣刀巧割,缕飞靃靃,色绝味绝。一下齿霜喉雪[44]载若符。先有崔孤云者尝曰:‘圣人之气,酝酿山阳,鹄岭松青,鸡林叶黄。’紫云未起,预谶兴亡。铁原宝镜,堕自上苍,先鸡后鸭,斯言孔彰。及乎统合三土,开明堂。北㟎牛卧,南峙龙翔,右怀左抱,案花相当。八头三尾,东岘西冈,隐嶙屈伏,臂角拳商。腾精降神,吐气产祥。五川灵派,源乎淼茫,万洞沟集,流涨滂洋。箭驰轮走,朝凑中央,涵灵注德,滋养百昌。青松茂矣,三百馀霜,中衰复盛,系于苞桑。自古如我,应谶立国,有几帝王?”

大夫曰:“祖圣龙兴,应天顺人,非以地理、图谶之荒唐。”叟曰:“中原大宁,铁焉是产。镔铅鉴锖,铔𬬻鍒[45],惟山之髓,匪石之钻。斸掘根株,浩无畔岸,洪炉鼓铸,融液炽烂。焰烁阳纹,水淬阴缦,老冶弄锤,百炼千锻。为镞为镝,为矛为焊,为刀为枪,为𬬻为镩,为锄为镈,为釜为罐。器赡中用,兵充外捍。鸡林永嘉,桑柘莫莫。春而浴蚕,一户万箔;夏而缫丝,一指百络。始𦁏而縒,方织以纅,雷梭风杼,脱手霹雳?罗绡绫𦈒,缣绡缚縠,烟纤雾薄,雪皓霜白。青黄之,朱绿之,为锦绮,为绣缬。公卿以衣,士女以服,抠曳綷䌨,披拂赩赫。是诚天府,国宝错落。”

大夫曰:“尺璧非宝,矧伊金帛?”叟曰:“词人墨客,比肩林林。红情绿意,绣口锦心,咀冰嚼雪,琢玉雕金。笔一走也,惊雷迅电,难以况其捷疾;诗多态也,澄江绝壁,不足譬其高深。圆熟陈言,不践于古;冷生新语,别出于今。武夫猛士,则衣短后,缨缦胡,佩蛇剑,握龙刀。蹫䠇𢷕搏,阚虓咆哮,熊拏虎攫,鹘掠猿超。瞋目语难,掉臂轻趫。骑射一发,联的三中;杖手一弄,飞球百绕。是所谓国之宝欤?”

大夫曰:“非也。雕虫乱力,君子不取,况弄球之巧?”叟曰:“设官分职,内千外万。激浊扬清,举无憝溷。岁命春官,选登贤俊,青紫满朝,绅垂笏搢。出为廉察,或典州郡,莫不以冰清玉洁为己之任,不通水火之利,况受苞苴之赠?断带为灯,投钱以飮,门罗雀以寂寥,食无鱼兮冷淡。人服其名,自负无玷。谓欲威民,必用苛惨,细察纤微,曲照幽暗。吹刮而求,瘢瑕莫掩。于是乎振缧绁,扬绳检,扑之则不杖不厌,绞之则重索犹慊。吏不完肢体,民尽落肝胆,肃肃绫绫,栗栗懔懔。咄嗟而诸难即辨,叱咤而群猾亦震。岁增赋而不为重,月进膳而不为谄。急征征税,若督户敛,漕转陆输,火疾电闪,用储峙乎国廪,则其勤公利国之功,言所不尽。”

大夫曰:“诈清苛惨,民之蠹,为害也甚。”叟曰:“公卿列第,联亘十里,丰楼杰阁,凤舞螭起。凉轩燠室,鳞错栉比,辉映金碧,森列朱翠。缇绣被木,彩毯铺地,珍木异卉,名花佳花。春荣夏实,绿稠红䔺,敷香布荫,争妍竟媚。后房佳丽,云衣霞帔,尽态极艶,列陪环侍。玳筵绮席,笙歌鼓吹,九酝波漫,千罍屹峙。如《易》之《需》,若《诗ㆍ既醉》。驼峯熊掌,龙肝凤髓,锦簇琼堆,厌饫唾弃。至于士庶,桑门释子,居必华屋,食必兼味,极耳目之娱,夸服饰之异。庸奴贱隶,胥然僭拟,峨其冠戴其𭞴𫌮其带钑其履。衣轻服致,争相耀侈,虽靡丽之盛,莫我敢齿。”大夫曰:“噫!旧都之流离,盖以此。”

于是西北二客奋髯作色,且怒且恧曰:“走等终日言,而大夫皆折之,愿闻江都之说。”大夫曰:“二客岂亦曾闻江都之事乎?略举一緖,扬攉而议。夫东海之大,凡九江八河,呑若一芥,荡云沃日,汹涌澎湃。中有花山,金鳌屹戴。涯凌叶拥,渚崥枝附,丽其枝叶,而沙散棋布者,江商、海贾、渔翁、盐叟之编户也。神岳蘂开,灵丘萼捧,架其蘂萼,而翚飞鸟耸者,皇居、帝室、公卿、士庶之列栋也。内据[46]穴口之重匝,外界童津白马之四塞。出入之谁何,则岬华关其东;宾客之送迎,则枫浦馆其北。两华为[47],二崤为枢,真天地之奧区也。于是乎内绕以紫垒,外包以粉堞。水助萦回,山争岌嶪,俯临栗乎渊深,仰观愁于壁立。凫雁不能尽飞,豺虎不能窥闯。一夫呵噤,万家高枕,是金汤万世帝王之都也。”

二客曰:“固国不以山河,在德不在险。”大夫曰:“城市则浦,门外维舟。刍往樵归,一叶载浮,程捷于陆,易采易输。庖炊不匮,廏秣亦周,人闲用足,力少功优。商船贡舶,万里连帆,舣重而北,棹轻而南。樯头相续,舳尾相衔,一风顷刻,六合交会。山宜海错,靡物不载。𢭏玉舂珠,累万石以磈𥓔,苞珍裹毛,聚八区而庵蔼。争来泊而缆矴,倏街塡而巷隘,顾转移之孔易,何驮负之赛债?尔乃手挈肩担,往来跬步,堆积于公府,流溢于民户。匪山而巍,如泉之溥,菽粟陈陈而相腐,孰与大汉之富饶?”

二客曰:“至富非蓄积,宜鉴钜桥。”大夫曰:“佛法流于海东尚矣。至于今日,尤为信笃。像设而归依,则镕金塑土,琢石刻木,或线缕以绣,画绘以貌,睟乎端严,俨若视矍。法宝之弘扬,则经律论章,禅书祖诀,板印墨写,泥金刺血,黄卷赤轴,琅函綦帕,若开藏,委积磊落。禅蓝教刹,公寺私堂,或社或庵,曰斋曰房,矗不知乎几千万坊。香火之气,连熏于万里;锺磬之声,相闻于四方。于是乎厖眉椹袍,碧眼菊裳,南丛北林,竹苇成行。龙象争蹴,金毛竞吼,千灯续焰于心心,众海翻澜于口口。朝焚祝圣之香,夕点镇灾之炷。犹以为未足,特创精庐于辇下,远邀方外之道伴。青山白云,逃身而出,紫陌红尘,来垂手段。槌拂而风雷动,棒喝而雨雹散,杀活自在,头头必断。越前岁因大难,君臣益复痛愿,一集诸家,递日作。念佛唱神之音激切,而山岳尽动;燃头烧指之烟纷布,而日月无光。精勤苦倒,如此其极,报应摄护,必不可量。”

二客曰:“古今奉浮图莫若梁,何促危亡?”大夫曰:“方今主上躬俭而厚下。”二客即愕然失容,避席而跪曰:“大夫毋多言。只此一言,足以知大平极理之美。凡政理清平,皆由俭始。俭则习俗归厚,胡皇天不佑?胡基祚不长久哉?向者走等啁嘐𠱥𠱥,祗自彰国累耳。”大夫曰:“二子听之:吾以古为的。昔家忠厚,享年八百;文衣绨履革,其臣多敦厚长者,垂祚罔极;文皇尚俭,欲营一殿,鉴而止。维时不以理安为喜,故垂统三百馀祀。洪惟本朝,风化掩古,畏天之威,乐天之道。以小事大,于时保之,物不疵疠,元元皡皡。叹之不足,申其义而作歌曰:邈自陶唐兮,下至宋康,虽文质沿革之不同兮,靡不由奢俭而兴亡。西柳兮以淫而颠覆,北松兮由侈以流移西都柳京。煌煌江都,惟德之基。顺天事大,风俗淳煕。于万斯年,安不忘危。”

四面环海,土彊沃美 编辑

郑以吾《公衙记》。

山川 编辑

高丽山 编辑

在府西五里。镇山。

尼山 编辑

在府南三十五里。

高丽高宗四十六年,从校书郞景瑜之言,创离宫于此山之南。

传灯山 编辑

在府南三十二里。

穴窟山 编辑

在府西十里。

镇江山 编辑

镇江县

吉祥山 编辑

在府南三十里。周十三里。有牧场。

网山 编辑

在府西二里。

松岳山 编辑

在府北一里。

花山 编辑

在府南五里。

凤头山 编辑

河阴城山。在府北十六里。

别立山 编辑

在府西二十里。

大母城山 编辑

在府南三十里。

编辑

在府南。

甲串津 编辑

在府东十里。

寅火石津 编辑

在府西三十二里。乔桐往来者由之。旧有亭。

南益文诗:旧闻形胜岳阳楼,今到斯亭八景优。寅石激潮纷玉斗,角山当汐舞鳌头。银关设险成天堑,井浦为池括地陬。乘热停骖多所赏,重来何日作清游?

嘉陵浦 编辑

在府西三十二里。源出摩尼山,西流入海。有大堤,长二十尺。

虾浦 编辑

在府北十二里。源出高丽山,北流入海。

大青浦 编辑

在府南十三里。源出穴窟山,东流入海。

盐岾浦 编辑

在府西二十二里。源出高丽山,西流入海。

造山浦 编辑

在府南五里。源出高丽山,东流入海。

末吾乙浦 编辑

在府西二十里。其源有二,一出高丽山,一出穴窟山,合西流入海。

升天浦 编辑

在府北十九里。

煤岛 编辑

在府西。古之仇音岛。周六十里。岛有广博石,以为国用。有牧场。

猪川 编辑

在府南五里。源出穴窟山,东流入造山浦

豆毛川 编辑

在府西二十里。源出高丽山,入末乙浦

东洛川 编辑

在府南一里。源出高丽山,东流入造山浦

高丽川 编辑

在府西十五里。源出高丽山,西流入盐岾浦

马场川 编辑

在府南十三里。其源有二:一出穴窟山,一出镇江山。合流入大春浦

吾里川 编辑

在府西十里。源出高丽山,北流入虾浦

注文岛 编辑

在煤岛西七里。有井浦营田,又有牧场。

甫音岛 编辑

注文岛西。周十七里。有左道水军营田,又有牧场。

末岛 编辑

在府西五里。周四十三里。

今音北岛 编辑

在府东十六里。有盐盆。

弥法岛 编辑

今音北岛北二里。有牧场。

长烽岛 编辑

镇江县。周二十五里。有牧场。

信岛 编辑

在府南三十里。有牧场。

居岛 编辑

信岛西。

少岛 编辑

甫音岛东三里。

吾豆头池 编辑

在府南十五里。深十尺。

瓦草池 编辑

大母城下。

土产 编辑

石灰、青[48]俱出摩尼山、洪鱼、白虾、蛤、土花、石花、络缔、小螺、鱼鳔、秀鱼、中虾、竹蛤、海䑋、黄石首鱼、蟹、青蟹、川椒、柹、狮子足艾、盐。

关防 编辑

井浦营 编辑

在府西二十里。

○水军万户一人。

烽燧 编辑

镇江山烽燧 编辑

西应网山,东应大母城山

网山烽燧 编辑

东应镇江山,西应乔桐县华盖山

松岳山烽燧 编辑

东应通津县南山,西应河阴城山

河阴城山烽燧 编辑

东应松岳山,西应乔桐县华盖山

大母城山烽燧 编辑

东应通津县守安城山,西应镇江山

宫室 编辑

公衙 编辑

郑以吾记:为府属畿内,四面环海。其土彊沃美,有丘陵坟衍之大,其植物丰畅,有菽麦秔稻之宜。昔先王之避丹兵也,入保于此。山川如昨,城阙为墟,想见当时,千乘万骑,顿住于其中矣。自兴以来,江人不能守土地修贡赋,或虏或徙,版籍所载,财赋所出,或弃于草木之所蕃、狐兔之所穴,畴克念廨宇之修否哉?幸赖庙算,召募水军,处之府境,战船浮海,有事则鼓棹而进破,无事则荷耒而退耕,耕战之方似得,而难其得人。

岁己巳春,今同知密直司事兼都评议使司朴公子安,以京畿左右道沿海等处水军都节制使知招讨营田事,实兼江华府使,尽心乎民事,竭力乎戎务,通其政,壮其威。尝遇贼船,长驱迫逐,中流而败之,由是海道永清。向之流民,复渡江引还,田其田,庐其庐,安生振业。于是列其田租,布其货利,权其入而用其积,出纳奇赢,公私殷富。明年庚午,真主有作,黜伪氏,革旧弊,励精图治。自潜邸时,知公之宜于民,善于兵,仍授其职,盖所以从人望也。

及今年春,公召将佐曰:“京畿,四方之本;是府,京畿之最近者也。府之公衙,隘陋下湿,日就颓圮。我将修葺,若等宜干其事。”命舟师取材于岛,役僧徒陶瓦于府,卜地于古衙北,告功于旬月间。施以丹雘,不侈不陋,缭以垣墙,既严且密,可谓君子攸芋矣。材既馀,又作府司于仓,栋宇相接,与公衙翼然相望,亦可谓畿内官府也。

虽然,此特政之末耳。后之官是府者,登斯堂以思其人,思其人以思其政,则可以得为政之本,而人受赐于公者,为无穷矣。是在书法,所不废也。因念公尝将楼船浮于庆尚海上,其行事立功在人心目者为不泯。今又入参庙议,出握兵权,其一出一入,皆系人之注意,则事功之成,赫赫洸洸,磊磊落落,垂于不朽,断可知矣。予其执笔,当大书特书,不一书也。

楼亭 编辑

利涉亭 编辑

甲串津岸。

李詹记:汉江临津合流为祖江,西迤赴海,而别流为甲串。前朝高王避难于玆,兵追至,谓曰“积甲可济”,故名甲串江华府为巨镇,在海之门,不与陆接。府之北渚,木道皆通,但水极阔,或值风浪阻隔,未克以时济。苟舟祖江行陆,三十馀里至甲串,则济处稍狭,可易济。故凡使相之巡察者、内臣之衔命者,皆由是道之府,其他行旅之往来者,亦络绎焉,则固宜亭之于斯,以为送迎之所。

洪武戊寅秋九月,同郡李侯晟,以嘉善大夫使是府,兼兵马团炼之任。至则军民庶务,既皆修举。越明年春,集吏民,谓曰:“邑治之有观游,固非议矣。然当气烦虑乱,视壅志滞之时,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爽之具,使之顾眄徘徊,夷旷精神,然后烦者简,乱者定,壅者通,滞者行矣。又况睨汗漫窥鸿蒙,游心于物之初、气之始,以养吾浩然,且与人同,顾不乐欤?”吏民咸共然之,则图所以经营。适金公英烈节制海道,取材于岛,输之以助工,则役游手者,其供役之需,不公费而有裕。于是因旧址而重新,轩窗而为使之登览,环堵而为行旅之止宿。既凉且燠,且坚且密,崇以累石,缭以短垣,指期告成,吏民惊以为天堕而地出之,莫不神之也。

李侯将见代,驰书于余,请名与记。余以其水可易济,而亭适在济渡处,故扁之曰利涉。又嘉李侯重厚而有气槪,其为政也,与人同逍遥之乐;其去也,致民之后思。故于斯亭也,亦乐为之记。

燕尾亭 编辑

[49]甲串津上。有小山,其下海口分流,故名燕尾。下道贡船经泊之地。

高丽高宗三十一年,命侍郞李宗胄会九斋生徒于此,为夏课,抄五十五人。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府东一里。

院宇 编辑

甲串津院 编辑

寅石津院 编辑

升天府津院 编辑

桥梁 编辑

大青浦桥 编辑

兔桥 编辑

在府南四里。

虾浦桥 编辑

佛宇 编辑

传灯寺 编辑

吉祥山至元十九年,忠烈王元妃贞和宫主王氏嘱僧印奇航海入,印大藏来,藏寺中。

李穑诗:蜡屐游山兴自清,传灯老释道吾行。窗间远岫际天列,楼下长风吹浪生。星历苍茫伍太史,云烟惨淡三城。贞和愿幢谁更植?壁记尘昏伤客情。

善首庵、净水庵 编辑

俱在摩尼山

国净寺、积石寺、月明寺 编辑

俱在高丽山

水月寺、弥勒寺 编辑

俱在河阴城山

四王寺 编辑

松岳山

德藏寺 编辑

镇江山

弘凌寺、白莲寺 编辑

俱在高丽山

祠坛 编辑

堑城坛 编辑

摩尼山顶。累石筑之。坛高十尺,上方下圆,上四面各六尺六寸,下圆各十五尺。世传檀君祭天处。本朝仍前朝之旧,醮星于此,祠下有斋宫。我太宗潜邸时,为代言,斋宿于此。

李穑诗:焚香清坐侧吟头,一室虚明小似舟。最爱秋光开户入,更邀山影满庭留。身轻无垢思骑凤,心静忘机欲近鸥。不用炼丹求羽化,扫除六凿便天游。

○茂陵何事苦求仙?祗是蓬莱亦或然。山与云浮自无际,风吹船去莫能前。金人一滴盘中露,青鸟孤飞海上天。何似堑城修望秩,坐令人享大平年?

○山河险如此,壮哉吾有国。绝顶云气流,倾崖俯乔木。临风发长啸,馀响振岩谷。欲继苏门游,石髓今正绿。日月两毂轮,宇宙一间屋。此坛非天成,不知定谁筑。香昇星为低,章入气初肃。祗以答神贶,何[50]自求福?

○长风吹我上瑶台,海阔天遥万里开。不用振衣仍濯足,似闻笙鹤驾[51]来。

○万丈玄坛夜气清,绿章才奏澹忘情。归鞍满载长生福,拜献吾君作大平。

高丽李冈诗:心静身闲骨欲仙,遥思人事正茫然。荐𬞟秘席中兴后,叠石灵坛太古前。已得眼看千里地,恍疑身在九重天。此行无偶如相诧,谁值还都第一年?

山川祭坛 编辑

摩尼山醮星坛下。

社稷坛 编辑

在府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甲串

厉坛 编辑

在府北。

镇江神祠 编辑

镇江山

河阴神祠 编辑

城山

陵墓 编辑

高丽高宗陵 编辑

在府西六里。号弘陵

元德太后陵 编辑

在府南二十三里。高丽高宗妃,号坤陵

高丽熙宗陵 编辑

在府南二十一里。号硕陵

顺敬太后陵 编辑

在府南二十四里。高丽元宗妃,号嘉陵

李奎报墓 编辑

镇江山东麓。

镇江废县 编辑

在本岛内距府南二十五里。本高句丽首智县新罗守镇,为海口郡领县。高丽改今名仍属。

河阴废县 编辑

在本岛内距府南二十五里。本高句丽冬音奈县,一云芽音新罗冱阴,为海口郡领县。高丽改今名仍属,后属开城县,后还来属。

海宁乡 编辑

镇江县西五里。

三郞城 编辑

传灯山。世传檀君使三子筑之。

古宫城 编辑

松岳里,距府东十里。高丽高宗时所筑,内外城俱土筑。外城周三万七千七十六尺,内城周三千八百七十四尺。

高丽山城 编辑

土筑。周一万九千三百七十二尺。

盖骨洞 编辑

在府南十里。高丽高宗十三年,移葬世祖太祖于洞中。

龙藏寺 编辑

古基在府西四里。高丽恭愍王立,忠定王逊于是寺。

禅源寺 编辑

古基在府南八里。今为掌苑署果苑。

名宦 编辑

新罗启弘 编辑

圣王六年,置穴口镇,以阿飡启弘为镇头。

高丽闵祥正 编辑

为留守。

洪文系 编辑

林惟茂拥兵,洪文系与上将宋松礼谋攻惟茂惟茂问:“谁为?”使者曰:“中丞。”惟茂胆落,遂败。

沈德符 编辑

为府尹。

人物 编辑

高丽韦寿馀 编辑

显宗时人。端悫守法,官至门下侍中。谥安恭

本朝崔龙苏 编辑

官至刑曹判书。谥齐贞

烈女 编辑

高丽三女 编辑

三女者,府吏之处子也。辛禑三年,寇江,恣杀掠。三女遇贼,义不污辱,相携赴江而死。

题咏 编辑

海山深处一扁舟 编辑

李谷诗:云云,行到华山兴未休。自古金汤能害德,移都此地是谁谋?

渔樵犹说旧天京 编辑

高丽许锦诗:玉辇崎岖幸此城,云云。洞云惨淡凝寒色,宫水潺湲咽旧声。

修程通海岛 编辑

李原诗:云云,古馆倚云峯。夜静尘喧息[52],檐虚月色侵。床风清细细,庭树绿阴阴。听得居民话,升平正值今。

海近云犹湿 编辑

咸傅霖诗:云云,山围日易阴。

连冈浮远翠 编辑

安崇善诗:云云,断垄起层阴。

故国环沧海 编辑

权孟孙诗:云云,空城列翠岑。

附录 编辑

  1. 《高丽史ㆍ地理志》“之”原作“内”。
  2. 《太祖实录》“逐鹿”原作“逐鹿至”。
  3. 《太祖实录》“马”原作“策”。
  4. 《太祖实录》“宫”原作“京”。
  5. 此处应漏“在”字。
  6. 《牧隐稿ㆍ廿五日……廿七日也》“岭”原作“顶”。
  7. 《牧隐稿ㆍ廿五日……廿七日也》“笑”原作“啸”。
  8. 《西河集ㆍ过长湍》“难”原作“滩”。
  9. 《阳村集ㆍ在长湍作》“湍”原作“断”。
  10. 《阳村集ㆍ在长湍作》“尽”原作“好”。
  11. 《东文选ㆍ临津有感》“空”原作“桥”。
  12. 《四佳集ㆍ长湍府新营客馆记》续有“未几复临江县,罢长湍属临津县,改号临湍。”之句。
  13. 《皇华集ㆍ宿东坡馆》“重闭”原作“闭重”。
  14. 《阳村集ㆍ题灵通寺楼》“阅”原作“亘”。
  15. 《容轩集ㆍ次长湍灵通寺韵》“谈”原作“读”。
  16. 《容轩集ㆍ次长湍灵通寺韵》“中高”原作“亭中”。
  17. 《三滩集ㆍ再赋》“山”原作“云”。
  18. 《三滩集ㆍ再赋》“仍”原作“浑”。
  19. 《东文选ㆍ五冠山兴圣寺转藏法会记》“有”原作“惟”。
  20. “鲁国”不见于《东文选ㆍ五冠山兴圣寺转藏法会记》。
  21. 《东国李相国集ㆍ仲冬十四日……路上口占》“吹”原作“冲”。
  22. 《东国李相国集ㆍ日晩到寺小酌用皮日休诗韵各赋》“摇”原作“清”。
  23. 《东国李相国集ㆍ又和》“溪”原作“蹊”。
  24. 《东国李相国集ㆍ遍阅院宇……感旧记事》“殿”原作“台”。
  25. 《东国李相国集ㆍ遍阅院宇……感旧记事》“碑”原作“岬”。
  26. 《东文选ㆍ五冠山圣灯庵重创记》“上”原作“山”。
  27. 《东文选ㆍ五冠山圣灯庵重创记》“化”原作“灯”。
  28. 《东文选ㆍ五冠山圣灯庵重创记》“弟子”原作“十大弟子”。
  29. 《东文选ㆍ五冠山圣灯庵重创记》“六”原作“九”。
  30. 《圆斋槀ㆍ游京北洛山寺》“云”原作“烟”。
  31. 《圆斋槀ㆍ游京北洛山寺》“袖”原作“胸”。
  32. 《圆斋槀ㆍ游京北洛山寺》“峦”原作“窗”。
  33. 《春亭集ㆍ宿安积寺》“清”原作“晴”。
  34. 《东国舆地胜览》记载为“府东板浮里”。
  35. 《东文选ㆍ普贤院》“香”原作“烟”。
  36. 《东文选ㆍ普贤院》“荷”原作“蕉”。
  37. 《春亭集ㆍ题禅兴寺》“已”原作“正”。
  38. 《高丽史ㆍ靖宗世家》记载为“津无船桥”。
  39. 《高丽史ㆍ靖宗世家》“有”原作“命有”。
  40. 《东文选ㆍ仰岩寺》“游”原作“遗”。
  41. 《春亭集ㆍ将赴京都长湍途中寄呈鼎谷》“香”原作“黄”。
  42. 《东文选ㆍ三都赋》“锦”原作“镜”。
  43. 《东文选ㆍ三都赋》“冰”原作“水”。
  44. 《东文选ㆍ三都赋》“千”原作“作千”。
  45. 《东文选ㆍ三都赋》“刬”原作“錌”。
  46. 《东文选ㆍ三都赋》“尼”原作“利”。
  47. 《东文选ㆍ三都赋》“阈”原作“国”。
  48. 《东国舆地胜览》“斓”原作“烂”。
  49. 此处应漏“在”字。
  50. 《牧隐稿ㆍ次韵上山作》“以”原作“曾”。
  51. 《牧隐稿ㆍ次韵》“空”原作“云”。
  52. 《容轩集ㆍ次江华诗》“夜静尘喧息”原作“林僻溪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