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017

卷十六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
卷十七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卷十八

公州牧 编辑

东至怀德县界六十九里,至镇岑县界六十四里。南至扶馀县界四十九里,至尼山县界四十三里,至连山县界五十三里,至全罗道珍山郡界八十里。西至大兴县界六十九里。北至天安郡界五十七里,至燕岐县界二十七里。距京都三百二十三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熊川文周王北汉山城徙都之,至圣王南扶馀唐高宗苏定方新罗金庾信攻灭百济,置熊津都督府,留兵镇之。师既去,新罗尽有其地。神文王改为熊川州,置都督。景德王熊州高丽太祖二十三年改今名。成宗二年置牧。十四年,置节度使,称安节军,属河南道显宗三年废节度使,九年降知州事。忠惠王后二年,以元朝平章阔阔赤敬和翁主外乡,升为牧。本朝因之,世祖朝置镇。

属县 编辑

儒城县 编辑

在州东五十四里。本百济奴斯只县斯,一作“叱”新罗景德王改今名,为比丰郡领县。高丽时来属。本朝因之。

镇管 编辑

郡二 编辑

林川韩山

县十 编辑

全义定山恩津怀德镇岑连山尼山扶馀石城燕岐

官员 编辑

牧使、判官、教授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熊川熊津熊州怀道安节军

姓氏 编辑

本州李、郑、宋、朴、黄、高、任。

黄、白、河并村

投化

玄、崔并驿

儒城李、任、田、朱、兪、米。

德津高、玄、徐、陈、吴。

新丰崔、白、朴、申。

良化池、宋。

薍釜贵知

甲村福水村介

扑山金生

风俗 编辑

男好筝笛,女好歌舞 编辑

新罗文武王时,刘仁轨既破百济,留镇熊津府城乐工亦随之。王命星川丘日等三十八人往学乐,自后州人善音乐。

形胜 编辑

熊川连海,鸡岳柱天 编辑

李益朴诗。

鸡龙为镇,熊津为襟带 编辑

徐居正《聚远楼记》。

山川 编辑

鸡龙山 编辑

在州东四十里。又见连山县

公山 编辑

在州北二里。镇山。山形如公字,故名。

茂城山 编辑

在州西三十二里。

月城山 编辑

在州东五里。

舟尾山 编辑

在州南五里。

艇止山 编辑

在州西北五里。

凤凰山 编辑

在州西三里。

余美山 编辑

在州西七里。

毋岳山 编辑

在州北十里。

油岾山 编辑

在州西三十里。

炭岘 编辑

在州南三十里。

古火岾 编辑

在州西四十五里。

慈乙每山 编辑

在州西二十里。

车逾岘 编辑

在州西三十五里。

于乙温岘 编辑

在州西三十五里。

狄逾岘 编辑

在州东二十七里。

板岘 编辑

在州东南三十一里。

车岘 编辑

在州西北五十七里。

高丽太祖《训要》云“车岘以南,公州江外,山形地势并趋背逆”者即是。

马岘、火岘 编辑

皆在州东二十五里。

加文岘 编辑

在州北八十四里。温阳地界。

陵岘 编辑

在州东五里,有古陵基,故名。谚传百济王陵。

沙工岩 编辑

在州南三里。俗云州势行舟,故以舟尾艇止沙工名之。

东月明台 编辑

在州北一里。

西月明台 编辑

在州西二里。

潜渊 编辑

在鸡龙山下。两峯𡊠呀,中有大石,成穴如龟形,其广可三十馀尺。中有水,其深无底。人以木石塡之,翌日皆出渊下。俗云常有龙乘云气出入,遇旱祷雨,辄有应。

锦江 编辑

在州东五里。即赤登津下流,详见沃川郡

高丽郑地诗:贺若弼祖将军。杖剑过江水,归来[1]誓扫云。

熊津渡 编辑

在州西七里。赤登津下流。高丽显宗契丹南奔,节度使金殷甫等迎于是津。御札赋诗云:曾闻南地在公州,仙境玲珑永未休。到此心情欢乐处,群臣共会放千愁。《宋史》云“契丹康兆诛之,王询出奔平州”者,即此。

康好文诗:江水茫茫入海流,青山影里一扁舟。百年南北人多事,只有沙鸥得自由。

郑枢诗:完山迢递道阻长,熊川荡潏云苍茫。揭其浅兮石啮足,厉其深兮水渐裳。渔翁借我沙棠舟,桂为兮兰为桨。回看出日泛中流,俄然已舣西岸傍。我行登岸嘶马去,翁即扣枻歌沧浪。翁乎吾道比汝楫,用则行兮舍则藏。

阴岩津 编辑

在州北四里。即锦江下流。

纸洞津 编辑

在州东三十一里。赤登下流。

今尚津 编辑

在州南十五里。锦江下流。

三岐江 编辑

详见《独乐亭记》。

铜川 编辑

在州西二十里。源出加文岘,南流入熊津下。

日新北川 编辑

在州北十里。源出双岭,南流入熊津上。

柳浦川 编辑

儒城县东二十里。源出全罗道珍山县地界。

省川 编辑

儒城县东七里。源出连山珍山二县地界,合流经镇岑县,至儒城县东为省川

大田川 编辑

儒城县东二十五里。源出全罗道锦山郡地界。

○已上三川合流为怀德县之甲川。

温泉 编辑

儒城县东三里。我太祖卜宅于鸡龙山太宗讲武于任实之时,浴于此。

土产 编辑

水铁、铜铁俱出马岘、海松子、讷鱼、蟹。

城郭 编辑

公山城 编辑

在州北二里。石筑。周四千八百五十尺,高十尺。中有井三、池一。又有军仓。

○谚传此即百济时古城,新罗金宪昌所据之地。

新罗崔致远诗:襟带江山似画成,可怜今日静消兵。阴风忽卷惊涛起,犹想当时战鼓声。

烽燧 编辑

月城山烽燧 编辑

南应尼山县城山,北应高灯山

高灯山烽燧 编辑

在州北三十里。南应月城山,北应双岭

双岭烽燧 编辑

在州北五十里。南应高灯山,北应天安郡大鹤山

楼亭 编辑

聚远楼 编辑

在客馆东。古之观政亭也。亭在莲池中,牧使权体撤亭为楼,后牧使洪锡移构于东轩东。

郑以吾《观政亭记》:公山公馆之东,旧有芙蕖池,几一二亩。今副留后永嘉权氏湛尝出守于玆,而构草亭于池心。越乙未春,牧使李公、通判柳君因旧而增修,开广旧池,叠石其中,崇袤其基,筑亭其上,加以黝垩,望之翼如也。且引小溪,流入于池,泓澄渟溜,深至四尺。柳风荷月,苞竹嘉卉,清爽𬪩郁,左盘右纡,城郭山川,坐对几席,实可谓一邑佳境也。李使君具其奇胜,请名与记。

予读其书而知斯亭之胜,思得一从游于其中,俯临池水,荡涤襟怀,邈不可得。窃取老“池水观为政”之诗,命之曰“观政亭”。盖君子观于物而知道之无所不在也。为政而可观法者,孰有愈于池水哉?夫池,水之锺也。观其清而不挠,平而不溢,能容而有纳污之量,流恶不畜,泽物于无穷,则政亦几在是矣。言亭之所以为美而喩之于为政者,盖善观池者也。况守令之职,亲民者也,必以泽民为心。泽民之政不一端,而要在于礼王人、谨朝章。使仗节剖符登临是亭者,不特忘其鞅掌之劳,而亦有以观池水、施政教,则斯亭之作,其又不关于民欤?

李公贞干柳君之礼。观是举,其为政从可知矣。

徐居正记:岘以南,山川淑气,扶舆磅礡,为钜州者,惟为第一。盖长白一脉傍海,而南至鸡林,为圆寂山,西折遇熊津,缩为巨岳者,曰鸡龙山也。水发龙潭茂朱二县,合凑于,过三州,至于锦江,折而为泗泚,弥漫逶迤,入于海者,曰熊津为州,以鸡龙为镇,熊津为襟带,其为胜可知也已。居正少游公城,登锦江楼,眺览之富,实惬前闻矣。而但距州尚远,非跬步可致。州之客馆湫隘,又无楼观可登,使人闷闷然。客馆东有莲亭数楹,小可夷犹矣,而规模狭陋,不足快于心。予以是为一州之大欠。

往者吾族侄花山权公体出牧于州,人有语予者曰:“权公撤莲亭,构楼于其东,事垂讫,而适岁歉,未及落成。”岁癸巳,南阳洪嘉善锡为判牧,政修弊袪,更卜地东轩之东,移其楼,改构若干楹,使宾客之戾至,辄登临觞咏,州之云物精彩,百倍于前矣。侯今介礼宾寺正金公首孙,求名与记。

予曰:“楼之胜非一二,而莫胜于聚远,盖远取诸胜而聚之一楼也。登楼以望,则左右前后,映带湖山。凡上下数百里之间,田野之绵旷也,闾阎之比错也,津梁跋涉之险难也,院宇行旅之间关也,耕者、蚕者,樵者、牧者,畋渔者、贩鬻者,人之生育往复者无穷。至如朝阳夕阴,四时相禅,雨露霜雪之变迁也,草木花卉之荣憔也,自飞自鸣,自形自色。囿于形气之中者,气象不同,一举目而尽得之矣。

呜呼!何其远之聚于楼如是也哉!登览之胜,又可既乎?然楼观之设,非直为游玩而已。使登斯楼者望田野,则思稼穑之艰难;望闾阎,则知民生之疾苦;望梁津,曰何以利涉乎川也?望行旅,曰何以愿出于野也?见穷民生业之不一者,则思所以肉骨而燠寒,以至山川草木鸟兽鱼鳖,莫不思所以若焉。于是远取于物而聚之楼,聚之楼而聚之心。此心常为之主,而触于耳目者,不足以搅吾之心,则于名楼之义,庶或近之矣,而于牧民者之责,亦不远矣。予与洪侯有雅好之笃,且予前日有欠于州者,侯能举而张皇之,予可无言乎哉?侯尝牧广州有惠政,至今民思之如父母。侯能移其理于其有不理者乎?侯将秩满而还,侯虽去,而不去者楼也。然则民之思楼,如甘棠之思召公,又何疑也?是可书已。”

锦江楼 编辑

锦江南岸。

郑道传诗:君不见贾傅投书流,翰林醉赋黄鹤楼?生前轗轲无足忧,逸气凛凛横千秋。又不见病夫三年滞炎州,归来又到锦江头?但见江水去悠悠,那知岁月亦不留?此身已与秋云浮,功名富贵复何求?感今思古一长吁,歌声激裂风飕飕,忽有飞来双白鸥。

朴彭年诗:洞庭奚独擅江南?锦水奇观世共谈。送客江头浮彩鹢,濯缨洲上挂青衫。波含万古孤轮月,山带千秋一片岚。此是海东佳丽地,征人游赏几停骖?

李承召诗:锦江春水碧于苔,挟岸青山罨画开。莎草满汀青一抹,杨花糁迳白千堆。夕阳古渡人争涉,细雨空壕雁独来。驲骑忙忙归去急,白鸥波上也相猜。

望北楼 编辑

城北门楼。

元帅台 编辑

在州西七里。

新增凝碧堂 编辑

聚远楼傍。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州西三里。西有古陵基。谚传百济王陵,未知何王。

驿院 编辑

日新驿 编辑

在州北十里。

广程驿 编辑

在州北四十五里。

偰长寿诗:初旭团团发广程,白云深锁万山青。野花烂熳开无主,妆点春光作画屏。

敬天驿 编辑

在州南四十里。

利仁驿 编辑

古名利途。在州南二十五里。

○丞。本道属驿九:龙田恩山楡杨宿鸿蓝田青化豆谷新谷灵楡

○丞一人。

丹平驿 编辑

在州西十七里。

维鸠驿 编辑

新丰西八里。

○《补闲集》:毅王近声色、好游豫。文克谦为正言,上疏切谏,不从。克谦遂还家作诗云:“朱云折槛非干誉,袁盎当车岂为身?一片丹诚天未照,强鞭羸马退逡巡。”

及庚寅秋,武臣构乱,乘舆南迁。癸巳冬,新修是驿,请工施壁彩。工当时妙手,姓朴亡名,寝宇西壁间,画一白衣着笠乘马者,缘山路信辔徐驱,物色凄然,行人见之,皆不知是何图。后松广社领道侣千馀人赴西原,抵宿此驿,见之咨嗟,良久曰:“此是谏臣去国图。”乃题诗曰:“壁上何人画此图?谏臣去国事几乎。山僧一见尚怊怅,何况当涂士大夫?”

后有过客,次韵书壁。其一诗:“曲堗前言不早图,焦头后悔可追乎?何人画此谏臣去?满壁清风激懦夫。”其一诗:“白衣黄带谏臣图,是屈原乎微子乎?未正君非空去国,不须毫底费功夫。”

普通院 编辑

在州东三里。即古之迎春亭。

○僧渊鉴记:大州府必有迎春亭。岁冬后九五,三阳肇启,万物萌动,谓之立春。先时州若府,命具土牛洎金木田器若干、蔬果酒馔祀奠物若干,主事吏执牍而监之,使莫敢不备,然后守与倅率群长吏、群将卒出东郊,各以弁服将事,所以奉社稷习稼穑。至于敛入会计,施惠行庆,一岁之务,既陈乃已,则非于亭,莫宜也。大州府又必有迎宾亭,如按部、如察访小大使之往来也,[2]命群将卒、群长吏执旗纛、具冠带,使先迓于远疆。倅与守率僚佐,亦以靴袴奉谒状,相次候于近坰修容展礼,肃恭敦谨,睦主客之仪,叙尊卑之位,以迎且送之,则抑惟亭是赖焉。

公州,古节度府也。龙山巽起,熊水坤抱,后土孕灵秀,更代而大振。州治东二百武有废地,传云“古迎春亭”也。础砌坏圮,薪蒸蓊蔽,历太守千百,莫克构立。司设令骊兴闵祥伯刺是州,年未期,职修治成,庶政有馀暇。公乃分牒联属,聚工征役,将使州治之馆舍、库廪、庠塾、寺院、亭观之猥陋废亡者,靡不革复之。公之言曰:“顾员位居牧人之长,带劝农之职,示民播艺之教,不可忽也。又州治在二道要冲,实一方繁会。候宾饯劳之礼,抑所重也。夫东亭,二事之所由行也。此莫急焉,亟宇之繇玆亭。”于是胥徒尽心,佣夫毕力,集不待鼛鼓之召,勤不烦绳杖之督,流材于上游,陶埴于东阜。而晓夕亲临之,前指后画,损益广袤,以面势之,东偏而建宾楼,南向而崇主宇,西序南庑共十四间。更衣之,设食之所,冬以燠室,夏以凉厅。已乃版筑之,墁墍之,丹雘之。其制之不摦不隘,其饬之不陋不盈。夷庭、层梯、行廊、步道,上可以行乎礼,下可以趋乎事。

亭既成,有道过亭下者,因徘徊叹赏,讴吟而归。其辞曰:“公治于公公乃盛,公民德公竞谣咏。公劝民农遂民性,公迎王使勤王命。见公之亭识公政,公之政以亭为镜。”

金克己诗:南征北迈送迎地,一簇危亭临路岐。湖光净铺碧玉簟,柳色轻拂黄金丝。村棹响来起鸡鹜,野烟低处迷鹭鹚。嗟予区区迫岁贡,不见烂熳莺花时。

锦江院 编辑

锦江北岸。

欢喜院 编辑

在州南三十五里。

要光院 编辑

在州南三十里。

毛老院 编辑

在州北二十六里。

弓院 编辑

在州北四十里。

仁济院 编辑

在州北五十二里。

熊津院 编辑

熊津岸。

公西院 编辑

在州西三十一里。

般若院 编辑

在州西四十九里。

古馆院 编辑

在州西六十七里。

公济院 编辑

在州北二十八里。

内仓院 编辑

在州西二十五里。

广道院 编辑

在州东五十七里。

佛岘院 编辑

在州东八十二里。

孝家里院 编辑

在州东十里。

郑枢诗:黄叶成堆院落空,山前古碣夕阳红。割髀孝子今何在?夜夜银蟾落镜中。

○一道澄江浸碧空,两山红树战金风。孝家院落知何处?鸟没秋光沆砀中。

佛宇 编辑

鸡龙岬寺 编辑

藤萝寺 编辑

迦叶庵 编辑

徐居正记略曰:“山之顶出泉,常见跃金色,下有龙潭,黝碧可愕。山之阴,安育王塔,其阳郁葱,有王都气。其他名庵、巨刹皆据山之胜境。直南岭古庵下有庵曰迦叶。”

栗寺、中心寺、东学寺、上院寺 编辑

俱在鸡龙山

盘龙寺、麻谷寺 编辑

俱在茂城山

水原寺 编辑

月城山

东穴寺 编辑

东穴山

西穴寺 编辑

望月山

舟尾寺 编辑

舟尾山

艇止寺 编辑

艇止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州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公山

鸡龙山祠 编辑

鸡龙山南。新罗拟五岳,载中祀。本朝以名山为小祀,每春秋,降香祝以祭。

熊津祠 编辑

熊津南岸。新罗载西渎。本朝为南渎,载中祀,春秋降香祝致祭。

厉坛 编辑

在州北。

古迹 编辑

熊津都督府 编辑

《大明一统志》云:“熊津在故百济海口。置都督府于此。”

唐高宗苏定方讨平百济,以左卫郞将王文度熊津都督,抚其馀众。文度济海而卒,诏以刘仁轨代领其众。百济之地,兵火之馀,比屋凋残,僵尸如莽。仁轨始命瘗骸骨,籍户口,理村聚,署官长,通道途,立桥梁,补堤堰,复陂塘,课农桑,赈贫乏,养孤老,立社稷,颁正朔及庙讳,民皆悦,各安其所。

德津废县 编辑

在州东五十里。本百济所比浦县新罗赤乌,为比丰郡领县。高丽改今名来属。本朝因之。

新丰废县 编辑

在州西三十里。本百济伐音支县,一云武夫县新罗清音,为熊州领县。高丽初,改今名仍属。本朝因之。

古儒城 编辑

儒城县东四里广道院傍。客舍、乡校、仓库基址尚存。

就利山 编辑

在州北六里。新罗文武王与敕使刘仁愿熊津都督扶馀隆同盟于熊津就利山。其誓词曰:“往者百济先王迷于逆顺,不敦邻好,不睦亲姻,结托高句丽,交通倭国,共为残暴,侵削新罗,剽邑屠城,略无宁岁。天子悯一物之失所,怜百姓之无辜,频命行人谕以和会,负险恃远,侮慢天经。皇赫斯怒,龚行吊伐,旌旗所指,一戎大定。固可潴宫污宅,作诫来裔,拔本塞源,垂训后昆。然怀柔伐叛,前王之令典;兴亡继绝,往哲之通规。事必师古,传诸曩册。故立前百济大司稼正卿扶馀隆熊津都督,守其祭祀,保其桑梓,依倚新罗,长为与国。各除宿憾,结好和亲;各承诏命,永为藩服。仍遣使人右威卫将军、鲁城县刘仁愿亲临劝谕,寔宣成旨,约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刑牲歃血,共敦终始,分灾恤患,恩若兄弟,祗奉纶音,不敢失坠。既盟之后,共保岁寒,若有背盟,二三其德,兴兵动众,侵犯边陲。明神监之,百殃是降,子孙不育,社稷无守,禋祀磨灭,罔有遗馀。故作金书铁券,藏之宗庙,子孙万代,无敢违犯,神之听之,是飨是福。”仁轨之辞也。歃讫,埋牲币于坛之壬地,藏其书于新罗宗庙。

孝家里 编辑

在州东十里。向德新罗时人,性孝顺,为时所称。时年荒民饥,加以疫厉,父母饥且病,滨死。向德日夜不解衣,尽诚安慰,无以为养,乃刲髀肉以食之。母发痈,向德吮之,皆致平安。事闻,王下教赐租三百斛、宅一区、口分田若干,命有司立石纪事。后人号其地为孝家里。

独乐亭 编辑

在州东三十里三岐村

南秀文记:前襄阳都护林侯,早以政事,蜚英中外。昔先君牧咸州,侯为通判,先禊甚密。余故父事侯有年。一日语余曰:“吾家世居公之锦江上游,庆尚全罗忠清之江,至此合流,故名其地曰三岐。所居南五里许,有断山自北而南行,可二里许,峙为小峯。修篁茂松,葱蒨可爱,三江蜿蜒,自东蛇绕其下。吾尝过而异之,试一登焉。北瞻元帅山,环如城郭;南望鸡龙山,拔出霄汉。其东西诸山或朝或揖,贾奇献异者不一状,而村墟野垄,棋布遐迩。吾乐其奇胜,悼前之遗,遂于峯之左,筑别业亭其上。于是江之平沙漫流,天水一色,风而绿皱,月而银波,以至樯帆鱼鸟之往来浮沈,皆出屐舃之下;山之层峦叠嶂,巨麓长林,迩延野绿,远混天碧,与夫云烟之变于朝暮者,皆对几席之上。至若耕牧渔樵,歌讴相答,游人行旅,伛偻络绎于四野者,亦可坐而观也。吾今休官而归,幅巾藜杖,日登斯亭,心意俱闲,身世两忘,独钓于江,独采于山。春朝之花,秋宵之月,吾独咏之以为乐;云峯之奇,松雪之清,吾独观之以为乐。凡物化之可乐者,吾独而专之,洋洋乎若蝉蜕污浊,游于物外。四时之景不同,而吾之乐[3]独无穷焉。敢窃涑水园名‘独乐’二字,以扁吾亭,似为僭矣。然彼之所乐者,理也;吾之所乐者,物也。无嫌于同,请子记之。”余于侯不可以文拙辞。昔吾夫子尝曰:“飮水枕肱,乐在其中。”又称颜子箪瓢陋巷,不改其乐。其所以乐,则未尝言,而二程乃令学者寻所乐何事,亦引而不发。今侯乃独乐其亭,而征余言,夫既曰独乐,则尤非他人之所得知。矧余虽读圣贤之书,其所谓乐者,谩不知何说,敢记侯之亭哉?

虽然,其言曰:“彼所乐者理,吾所乐者物。”余闻理外无物,物外无理。天地之所以高深,山川之所以流峙,鱼鸢之所以飞跃,草木之所以荣悴,与物乎耳目者,何莫非至理之所著者也?是则由侯之乐可以寻圣贤之乐,岂徒玩其景槪哉?且余窃观今世士大夫,虽有田园可以自适者,然皆为名缰所系着,驰东骛西无已时,至有终身不归其乡者。间有归者,亦不过执牙筹、计钱谷,得不劳苦其形者乎?惟侯位不满德,年未至暮,乃能谢荣宦、脱世累,自逍遥于山水间者如此,独乐之扁,不亦宜乎?之亭也,直与涑水之园俪美于不朽也,无疑矣。司马公负天下之望,故竟不得优游中。今侯亦负一时之望,则得以久擅斯乐乎?未也。若余窃位于朝,无补于世,奔走夙夜,而犹不知止,能无愧乎?安得挂冠从侯于玆亭,诵涑水之记,咏坡仙之诗,而一窥其所乐之高趣乎?

新增徐居正诗:少年声价孰如君?脚底平看万里云。暂屈朝班还旧隐,更从荣宦策高勋。功名造物真如戏,出处男儿未易论。却恐鸣驺催上道,北山猿鹤更移文。

○名园并压锦江低,我昔相寻路自迷。何氏林亭知最胜,杜陵桐叶不曾题。膏车恨未从盘谷,雪艇终须访剡溪。莫遣藏湍仍敛雾,似闻桃李已成蹊。

按舞亭 编辑

锦江下。距州二里。昔按廉登眺,酒酣不觉醉舞,仍号亭曰按舞。亭废已久,后有州守欲重修之,为监司所谴不果。时人笑曰:“前有醉舞按廉,后有醒吟监司。”

徐居正诗:按舞亭前江山好,按舞亭中风月老。当时按廉真豪英,酒酣起舞玉山倒。风流跌宕天下先,盛名自与亭相传。后来奉使何索寞?江山风月闲多年。我闻锦江贤主人,改构云物犹精神。杀此风景是何者?白头监司真恶宾。昔人欲槌黄鹤楼,黄鹤一怒天公羞。楼可槌兮江山风月不可槌,至今千载笑不休。君不见昔时按舞亭,黄金美酒白玉甁。皓齿歌细腰舞,客亦婆娑双袖轻。又不见今时按舞亭,寒丛败叶潮满汀。禽鸟歌蛟龙舞,远山为学蛾眉青。古人今人不同时,醉舞醒吟谁得之?人生自可行乐耳,此外馀事都不知。

亭止房 编辑

锦江边。距州三里。

高丽权适诗:半年尘土负青山,萧寺偸乘一日闲。始见黄花知令节,更惊红叶照衰颜。天围大野苍茫外,舟在清江寂寞间。赖有上房沽酒引,淡烟斜日未能还。

鸣鹤所 编辑

儒城县东十里。高丽明宗六年,鸣鹤所亡伊啸聚党与,攻陷本州。朝廷陞其所为忠顺县,置令、尉以抚之。后降而复叛,寻削之。

清流部曲 编辑

在州东四十里。今称仇乙村。

良化部曲 编辑

在州东四十里。

薍釜部曲 编辑

在州西四十里。有薍洞,疑即其地。

里仁部曲 编辑

利仁驿

美化部曲 编辑

儒城县东南二十八里。 贵智部曲。在州南二十九里。

今丹所 编辑

在州南二十里。

甲村所 编辑

儒城县北十里。

村介所、福水所 编辑

俱在儒城县东二十三里。

扑山所 编辑

德津县东五里。

金生所 编辑

德津县东七里。

古曹山 编辑

在州东五十里。谚传古县基,未知何县。

里仁山城 编辑

在州南二十里。石筑。周一千五十尺。内有一井。今废。

良化山城 编辑

在州南四十里。石筑。周一千十三尺。内有一井。今废。

新丰山城 编辑

新丰县南三里。石筑。周七百一尺。今废。

儒城山城 编辑

儒城县东五里。石筑。周六百八十尺。内有一井。今废。

德津山城 编辑

德津县南一里。石筑。周七百六十七尺。内有一井。今废。

名宦 编辑

新罗韩恕意 编辑

天宝间为熊川助教。撰州人番吉墓碑,至今在孝家里

高丽金殷傅 编辑

显宗时为本州节度使。王避契丹南行,殷傅备礼郊迎曰:“岂意圣上跋涉山川,凌冒霜雪,至于此极?”献衣带土物。王至巴山驿,吏皆遁,御厨阙膳。殷傅又进膳羞,分供朝夕。及丹兵退,王还次公州殷傅使长女制御衣以进。因纳之,是为元成王后

宋子浩 编辑

为判官。与战死。

权近诗:狷狷怀刚志,循良有最声。临危宁避患?赴敌即捐生。予夺苍天远,忠诚白日明。我闻肝肺热,悒悒不能平。

李伯谦 编辑

忠烈王朝为副使。劝课农桑,民以富饶。

沈諹 编辑

忠烈王朝为副使。有长城县女言:“锦城大王降我云:‘汝不为锦城堂巫,必杀尔父母。’我惧而从之。”女又与同县人孔允丘通,作神语曰:“我将往上国,必伴孔允丘行,罗州官给传马。”一日,邮吏急报都兵马使曰:“锦城大王来矣。”使惊怪。有罗人仕于朝者,具神异讽王,议欲迎待。所过州县守,皆公服郊迎,厨传惟谨。至州,諹不待。巫怒,传神语曰:“我必祸諹。”退寓日新驿。夜諹使人觇之,女与允丘宿,遂捕鞫之,俱伏。

陈澕 编辑

以右司谏,出知州事,卒于官。

崔宰 编辑

恭愍王朝出牧。

田濡 编辑

为判官。

本朝孟思诚= 编辑

有政声,为一道最。

黄自厚 编辑

李贞干 编辑

权湛 编辑

李石亨 编辑

李明晨 编辑

李英耈 编辑

咸禹治 编辑

人物 编辑

本朝李明德 编辑

登第,官至判中枢院事。谥恭肃

孝子 编辑

新罗向德 编辑

详古迹下。

高丽李福 编辑

州吏。

李长生、姜成 编辑

郞将。并以孝子旌门。

烈女 编辑

高丽高氏 编辑

县监郑自求妻。旌门。

新增本朝高氏 编辑

梁汉弼妻也。夫被罪死,高氏坐属于官。有州奴欲污之,遂缢死。今上十八年旌闾。

金氏 编辑

张曾文妻也。夫出独处,有邻人夜入其室,欲污之,抽刃劫之,遍身刺伤,竟不从。今上二十三年旌闾。

题咏 编辑

雪晴江路马迟迟 编辑

高丽田濡诗:公事如云鬓欲丝,云云。吏人不识忧民意,误道溪山觅好诗。

篱落荒畦一迳微 编辑

郑枢诗:黄云漠漠雪霏霏,云云。飮马乱松陂底水,摇鞭闲绕白沙归。

翠𪩘带云连粉堞 编辑

金休诗:云云,丹霞和鹜落苍洲。

江流清似使君心 编辑

李詹诗:山色翠于官妓黛,云云。

一抹熊江青绕地 编辑

南秀文诗:云云,千重鸡岳翠浮天。烟笼老树分官道,草远长堤护水田。

十景徐居正诗锦江春游 编辑

濯锦江边天地春,二月三月天气新。玉壶沽酒寻芳菲,迟日暖风恼杀人。晴江新涨金葡萄,兰桡随意移画舠。杏花疏影醉扶归,玉笛一声山月高。

月城秋兴 编辑

秋风袅袅江自波,山南山北红叶多。登临有兴浓于酥,十千美酒金叵罗。黄花满插帽欲欹,鲸呑虹吐安足辞?请君莫学宋生酸,一生枉作悲秋词。

熊津明月 编辑

熊津之水清且漪,熊津有月来何时?百济往事如鸟过,我问明月月应知。一自楼船驾海来,国社已墟府开。落花岩前春正愁,钓龙台下潮自回。

鸡岳闲云 编辑

鸡岳岧峣插层碧,淑气蜿蜒自长白。山有湫兮龙则蟠,山有云兮物可泽。我昔试游于其中,灵异不与他山同。会作霖雨泽天下,龙使云兮云从龙。

东楼送客 编辑

锦江江上锦江楼,黄鹤一去云悠悠,宦游南北知几人?芳草别恨何年休?去年相别发如漆,今年相别白于雪。江流别恨谁浅深?一曲阳关愁断绝。

西寺寻僧 编辑

艇止山中古招提,缘江一路高复低。十载寻僧闲往[4],青藤白幭双草鞋。我亦平生支许徒,结社有约何曾辜?[5]倩龙眠老居士,画出《虎溪三笑图》。

三江涨绿 编辑

三江元从银[6]来,合为锦水青于苔。昨夜小雨涨半篙,蒲萄之酒初发醅。谁家日暮三两舫,兰桨截破桃花浪?蓑衣蒻笠玄真子,我歌沧浪欲相访。

五岘积翠 编辑

车岘板岘马岘火岘狄馀岘

公城之胜天下甲,五岘嵯峨镇四角。遥看积翠连涳濛,松桧森森耸霄壑。人间几番换炎[7]?四时不老唯苍颜。我欲山中斲黄精,鸾笙鹤驾闲往还。

金池菡萏 编辑

天孙为织云锦机,绿为裳兮红为衣。宜风宜雨又宜月,轻烟细雾香霏霏。何年移自巓?蜜雪入口沈痾痊。虽然才大难为用,何用藕大大于船?

石瓮菖蒲 编辑

百济古物唯石瓮,腹大濩落将底用?谁知菖阳天地精,开云斲石此移种?根盘九节蛟龙老,性通神灵天下少。饵之可以延修龄,何用区区拾瑶草?

林川郡 编辑

东至石城县界二十九里,至恩津县界三十一里,至全罗道龙安县界二十二里。南至同道咸悦县界十六里,至韩山郡界二十七里。西至鸿山县界十六里。北至扶馀县界十六里。距京都四百十九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加林郡新罗改加为嘉。高丽成宗林州刺史,显宗嘉林县置令。忠肃王元朝平章阿孛海赵氏之乡,升知林州事。本朝太祖三年,以入朝宦者陈汉龙之请,升为府。太宗元年复旧。三年,又以入朝宦者朱允端之请,升为府,明年复旧。十三年改今名为郡。

官员 编辑

郡守、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加林嘉林林州

姓氏 编辑

本郡赵、林、方、白、翟、辛。

陈、李并来

高丽时,畏吾儿国人李玄投化而来,有通译之功,因赐籍于本郡。

古多只本邑吏

风俗 编辑

种苎为利,有畿内之遗俗 编辑

河仑《乐山楼记》。

形胜 编辑

水陆之冲 编辑

刘仁愿孙仁师扶馀丰,诸将议所向。或曰:“加林城孙仁师,水陆之冲,合先击之。”刘仁轨曰:“兵法:‘避实击虚。’加林崄而固,攻则伤士,守则旷日。”遂趋周留城

地滨南海 编辑

河仑记。

山川 编辑

圣兴山 编辑

在郡北二里。镇山。

干止山 编辑

在郡西二里。

圣住山 编辑

在郡西十二里。

普光山 编辑

在郡西十里。

周城山 编辑

在郡北十里。

七星山 编辑

在郡南十里。旷然平野,七峯斗起,状类七星,故名。

凤凰山 编辑

在郡南十里。

仇郞山 编辑

在郡东二十五里。

花山 编辑

在郡南五里。

升达岭 编辑

在郡西十里。

楡岘 编辑

在郡北十里。

发岘 编辑

在郡西十里。

白岩 编辑

在郡东二十里。

嘉林薮 编辑

在郡东一里。

仇郞浦 编辑

在郡北十五里。源出鸿山县,流入场岩江

场岩江 编辑

在郡北十五里。

古多津 编辑

在郡东二十九里。水势险恶。

江景津 编辑

在郡东三十里。恩津县界。

菁浦津 编辑

在郡南二十二里。

南堂津 编辑

一名龙渊浦。在郡南十四里。古多津下流。岸北有舍人岩

上之浦津 编辑

在郡南三十里。

○已上六津皆公州熊津下流,入韩山郡镇浦

土产 编辑

苎、陶器、白鱼、苇鱼、鱼鳔、石首鱼、青鱼、蟹、虾、白花蛇、安息香、地黄。

城郭 编辑

圣兴山城 编辑

石筑。周二千七百五尺,高十三尺险阻。内有三井。又有军仓。

楼亭 编辑

乐山楼 编辑

河仑记。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郡东五里。

驿院 编辑

灵楡驿 编辑

在郡北十五里。

南院 编辑

在郡南三里。

古多津院 编辑

在郡东二十五里。

新增桥梁 编辑

大桥 编辑

在郡南七里。

石桥 编辑

仇郞浦

佛宇 编辑

西浮图庵 编辑

圣住山

西资福寺 编辑

干止山。寺南有石樯。

东资福寺 编辑

圣兴山。寺南有石樯。

龙渊寺 编辑

南堂津北岸上。

香林寺、香德寺 编辑

俱在天灯山

普光寺 编辑

圣住山。有此君楼

元朝危素重创碑:昔三韩大浮图圆明国师谢绝世荣,归求其志。高丽国王遣宰相张沆追及于林州,州故有普光寺,溪山幽胜。耆宿惠湛达闲等与尚书田冲用遮留国师于此,其门人三千馀指,室屋不足以容。杨广道按廉崔君玄佑率其官属,谋为增葺。远近闻风而至施者云委,僧寮、宾馆、仓库、庖厨无不毕备,为屋凡[8]馀间。师之伯氏判典客寺事致仕金君永仁、仲氏重大匡平阳君永纯感激发愿,家童百口、田百顷归于寺。久之,蔚然为大道场矣。其后师示寂,谓其徒[9]等曰:“寺既重新,汝等以勿散席,甲乙而主之。”于是其徒以受师志,相继无穷也。因都城禅源报恩禅寺住持宏演来,求书其事。宏演之言曰:“吾少也,受经玆寺,纪述之托,诚不敢后。”于是从宏演得师之始终而并书之。

师讳冲鉴,字绝照,号雪峯。髫龁时,已不茹荤,与群儿嬉戏,以帛制伽黎衣为佛事。稍长禀命父母,祝发于禅源寺,礼慈悟国师以为师。年十有九入选,登上上科。一旦喟然叹曰:“虽复修持十方如来清净教理如恒河沙,只益自劳,曷若修无偏果?”乃舍所事,即拂衣游诸方。宿留吴楚,闻铁山禅师道行甚高,迎之东还,[10]侍三载,琼公甚期待之。及琼公辞归,师主龙泉寺,始取百丈海禅师禅门清规行之。后住持禅源寺者,十有五年,弘杨宗旨,为国矜式。其来普光也,寔再纪至元[11]年。

越四年八月二十有四日,将入灭,戒门人毋立碑造塔。遽沐浴更衣,跏趺端坐。绍珠进曰:“请和尚为众说法。”师曰:“末后一著,汝等有分荐取。”言讫,翛然而逝。世寿六十有五,僧腊五十有八。生在前至元之十有二年乙亥乙酉朔辛酉日也。余尝论佛氏之学,西出于天竺,乃不远数万里,被于东海之表,何其盛矣?而其卓然树立如圆明师者,宜其[12]之益昌而益明。若普光之寺,世以师为楷,则尚恶有堕废之时也耶?

庸钦次之,而系以铭曰:高丽开国三韩墟,沧海浩渺连东吴。西瞻身毒各天隅,何年贝多传书?学者悟明心地初,琼公飞锡来此都。圆明国师侍起居,曹溪正宗须力扶。一言妙契万念除,谓有非有无非无。死生一致不可渝,普光大刹鸣锺鱼。金碧炫晃云霞铺,翩翩学者承风趋。优游食息明真如,精蓝郁郁师已殂。勒铭纪述昭楷模,乾坤清夷化日舒。天子万寿当祯符。

康好文诗:水石千年地,香灯一亩宫。老僧谈寂灭,童子礼圆通。岭上云多白,窗间日已红。欲寻居士窟,飞路迥盘空。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郡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山城内。

厉坛 编辑

在郡北。

南堂津祠 编辑

在郡南十四里。即镇浦。水汹涌可畏,商船之往来,必歌鼓以祭。

古迹 编辑

安良部曲 编辑

在郡西十八里。

古多只所 编辑

在郡北二十五里。

召罗所 编辑

在郡南十五里。

今岩所 编辑

在郡南三里。

今勿村处 编辑

在郡东二十里。今为豆毛谷里

名宦 编辑

本朝兪显、安尚缜 编辑

新增李永孙 编辑

新增人物 编辑

本朝赵之瑞 编辑

登第,又魁重试。性讦直。燕山在东宫时,为辅德,忤旨,至甲子被杀。

题咏 编辑

龙渊弦管迷烟月 编辑

李穑诗:云云,鸭野锄犁逐雨风。

马邑群峯接地阴 编辑

徐居正诗:见说兵曾驻此,如何将苦相侵?熊江一带兼天[13],云云。

韩山郡 编辑

东至林川郡界十五里。南至全罗道临陂县界十四里,至同道咸悦县界十三里。西至舒川郡界十九里。北至鸿山县界二十九里。距京都四百五十九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马山县新罗因之,为嘉林郡领县。高丽改今名仍属。明宗置监务,兼任鸿山,后陞为知韩州事。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为韩山郡

官员 编辑

郡守、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马山马邑韩州鹅州

姓氏 编辑

本郡李、金。

端、柳并村

形胜 编辑

山奇水秀 编辑

李坡《翠挹亭记》:云云,麟峯镇于北,熊浦绕其南。

山川 编辑

干至山 编辑

在郡西一里。镇山。

鹫峯山 编辑

在郡南五里。

麒麟山 编辑

在郡西五里。

月明山 编辑

在郡北十一里。

圆山 编辑

瓦浦芽浦之间。

鸡岾山 编辑

在郡南五里。

箕岘 编辑

在郡西五里。

赤岘 编辑

在郡西六里。

曲岘 编辑

在郡北二十五里。

上之浦 编辑

在郡东十八里。即林川郡南堂津下流。

朽浦 编辑

在郡东十一里。源出月明山,入镇浦

岐浦 编辑

在郡东十二里。

瓦浦 编辑

在郡南十四里。即大海之别浦

芽浦 编辑

在郡南二十里。舒川郡地界。镇浦下流。又曲岘之水及舒川郡金富庇仁县茅洞之水,合流于此,入海。

镇浦 编辑

在郡西二十一里。详林川郡,亦见舒川郡临陂县

土产 编辑

苎、漆、白鱼、洪鱼、鲨鱼、柹、白花蛇、竹、石首鱼、秀鱼、苇鱼、鲈鱼。

城郭 编辑

干至山城 编辑

土筑。周三千六十一尺。内有泉七、池一。有军仓,今颓废。

新增邑城 编辑

石筑。周四千七十尺,高十一尺。内有一渠、四井。

宫室 编辑

客馆 编辑

李谷记:至正己丑秋,雨甚,马山客馆南廊坏。雨既霁,农亦隙,州人欲修之。郡守朴君曰:“非唯南廊,虽厅庑几圮陊,盍一举新之?”州人谓:“地不产材,寻尺之木,于它山百里外取之。而又居吾土者,多蔽于权豪,谁肯为吾役?”君曰:“第为之何有?”且曰:“不去旧屋,人将不力。”则一朝而尽撤之。州人始疑且忧。君乃量吏才,其能者则畀之大屋而多其夫,拙者少之。既分干之,则令之曰:“古人云:‘[14]道使民,虽劳不怨。’今尔之所以衣食玆土而无无聊之叹者,皆上之赐也。凡宾客之来,大则布天子之德音,小以颁国令而邦本是恤,则玆馆宇之设,其究为民也。今者之役,非逸尔之道欤?况其故制朴,且将颓压,无以奉使而听诏令,郡守惟不敬是惧,安敢怠?敢违者罚。”

于是籍户出夫,唯免老稚,航海取材,不惮险远。率钱以助、箪食以饷者,磨其肩。役以其年之闰,才数阅月,厅房、廊庑,结构既周。时方寒冱,不可涂墍,姑令寝工。迨明年春仲,功将告讫。不高不庳,以称面势;不侈不陋,以适时宜。始之疑且忧者,终焉悦服,昔之豪横,今从颐指。又以为州官视事之堂、架书库藏之所,不可以不作,规画已定矣。君适代去,州人茫然如失怙恃,君亦能哉?余少长乡里,知民之祸福实系于守令,于吾乡益见之。比在辇毂,闻吾吏民往往窜伏,而邑涂荆棘,宾客无所归,郡守莫知所为,怀印而去。余喟然曰:“此非独吏民之罪,守土者亦不得辞其责。”

丙戌之春,奉诏而归。有李君资为政伊始,驭吏临民,俱有条法,一境之人,拭目成效,曾未半岁,召官于朝。李君自长继政益勤,知无不为,则曰:“国制守令之居,谓之公衙。此州之守,无所于寓,寓于民家,何以州为?”命其州吏分曹部役,不日而成。又将馆宇以次修葺,俄以家艰去郡。朴君之至,能兼二李之才,数年之间,利兴害除,事集民和,实非前日之韩山也。又能待人以诚意,接宾无惰容。至于供需之物,床褥什器之微,皆致完洁。然其取足于公帑赃物,而无一毫敛及于民,故其声誉蔼然冠于一方。余乡人也。慈侍之馀,幸获见闻,今因馆舍之作,略书大槪。

噫!自今踵君者,一以君为法,而功之未完、事之未已者,卒能成之,则不忧不为良吏矣。君名时庸,字道夫密城人。由科第任文翰,拜监察纠正,例出为州云。

楼亭 编辑

翠挹亭 编辑

在郡南,有李坡记。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郡西二里。

驿院 编辑

新谷驿 编辑

在郡西十一里。

看法岩院 编辑

在郡东十四里。

崇井院 编辑

在郡西七里。

曲火院 编辑

在郡北二十五里。

吉山院 编辑

在郡西十三里。

新增桥梁 编辑

吉山浦石桥 编辑

在郡西二十二里。

佛宇 编辑

日光寺 编辑

鹫峯山

崇井寺 编辑

麒麟山

孤石寺 编辑

月明山

回寺 编辑

干至山北。

永慕庵 编辑

干至山北,有李穑画像。

权近赞曰:挺天资之粹美,穷圣学之精微。胸襟洒落,莹彻光辉。践履极于笃实,文章妙于发挥。匪点之狂而有咏归之兴,犹惠之和而无不恭之讥。学者仰之如山斗,国家倚之如龟。膺大拜而不变其塞,履大难而不怵于威。赤心弥谅,素节不移,真公所以自道之辞也。若夫江汉滔滔,云烟霏霏。追逐,并驾齐驰。后之观者,知吾言之不欺也。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郡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郡西。

厉坛 编辑

在郡北。

冢墓 编辑

李谷墓 编辑

在郡南四里箕岘

李穑墓 编辑

在郡西五里加知岘河仑撰碑。

古迹 编辑

安保乡 编辑

在郡南十五里。

鴳谷所 编辑

在郡北十三里。

名宦 编辑

本朝李审 编辑

温良廉谨。

权雍 编辑

清谨有操。

人物 编辑

高丽李知命 编辑

博览群书,善词赋、工草隶。擢第,调黄州书记,居官廉直,民饥尽心赒恤。后为忠州判官,政如黄州,人感惠政。得免郑仲夫之乱,官至政堂文学太子少傅。谥文平。为相有古大臣风。

李唐髦 编辑

知命子。词藻殊有父风。擢魁科,仕至国子司业。

李谷 编辑

忠肃王朝登第,迁艺文检阅。忠肃后元年,中征东省乡试第一名,遂擢制科。前此本国人虽中制科,率居下列。所对策,大为读卷官所赏,置第二甲。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与中朝文士交游,奉兴学诏还国。寻复如元,授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郞。屡求童女于本国,上书罢之。忠惠后二年,奉表如元,因留居。忠穆朝,还国,累迁政堂文学、韩山、都佥议赞成事。忠定即位,以尝请立恭愍,不自安,游关东又授奉议大夫、征东行中书省左右司郞中。谥文孝。有《稼亭集》。

李纯孝 编辑

为人清白,处决如流。尝使蒙古,不赍一物而还,囊橐皆空,巷邮卒皆服其清节,曰:“真官人也。”

李穑 编辑

之子。天资明敏,博览群书,为诗文操笔即书。恭愍朝擢魁科。又中征东行省乡试第一名。充书状官如元,赴廷试,欧阳玄对策,大加称赏,遂擢置第二甲第二名。东还,累官至门下侍中,掌国文翰数十年,屡见称中国。勉进后学,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学者皆仰慕。入本朝,封韩山伯。谥文靖。有《牧隐集》五十馀卷行于世。

李种德 编辑

之子。官至知密直司事。

李种学 编辑

种德之弟。官至签书密直司事。

本朝李种善 编辑

种学之弟。年十五擢,官至知中枢院事。谥良景

李季疄 编辑

种善之子。世祖朝佐翼功臣,官至左赞成。谥恭武

李季甸 编辑

季疄之弟。世祖朝靖难、佐翼功臣,领中枢府事、韩城府院君。典文衡。谥文烈

李孟畇 编辑

年十五擢第,官至右赞成。

李叔畤 编辑

有清直名。世宗朝为大司宪,累官至议政府左参赞。

李叔亩 编辑

官至知敦宁府事。谥良度

李蓄 编辑

官至黄海道观察使。

李埙 编辑

之子。成宗朝佐理功臣,官至议政府参赞。封韩城君

李堣 编辑

季甸之子。再捷科第,官至成均馆大司成。早卒。

李坡 编辑

之弟。年十八擢第,选入集贤殿,历官至议政府左赞成。谥明宪。为人聪明,多识典故。

李封 编辑

之弟。乙酉科壮元,官至刑曹判书。有文名。

新增李彦浩 编辑

之后。登第,官至观察使。

孝子 编辑

本朝李夏、李廉、朴地 编辑

俱以孝行旌门。

烈女 编辑

本朝尹氏 编辑

司成尹耆之妹。颇解文。其夫罗继门见杀于宰相洪允成家奴。世祖温阳尹氏自为状诉冤,词惋理直。上悯之,命轘允成奴,岁赐米复户。

题咏 编辑

山川孕秀今犹古 编辑

高丽金子粹诗:东国文章集大成,稼亭父子冠群英。云云,且问何人继姓名?

山傍熊津叠障成 编辑

赵启生诗:云云,终教李氏禀其英。自从父子登科后,天下皆知此邑名。

镇江烟雨寻遗迹 编辑

李承召诗:牧老声名始此乡,青年北学利观光。簪缨赫世诗书在,竹帛流辉事业详。工部雄词喧宇宙,谢家芳草满池塘。云云,唯有渔舟古渡傍。

八景李穑诗崇井岩松 编辑

峯头苍石耸,松顶白云连。罗汉堂寥阒,居僧杂教禅。

日光石 编辑

崔嵬插平野,缥缈俯长天。翠壁僧窗小,佛灯空半悬。

孤石深洞 编辑

平野行将尽,回峯望更高。一区幽僻处,梵刹本来孤。

回寺高峯 编辑

后岭如三角,前峯入半空。行舟垂铁碇,遮莫有狂风。

圆山戍鼓 编辑

海峤传烽火,闾阎压浪波。百年无事地,戍鼓夕阳多。

镇浦归帆 编辑

细雨桃花浪,清霜芦叶秋。归帆何处落?渺渺一扁舟。

鸭野劝农 编辑

鸭野在郡北三里。

○川原平似砥,禾稼浩如云。太守催星驾,巡田欲夕曛。

熊津观钓 编辑

马邑山横障,熊津水染苔。钓丝风袅袅[15],恰得月中回[16]

附录 编辑

  1. 《东文选ㆍ题锦江船亭》“归来”原作“期还”。
  2. 《东文选ㆍ公州东亭记》“必”原作“州若府必”。
  3. 《东文选ㆍ独乐亭记》续有“独无变焉;丝竹之欢有时,而吾之乐”之句。
  4. 《四佳集ㆍ公州十景》“还”原作“来”。
  5. 《四佳集ㆍ公州十景》“会”原作“欲”。
  6. 《东国舆地胜览》“河”原作“汉”。
  7. 《四佳集ㆍ公州十景》“寒”原作“凉”。
  8. 《高丽林州大普光禅寺碑》“百”原作“五”。
  9. 《高丽林州大普光禅寺碑》“珠”原作“惠因”。
  10. 《高丽林州大普光禅寺碑》“执”原作“师”。
  11. 《高丽林州大普光禅寺碑》“之”原作“之二”。
  12. 《高丽林州大普光禅寺碑》“设”原作“教”。
  13. 《四佳集ㆍ林川题咏》“静”原作“净”。
  14. 《东文选ㆍ韩州重营客舍记》“逸”原作“以逸”。
  15. 《牧隐稿ㆍ吾家韩山……故作八咏云》“袅袅”原作“里里”。
  16. 《牧隐稿ㆍ吾家韩山……故作八咏云》“中回”原作“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