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020

卷十九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
卷二十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卷二十一

大兴县 编辑

东至公州界三十里,南至青阳县界二十二里,西至洪州界九里,北至礼山县界十九里。距京都三百二十三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任存城一云今州新罗任城郡高丽初改今名,显宗九年属运州明宗二年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例为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任存城今州任城

姓氏 编辑

本县李、韩、张、吴、白。

居边洪、李。

山川 编辑

凤首山 编辑

在县西二里。镇山。

狮子山 编辑

在县东二十一里。

白月山 编辑

在县南十九里。

金笼山 编辑

在县南十六里。

堂山 编辑

在县东二十一里。

朴山 编辑

在县东十二里。

加次山 编辑

在县东北十一里。

松林山 编辑

在县东十九里。

飞到山 编辑

在县东十四里。

柰川 编辑

在县东一里。其源有二:一出青阳县於乎洞,一出洪州骊阳县。入新昌县井浦

京结川 编辑

在县东北六里。即柰川下流。

竹迁川 编辑

居边所。距县东十七里。源出青阳县于士岘,入京结川

达川 编辑

在县东十七里。

土产 编辑

鲫鱼、蟹、地黄。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石筑。周一千一百十五尺。内有一井。今废。

亭榭 编辑

布政亭 编辑

在客馆东。

新增观察使安琛改名“见思”。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三里。

驿院 编辑

光时[1]驿 编辑

在县南十九里。

加方院 编辑

在县南二里。

桥梁 编辑

柰川桥 编辑

在县东二里。

居边桥 编辑

达川

金莫川桥 编辑

在县北十九里。

佛宇 编辑

大连寺 编辑

凤首山

龙兴寺 编辑

狮子山

普光寺 编辑

白月山

银寺 编辑

金笼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凤首山。俗传苏定方为祠神。春秋本邑致祭。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任存城 编辑

百济福信迟受信黑齿常之等拒刘仁轨处。今县西十三里有古石城,周五千一百九十四尺,内有三井,疑此城。详扶馀人物下。

高丽太祖后百济任存城,杀获刑积等三千馀人。

居边所 编辑

古称居叱[2]。在县东二十一里。

人物 编辑

高丽韩文俊 编辑

性雅正,能属文。仁宗朝登第。时方重外寄,历长州长兴南原三郡副使,南京副留守,皆有惠政。门人吴世才诗曰:“南苏三郡俗,东抚一州民。”世称实录。官至门下侍郞平章事。

韩就 编辑

登进士第,官至门下省事。

孝子 编辑

高丽李成万 编辑

成万与其弟俱至孝,父母死,成万守父坟,淳守母坟,各尽哀敬。三年制讫,朝则弟就兄家,暮则兄就弟家,得一味,不相会则不相食。事闻旌闾。

烈女 编辑

高丽郭氏 编辑

年十九归朴根家。二十三死,庐墓三年。服阕,不归本宗,孝养舅姑终身。事闻旌闾。

题咏 编辑

观鱼池北引寒泉 编辑

李孟常诗:布政亭东迎素月,云云。

庇仁县 编辑

东至鸿山县界三十四里,西至海岸五里,南至舒川郡界二十里,北至蓝浦县界九里。距京都四百九十六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比众县新罗改今名,为西林郡领县。高丽显宗九年,属嘉林县,后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例为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比众

姓氏 编辑

本县韩、吴、龙、田、康。

沃田罗。

山川 编辑

月明山 编辑

在县东十八里。

两仪山 编辑

在县东十二里。

于运岘 编辑

在县南九里。

屯德岘 编辑

在县东七里。

扶苏岘 编辑

在县东三十三里。

膏石岘 编辑

在县南三里。

都屯串 编辑

在县西二十六里。

长背串 编辑

在县南十九里。

河尾岛 编辑

在县南六里。

编辑

在县西五里。

烟岛 编辑

周二十三里。

茅岛、并累岛 编辑

已上二岛俱在西海中。潮退连陆。

锺川 编辑

在县南十三里。源出县东北九里深动洞,西流入海。

土产 编辑

石首鱼、秀鱼、鳆、青鱼、洪鱼、鲨鱼、乌贼鱼、麻鱼、钱鱼、蛤、民鱼、鲈鱼、络缔、江瑶柱、细毛、海衣、白花蛇、竹、竹箭出县东城底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石筑。周三千五百五尺,高十二尺。内有三井。去海口一百六十步。世宗三年,令诸邑军丁戍之。

关防 编辑

都豆音串戍 编辑

在县西二十里。右道佥节制使分兵戍之。

○我世宗元年,船五十馀艘来,围都豆音串兵船焚之。万户金成吉与其子拒战,成吉中槊,泅水而免。射贼殪三人,顾见其父已堕水,以为死,遂投水死。

烽燧 编辑

漆枝山烽燧 编辑

在县西七里。南应舒川郡云银山,北应蓝浦县通达山

亭榭 编辑

观海亭 编辑

在客馆北。

新增冬柏亭 编辑

都屯串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二里。

新增今移在县东三里。

驿院 编辑

青化驿 编辑

在县南二里。

锺川院 编辑

在县南十三里。

秃豆等院 编辑

在县东三十里。

塔院 编辑

在县北二里。

新增桥梁 编辑

开福石桥 编辑

在县东十五里。

锺川石桥 编辑

在县南十三里。

佛宇 编辑

训逸寺、普贤寺、玄风寺、成佛寺 编辑

俱在月明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东二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古邑城 编辑

一在今治东二十六里,土筑,周五百三十七尺,内有一井;一在今治西二里,土筑,周八百二十八尺,内有一井。今废。

沃田乡 编辑

题咏 编辑

日出青红蜃气连 编辑

李承召诗:一片[3]城俯海堧,碧天如水水如天。风来汹涌潮声壮,云云。小岛浮[4]烟暗淡,长鲸戏浪雪崩颠。金鳌背上神仙侣,笑杀红尘鬓飒然。

[5]微茫大海 编辑

徐居正诗:万里鲸涛万里天,图南鹏击几三千?泓深知有神龙睡,牛渚灵犀我欲然。

李淑瑊诗:海气茫茫水拍天,浪翻如屋万千千。平生八九呑云梦,对此胸襟倍豁然。

隐映小岛 编辑

徐居正诗:鳌岑神涌碧波中,海气昏昏尽日封。最识此间奇画处,晴能潋滟雨涳濛。

李淑瑊诗:小岛弹丸列眼中,睛来淡淡片云封。凭君欲作画图看,直到霏微烟雨濛。

重重蜃楼 编辑

徐居正诗:云涛雪浪已崚嶒,蜃阁浮云复几层?也识老龙三昧法,如何唤起竟无譍?

李淑瑊诗:初成山岳势崚嶒,忽作琼楼五色层。水仙定倚雕阑上,却厌尘嚣唤不譍。

点点螺髻 编辑

徐居正诗:遥岑出没白云间,鸦髻烟鬟黛色寒。渺渺苍波连弱水,此间无柰有三山?

李淑瑊诗:碧玉簪横缥缈间,髻螺隐隐断空寒。若将浓沫比西子,便是西湖雨后山。

芚营戍鼓 编辑

徐居正诗:东海如今净不波,令严貔虎更无哗。将军高枕方浓睡,时有辕门鼓报檛。

李淑瑊诗:昔曾鲸沸海扬波,传箭纷纷卷地哗。[6]识大平今气像,短长更戍鼓闲檛。

烟浦归帆 编辑

徐居正诗:百年身世一羊裘,欲钓金鳌钓始休。半幅蘧篨风饱腹,夕阳归去一扁舟。

李淑瑊诗:渔蓑元不换貂裘,细雨斜风未拟休。向晩归帆迷处所,苍茫身世一孤舟。

松坪秋月 编辑

徐居正诗:年年三五月当空,夹岸江枫树树红。何处仙曹拈铁笛?夜深人语小楼中。

李淑瑊诗:疏松凉月影摇空,白鸟波边隔软红。安得玉人吹玉笛,龙吟更听浪花中?

观寺暮锺 编辑

徐居正诗:寺在烟霞第几岑,磬声摇月落平林。悠然使我发深省,洗尽红尘十载心。

李淑瑊诗:日暮烟深失远岑,锺清知复有丛林。扶筇直欲寻僧去,一借曹溪水洗心。

蓝浦县 编辑

东至鸿山县界四十九里,南至庇仁县界四十里,西至海岸七里,北至保宁县界九里。距京都四百四十七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寺浦县新罗改今名,为西林郡领县。高丽显宗九年,移属嘉林县,后置监务。辛禑时,因寇,人物四散。恭让王二年,始置镇城,招集流亡。本朝太祖六年,置兵马使兼判县事。世祖十二年,革镇,例为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寺浦马山

姓氏 编辑

本县任、白、李、庾、玄、门。

形胜 编辑

彻海,玉马撑天 编辑

金丸诗。

地连苍海 编辑

高得宗诗:地尽连苍海,轩开对碧山。

山川 编辑

九龙山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镇山。

峨嵋山 编辑

在县东二十六里。

玉马山 编辑

在县东八里。

羊角山 编辑

在县东二十四里。

通达山 编辑

在县西三十三里。

圣住山 编辑

在县北二十五里。

编辑

在县西南九里。

栗岛、竹岛、巨次罗岛、黄竹岛,立竹岛 编辑

俱在西海中。

弥造浦 编辑

在县南三十里。

圣住浦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

大川 编辑

在县南二十里。源出圣住山,入青渊浦

青渊浦 编辑

在县南二十三里。大川下流,又西流入海。

土产 编辑

银口鱼、红蛤、青鱼、鲨鱼、秀鱼、洪鱼、石首鱼、鳆、鱼鳔、海衣、乌贼鱼、钱鱼、麻鱼、民鱼、鲈鱼、蛤、江瑶柱、细毛、竹箭立竹岛、竹、沙器、白花蛇。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石筑。周二千四百七十六尺,高十五尺。内有三泉。

关防 编辑

马梁镇 编辑

在县西三十三里。有右道水军佥节制使营。所管:舒川浦

○佥节制使一人。

新增 正德庚午,始筑石城。周一千三百七十一尺,高九尺。内有一井。

烽燧 编辑

通达山烽燧 编辑

南应庇仁县漆枝山,北应馀道岾

馀道岾烽燧 编辑

在县北八里。西应保宁县助侵山,南应通达山

新增宫室 编辑

客馆 编辑

崔淑生诗:峥嵘新馆燠丹青,满眼奇观接渺冥。四面雍围皆碧嶂,半边浩荡是沧溟。春光冉冉欺双鬓,客路纷纷几短亭。独倚轩窗仍远眺,此身真个一浮萍。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一里。

驿院 编辑

蓝田驿 编辑

在县南二十七里。

蓝川院 编辑

在县南二十里。

横川院 编辑

在县东二十里。

佛宇 编辑

崇严寺 编辑

圣住山

永兴寺 编辑

[7] 编辑

羊角山

圣住寺 编辑

圣住山北。有崔致远所撰《大朗慧和尚塔碑》。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南十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金傅大王祠 编辑

玉马山顶。

古迹 编辑

古蓝浦 编辑

今治南十五里有古县遗基。

朴坪所 编辑

在县东三十五里。今称深田里

横川所 编辑

在县东二十一里。

人物 编辑

新罗白仲鹤 编辑

谏官。

高丽白任至 编辑

明宗朝,累官至知门下省事。

白文节 编辑

仲鹤之后。高宗时登第,累官至国学大司成。文词富赡,下笔霈然,为一时所推。

白颐正 编辑

文节之子。天资纯厚,有公辅器。累官至佥议评理、商议都监事,封上党君。时之学始行中国,未及东方,颐正在元,得而学之,李齐贤朴忠佐首先师受。

题咏 编辑

北顾云生壑 编辑

李安愚诗:云云,南临浪拍天。好风时自至,快意坐筹边。

海近苦多风 编辑

李承召诗:万古孤城在,山河表里雄。岚深恒作雨,云云。盐灶烧烟白,渔村返照红。行穿竹林去,苍雪糁途中。

霞蒸菡萏红 编辑

徐居正诗:古郡濒南海,山河地理雄。岛烟能作雨,江树易生风。水染葡萄碧,云云。白沙黄竹路,身在画图中。

结城县 编辑

东至洪州界二十七里,南至同州界十四里,北至同州界十八里,西至海岸十八里。距京都三百八十一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结己县新罗洁城郡高丽显宗九年属运州明宗二年,改今名,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例为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结己洁城

姓氏 编辑

本县张、韩、赵。

山川 编辑

枰山 编辑

在县北七里。镇山。

青龙山 编辑

一名高山。在县西北五里。

月山 编辑

在县东北二十三里。又见洪州

碧池山 编辑

在县东十三里。一名迪只山

乌栖山 编辑

在县东二十八里。亦见保宁县

盖山 编辑

在县东北二十一里。

鹿看山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

愁音串山 编辑

在县西十三里。

官奴山 编辑

在县东六里。

编辑

在县西十八里。

竹岛 编辑

在县西三十里。

风流岛 编辑

在县东四里。

末讫川 编辑

在县东五里。其源有二:一出碧池山,一出枰山。合流入于海。

龙骨川 编辑

在县北十五里。其源有二:一出洪州月山,一出德山县界修德岘。合流入于海。

东山浦 编辑

在县东三里。

广川 编辑

在县东二十五里。其源有二:一出洪州乌史里,一出乌栖山。入海。

母山堂浦 编辑

在县西二十二里。

永乐六年,船来泊,县监金沘与战却之。

长浦 编辑

在县西二十一里。

石串浦 编辑

在县西五里。全罗道移转船回泊处。

土产 编辑

竹、竹箭竹岛、地黄、青玉县北龙骨里、银口鱼、青鱼、钱鱼、麻鱼、江瑶柱、络缔、蟹、民鱼、石首鱼、秀鱼、鲨鱼、乌贼鱼、鲈鱼、鱼鳔、石花、海衣、鳆、黄角。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石筑。周三千三百二十五尺,高九尺。内有六井。

烽燧 编辑

高山烽燧 编辑

南应洪州兴阳串,北应洪州高丘城山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一里。

驿院 编辑

海门驿 编辑

在县北五里。太宗十五年初置。

广川院 编辑

广川岸

佛宇 编辑

高山寺 编辑

青龙山

正庵寺 编辑

乌栖山

锡铃寺 编辑

月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西一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母山堂 编辑

母山堂浦

南堂 编辑

在县东六里。

古迹 编辑

安兴部曲 编辑

在县西十八里。

神襟城 编辑

在县北五里。土筑。周一千三百五十尺。今废。

名宦 编辑

本朝李詹 编辑

高丽末为监务。

人物 编辑

高丽张夏 编辑

题咏 编辑

城堡更人烟 编辑

李詹诗:风尘曾战地,云云。戍笛吹楼上,渔舟阁岸边。

日沈群岛外 编辑

李安愚诗:客程三月半,石堡乱峯前。篱落桃花雨,郊墟芳草烟。云云,鸟没断云边。百岁兴亡[8],登临一慨然。

苍海隔云烟 编辑

全伯英诗:孤城闲日月,云云。

风帆几案前 编辑

安纯诗:海岛轩窗下,云云。孤城雪,乔木带寒烟。无术医民病,何时到日边?三峯行渐远,霜鬓自飘然。

保宁县 编辑

东至青阳县界四十七里,至洪州界三十二里。南至蓝浦县界二十九里。西至海岸十九里。北至结城县界二十五里。距京都四百九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新村县一云沙村新罗新邑,为洁城郡领县。高丽初改今名,显宗九年属运州睿宗元年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例为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新村新邑

姓氏 编辑

本县张、崔、李、任。

文、陈、那、兪、申、金并村

形胜 编辑

壤地褊小,滨于鲽海 编辑

郑带记。

山川 编辑

唐山 编辑

在县东北四里。镇山。

地乙岘 编辑

在县东五里。

乌栖山 编辑

在县北十七里。

我岘 编辑

在县西十二里。

打鼓岛山 编辑

在县西十三里。

沙邑岘 编辑

在县南九里。

白月山 编辑

在县东二十五里。

编辑

县西南皆海。

大川 编辑

在县南二十四里。源出白月山,入蟹所浦

蟹所浦 编辑

在县南二十四里。大川下流。

竹岛 编辑

在县西十九里。

松岛 编辑

在县西二十二里。周十二里。潮退则与高峦连。

高峦岛 编辑

在县西海中二十二里。古兵戍处。有民居。

高丽崔瀣尝谪居,有诗曰:朅来孤屿上,旅食度[9]昏。妇矮行如鳖,民穷貌似猿。俗虽乖习尚,礼或识卑尊。日落腥烟合,秋凉瘴气温。峯峦同翼翼,浦潊转蜿蜿。帆截分天影,沙堆认水痕。海经将古验,潮历问今烦。老树嫌风亚,惊涛得石喧。将僧同止息,与世隔嚣喧。把钓时堪待,乘桴兴又存。长歌谁见和?太息只无言。须信烟波乐,犹为圣主恩。

茅岛 编辑

在县北十二里。

龙渊 编辑

在县北十五里。又县东十五里,亦有龙渊,皆天旱祷雨之处。

土产 编辑

紫草、鲨鱼、洪鱼、青鱼、石花、石首鱼、麻鱼、钱鱼、真鱼、秀鱼、银口鱼、江瑶柱、民鱼、鲈鱼、乌贼鱼、鳆、蛤、络缔、细毛、海衣、安息香。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石筑。周二千一百九尺,高十二尺。内有三井。

关防 编辑

水军节度使营 编辑

在县西二十里。

○节度使、虞候各一人。

新增正德庚午,始筑石城。周三千一百七十四尺,高十一尺。内有四井、一池。

烽燧 编辑

助侵山烽燧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南应蓝浦县馀道岾,西应洪州兴阳串

宫室 编辑

客馆 编辑

郑带《东轩记》:保宁自庚寅岁,海寇为患,我太祖庚辰,筑城于凤堂,为备御之所。然城池浅狭,无险阻之固、泉井之利。世宗庚戌秋,巡察使崔润德与监司朴安信、元戎李兴发,更审城东一里许池内洞唐山之阳,使瑞山郡朴讷生、县守朴孝𫍯量功命日,不数月而告成。余于辛亥冬,代朴守而来,明年始构客馆及东西廪、济民堂、公衙、县司、驭风亭、兵器库、囹圄,总百有四十馀间。云云。

楼亭 编辑

驭风亭 编辑

在客馆东轩北。朴讷生记:辛亥,温泉郑公带来守于玆,政清讼理,民乐趋事,馆宇公厅,一皆新之。又作亭于东峯上,涂墍丹雘已毕,请余命名。余试登亭上,北据高山,南控大野,轩楹豁,檐牙高啄,如登缑山之巓而驭阆风然,名之曰驭风。岁久颓圮,县监朴迪孙重修,观察使郑眉寿改名抚夷

济民堂 编辑

在县北城内。

环瀛楼 编辑

在水军节度使营。柳睇建。

新增李宜茂诗:闲上高楼豁远眸,鲸涛浩渺接天浮。戏寻玄圃留连飮,欲跨苍虬汗漫游。邂逅故人青满眼,登临倦客白浑头。真仙何处归来晩?应笑尘笼不自由。

新增永保亭、凭虚堂 编辑

俱在水营。

朴訚诗:地迫未穷千顷海,山开犹纳一头潮。急风吹雾水如镜,近渚无人禽自谣。客里每为清境恼,日边更觉故园遥。苦吟不去乏新语,愁见落辉沈远霄。

○晩潮来处暂欹枕,抬眼忽看洲渚生。朝暮应谁事呼吸,乾坤终亦有亏盈。南人浮海如行马,泽国逢春更小晴。日日倚楼浑不下,怪声时听白鸥鸣。

○平生病眼怯遐瞩,寻丈之间殊不分。鸟过犹怜一点雪,山横[10]觉万堆云。西边落日剧相荡,空里玄花尤自纷。隐几茫茫辄成睡,琅然铁拨只堪闻。

○地如拍拍将飞翼,楼似摇摇不系蓬。北望云山欲何[11]?南来襟带此为雄。海氛作雾因成雨,浪势翻天自起风。暝里如闻鸟相叫,坐间浑觉境俱空。

○怜我朝来独吟处,一竿初日照帘旌。风颿饱与潮俱上,渔户浑临岸欲倾。雨后海山皆秀色,春还禽鸟自和声。客中奇胜犹须句,平世文章不要名。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

驿院 编辑

青渊驿 编辑

在县南六里。

牛耳岘院 编辑

在县东二十七里。

宝院 编辑

宝院部曲

加头院 编辑

在县南二十里。

佛宇 编辑

舍那寺 编辑

白月山

圣堂寺 编辑

乌栖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地乙岘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凤堂城 编辑

在今治西二里。

悬河部曲 编辑

在县南二十八里。

宝院部曲 编辑

在县东十七里。

金神部曲 编辑

在县西十三里。

巾子山所 编辑

在县北二十里。今称青所里

唐山城 编辑

石筑。周一千八百十尺。内有一井。今废。

我岘山城 编辑

石筑。周七百四十五尺。今废。

题咏 编辑

竹鸣风警枕 编辑

兪元淳诗:昼发海丰郡,侵宵到保宁。云云,云泣雨留行。暮霭头还重,朝暾骨乍轻。始知身老病,唯解卜阴晴。

牙山县 编辑

东至天安郡界四十里。南至新昌县界十六里,至温阳郡界十八里。西至沔川郡界三十二里,北至平泽县界四十二里。距京都二百二十四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牙述县新罗阴峯一云阴岑,为汤井郡领县。高丽初改为仁州成宗十四年置刺史,穆宗八年废之。显宗九年属天安府,后改牙州,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改今名,例为县监。世祖五年,省县,分属温阳平泽新昌三邑。十一年复旧。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新增燕山乙丑移属京畿,今上初复旧。

郡名 编辑

牙述阴峯阴岑仁州宁仁牙州

姓氏 编辑

本县李、康、白、全、兪、申、玄。

蒋、申、李、康、玄、兪、尹并村

开京

德泉兪、李、安、康。

形胜 编辑

群峯错峙,二溪回环 编辑

郑以吾《虑民楼记》。

山川 编辑

薪城山 编辑

在县西五里。

桐林山 编辑

在县南七里。

高勇山 编辑

在县北十二里。

东深山 编辑

在县东五里。

燕岩山 编辑

在县东二十九里。

笠岩山 编辑

在县西十二里。

编辑

在县西北十五里。

仓正池 编辑

在县北十一里。

长者池 编辑

在县南十八里。

大迺山津 编辑

在县西十里。源出京畿安城郡,受众派,交纳为是津。

介浦津 编辑

在县西十三里。

[12] 编辑

在县北二十六里。

堂浦 编辑

在县北十六里。

烽火川 编辑

在县南十五里。源出全义县,流入犬浦

土产 编辑

白玉所岩里、玉石羔岘、水晶佛藏院里、黄小鱼、细尾鱼、石首鱼、苇鱼、白鱼、虾、白花蛇、秀鱼。

烽燧 编辑

燕岩山烽燧 编辑

南应天安郡大鹤山,北应稷山县望海山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二里。

驿院 编辑

长时驿 编辑

在县北二里。

佛藏院 编辑

在县南六里。

要路院 编辑

在县东二十二里。

兴仁院 编辑

在县北五里。

仓库 编辑

贡税串仓 编辑

在县西十里。本县及瑞山韩山连山林川定山公州洪州新昌结城保宁全义青阳尼山大兴石城海美泰安天安庇仁恩津木川沔川燕岐德山舒川稷山鸿山扶馀蓝浦礼山唐津平泽温阳清州文义怀德镇岑沃川怀仁等官之税,纳于此,漕至京师。水路凡五百里。

新增旧无仓舍,嘉靖癸未,始构屋,凡八十间。

佛宇 编辑

桐林寺、神心寺、缩凤寺、宝林寺、悬岩寺 编辑

俱在桐林山

桐深寺、燕岩寺、开现寺、龙华寺 编辑

俱在燕岩山

观西寺、高井寺 编辑

俱在高勇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东南五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黄村部曲 编辑

在县北十五里。

德泉乡 编辑

在县东二十里。

佛岩 编辑

在桐林山东北麓。距县五里。其岩布列冈上几数里,最大者形似佛,故名。谚称因此岩,守令痴狂,乡吏皆凶奸。世祖朝,观察使黄孝源希大臣之意,启于朝,省县,以其地三分属于温阳平泽新昌,其馆舍及官田,以赐黄守身。邑人判中枢金钩及前青山县赵圭上言,累年未允。成化乙酉,世祖幸温阳,等复申诉,命随驾宗宰等往审之,遂复置县。有人尝题其岩曰:“怪石成奇佛,三年送五官。江风如有耻,吹雪掩山颜。”

虑民楼 编辑

在客馆北。

郑以吾记:永乐乙未之夏,知承文院兪君显奉牙山地图,而谒浩亭公曰:“牙山,显外乡也。今县监崔侯安正岁癸巳始到官,劝民农桑,威惠并著。越明年,人和岁熟,募集游手,取材陶瓦,客舍之摧腐者,易而牢致;漫漶者,饰而鲜明。且补建学堂,劝课子弟。又明年,乃语其父老曰:‘客舍地卑而制狭,当夏之月,炎蒸尤甚,宾使之至,无以陶其堙郁,宜构凉轩,奉娱其心志,导宣其和气也。使臣和气之流行,岂不为县民之福哉?’咸曰:‘固所愿也。’于是就客舍之东偏,起楼若干楹,吏民乐而趋之,不阅月而告成,望之翼如也。请名之,且为记以侈斯楼。”

公曰:“取为民之意,而名之曰虑民可乎?”兪君曰:“是诚崔侯之志也。”时予往间客席,公属予衍其义。乃按图而观之,之为县,群峯错峙而旁围,二溪之水回环于左右,其中平衍,树林蓊郁,信乎楼观之不可无也。夫守令之职,近民者也。仁以抚字,义以施为,使之安其业而无愁叹之声,善矣。然安民之道,在乎敬上命,敬上命者,当谨于遵条章、事王人而已。崔侯其知所急矣乎?仗节而观风、剖符而宣化者,行是县,登是楼,忘其鞅掌之劳而得其怡旷之乐,弭其暴戾之情而达其和平之气,则非唯守土者之喜幸,吏民之受其惠者,为如何哉?则斯楼之作,岂非为民之虑乎?吾想夫畏日舒长,山光水气沈浸于上下,霁景薰风微凉于几席,悦乎目,快于心,所以均施四方,使吾民涤烦热,通精神,鼓舞于圣化之中,则庶不负名楼之义矣。

噫!陟降于斯者,其又不虑耶?因书兪君告语之辞,又衍崔侯为民之虑,以为记云。

于罗顶山城 编辑

在县东二十一里。石筑。周三百六十四尺,高十尺。今废。

水汉山城 编辑

在县东十里。石筑。周一千四百二十尺,高十尺。今废。

莺里山城 编辑

在县东二十里。石筑。周六百五十五尺,高七尺。今废。

薪城山城 编辑

其顶有古城二连筑:其北城,石筑,周四百八十尺,高十尺,内有一井,天旱祷雨。其南城,土筑,周四百八十尺,高四尺。昔平泽人避乱侨寓,仍号平泽城

名宦 编辑

高丽金行涛 编辑

太祖朝知牙州诸军事。

本朝金时霔 编辑

寓居 编辑

本朝金钩 编辑

登第,官至判中枢院事。为人醇谨无他,经学精博。在成均馆训诲不倦者,尹祥之后,只一人耳。谥文长

题咏 编辑

邑居兴替更谁尤 编辑

李承召诗:牙山亦是古名区,土沃民稠冠一隅。俗尚醇漓深可惧,云云。恨无循吏如,不见文风拟。客馆空馀楹数十,浮云往事转悠悠。

新昌县 编辑

东至温阳郡界十里,北至牙山县界十四里,西至沔川郡界二十六里,南至礼山县界二十一里。距京都二百五十三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屈直县新罗祁梁,为汤井郡领县。高丽初改今名。显宗九年,属天安府恭让王三年,筑城于县西獐浦,号溏城,收旁近州县租税,浮海达于京师,始置万户兼监务。本朝太祖元年省万户。太宗十四年,合温水,号温昌。十六年,复析之,例为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屈直、祁梁、温昌。

姓氏 编辑

本县表、孟、方、赵。

驿

山川 编辑

城山 编辑

在县西一里。镇山。

禁城堂山 编辑

在县东南十一里。

马山 编辑

在县东三里。

道高山 编辑

在县南十六里。又见礼山县

井浦渡 编辑

在县西二十里。即獐浦下流。又礼山县无限川合流于此,入沔川郡犯斤乃浦

獐浦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源出道高山,入井浦渡

车轮滩 编辑

在县东十二里。温阳郡加里川天安郡浦川合流于此,入犬浦

犬浦 编辑

在县北十五里。即车轮滩下流,入犯斤乃浦

土产 编辑

秀鱼、苇鱼、白鱼、石首鱼、茯苓。

楼亭 编辑

拱北亭 编辑

在客馆北。

徐居正记:茂松尹相国居正曰:“新昌赵侯[13]构新亭,扁曰拱北,索记。幸子有言。”

余念丙子夏,自西原公城,道所谓新昌而过之,太守金同年栗迓于道。时方酷热,小坐树荫叙酌,因访为县之大略焉。金曰:“县地狭而人寡,土瘠而产少,吏黠以顽,民嚣且讼。栗无盘错之才,但勿扰而已,宽之而已。”予曰:“古人云:‘治小邑,如烹鲜。’君之为县,庶几得体矣。使继君者,心君之心,政君之政,夫焉有不理者乎?”予因行迫,遂告别而去。

后数载,之湖南,道于是,太守尹公壕邀于路,觞之。予讯其为县,犹吾金同年也。又予行迫,未暇历访,心窃自怪,居正之于此邑,分无宿昔之缘者然也。向闻赵侯之为县,勤而敏,简而要,不好烦其令而民安其业,勿亟民而民乐趋事,官廨、亭榭焕然一新。予思其人,慕其政,不亲睹其邑,则与金同年尹斯文所曾商略者,未尝不往来于怀矣。今赵侯之构亭,茂松之属记,独勤于予,是前日再蕲于予者,正俟今日也,敢不乐为之说?

予惟台榭之建,非所以事玩游,乃尊王人,接宾客,导宣堙郁也。其曰拱北,则非但止于是,使登眺于是、觞咏于是者瞻望阙,指长安于日下,未尝一饭而忘君,深得《春秋》尊王之义焉。夫《春秋》,褒善贬恶之书,尊王室则书之,重民事则书之。赵侯此举,役不烦民,时不举赢,尊王又如是,在《春秋》之例,犹当大书特书而美之。如予者忝局文翰,虽欲不书得乎?若山河邑居之形胜,予未尝一目,安能张皇乎哉?予有薄田一顷在平泽,他日傥乞骸归老,当一造亭上,以毕其说云。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二里。

驿院 编辑

昌德驿 编辑

在县东三里。

鸣岩院 编辑

在县东十一里。

马场院 编辑

在县东十五里。

龙顶院 编辑

在县南十五里。

新礼院 编辑

在县西二十里。

桥梁 编辑

弥勒滩桥 编辑

马场院东。

佛宇 编辑

闲良寺、千日庵、道明寺、元庵、石泉寺、佛庵、安心寺 编辑

俱在道高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西二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城山城 编辑

石筑。周一千二百十三尺,高十五尺。内有二井。今废。

人物 编辑

本朝孟希道 编辑

高丽恭愍王时登科。入本朝,官至检校汉城尹。赠右议政。

孟思诚 编辑

希道之子。高丽辛禑时状元。我世宗十三年,拜右议政,平生不事产业,清白一节。谥文贞

赵英珪 编辑

太祖开国功臣。官至典书。

新增表沿沫 编辑

登第,官至同知中枢府事。罹戊午史祸,远谪道卒。子,擢魁科,官至弘文馆直提学。父子俱有文名。

礼山县 编辑

东至温阳郡界二十八里,南至大兴县界九里,西至德山县界二十二里,北至新昌县界二十一里。距京都二百九十五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乌山县新罗孤山,为任城郡领县。高丽太祖二年,改今名。显宗九年属天安府,后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例为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乌山孤山

姓氏 编辑

本县申、孙、沈、张。

化物文石

山川 编辑

金乌山 编辑

在县北二里。镇山。

南山 编辑

在县南六里。

道高山 编辑

在县北十一里。亦见新昌县

无限山 编辑

在县西九里。

苏机岘 编辑

在县东北二十八里。

无限川 编辑

无限山西。即洪州骊阳川下流。每夏水涨,有巨蛇自山出,潜伏于川,为人畜患。

狐头浦 编辑

在县北十九里。即无限川下流。

土产 编辑

磁器、秀鱼、蟹、苇鱼、茯苓。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一里。

驿院 编辑

日兴驿 编辑

在县西十三里。

无限城院 编辑

无限川边。

古沙院 编辑

在县东十三里。

佛宇 编辑

香泉寺、安乐寺、观正寺 编辑

俱在道高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东一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立石所 编辑

古名文石。在县东十六里。今为大枝洞村

化物庄 编辑

在县西二十二里。今为立岩村

无限山城 编辑

石筑。周二千二尺。内有一井。今废。

名宦 编辑

本朝柳文通 编辑

为县监。

孝子 编辑

本朝金勤、李开右 编辑

俱旌门。

烈女 编辑

本朝每邑德 编辑

户长张仲渊女也。年二十三夫殁,庐于墓侧,三年亲祭,不尝盐酱。后父母欲夺其志,以死自誓,遂断发为尼。

海美县 编辑

东至德山县界十七里,南至洪州界六里,西至瑞山郡界九里,北至唐津县界四十三里。距京都三百七十六里。

建置沿革 编辑

贞海县,谚传高丽太祖时,梦熊驿吏姓者有大功,赐号大匡,割高丘县今之洪州属县。地为贞海县,为其贯。显宗九年属运州,后置监务。馀美县百济馀村县新罗馀邑,为槥城郡领县。高丽初改馀美显宗九年属运州睿宗元年置监务。本朝太宗七年,幷二县,改今名,以贞海为治所。十三年例为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贞海馀美馀村馀邑

姓氏 编辑

贞海白、韩、仇、尹。

馀美郭、朴、明、余。

寺谷廉、韩。

盐率朴、明、余。

炤堂盐贞同。

形胜 编辑

地滨大海 编辑

郑忠基《东轩记》。

山川 编辑

象王山 编辑

馀美县东四里。

伽倻山 编辑

在县东十一里。与象王山相连。

安国山 编辑

在县北三十八里。

犬城山 编辑

在县东九里。

文殊山 编辑

在县北[14]十三里。

阳陵浦 编辑

在县西十里。即海浦也。

大母川 编辑

在县北五十二里。

马岛 编辑

在县西阳陵浦岸。

○《大明一统志》:“国中牧地,旧有客馆,曰安兴亭。”

土产 编辑

生天浦、石花、广鱼、刁鱼、石首鱼、洪鱼、秀鱼、银口鱼、乌贼鱼、海衣、安息香。

关防 编辑

兵马节度使营 编辑

在县东三里。有石城,周三千一百七十二尺,高十五尺。内有三井,又有军仓。

烽燧 编辑

安国山烽燧 编辑

西应瑞山郡北山,北应唐津县高山

楼亭 编辑

清虚亭 编辑

在兵马节度使营。曺淑沂建。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三里。

驿院 编辑

梦熊驿 编辑

在县北五里。

神堂院 编辑

在县东六里。

佛宇 编辑

文殊寺 编辑

文殊山

安国寺 编辑

安国山

安兴寺、日岳寺、修道寺 编辑

俱在伽倻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北一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安兴亭 编辑

在县东十一里。高丽文宗三十一年,罗州道祭告使大府少卿李唐鉴奏:“使命往来高蛮岛亭,稍隔水路,船泊不便。请于洪州管下贞海县地,创置一亭,以为迎送之所。”制从之。

古馀美县 编辑

在今治北三十里。有石城,周八百八十一尺。今废。

廉率部曲 编辑

廉,一作“盐”。在县北三十六里。

炤堂部曲 编辑

在馀美县。

梦熊乡 编辑

梦熊驿之地。

寺谷所 编辑

在县东一里。

盐贞部曲 编辑

贞,一作“亭”。在县北三十二里。

城山城 编辑

石筑。周一千四百三十三尺。今废。

犬城山城 编辑

石筑。周九千九百六十尺。今废。

题咏 编辑

鲸波不动海澄清 编辑

徐居正诗:白马骄嘶细柳营,雄藩节度作长城。闲看建纛高秋影,细听投壶尽日声。螺髻欲浮山缭绕,云云。西风吹尽绵裘薄,远客那堪万里情?

唐津县 编辑

东至沔川郡界十里,南至海美县界十三里,北至海岸十里,西至孟串四十四里。距京都四百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百济伐首只县一云夫只郡新罗改今名,为槥城郡领县。高丽显宗九年属运州睿宗元年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例为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伐首只夫只

姓氏 编辑

本县张、韩、皇甫、任、高。

新法出《周官六翼》,未详其地朴、徐、玄槥城

山川 编辑

高山 编辑

在县西北二十二里。

利背山 编辑

在县南十五里。

赤岘 编辑

在县南十里。

编辑

在县北十里。

菜元浦 编辑

在县西五里。

蒜岛 编辑

在县北海中。周九里。

孟串 编辑

在县西。周三十二里。古有牧场。

土产 编辑

白茯苓、青玉石出县南五里观音洞、石花、秀鱼、洪鱼、紫虾、石首鱼、蛤孟串、鱼鳔、鲈鱼、民鱼、江瑶柱,蟹,鲫鱼。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正统庚申所筑石城。周一千九百五十四尺,高八尺。内有二井。

关防 编辑

唐津浦营 编辑

在县西三十四里。

○水军万户一人。

新增正德甲戌,始筑石城。周一千三百四十尺,高九尺。

难知岛戍 编辑

在县北海中。周三十四里。唐津浦万户分兵戍之。

烽燧 编辑

高山烽燧 编辑

东应沔川郡仓宅山,南应海美县安国山

新增楼亭= 编辑

劝稼亭 编辑

在客馆东。

海望亭 编辑

唐津浦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三里。

驿院 编辑

兴世驿 编辑

在县南九里。

桥梁 编辑

菜元浦桥 编辑

佛宇 编辑

高山寺 编辑

高山

能庵寺 编辑

泰山

圣堂寺、沙斤寺 编辑

俱在利背山

影浪寺 编辑

影波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北五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题咏 编辑

褰帘云出岫 编辑

卢叔仝诗:云云,开幌水连天。

平冈断陇路高低 编辑

李承召诗:云云,滑滑青泥没马蹄。阴壑雪消溪水涨,阳坡日煖麦苗齐。

附录 编辑

  1. 《世宗实录ㆍ地理志》中记载为“光世”,讹字“光时”。
  2. 《世宗实录ㆍ地理志》“勿”原作“金”。
  3. 《三滩集ㆍ庇仁望海》“高”原作“孤”。
  4. 《三滩集ㆍ庇仁望海》“云”原作“空”。
  5. 《东国舆地胜览》“景”原作“咏”。
  6. 《东国舆地胜览》“今”原作“欲”。
  7. 《东国舆地胜览》“溪”原作“鸡”。
  8. 《东国舆地胜览》“城”原作“地”。
  9. 《东文选ㆍ高峦感兴十二韵》“晨”原作“朝”。
  10. 《续东文选ㆍ癸亥二月……故所得不多》“更”原作“但”。
  11. 《续东文选ㆍ癸亥二月……故所得不多》“向”原作“极”。
  12. 《东国舆地胜览》“津”原作“浦”。
  13. 《四佳集ㆍ新昌县拱北亭记》“琛”原作“愉”。
  14. 《东国舆地胜览》“三”原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