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檀古记/太白逸史/桓国本纪

 三神五帝本纪 第一 桓檀古记/太白逸史
桓国本纪 第二
神市本纪 第三 

朝代记曰:昔有桓仁,降居天山,主祭天神,定命人民,摄治群务,野处而无虫兽之害,群行而无怨逆之患。亲疏无别,上下无等,男女平权,老少分役。当此之世,虽无法规号令,自成和乐循理。去其病而解其冤,扶其倾而济其弱,一无憾且怫异者。

时人皆自号为桓,以监群为仁。仁之为言,任也。弘益济人,光明理世,使之任,其必仁也。故五加众交相选于大众,以必求业,故爱憎有别,各以其所心主辨之,而自择其所求鹄。惟在九桓,为公大同归一焉者,则亦当自较得失,无一人异,然后从之。诸众亦不敢遽下,独术以处之。盖处众之法,无备有患,有备无患,必备豫。自给善群,能治万里,同声不言化行,于是万方之民,不期而来,会者数万众,自相环舞,仍以推桓仁坐于桓花之下,积石之上,罗拜之山,呼声溢归者如市,是为人间最初之头祖也。

三圣密记云:波奈留山之下,有桓仁氏之国,天海以东之地,亦称波奈留国也。其地广南北五万里,东西二万馀里,摠言桓国,分言则:卑离国、养云国、寇莫汗国、勾茶川国、一群国、虞娄国一云毕那国、客贤汗国、勾牟额国、卖勾馀国一云稷臼多国、斯纳阿国、鲜卑尔国一云豕韦国,一云通古斯国、须密尔国,合十二国是也。天海,今曰北海。

密记注曰:盖马国,一云熊心国,在北盖马大岭之北,距勾茶国二百里。勾茶国,旧称渎卢国,在北盖马大岭之西。月渍国,在其北五百里。稷臼多国,或称卖句馀国,旧在五难河,后为渎卢国所破,遂移于金山居之。勾茶国,本艾、蒜所产也,艾煎服以治冷,蒜烧食以治魔也。

朝代记曰:昔有桓国,众富且庶焉。初,桓仁居于天山,得道长生,治身无病,代天兴化,使人无兵,人皆力作以勤,自无饥寒也。传赫胥桓仁、古是利桓仁、朱于襄桓仁、释提壬桓仁、邱乙利桓仁,至智为利桓仁,或曰檀因,传七世,历三千三百一年,或曰六万三千一百八十二年。

桓国有五训,神市有五事。所谓五训者,一曰诚信不伪,二曰敬勤不怠,三曰孝顺不违,四曰兼义不淫,五曰谦和不斗。所谓五事者,牛加主谷,马加主命,狗加主刑,猪加主病,羊加一作鸡加主善恶。

桓国注曰:桓者,全一也,光明也。全一为三神之智能,光明为三神之实德,乃宇宙万物之所先也。

朝代记曰:古俗崇尚光明,以日为神,以天为祖,万方之民信之不相疑,朝夕敬拜,以为恒式。

太阳者,光明之所会,三神之攸居,人得光以作,而无为自化。朝则齐登东山,拜日始生;夕则齐趋西川,拜月始生。

先是,桓仁生而自知化育五物,敷演五训,主治五事,五加众皆勤苦,使至善修行,开心光明,作事吉祥,住世快乐。桓仁高御上,上天惟意恳切,百途咸自和平,时称天帝化身,而无敢叛者,九桓之民咸率归于一。